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村道路建设方案

乡村道路建设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村道路建设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乡村道路建设方案

乡村道路建设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乡村;道路;路面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U412.37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关于乡村的道路设计,笔者在此将浅显的提出自己的看法,我们应该意识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道路。不然就无法将城市与乡村进行连通,如何合理的设计道路呢,以下,笔者将展开叙述

关于乡村道路设计的概念

关于乡村道路的建设,我们应该意识到农村所处的位置一般是是比较偏僻的角落,而且,与城市的规范化不同,乡村一般是比较多元化的,所以在设计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最为重要的是应该保存相应地方的具有文化价值的地方特色,不要因为城市化与经济化的步伐而将本身便有价值的东西破坏掉。并且尽量提高公路的交通的容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1关于道路的承受能力设计

虽然农村的经济发展是比较落后的,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农村具有很多的优势资源,例如很多无污染的农副产品,这种正是城市所缺乏的,还有很多的矿产资源等。所以,乡村的公路的发展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一般而言,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很多的超重的货车也会进入公路,而且,因为城市的公路的收费,很多货车为了逃避,也会选择乡村的道路,面对这样的情况,乡村道路的承受能力便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如果乡村道路的承受能力不够的话,就会给乡村的道路带来比较大的伤害。在选择乡村道路的承受能力的时候,也就是相应的荷载的设计的时候,应该以所观察到的最大的荷载为准,来设计乡村的道路,这样才可以保证乡村道路的承受能力。

1.2关于道路的速度的设计

面对乡村的道路的设计,我们要明白,对于乡村而言,他们对于各种交通法则没有比较清晰的概念,而且交通业没有城市的那么繁忙,他的应用一般是农作物的收取与运送,明白了这些,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就可以根据乡村的实际的交通量来设计道路。

1.3关于道路的路线的设计

关于乡村道路的设计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城市的各种繁华的景象变得乏味,对于乡村的清新空气反而有了期待,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在设计道路的时候,应该将乡村的景象尽量的呈现在道路的四周,一般而言,乡村以前是存在相应的道路的,所以,在我们建设新的道路的时候可以在以前的基础之上进行再建设,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对于乡村而言,田地是他们生存的根本,所以在建设道路的时候要做到尽量的不要破坏耕地,如果实在必须要经过耕地,也要给予相应的补偿。对于乡村道路的施工的质量,虽然,乡村的交通量并不是特别的大,但是我们也应该严格按照相应的建设标准进行建设,道路的质量在一定的程度之上也意味着安全程度。

1.4关于路面的选择设计(硬化)

关于路面的硬化设计,我们应该意识到他的原料是比较重要的而一个部分。骨料级配比较重要,可参照基层底基层的级配标准,尽量使材料合成级配满足嵌挤的结构形式。砂土的含量不要太多,以能填充骨料的空隙为准,多了骨料容易悬浮,影响碾压骨料的嵌挤和密实混凝土的含水量以6%左右为宜,手握细骨料成团,落地开花。碾压后避免经受挠动,避免强度没有形成便受到破坏。路面的施工的工艺也是必须复杂的,这就需要我们合理的安排来控制工期。因为乡村道路的施工需要的工程的步骤是比较复杂的,所以,每一个步骤的延误都会对于工程造成影响,所以合理的安排显的比较重要。

关于乡村道路设计的技术要求

关于乡村的道路设计的标准,本研究是以三级公路为准的。因为乡村道路的特殊性,所以我们在设计的时候要本着“因地制宜”的理念。在设计之前,地形是需要考虑的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在技术参数方面,我们要保证交通的畅通,并且要确定好道路的宽度以及路面的荷载参数。以下我们将给出一定的设计的参数。 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经计算,农村公路主要线形技术参数一般取值为:三级路平原区设计速度3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9米,路面宽度7.5米;三级路山岭区、四级路平原区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7米,路面宽度6.5米;单车道四级路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5米,路面宽度3.5米,并在适当位置设错车道。其他的路面的厚度,本研究不再一一展开叙述,因为乡村道路的多样性,需要根据具体的测量来确定。

乡村道路的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般而言,对于大多数乡村的道路而言,并不是新建设的,而是根据以前的道路进行改进的。很多情况之下,因为新旧的交接就会出现比较多的质量方面的问题。所以,在乡村道路设计的过程中,笔者将指出几点需要注意的地方。一般乡村的地形都是比较多变的,面对变化比较平缓的地形,我们可以根据地形的变化来进行设计,但是面对变化比较大的地形,我们应该在设计的时候将其变得平缓,将他的路面的宽度变窄的话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在新旧路面的交接的地方,我们尤其要注意材料的使用,以保证交界地方的质量安全。在乡村原先的道路的基础上,本身的质量就比较好的道路可以进行一些基本的修正即可,不必进行大规模的修正。乡村道路的排水问题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因为排水在安全性方面发挥比较大的作用。一般情况,在发生事故的的所有案例当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一半以上都是因为排水没有设计好而造成的。当然,这样的设计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设计的过程中,资金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因为,在乡村的道路方面,政府一般给予的资金是比较少的,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将资源的利用实现最大化。在乡村道路建设之前,一定进行一定的考察,然后确定好设计的方案,在对待方案方面,一定要反复的斟酌。在方案确定之后,一定要严格按照方案进行,不要偷工减料。通过以上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在乡村道路的设计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并且比较的零碎,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在工作之前将一切安排妥当,将零碎的问题确定下来,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耐心。

结语

没有道路就无法发展经济,要想发展乡村的经济,就必须先修道路,关于乡村道路的设计,笔者首先介绍了一下他的基本的概念,然后笔者从四个方面浅显的介绍了一下乡村道路的设计。然后笔者浅显的提到了一些技术方面的要求,因为乡村方面,不同于城市,没有比较好的规范化就导致在设计的时候会面临着比较多的特殊的情况,这就要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很多数据是需要实地测量,最后笔者介绍了在乡村道路设计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出乡村道路的设计方面面临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这就需要我们耐心的去解决,将方案确定好,这样就可以在施工的时候有据可依,并且在施工的时候应该严格执行,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毅夫,张子培.张清旅游公路绿化I:程和景观协调的研究[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3,23(4): 91 ~94

[2]韩丽齓姜玉兵.浅谈道路景观设计[J].辽?酋交通高匁专科学校学报,2003,5(4):27 ~28

乡村道路建设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道路交叉;结构型式;设计方法

引言

在公路网中,公路与公路、管线纵横交错,形成交叉。相交公路在同一平面上的交叉称为平面交叉,交叉的地方称交叉口,相交的公路分别在不同平面上的交叉称立体交叉。在平面交叉口上,不同方向的车流和行人互相影响干扰,不但会降低车速、阻滞交通、降低通行能力,而且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平面交叉口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路交通的咽喉部位,它直接影响到公路的使用质量,所以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公路的交叉规划和设计,必须符合安全、经济、合理、舒适和美观的要求

1.道路交叉的影响

1.1高速公路与普通县级或以下公路,明显要先满足高速公路的通畅。高速公路是全封闭式快速行车道路,与各种道路的交叉方式均为立交。

1.2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相交,采取哪种形式立交没有一定的规则,一般是由设计因地质宜进行设计。如果是仅从造价的方面考虑,普通公路因为等级低,做桥的规模相对较小,造价方面也会小一点。但如果要考虑一些地形、地貌,以及其他的一些因素在里面,比如说景观、视线以及安全和排水等方面的因素,也许会把普通公路放在下面。在平原地区,一般会考虑把普通公路放在上面,两种方案对比,显然这一方案的造价会低很多。

1.3高等级公路相交或交通量过大而平面交叉无法适应时,或是行车速度高、地形条件适合做成立体交叉,从经济上考虑又合理时,均可以考虑用立体交叉。立体交叉按道路交叉结构物分类,可分为上跨式(即高架桥)和下穿式(即隧道式)。

1.3上跨式排水方便,施工方便,但占地大,引道较长,影响视线。

2.通道结构型式的选择

2.1通道的设计原则。通道的结构型式应根据被交叉道路的使用功能、性质和未来的发展需求,本着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设计,同时还应考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便于施工和养护。通道设计时应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2.1.1桥涵跨径的选择,应根据被交叉道路的通行能力、当地长远发展规划等因素决定孔径。

2.1.2充分考虑不同的结构型式对主线纵断面的影响。

2.1.3下部及基础型式的选择。

2.1.4被交叉道路的改建设计。

2.1.5通道的排水设计。

2.2通道型式的选用。在通道设计中,应对不同的结构型式加以比较,合理选用。根据目前和长远的通行需要,结合当地路网和地质情况以及施工养护和维修等条件综合考虑确定。目前通道的结构型式多采用板式通道、拱式通道、箱型通道。

2.3桥台及基础。支撑梁轻型桥台和薄壁轻型桥台是板式通道经常采用的两种结构型式。这两种桥台不但体积轻巧,工程造价低,而且锥坡均辅以裙墙,坡角一般不放至地面,台前不溜坡,可节省桥下净宽。支撑梁轻型桥台采用扩大基础,用于地质情况良好的小跨径通道,最大跨径不宜超过8m。薄壁轻型桥台采用桩基础,用于地质情况较差的通道。在施工时,须待台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且上部结构安装完毕后方可填土,以保证其安全性。通道应尽量不设在地基松软、软硬不均匀的地段,以免造成过大和不均匀沉降。当无法避让时,应采取合理的地基加固处理措施或选用箱型通道。

3.乡村道路通道的设计方法

乡村道路是泛指乡村、城镇之间不属等级之列,用于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通行的道路。包括大车道、机耕道等均属乡村道路。乡村道路与公路交叉的数量,根据公路等级应有所控制。在乡村道路密集地区,当交叉点过密影响行车安全时,宜适当合并交叉点。高速公路与乡村道路交叉时,应采用分离式立体交叉。

3.1乡村道路分为通行机动车道路和仅通行非机动车及行人道路两类。通行机动车道路又分为通行汽车道路和不通行汽车的机耕道路两种。

3.2乡村道路从公路上面跨越时,跨线桥桥下净空应满足等级公路的规定要求。当出线地势较高,与乡村道路交叉时,就要设置通道。按通道的使用类型可分为人行通道、机耕通道、汽车通道三种类型。设计时应对现有乡村道路进行充分调查与研究,以便确定适当的标准与间距。目前规范对各种通道的标准基本是一致的,即三种类型的通道净宽均为4m或不小于4m。原来,我们在几条高速公路的设计中不管是哪种类型的通道,均采用同一标准即净宽为4m。我认为通道设计应满足现有道路及其未来的通行能力,满足群众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对各种类型的通道应按不同的标准进行设计,以达到投资与使用效果更加合理,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

3.3人行通道。仅供人畜行走的通道。其布置要根据居民的分布,农田的分布及行人的密度,同时结合当地行人走路习惯而布设。确定位置后要征求当地的意见,特别是拆迁大量房屋后要结合新建房的位置来布设通道。此种通道可以兼作排水的功能,在山区尽量布设在山边,可节省工程量。当行人较少时,可以改路合并通道,尤其是山上的人行道尽量避免设天桥,最好将路移至山脚设通道。如果仅为一、二户人家需设通道时,可以考虑拆除房屋不设通道的方案,这就需要进行方案的比较了。

3.4规范规定“当乡村道路仅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时,通道或跨线桥净宽不得小于4m,净高不得小于2.2m。笔者认为这个标准还是比较高,特别是在山区,行人较少,受地形限制人行道也没有拓宽为机耕道的可能性。这么大的通道就较为浪费。当行人较多,那么设计净宽4 m的通道还是必要的。因此人行通道标准可降低为净宽不小于净3m,但不大于净4m。这样符合实际情况,使设计更加合理,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在布设时要多考虑方便当地群众的原则,适当增加人行通道的密度。

3.5机耕通道

3.5.1为农用汽车、拖拉机等运输工具行走的通道。这类通道的设计必须充分调查及分析现有道路,结合当地规划及经济状况来布设,一般认为能够服务于农家生产及生活的小型运输就可以了。

3.5.2规范规定“乡村道路从公路下面穿过时,应做好通道排水设计,保持畅通,其净空可根据当地通行的车辆组成和交叉情况确定,一般人行通道的净高不小于2.2m,畜力车及拖拉机通道的净高不小于2.7m,净宽不小于4m。在设计中采用净宽为4m,从实施效果来看是合理的。

3.6汽车通道

3.6.1路基较宽,路况较好,汽车能够行使,虽不是等级公路,但能够服务较大范围的道路需设置汽车通道。这类通道一般布设在乡村道路的“主干道”,并可将附近的道路适当合并来布设。

3.6.2规范规定“当乡村道路需通行汽车或农业机械时,交叉处路基宽度应根据交通量情况和通行农业机械的类型而采用四级公路的单行道或双车道路基宽度。通道或天桥按4m或6 m选用,且应考虑排水设施所需宽度。其净高为,汽车通道不得小于2.2m。目前一种情况是设计汽车单行道,通道净宽为4 m,不可以楚,各工序衔接必须紧凑。

乡村道路建设方案范文第3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县乡道路作为城乡建设的主要工程项目之一,其道路工程施工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交通道路施工的工作者,必须重视施工管理,本文简要阐述了县乡道路工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就当前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做了相应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优化管理的方案,供行业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

县乡道路;施工管理;质量管理;问题;优化措施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需求,不断兴建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县乡道路施工建设作为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最基本的公共基础设施,其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懂不容小觑。县乡道路的施工环境和工艺都很复杂,工期也相对较长,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正文:

一、县乡道路工程施工管理的意义

县乡道路施工项目的管理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工程管理,其关键是对成本预测、决策、控制、计划、考核、相互促进、分析互为条件以及完善各环节的管理健全的规章制度,更是控制成本的重要保障。想要真正控制好项目的成本,就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做好施工的成本策划,使成本控制责任全面落实。

二、县乡道路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前期准备工作不重视。

县乡政府为县乡道路建设的主体,在调查中发现乡镇政府把工程确定了抛投标中标人后,由交通局做为业务主管部门,而施工单位对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不重视,一些较大投资的工程并无可行性论证报告,立项手续不够完善。而且有的为了节约资金投入,不请或请资质与工程投入不相符的设计单位进行工程设计,这必然会导致设计深度不够,当实际施工时才发现问题,形成边设计边建设的局面,从而增加了工程造价,其工程质量也得不到保障。例如某县乡镇在一老路改造中,合同价达2000万元,由于建设单位没有请勘探设计院进行地质勘查,也没有设计单位进行施工图设计,而是利用该镇建管所一位技术人员设计了一张草图就给施工单位施工,结果在工程实际施工时,发现地下有许多暗塘,最后导致临时修改施工方案,使工程决算时超出了500多万元。

2技术标准低。

随着当前县乡经济的发展,客运、货运的需求在不断的提高,而县乡道路乡的村技术标准一般为15cm灰土、3cm沥青混凝土,已越来越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了。

3工程进度及工程质量管理不善。

由于县乡道路的施工量较为庞大,加上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存在许多无法确定的因素,例如受不不良地质情况以及特殊地形条件的影响时,施工难度将会进一步加大,从而容易出现管理不善的现象,所在在进度管理以及质量管理方面,一定要保定工作的有效性。就当前的情况来看,质量与进度控制不善已经成为施工管理中一种较为常见的问题了,如果不能有效的控制好工程施工进度,将会导致无法按期完成施工工作,从而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重建轻管是乡村道路管护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

我县乡村道路有首建设规划早、起步快以胶里程长特点,而在管理养护上却缺乏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和必要的经费保障,从而形成了“县上无力管、乡村无钱管以及农民不愿管”的现象。有的农户利用油路打碾、通过柏油路浇水;有的农户在柏油路上乱泼污水、乱倒垃圾、乱堆杂物;有的农户让不宜上柏油路的农机具直接上路;有的农户挤占路基或排水沟,遇到阴雨天气,低洼处的柏油路就浸泡在水中,造成路面龟板样损坏,缩短了使用寿命。这种重建轻养、“一建了之”的做法,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参与乡村道路建设的积极性。

三、县乡道路工程施工管理控制建议

1提高县乡公路标准,符合当前县乡经济发展。

县乡公路建设的大规模开展,使人们出行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地方财政困难的地方,各省部适当提高补助标准,这就有利于搞高地方农村公路建设标准,从而修建高等级、高质量的县乡公路。就东光县来说,当前大部分行政村村委并无收入,光靠群众集资也比较困难,修建水泥路面成本又太高。从2001年实行“村村通”工作之初,我县在重型车辆通行较少的偏远乡村、农村公路过村路段或主街道硬化路段修建了二十几条砖路,因为砖路不仅施工工艺简单,其造价较低,而且耐积雪、耐雨水,在维修养护方面也更方便。

2规范建设程序,完善施工环节。

在建设计划下达后,项目规模要达到公开招标的标准的,招标单位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应该委托招标机构办理招投标事宜。在开标中应该邀请纪检委、发改部门以及交通主管部门进行现场监督,当确定施工单位之后,应该签定施工合同、监理合同,并向质量监督部门办理监督申请,最后向交通主管部门办理施工许可证后才可开工建设,如有工序不合格、资料不齐全的,一律不许进行进一道工序。

3建养并重,明确管养主体。

根据《河北省县乡道路建设管理办法》规定,县乡道路建设和养护责任主体是地方人民政府,县乡道路建设和养护的主体是统一不可分开的。道路建成后,接养单位应该立担当起责任,完善防护和安保措施,明确养护路段及养护责任人、监督单位、监督电话,加强社会监督力量,增进群民爱路护路的责任感,地方政府应该每年安排必要的养护资金,同时采取多种养护模式,积极探索低成本以及高效益的养护管理办法,从而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结束语:

县乡道路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县乡两个文明建设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但在公路发展意识上很多干部群众的意识并不强,大多数领导认为县乡公路的交通量不必花大力来建设,就算要建设那也是交通部门的事,从而制约了县乡公路的发展,把公路建设的重点放在干线公路上。所以目前最重要要的是加大县乡公路建设的宣传力度,组织工作队员深入县乡农村,向社会各界人士及干部、群众宣传县乡公路发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使得他们从真正意义上去理解发展县乡公路的实际意义并重视、关心并支持县乡公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建新,王国华;浅谈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C];2010

[2]韦秋杰;建设工程计价模式比较与结算审核研究[D];西南大学;2010

[3]王小侠;寒区旧水泥路面沥青罩面层间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

乡村道路建设方案范文第4篇

____年全镇造林绿化任务:

1成片造林(单一小班起始面积50亩以上)1300亩。、

2未成林造林地补植补造300亩。、

3创建省级森林村庄1个。、

4村庄绿化5个、

5乡村道路绿化5公里。、

6河渠绿化5公里。、

7塘坝绿化10个。、

8苗木花卉500亩。、

(一)成片造林。主要以荒山荒地、岗坡地造林和主干路沿线森林长廊造林为主,其中苗木花卉基地500亩。森林长廊建设重点是合铜路、邱黄路两侧及沿线。

(二)农村“五个一”绿化工程。即:一个成片造林、一个自然村庄绿化、一条道路绿化、一条渠道绿化、一座塘坝绿化。1、结合美好乡村建设,重点是中心村、永久性居民点绿化,充分利用村庄周围、房前屋后、路渠两边等空隙地,每个村庄人均新栽乔木树种不少于10株;2、镇主干路、“村村通”道路沿线开展绿化每侧栽树1-3排;3、结合水利兴修绿化河渠、塘坝;4、村委会驻地及中心村周边绿化。

坚持以明晰产权为核心、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的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和规模林业,把生产经营权落实到企业、大户和农民手中,形成政府、企业、大户、农户共同参与的投资格局。

(一)成片造林项目,积极通过招商引资,确定投资建设主体,由企业、大户经营。

(二)道路、渠道绿色长廊林木确权给大户或农户,村庄、塘坝树木确权给农户所有。

(三)加强农田林网建设,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林木所有权确权给农户。

(四)鼓励企业和造林大户租地造林,鼓励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与企业、大户合作,建立苗木花卉基地、商品林基地和企业原料林基地。

(五)按照合肥市《关于加强和规范森林合肥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的要求,规范农村土地流转、造林合同,加强规模造林规划和质量监管,确保森林资源稳定增长。在确保造林主体享有所造林木所有权的同时,不得影响整体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林区道路长廊林木不允许移植或采伐。

(一)宣传动员和任务落实阶段(____年12月30日以前)。

全面做好植树造林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分解落实任务,编制实施方案、作业设计,完善土地流转、选择树种、苗木询价订购、筹集资金等。

(二)整地阶段(____年1月底以前)。各村(社区)____年1月底前全面完成整地任务,确保植树造林工作顺利开展。

(三)植树造林阶段(____年3月底以前)。抓住春季植树的有利季节,在全镇掀起造林绿化,全面实施、整体推进,3月底完成全年造林绿化工程建设任务。

(四)检查验收阶段(____年4月和9月)。对已完成的造林项目认真开展复查和“回头看”,对苗木缺失的及时进行补栽补植。加强苗木的抚育和管护,及时春灌,确保植树造林质量。4月份和9月份分别组织检查验收,上报造林成果。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镇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造林绿化工作领导小组,责任到人,各村总支书记为第一责任人。

(二)加大土地流转力度。

各村要把土地流转作为推动植树造林工作的重要抓手,为承包大户土地流转做好服务工作,杜绝栽植无主树。

(三)加大奖惩力度。

1对于成片造林100亩以上每百亩奖励村书记、主任各500元。、

2对于乡村道路及渠道绿化栽树2排以上每公里奖励村500元。、

3对于村庄绿化按照规划人口人均不少于10棵标准奖励村1000元。、

4对塘坝绿化每个塘口栽植500株以上每座塘坝奖励500元。、

5创建省级森林村庄奖励村2000元。、

6以上奖励各村必须要完成镇下达的任务且符合植树导则并通过县级验收。、

7凡未完成镇下达任务的村罚村书记、主任各1000元。、

乡村道路建设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低碳;乡村规划;低碳乡村;石头村

中图分类号:TF7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全球气候的持续变暖,“低碳”已经成为了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以来,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在积极寻求低碳发展之路。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各种低碳方案中,我国大量开展了以城市为主的低碳城市建设,即我们所熟知的“低碳城市”,乡村通常是被忽略的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减少乡村的碳排放,从低碳的理念对乡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才有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目标。

一、低碳与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必然担负着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但对于城市规划中如何有效落实低碳城市建设理念,如何确定低碳城市规划定位、内涵,构建低碳城市规划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具体实施方法、今后的发展方向等,都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城市低碳还与城市形态、空间布局、城市发展模式等直接相关,因此需要加强碳排放与城市形态、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模式、城市建筑等多方面的相关性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构建低碳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基础,并进行实证分析,为选择最适宜的未来城市发展道路提供思路,塑造理想的可持续低碳城市发展模式。

二、乡村规划的低碳建设研究

随着城乡差距的缩小,农村碳的消耗与排放量将与日俱增,目前农村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问题已开始受到关注。《农村社会转型与低碳排放路径》一文中提出我国农村的社会转型使得能源消耗增加,从而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急剧增长,因此我国农村未来的能源发展战略必须改进能源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能源结构,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目前将低碳理念贯彻到新农村的建设中将成为必然的趋势。目前低碳城市建设理论主要集中在“城”而对城乡一体化中的“乡”的低碳设计关注较少。笔者希望通过此次规划对如何将低碳贯彻到新农村建设中进行探索。城乡统筹背景下的低碳新农村规划可以借鉴低碳城市的研究成果,但因其与城市的不同,不能按照低碳城市的规划要求。低碳新农村规划内容包括: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资源以及与城市的联系发展低碳产业,采用生态技术,规划慢行交通及公共交通。

三、低碳乡村规划实例分析

通过对恩平市那吉镇石头村的实地调研,对石头村的发展现状有了深入了解,主要有以下情况。

3.1 现状分析

1) 产业结构单一。石头村现有农户230户,共687人,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村域内有小作坊12余家,主要从事木制品、工艺品、小五金等产品的生产,环境效益低,污染较大,严重破坏了乡村生态环境。

2) 村庄布局分散,道路结构混乱。村居民点分布有较强的地域特性,主要受气候、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间布局分散的”的特征。乡村现有居住房屋以泥、结构为主,比较破旧;布局比较分散,不能融入村庄生态和乡村文化中。另外,村内道路结构混乱,没有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并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生活的需要,对这方面需要加以合理规划与布局。

3) 公建设施缺乏。乡村公建设施是以村委会为中心,建设商店、卫生所、村民活动中心和公共绿地等。石头村目前主要的公建设施有村两委办公楼1幢、大礼堂1座、商店1处。缺乏供村民闲暇休息和运动健身的场所和公共绿地。

3.2 发展优势

通过与周边行政村的综合比较分析,石头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生态环境良好。石头村周围山体的森林覆盖率在80%以上,生态环境良好。

(2)物种资源多样。石头村村庄四周树林茂密,山坡旱地主要种植各种蔬菜瓜果和五谷杂粮。

(3)旅游资源丰富。村庄现留存10幢古民居,具有一定的历史保护价值;村庄西部水口处有20多株古树名木;南部山地栽培有百亩银杏林;特色农产品蔬菜瓜果、各色水果和五谷杂粮等,为村庄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丰富的旅游资源。

(4)政策优势。石头村作为省级旅游度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县政府把石头村重点建设为乡村生态农家乐旅游名村,为其发展提供了政策和资金保障。

3.3 低碳乡村规划

针对石头村发展现状,着重从产业发展、空间布局、道路交通、绿地系统、新能源利用等几方面对石头村进行低碳乡村规划的探索。

3.3.1 低碳产业规划

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低碳乡村建设的资金保障。只有产业发展了,才能更好地建设低碳乡村。根据石头村发展现状,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以工业实现产业链延伸,改变原来村庄小工业各自为主的现状,进行企业改造,重点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依托生态农业基地,发展食品加工、农产品衍生品开发等低碳产业,实现农业产业链的延伸。

3.3.2 空间布局

石头村规划布局中,根据地形地貌、村庄历史形成格局,重点考虑乡村农家乐休闲旅游开发的需要,规划确定石头村的空间布局结构为“一心、两园、三廊、四片”。“一心”指村庄北部保留古建筑至村大礼堂区块,为村民的公共活动中心;“两园”指百果园和百草园,村庄水口南面小谷地及附近区域和百亩银杏林及附件山坡地;“三廊”指石头村东西走向、东南走向、西南走向等3 条主干道,为石头村 3 条文化和生态景观长廊;“四片”指石头村东片、西片、东南片、西南片等 4 片村民组团区,可供“住农家”农家乐度假旅游项目开发(如图1)。

图1 石头村规划结构图

3.3.3 道路交通

交通运输是能源消耗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因此,实现交通的低碳化是建设低碳乡村的重要环节。首先要进行合理的道路规划,建立“绿色交通体系”。建设网络化的乡村道路系统,提高路网的密度,增强次干道的通行能力,以疏解村庄的生产生活交通流,从而降低碳排量(如图2)。

对于乡村地区来说,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是环保低碳的出行方式。这就对乡村道路的规划提出了新要求。乡村居民社区的公共娱乐设施尽量靠近村庄主干道路,以便减少居民的出行距离,将其限制在步行和骑自行车的可接纳距离范围内。另外,设置合理的公交站点,尽量减少村民自驾车进城的频度,从而减少碳排量.

图2石头村道路系统规划图

3.3.4 绿地景观系统

绿地系统布局方式,一般要求均匀布置,结合石头村自然和地形特征,规划采用点(均匀分布的小块绿地)、线(道路绿地)、面(广场) 的布局模式。石头村充分保护和利用村落原有的自然环境资源,综合利用多种绿化手段,结合村内原有的景观特色,突出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完善原有的绿化系统.

(1)点状绿化:庭院或路旁大树,形成石头村的景观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