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职业教育核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探讨了职业院校中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的教学方法。通过本校在对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途径、教学组织方式和方法等方面的尝试,探索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合理课程方案。
我国高职教育已在高等教育中占有半壁江山,每年的高职毕业生数量庞大,虽然高职生在专业上的实际动手能力比较强,但和现在的庞大的就业大军相比,高职学生在就业市场上还是表现出了明显的弱势。除了专业基础不扎实之外,在与人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创新、责任感及自我学习等综合素质方面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欠缺,而承载这些素质的基础就是职业核心能力。
1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职业核心能力又称为职业关键能力和职业通用能力,是指任何职业或行业工作都需要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可转移性的、且在职业活动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的能力。我国人社部界定为:与人交流、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提高、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方面的职业核心能力模块。
如何让职业核心能力伴随一个人的终身,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是支撑劳动者在职业或岗位上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能力或才干的关键能力。高职生就业中表现出的弱势正是职业能力中需要的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的职业教育是为了让我们的学生更适应社会的需要,现行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上已经非常重视结合生产实际的需要,在课程设计和教学上也着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但是,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wwW.133229.cOm而正是这种能力的缺乏,严重影响着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
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当代国际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主流趋势,是国家倡导的能力本位的有效载体,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措施。
核心能力的提升和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培训在我国刚刚起步。澳大利亚的培训包计划、德国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其可取之处,结合我国的国情,对现有的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改革创新,探索出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提升学员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具体方法,完善和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我们以本校的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从高职教育的领域开展实践教学研究,探索培养学员的职业核心能力的不同途径和有效方法。
2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途径
“职业核心能力”自上个世纪70年代初由德国的梅腾斯提出,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时间,他把职业人需要的能力分为: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后两者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职业核心能力。我国对“职业核心能力”的研究始于上世纪末。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一项研究课题中首次将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划分为职业特定技能、行业通用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三个层次。2007年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又推出了包括8个模块的职业核心能力体系。但在实际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活动中,如何培养、提升这些职业核心能力,各个学校都都还处在探索阶段,因此,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开展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案的研究势在必行。
如何把“与人交流、沟通、解决问题”等能力贯穿于培养的全过程,国内外有多种尝试,也分别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近年来,更多的国内外机构是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来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企业可以在生产车间建立“学习岛”,使教学直接融于生产环境之中。学生可以尽早接触生产实际,学会适应真实的职场环境,在向企业师傅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不同的团队合作,达到优势互补,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既节省了学校和企业的开支,又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促进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目标不仅仅是针对某一具体工作岗位的胜任,更强调个体的发展性、弹性、迁移能力,以使个体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的要求;不仅重视职业技能的专业化,同时也强调所有学生应学习一些对未来职业生活有价值的、共同的、基本的内容。
我们学院的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此基础上,我们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渗透核心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探寻具有实际成效的方法、途径,对核心能力培养、训练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补充,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以及教学改革中广泛收集到的鲜活的案例、模块教学的资料、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资源,并利用集体研讨、公开课等形式进行教师之间的探讨和交流,同时结合学校实际建立了职业核心能力训练管理机构。我们积极把核心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尝试,渗透核心能力培养到专业教学中,运用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解决问题等独立模块或者是组合模块对学生进行核心能力的培训和提高,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此外,我们还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及讲座等活动,对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进行全面普及工作。
3核心能力培养的方法
通过实践,我们在自我学习、与人交流、信息处理、与人合作、数字应用、解决问题能力等六个模块的基础上,探讨和研究了适应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培训的教学组织方式和方法;探索并不断完善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培训的课程方案;研究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培训效果评价方法。
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我们把核心能力课程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分别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教学方式方法上相互综合,把核心能力的教学培养融会贯通,提出可行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多渠道、多途径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在职业学校中,核心能力的培养将专门设置核心能力课程与在一般技能课程中贯穿核心能力培养理念相结合。
研究方法是以人社部的能力训练模块中的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能力六个模块内容为主,通过调查研究、教学试验、素质教育课、社团活动、社会实践、行动研究、专题讲座、融入专业课教学、主题班会等途径开展课程教学,加强核心能力训练,整个过程体现和贯穿职业教育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
4主要试验方法包括
(1)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面谈、电话访问、网络调研、文献检索等途径手段研究学生、行业、企业及社会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认识和需求程度,为开展职业核心能力教学提供科学依据。并在教学后及时进行调查反馈,以改进和提升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渠道和效果。
(2)教学试验法:按照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以公选课的形式选取6大职业核心能力模块中的某几项在高职在校生中开展教学,并培训认证,重点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条件、产生效应等诸方面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得出总结性报告。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落实学习任务、实施多元化评价考核检测教学效果、以任务驱动为导向实施项目教学法等具体行动,切实将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在行动中教学,在行动中育人。并通过参与国家课题的研究,研究设计比较典型的教学案例、完整的单元设计等教学文件,突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和活动载体的任务驱动法的成效。
(3)行动研究法:学生通过承接和完成某个具体项目和任务,来掌握专业技能、方法技能和社会技能。学生所承接的项目完全是依据教学计划和大纲的要求,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基本上是独立思考(自我学习能力)、主动获取加工信息(信息处理、数字应用能力)、组成工作小组(与人合作能力)、设计工作步骤和方法,分析并优化解决问题的途径(解决问题能力),并通过互帮互学(与人交流能力)来完成项目工作。完成项目期间实践指导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按照确实的最优解决方案,学员独自或以小组方式在各自制定的工作计划指导下完成工作。工作结果要按照预定的目标来进行自我检查和相互检查,并评价达成的效果如何,以锻炼学员的责任心、质量意识及评估方法。
主要应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项目化教学等等的学习方法,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实施中,教师根据学习者的需要、能力、专业素材和教育环境来实施灵活多样的不同教学方法。我们在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的经验基础上,还通过对国际级、省级及院级不同课题的研究,探索在职业教育中如何更好地渗透核心能力教学做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尝试,进一步把核心能力教育融合到职业教育的理念中,并探索更多的教学模式。
通过实践,我们检测了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对核心能力培养的效果。借鉴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的方法,注重行动导向教学法,尝试将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整合到培训包中,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我们结合学院近四年来推行的课程改革,积极把核心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尝试,以开设公选课和渗透专业教学的形式进行研究,运用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解决问题六个模块,对学生进行了核心能力的培训和提高。10多位教师取得了职业核心能力培训师资培训证书,部分骨干取得了测评师资格,200多位学生取得了核心能力认证证书。5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发展趋势
全国各地教育管理部门专项研究,拟将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有效地融入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积极引导高职院校学习借鉴职业核心能力开发项目的经验和技术,探索在高职教育领域建立职业核心能力的教学和测评体系,将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有效地融入教学过程之中。可根据各地区的特点,利用人力社会资源部在这个项目上的资源和推广方式,组织研发一套适合当地特点的教学改革方案,通过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来有效推动各地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培养适应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及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教育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高职院校在有关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创新或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改革等课题研究方面的指导。通过开设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推动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推广先进的行为导向教学法,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不仅要学生知道为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学生会做什么,重视学生心脑手的全面发展,在重视专门技能培训的基础上拓展到重视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深化改革我们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构建就业导向下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要让全社会都认识到,开发职业核心能力就是要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职业教育 学生核心职业素养 个性化教育
职业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今社会,个人如果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就很难取得突出的工作业绩。作为职业院校,掌握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把握企业对员工职业素养的要求,分析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程度,分析职业院校在制度、师资和文化在育人功能上的缺憾,研究实施以提升职业素养为核心的个性化职业教育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2月10日中午,我院《学生核心职业素养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的成员对来自各系的学生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问卷共发放211份,回收211份,课题组的全体成员以及学生处的相关老师参加了此次问卷调查。 我院《学生核心职业素养评价体系研究》的课题研究的主旨是为及时了解学生的核心职业素养状况,以便在教育教学管理上提出更好的策略,提高我院学生的职业素养,更好地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此次问卷调查作为课题研究的一部分,是课题组成员通过前期的资料查阅、模型构建,设计相关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学生对核心职业素养了解情况以及对我院职业素养培养状况的调研,一部分是学生对自身核心职业素养的测评。问卷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职业心理、职业能力等方面进行测评。目的是为核心职业素养评价体系的研究提供详实的数据,通过分析与统计,找出我院学生在核心职业素养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以便更好地确定未来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和方向,进一步提升我院素质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1、挖掘职业态度内涵,突出职业人格教育
职业态度是个体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学校应把握学生职业态度的现状,根据企业对员工职业态度的要求,分析职业态度各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程度,构建包含这些因素的新的德育内容和评价体系,以务实的态度开展职业人格教育,使职业态度发挥更大的附加值。
同时,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职业规范教育的同时,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忠诚度、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作风,培养常新的观念意识、积极进取的心态和求知创新的精神,以及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竞争意识。除开设德育必修课程外,有必要借鉴和引进企业员工培训课程,开设人际哲学、成功哲学、职商(CQ)训练、“三创”教育等选修课程,邀请职业经理人、企业界人士传讲职业素养的意义,并在专业教学和文化课教学中渗透职业态度教育。
2、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
做为职业素养培养主体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学会自我培养。
首先,要培养职业意识。很多学生在进入职校后就认为已经完成了学习任务,可以尽情地“享受”了。这正是他们在就业时感到压力的根源。因此,在校期间,每个学生都应明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环境能支持我做什么?着重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包括自己的气质、性格和能力,以及自己的个性倾向,包括兴趣、动机、需要、价值观等。据此来确定自己的个性是否与理想的职业相符: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结合环境如市场需要、社会资源等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行业选择范围,明确职业发展目标。
其次,有意识地培养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作风等方面的隐性素养。如独立性、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职业操守等。事实表明,很多大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
3、立足校本实际,构筑保障机制
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就学校而言,应立足校本实际,优化管理,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建设一支个体素质较高、群体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加强信息化建设,为个性化教育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和硬件保障;营造以开放、民主、和谐、进取为精神内核的学校文化,同时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和学生本身,社会资源的支持也很重要。很多企业都想把毕业生直接投入“使用”,但是却发现很困难。企业界也逐渐认识到,要想获得较好职业素养的毕业生,企业也应该参与到学生的培养中来。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
关键词:学生活动项目领办制;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5
近年来,世界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我国也从不同方面不断探讨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所谓职业核心能力目前有多种释义,其基本含义为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具有很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个人的职业发展。职业教育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确需要多方面同时进行,比如以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为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有效的能培养核心能力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等。本文则着重从学生活动项目领办制方面谈职业教育学生核心能力培养。
一、学生活动项目领办制的内容和实施步骤
学生活动项目领办制是指活动主办方(学校或院部)将准备开展的各种竞赛、主题教育、展演等不同形式的活动以招投标的方式由学生组织、学生社团或班级自主申请领办,主办方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其他配套支持,并对领办方实行目标管理。
实施步骤第一步为公开招标。即主办方根据活动主题制定招标方案,面向全校或本系部拟举办活动的目的、思路、形式、规模、时间等具体项目信息。第二步为申请领办即学生组织(个人)根据活动要求策划、填写《学生活动项目领办审批书》,包括活动的设计、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以及后续的详细工作进程、经费预算、应急预案和可操作性论证等,提交主办方。第三步为确定项目。主办方成立《学生活动项目领办工作组》,对提交的《学生活动项目领办审批书》进行可行性讨论,根据择优原则确定领办组织,与领办方负责人签订《学生活动项目领办协议书》。第四步为活动开展。领办组织原则上要独立开展活动,遇到特殊情况或协议未尽事宜及时与主办方协商。经费由领办组织根据需要有计划支配,原则上按预算一次性支付。活动主办方在活动中要实行目标管理、过程监控。最后一步为考核评价。指活动结束后,领办组织对活动效果和各岗位人员屡职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再由主办方对整个活动项目领办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在学校年度学生表彰大会上,将对表现突出的领办组织予以奖励。并附有《学生活动项目领办审批书》《学生活动项目领办协议书》
学生活动项目领办制不仅进一步发挥了学生组织和学生干部在全校学生中的主体和引领作用,提高学生参与学校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为培养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提供了平台,成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学生活动领办制与学生核心能力培养
自学生活动领办制实施以来,我们已开展了多次活动,内容涉及多个方面比如大学生寝室文化节活动、大学生创业一条街活动、各种比赛等,学生参与人数及参与热情都有所提高。活动不仅涉及的范围广泛,也更好的促进了学生核心能力培养。
1、 增强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组织的凝聚力。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学生活动也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职业教育学生多半自主学习意识及主体意识较差,依赖性较强,针对这种情况学生活动项目领办制则以项目的形式增强其主体意识。学生在活动领办制中明确了领办活动的任务和目标、并为任务和目标制定相应的方案及预案、并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原因,对症下药从而解决问题。在活动完成后要进行评价与总结。很多学生在完成项目后表示,自己及团队在项目领办制中得到了很多的锻炼;教师也明显感觉到学生在不断成长,逐渐成熟。同时在活动中学生组织也充分的表现了他们的能力和实力,从而能更好的增强其学生组织的凝聚力。
2、 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是职业教育的最高境界。学生活动项目领办制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特殊的学生活动,在活动中,主办方要善于创设一个愉快、和谐、民主、宽松的活动氛围,出台一个科学的、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引导学生、鼓励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感到当家作主做项目的同时,也可以在轻松和谐的活动领办中探索创新,大胆尝试,实践自己的想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生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3、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所谓团队合作意识,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它的核心是互相合作,团队全体成员为了同一目标,心往一处用,劲往一处使,有问题解决问题,有困难大家互相帮助,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
学生项目活动领办制,多是一个团体的合作,小到一个寝室,大到一个社团。这个团队从填写项目活动领办制审批书开始就会面临与项目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团队每个成员如何分工、如何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成为他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活动中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及沟通交流能力。
4、增强其沟通交流能力。
沟通交流能力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一种核心能力。是一种职业发展必须的重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学生项目活动领办的实施和开展离不开与人的沟通与交流,与内部成员的交流,与教师及学校各部门的交流,与活动赞助单位的合作交流,处处都能检查和考验学生的交际水平。实践证明,经常参与学生活动,善于与人沟通与交流的学生,职业生涯相对而言会比其他学生顺利如意的多。对于未来的就业也有很大的好处。
实践证明学生活动项目领办制不仅是培养职业教育学生核心能力的一个载体,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自己发展自己的平台,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参与其中,不断的锻炼才能逐渐培养其核心能力。从而有利于将来的就业,更有利于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烨《论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改革与开放2012年12月
关健词:职业教育现状;扩招;流生;德育;双师型教师;校企给合
自从1996年职业教育法颁布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招工,促进了职业教育蓬勃发展。2005年中等职业学校开始大规模扩招,2007年秋季开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发展进一步加快。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比2001年增加了410万人,在校生达2056万人,多数省份基本实现了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及在校生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一个以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共同发展,形式多样,灵活开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伴随着扩招,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很多中职生往往只学一到二个学期就辍学,笔者所在的学校称之为流生,每年新生招进来的第一个学期,是流生的高发期,特别是寒假过后,春季开学时,每个专业,每个班级都有大量的流生。有极个别班级流生率可超过50%。引起这个现象的原因,我们也问过当事人,绝大部份的流生的回答都是――在学校学不到东西。他们认为还不如早点跟父母出去打工挣钱。这也就涉及到职业教育的质量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 办学设施普遍简陋,教育经费紧张。职业教育生平均培养一般是同级普通教育的2.6倍,但一般县财政对中学职业教育参考普通高中标准。县里的阳光工资、绩效工资只负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职业学校需自筹经费。令职业学校财务上更是捉襟见肘。
2. 教师队伍结构极其不合理,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生产、建设一线高素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责和任务,提高技术应用能力是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学生这一能力的提高,依赖老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而学校大部分是文化老师,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即是教师又是工程师的双师型老师更是严重缺乏。很多职业学校只能开设大量的文化课,而大部分中职生都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他们进入中职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学习一技之长,对他们开设大量的文化课,效果可想而知。厌学、上课纪律混乱、流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3. 中职学校管理问题,学校应该以质量为生命线,但有些学校管理混乱,虽然学校环境漂亮了,但不重视内部管理,教师队伍良莠不齐,有的教师根本不懂教育,缺乏责任心,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缺乏合理的评价体系。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是初中学校的学困生,而职业学校的管理模式要么过于严格要么过于松散,没有找出一套适合职校生的管理方法。
4. 中职生生源比较差,主要表现在法制观念淡薄,是非、善恶、美丑不分,不讲文明礼貌,不讲卫生,损坏公物,破坏环境,给学校的教育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社会上不正之风也极大的影响青年学生的成长,学生自身思想和心理上不够成熟,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经常违反校纪校规,中职担负着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合格劳动者和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任,而合格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首先是一个合格的公民,中职教育与管理已经成为当前中职教育的头等大事。
二、相应的对策
1.努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学生安排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学生的教学模式,即可弥补目前校内实训基地不足,双师型教师缺乏的问题,增强办学活力,又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工作作风。
2.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以学生能否就业,是否胜任职业岗位的要求,是否受社会欢迎,作为衡量办学质量的基本标准。同时,要根据就业市场和企业的需要,按照‘学校围着市场转,专业围着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着需要转’的路子,及时调整专业结构,灵活设置专业科类。
3.加强师资培训,调整教师结构比例,学校每年可派职教教师到合作企业实习或挂职进行继续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聘请合作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到校兼职,与教师结成师徒关系带培教师。不到企业难以培养真正的双师型教师,这种模式是一种简洁高效而经济的途径。重点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从而影响一批,带动一批。
4.有效建立双师型教师的成长机制。一是教师自我激励机制,只有具有专业发展自主意识和能力的教师才能自觉地、不断地促进自己的成长。二是学校激励机制,比如经济待遇激励、政治待遇激励、心理情感激励,提高教师参与培训进修的自觉性。
5.加强中职生德育教育,德育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集合,现在也把心理健康归为德育的范畴,当前学校德育教育仍然是片面要求学生听话、服从,并以此作为学生道德水准的标准,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压抑了他们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要充分肯定和尊重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坚持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相信依靠学生在自我教育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保护好自我教育中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三、总结
总之,职业教育这两年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真正做到从量到质转型还需要我们职教人的辛勤努力。文中提到的几点应该是目前中职学校遇到的普遍问题,只要我们能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扎实工作,一定能够完成从增量到增质的转变。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新型职业农民;变革路径;保障措施
作者简介:郝天聪(1989-),男,山东汶上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章志平(1967-),男,江西南昌人,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0-0033-04
面向人人,面向社会,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价值追求。然而,长期以来,农民一直被排拒在中等职业教育之外。在终身教育理念之下,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在人生的每一阶段接受教育。为此,构建一种全新的“非学校化”的中等职业教育制度就成为当务之急。恰如伊万・伊利奇所言,我们必须将目前对于各种新型学校的探索,转变为对那些在制度上与学校截然相背的教育渠道的探索,即探索能够增加每个人的机遇的各种教育网络(educational webs),这种机遇使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成为学习、共享及互助的阶段[1]。
《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培养方案》)的出台,正是对“非学校化”中等职业教育制度的探索,它有别于传统的学校职业教育制度,采取“农学结合、弹性学制”的方式,为农民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敞开了大门。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本身也面临发展的困境,生源严重不足,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农民学员有利于解除自身的发展困境。与此同时,随着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国亟需培育大批新型职业农民,这为中等职业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可见,由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乃双赢之策。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这样就需要中等职业教育探索自身变革的路径,以及国家政府为其提供制度政策保障,从而将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园地。
一、现实之忧: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紧迫性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和城乡结构正在经历历史性的变化,大批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造成农村的“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截至2013年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7311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3.73%,继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以来,又增加了2.46个百分点;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894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610万人,比上年增长1.7%,农民工每年仍在以1000万人左右的速度递增。与此同时,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青壮年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以及农业收入占农村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仍在下降。农业从业人员尤其是高素质的青壮年劳动力的减少,造成农村劳动力由富余变为结构性短缺,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给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带来巨大隐患。农业部调查显示,我国农业劳动力年龄集中在40岁以上,占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高达75.9%,平均年龄接近50岁,部分地区甚至达到55岁以上。而且,从农林院校毕业的本专科学生大多不愿意到农村就业,由于农林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农村,他们迫切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不想再重复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摆脱“农民”身份的欲望更加强烈,与回归“农门”相比,踏入“龙门”,在城市扎根生活显然更有吸引力。据调查,农业高校涉农专业的毕业生到县城就业的占到4.4%,到乡镇就业的仅占1.1%,到村里就业的则寥寥无几;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弃农现象很严重,农业中等职业学校中涉农专业学生只占学生总数的20%左右[2]。农业专门人才的流失,导致农业陷入后继无人的窘境。长此以往,“今后谁来种田”问题绝不是杞人忧天。
目前,与工业化和城镇化相比,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仍然较低。201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6957亿元,增长4.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0%,无论是增加值、增长速度,还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都远远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农业的现代化而言,农民的现代化是关键所在,农民现代化的过程是人力资本提升的过程,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然而,目前农村的人力资源结构不甚合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近五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由于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大都是有文化的年轻人,留在农村的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有逐步降低的趋势,其中,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到70%以上[3]。随着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农业产业化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4]。农业产业化实现的关键是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这就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当前过低的劳动力素质不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严重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必经阶段,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归根结底还是要提高农村的人力资源水平,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在此背景下,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引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正如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所言,只有加快培养一代新型职业农民,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农民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得到提高,农业问题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粮食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才能推进现代农业转型,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5]。鉴于此,必须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双赢之策:由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为了拓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路径,壮大我国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2014年教育部、农业部联合了《培养方案》,此举标志着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向广大农民敞开了大门。把中职教育的优势与解决“三农”问题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和职业教育改革面临的一项紧迫的任务[6]。因此,由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双赢之策,无论是对于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建设,还是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发展阶段上分析,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现代农业强调一种全新的生产要素配置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以及较高的人力资源水平。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必须依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提高人力资源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正如西奥多・舒尔茨在《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一书中所言,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对构筑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增强农民的自力更生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受过良好教育的农民一旦有了投资机会和有效的刺激,将会点石成金[7]。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不同于传统的农民技能培训,要依据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严格按照其培养目标进行培养。要培育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良好科学文化素养和自我发展能力、较强农业生产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能力,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8]。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农民培训的支持力度,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培训不等于教育,培训往往只注重农业生产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社会服务、市场营销、经营管理、职业道德等综合领域的教育培养,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难以有效改变农民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相比而言,由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更加具有优势,学习体系也更加开放、灵活、互通,它可以从观念、道德、技术和能力等方面全方位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中等职业学校强调“农学结合,弹性学制”,具有丰富的办学资源,与行业、企业存在密切的联系,无论是师资队伍、实训设备、教学场所,还是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质量都有保障,而且可以针对不同层次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提供不同类型的职业教育服务。为了培育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充分发挥中等职业教育系统性、专业性、实效性的优势,进而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获得长足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在数量规模、师资力量、基础设施、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数据显示,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数量在2006年-2008年呈上升趋势,2009年起有所回落,2012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仍有12663所,但招生数已经从2010年高峰时的868.14万人下降到754.13万人。一系列数据折射出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存困境。生源严重不足,造成中等职业学校的“产能过剩”,亟需扩大招生对象。生源不足体现在:一方面由于大学扩招,适龄人口下降,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有限的生源大多被普通教育吸引过去;另一方面由于中等职业学校自身定位不准,存在“唯学生生源论”的现象,这是生源不足的主要原因。在“唯学生生源论”的指导之下,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对象仅限于初、高中毕业生,并逐渐形成一种生源定式,将大批渴望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农民拒之门外。尽管国家政策允许中等职业学校对农民实施注册入学,但现实中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并未真正大量招录农民学员。与此同时,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对接受非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需求,他们渴望通过接受教育来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却由于针对农民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保障体系不健全,加之受年龄、时间、场所等因素的限制而无法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可以说,《培养方案》的出台为中等职业教育变革指明了新方向。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需要重新定位,扩大招生对象,将农民纳入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范围。正如学者程伟所言,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市场和国家发展形势的需要,因为社会的认可是职业院校的生命支柱和立身之本,职业教育社区化发展成为必然的选择,职业院校有能力也有责任承担起国家培育职业农民大军的责任与使命[9]。此外,在学习型社会中,现代职业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正规的学校教育,而更加强调终身学习体系的建构,相应的职业教育的对象也更加广泛了。由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允许农民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正是终身学习理念的重要体现。总之,由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可以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而且可以破除中等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困境。
三、培育之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路径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虽然在《培养方案》颁布以后,中等职业学校已经向广大农民敞开了大门,但是由于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不同于普通的学校职业教育,而且目前仍然缺乏健全的保障体系,所以,由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既需要学校自身以更为开放的心态,更为开阔的视角做出变革,也需要国家政府为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项光荣的事业提供制度政策层面的保障。只有在这种“里应外合”之下,才能将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成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园地,从而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大批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中等职业教育既不同于普通的学校职业教育,也不同于社会上的职业培训。在培育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内涵建设,严格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师资队伍、考核评价等方面加强变革,以适应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目标。
其一,教育内容的变革。中等职业学校传统的教育内容是根据学校职业教育的特点设计的,难以适应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规格。所以,必须严格依据《培养方案》变革教育内容。《培养方案》规定,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分为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业工程、经济管理等五个专业类别,每个专业包含若干专业方向。同时,《培养方案》规定,新型职业农民的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能力拓展课三大类。在实施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应该紧密结合地区农业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学校资源优势等变革教育内容。在专业设置上,中等职业学校应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了解本地区农业的优势资源、产业、项目,根据需求状况,设置不同规模的专业类别,切不可“平均主义”,不然可能造成某些专业“供不应求”,而另一些专业却“供过于求”。还要考虑到学校本身的优势所在,开发特色农业相关专业,从而为农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内容,适当增加农业产前和产后课程内容,也允许不同类型的新型职业农民根据自身生产生活实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课程。综合考虑地区农业产业状况,并依据《培养方案》的相关要求变革教育内容,才能培育出真正服务于地区农业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
其二,教育方式的变革。在教育方式上,中等职业学校也应该严格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依据农业产业的特点,结合国内外农民职业教育经验,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中心,以农学结合为原则变革传统的教育方式。《培养方案》规定,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应该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方式,理论教学采取课堂教学与远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而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专业实习、技能实训和岗位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采取集中与分散结合的组织方式。由于农民在学习的同时,还要从事农业生产,所以应该采取灵活机动的授课形式,根据农时季节特点安排教学,农忙时通过实践教学指导生产,农闲时则集中安排理论教学。而且,由于农民居住地一般比较分散,集中到同一个场所学习比较困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多采取远程教学、送教下乡等方式为农民提供便利的教育服务。另外,由于农民的文化基础比较差,如果采取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显然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应该强调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加强与现代农业园区、科技示范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产业部门的联系,引导农民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其三,师资队伍的变革。由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对象是在职的和潜在的农民,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生,他们是带着问题来学习的特殊群体,这就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的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必须加快师资队伍的变革。根据《培养方案》的规定,中等职业学校要注重吸纳长期在生产一线工作、经验丰富的农业技术服务人员和“土专家”参与教学,聘请有关机构专家做兼职教师,打造一支留得住、用得上、扎住根、对农民有感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此,应该加强师资队伍的针对性建设:一是立足自身师资队伍,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培养一批既精通职业教育规律,又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的专业带头人;二是通过政策吸引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通过教育培训使他们成为兼职教师;三是加快培养一支既懂生产,又熟悉政策法规,能指导合作社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四是健全与完善兼职教师聘用制度,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形成吸引优秀人才、稳定师资队伍的良好机制[10]。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形成长效机制才能提供更优质的职业教育服务。
其四,考核评价的变革。由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体的特殊性,对其进行的考核评价不同于普通职业学校的学生,所以,中等职业学校应该加速考核评价方式的变革,探索符合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目标的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机制。《培养方案》规定,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考核分为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和实践成果考核。过程性考核是对农民的学习过程做出测评,终结性考核是对一门课程的结业考试,实践成果考核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生产经营技能和实践成果的综合测评。同时,对新型职业农民实行学分制,学分由课程学分和认定学分构成,探索建立农民学分银行,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2720学时,修满170学分即可毕业,颁发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课程学分是农民通过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能力拓展课学习获得的学分,认定学分的范畴涉及学习培训经历、职业技能、从业经历等方面。由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特殊性,中等职业学校在培育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实践成果的考核,以此来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技能素质。另外,对于学分的认定要更加灵活,充分考虑农民职业教育的特点,允许农民以生产技能、学习培训经历等折抵学分,使农民接受的培训与系统的综合性职业素质教育相结合,从而实现学分与学时的对接,达到全方位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知识、技能与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伊万・伊利奇.非学校化社会[M].吴康宁,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2.
[2]郭智奇.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职业农民[J].中国农业教育,2011(1):7.
[3]张祺午.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破困前行[J].职业技术教育,2013(24):66.
[4]李秉龙.农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36.
[5]韩长赋.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人才支撑[J].农村工作通讯,2013(24):18.
[6]袁媛.探索新型职业农民中职教育新路径[N].农民日报,2014-05-07.
[7]Schultz,T. 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4:334.
[8]卫宏.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须回答三个问题[N].工人日报,201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