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安全专题报告

网络安全专题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安全专题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网络安全专题报告

网络安全专题报告范文第1篇

4月12日,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2012(第二届)中国电信业信息与网络安全高层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以“面向‘十二五'的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和云安全策略”为主题。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保障局副局长熊四皓、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宁家骏等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并作专题报告,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领导、电信增值服务运营企业代表、重要信息系统网络和信息安全主管、技术研发单位、新闻媒体等约400人出席了本次会议。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刘彩主持了大会开幕式。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保障局副局长熊四皓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我国信息通信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面临的网络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一是网络的IP化程度不断加深,以云计算、物联网、社交网络、微博客、智能终端等为代表新技术、新业务、新终端不断涌现,但IP网络的可信机制和安全可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压力与日俱增。二是黄赌毒等网络不良和违法信息时有抬头,移动互联网安全和手机恶意程序传播引起广泛关注,用户信息泄露、网络钓鱼、网络攻击、病毒传播等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网络环境治理和用户权益保护工作任重道远。三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多种矛盾凸显,互联网等新媒体的聚焦、发酵、放大、扩散效应,使社会管理的难度大大增加,中央和有关部门对加强信息网络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是国际上围绕网络空间的竞争和博弈日益激烈,西方国家连续网络安全战略,发展网络攻击威慑能力,宣传“中国黑客攻击威胁”,亟需我们从战略层面统筹谋划、提高能力、有效应对,维护我网络空间安全。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在报告中指出,针对我国信息安全顶层设计缺失和滞后问题,要认真研究分析信息安全新形势对我国的深刻影响,加快研究制定和实施适应新形势的信息安全战略、新时期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新时期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以及实施步骤等。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现阶段,我们应针对云计算和物联网信息安全保障关键技术攻关等,统一领导、统筹规划、明确目标、总体布局、分工协作、分段实施,鼓励创新和竞争,通过攻关工程的建设,将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到世界先进水平。(董义)

(中国通信学会)

网络安全专题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任务驱动 理念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c)-0197-01

1 计算机任务驱动型教学的概述

计算机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分析当前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模式的现状,不难发现目前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存在许多问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不能满足需求,不能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必须要对其进行改革。计算机课程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的特点是实践性强,知识更新速度快,这要求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计算机课程的知识点的分布往往是网络型的,而不是线性的。运用计算机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涉及多个知识点。因此,计算机教学没有必要严格地按照线性的方式进行,可以根据内容的特点从不同的点开始,同时要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知识点。

任务驱动教学强调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因此,要正确认识任务驱动中“任务”的特定含义,使用中要坚持科学、适度、适当的原则,避免滥用和泛化;要注意任务的情境性、有意义性、可操作性;任务大小要适当、要求应具体,各任务之间还要相互联系,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一个任务链,以便学生踏著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

2 计算机任务驱动教学的策略

第一,任务分析,明确学习目标。学校的计算机课本应当是任务驱动型的软件应用教学,设计出一个步骤明确的实例制作。在学习新课前让学生先观察比较范例和练习,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存在的问题,再一起讨论分析解决问题所需的技巧。这样可以让他们更快地集中注意力,温故知新,明确课程的学习任务,并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多问问题,激发思考。任务驱动理念认为,知识的获得并不是授予而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只是给学生以知识,而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建构知识。计算机知识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适合以问题引导。在教学中,教师应把任务分解为问题支架,鼓励学生自己从书上、网络中或同学处找寻答案,并把答案大声地说出来。这种经过学生自己思考和重组的知识比教师直接讲授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掌握。同时,问题可以多问,重复地问。例如,在Word教学中,插入图片的文绕图方式是学习的难点,在每次使用的时候多问几个为什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比较熟悉,加深记忆。在这问与答的互动中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营造更好的学习气氛。

总的来说,任务驱动的计算机教学应当从解决问题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通过问题解决进行学习是计算机教学的主要途径。一方面,通过问题解决活动学习信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像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学生把信息应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甚至可以间接或直接地参与到社会生产、信息革新等各项活动中去。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尽量将信息课安排在计算机机房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场所;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解决问题。

第三,联系实际,延伸课本知识。在信息教学中,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课本的基本知识,而更应该了解信息的应用和学会把信息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所以除了讲授计算机课本上的知识外,应注意引导学生思考索学习的信息技能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用,鼓励他们回家尝试使用,或请教父母。如果是工具软件的学习,则可设计与学生生活或其他课程相关的制作活动。例如,在节日设计贺卡、海报,结合自然和社会课制作专题报告,制作我的小帐本等。只有通过这种自主创作的学习活动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学会信息技能。

第四,关注基础水准和认知特点差异,设置不同的任务,鼓励个性化发展。学生在信息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分化很快,再加上起点水准参差不齐,会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教师应该通过设立多级学习任务和多样的学习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到合适的内容;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不同意见和创造性思路的迸发,鼓励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式和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水准差异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次教学;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补课的方法为其奠定必要的基础,消除他们对计算机的神秘感,增强其学习的信心;也可以采用异质分组的方法,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协同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少数冒尖的学生,给予专门辅导,使其早日成才。

最后,鼓励竞争与协作,进行自主探究。信息课程开放性、多样性和实用性的特点非常适合开展协作学习。例如,在学习网络安全时可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上网经历,总结网络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然后通过分组讨论、收集信息了解如何在网络上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而在软件使用的学习中则可尝试设定开放性任务,例如制作电子报和专题报告,让学生分组协商,自定主题,收集信息,评价分析信息,共同制作完成作品。这是一个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过程,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自主探索学习的热情。同时,在教学中适当营造竞争气氛可增加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也可帮助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 丁铁红.计算机“任务驱动模式”教学法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实施“任务驱动”[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3(2).

网络安全专题报告范文第3篇

【 关键词 】 电力行业;网络舆情监测;Web挖掘技术;搜索引擎技术;互联网公共危机

1 引言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今天,网络新闻媒体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平台。在反映事实和引导舆论方面,网络与传统新闻媒体有同样的功能,但是具有不同的特点。通过互联网,任何人都可以在微博、论坛、留言版或者自建站点上言论和观点,却往往不考虑言论的真实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影响。

电力行业舆情监测系统的建立健全将有效地增强电力行业舆情信息监控能力,帮助电力部门及时处理面临的问题,从而有效提升电力企业的社会品牌、知名度和企业服务质量。舆情系统还将帮助电力企业良好形象,维护地方持续稳定,提高安全生产和员工工作效率,了解用户需求和体验。

2 系统设计

2.1 系统总体设计

2.1.1 系统功能设计

一个完整的电力行业舆情监测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即舆情信息采集系统、舆情信息分析系统和舆情服务系统。

2.1.2 系统架构

系统采用B/S架构模式,只需要联网的浏览器,就能实现随时随地访问系统。

2.1.3 系统技术框架

系统采用J2EE的架构进行开发,采用成熟的基于MVC的Struts架构。Web Server接受客户的访问/交易请求,并建立起安全通道之后,根据不同的业务请求,由专门的Action Servlet进行处理,该Servlet会根据不同的请求调用相应EJB或Javabean对数据库进行访问,并调用组件处理相应的系统流程,最后根据配置文件定义的结果显示页面,将系统处理结果传输到用户端,从而实现了对系统请求的处理。

2.2 舆情采集系统设计

采集子系统主要包括两大模块,即全网采集和定向网站采集。两种采集模式既保证了风险信息采集的深度广度又保证了风险信息采集的及时性。风险采集系统每秒钟可实现100条数据挖掘和采集,并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无人值守的信息采集,具备自我恢复启动功能,通过向导式配置界面,可以快速添加网站采集规则,具备网页智能抽取功能,自动从复杂的网页内容中通过统计算法,智能抽取出标题、正文、日期、来源和作者等元数据属性。

2.3 舆情分析系统设计

分析引擎是本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对采集系统采集的数据,自动进行智能分析。分析引擎的主要功能包括:自定分析舆情监测信息级别、自动生成热点、负面研判、自动分类、自动生成专题、转载计算、自动抽取要素和关键词、自动摘要、自动预警、自动生成统计图表等功能。

舆情分析系统可实现每10秒200条以上的分析效率,在不考虑网络拥堵的情况下,最高可实现每10秒500条数据的分析,完全满足庞大采集信息的及时分析,为信息的及时筛选提供了保证。经统计,舆情分析系统的无效信息过滤率为99.5%以上。

2.4 舆情服务系统设计

风险监控应用服务系统可风险事件监测、风险预警、风险追踪、风险分类管理、风险统计分析、定制专题报告、生成简报等,为及时捕捉风险信息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系统功能符合思想政治部及其他风险监测部门的工作需求,从风险信息监测、风险监控分析都有合理的组织,数据相关程度和准确率高。

3 关键技术及应用

前章阐述了电力行业舆情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法,然而在实现过程中,还需要解决许多关键问题才能达到设计最终要求。本系统运用到的关键技术主要有Web挖掘技术和搜索引擎技术,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技术以及在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3.1 Web挖掘技术

Web挖掘是指从Web上抽取数据的一种方式,它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非结构化的文本中抽取有用信息,涉及Web、数据挖掘、自然语言智能处理、人工智能、统计学、信息学等多个领域,是一项综合技术。下面简单介绍系统中应用的几种Web挖掘技术。

文本特征表示:即以一定的特征项来代表文档信息,从而实现对非结构化的文本处理。

结构分析:建立文本的逻辑结构,如文本主题、层次和段落,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主题思想。

文本摘要:根据文本特征提取和结构分析,选择权值较大的句子,抽取文本关键信息,对文档内容进行概括,最终生成文本摘要。

3.2 搜索引擎技术

搜索引擎是网络信息检索的最常用工具,它将网络信息资源分门别类组织起来,通过搜索网址的方式来实现信息检索。按检索机制可分为全文搜索引擎、目录式搜索引擎和元搜索引擎。

3.2.1全文搜索引擎

从互联网网站提取信息并存入数据库,检索与用户查询条件匹配的相关记录,然后将结果返回给用户。这种搜索引擎的优点是检索信息全面、直接方便;缺点是信息量繁多、杂乱。

3.2.2目录式搜索引擎

通过用户浏览层次类型目录来寻找所需信息,通常表现为网络链接。其优点是使用户清晰方便地查找到某一大类信息;缺点是搜索范围相对较小,可能遗漏某些重要的信息源。

3.2.3全网搜索引擎

同时在其他多个引擎上进行搜索,没有单独的数据库,通过自定义界面查询其他独立的搜索引擎。其优点是快捷,覆盖面广;缺点是高级检索功能不完善,不能对检索结果进行处理。

4 系统应用

在实际研究过程中,舆情监测系统主要针对文本信息进行抓取、分析和应用。然而互联网信息还有相当一部分存在于多媒体信息中,如视频、声音、图片。如何从多媒体中获取关键信息,这是未来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一个发展方向。目前多媒体信息通常也附带有文字描述,因此绝大部分的舆情信息还是能被监测到,但是出于发展和科技进度的要求,对多媒体信息的识别和关键信息抓取及应用,还需要深入研究。

5 结束语

本文阐述了利用Web挖掘技术、搜索引擎技术进行基于关键词的电力行业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设计过程与实现,通过实现对互联网资源进行全网监控、定向采集和智能分析,及时、准确地发现负面、最新网络信息,快速获知网络信息来源并建立相应预警机制,有效提高了舆情监管效率,加强网络舆论监管与正确引导、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江黎黎.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处置机制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2] 梁伟贤.网络搜索引擎发展现状的探讨[A].2007中国科协年会——通信与信息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

[3] 刘向辉,尚振宏,胡建华.新一代Web搜索引擎中数据的抽取[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0(03).

[4] 吕月娥,李信利.基于信息类别的元搜索引擎设计[J]. 微计算机信息.2007(21).

[5] 赵晓静.Web文本挖掘综述[D].电脑学习,2008(5).

[6] 郑逢斌.关于计算机理解自然查询语言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

[7] 孟春艳.用于文本分类和文本聚类的特征抽取方法的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9(3).

[8] 胡学钢,董学春,谢飞.基于词向量空间模型的中文文本分类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0).

[9] 贾菲,刘威.基于Android平台恶意代码逆向分析技术的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2,(04):61-63.

[10] 吴小毛.基于点对点即时信息交换安全通信协议模型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2,(04):72-74.

网络安全专题报告范文第4篇

一、网络浪潮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不能无视已经在青少年身上发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发或正在引发出社会、家庭、学校诸多的焦虑,一些家长和教师认为是网络毒害了青少年,使他们无心向学。确实,网络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其弊端也日渐显露。网络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给德育理念的主导性带了新的挑战;网络成员沟通的交互性给现有德育方法的机械性、静态性、单向性、带来新的冲击;网络技术发展的创新性与现有德育模式的滞后性是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新挑战;学校德育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交流缺乏人格上平等,是网络时代教育的巨大障碍。

二、主要对策:

借鉴和吸收网络文化的积极因素,抢占网络思想阵地。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以应对网络文化的挑战。

1.关注网络,弘扬东方文化,加强青年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自律教育。

针对网络文化的多元信息流的冲击,学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对网络保持高度的关注,做到了解、知情、监控。学校网络中心要明确管理规范,要依靠技术手段切实加强对因特网的控制力和对各种不良信息的屏蔽能力,构筑网上防线,保护民族文化。积极主动利用互联网这一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穿透力强的载体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网上传播,及时对某些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大局的观点提供事实,针对一些热点问题提出正确的观点,进行正面的引导,使网络处于可控状态。针对网络文化中的西意识形态中的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我们要大力弘扬东方文化,重建东方文化的优越感,注意和倡导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促进东方文化与西方文明的交融。学校在加强德育工作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特别要强化“两课”教育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教学内容上要大量引入人文知识;在教学手段上,大力推广电化教育;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座谈式、辩论式,专题报告、专题调查等多种形式。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文化素质系列选修课程,内容要涉及到文、史、哲、体、美等方面。要积极举办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和播放文化素质教育电视片和中外著名影片。要引导学生开展以人文素质培养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另外,在德育教学中可以增加“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知识教育,依法使用网络”、“做文明网民”等相关内容。还可以在网上与学生开展网德大讨论等活动,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和法制观念。

2.建立专门网站,利用网络手段加强德育教育。

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者应该积极主动的利用网络资源,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共享性、交互性等的优势对学生进行道德法制教育。学校要开辟专门德育网络主页,让学生自觉或不自觉的,以主体或受体身份参与进去,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在每个网页上都要增加有关网络安全与网络法律、道德的内容,并通过强有力的网络环境的感染力量加大对学生网络道德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学校还要以开放的心态应对互联网的挑战,即要既坚持正确导向,为学生乃至社会广大网民建设寓思想性、教育性和多样性于一体,具有导向性原则,又能体现时代精神喜闻乐见的网站。在四通八达的交互式网络平台上,针对一些事关大局、事关政治方向,事关稳定的敏感性问题,要有正面的声音,给涉世不深的学生以政治上的引导。学校要创建有鲜明特色的思想类网站,将可读性、服务性与权威性、指导性有机的结合起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充分体现学校的文明形象和人文精神,增强学校网站的文化含量。注重双向交流,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共同交流。学校和老师可以在网络上设置电子意见信箱,倾听学生对学校日常管理和对老师在教学方法、内容上的一些意见和要求。学校要尝试利用网络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利用校园网学生工作信息,开展党团组织,学生社团活动。学校可以在校园网上建立心理咨询站和思想政治工作信息数据库,开辟德育教育的新路子。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网络引起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网络具有超时空、迅速的特点,因此这种心理咨询安全便捷,利于打开学生的心扉,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

3.要培养运用网络从事中学德育工作的专业队伍。

从事德育工作的干部和教师,不但要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而且要学会把德育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以便解决网络时代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学校育工作者要注意从网络上搜集信息,学会运用网上的正面材料,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和解疑解难。学校德育工作者也要注意把握好传统的宣传工作阵地,如报刊、教学、科研成果等资料,特别是“两课”的教育成果,及时地移植到网络上来,加强正面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4.德育工作要在理念、内容、方法上进行前瞻性的探索。

网络安全专题报告范文第5篇

1.结合安全教育课理论教学,衔接第一课堂北京林业大学于2004年把安全逃生课列为必修课并纳入学分,首开国内高校先河。随后,部分高校认真研究新时期安全教育的规律,陆续将安全教育课列为学校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制定教学计划,选取科学教材,适当安排课时,并采取一定方式进行考核。与纯理论知识授课不同,安全教育的课堂应以理论知识为主线,辅以案例分析、模拟应急训练、模拟自救演练、防身技能训练、专题报告会等多种形式。通过安全教育课,大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了防火、防盗、防骗、防止人身侵害以及交通安全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安全常识,培养大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自救自护的能力,这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结合校园文化安全实践,渗透第二课堂第二课堂处于有形教育和无形教育之间,相较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内容丰富、主题广泛、形式多样,具有自主性、知识性、娱乐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在高校安全教育中,要把校园的安全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锻炼能力。如新生入学教育时发放安全教育手册、宿舍安防小贴士、组织安全知识讲座,在高年级学生中组建大学生治安志愿者服务队和安全学习交流协会,在日常的学生活动中举办安全运动会,组织安全图片展览和模拟消防演习等,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以达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目的。

3.结合网络新媒体新平台,拓展第三课堂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和服务,是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科学化的重要手段。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更加广泛地深入大学生生活。充分发挥网络媒介容量大、速度快、覆盖面广等特点,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和服务,是提高高校安全教育的有效手段。高校安全教育可以尝试通过网络安全主页、论坛、微博、微信、QQ、飞信、邮件、人人网等方式,主动抢占网络宣传阵地,及时安全信息,适时进行安全管理干预,增强分类教育引导的实效性,提高安全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二、以三个转变为突破口的安全教育质量提升体系

无论在实践操作层面,还是在理论研究层面,当前的高校安全教育依然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学校应积极完成三个转变,提高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质量。

1.由表及里,加强高校安全教育的实效性高校安全教育关键在落实,目前高校的落实情况远滞后于实际形势的发展,或是出现重大案件后才会加以重视,或是重安全管理轻安全教育。前者问题在于预防意识淡漠,后者治标不治本,有形的安全问题可察觉,而学生安全素质不高的隐形隐患危害更大。在高校安全问题中,教育与管理是相辅相成、不可割裂的,二者的目标都指向于高校安全的保障。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引导学生重视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同时,要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如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校内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日常行为;及时查处发生在大学生中的各种安全问题;落实学校安全防范措施等。总之,高校安全教育应健全体系,将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相结合,将理论学习与参与实践相结合,促使高校安全教育的有效深入。

2.以点带面,加强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性目前,高校的安全教育多是零散和随意的,大学生普遍缺乏深入的、系统的安全教育。原因之一是高校安全教育组织机构和领导机制不完善。一般认为,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保卫部门的职责;而安全保卫部门认为其职责主要是学校的安全管理,且无力承担安全教育工作,等等。原因之二是安全教育力量单薄,缺乏专业师资和专业管理人员。目前的安全教育尚停留在辅导员层面,只是组织安全教育主题会和节假日前后的安全教育例会等。高校安全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齐抓共管与分工负责相结合。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是高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内容。学校保卫处、学生处、思想政治教研室、宣传中心、后勤管理部等都责无旁贷。应当实行岗位责任制,主管领导指导监督,安全教育中心人员、辅导员、班主任及学生干部贯彻落实到学生个人,使高校安全教育制度化和系统化。

3.由此及彼,加强高校安全教育的前瞻性高校的安定和谐是育人的基本前提,意义重大。对于如何保证高校的安定和谐,存在着一种颇为普遍的错误观念:即单纯强调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此观念指导下,高校会更多地约束学生的行为,制定更加严厉的处罚办法,防止各类事件事故的发生。这种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做法,缺乏前瞻性,看似解决眼下问题,但安全隐患一直存在。只有真正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引导学生如何避免事故,教会学生如何处理事故,这才是校园安全的根本,才是教育的根本。

三、以三个难点为着重点的安全教育管理保障体系

安全教育的高度、宽度和长度是取得实效的难点。对这些问题,高校要力促三个结合,才能推动实践教育向立体纵深发展。

1.安全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并认为这些基本需要对人的生存发展来说十分重要,一旦缺失或未满足将会带来身体上或精神上的隐患,若得到满足就演变成追求高一级需要的动力。因此,高校的安全教育作为保障大学生生存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而且是高校育人的重要保障。将安全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一方面完善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体系,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和抵御非法侵害的能力,确保高校的安全稳定。

2.安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近些年,大学生发生的人身意外伤害和非正常死亡的事件逐年增加,分析事件的原因,发现多是心理障碍造成的恶果。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心理成熟滞后于生理成熟,心理状态波动起伏明显、稳定性不强,且情绪控制能力较差,易诱发校园安全事件。将高校安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素质拓展等活动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我、提升自我,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建立一套“预测、排查、干预、跟踪”的危机积极应对机制,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跟踪,防止出现自残、自杀和伤害他人等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