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数学教育学

初中数学教育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数学教育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数学教育学

初中数学教育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与学 数学教学

一、“教”与“学”的基础理论

我国21世纪的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下,认真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并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崭新时期,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航向。但要办好一个县,一个乡(镇),小至一个完小的教育,必须依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法律法规来构建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思想理论体系。现在许多学校在“普九”后,把基础教育的重心转移到贯彻“两全”、由此,我们认为一是教与学的创新要建立在现代教育的思想之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品质、创新能力、创新人格才能代表先进文化,学校才能真正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

二、“教”与“学”实践原则

1.主体性原则。教与学是现代教育思想作用下的课堂教学,能否做好完全取决于学生主体地位。因此,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三点:第一,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自觉寻求探索的问题和空间,自主走上创造学习之路。其次,要在主动学习的前提下,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存在的实际出发,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竭力开发其智慧潜能。第三,要体现全体性,争取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人人突破自我。力求把学生自觉的发展升华为创造性的能力。

2.探索性原则。为了让学生在探索中求得新的认识、发现和创造,坚持“三要”: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空。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从形象感知、集思广益、自主感悟、思维互补、合作讨论、互相评价等探索活动中,体悟知识创新的真谛。二要延伸思维的触角,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认识,自身的生活体验,把思维的触角延伸到了解不同科学、感触创造的新天地,遨游于创新的自由王国。三要把握好创新性教学探究艺术。

3.开放性原则。课堂教学的开放着眼于挖掘创新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开放性学习在教师引导下的教学实践活动,不仅要致力于优化学生外在的学习条件和内在素养(即:情景创设),而且要营造一个群体交流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合作学习中,开发出创新的潜能。也就是要以导趣为前提,以目标为导向,以导思为核心,以活动为保证,以创新为目的的教学过程。

4.鼓励性原则。坚持鼓励性原则须注意几点:(1)要从处理好教育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方面,注重学生“优势智力”和兴趣特长来引导学习创新。(2)要对学生分层次鼓励。优中差分别对待。使鼓励既有动力又有压力。(3)教学媒体刺激,唤起学生的创新动机、激发创新情感,树立自创信心,推动学生参与创新的过程,在探索中实现创新。(4)采取评价措施。主要是对具有创造性的学习态度、方法、效果予以肯定,再激发“一鼓作气”精神,让他们找到独创的门径。

三、“教”在初中数学课中的具体把握

1.营造和谐的初中数学教学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能否成功营造和谐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气氛,能否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衡量一堂初中数学课好坏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优秀教师普遍认为一堂优秀的初中数学课应该具备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师生互动环境。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如果数学课堂气氛良好,学生会觉得上课是一种享受,很容易调动起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自然会提高学习成绩。

2.教师在课堂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动性。并且保证学生自主性和探索性的学习空间,使学生通过自主性的探索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律。首先,教师要保证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中,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体性,必须要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给予学生自我探索的机会和条件。

四、对“学”浅析

1.“学”是指学生的自主学习。要加强对学生的养成习惯教育,在养成教育中,要对学生进行讲理想、讲艰苦和讲自律教育,激发学生的内在活力,增强其规范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通过丰富的事例告诉学生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实现理想就要有知识,知识是通向理想的桥梁等道理。

2.“学”的方法指导。新课程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然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要注重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任课教师制定初中数学作业规范要求,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结合学生实际制订学生学习常规,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研究制订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

五、总结

“教”与“学”的创新是一个动态的开发系统,其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发人的智慧潜能,通过体验教育,养成教育,人格教育思想的熏陶和实践行为的内化,重塑人的价值,培养和造就出21世纪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诚然,基础教育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创新教育赋予的历史任务,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教育学范文第2篇

一、兴趣与初中数学教学

初中数学作为基础教育学科,具有知识的系统性、推理的严密性、方法的灵活性、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在教学论中,对“教学”的一般定义为“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相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之一,因此要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必须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作为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注重采用师生互动的数学教学模式,改变以往完全由教师控制的课堂教学。教师要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学习《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一课中,可提出下列问题:“在ABC 和A′B′C′中,∠A = ∠B′= 80°,∠B = 60°,∠A′= 40°,ABC 与A′B′C′是否相似?”由此可以通过联系“三角形内角之和为180°”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会使学生茅塞顿开,学习兴趣大增,从而引发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求知欲。

二、兴趣与初中数学学习

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是自我意识不强,往往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接受知识,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使学生自觉学习数学的前提与重要条件。“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大部分数学成绩优异学生成功的必要条件。数学是一门具有逻辑性、灵活性和系统性特点的学科,经过调查发现,在初中年级数学成绩优异者男生多于女生,这是因为男同学较之女同学,思维较活跃,理性思维大于感性思维,所以逻辑分析能力较强;而大部分女同学感性思维大于理性思维,逻辑分析能力比男同学差一些,这是由生理和心理差异导致的。除了生理和心理因素,学习兴趣是学生热爱数学从而学好数学的重要原因。可以想象,在教与学这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当于一个连接教与学的媒介。如果学生兴趣浓厚,教师的指导、提问自然是水道渠成。比如:上课时,老师提到一个概念,兴趣会使学生系统了解这一数学概念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而一个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只是死记硬背这一概念,由此影响这一类学生在做数学题时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兴趣对学生学习数学相当重要。

三、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增加数学阅读材料的教学

以往的数学教学仅就做题出发,似乎数学就是“计和算的学科”,相对于其他文科性质的学科来说阅读材料较少,其实阅读材料中的许多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能够拓宽知识面,增强思维的灵活性,起到调剂脑力的作用。学生思考得越多,在周围世界中的见识就越广,接受知识的能力就越强。一直以来,应试教育没有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过分依赖老师,忘记了“书本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让学生读一些数学课外阅读书籍,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预习和复习对数学兴趣的培养很有帮助,原因在于复习能够使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得到巩固,预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大概的了解,上课时能有重点地听讲,态度积极主动,作业能迅速完成,学习成绩提高,形成良性循环。更重要的是在预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学生会获得更多的知识,有一种成就感,这本身就是兴趣的重要源泉之一。兴趣的源泉还在于能够把知识加以运用,通过预习和复习培养学生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使学生体验到一种成功的“喜悦感”。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渴求,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成功者。因此,通过养成预习和复习这一良好的学习习惯来培养他们的求知兴趣。

(三)家长适当参与学生的数学学习

家庭是学校的基础,父母是子女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家长适当地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会极大地增强孩子的学习动机和成就感。家长经常性地与孩子探讨数学问题,既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又能有效地提高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家长可以适当地留出一定时间监督孩子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从小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做到勤思考、勤动手。教导孩子将所学数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应用中,从而帮助孩子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高语.21世纪教育大论坛[M].学苑出版社,2000版.

初中数学教育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分层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103-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与深入,在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传统的教学中“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学生的发展,分层教学法从不同的层次出发进行教学,促进了初中数学质量的提高。

一、分层教学法概述

基于数学中的分层教学法就是一种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需求结构、以及能力结构等差异性采用的教学方法,目的就是能让不同层次的中学生都能提高综合素质。

所谓的分层教学就是上课之前,在进行备课时要充分的做到备学生。在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将不同层次之间的要求予以规定,来达到一种不同层次之间的教学,进而来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辅导。在课程结束时,还应该给予不同层次的检测。教师应该根据这种分层教学来对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心理状态、以及知识水平进行适应。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变原来的不会学为现在的会学,变原来的厌学为现在的爱学,变原来的无所作为为现在的积极进取,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保持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这样就在不知不觉的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时,首先一定要对学生的学习知识以及能力也就是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现状要做到了解。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才能够做到游刃有余,让学生明白这种教学方法的目的,即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对其实行因材施教,这样来减少学生之间的差异,达到一种学生共同进步,成绩全面提高。

二、分层教学法的应用

(一)基于学生的能力进行分层

在进行分层教学之前,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学生分层。比如说,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知识。学习态度、以及在数学中的多次考试成绩等,此外,还应该结合着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不同的性格特点,可以将学生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可以设为A、B、C三层,A层学生成绩较好,学习能力较强,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基础比较扎实;B层学生能力一般,成绩中等,但是有较强的上进心;C层学生成绩较差,自制能力不强,能力各方面有待提高的。在分层之后,教师就应该考虑怎么样利用这种分层来促进学生的各项成绩能力的提高,分层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学习上的差距,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所以,在考虑时要想的全面一些。比如说,教师可以根据分层然后将学生再分小组,在一个小组中,可以包括一个A层学生,两个B层学生,一个C层学生,以这种分组的模式来促进学生学习是极为有意义的。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C层的学生遇到了学习困难,A层学生就可以去帮助,B层学生也可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样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促进其成绩与能力的全面提高。

(二)基于教学内容进行分层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是根据教学中的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深浅程度进行教学,力求满足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要对他们能不能接受这个难度的知识进行考虑,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设疑、提问。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绝对不能对学生的整体的学习要求予以忽略,在重视整体性教学的同时也不能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予以忽视,要兼顾到不同学生的不同层次。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要对教学大纲予以了解,要了然于心,做到重点难点重点讲解,要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配合,让学生了解并能掌握大纲上的相关知识,能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将B层的学生予以推进,进步成为A层,让C层的学生不断的进步,在学习进步的同时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而且在互帮互助中进一步的提高A层与B层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所以说,将教学内容进行分层之后,数学教师就可以找到教学的正确切入点,向学生讲解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基于教学目标的分层

分层的目的就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后,就应该考虑如何制定教学目标了。对于题目逻辑性比较强,比较难懂的数学题来说,这类的数学题就应该让A层的学生予以解决,对于A层的学生,要求他们在平常的学习中要对知识点予以深刻的了解,在解决问题时要能够灵活的运用,还应该鼓励他们多看一些课外的习题,一些新颖的题目等。对于这层学生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对其创新能力予以培养,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做一些延伸,提高学生的能力。其次,针对于B层的学生来说,对其要求并不一定过于高,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能够理解,在解决一些练习题的时候能够正确的灵活的运用,要注意多锻炼他们的理解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此外,针对于C层的学生,教师就应该多点耐心,在课堂上多提问,多鼓励他们,在课下要对其耐心的指导,多进行沟通,让他们掌握书写的基础知识,还要多注意提高他们的数学兴趣,培养其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基于学习评价的分层

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以往传统的学习评价方式,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要采用一种统一的标准,让学生都能达到A层学生的水平是不可能的,这样只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丧失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在评价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看每一个学生针对于自己是不是已经进步了,自己还有哪些不足,在学习中的态度怎么样,让学生自己进行反思,给予学生不同的指导等,这些才是正确的评价标准。

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不断的对自己的心态予以调整,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的纠正,这样来达到学生的共同进步与提高。

总之,在数学的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数学教师应该正确的运用这种方法,来促进数学教学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玥.独立学院工科专业实行分层教学法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1期

[2]杨立彬.分层式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02期

初中数学教育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数学;综合素质;渗透

目前,在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教育模式也由原来的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变。通过素质教育,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其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也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地在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一、转变教育理念

当前,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深远影响,初中数学教师更多地将学生的分数作为对其评价的标准,这样就会造成学生过多地重视对文化知识的学习,然而却忽视了素质培养。所以,数学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充分地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认识到素质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除了为学生传授数学知识以外,还要帮助学生了解与数学领域有关的重要人物以及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例如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式学习模式、生活化教学法以及快乐教学法等,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其参与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除此以外,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学习基础,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其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积极地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得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与爱国意识的形成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讲解我国著名数学家处于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与数学成就,介绍我国一些比较先进、科学的数学成果,在此过程中有效地渗透爱国主义思想,使得学生能够热爱祖国,以祖国为骄傲,以祖国为自豪,能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不断的努力。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有效提升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法。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使得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可以借助于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展开深入的研究与思考,采取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机地联系起来,将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合适的时机与方法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而有效地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全面地提升学生的智力水平。

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

为了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但要为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而且也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要勇于创新,敢于开拓,积极探索,不断学习,可以在数学学习中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充分认识到学习的价值与意义,从而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此外,还有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实际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体会到学习的兴趣,在取得进步后获得成就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帮助其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道德观。

五、做好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对于学生而言,其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如此才能够更好地处理在学习中所遭遇的各种问题,还可以更好地为人处事,健康成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也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意志力及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其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由于数学知识是需要长期积累的,能力是需要长期培养的。因此,要想学习好数学课程,那么学生就必须要有着良好的学习意志力。只有如此,才能够长期认真地进行学习,才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地克服困难,解决各种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也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其学习素养。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能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全面、有效地渗透素质教育,那么就要求数学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所以,要加强对数学教师对的教育与培训,使其不但能够掌握丰富的数学知识,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要不断地拓展个人的知识面,增强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还要能够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注重自己言行的准确性以及规范性。要幽默有趣、积极开朗,积极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工作。另外,数学教师还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积极地关心学生,了解其学习情况,了解其心理状况,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生答疑解惑,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总之,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使得素质教育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素质教育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转变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中合理地渗透素质教育,全面地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其数学素养,提升其数学应用能力,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作者:杨玲 单位: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永寿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陈复忠.浅谈素质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中,2015(10).

初中数学教育学范文第5篇

随着义务教育的实施,小升初的全员入学,初中数学的教学难度日益突出。小升初的生源程度有好有差,对学科知识掌握的程度有好也有差,而应试教育的一张卷考核模式,检验教学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以体现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积极性,所以教师要在素质教育的精神指导下进行应试教育的实实在在的教学。为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本人有几点切身体会。

应试教育讲究的是三率,即优秀率、及格率、达标率,这三个指标都是以期末统考的成绩作为考核依据。要提高这三率,不断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适当地使用题海战术不失为最有效的一个做法。有人说:“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那就成为行家。”对初中数学的学习,我认为对中下程度的学生应该从简单的基础题入手,针对这些学生理解能力弱的特点,使用简单的题目由浅入深,把简单的题目练好后再练提高的题目,反复地练习,重复做题,学生基础再差也能从反复的模仿中学会解题。

针对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全员入学的个体差异,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如何做好学生的连续学习,对初中的数学教师提出了考验。数学的学习是连续的,学习好的学生继续初中知识的学习没有问题,基础差的、能力差的学生继续学习就十分困难了,对这些学困生来说,跟不上正常的难度和教学速度,只有分批、分类、小范围教学,建议有条件的学校按层次排班,平行班要求教师在班级内分层次教学,小范围辅导。要求做到每个掌握,每个突破,基础好的学生进行提高训练,基础差的学生进行课后补充训练,差的学生才能得到提高。

现今初中数学教师都有一个困惑,小学升上来的学生明显达不到学习初中知识的水平却硬要他们学习初中的知识,学生的层次明显不同却要他们按照同等的水平在平行班里学习,要求教师按照同一个标准进行教学,拿同一张卷子来考核他们,这种教育模式显然不按实际规律办事。就好比一锅的花生有大的有小的,同时放进油锅里炸,小的花生已经焦糊了,大的花生还没有熟呢,大小花生要分开炸,才能两样都好。而我们不能喊着“因材施教”的口号,却干着“大小花生同锅炸,同时下锅同时起锅”的事,这样的花生能都是合格产品吗?我建议初中数学教师自己把手中的“花生”分一分个,再按照大小掌握火候,才能炸出一锅都合格的“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