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教案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语文校本课程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教案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教案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先阐述了初中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在当今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接着摆出初中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分析此现状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现状提出若干解决的意见。

关键词:必要性 现状分析 建议

我真正了解初中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课是在去年尝试上了一次综合性实践的探究课之后,才意识到了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课开展的必要性。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开展的必要性

1.当今时代需要创新型人才,需要教育为此而进行改革。

知识创新和将知识有效地转化为技术和经济利益的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这已经被人们广泛地认同。所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抉择。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说:“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创造能力。”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教授指出:“创造学对于教育有特殊的意义,培训学生的创造能力,造就一大批创造型人才,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这是当前中国教育的任务和改革的着眼点。”因此,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开发和培养,不仅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侧重点和着眼点,更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

2.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正是在响应时代的号召上孕育而生。它所起到的价值与意义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说的很清楚。《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大力提倡。”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自己的基本任务,其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三者的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顺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走势,又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要求,有着伟大的现实意义。但时至今日纵观它的开展情况却不尽如人意。

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开展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开展的现状

在我市少数学校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作为课题研究进行开拓性的尝试,但大多数学校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甚至被搁置一旁。

2. 现状产生的原因

首先,现行的教学体制与应试招考教育的严重制约。我国传统的教育过分强调学科本位,割裂了学科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过分强调接受教育,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过分强调被动学习,忽视发现、探究学习在人的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过分强调课堂和书本,忽视丰富的社会实践。此传统的教育模式仍在延续。另外,目前中考对综合性学习的检测也不明显,所涉及到的题目即使不开展活动也能作答,故而直接导致不少学生、老师对语文综合性活动的忽视。

其次,活动开展所需的资源匮乏,特别是农村中学。不要说学生每家每户拥有一台电脑,就是许多老师家里也没有电脑上网,而且大部分中老年教师还不会使用电脑进行网络搜索资料,农村中学的图书馆也大多形同虚设,根本无书可借,也无书可查,学生家里那就更不用提了,能找出一两本书来那也就很不错了。但现实是很多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探索自然奥秘”、“马的世界”、“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等都必须要借助资料来完成,学生无资可查,最后只能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师的“一言堂”传统教学模式。

再次,老师的自身素质与学生的素质不够。很多的老师还不知道如何开展语文综合性活动。要么教师的“一言堂”、填鸭式的满堂灌;要么为了体现新课标的“自主、合作、探究“而放任自流,一切由学生自己来做,也不加指导;要么干脆把课本中相关的知识读一遍,画画重点,圈圈勾勾,让学生背背记记,还有的甚至干脆不上。而学生这方面呢?农村学生大多数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深久,羞于动口,不愿动手,懒得动脑,也没有受过专门的活动方法指导,再加上条件有限,无资料可查,无钱可用,以致他们根本无法下手。

第四,学校、家庭、社会的评价误导有关。他们认为搞综合性活动,东走西跑,东翻西查就是读书不专心,心不在焉、三心二意,而影响学习。

第五,因为综合性活动学习开展准备的时间长,牵涉的面广,查找的资料多,过程相对复杂,有些还须花钱,诸多家长不支持,诸多老师也认为费时费力,无助于应试教育,再加上当前教师的工作压力大,工作量繁重,诸如:备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教育学生、应付各种检查、评比等。无暇顾及,所以大多数老师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时走马观花,匆匆了事。另外,当前狠抓安全问题,教师怕担责任,这让有些户外活动寸步难行,学生只能坐在教室里想象感受失去活力的春天。

以上原因,造成了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在大多数学校最终流于形式,甚至被搁置一旁,如何让综合性实践活动深入扎实的开展,并在校园蔚然成风呢?

三、初中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深入扎实的开展的建议

1.希望教育部门对综合性实践活动此类课程有一个系列的监督管理的制度,并配以相关的鼓励措施。如:对各校进行不定期的检查,检查各校对综合性实践活动此类课程的实施贯彻情况,检查各校对综合性实践活动此类课程的具体管理要求,实施的校本课程教案,最重要的是要求各校为此建立一个展示厅,展示本校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成果。同时规定每年举办一次先校级后市级的创新大赛,每年举行一次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的评比,以此全面推开综合性实践活动在校的开展。

2.利用中考指挥棒起调节作用。如:在中考中加大综合性考察的分数比重,在考题的设计上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

3.资源合理分配。城市学校网络普及率较高,利于活动的开展,对于农村学校,可建立校级阅览室,阅览室的建立可采用送书下乡的方式建立,以此促进活动的开展。(备注:书籍完全可让市级学校的学生捐赠)

4.各校应积极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的宣传、培训和评比,并把它作为一种长效机制进行监督管理,以此推进课程长期有效的开展。

只有把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全面、长期、有效的开展下去,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

参考资料: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教案范文第2篇

宁波鄞州石\街道是民国知名文人苏青出生地,苏青故居至今保存完好,可供挖掘的文学资源相当丰富。该村绿树环合,一湾小河横贯其中,那座源自民国的几米宽的浣锦桥跨于其上。

借着课改的东风,浙江宁波鄞州田莘耕中学基于对语文拓展性课程理念以及功能的深刻认识,经过调研、探讨后选题与规划,设想开发了基于地域文化的语文拓展性课程――走进现代作家苏青。

一、地域文化文学类拓展性课程的界定

地域文化是在自然、历史中被约定俗成的,与“熟人社会”的乡村生活伦理结构密切相关。它常常以风俗习性的文化意识为内核,程式化的“生活相”为外表,呈现出一种不成文的生活规矩、习惯性的生活方式、传统性的生活思维方式。

对学生来说,当这一切出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时,就显得比较陌生。比如在教学萧乾的《吆喝》、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以及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等课文的时候,面对这些显现地域文化的民俗题材,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立即就呈现了捉襟见肘的尴尬。

到哪里去寻找链接认知断档的桥梁?地域文化名人,尤其是他们所创造的接地气的文学作品。

毋庸置疑,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都在具体的地域内展开,都与特定地域发生着或显性或隐性或长期或短暂的关系,由此地域文化的文学作品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学校拓展性开发中重点关注的内容。

所谓地域文化文学类拓展性课程,就是在国家教育方针指导下立足于地域文化的文学类作品,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按照学生的兴趣和身心发展的需求,结合学校特色和师资优势等条件而开发出来的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

二、选择地域文化文学类拓展性课程的设想

浙江宁波鄞州田莘耕中学语文拓展性课程选择地域文化文学类资源主要有以下几个设想:

(一)基于生本的语言特质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青生活的民国时代,摆脱了科举八股文的束缚,她自己曾经就读过国立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外文系,后来又从宁波到上海发展,她的作品语言可圈可点。

苏青作品呈现的语言风格与她生活的吴方言地区有关,受到该地区的地域、民俗文化熏陶。苏青为了把自己世俗的市民理想彻底地传达给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读者,她在作品中有意无意地选用宁波方言、俗谚等言语来构建作品的氛围。她的作品语言“伟大单纯”(张爱玲);“平实而热闹”“少有警句,但全篇都是充实的”(胡兰成);“流利活泼,更多奇气”“妩媚可爱与天真”(实斋);“流畅跃动,颇富奇气”(盛英)。

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苏青语言的民俗化、多元化、口语化特点,以一种亲和而又陌生的形式呈现。

(二)基于教材的民俗拓展

浙江省现在使用的人教版教材的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单元提示”对这个单元的教学作了以下阐释: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与民间文化。本单元所选课文,大多是写各地节日风俗的,也有讲述民间艺人轶事的,描绘街头商贩吆喝的,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

教参对这个单元的文本教学做了如下“单元说明”:教学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民风民俗的知识介绍课;本单元教学还应该充分体现《课程标准》“注意开发利用课程标准”的精神。教师应注意利用当地民风民俗,引导学生从教室走向社会。教参并没有对民俗民风知识和“民俗审美”予以辨析,而后者恰恰是本单元的教学主体。

由于教材对民俗审美问题的忽略,在课后研讨与练习的问题设计方面显得相当宽泛,在具体的教学中,师生容易脱离民俗中历史、环境、人这三个主要的审美元素,距离建立在独特地域文化空间的民俗的娱乐性、自在性、山野性以及传承性的价值比较遥远。

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并代代相习的生活文化事项,具有不可忽视的审美价值。这种审美价值既可以从丰富多彩的民俗事项以及民俗活动中呈现出来,也可以借助外显的感性形象使人产生内在的愉悦。

苏青在20世纪40年代自办刊物《天地》的发刊词中这样说过:“以常人地位说常人的话,举凡生活之甘苦,名利之得失,爱情之变迁,事业之成败等,均无不可谈,且谈之不厌。”这样的创作无疑决定了苏青创作的民俗基调。

与之相对应的是,苏青作品里写的小市民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写老百姓所热衷的民间习俗,有着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历史积淀。从文学史上看,在行文中融入民俗,并非先例。但是以物质民俗(饮食、婚俗等)和心理民俗作为突破口,苏青可以说是开启了先河。

(三)基于《课标》的文学提升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三、地域文化文学类拓展性课程的开发

(一)课程的创建

1.建立机构

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套用、借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田莘耕中学围绕“体验成长快乐,建设幸福家园”理念,决定开发“走近现代作家苏青”校本课程,成立了校长和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课程发展中心,投入到现代作家苏青资源的挖掘中。 课程发展中心明确了目标,确定教材编写教师,制定了教材编写方案框架,使拓展性课程的开发有了执行力。

2.编写教材

经过选题论证、培训指导、分工合作、集体探讨等程序,学校决定编写《走进现代作家苏青》校本课程。初中学生逐步摆脱对感性材料依赖,逐渐学会了应用理论来指导抽象思维活动,思维逐渐呈现独立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表现为喜欢独立思考、寻根究底和质疑争辩,思维日趋成熟。遵循学生身心特点,教材分故居重访,作家履历,作品选录(散文、小说、戏剧、访谈),拓展探究(语言、民俗、文学、书评、读后感、教案、教后感),兼顾趣味性、梯度性与可操作性。

3.培训师资

校长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使教师提升素养。教师聆听宁波教育学院教授郑东辉博士课程建设报告,课程发展中心教师去广州横福中学学习该校的建设课程经验。课程发展中心教师深入研读《鄞州文艺评论》,相关文章《乱世中的“芳华”岁月――苏青戏剧创作漫谈》等则要求深读并内化。

4.邀请专家

学校打算邀请鄞州区教研室专家进行课程论证,会同宁波市鄞州区文联的文艺评论家协会保持联系,鼓励教师加盟该协会对苏青戏剧的研究。学校还会向宁波大学国际交流学院研究文艺民俗专业的教授讨教,以提升教师的研究素养。《走进现代作家苏青》课程内容主要有:作家介绍、作品选录、故居重游、拓展探究。

(二)课程的操作

1.优化课程结构

学校安排每周一节语文课为拓展性阅读。笔者打算利用这堂课进行教学:组织学生赏析苏青散文集《浣锦集》,分组自主确定小课题,例如印证苏青与张爱玲散文淳朴与苍凉的差异;引导学生赏析苏青小说,再读再品悟,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作探究,比如她小说中的宁波方言、俗谚以及她与张爱玲小说的风格异同等。

2.优化课程评价

“学”的评价:学校会将拓展性课程设置为8个专题,每个专题时,每完成一个专题的学习得1分,共8分。在“教”的评价上,学校建立四维课堂评价制度:一是教师对照拓展性课程的课堂设计评价表进行自评;二是组内教师互评;三是学校通过外聘专家或学校优秀教师团队开展全员等级评价;四是学生评价教师课堂,使教师课堂实效有及时反馈,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反思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