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膝关节功能康复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医学也更加进步,对于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运动更加深入的研究。膝关节周围骨折后,经过手术,在术后会经常会发生并发症,因此对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伸膝装置、关节结构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导致膝关节的功能出现障碍。膝关节周围骨折后,一般的常规治疗会采用复位、固定和功能训练来进行治疗。采取康复的时机和方法都对患者的功能恢复有着一定影响,可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1]。针对以上因素,选取我院自2011年10月——2012年11月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个体化康复运动恢复功能,对照组采取传统康复方法恢复功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1年10月——2012年11月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分别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在20岁-70岁,平均年龄在(35.5±11.5)岁,其中股骨髁上骨折17例,胫骨平台骨折18例,髌骨骨折15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在22岁-35岁,平均年龄在(33.5±12.5)岁,其中股骨髁上骨折18例,胫骨平台骨折18例,髌骨骨折1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上无明显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将10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分别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个体化康复运动恢复功能,对照组采取传统康复方法恢复功能。
1.2.1观察组康复方法观察组采取个体化康复运动恢复功能,首先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来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运动方案。因为患者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突然造成的活动不便,不能动,这会造成患者在心理上的恐惧、不安、恐慌、暴躁等负面情绪,会担心自己一辈子这样不能正常活动等,所以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康复,多和患者沟通,告诉患者做康复运动的重要性,给患者讲成功案例,让患者更加有信心,这样患者可以更好地配合治疗。要进行股四头肌、踝关节等屈伸练习,将膝关节垫高后做下肢伸直练习,做屈伸膝关节练习,双手抱住股部做屈膝练习,双手抱小腿下肢做屈膝练习;在饮食方面做好营养的补充,这样可以更加快速地恢复健康。
1.2.2对照组康复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方法恢复功能,首先在患者术后拆去石膏后开始进行功能恢复训练,让患者做下肢抬高、膝关节做屈伸活动,等有好转后,开始扶着拐杖负重来做一些简单的活动。
1.3观察指标主要观察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在术后经过个体康复运动后对功能恢复的影响。观察患者在术后3个月以后,采用普通测角器策略患者膝关节的活动范围(ROM),Lysholm膝关节评分:跛行5分、需要扶持5分、绞锁15分、不稳定25分、疼痛25分、肿胀10分、上下楼10分、下蹲5分。满分为100分,84分以上正常,66分-84分还行,65以下较差。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都是采用专业的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所有计数数据采用t进行检验,结果以χ±s表示,并且P
2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膝关节ROM、Lysholm评分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膝关节是人体中体积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关节,它在人类直立行走活动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膝关节骨折包括股骨髁上及髁间骨折、髌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以及胫骨近端骨折。除股骨髁上骨折和胫骨近端骨折外,其余类型的骨折都累及到膝关节的关节面,属于关节内骨折。膝关节周围骨折一般是指股骨髁上骨折、髌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膝关节周围骨折后,经过手术,在术后会经常会发生并发症,因此对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伸膝装置、关节结构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导致膝关节的功能出现障碍。膝关节周围骨折后,一般的常规治疗会采用复位、固定和功能训练来进行治疗。而采取适量的、定向或者有针对性的机体运动来帮助身体恢复到正常状态的方法也就是康复运动。康复的三条原则是:①强调自身功能训练;②注重整体,就是整个人的康复;③目的在于回归社会,参加社会劳动。康复运动主要是针对疾病和损伤所致的功能障碍,使其尽可能地恢复到正常状态或者接近正常状态而应用的医学与技术,称之为“康复医学”。
在整个康复的过程中与手术医生的沟通非常重要,因为创伤的面积和部位将直接影响康复计划的实施。术后康复指导对每个患者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康复治疗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提供适当的应力,在保护创伤愈合的同时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灵活性、肌肉力量和本体感受,以达到日常生活和体育活动的功能需要。膝关节骨折及脱位术后由于损伤和长期制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组织液吸收和回流受阻,膝关节长期肿胀,这些不但影响了创伤组织的修复,而且还使周围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发生变性、粘连和挛缩,膝关节周围的肌肉萎缩,最终膝关节僵硬和失去功能。因此,术后应尽早采取措施防治肿胀、粘连和肌肉萎缩等各种并发症和功能障碍。术后早期的主动训练[2-3]可促进机体静脉及淋巴回流,减少关节内粘连和关节外肌肉的粘连、挛缩,有利于预防关节活动障碍,促进功能恢复。
在早期就采取功能恢复训练可以让不平整关节更好的恢复,减少创伤性关节炎出现[4]。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持续被活动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有很重大的意义[5]。根据本次实验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膝关节ROM、Lysholm评分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Da lury DF,Jiran ek W,Pierson J Pearson SE.The long-term out come of total knee patients with moderate loss of motion[J].J Knee Surg,2003,16(4):215.
[2]魏冬梅.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折[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19(1):38.
[3]朱宁,王景凯,王凯斌.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障碍的早期预防和综合康复治疗[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1):2180-2182.
方法:将80例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锻炼指导,观察组实施系统康复锻炼,半年后进行疗效比较。
结果: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0%与65.0%,P
结论:系统康复锻炼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膝关节镜术 系统康复锻炼 观察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125-01
膝关节镜手术具有直观、精确、创伤小、恢复快,检查和治疗同时进行的优点而深受欢迎[1]。对我院近三年的80例行膝关节镜下治疗,并辅以系统康复锻炼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09年06月至2012年05月共收治80例行膝关节镜下治疗的患者,40例半月板损伤,27例为骨性关节炎,13例为付韧带、交叉韧带损伤。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在20-58岁。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人。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功能锻炼指导。即术后指导患者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训练,患肢的伸膝活动,逐渐的直腿抬高练习和膝关节的屈曲等活动。
观察组实施系统化的康复锻炼训练方案,包括康复知识的宣教,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平衡功能,本体感觉训练等。具体方法如下:
1.2.1 术前。了解康复训练的方法和程序。向患者讲解功能锻炼的意义,指导患者行足趾、踝、膝关节伸屈、股四头肌收缩,直腿抬高及双下肢蹬腿训练等。
1.2.2 术后。锻炼方法:①患者术后6小时,麻醉消失后,指导患者床上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背伸跖屈,每次30-40min,每日3-4次。②术后一天开始做等张运动,即坐起,对抗小腿重力,伸膝关节屈曲伸直练习,不宜超过90°。③第三天开始将对侧小腿压在患肢的踝部,以增加练习的阻力,练习强度每次30-40分钟,每日3-4次。④术后三天开始CPM机被动锻炼膝关节功能,关节伸屈0°-15°,每次30-60分钟,每日1-2次,每天增加屈膝50-100次,循序渐进。⑤术后第四天开始负重行走,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⑥加强下肢平衡功能、本体感觉训练。半蹲训练,慢跑训练,骑固定自行车都可以增强平衡功能和本体感觉功能。⑦指导患者三个月内坚持正规的功能训练,以最大程度恢复膝关节的活动和功能。
1.3 疗效评定。随访至半年时进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2]。按照跛行、肿胀、支持、上楼、绞锁、下蹲、不稳定、疼痛等情况,综合评价,总分100分,大于85分为优,75-85分为良,60-75分为一般,小于60分为差。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资料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X2检验,两组患者术后半年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
2 结果
随访至术后半年,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0%与65.0%,P
3 讨论
术后早期有系统的康复锻炼,对维持关节及韧带的正常张力有重要作用。因为粘连的形成始于手术创伤发生的即刻,术后三天水肿、粘连达高峰[3]。因而术后系统康复锻炼可减少关节内粘连及纤维组织增生,达到最大运动范围,而防止髌上囊粘连、肌肉萎缩的发生[2]。膝关节的本体感觉功能,膝关节的反应性和膝关节的活动度一样,是膝关节发挥完整功能所必须。同时早期下床活动,可增强患者自信心、自理能力和成就感,使其主动参与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
参考文献
[1] 席淑英.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08
【关键词】 膝关节周围骨折;中药熏洗;康复训练;关节功能
膝关节周围骨折包括胫骨近端和股骨远端骨折,多因高能量暴力所致,保守治疗不易,多需要术治疗,而术后关节易发生粘连而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1],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近年来,我院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施行中药熏洗联合康复训练,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9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16~69岁,平均39.5岁;左膝18例,右膝20例,双膝7例;按骨折部位:股骨髁上14例,股骨髁间12例,胫骨平台9例,髌骨6例,复合骨折4例。对照组中男性29例,女性16例;年龄15~72岁,平均39.8岁;左膝17例,右膝19例,双膝9例;按骨折部位:股骨髁间14例,股骨髁上13例,胫骨平台10例,髌骨5例,复合骨折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平均年龄、病变部位及病情方面的差异比较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 给予康复训练,具体如下[2]:膝关节严重疼痛者可采用股四头肌舒缩法锻炼,每次收缩股四头肌的持续时间超过5s,标准是髌骨上下明显移动。同时可给予膝关节伸屈锻炼法,患者坐在床边,尽量伸直膝关节,使之处于悬空位,保持1~2min后再逐渐屈曲,反复进行,逐渐延长伸直、悬空时间直到超过5min,每次锻炼1h,3~5次/d,直到能够正常行走。情况允许时取患肢膝眼、承山、委中、血海、足三里、阿是穴等穴位,每次采用平泻平补手法针刺3个穴位,留针30min,起针后立刻锻炼膝关节功能,1次/d,连续半个月。
1.2.2 观察组患者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3],中药为细辛、三七及木通各10g,甘草15g,大青木香、木瓜、鸡矢藤、七叶莲及茜草各20g,伸筋草、红花、没药、乳香、苏木三棱、白芍、地鳖虫、防风及桃仁各30g。将上述中药用小块纱布包好后放进盛有400~500ml清水中浸泡30min,然后煮沸30min。嘱患者处于卧位并脱去长裤,患肢平放于30cm×50cm×50cm镂空木头支架的上层,把药液盆放于支架下层,膝关节放在中药液上方15~20cm处,熏洗处的外面覆盖大毛巾或布单,使药盆与肢体形成密闭空间,用热气熏蒸膝关节;待药液温度下降到45℃时,用浸润中药液的纱布块热敷膝关节,并按揉其周围穴位;待中药液不烫手时,指导患者锻炼膝关节。每天早、晚各1次,30min/次,持续熏洗3周。
1.3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4] 优:患肢膝关节疼痛、肿胀全部消失,关节活动范围超过120°,可完全伸直;良:疼痛、肿胀基本消失,关节活动范围于90°~120°,伸直受限小于10°;可:疼痛、肿胀有所减轻,关节活动范围于30°~90°,伸直受限超过10°或膝关节活动范围较前增加30°以上;差:疼痛、肿胀以及膝关节生理功能无改善伸直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其中P
2 结 果
对照组45例患者中优7例,良14例,中16例,差8例,优良率为46.67%;观察组45例患者中优13例,良20例,中10例,差2例,优良率为73.33%。两组患者优良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膝关节周围骨折之后,常常由于局部血肿,膝关节囊以及周围肌腱、韧带、肌肉等发生粘连、挛缩而使膝关节屈伸出现障碍,关节发生僵硬。中医学认为,手术、创伤等致局部血气壅塞、经络不畅,血气不能濡养肌肉、经脉,久之肌肉萎缩、经脉挛缩而导致屈伸不利。因此,治疗时应该活血化瘀、舒筋通络[3]。本研究所用中药方中的伸筋草、鸡矢藤、木瓜、七叶莲能够舒筋通络;红花、桃仁、三七可活血祛瘀;乳香、没药消肿生肌、活血止痛;茜草、白芍、大青木香、苏木、甘草、防风可缓急止痛、行气消肿;细辛、地鳖虫、木通能够脱水、温经、通络。诸药共用,共奏散寒止痛、活血化瘀、宣痹通络之效[3,5]。中药熏洗利于有效消除早期活动而致的疼痛、肿胀,药物加温熏洗时因温热刺激,扩张患处血管,发挥痛经活络、温经散寒的效果,且药物浸入皮肤直到病变部位,渗透患肢周围组织,增加患肢血液供应,松弛肌腱、肌肉、韧带,有效预防肌肉痉挛及关节强直,起到药疗和热疗的双重作用。因此,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给予中药熏洗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促进膝关节功能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加强研究,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定启,梁麦添,李俊豪,等.中药熏洗的方法治疗接受膝关节周围骨折手术后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3(7):193.
[2] 杨月果.中药熏洗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8):74.
[3] 凌惠菊,诸利华,吕松芬.中药熏洗用于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1,10(5):436-437.
【关键词】康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膝关节骨性强直
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直接影响患者膝关节的功能。患者相应膝关节出现以关节面软骨萎缩,退变,直至钙沉积骨化等严重生理、病理改变,并多有肌肉废用性萎缩致肌力不足,这给术后康复训练增加了难度。我院自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行计算机辅助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强直病例8例11膝,配合早期康复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行计算机辅助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强直8例11膝(类风湿性关节炎7膝,强直性脊柱炎3膝,化脓性关节炎后遗症1膝),男7膝,女4膝;年龄35~49岁,平均43岁。
1.2 术前指导
超声排除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后,加强患肢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练习及踝关节主动运动,要求股四头肌每次收缩保持10秒,每10次1组,每天完成5~10组。进行患肢直腿抬高运动,每天2~3次。 行患肢按摩以恢复仅有的软组织弹性增加患肢血液循环。教会患者如何使用习步架行走,为术后做准备。心理护理:患者因长期慢性疾病影响其日常生活,多对手术寄予很大希望,认为只要手术成功,就能解救痛苦,但患者在术后体会到康复锻炼的艰苦后会出现意志下降,康复欲望低下,满足于已获得的功能,这就要求医护人员耐心解释病情,给病人以鼓励,增强其康复信心。
1.3 术后指导
(手术后1~3天 )维持关节功能位,石膏托板固定膝关节,保持足高髋低位。间断充气加压泵预防深静脉血栓。让患者了解锻炼的核心是提高患肢肌力。术后第1天即开始进行(1)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方法为:患肢伸直,收缩股四头肌,持续10秒后放松,3次/天,每次15min。(2)绳肌、小腿三头肌锻炼:足部抗阻力跖屈,每次不少于20次。(3)鼓励患者在ROM范围内主动伸屈踝关节和趾间关节,逐渐增加活动量。术后三天内疼痛较明显,可采取镇痛泵持续输注。
(术后第3-7天)(1)拔除引流管后可练习直腿抬高,不高于30cm,每 5~10个一组,每天3~5组。(2)持续被动活动器(CPM)进行髋膝关节屈曲被动锻炼。骨性强直患者多因肌肉废用性萎缩致肌力不足,应用CPM替代主动膝关节功能锻炼,对肌力的恢复、髋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有良好的作用,它帮助患者及早开始被动活动,从而防止关节周围组织粘连,使关节活动改善,促进功能康复,增强韧带强度[1]。初次练习屈伸由0~30°开始,以后每天增加10°。术后两周应达到120°,每日2次,每次30min。频率由慢到快,活动范围以患者无痛为准,并要考虑到患者恢复情况。当患者感到疼痛时说明范围过大,应保持前一次的角度锻炼2天后递增。(3)弯腿练习 术后第3天起可在床侧进行,患者坐于床边自然放松,腿凭借重力垂到床下,就能达到90°,然后再用好腿放到前方,帮助向后压患肢,即可增加屈膝角度,用力大小以能够忍受为度。由于关节置换术后要保持假体的稳固性,且患肢肌力较弱,从保护促进结构功能恢复的角度分析,运动强度应当从小强度开始,随病情恢复逐渐过渡并保持中小强度。
(术后7天)习步架辅助下床功能练习。习步架步态训练:用双手握好把手,身体站立目视前方,先向前移动习步架,然后移动健腿,再移患腿(注意习步架放稳后再移腿)。在厕所、走廊、病房等处要注意加强保护,防止意外创伤或骨折。
(术后2周~6周):进行股四头肌和绳肌的力量训练,保持关节活动度方法:患者坐在床边,主动伸直小腿多次,循序渐进; 患者坐在床上,膝关节下垫一枕头,使膝关节屈曲,然后主动伸直; 患者站立位,主动屈膝,练习绳肌。此外,行走和上下楼本身也是对肌肉和关节功能的一种康复锻炼。心理护理:每日了解患者的康复锻炼情况,如关节活动度、直腿抬高的程度等,与患者一起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做好患者家属工作,使家属能够主动参与患者的康复锻炼,以利于出院后康复锻炼的继续。组织患者之间交流、互相介绍锻炼感受和经验,以提高锻炼效果。
1.4 出院后康复指导
出院时给患者制定详细康复锻炼计划,教会患者及家属训练方法。训练中避免剧烈运动,不要做跳跃和急转运动,防止关节损伤。练习行走时患者应每天增加次数,然后逐渐增加距离。使用习步架来保护膝关节,并应注意以小步走动转身,避免扭转膝关节。不要坐在低软的沙发或躺椅上等。
2 结果
患者主动康复锻炼,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畸形得到矫正, 术后两周时膝屈伸ROM:平均101(-1~109°) 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三周膝关节屈伸ROM:平均110(-1~112°)。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关节屈伸活动范围3°~115°,优良率98.2%。
3 讨论
膝关节骨性强直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是以改善膝关节功能活动和矫正畸形为目,但如果术后康复护理和早期功能锻炼不得当,膝关节伸屈度往往不满意[2] ,早期功能锻炼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力量,预防关节囊粘连和萎缩,软化瘢痕,是术后膝关节康复的重要因素。康复锻炼应循序渐进,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掌握膝关节活动的角度,避免意外发生。还要通过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关节早日恢复正常的功能。膝关节骨性强直病例膝关节软组织废用性萎缩更为严重,术前术后康复尤为重要。术前大量的肌肉功能练习作为手术前提为术后康复做足资本。术后的循序渐进保护了退化的侧副韧带和关节囊等脆弱的软组织结构。膝强直病例的康复是在止血与抗凝预防深静脉血栓,运动与保护韧带的矛盾中度过。
参考文献: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功能训练;护理
膝关节置换术不仅仅有着缓解关节疼痛的作用,同时对于关节畸形有着矫正和对膝功能状态改善的作用 [1]。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有效的功能锻炼及护理方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54例(45.0%)为男性,66例(55.0%)为女性。年龄15~78岁,平均年龄为(55±2.6)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中的6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及时的关注患者的病情情况,做好患者的基础治疗。
1.2.2观察组观察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做好患者的术后功能训练及护理。①加强患者的功能锻炼,患者手术之后进行早期主动功能锻炼,并加强患者的卧床练习。患者仰卧状态时将患者的腿抬高,并保持放松的状态,患者术后的第3d,持续进行连续被动运动,结合患者的耐受情况,尽可能的使得患者屈膝关节,引导患者进行主动功能锻炼。手术后第3d就开始使用助兴器下地行走,术后常规均留有镇痛泵,术后第3d拔出镇痛泵,使用药物止痛。②患者术后的1w,加强患者伸屈锻炼,并保证患者小腿下垂,对膝关节慢慢的进行伸屈训练,仰卧时,就要伸直患者的患肢,并借助于习步架进行站立训练和实际的步态训练。加强患者的膝关节伸屈运动,并对患者的股四头肌肌力进行锻炼。③患者疼痛控制过程中,采取自动镇痛泵方法,结合传统药物镇痛方法,加强患者的心理干预,将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对患者的心境加以改善。
1.3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护理前后关节疼痛情况进行评价,评分范围0~10分,分数越高则疼痛越严重;随访3~6个月,采用膝关节功能HSS评价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范围0~100分,>85分为优,70~84分为良,60~69分为中,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PEMS3.1软件处理,VAS评分结果以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膝关节恢复情况用率表示,两样本间比较行χ2检验,若P
2结果
2.1护理前后VAS评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膝关节疼痛情况的比较 见表1。
2.2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比较 见表2。
3讨论
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主要是加强患者膝关节活动度的训练,近年来研究认为,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更要加强肌力的训练,并做好关节的稳定性训练,从而更好地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2]。同时有研究发现,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更要及时的锻炼,并对大量的胶原组织进行更新,避免对关节活动进行限制 [3]。
我院通过研究分析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训练的护理,通过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加强患者的功能锻炼。患者仰卧状态时将患者的腿抬高,并保持放松的状态,患者术后的第3d,持续进行连续被动运动,结合患者的耐受情况,尽可能的使得患者屈膝关节,并在患者术后加强患者的膝关节伸屈,引导患者进行主动功能锻炼[4]。患者疼痛控制过程中,就要采取自动镇痛泵方法,结合传统药物镇痛方法,加强患者的心理干预,将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对患者的心境加以改善。研究结果表明,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给予有效的功能训练及护理,不仅仅可以减轻术后膝关节疼痛,同时也能促进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季艳萍,杨威,刘继兰,等.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J].护理杂志,2014,31(3):1-4.
[2]乔玉宁,谢秋娟,丁敏华,等.早期肌力锻炼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4,14(5):14-16.
[3]徐晓文.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2):88-90.
[4]梁晓燕,范丽娟,雒玉.早期康复训练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