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内旅游规划案例

国内旅游规划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内旅游规划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内旅游规划案例

国内旅游规划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神经网络;安徽旅游;市场需求预测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旅游业作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劲引擎,备受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十三五期间,安徽省将旅游业确立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促进安徽国际外向拓展的先锋产业。若要推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要对旅游业进行合理的规划。旅游发展规划是决定安徽旅游发展好坏的关键因素,而旅游需求预测为旅游发展规划奠定了良好基础,所以深入分析安徽旅游业市场需求,并利用神经网络对安徽旅游市场趋势进行预测,对安徽旅游规划及旅游业冲刺万亿产业,建设旅游强省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安徽省旅游业市场需求分析

近年来,安徽省大力发展旅游业,积极优化旅游服务环境,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2016年上半年,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2287.42亿元,同比增长18.55%。其中,全省接待入境游客209.94万人次,同比增长1408%;接待国内游客2.45亿人次,同比增长15.84%。

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直接体现,也是区域旅游业竞争能力的外在表现。本文在整理相关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得出安徽省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指标,如表1所示。从表1分析可见,安徽旅游业呈现如下特点:首先,安徽凭借良好的资源禀赋及独特的人文地理优势,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都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其中,国内旅游人次从1998年的237725万人次增长到2015年的44400万人次,增长了1768倍;而入境旅游人次也从184198人次增长4446000人次,增长了23倍。国内旅游收入从1998年的113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3980.5亿元,增长了34倍;而旅游外汇收入也从7036.05万美元增长到226000万美元,增长了近31倍。其次,从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市场对比来看,入境旅游市场需求发展强劲,尤其是2008年前,入境旅游业的效益明显高于国内旅游业,但近年来,随着国内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国内旅游市场需求快速增加,增速超过了入境旅游市场,且国内旅游收入的增长率明显高于旅游人次的增长率,国内旅游市场发展前景较好,市场提升潜力较大。最后,旅游业具有较强的脆弱性,受外在因素干扰较大。如2003年,受“非典”事件的影响,安徽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明显出现了大幅下滑,尤其是入境旅游发展严重受阻,市场风险较大,但与此同时,旅游业又具有较强的复苏能力,2004年,旅游市场出现大幅度反弹,尤其入境旅游人次增长了78.4%,旅游外汇收入增长了68.6%。

2基于神经网络的安徽省旅游业市场需求预测分析

2.1神经网络法旅游市场需求预测模型的构建

神经网络是一种应用类似于大脑神经突触连接的结构进行信息处理的数学模型,神经网络具备模拟人脑的信息分析功能,且因其具有非线性、非限制性等特性,广泛应用于故障诊断、模式识别、市场预测等方面。

BP神经网络是一种多层前馈神经网络,该网络的特点是信号的传播是前向型的,误差传播是反向型的,该学习过程能较好地揭示非线性时间序列的内在相关性,减少信息损失,易于进行市场预测。此外,神经网络在做预测前要先进行网络训练,通过训练使网络具有联想记忆和预测能力。神经网络法可用于旅游市场需求预测,即通过研究过去的历史统计数据进行训练,利用一个经过适当训练的神经网络去解决一些由数学模型难以处理的问题。如可用时间数据序列的前k个值[X(t-1),X(t-2),…,X(t-k)]去预测下s个值

本文根据旅游市场数据收集的实H情况,运用Matlab软件,采用单因素神经网络法进行安徽旅游市场需求预测。

2.2安徽省旅游业市场需求预测实证分析

2.2.1预测对象的选取

本文选取安徽省旅游业市场需求发展情况作为对象建立预测模型,同时根据安徽统计数据可获得性等实际情况,选取1998年至2015年安徽省旅游人次与收入作为预测研究的基础数据,设计神经网络模型,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2.2.2数据预处理与分析

由表1知,安徽各年的旅游人数及收入呈逐年递增的现象,且增长率呈现非线性关系,难以用一个线性关系式来表达相关数据间的关系,故本文将利用神经网络法来进行数据的分析与预测。假设可以根据前几年的旅游指标数据预测当年的旅游指标数据,即按照以往四年的接待人数及收入可以预测第五年的接待人数及收入,可列矩阵表2。

如表2所示,2013年以前的数据为训练数据,2014及2015年数据为验证数据。根据安徽旅游业相关指标的具体情况,本文设计相应的单因素模型程序。因模型输入变量中的数据变动范围较大,我们首先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构建BP神经网络,设置网络隐藏神经元数目,并应用样本向量对网络进行训练。待构建好的模型经过多次的训练过后,达到了预设的精度要求后,便可开始预测旅游业的相关指标数据。

2.2.3数据预测结果

根据预测模型实际要求,本文设置网络隐藏神经元数目14个,各项指标网络分别经过5次、2次、65次和5次迭代后完成训练,其误差均达到预定目标以下(见图1)。

从图1、图2可以得出,训练后的网络对样本数据仿真效果较好,除个别数据外,预测的误差率均较小,模型训练能力较好。由此,现可利用训练好的网络进行安徽相关旅游指标的实际预测了。预测结果如表3所示。

3结论

本文在分析安徽省国内旅游及入境旅游市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建立单因素旅游需求预测模型,通过导入前四年数据至训练好的神经网络中进行预测第五年的旅游人数及收入,预测效果较好,误差较小,该预测方法可继续广泛运用于各种市场预测中。但同时,针对旅游市场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的情况下,今后可考虑综合采用多种预测方法(如多因素神经网络法、灰色关联法等)进行旅游市场预测。

从数据分析上来看,未来几年的安徽省旅游业收入增加比例均在9%以上,增长势头较为强劲,尤其是入境旅游市场,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率超28%,旅游效益较高。因此,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优化旅游环境,做好美好安徽旅游宣传工作,推进旅游业国际化和特色化水平,在扩规模的同时调结构,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真正实现安徽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从而提高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进而加速推进安徽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安徽日报.上半年全省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双增长[EB/OL].http:///html/ahrb/20160826/article_3490283.shtml,20160826.

[2]朱证.基于BP神经网络的凝血功能分类模型[J].中国电子商务,2010,9(7):3738.

[3]周晓晔.基于区域一体化的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以沈阳经济区为例[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2.

国内旅游规划案例范文第2篇

一、国外旅游小城镇研究文献综述

实例分析是国外研究旅游小城镇的重要手段,也有用案例验证建立的理论模型,采取这种方式能较好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研究主题可归纳为。

(一)社区参与和发展旅游业的相互作用的研究

Kirsty Sherlock认为小城镇发展旅游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依靠政府的力量,而且还要高度重视社区利益,并把社区利益放在首位 。Robert Madriga 认为把社区利益放在首位,才有可能提高社区参与是小城镇发展旅游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只有处理好这类问题才能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反之宏观战略毫无实际意义。

(二)小城镇发展旅游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的研究

John S. Akama通过田野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重点研究在国家和地方经济体系中为让社区居民如何收益制定衡量标准,目的是为了改变利用单纯游客数量及旅游创收增加衡量标准。他在研究过程中以肯尼亚蒙巴萨岛旅游小城镇为例,由于政府主导旅游实践过程中被外部集团掌控,致使社区居民从旅游业中获得很少的收益,最终导致旅游业并没有按照设想的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工具发挥其推动作用。

(三)旅游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使当地资源利用率最合理化的研究

在这方面的研究最为典型的是以欧洲大量的传统城镇以旅游小城镇为发展目标。Clare Murphy和Emily Boyle通过构建旅游小城镇发展理论模型,研究英国前工业遗留城镇为实现经济发展转型,使用当地文化特质并使其效率最大化,研究表明文化遗产和文化创新已经成为发展旅游小城镇的重要因素。另外,特定角色和居民的相互关系及当地发展旅游决策的偶然作用,也是旅游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

二、国内旅游小城镇研究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业步入高速发展期,旅游小城镇的发展与建设逐渐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主要有以下五个主题:

(一)以研究发展建设旅游小城镇的意义为主题

赵庆海指城镇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开发小城镇旅游也是推动小城镇战略实施的重要途径它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加快农村经济转型,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有利于开发和保护地方文化特色和自然景观;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环境优化。

(二)以研究旅游小城镇建设经验为主题

建设部部长汪光焘总结了旅游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经验:科学实施小城镇规划,推动有序发展;坚持政府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发挥市场机制,鼓励社会多方参与;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民就地就业;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实现资源永续利用。

(三)以研究旅游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研究

小城镇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李华红以贵州省的小城镇为例,指出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小城镇管理方式粗放,城镇建设水平不高;小城镇规模小,集聚功能不强;小城镇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不协调;小城镇人居环境欠佳;小城镇定位不合理,特色化发展趋势不明显 。

(四)以构建旅游小城镇形象为主题

针对重庆市许多旅游型小城镇形象建设杂乱无章,朱燕对小城镇进行形象规划和设计,运用城市识别系统CIS(City Identity System)和“城市意象”五要素的原理来分析小城镇系统结构和要素,在此基础上分析旅游型小城镇的景观构成及特色体现,提出了旅游型小城镇形象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上规划设计的重点。

(五)以研究旅游小城镇开发模式为主题

周丽霞基于城乡统筹背景下深入研究旅游小城镇相关理论,确立旅游小城镇建设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战略意义和特殊作用,从内力、外力两方面合理分析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从而将城乡统筹发展旅游业划分为城市旅游带动、乡村旅游、环城游憩和旅游小城镇四种模式,重点探讨了旅游小城镇资源开发的六种类型以及三种开发模式,以此引导小城镇旅游开发。

三、研究方向探讨

综上所述,国外旅游小城镇的研究多是通过案例进行分析,且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近几年,国内的研究也借鉴案例分析方法,进行多方面的研究。两者的研究内容均集中于探讨当地资源特征、发展模式、政策支持、发展效果评价等。由于国外研究已经历较长时间,因此在案例探讨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纵向和横向比较的连续性研究。这对目前国内的研究是很好的启示,是案例研究进一步深化的方向。

国内旅游规划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旅游小企业特征对比研究中外

近年来旅游小企业在中国发展迅速。在国外,旅游小企业的发展特征是旅游小企业的重要研究内容,许多学者,如ShawandWilliams,CressyandCowling等都曾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而在国内,旅游小企业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为此,笔者对桂林阳朔西街的旅游小企业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结论与S.J.Pager等学者在新西兰北部地区所得出的研究结论进行对比,以了解中外旅游企业发展的异同,进而更好地理解中国旅游小企业的发展状况与特征,促进中国旅游小企业的发展。

案例地概况与研究设计

阳朔西街

阳朔县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管辖,是闻名中外的桂林山水的重要组成。阳朔西街则位于阳朔县城中心区,全长517米,宽8米。早在20世纪80年代,西街上就已经有旅游小企业产生。目前,阳朔西街已成为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知名度的旅游小企业的集聚地,享有“酒吧一条街”等称谓。此外,作为一种独特的景观,西街上旅游小企业的集聚也已成为阳朔旅游吸引的一个重要组成,因此完全可将阳朔西街视为中国旅游小企业发展的典型区。

研究于2003、2004年在西街进行实地调研。据实地统计,西街上共有各类旅游小企业157家,占西街店铺总数的87.71%。成功对其中49家旅游小企业进行调查,其比例为31.21%。这一调查比率与海外学者调查比例相近(Thomas于1997年在英国的调查比例为31%)。此外,为增强调查的可信性和科学性,研究者还从阳朔县相关部门获取部分企业的相关材料,与访谈信息进行对比检验。最终在对以上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概况,从业人员情况以及企业经营三个方面对西街旅游小企业的特征进行总结。

新西兰北部地区

新西兰北部地区是新西兰国内休闲旅游和度假旅游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因此成为新西兰国内旅游中小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MurrayNorth,1991)。

S.J.Page等学者于1997年8月,以邮件调查的方式成功对该区域内297家旅游小企业进行调查(比例为37%)。学者们分别从“企业概况,人员结构,毛利人的参与,企业经营和企业营销”等五方面对该区旅游小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该区旅游小企业的发展基本特征(S.J.Page,1999)。

之所以选择新西兰北部地区这项研究作为对比案例的原因在于:在现有的海外学者的文献中,S.JPage的研究是关于旅游小企业发展特征研究中最为完整的研究之一;此外,在对阳朔西街旅游小企业的特征研究中,也借鉴了S.JPage的访谈问卷,采取了与此相类似的研究方法和框架。因此,二者更具有可比性。

发展特征对比研究

企业发展概况对比

就企业发展概况而言,中外旅游小企业在规模、空间布局方面都没有较大的区别,但在企业类型构成方面有一定的差异。

从阳朔西街的调查来看,西街旅游小企业主要的构成类型依次为:商品销售企业,住宿企业和餐饮企业。而S.J.Page的研究表明,新西兰旅游小企业的类型主要为住宿设施(40%)和餐饮设施(22%),而旅游销售企业较少,其比例仅为7%。(见图1)

从图1中可看出,住宿设施在两地旅游小企业都占据相当大的比重,这再一次证明住宿设施是目的地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Bull&Church,1994)。而中外旅游小企业类型差异主要体现在商品旅游销售企业。

中外旅游小企业在类型构成上的差异,则与目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游客类型有直接关系。阳朔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地居民的经济能力、文化水平有限。由于从事商品销售所需的资金少,风险小,对企业主能力要求也相对较低,因此从事商品销售更简单。另一方面,海外游客一直是西街的消费主体。与国内游客相比,海外游客消费能力强,是国内过夜游客的2-3倍(宁士敏,2003);加之海外游客对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旅游商品,如陶瓷,山水画等商品有着极大的兴趣。因此,以上原因造成了西街旅游小企业中以工艺品店和丝织品为代表的商品销售类企业居多的局面。

从业人员对比分析

在对新西兰旅游小企业的从业人员的研究中,S.J.Page侧重对企业主的从业动机和从业人员的流动进行了调查。其研究结果与阳朔西街研究结果对比分析表明:

中外旅游小企业的从业人员都表现出较大的不稳定性。在新西兰案例中,S.JPage发现“淡旺季雇工人数差距较大”;而在阳朔西街进行的调查显示,在受调查人员中工作时间在3个月以内的约占35%,在4-6个月之间的为30%,在6-12个月的为30%,在1年上的为5%,这说明中国旅游小企业从业人员也具有流动频繁的特点。

在员工招聘方面,国外小企业主更为规范。国外旅游小企业最主要的招聘方式分别为:口头广告,就业服务机构,刊登广告;而中国的旅游小企业多采用的是粘贴招工告示,口头广告和熟人介绍等。在访谈中,中国的旅游小企业主普遍认为,“通过职业介绍所和在报纸上登广告会花钱”,“在墙上粘贴告示,方便又便宜”。这反映中外企业主在观念和习俗上的差别。

企业经营能力对比分析

企业经营能力与目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关,难以单纯地从经营业绩进行对比,因此中外旅游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对比主要是从企业投资计划,经营障碍,新技术的使用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据对西街旅游小企业主的调查,国内的旅游小企业对企业的发展普遍缺乏规划。97%的企业主在创办旅游小企业之前没有进行详细的市场分析和可行性分析;84.6%的企业主在对未来规划一项的调查中的回答是没有。此外,87.3%的企业主在近两年都没有追加投资的计划或行动。与此相反,在新西兰43%的旅游小企业主在近两年内对企业增加投资,其主要用途包括:用具更新,设施的增加,环境的改造等方面,且大多数企业主(58%)对企业未来的发展都有一个详细的计划。

在企业的经营障碍方面,过高的租金、来自小企业内部和大中型旅游企业的竞争以及游客需求的下降是海内外企业主共同面临的难题。其具体表现为:通货膨胀、劳动力成本、高租金、缺少相关的企业发展指引、当地同行与大企业的竞争、缺少有技术的员工、顾客量、政府政策、缺少资金等。

与国外旅游小企业相比,缺乏足够的资金是国内旅游小企业经营和发展的一个突出的经营障碍。这除了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更多的是与国内小企业主获取资金的途径过于狭窄有关。在中国,私人储蓄和向亲朋好友借款则是企业资金主要来源,而在新西兰,私人储蓄(67%),银行(42%)和投资公司(10%)是小企业主获取资金的主要渠道。

在以网络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运用方面,国外旅游小企业已经远远领先于中国的旅游小企业。S.T.Page的研究显示,在新西兰,计算机已经广泛用于服务预定,财务结算,顾客资料储存等领域,甚至可用于制定企业的相关商业计划。

对经营能力的对比分析表明,在经营能力方面国内旅游小企业主与海外旅游小企业还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与企业主的能力,经营理念以及相关配套制度有关。

此外,为了便于更好的理解中外旅游小企业的发展特征差异,在对海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外旅游小企业的发展特征的异同进行了一个总结。(见表2)

通过以上对中外旅游小企业发展特征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就整体而言,中国的旅游小企业在从业人员结构,经营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与国外旅游小企业相同的特征;只是由于目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游客类型的差异,中外旅游小企业在诸如企业的类型构成,经营方式,经营理念等方面有所不同。

此外,通过本文的研究,可得知相对于大中型旅游企业而言,由于旅游小企业明显具有投资小、门槛低、经营灵活的特点,并对当地居民参与旅游目的地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因此旅游小企业必将在未来中国旅游的发展,特别是西部旅游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邓晓强.阳朔天上人间旅游乡.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

国内旅游规划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旅游产业集群 综述 进展 不足

1、引言

相对于制造业集群已初具规模的情况,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相对滞后。尽管有些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已经初见雏形,但远未到产业发展的主导的地位。同时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很不成熟,仍有很多的疑问和尚未涉及的方面。因此,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国内旅游产业集群研究文献总体情况

2.1 资料来源及年谱分析

本文分析的内容主要是通过网络检索,使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并且使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的检索为佐证和补充。检索的标准时点:2013年9月9日17点46分,不考虑此后网络数据库新增的文献。检索的关键词是“旅游产业集群”,共选取了2003―2013年间与旅游产业集群有关的574篇文献,然后运用文献综述、比较归纳分析,对资料进行了分类汇总,并对其中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了综述,可以作为考察我国旅游产业集群文献研究的“样本”,来反映这几年研究的现状。

2.2文献研究方法(数量分布)

本文对检索到的文献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发现个案研究或者实例研究的方法占相当大的比例,占51.85%;部分论文使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占16.04%;使用数理统计研究方法的论文数量占9.87%;使用构造模型研究方法的论文占9.87%(见表3)。(注:描述性、概念性、个案分析属于定性分析;假设检验、构造模型、统计分析属于定量分析)

图3文献定性定量研究各年比率

3、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与分类研究

3.1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

(1)从旅行企业角度出发,提出了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

常叔杰等[1](2006)认为旅游产业集群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合作,集群在同一个特定地理区域内的一定数量的旅游企业、旅游相关企业和组织,它们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并为提高集体的竞争力而形成的同盟。庄军[2](2005)定义旅游产业集群是是大量与旅游者的旅游行为联系密切的行为或企业以及相关的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并由此形成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优势的一种现象。刘恒江,陈继祥[3](2004)产业集群竞争力概念可以定义为:是以产业集群的各种资产要素为基础,以企业间的动态网络关系及其层次性递进为运行方式,具有对环境的利用能力和规避能力,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能为产业集群的整体绩效带来实质性功效的强劲竞争优势。

另外从旅游企业角度进行定义的还有颜醒华(2006)、王兆峰(2006)、张金霞[4](2006)、张新[5](2007),石 玉(2012),学者使用这种定义的方式较为普遍。

(2)从整体旅游产业角度加以考虑。

温兴琦[6](2009)旅游产业集群是指以旅游资源基础,旅游核心产业和旅游相关产业围绕旅游资源在某一特定区域内聚集,并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协作获得规模经济与聚集效应,以正式与非正式的关系联系在一起的既竞争又协作的一种状态 。

刘涛[8](2011)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区域组织形式,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并成为推动区域及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发展模式。

(3)从旅游要素角度提出的概念。

陈秀琼[9](2010)旅游产业集群是由有效的旅游供应链组织起来的一系列旅游活动和旅游服务,其目的是旅游目的地所有单位协同作用以便提高目的地的竞争力。

张建春[11](2006)旅游产业集群可定义为: 由旅游吸引物、相关要素和市 场通过网络、产品链或战略规划连接起来的在地理空间上集中的趋向和过程。

温兴琦[10](2009)旅游产业集群是指旅游吸引物及相关要素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上集中的趋向和过程。

从以上研究可以清晰的得出结论,学者们对于旅游产业集群概念虽没有达成共识,但是基本上是认同旅游产业集群是中心旅游核心吸引力,由旅游相关企业组成,对旅游业有促进作用的,是广义上的概念。

3.2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分类

张新[12](2007)把旅游产业集群分为资源型旅游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型旅游产业集群。

陈秀琼[9](2010)划分旅游产业集群的类型有轮轴式旅游产业集群、马歇尔式旅游产业集群、网络综合体式产业集群和“龙头+网络式”旅游产业集群。

李庆雷,明庆忠[13](2008)旅游产业生态集群的主要实现方式为旅游循环经济园区和环境友好型旅游城镇。

其他对旅游产业集群进行分类的还有常叔杰(2006)、张梦(2005)、庄军(2005)、夏正超、谢春山等。

综合起来,学者们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分类是从不同的角度分类的,张新的资源型和市场型具有代表性的。

4 、旅游产业集群的存在条件、构成、形成过程、机理和优势

4.1 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构成

宋振春等(2004)根据对于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重要程度和联系的密切程度,可将旅游产业集群分为三个层面:核心层、直接支撑层、间接支撑层;尹贻梅(2005)等认为包括核心层、要素供应层和相关辅助层三个层次。这种构成学者基本上达成一致。

4.2 关于旅游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与机理

颜醒华、俞舒君[14]从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激励和约束机制、优胜劣态的竞争机制、共同学习与提高的发展机制、动态优化资源配置的合作机制五个方面对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详细分析。

张建春[11](2006)旅游集群的形成主要是受旅游要素不断集聚的推动,在特定地域和具备一定的社会资本前提下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水平的区域旅游产业群体。

夏正超,谢春山[15](2007)认为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因有自然性因素的吸引力、区位选择吸引力、规模经济吸引力、空间交易成本因素、协同创新环境因素和文化制度因素。

4.3 关于旅游产业集群优势

赵书虹[16](2010)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比较优势有:放大乘数效应、避免资金外流、避免区位替代、加强城乡旅游互动、形成旅游产业动态能力和有效避免飞地的形成。

学者对于旅游产业集群优势,主要是借鉴产业集群优势,或者与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比较优势去论述。

国内旅游规划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旅游市场;旅游市场运行;旅游产品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2012)17-0094-04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而且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旅游市场也从无到有逐步形成着一定的规模。但是,一直以来,中国重视追赶生产领域的世界先进水平,对旅游市场的培育和完善上重视不够,因此,很多人对旅游市场的运行认识不够充分。纵观国际国内环境,对旅游市场来说,当前是进一步发展的绝好机会。2009年7月22日,中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明确旅游业与文化产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对旅游市场发展来说更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下面将对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旅游市场进行探讨。

一、当前中国旅游市场的发展机遇

旅游业一开始在产业划分中是处于第三产业中的一个小项,后来各国陆续从旅游产业的角度将其单独作为一个行业来看待。由此,旅游市场逐渐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占有一个重要席位。从旅游市场产生角度看,它是随着国际国内经济高度发展中产生并得到发展。从现代旅游看,因世界各国都采用市场经济体制,而且市场机制中的竞争机制起作用条件下,出现了暂时回避激烈竞争以放松紧张心态为目的的休闲旅游潮;由于国际国内经济交流的频繁,促进了商务活动兼旅游活动的商务旅游潮的发展。根据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的2010年入境旅游外国人人数统计,商务旅游人数在总入境旅游人数中约占23%,观光休闲人数在总入境旅游人数中约占47%。通过旅游统计公报看中国的旅游业发展情况:国际旅游:2010年入境旅游人数为13 376.22 万人次,比2000年入境旅游人数8 344.39万人次增长约47%;2010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458.14亿美元,比2000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62.24亿美元增长约182%多。国内旅游:2010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为21.03 亿人次,比2000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7.44亿人次增长约182%多;2010年全国国内旅游收入为12 579.77亿元人民币,比2000年全国国内旅游收入3 175.54亿元人民币增长约296%。这些数据足以证明,中国入境旅游正蓬勃发展,而且证明商务旅游和休闲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强势。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商务旅游和休闲旅游仍将在入境旅游中保持强势,并带动整个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这些数据也表明,中国国内旅游业发展也很蓬勃,正处于强劲发展当中。到现为止,中国旅游市场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仍有不少不足点,在继续完善过程中求发展的话,前景十分看好。

从旅游市场的作用看,旅游市场包括旅游活动的中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对改善人们生活环境、增加税收、增加就业、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其实,旅游活动中的六要素也是生活在市场经济中的人们的生活要素,因此,旅游市场发展能够带动相关市场的发展,甚至在其他市场处于低迷时,可以起先导市场作用。

自美国次贷危机开始,世界经济低迷不振,欧洲债务危机、局部战争、自然灾害等,继续阻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对近年的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不小的制约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对旅游市场来说,可以认为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而且在不好找经济突破口的当前,以发展旅游市场为目的的投资,能够带动相关其他市场的发展,并能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况且,国家近年提出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旅游业又与文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对旅游市场发展来说是一个重大机遇。

二、当前中国旅游市场运行中的不足

(一)旅游资源评级不够科学

当前,中国对旅游景区分5个级别,共2 569个旅游景区,其中5A级旅游景区119个,4A级旅游景区873个,3A级旅游景区521个,2A级旅游景区521个,1A级旅游景区130个。从已有星级旅游景区中我们可以看到旅游景区多,而拔尖的旅游景区找不出是哪个,难道这119个5A级旅游景区都是一样具有最高吸引力?中国地大,旅游资源多是正常,但119个顶级景区也实在是太多。何况没有一个旅游资源选入到2011年评选的“世界7大自然景观”,只有万里长城选入过2001年评选的“世界7大奇迹”。这些级别与相应景观数量,总让人觉得不合理,宗归原因看,应该是旅游景区评级程序有问题。旅游景区评级方法的第一步是景区可进入性,但懂旅游市场的人士应该都知道旅游景区的核心应该是旅游资源,之后才是景区建设。景区建设再好,没有高价值的旅游资源的话,其经济效益并不会高。再有,一些地区好几个顶级景区,相互距离又不远,而且是同类型的景区,笔者认为没必要这么细划分,这样容易误导游客选旅游产品。

(二)旅游市场运行中旅游商品环节(购物)相对不够规范

旅游商品是为旅游者提供的旅游途中所需要买的商品,包括旅游目的地商品和旅游目的地所属国家的其他商品。中国地域广,土特产不少;人口多,市场领域广,各类市场商品多得是,因此,无论是对国内游客还是对国际游客都有丰富的购物需求。但在游客购物当中存在不足一面,如旅游商品质量不过关、旅游商品存在假货、购物过程中服务不够亲和、旅游商品价格大大高于正常价格等等。再有,从旅游行业中的购物利润分配看,制度与现实不符,如导游不准拿回扣,而明明是旅行社组织客源并安排导游给游客介绍旅游商品,却不能得到好处?况且,旅游活动当中导游人员对旅游商品的提前讲解对旅游商品销售是绝对有大影响力,而且作为旅游活动的组织者旅行社的经营收益很多是带有季节性的,只凭服务费是不好过的。这种购物中的存在问题有待于继续努力解决。

(三)旅游市场运行中纠纷频发

旅游市场运行看,尽管管理相对规范,但仍存在不少纠纷案例。大体看旅游纠纷基本如下:旅行社擅自取消旅游项目,如两人通过上海某旅行社购买去河南的旅游产品,而旅行社在旅游途中擅自减少两处旅游景点,增加一个购物项目;违规用车辆,如某人参加某旅行社组织的去北京的旅游团,但因在北京使用了手续不全的旅游车辆而被扣,导致游客晚一天返程;临时安排自费项目,如某人通过某旅行社到国外旅游,付全款后旅行社才通知必须参加自费项目;旅游者无理取闹,如某旅行社组织30人异地旅游,归来时因买不到预订车次,游客拒绝返程等等问题。除了这些,还有不少具体运行中的小纠纷,这些纠纷的出现,表明制度和执行上,旅行社和旅游者都有问题。整体看,整个旅游市场还不够规范,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旅游产品规划不够合理

旅游产品规划是围绕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而制定的一项服务规划,是针对游客一次旅行中的从出门到回家中间的一系列服务产品的设计。现在旅游市场的重要性被很多人领悟到,因此,都开始着手研发旅游产品、设计旅游产品。而且,从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现象,如,花大钱制造人工旅游景观、不合现实的城市旅游规划等等。这些不合理上项目、盲目规划旅游产品的行为都不会产生预期经济效益,甚至将是资金、人力、资源的浪费。旅游产品规划,首先要看当地的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的实际应用当中的经济价值,再看看能产生的客源市场,之后才是结合当地经济环境制定旅游产品年度规划,而不是凭空或夸大地进行旅游产品规划。

(五)旅游市场运行中导游功能发挥不够充分

导游工作是一项以来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者为直接工作对象,以指导参观游览为主要工作方式,以增进相互了解、友谊和为国家多创外汇和创收为主要目的的服务工作。合格的导游人员要有做好工作的愿望与能力。导游人员掌握的知识面要广,从游客的心理到各民族的文化历史、各国的风俗和礼节,各种社会常识,无一不包。此外,服务的技能和技巧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条件。在国内现实中,导游所掌握的知识面相对不够广、导游词不够丰富、针对性相对差等问题。都知道,根据旅游目的不一样,游客是多个类型的游客,如主要要看风景的、主要要听讲解的、主要为娱乐的等等,况且现在由散客组成的旅游团多的情况下,在一个旅游团里存在好几个类型的旅游者。再说,对一次旅游来说,来回路途中所花的时间、景点之间行走所花的时间比看景点的时间多得多,因此,全陪导游需要掌握丰富的知识,应付各类旅游者的需求,包括历史的和现代的各种知识。

三、对中国旅游市场继续完善、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让人们更加深入了解旅游市场,增加为搞活旅游市场的投资

旅游者应了解旅游市场运行,因对旅游活动的欠了解,往往会导致没必要的纠纷的发生。如前所讲的那些纠纷看,都是因游客不是很了解旅游市场的运行,而没能为自己维权,或者对不可抗力事件的无理取闹。提高旅游者对旅游市场的运行知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与预防没必要的纠纷的产生。

旅游市场作为整个市场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其重要性与作用逐步被人们接受,而且在市场体系中由处于不受重视的边缘市场正逐步发展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市场。尤其是在中国当前经济处于滞涨状态时,旅游市场的先导作用将起决定性作用。旅游活动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正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所需要的六要素;为满足旅游市场六要素的完善和发展,就是为提高人们日常生活的方便程度与生活质量。因此,为搞活、进一步发展旅游市场的投资,能够带动广泛领域的发展,并能够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如:为“吃”的投资,能够带动农产品生产、食品研究和加工的发展、为保食品质量的包装业和存储业的发展,等等;为“住”的投资,能够带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旅游城市的重新规划与建设、旅游中转基地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装饰材料的研发与制造、更加方便实用的饭店用品的研发与制造、现代通讯工具的研发与制造的发展,等等;为“行”的投资,能够带动公路、铁路、民航等交通设施的更新与建设、旅游汽车、旅游船、飞机等交通工具的研发与制造的发展、户外装备的更新与制造等行业的发展,等等;为“游”的投资,能够带动景区建设所需高科技产品的研发与制造、游客所需要的各种简单而方便测量仪的研发与制造等的发展;为“购”的投资能够带动各类特色品牌商品的研发与制造、为升级已有旅游商品的进一步研发与制造、为应付应急用的各种高科技医疗工具的研发与制造,等的发展;为“娱”的投资,能够带动各种结合高科技的娱乐产品与设施的研发与制造等的发展、文化产业发展与升级,等等。

总之,对完善、发展旅游市场的投资几乎能够带动整个大市场的发展,特别是现在各类市场几乎都处于相对饱和的状态,其刺激需求方面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对旅游市场的投资问题上,应该是各级政府财政投资与民间直接、间接投资并行,增加民间流入进去的资金量。

(二)扩大客源

游客是指任何一个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常住地到其他地方,主要目的不是通过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在旅游业中旅游者起着不可缺少的角色,旅游者多了,才能更好地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1.扩大国内客源

(1)提高国民的可支配收入。影响游客产生的条件主要有两个,即个人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和个人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对中国来说,有带薪假期制度,还有法定节假日,因此,对时间来说有条件,但因为中国还处于经济发展初期,国民的平均收入不高,限制着国内游客的产生。国家要利用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稳定物价的同时刺激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的收入,才能促使国内产生大量的游客。

可外出旅游的可支配收入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这个问题可通过相对假设来加以理解。我们可以假设这是在1个3口之家中至少1人能够在1年中有1次可外出旅游的可支配收入,而且是扣除平时家庭消费、储蓄后的专门针对外出旅游的可支配收入。也就是说,中国一年内13亿人口的1/3人口能够拥有可外出旅游的可支配收入的话,可以认为大部分人得到安稳的生活,并能够享受外出旅游的消费。上述假设中的可外出旅游的可支配收入可认为是一个相对理想的概念。当然,在实际市场经济运行中,因竞争机制起作用情况下,在一年中,有些人能够多次外出旅游,有些人隔几年才能够外出旅游一次。现在国家经济环境看,占总人口一半以上的农村人口住在农村,而且呈现老龄化的趋势。对一个国家来说针对城市的钱的投放点多,而对农村的钱的投放点相对极少,尤其是人口密集的粮食生产为主的农村,要提高收益并外出旅游的话是难上加难,因粮食是基础性商品,不能大幅提高价格,只能以产量的增加来提高收益,因此,农村的中年轻人都到城市务工增加收益。不仅中国,大部分国家农村都属于收入不高的那类,而中国有些地区农村人口密集,人均土地相对更少,在当地根本增加不了收益。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不少农村人口进入到城市,减缓了农村增收难的问题,但是贫困地区仍然是农村。这样,我们要引导农民增收,协助农民增收。如,利用农闲期的从事副业、城市给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农村乡镇集中办义务教育节省农民子女教育开支、城市对农村捐款和捐物、通过培训提高农民务农经农能力、增加农村文化投资、农村暖房子工程、鼓励城市人到农村消费,等等。这样的话,能够替农民节省开支,增加收益,达到提高农民的可外出旅游消费能力;对城市人口则可增加获得利息、股息、红股、租赁等获得额外收入机会,达到收益渠道多元化。再有,在城市给于中低收入者提供除主业外可兼职的机会增加城市人口获得收益渠道。如这样的话,国民中中低收人群中不少人能够获得额外收益的机会,提高可支配收入,提高可外出旅游消费的能力。这样,能增加潜在国内游客的产生的条件,让更多的潜在国内游客变为现实国内游客,增加地区间的消费资金流动。

(2)提高国民的要旅游的想法。光有可支配收入和可支配时间不够,要产生旅游者个人还要有要旅游的想法。因此,社会上大部分人要有离开居住地到外地出游的意识,也就是要提高国民的出去旅游能长见识、身心得到放松等好处的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普通人在有自己可外出旅游的可支配的收入、时间,再有各种旅游动机,就容易变成旅游者了。

2.扩大国外客源

扩大国外游客数量,要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影响力,并进行大量的旅游宣传工作。国外游客来中国旅游主要是欣赏风景名胜、体验中国文化、观察中国发展水平,因此,我们要挖掘、开发能令世人惊叹的旅游产品。同时,要通过一系列活动,如承办各类国际性会议、运动会、博览会,向世人展示中国的现状,宣传中国。这样,能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选择国外客源上,要选择能够消费的相对人均收入高的国家,而且人均收入相对高的国家并不一定是发达国家,如中东的一些石油国家、“金砖四国”中的其他三国,等等。

(三)重视导游工作

导游工作是一项以来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者为直接工作对象,以指导参观游览为主要工作方式,以增进相互了解、友谊和为国家多创外汇和创收为主要目的的服务工作。合格的导游人员要有做好工作的愿望与能力。导游人员掌握的知识面要广,从游客的心理到各民族的文化历史、各国的风俗和礼节,各种社会常识,无一不包。因此,相关人员应组织编写涵盖丰富知识面的导游词和相关资料,并提供给导游学习。此外,导游人员应进一步提高服务的技能和技巧,这也是做好工作的基本条件。

导游人员在具体工作中起着协调和沟通上下,内外的重要作用。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导游更应该起着信息传递者的作用。通过导游人员的介绍,旅游目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信息传达给国内外游客身上。同时,国内、国外游客虽然到某地旅游的目的不同,但他们肯定在旅游目的地逗留期间把通过自己所见所闻的信息与自己住地或去过的地方进行比较,从中找出落后的一面和进步的一面。这些信息首先从导游人员身上获得。因此,导游业务是旅游接待工作中的中心环节,也是一个与外界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

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建设旅游市场以来,经过近30年的考验,中国的导游工作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水准,但其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一系列对中国旅游业、中国经济有益的信息,未能从导游工作传达到其他部门、其他行业,许多游客传达给导游人员的有益信息白白浪费掉了。为提高旅游活动同外界的信息交流效果,旅游界有必要会同政府、企业等社会各界定期召集信息交流会议,综合通过旅游市场获得的信息,并尽快将其用于中国经济建设当中。

(四)规范和完善各类相关法规、评价方式,设计培养围绕核心旅游产品的多层次、多结构的旅游产品

旅游市场运行需要相对健全的、合理的、可执行的规章制度,而国内旅游行业的规章制度存在一些相对不是那么完善、合理,甚至有些具有不可操作性。如,旅行社收益范围是为旅游者的咨询与服务,而对于从事招俫客人并组织旅游的旅行社来说,其服务范围是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的相对很广的范围。再说,旅游业又是带有季节性的行业,旅行社要在短期内挣出一年的收益,为利润扩大化往往采用的是旅游者消费量、消费额度大的购物环节上的截留介绍费——“回扣”,也就是体现为导游所拿到的“回扣”。而作为替旅行社工作的导游对旅游商品的宣传对旅游购物起极大的影响,甚至是绝对的影响。这种旅游购物利润不能只让旅游商品供应者享受吧?这种利益分配环节,规章制度上应该要一定的体现。虽然在导游管理条例上有不准拿“回扣”的一项,但导游拿“回扣”其实是为旅行社拿的,而不只是为自己。而且,是因为竞争激烈,旅行社把风险转嫁给了导游,要规范拿“回扣”问题,应先规范旅游市场运行中的主要主体间的利益分配问题。

在旅游景区评价上,首先要考虑核心旅游资源的质量,再对景区建设作评价,如,可进入性评价应是第二位,而不是第一位。因为有了可开发成旅游产品的旅游资源,才有了围绕此的旅游景区。还有,中国地大、历史悠久,自然、人文旅游景观都很多,而评级只有5个级别,各级别中的数量还不少,存在没有重点的感觉。因此,最好对旅游景区多设几个级别,增加档次,让旅游者更好地选旅游产品。或者,旅游资源密集地区,还分成同类型的几个景区,距离还不远,这些小景区最好合并成一个景区,这样能在旅游资源不减情况下起到减少景区名称数量的作用。

旅游产品设计上,不要盲目上项目、乱规划,而要结合实际,看当地旅游资源与它地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若有相对优势,就进行立项目、设计规划;若没有比较优势,就不能乱上项目、盲目规划。了解到当地旅游资源的相对优势后,进行客源市场调查,再针对客源市场的特点设计一次旅游产品,如一日游、三日游、旅游行程中的项目的增减,等等。这样,能够形成针对主要客源市场的围绕核心旅游产品的多层次、多类型的旅游产品结构。

结语

旅游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市场,正在由为人们旅游服务的市场转向为整个市场服务的市场。当前,国内外经济不振情况下更是如此,为发展旅游市场的投资,能够带动整个市场产品的更新换代,能够增加政府、企业、居民的收入、消费,能够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向上发展,而且起作用时间不会短暂。其作用不仅对国内市场,而且对国际市场也将能带来不小的影响。况且,重视发展文化产业的现在,与文化具有密切联系的旅游市场更能够得到绝好的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 王大悟,魏小安.新编旅游经济学[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 何光韦.新世纪新产业新增[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

[3] 李天元,王连义.旅游学概论[M].上海: 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

[4] 田里.旅游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Study on further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market in China

CUI Yang

(Economy and management college,Yanbian university,Yanji 133002,China)

Abstract:Observation on the domestic economic environment can be seen, due to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downturn, weak economic downturn of tourism in our country, which enliven the tourist market is a very good chance of development. China travel market continues to mak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run, need to be further refined. As part of the system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t market to 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markets, so as to further enliven the entire national market economy.

Key words:tourism market, tourism market operation; tourism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