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社会工作调研报告

社区社会工作调研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社会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区社会工作调研报告

社区社会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8-4355.2012.04.19

2012年2月28日下午,由西北政法大学禁毒法律与政策研究所和西安市法学会联合举办的“禁毒的理论与实践”学术沙龙在西安市举行。来自陕西省、西安市公安、法院、综治、禁毒、强制医疗、精神卫生、劳教、律师等实务部门的同志、西北政法大学的学者以及部分媒体记者约30人参加了本次沙龙。

本次沙龙聚焦我国(特别是陕西省和西安市)的戒毒、禁毒工作,就“戒毒制度的改革完善和成瘾者权利保障”,“《禁毒法》与《戒毒条例》实施中的法律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西安市法学会常务副会长赵夏、西北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博士生导师冯卫国教授参加沙龙并致辞,西北政法大学禁毒法律与政策研究所所长、法学博士褚宸舸副教授主持沙龙。褚宸舸副教授为沙龙提交了两篇有份量的调研报告。

褚宸舸首先介绍了《社区戒毒(康复)社会工作的实证研究——基于西安市和珠三角的调研》,该报告是国家社科基金和陕西省教育厅课题的阶段性成果,也被评为西安市法学会2011年课题优秀成果。报告通过对比已初步建立起职业化、专业化的禁毒社会工作者队伍的珠三角地区和西安市的情况,提出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的基本理念是人权保障和充权。成瘾者的人权保障在我国曾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法律问题,对其进行标签化、污名化不利于戒毒和禁毒。充权理论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理论之一,提倡通过外部帮助,激发受助者个体的潜能,从而提高、改善弱势群体的地位和生活状况,这符合社会管理创新的精神。陕西省、西安市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开展的现实困难和挑战是财政投入不足;实践中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缺乏操作性和有效性,社工人才缺乏且面临就业瓶颈。报告建议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中进一步发挥社会工作的作用,加强社区戒毒、社会康复中相关政策制度规范的建设,尽快建立西安社区戒毒(康复)的社会工作体系与模式,重视戒毒人员与社会工作者的权利与民生保障,大力培养本地化的社工人才队伍,呼吁国家对西部社区戒毒(康复)社会工作予以特别支持,政府应加强对国内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调研。

西北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科研处处长冯卫国教授肯定两篇调研报告选题(社区戒毒和成瘾者的权利保障问题)前沿、新颖,都触及到了禁毒领域研究的薄弱地带。课题组采用实证方法,贯穿法社会学的特点。课题组成员来自不同的学科、地域,视野非常开阔,体现了中央提出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加强协同创新的理念。

与会人员就调研报告涉及的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发表了各自的真知灼见。

一、《禁毒法》、《戒毒条例》中戒毒制度的落实状况

沙龙与会人员深入讨论《禁毒法》、《戒毒条例》中戒毒制度的改革落实状况,形成了三个方面的共识和建议。

(一)美沙酮维持治疗和强制隔离戒毒基本得到肯定,应该继续完善

2005年,美沙酮维持治疗在陕西省和西安市开始实施。目前,陕西全省有30余家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西安市目前达到11家,全省在院人数11871人,日常服药人数7978人。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贾伟主任医师认为,吸毒成瘾是一种慢性脑病,需要比较长的治疗时间甚至终身服药,因此我国借鉴了国际上使用的美沙酮维持治疗。但是,对目前陕西、西安美沙酮门诊也应做出客观评价:一方面,美沙酮门诊给管制吸毒、禁毒工作以及公共卫生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平台,如对吸毒者的跟踪、传染性疾病的检测与防控等都极为有利;另一方面,美沙酮维持治疗只是一种降低危害的无奈之举,病人长期坚持美沙酮维持治疗需要较强的意志力。

西北政法大学禁毒法律与政策研究所研究员、公安学院副院长、医学博士冯雪教授认为,美沙酮维持治疗仅为非自然戒断所采取的一种阿片替代递减疗法。吸毒成瘾形成的精神障碍在精神病的诊断与分类标准里被称为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是公认的一种易反复发作的长期脑病,不能完全对它采用法律的方法,可以借鉴最新的《精神卫生法草案》里面规定的司法程序,进行强制医疗。

西安市禁毒办副主任、市公安局缉毒支队副队长田选龙通过对吸毒成本的计算,说明毒资的转嫁增加了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美沙酮维持治疗制度既能缓解吸毒者的痛苦,还可缓解社会压力、减少社会矛盾,因此应该作为禁毒的一个重要方法加以推广。他还对褚宸舸报告中关于开展“针具交换”的建议产生极大兴趣,认为这项措施将对整个传染病、艾滋病的控制大有裨益。

西安市公安局强制医疗管理处朱建彪副处长认为,尽管也可能存在一边喝药还一边吸毒的情况,但只要戒毒人员能到门诊机构来服药,还是能减轻一定的危害。

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副院长、法学博士徐文星副教授指出,在戒断有困难的情况下,根据社会管理创新的理念,所要做的就是把吸毒对社会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

与会人员还就陕西省、西安市的强制隔离戒毒的情况进行了交流。

朱建彪介绍了西安市公安局强制医疗管理处开展的“春雷行动”,即把一些不需要强制隔离但有躯体疾病或吞食异物企图逃离打击的吸毒人员进行收治。该做法的意义在于将吸毒人员集中在一起管理,一方面能对其进行救治,另一方面对有需要的吸毒者做完外科手术待病情稳定后,送到强制隔离戒毒所进行强制戒毒。

西安市公安局强制医疗管理处戒毒科科长洪魁对西安市医疗管理处工作中关于戒毒的强制医疗情况进行了说明,他指出由于公安机关严打的威慑,自戒、包括强戒都是人满为患。由于西安市医疗管理处去年才重新恢复戒毒业务,所以发展的速度慢,但是目前的戒毒工作正向纵深发展。

社区社会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对策措施

一、市北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现状

(一)参与社会工作的人员构成

市北区社会工作者主体主要由以下四类人群构成:

第一类是专职者队伍,包括社区居委会、福利院、老年公寓等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是社会工作者主体,他们都在基层社区直接从事家庭、老年、矫治、医疗、康复等社会工作,并以此为职业,但大部分人员未经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和培训。

第二类是兼职者队伍。包括民政、教育、计生、卫生等政府部门及工会、妇联、共青团等团体和组织机构的工作人员。从事服务范围主要涵盖了养老、扶幼、帮贫、助残、抢险、救灾、解危、济困等领域。其中民政局承担了其中的大量工作、服务,但他们更多的是履行政府职能,社会工作只是其工作的一部分,较之实际的社会需要,有些方面还需改进。

第三类是来自非营利组织的员工。市北区现有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团34个,从业人员369人。这些非营利组织在协助政府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有效地填补政府工作及市场运作失灵的领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存在者非营利组织员工整体专业度不够高、员工队伍稳定性较弱、流失率较大的问题,影响了服务效果的发挥,效果的可持续性也无法得以保证。

第四类是志愿者队伍,包括参与互的活动和助人活动的社区居民、在职职工、在读学生等,其特点是人员数量多、专业分布广、年龄跨度大,他们具有奉献精神,但大多未经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

(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现状

初步调查统计表明,市北区从事社会工作的机构总数为276个,总人数为3197人。

1、机构分布:机构总数为276个,具体为:机关41个,事业80个,社团3个,

2、人员状况:

社会工作的从业者基本情况统计表

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社会工作者总量严重不足。目前市北区有低保对象 12039人,残疾人口11387人,孤儿19名 ,还有老年人口85000人。而实际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大约有3197人,仅就工作量而言,平均一个工作人员要为34名重点需求对象提供服务。与发达国家社会工作者队伍的规模相比,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相比,市北区当前的社会工作者数量与社会工作规模、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民需要极不相称。

2、社会工作者结构不合理。从上表中,可以看到,目前社会工作的从业者女性更多,男性还需大幅增加。年龄分布说明社会工作的从业者主体力量为中年人,而青年人还有挖掘的较大潜力。职称分布说明社会工作的从业者主要是中级职称以下,而高级职称显然不足。学历分布说明大专及以下者是目前社会工作的主要力量,高学历者比例较小。目前的社会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工作人员特别是高素质的人才严重缺乏。

3、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总体上专业化程度较低。职业资格分布说明,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者几乎没有,其他职业资格或没有职业资格者人员居多。这表明多数社会工作者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工作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难以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服务,缺乏行业自律和评估,无法有效应对和解决新的、复杂的社会问题。

4、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面临一系列体制。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创新社会福利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教育体制、财政投入体制、就业和人事管理体制等一系列体制,需要各方面协调配套,整体推进。

二、解决社会工作难点,促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一)社会工作者队伍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当前社会工作存在许多问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一线的社会工作者们,既不满意于自己的工作地位,又不满意于自己的社会地位,通过调查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职业地位低,没有编制与职称系列,缺乏激励机制,社会认同度低等。被调查者对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度低反映强烈,认为这是妨碍社会工作发展的最主要的阻力。

(二)解决社会工作的难点,是促进社会工作者队伍发展的关键

当前社会工作存在几个难点,这是影响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方面。难点一:社会工作涉及的工作机构很多,机构间的职能相互交错。如何去建设社会工作职业?是在原有的机构内再设置几个岗位,还是在已很庞杂的机构系统中再增加几个机构?难点二:目前工作在相关领域中的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显然不符合专业社会工作者的标准,在社会工作职业化过程中如何对待他们?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难点三:社会工作职业化将是一项由政府推动的事业,政府的推动会大大加快其进程。但是,由于传统的影响,有些干部迷信行政手段和行政力量,可能从一开始就使社会工作职业脱离社会工作理念,难以实现社会工作的价值。第四个难点是:人们常常曲解社会工作。广泛流传的“偏见”,很难纠正,有碍于社会工作职业化。

主要对策是:一是要反复强调社会工作以人为本、利他主义的价值观,使社会工作职业一开始就以鲜明的职业特征成为备受人们尊重的职业。二是必须建立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给进入者以适当的工资待遇,使社会工作成为有相当地位的职业。防止放宽准入标准,一开始就让大批人成为所谓社会工作者,从而使社会工作职业还没有真正形成就成了“垃圾职业”。三是必须给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以“自治”空间,让他们从社会问题和弱势群体的实际需要出发自主开展工作,使社会工作真正实现既为政府服务又为百姓服务的双向服务功能。

(三)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是壮大社会工作者队伍的主要途径

一是提高认识。各类民间组织在我国的利益关系多元化的基本格局下,代表和反映各个不同社会集团的具体利益,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下,化解社会矛盾,沟通社会联系,在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进程中,催生社会民主和法制,在社会管理中,规范行为,提供服务。二是促进各类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发展和规范各类基金会;加强民间组织自身建设,规范组织行为,建立民间组织自律诚信体系,提高自律性和诚信度;加强社会管理、提高公共服务专业化水平的要求,坚持分类指导、有序发展的原则,采取简化登记手续,完善注册办法,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等手段,探索创建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积极探索在各类社会组织设立社会工作岗位,为社会工作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能提供空间和舞台。

三、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几项具体对策措施

(一)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开展职业水平评价,积极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职业化

一是要加快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员,通过各种渠道吸纳社会工作人才,提高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以和谐社区建设为契机,以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社区工作站、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民间组织为平台,积极探索在社区建设中引入专业社会工作的方法和途径,研究设置社区社会工作岗位、吸纳社会工作人才,建立规范的社区专业化服务体系,提高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水平。二是要建立健全职业技能资格制度,明确职业定位,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使社会工作成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以为民解困和助人自助为宗旨、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手段的专业性、职业化的社会服务工作。三是要建立符合实际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录用、聘任制度,建立社会工作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制度,强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管理,充分调动社会工作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职业化。

(二)加快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和培训,积极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专业化

一是有计划、分层次地对现有社会工作人员进行大规模专业培训,鼓励他们参加进修、实习、短训、函授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尽快提高职业水平。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服务观念、奉献意识和敬业精神,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还应该注意专业化与群众性相结合,注意专业社会工作与志愿者服务相结合。在继续扩大志愿者队伍规模的同时,要通过组织体系建设、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来增强志愿者的稳定性和专业素质,并不断提高其服务水平。二是要制定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规划,加快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要在大学里设立社会工作的相关专业,抓紧培养大批社会工作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三是要加大对潜在社会工作人才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力度。主管相关社会服务的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服务机构,要大力开发在校社工专业大学生潜在人才资源,积极创造适合社工专业毕业生的岗位,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提高专业服务的质量。

(三)建立健全政策措施,积极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化

一是要健全工作机制。成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社会工作人才管理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对社会工作人才资源开发使用的具体指导、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逐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民政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二是要完善工作环境。各级党政领导和人才工作部门要加大对社会工作的投入、扩大宣传,要以识才的眼光、用才的魄力和容才的雅量,为社会工作人才创造一个干事业、干成事业的氛围。三是要拓宽用才领域。要把社会工作事业逐步从当前的救助弱势群体的慈善领域,拓展到教育、医疗、文化、心理等各个领域,使受助群体和个人摆脱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障碍和困境。四是要完善激励政策。制定出台社会工作人才薪酬指导政策,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完善奖励政策,切实改善社会工作人才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和工作条件。推进立法工作,依法规范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保障社会工作人才的合法权益。

社区社会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一、充分理解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内涵,认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

在十八届二中全会上强调,要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同时也要加强对各类社会组织的规范和引导。全会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了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的安排,提出要坚持积极引导发展,严格依法管理的原则,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总理在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把不该管的微观事项坚决放给市场、交给社会。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指出,要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凡是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可以作为的,就依靠其发挥作用。同时,上海将支持社会组织建设的工作列入2013年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上海市市长杨雄指出,政府要主动顺应形势要求,要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让行业协会更多地参与政策制定、市场监管工作。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逐渐放开规制,提出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管和培育,再到明确提出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如今又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确定了改革时间表,这既反映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已逐渐上升为顶层设计,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一种来自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倒逼”力量。

现代政治学认为,一个成熟的社会,应是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三种力量基本均衡的社会,三者共同构成稳定社会的“铁三角”。社会组织是多元社会的建设和治理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政府优势是集中精力办大事,但不善于提供个性化的、多样化的、多变的微观服务,社会组织恰恰是善于提供个性化、多样化、多变的微观服务。社会管理体制中的“社会协同”就包括了社会组织协同政府的互联、互补、互动作用,“公众参与”就包括了群众通过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参与社会建设。在充分理解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及社会组织内涵的基础上,我们要认识到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具有参与提供公共服务,反映利益诉求、扩大公众参与、增强社会活力和居民凝聚力,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要认识到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建立政府与社会平等合作伙伴关系,提高社会自治与服务社会的能力,已成为深化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趋势;要认识到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大力培育社会组织,不断激发社会活力,从“依靠群众打天下”向“依靠群众治天下”、从党委政府“撑船”向党委政府“掌舵”转变,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多种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建设和管理新格局。

二、上海近年来培育社会组织的基本情况

1.出台社会组织扶持发展政策。在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方面,上海先后出台《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关于完善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本市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民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措施,鼓励和扶持社会组织不断拓展民生服务的领域和项目。同时,也出台了《关于在本市培育发展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通知》,加大对社工师事务所、社工服务社等专业社工机构的培育发展力度。目前,上海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10647家,其中社区公益性社会组织2260多家,在社会福利、社会事业、就业救助、社区卫生、社区事务和社区生活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2.加强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一是探索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2009年12月,上海首个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浦东公益服务园正式开园,扶持初创阶段的公益组织逐渐成长,入驻和孵化“出壳”的社会组织已达30多家。随后,静安、杨浦、黄浦等区也相继成立了孵化基地。2010年,上海市社会创新园正式开园,促进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和创业人才的成长。目前,上海已有17个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二是鼓励和扶持公益组织。2009年,上海开展社区公益创投大赛,由市福利彩票公益金出资1000万元,鼓励社会组织发展社区需求、创新服务项目。今年3月,我市社会工作党委系统建桥集团等5家公司以及资产评估行业协会下属部分资产评估公司与静安区柏万青志愿者工作室及黄浦区项全雄志愿者工作室签订了定向捐赠协议,共向“伙伴同成长”项目、“老娘舅困难群体资助”项目等慈善公益项目捐助55万元,架起了非公企业与社会组织慈善项目之间的连接桥梁。三是建立公益招投标制度。2009年,由市级层面出资4000万元开展全市公益招投标活动,69个中标的社会组织获得金额总计约2000多万元。同时,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力度不断加大,浦东、静安、闵行等区每区每年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资金约1亿元左右。虹口、闵行等区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培育发展社会组织。

3.规范引导社会组织的发展。一是加强分类指导。对经济类社会组织,坚持政社分开原则,增强其服务企业、规范行业、发展产业的能力;对公共服务类社会组织,秉承公益服务宗旨,加强自律诚信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对慈善事业类社会组织,规范慈善募捐活动,探索提升慈善品牌创新和项目运作水平;对学术类社会组织,紧跟时代步伐,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组织协调、学术立会、咨询服务、宣传普及能力;对社区群众活动团队,通过备案管理加强引导,发挥其团结社区群众,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区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二是推进政社分离。已完成以企业或经济类社团为主要会员的社会组织与党政机关人员、机构、财务、资产的“四分开”工作,全市有分离改革任务的524家社会组织(市级108家、区县416家)实现政社分开。三是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机制。通过政府主导、定向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的运作机制,采取费随事转、项目发包、公开招标等方式,将一大批事务性、服务性工作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市、区两级政府部门用于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资金达数亿元。

4.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一是进入化解社会矛盾。近年来,上海指导区县聘请律师、引入心理咨询师、专业社工等专业人士参与化解矛盾,有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比如,上海公益社工师事务所专注于家庭专业社工服务,在外来人口服务管理、单亲妈妈家庭服务、浦东国际机场动拆迁遗留问题化解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上海虹口区的“梁慧英调解工作室”将人民调解工作建立在社会组织这一载体上,参与中心城区旧区改造矛盾纠纷化解;上海闵行区九星综合市场消费者投诉调解管理站发挥“老娘舅”作用,化解专业市场内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等等,这些政府与社会组织互动参与化解矛盾的实践经验,得到了国家局的高度肯定。二是进入城市建设管理。上海去年制定出台了《上海市建筑玻璃幕墙管理办法》,为更好地保障城市公共安全,办法规定本市玻璃幕墙工程要定期检查、保养和维护。上海既有的玻璃幕墙建筑数不胜数,据调查,仅在浦东新区就超过5400栋。现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资料并不完备,而且对数千幢甚至上万幢建筑实施普查,进而管理、维护,仅凭政府主管部门的有限人力操作难度很大。2012年,上海市建交委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把全市玻璃幕墙建筑的信息库建设任务交给了上海市装饰装修行业协会,并委托其开展了全市玻璃幕墙建筑巡查。每幢建筑的检查、维修情况,都录网的“大数据”计算机信息库,主管部门可通过平台发出警示,实现动态管理、监控。该协会成立已15年,拥有2000多企业和3000名个人会员,仅幕墙施工企业近百家。协会在承担参与城市管理的任务时,充分展现了其专业优势及雄厚的“企业圈”、“专家库”背景,也为企业对接市场、找寻商机提供了便利。更值得关注的是,在服务企业同时,协会专门建立了专业的管理团队和施工队伍,举办管理人员和维修工的培训班,还将开展幕墙材料的诚信评价、企业的诚信管理等,有效提升了社会组织自身的能力建设。

经过几年的实践,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正得以有效发挥。但总体上讲,上海社会组织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与现代城市发展和社会建设的要求还不适应,发展方向还需要明确,自身建设和发展环境还不完善,要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面临一些急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四难”:一是登记注册难,现行的社会组织“双重管理”审批登记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产生政府职能部门不愿意担任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而社会组织又难以找到业务主管单位的“两难”局面,这使许多社会组织难以获得合法身份,也使社会组织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二是生存发展难,主要表现在缺乏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常态化机制,一方面政府部门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意识和社会组织主动争取购买服务的意识都比较薄弱,另一方面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缺乏相关法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制度性安排相对缺失或滞后;三是人才吸引难,主要表现在人事政策尚不够健全和完善,比如民办非企业单位(包括民间社团组织)的工作人员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工资待遇、人事档案、社会保险等方面都不能与公办事业单位职工享受同等待遇,这已经成为阻碍民办学校、民办福利机构等社会组织快速健康发展的政策障碍;四是监督管理难,现在我们对社会组织的监管,主要集中在登记与审批这道关口。社会组织登记审批一旦获批,政府的监管力度就显得不够,尤其缺乏多样化、常态化、制度化的监管手段,例如对社会组织的评估检查、社会监督等仍做得不够。

三、进一步培育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思考

根据国务院对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结合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上海应紧紧围绕更好发挥社会力量管理社会事务作用的目标,逐步推行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重点培育、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同时还要坚持一手抓积极引导发展、一手抓严格依法管理,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社区社会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1、民政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从中专升格而来,诸多院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都是近年来根据社会需要和发展而开设的新专业,而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民政系所开设的民政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却是从建校以来就有的,有近20年的办学历史,并且这些专业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课程和专业方向设置。

(1)根据社会变化和需要,设置专业岗位群

根据专业教师对民政和社保工作的调查,我们对民政管理专业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所面对的职业岗位群及工作任务作了细致分析,对民政以及社保行业企业发展的社会背景、行业背景、人才需求现状、行业技术及装备现状、行业机构人才需求等进行了分析,把握民政行业服务领域发展现状和变化趋势及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和任职资格提升,针对专业发展实际,形成了翔实的专业调研报告。在专业调研报告基础上,基于民政和社保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和任务,组织行业机构专家和专业骨干教师,通过职业分析,合理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规格要求,通过教学分析,合理确定本专业所必备的关键知识、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形成课程体系开发基础和民政管理岗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群以及相应的工作任务内容。

(2)不断提升课程设置质量,建设精品课程

民政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开设过程中,随着师资队伍质量的不断提升和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课程设置和开发质量也越来越高。2001年民政管理专业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民政管理专业在金双秋教授及其它老师的努力下,《民政工作原理》和《现代家政》分别于2004年和2007年成功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周德民教授及其他老师的长期努力下,《社会调查》和《社会救助》也分别于2006年和2008年成功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2006年,民政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通过国家教育部评审,成为全国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极大提升了这两个专业的建设内涵,也是长期以来这两个专业建设的成果展现。

(3)广泛依托行业办学,提高实训比例

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建设的特色体现在实习实训,民政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这两个专业自开始以来就非常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训建设,大量建设校内实习实训场所,广泛利用在全国各地民政系统已工作的校友资源,建立了诸多校外实习基地,这样就为每名学生毕业前6个月的实习实训场所创造了良好条件。截止到目前为止,民政管理专业现有校内实习实训室6个、校外实训基地21个,每年能接纳1500名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校内实习实训基地4个、校外实训基地15个,每年能同时容纳220名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大量的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确保了专业建设质量。

2、民政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师的发展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999年长沙民政学校升格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层次由中专升格为大专,这样民政管理专业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原来中专层次的师资已不能适应专业建设和办学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学院一方面给这两个专业的老师限定时间,在过渡期内考上研究生的老师由学院出学费,先后4名老师考上武汉大学社会学在职研究生并顺利完成学业、拿到学位,淘汰或转岗了部分不能适应教学需要的本科生老师;有2名老师考上了香港理工大学的应用社会科学系并拿到了社会工作硕士学位;另一方面大力引进13名重点高校相关专业的全日制优秀研究生充实这两个专业的师资队伍,截止到目前,民政管理专业拥有教授3名、副教授6名、讲师8名、助教1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现有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2名、助教2名,经过长期建设,这两个专业已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年龄、学历以及职称师资结构,为专业今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通过选派专业老师到民政部、省民政厅、地市民政局挂职以及考从业资格证,这两个专业的双师比例都达到了100%。

(2)重视教师团队打造

长期以来,民政系的民政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都非常重视教师团队的打造,民政管理专业带头人金双秋教授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带头人周德民教授都非常注重对年轻教师的传帮带,培养了一批本专业的年轻骨干老师,平时大家有什么教学问题共同探讨,有什么教学困难互相帮助,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年轻教师得到了锻炼和培养,专业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了提升,本专业的整体师资得到了跨越式发展。民政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这两个专业先后多次被评为校优秀教研室,最终先后都被评为湖南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3、民政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发展

在日常实践教学中,民政系不断创新教学管理模式,重视学生专业价值观念渗透和综合实务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行业专家和实践工作者的全程参与,结合工作实际,将课堂理论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上海、广西等全国各地建立了21个实习基地,保证了本专业实习实训的需要。同时还结合新农村建设需要,在石门县等农村社区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将课堂搬到贫困农村进行实践教学,推行课堂与实习基地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这些措施确保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毕业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走上社会后得到了较好发展,其中早期毕业生大多在全国各地的民政系统工作,其中有的已经走上市长岗位,有的已走上县长岗位等,最多的是在民政系统基层工作。近年来,民政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保持了比较平稳的发展,民政管理专业每年有200名左右毕业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每年有100名左右毕业生,这些毕业生中一部分从事了基层民政工作,一部分去了社会企业单位,目前发展良好。

二、高职高专公共管理类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1、民政学院公共管理类教育发展战略规划基本经验

(1)必须服务地方社会需要

民政学院民政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设置是着眼服务于地方社会发展需要,近几年,城市街道和社区、农村村委会建设、社会救助、福利彩票发行等民政行政事务管理、民政基层社会管理、民政社会事务管理发展迅速,对民政类人才需求量较大,随着行政事业单位招录工作人员的开放,为民政管理专业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创造了良好的软环境,也是这两个专业不断发展的基础。

(2)必须坚持课程设置动态性

相对于普通高校设置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来说,高职高专院校设置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更接近于现实社会需要,更具有适用性。变化的专业生存环境要求专业课程设置也必须进行相应变化,保持专业课程设置的动态性平衡。近年来民政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时对专业设置课程进行了更新调整,也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新开发了一些课程。如从2006年开始,民政管理专业师生通过在石门县农村的实践教学活动,开发《农村社会福利》、《农村社会救助》、《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门新课程。与湖南省民政厅、长沙市民政局合作,开发《民政概论》、《现代家政学》、《中国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常用手语》、《民政信息化教程》、《社会保险实务》等6部国家“十一五”规划特色教材。动态性专业课程设置确保了专业生存的活力与社会适应性,也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2、民政学院公共管理类教育发展的创新经验

(1)高职院校公共管理类教育的发展须依托行业突出特色

高职院校的公共管理类教育的发展决定了它必须突破普通高校公共管理类教育以理论教育为主的模式,走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更加注意与现实的专业实践相结合,依托行业突出特色。

第一、实习基地建设必须紧密依托行业。全国各地的民政系统是民政学院民政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回顾这两个专业近2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能取得今天的专业成绩完全离不开行业支持。民政管理专业先后与湖南省民政厅、长沙市民政局及下属的五个区民政局、南宁市民政局、厦门市民政局、常德石门县民政局等民政部门联合建立了21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先后与湖南省社会保险管理服务局、湖南省医疗工伤生育社会保险管理服务局、湖南省就业服务局、长沙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厦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长沙市民政局、厦门市民政局、长沙市雨花区、芙蓉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长沙市砂子塘、候家塘、东塘、左家塘、雨花亭、东屯渡街道劳动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站等18个行业机构签订了工学结合长期合作协议。所建立的实习基地完全能同时满足专业学生进行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劳动就业等方面的顶岗实习。

第二、师资队伍锻炼培养必须紧密依托行业。民政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这两个专业的老师要求具备较强的实务操作能力,而且要比较熟悉目前的民政工作发展实际,只有这样上课才具有针对性,教学才会有实效性。这两个专业每年都会根据专业发展需要,选派专业老师到相应的民政和社保部门进行挂职或学习。民政管理专业先后选派了7名专业老师到国家民政部、湖南省民政厅、长沙市民政局及下属的5个区民政局、常德市石门县民政局新农村建设实习基地等民政系统进行为期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挂职锻炼培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近两年内先后派出4位骨干教师分别到行业挂职锻炼3个月或半年,这不仅增进了与民政和社保系统的沟通联系,同时更增加了老师对民政和社保专业知识的熟悉了解,锻炼培养老师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师资中的双师比例。

第三、人才培养必须紧密依托行业。民政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优秀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民政和社保行业的支持。民政管理专业聘请了湖南省民政厅杨明波副厅长、长沙市民政局贺国谦局长等民政行业专家担任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参与教研科研活动,深化专业建设。为加强对实习实训的指导和管理,在各省市民政局机关和民政局的二级机构、福利企事业单位聘请了16位行业专家、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其中5位行业专家在校内承担了教学任务。同时,还聘请50多名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具有技术特长的专业人员担任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在校外顶岗实习中担任指导任务,实习实训教学获得了长足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先后聘请省、市、区、街道共8名行业专家与学院领导、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专业建设,指导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改革、实训教学等,行业与学院进行互兼互聘,近三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共聘请行业兼职授课教师14人,实习指导教师80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周德民、刘志红、官翃、黄快生被街道劳动社会保障站聘请为行业顾问或指导教师,行业专家参与校内实训室建设、参与工学结合教材、实训手册的编写,共同考核实训实习学生。

第四、课程开发必须紧密依托行业。要提高民政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材的编写必须紧密联系实际,贴近民政和社保行业的实际需要。这就需要与民政和社保行业紧密合作,共同编写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教材体系。从2006年开始,民政管理专业师生通过在石门县农村的实践教学活动开发《农村社会福利》、《农村社会救助》、《农村基层组织建设》3门新课程,与湖南省民政厅、长沙市民政局合作开发《民政概论》、《现代家政学》、《中国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常用手语》、《民政信息化教程》、《社会保险实务》等6部国家“十一五”规划特色教材。

(2)高职院校公共管理类教育的发展须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高职院校培养的公共管理人才更多的是直接从事基层民政或社保类的公共管理工作,而不是从事公共管理基础理论研究的人才,而民政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走入社会后,面对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这些群体需要更多的关爱和尊重,所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自开设这两个专业以来就非常重视专业价值的认可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和实习实训中以及日常社会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热爱民政的专业价值理念,并内化成个人稳定的人生观、世界观。这样一来,培养出来的学生日后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都会成为和谐社会的优秀建设者。

社区社会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当今先进教育理念与职业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基于工作过程的一种探究式教学方法,是以实际问题或任务为目标,以项目实施为手段、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本文针对在文科职业教育中课程教学的问题,以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为依托,探索项目驱动教学法的运行模式以及推行建议。

关键词:

项目;项目驱动教学;运行模式

一、引言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基础上的现代教育的一种形式,它融合课堂教学与职业能力要求,以将受教育者社会化,使其适应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教学方式,即以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职业能力以及促使学生发展的可持续能力等,是代表当今先进教育理念的职业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已成为多数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的主流。“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工作过程的一种探究式教学方法,由教师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中,学生通过自己对工作过程的项目进行分析、讨论,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反复实训项目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内化。项目驱动教学法在理工科的人才培养中运用广泛,而在高职文科的课程体系运用中较为少见。一直以来,高职文科专业教学在空间上局限于课堂,教学手段不够丰富,实施上欠缺灵活性,内容上偏重理论化,考核机制过于单一,教学效果有待深入。传统的高职文科教学与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理念相脱节,学生在教学系统中很难有自主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和动力,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较难实现。为更好促进高职文科教学方式的创新,本文以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为基础进行项目教学法的运用探究和模式构建。

二、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内涵

第一,项目(Project)在《英汉辞海》中有三个含义:①具体的方案和设计;②规划好的工作(如明确陈述的一项研究工作,研究项目);③课外项目,通常由一组有相同志趣的学生对各种智力和体力活动进行研究,这往往作为课堂学习内容的补充和应用。在高职教育中,文科项目是文科学生组成小组,为调研或设计与社会经济、管理、服务等一线密切结合的主题,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开展社会调研、资源整合、进度控制、方案修订、自我评价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文科项目的分类多种多样,按照组织形式分,可分为主题式项目、结构式项目、体裁式项目、模板式项目、开放式项目等;按内容分,可分为产品设计、活动策划、文案呈现、组织管理等。第二,文科项目的基本特点包括:①具有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相结合的特性;②有一定应用价值并与学习目标相链接,有一系列连贯的可操作环节;③学生处于项目设计和安排的主体地位,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组织安排、问题解决等;④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⑤具有学生运用新学知识、技能或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解决的环节;⑥有一套师生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以实际问题或任务为目标,以项目实施为手段,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鼓励学生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指导引发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将基础知识记忆、技巧能力训练以及职业素质提升糅合入项目开展中,从而实现高职特色教育目标——培养复合型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它以项目为载体,将课程目标融入项目中,培养学生自主选择、分享、评估、内化的能力,将显性知识通过共享经验群化为新的隐性知识,再通过运用外化为显性知识和能力,以获得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三、项目驱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第一,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教学思想认为学习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去探索知识的积累和构建的过程。项目教学法是教师安排情境,学生在情境中自主地进行交流合作、文献收集、实地调研、专家咨询等,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检验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进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第二,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多元的智力,即语言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观察智能等。教育的责任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强项。项目驱动教学强调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来引导学生,发挥自身强项和优势完成一个项目,帮助学生开发各种智力和能力。第三,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提出“做中学”的五要素教育理论:一是创设情境,二是确定问题,三是提供材料,四是解决问题,五是应用检验。项目驱动教学的实质是就是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能力。第四,隐性知识理论:迈克尔•波兰尼在1966年出版的《隐性方面》中提到,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类。显性知识是指以书面文字、图表、数学公式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通常情况下,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通过群化、外化、融合(combination)进行相互转换。项目教学中的“情景性”教学,有利于转化和提升学生头脑中的隐性知识;“体验性”教学,有利于澄清和运用隐性知识。

四、项目驱动教学法的运行模式

第一,项目的基本构成要素。项目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和项目。教师要素指教师的思想和业务水平、教学态度、教学能力以及个性修养等。学生要素指学生现有的智力结构、身心发展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以及学习前的准备情况等。项目要素指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和能力目标等。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项目驱动教学强调教师的角色更多是资源的提供者和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建议者、引导者、同事;学生的角色主要是项目设计与实施主体、观念的发现者、陈述者等;教学目标注重理解与运用复杂观念、过程和学生掌握综合技能;教学氛围提倡学生与他人合作,在小组中自主学习成长;教学评价体系以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论述、实际能力展示及作品的呈现等。第二,项目教学实施的过程要素:它体现了师生间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并安排项目情境,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形成教学目标要求的各项知识与技能都掌握与内化的过程。第三,项目驱动教学课程的基本流程。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革新传统教学的新理念,注重学生的能力观、综合观、结构观与结果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组织方式,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进行探究。结合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课程特点,项目驱动教学法的一般流程包括五个步骤:项目选定及设计、方案设计论证、项目实施、项目展示及评价、项目反思升华。具体内容如下:其一,项目选定及设计。项目驱动教学法中,选定的项目既要符合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总体目标,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教学安排的场景主要集中在社区、社会工作机构、社会福利服务领域;项目来源主要从社区问题、社区居民需求、社会工作相关的老人、妇女儿童、青少年、学校、企业、残障、司法等领域中寻找,从报纸杂志、网络媒体以及文献书籍中发掘,从学生实践经历中探寻等。项目设计的基本内容结构,一般包括项目背景、项目设计的理论及理念、项目的目标、项目方案(项目时间安排、活动计划等)、项目评估的方法和工具、项目预算、项目对突发事件的预案等。项目选定和设计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设计情境,引导学生选择项目主题,提示项目选择注重现实性、创新性、可行性和合适性,接受学生的咨询,建议学生如何选题等。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自行组织小组,进行小组分工,小组寻找主题,小组讨论主题,小组确定主题等;其二,方案设计论证。项目方案论证是一种可行性和合适性的研究,是通过分析、讨论和验证项目策划的各项内容,如项目目标、规划、原则、内容安排等事项,给出明确的判断和意见。方案设计论证可从召开专家(社区工作者、机构社工、福利院管理者与资深服务者等)咨询会、社区和机构等试点运行结果、项目参与者回馈、社会调研报告等方法进行论证。方案论证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方案设计的要点讲授,提醒注意事项,学生的辅导答疑等。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查阅和收集大量资料进行方案设计、整合不同学科的资源,小组内部研讨方案的可行性,组织多方力量评估论证方案等;其三,项目实施。项目实施是学生基于项目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大部分知识内容、技能技巧以及素质提升都是在此过程完成的。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以及自己搜集的多种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在项目运行中不断发现问题,并且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建构、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项目实施中,教师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生小组的实施过程进行现场观看并提出问题,协助学生解决项目的问题,指导学生掌握项目实施要领等。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参与实践,执行方案,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咨询交流,团结合作;其四,项目展示及评价。项目驱动教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学生在实施方案后会有一个成果(作品)。这个成果可以是一场活动、一件设计的作品、一个可行的提案等。学生小组需以某种合适的方式展示其成果,如PPT汇报、视频展演、实物展出等,并在小组间进行交流学习。学生项目成果的评价真正地做到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个人的评价和对小组的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之间的有机结合。项目的成绩不仅仅是作品的分值,还包括制作过程中团队合作状况、项目推广度、作品分阶段分享的成绩,以及项目展演汇报的分值。通常,项目分值由教师从专业视角评分,占40%;小组间根据其他小组的表现及成果价值评分,占30%;小组内组员根据其他组员在项目实施中的参与与互动状况进行评分,占30%。项目展示及评价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站在专业的视角,根据项目运作整体状况,包括项目展现的专业价值观和理念,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展现,项目结构及完成质量等方面进行总结和评价。学生的主要任务是选择合适的方式展示项目成果,分享项目实施中的细节及成效,通过小组间交流弥补不足等。其五,项目反思升华。项目反思升华阶段是高职文科项目教学中较有特色的环节。在项目反思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共同反思项目驱动教学的理论和方法是否得当?专业理念和价值是否融入项目中?项目执行的困境在哪里?是否有伦理的问题?以后项目如何开展等?项目反思阶段,教师主要通过对每个学生项目组展示的成果以及分享的问题,反思项目教学法实施的难点及困境,思考教学安排更合适的途径等。学生则从项目设计本身及专业视角反思项目对小组成员在知识、能力、素养方面的作用,内化在项目中获得的隐形知识,提升职业能力和素养。

五、项目驱动教学法的问题及建议

项目驱动教学法具有项目导向性、实战性和创新性特点,能极大地调动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强化学生职业能力。但是项目驱动教学法在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运行中存在以下不足:它可能使学生精力全部集中于项目的完成上,而对专业中涉及的知识点把握不牢,理解不深而影响系统掌握;对教师的能力和学生的参与度要求较高,会因各种因素导致实施效果受影响;需要全新的设计理念,目前没有针对性的教材,导致课程会因教师、学生以及环境的变化而规范性差。针对以上问题,加强项目驱动教学法运行模式应用的措施如下:其一,构建知识与能力并进的项目驱动教学的评价体系,不仅对学生的项目操作进行考核,也对其知识结构的学习进行考核,通过课程知识作业、笔试考卷、知识点答辩等方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重视及掌握;其二,提升教师对专业、职业发展的前沿趋势以及就业市场需求和职业能力的核心点的把控能力,保障构建的项目课程与职业院校学生培养的目标相吻合。其三,提高教师玩转课堂的技巧和能力,综合地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地安排教学场景、科学地建立考评系统。其四,开发以项目开展过程为主线、学生能力开发为目的的过程性教材,保障项目驱动教学的有序开展。

作者:苏敏 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任春红.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沈阳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3月.

[2]张龙娟.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电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5月.

[3]杨建中.项目教学法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4]王佳.项目教学法在汽车构造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