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科技 伦理 科学发展观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创造了无数的辉煌,带给人类以巨大的福祉。同时,科技与伦理关系的对立与疏离也在日益加深和扩展,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惶恐与不安。爱因斯坦说:“科学就其意义讲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具有道德性质,因为科学发展的成果,任何时候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影响人类的命运。”[1](P259)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和剖析科技与伦理分离的原因和实质,厘清两者的辩证关系,这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科技与伦理疏离的表征
科学技术本质上都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结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同时,利用科学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但是,现代社会科技似乎辜负了人类的期望,背离了科技服务于人、完善于人的初衷。
马克思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新发现的财富的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2](p78-79)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到:“我们在最先进的工业国家中已经降服了自然力,迫使它为人们服务;这样我们就无限地增加了生产,使得一个小孩在今天所生产的东西,比以前的一百个成年人所生产的还要多。而结果又怎样呢?过度劳动日益增加,群众日益贫困,每十年一次大崩溃。”[3](P458)随着科技的发展,其对影响社会的力度也在不断加深,科技异化的现象也在日益严重,人类对科技的恐惧和担忧与日俱增。
自然界的报复。人类对自然界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导致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恩格斯说:“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3](P517)当人类的行为超出自然界所允许的阈值时,自然界就不能通过自我调节来恢复原有的平衡状态,会以报复和惩罚的方式来否定人类的行为。
人的主体地位的丧失。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在工场手工业和手工业中,是工人利用工具,在工厂中,是工人服侍机器。在前一种场合,劳动资料的运动从工人出发,在后一种场合,则是工人跟随劳动资料的运动。在工场手工业中,工人是一个活机构的肢体。在工厂中,死机构独立于工人而存在,工人被当作活的附属物并入死机构。”[4](P463)工人成为机器的奴隶,不能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丧失了其为人的本质。
人类社会道德的沦丧。马克思说:“机器劳动极度地损伤了神经系统,同时它又在压抑肌肉的多方面运动,侵吞身体和精神上的一切自由活动”[4](P463),“就机器使肌肉成为多余的东西来讲,机器成了一种使用没有肌肉力或身体发育不成熟而四肢比较灵活的工人的手段。”[4](P433)工人的劳动一切服从于资本家的发财欲,在“人为的高温、充满原料碎屑的空气、震耳欲聋的喧嚣”[4](P436)的环境中工作,人的生命和价值被极大地践踏,道德颓废,技术成为统治人类社会的工具。
高科技对伦理的冲击。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积淀下来的传统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突。试管婴儿、基因重组、克隆人等生物技术开始挑战人类的道德底线,人类对此忧心忡忡,争议不断。
现实的困境迫使我们对科技的价值以及科技和伦理的关系重新进行审视。科技追求“理性”,合规律性是它的显著特点;伦理追求“人性”,合目的性是它的显著特点。什么原因导致了科技与伦理的疏离和对立呢?理性与人性两者之间能否协调、统一发展?如何去实现?这是科技时代必须反思与解决的问题。
二、传统发展观:科技与伦理疏离的根源
传统的发展观是一种唯经济主义发展观。经济决定一切,经济增长是最高目的,所有活动都应当服从经济活动。这种发展观思想在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发展中,一直占据支配地位。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经济增长已成为西方国家的‘世俗宗教’和‘政治溶剂’,成为个人动机的源泉,政治团体的基础,动员社会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根据。”[5](p295-296)唯经济主义发展观奉行的是一种简单、功利、线性的思维,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在经济活动中遵循利益原则与效益原则,人类的伦理道德被大大弱化了。
传统的发展观又是一种唯科技主义发展观。在古代,人类的生存方式主要是自然生存,科技与伦理基本上是同一的。到了近代,笛卡尔在其理性哲学体系里,把“我思故我在”确定为第一哲学原理,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强调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对立的世界观,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导致人类对科技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科学技术的巨大威力使人类陶醉于对自然的胜利中,由过去依附于自然变为能动地支配自然,由崇拜自然的力量转向崇拜科技的力量。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占主导思潮的完全是一种唯科学主义、科技决定论思想。这使得科技的工具理性被极度张扬,价值理性被排斥或否定,导致科技与伦理道德的分道扬镳,理性与价值的分裂。
综上所述,传统发展观实际上是一种物本主义的价值观,前者称之为经济物本主义,后者称之为技术物本主义。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把人类认识和实践的中心全部聚焦到物质利益和经济增长上,把物凌驾于人之上。科技作为手段的作用被无限夸大,伦理道德遭受排挤,科技与伦理的天平向科技方面极端倾斜,破坏了二者应有的张力,人类进入了一个畸形发展的单行道。
三、科学发展观:科技与伦理相互制约与协进的理论支持
1、目的的一致性。
尽管科技与伦理属于不同的范畴,科技是求真,伦理是求善,但本质上两者还是统一的。因为人类的善是以真为前提,脱离了真而求善,善没有意义;同样,脱离善而求真,则真往往会偏离正确的方向。从本质上来说,科技活动本身就蕴涵着求真求善,它是求真与求善的统一。一切道德、科学、宗教和艺术“都是同一棵树上的各个分支。所有这些都是为着人类的生活趋于高尚,把它从单纯的生理上的生存境界提高,并且把个人导向自由”[4](P149)。
科学与伦理都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和发展这一崇高的目标而存在与发展着的,因而“人”是它们统一的内在根据。人类从事科技的目的,归根到底还是为人类造福、为人服务。因此,科学技术和伦理道德都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人类为了获得自由的需要。
2、相互的制约性。
科技影响伦理。从历史发展过程看,科技对伦理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改变人们认识世界的眼光,从而产生与科技实践相适应的新的伦理观念。第二,科技的发展能促进科技人员伦理道德水准的提高。第三,科技的发展提高了道德评价能力,扩大了伦理道德评价的范围。
伦理规范科技。第一,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需要伦理道德的正确指引。科技究竟向何处发展,不是由科技本身所能决定的,而必须借助于伦理道德的力量。如爱因斯坦所言:“科学虽然伟大,但它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应当如何’的价值目标,却在它视野和职能范围之外”[1](P182)第二,科技成果的具体运用需要伦理道德来规范。第三,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也需要通过伦理道德调节加以消除和缓解。
3、发展的共同性。
科技需要可持续发展。一方面,科学发展观的目的是以人为本,发展是它的必要手段。当今社会出现的环境危机、能源短缺等问题仍有待科技的发展来解决。我们离不开科学技术,但并不代表我们一定要被技术所奴役和支配。人是科技的主体,人决定科技。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人这唯一的价值目标作为鞭策和指引。弗洛姆曾经说过:“这就是说,是人,而不是技术,必须成为价值的最终根源;是人的最优发展,而不是生产的最大化,成为所有计划的标准。”[6](p96)只有实现了科技的人文化,才能形成科技发展的良性发展机制,才能实现科技的可持续发展。
伦理观念需要不断更新发展。科技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历史进程,而且也大大地推动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为伦理观念的提高与发展提供了科学基础。爱因斯坦曾指出“科学对于人类事务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大家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在更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工具,给人类带来物质上的最大利益,使人类受惠无穷;第二种方式是教育性质的――它作用于人的心灵。”[1](P135)纵观科技史,重大的科技进步,一方面都会引发出一些新的伦理问题,孕育出一些新的伦理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伦理要想更好地发挥其对科学的规范与引导作用,也要不断地汲取科学进步的积极成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形式,充实和完善自己的内容。
4、融和的现实性。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基因工程、克隆技术、人胚胎干细胞等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前沿研究领域的突破和进步给农业、医疗、健康等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尽管暂时还没有看到什么明显的负效应,但却存在着可能的潜在的风险,从而引发的伦理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科技专家在进行科技研究过程中应当自觉地进行伦理道德的追问,必须遵循科学技术服务于人类福祉的根本伦理原则。科技以人为本,科技应关怀人性,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这是现代科技伦理观的要求。对于背离人性的一切科技活动应严格禁止,防止科技变为异化人类的工具。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许良英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通过几天的学习、参观和讨论,特别是到兄弟县区看了建设现场,听了情况介绍,我深受鼓舞和启发。下面,我结合学习和工作实际,就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兰山发展新跨越作个发言。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深化和升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和必然要求。它内涵丰富,涉及面广,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妥善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防止工作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对于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当前,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我们兰山区既是一次考验,更是一次机遇。我们只有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执政能力、执行能力和驾驭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才能经受住考验,在发展空间和资金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才能抓住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有效整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运行质量;才能趋利避害,变被动为主动,变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今年以来,面对国家宏观调控,我们以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牢牢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突出抓好稳定这个重要前提,切实加强党的建设这个根本保证,用心钻研,用心把握,用心工作,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上半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利税亿元,增长;引进境外资金万美元,增长;完成自营出口创汇万美元,增长;实现专业批发市场成交额亿元,增长。社会政治持续稳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在我区初见成效。
当前,兰山区正处于加快发展,奋力赶超的关键时期。我们将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指导工作,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以“实施赶超战略,实现跨越发展”总揽全局,以争创全省强、全国百强为目标,坚持正确的政绩观、群众观和人才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搞好对上、对下两个服务,突破重点,培育亮点,统筹兼顾,使科学发展观在兰山区得到全面、准确、深入地贯彻落实,并早日结出丰硕成果。
首先,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速度和效益相统一,坚定不移加快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落实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加快经济发展,始终保持一个既快又好的发展速度。目前,兰山区经济实力和发达地区比还有较大差距,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还不高,科技含量低、外向度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为此,我们将本着“更快更好”的方针,坚持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集中突破城市建设、工业经济、招商引资三大重点,大力培育园区经济、现代物流、高新技术三大亮点,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工业园区化、流通现代化、经济国际化、环境生态化的新跨越。
关键词:历史合力论 动力系统 科学发展观 深化改革
历史合力论是恩格斯在反驳将历史唯物主义歪曲为“经济决定论”、阐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系统的思想。仅仅将“历史合力”理解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或者“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无助于全面把握历史合力论的丰富内涵,无助于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合力论之间的理论关联。
一
所谓“历史合力”,是指由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社会有机体的多环节、多因素构成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动力系统。
在社会形态层次(最抽象、最根本的层次)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社会历史发展的合力。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社会的基本结构可以划分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基本层次,由它们构成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判别社会形态的基本依据。“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揭示了社会历史运动的本质,是对一切社会历史规律的普遍抽象。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社会历史是一个包含多样性统一的丰富总体,本质的抽象并不能代替具体的分析,一般性规律不应代替特殊性规律,“但是所谓一切生产的一般条件,不过是这些抽象要素,用这些要素不可能理解任何一个现实的历史的生产阶段”。况且,经济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决定性作用,往往要通过各种环节的中介,在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因素的相互联系中才得以实现。这就需要将历史合力由抽象的层次引入到更为具体的层次(社会结构层次)上来。
在社会结构层次上,经济力与政治力、文化力、社会力的辩证运动构成社会历史发展的合力。社会总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构成的具体的社会,这些构成要素同时也就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相应的“力”。经济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形成的历史动力)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决定社会历史进程,即“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但经济力并非历史的唯一动力,政治力、文化力、社会力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历史动力;经济对政治、文化、社会的决定性作用既非机械的,也非总是直接的。因此,“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并非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这是在归根到底总是得到实现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互相作用”。当然,这些政治力、文化力、社会力总是通过与经济力的相互联系(如依赖经济条件、反映经济要求等),或者在一定条件下相对独立地作用于社会历史进程。因此,在社会结构层次上准确理解社会历史的合力,既要看到经济力的决定性作用,又要看到这种最终决定作用往往需要通过许多中介环节来实现;既要看到政治力、文化力、社会力依赖并通过经济力作用于历史进程,同时又要看到它们自身对历史进程的独特作用机制和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这样,历史合力论就与社会历史发展问题上的“经济决定论”、“文化决定论”、“技术决定论”等机械决定论、单一决定论划清了界限。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物质前提层次上,自然力与社会力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构成社会历史发展的合力。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本质上是一部生产劳动发展史,生产劳动实践是理解社会历史的锁钥。生产劳动无非是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生产劳动过程无非是自然力与社会力相互结合的过程。所谓自然力与社会力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就是指人类以社会组织的形式与自然协同进化。这种协同进化从来都是通过共存、冲突、融合等形式的矛盾运动历史地展开的,社会与自然决不允许单单把和谐或斗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社会力对自然力的作用集中表现为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自然力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制约和促进作用突出表现在,自然环境状态即和谐与斗争的哪一个方面在社会与自然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直接表征着相应的社会历史阶段和人类文明程度。自然力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双重作用也以重大自然灾害破坏社会生活、引起社会动荡甚而延缓或加速社会形态更替等非常规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这样,历史合力论就在社会历史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问题上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超越了地理环境决定论和唯经济中心论。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财务管理目标; 综合效益最大化
[中图分类号]F8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1-0124-02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战略基础,其核心思想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制定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从根本上说,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取决于企业目标,取决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模式。本文拟在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指导下,对建立切合客观实际、促进社会―环境―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进行探讨。
一、传统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局限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财务管理理论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其中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为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等三种。它们虽然分别从一定层面上揭示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本质,反映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特征和要求,每一观点都有其合理之处,并在实践中有一定的运用,但笔者认为这些单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的财务管理目标,有悖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一) “利润最大化”的观点
“利润最大化”观点是西方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也是我国流行甚广的一种观点,尤其对实务界影响最大。一般来讲,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追求最大利益是每一个在市场经济中角逐的企业的现实目标,它被许多企业作为理财目标有其可取之处。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这种观点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区分不同时期的报酬,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而今天的一分钱比未来的一分钱更值钱;没有反映创造的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不利于不同资本规模的公司之间或期间的比较,税后利润最大化不能成为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导致企业短期行为,如产品研发、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等;没有考虑风险因素,高额利润往往要承担过大的风险;会计利润忽略了一项最重要的成本――机会成本。
(二) “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观点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企业通过合理经营,采取科学的财务管理策略,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的前提下,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可口可乐公司1995年年度报告中指出:“我们只为一个原因而生存,那就是不断地将股东价值最大化。”在股份制企业把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有利于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反映了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因为影响企业价值的不仅有过去和目前的利润水平,预期未来利润的多少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所起的作用更大。股东财富最大化是目前绝大多数企业普遍采用的财务管理目标。但这一目标也存在一些实际障碍: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刚处于起步阶段,证券交易不很规范,股票价格难以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上市公司的比例偏低,对于非上市公司不能用股票价格来衡量其价值;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只考虑了股东的利益,而没有考虑其他产权主体对于企业的作用,特别是破坏了自然环境引起的环保负债,淡化了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笔者认为它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三)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观点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企业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最大化。市场在对企业评价时,看重的不是企业已经获得的利润水平,而是企业潜在的获利能力。从价值最大化的内涵来看,它是通过企业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在考虑资金的时间和风险报酬的情况下不断增加企业财富,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这个目标完全是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推出来的,从单个企业角度来说是比较合理的目标,因为它满足了企业生存、发展、获利的目标,但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说,它却是缺乏科学性、合理性的目标。近几年来,有些学者为了克服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忽略经营者、企业职工利益目标的片面性,提出了以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取而代之。该目标咋一听起来很有道理,似乎实现了企业价值最大,能满足企业的各方面相关经济利益主体的目标需要,但仔细分析起来,它的缺点更多。1.忽略了企业生产负外部性问题。比如说,空气污染就产生典型的负外部性,因为它使得很多其他的,与生产污染的经济主体没有经济关系的个体支付了额外的成本。这些个体希望减少这样的污染,但是污染制造者却不这样认为。2.违背了社会发展这个大局目标。比如企业会利用各种渠道得到各种资源,尤其是优质的资源。而资源是稀缺的,企业获得了优质资源意味着社会在配置资源的能力和规模上大大降低,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削弱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3.不利于人力资源会计和绿色会计的推行。在企业价值的计算公式中没有反应人力资源增值的信息,而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利益和价值,这就要求会计学科的发展也要核算人力资源,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的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应体现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应将人力资源对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贡献体现出来。
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最佳选择――综合效益最大化目标
所谓“综合效益最大化”是指企业在承担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策略和政策,谋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其宗旨是把保护环境放在首位,着重强调必须正确处理各种财务关系,最大限度地兼顾企业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以谋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在现代社会,企业的任何一个行为都不再是个体行为,各项经营活动都可能对社会、对整体经济产生影响。环境与一切个体的利益相关。一切个体的活动受环境的制约,也同时对环境产生影响。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人们对企业与环境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20世纪70年代,人们将企业与环境看成是对立的,政府采用命令和控制的手段强制企业进行排污处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提出则使人们认识到解决环境问题离不开企业的合作。当社会不再把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作为社会进步的目标,而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时,对企业进行可持续经营的要求也就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存在在于满足社会的需求,并以获得利润作为回报。如果企业的目标违背了社会的需求,从长远看将无法获得回报。故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必须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老路上解放出来,转而在追求经济利益、为利益相关者创造财富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确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根据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笔者认为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以“综合效益最大化”替代现存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具有现实战略意义。
一、解放思想,更新教学管理观念
全面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既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校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如何确保我校的教学质量,已成为摆在我校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个人认为,稳定教学秩序、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抓好教学管理工作的关键是就要更新教学管理观念,并在新观念的指导下寻求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的最佳途径。
1、摒弃传统的学科本位体系,探索构建能力本位体系。作为以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为中心的中等职业教育,在课程体系上要坚持立足于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突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应避免学科越分越细、各门学科自成体系;理论内容偏多偏深,实践内容可有可无;各学科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缺乏整体优化。学校应结合专业特点引入能力本位思想,探索集群式模块教学(宽基础,活模块)的基本规律,最终按照适应职业岗位的综合能力要求,组织教学内容,以课程的应用性、整体性、综合性为特征,探索构建能力本位体系。
2、实现由单纯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向具有全面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转变。随着计划经济劳动分工的简单化向市场经济劳动分工的复杂化转变,岗位职责将由单一职能向综合职能发展,一个人一生从事的职业将由一种向多种转变。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移动化、个性化为标志的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的劳动者,必须改变单一的知识技能结构,具备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所以,我们应更新观念,将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于某一特定的岗位需要的专项技能和多种职业都需要的通用技能上,同时,又具有在某一岗位群内转岗和继续学习的基础,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己任。
二、以人为本,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当代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要求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成为优秀教师与合格工程师为一身的双师型教师,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教师应努力做到:
1.具有丰厚的知识储备。教师要在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具有适应本专业教学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不但要对自己所教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它的历史、现状、未来发展、社会功能等方面有深入的了解和必要的研究,还要了解和掌握一些邻近学科的知识,并有能力及时吸取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对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基本知识有所认识。
2.具有自我学习提高能力所谓自我学习提高能力,就是教师在总结前人、他人和自己经验的基础上,围绕自己所教专业,继续将最有价值的新知识、新技能掌握过来,自觉地调整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确保自己知识系统的先进性,并不断探索教学改革的新路子。因此,要求广大一线教师要有自我学习提高的计划、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如何去传授、影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提高能力。
同时,学校还应该努力建立有利于提升教师素质和最大限度发挥老师积极性的管理机制:包括评估机制、竞争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等等;组织、教育教师加强学习,增强角色意识,树立优质教学理念,做敬业、好学、爱生、爱校的合格老师;珍重知识,珍重人才,加强组织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气息,对教师进行人性化、人情味的服务管理。
三、结合实际,探索新的课堂教学规律
课堂教学是实现育人目标的主渠道。我个人认为,要在结合我校教学管理实际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规律进行全方位的、多层面的、有重点的、有特性的探索。
1、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教育目标、教学内容(课程开发、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及评价。改革以传统学科为中心建立起来的教学模式,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取得职业教育同仁的共识。因此,改革教学模式的关键是如何以模块教学法来推动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模块教学以技能训练为核心,需要教师成为有较高的操作技能,又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并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知识的复合型高级教育教学人才。当然,“模块”素质、能力的具备,“模块”教材的建设(选择、编写),“模块”法的探究等也将成为教学改革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2、努力掌握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掌握现代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过程,就是革新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过程,也是区别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的过程。革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对原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充实、调整和更新,也包括借鉴、引进国内外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在教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方法和手段。
我校教学工作应体现现代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即“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在现代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在老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学生应该处于主体地位。体现主体地位要避免一个由原来的“结论灌输式”向“满堂提问式”的简单的、极端的过渡。在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外,主要应着力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觉探索新知识,使学生从“认识型”变为“智能型”,从“继承型”变为“创造型”,提高学生全面适应与自我发展的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的开端、课中、结束三个主要环节要做好艺术处理,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水平。要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利用、研究意识和能力。幻灯机在课堂教学的使用与出现绝不是现代化课堂教学手段的标志,教育发展到今天,它只能是一个被广大教师所基本掌握和接受了的辅教学手段。虽然,它在相当长的时期起到了完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今后也将被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利用,但是,课件的运用在未来的教学中将占有主导作用。为此,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利用上进一步广开思路,做一些深层次的探索,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功能在实际教学中体现的更加充分就显得尤为重要。
3、努力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是贯彻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我认为,我校应着力研究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课程综合化的研究。课程综合化是组织具体教学内容的一种方法,作为集群式模块课程的内涵之一,很多学校都有所探究,取得了有实效性的成果。我校的课程综合化是个系统工程,应该对所设专业课程综合化的范围、方式和程度都做一些有深度、有广度的探索,逐步探索课程综合化的规律和原则。
二是教材建设的研究。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质就是教材的改革和建设。教材建设研究应主要打破教材学科本位体系,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解决知识内容陈旧,增强弹性内容四个方面的问题。应根据我校实际,结合现有教材,逐步进行完善。这势必为我校的教学研究、教学管理、质量提高,创造一个良好条件。我校的教师们可根据教学的内容要求,探索新的、符合教学实际的规律,也可在模块式教材选择、教材编写方面进行一些实验探讨。
四、学习致用,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堂教学中的操作实训、课堂教学以外的生产实习等。我个人认为,我校在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按操作技能形成规律组织实践教学。操作技能的形成一般分为接触感知、操作模仿、协调完善和熟练掌握四个阶段。接触感知属于技能训练中的低级阶段,具体讲就是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演示,使学生明确本层次技能训练的目的、意义、内容,对掌握的操作技能形成一个整体的直观印象;操作模仿是指在教师引导或示范下,按照正确的程序与动作规范要求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协调完善阶段是学生把已经掌握了的局部动作连接起来,在此阶段教师要注意指导操作技能的完整性,加强局部动作的综合练习;熟练掌握是指经过反复训练,技能已达到精练纯熟的程度,并能把已经掌握的动作运用到实际工作或模拟环境中去。在四个阶段的教学中,教师的指导重点应在于训练与其他技能相关的联系和融合,以完成新的任务。
以上四个层次说明,操作技能的形成离不开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也贯穿于操作技能形成的始终。为此,有目的、有步骤、有层次、有组织的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操作技能达到更高的水准,也必将使从我校的学生们更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2、按三个原则管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我校教学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实践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校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我校应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思想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生产产品相结合的原则,实施实践教学的科学化管理。具体地说:一是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实施计划管理;二是建立实践教学组织网络和信息反馈网络,实施网络化管理;三是研究建立实践教学评估体系,正确分析、评价和完善实践教学。
五、立足长远,完善教学的科学管理体系
教学管理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我校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因此,为了我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完善教学的科学管理体系。
1、逐步实现管理标准规范化。我校教学的科学管理,必须规定明确具体的要求,在现有规章制度的基础,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出具有可行、可操作的学藉管理、教师考核、考勤、备课基本要求以及教学检查、总结等制度,使之形成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体系,为开展科学的教学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逐步实现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我校应该特别注重利用计算机将教学活动中各个环节的信息及时地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和贮存,为教学组织管理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避免传统的手工劳动方式造成的误差,使教学管理水平达到高效能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