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庭养老情况调查报告

家庭养老情况调查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庭养老情况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家庭养老情况调查报告

家庭养老情况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一年,一孩家庭生育二孩的意愿如何?全国妇联日前的调查报告显示,有生育二孩意愿的为20.5%,不想生育二孩的为53.3%,不确定是否生育二孩的为26.2%。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一孩家庭没有生育二孩的意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近几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平均只有1.2,也就是平均每个育龄妇女仅生1.2个孩子。许多人不相信中国的生育率会有如此之低。但如果全国妇联的上述调查报告的数据能够代表普通中国人的生育意愿,那么生育率如此之低是毫不奇怪的。

下面我来分析一下,按照全国妇联的上述调查报告,平均生育意愿是多少:假设不确定是否生育二孩的26.2%受访者当中,有一半愿意生二孩,有一半不愿生二孩,那么愿意生育二孩的家庭占33.6%(即20.5%+1/2×26.2%),不想生育二孩的家庭占66.4%(即53.3%+1/2×26.2%),这样平均生育意愿为33.6%×2+66.4%×1=1.336。

上述计算只考虑了愿生一孩和愿生二孩这两种情况,但事实上,还有一些夫妇连一个孩子也不愿生,也有一些夫妇愿生三个孩子。由于丁克夫妇和三孩夫妇在当今中国都只占少数,如果把这两种情况相互抵消,那么上述计算基本上反映了当今中国人的平均生育意愿。

一般来说,实际生育率是低于生育意愿的,这是因为,有些夫妇虽然想生孩子,但患了不孕不育症,或错过了生育期。而且,对于城市工薪阶层来说,许多年轻夫妇抚养一个孩子已感到压力山大,他们即使想生二孩,但考虑到多抚养一个孩子需要付出很多金钱和精力,最终对生二孩望而却步。因此,如果平均生育意愿只有1.336个孩子,那么实际生育率只有1.2左右是符合事实的。

过去,中国人为何要多生孩子呢?主要是因为那时没有社会养老保障,人们要“养儿防老”。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享有社会养老保障,“养儿防老”的观念越来越淡薄,生育意愿也相应降低。

实际上,生育率的高低不仅受到生育政策的影响,更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也就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即使不限制生育,由于现代社会抚养孩子的成本高,大多数夫妇也不愿意多生孩子。

家庭养老情况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2013年9月29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了201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2012年我国作者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共16.47万篇,其中被引用次数高于世界均值的“表现不俗”论文占了近三成。我国每篇国际科技论文平均被引用6.92次,与世界平均10.69的数字虽然还有不小差距,但被引用次数增长速度超过其他国家。同时,在过去的十年间,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了国际论文114.3万篇,排在世界第2位。

【4亿】全球极贫人口大幅下降,儿童极贫占比三分之一

2013年10月10日,世界银行的最新分析报告首次深度剖析了世界最贫困人口的状况。报告指出,全世界的极贫人口人数在过去30年大幅下降,2010年世界极贫人口(定义为日均生活费低于1.25美元)的人数比1981年减少了7.21亿人,但同时也指出2010年约有4亿儿童生活在极贫状况,是全球极贫人口的三分之一,但在贫困线之上的人口中儿童只占五分之一。低收入国家的情况更糟,儿童中有一半生活在极贫状况。

【40.7%】超四成老人靠家庭供养,自认是家庭负担

2013年10月13日,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首届老年节研讨会上指出,目前我国约有40.7%的老年人仍是靠家庭供养,只有约24%的老人能够依靠养老金生活,但农村只有4.6%的老人能靠养老金生活,农村很大一部分老人要靠劳动收入养活自己。同时,平均有43.3%的老人认为是家庭的负担,比2000年下降了13.8个百分点。

【41799元】我国职工工资较大幅度增长,社会保险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013年10月10日,由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组织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13)》指出,近年来,我国职工工资随着经济发展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社会保险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均工资由2007年的24721元增加到2011年的41799元,增长了69.1%;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87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亿人。2012年,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达到每月1700元,比2011年提高12.5%。

【66%】企业招聘最看重的是什么?66%企业最看重社交能力

2013年10月7日,华中人才今年1至9月份职场企业调查报告,根据对1200家招聘企业调查显示,现在企业招聘员工时最看重的不再是学历和毕业院校,而是反应能力和语言、社交能力。其中,66%以上的企业表示,招聘时最看重反应能力和语言、社交能力;50%的企业最看重社会实践经历;35%的企业看重专业知识;31%左右企业看重创新能力;有15%的受访企业表示看重学历和外貌形象;只有5%的招聘企业表示在意求职者在校成绩。

家庭养老情况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重庆市家庭建设调查报告 38个区县发问卷2500份

重庆市妇联介绍,调查主要以自编问卷的方式,对全市38个区县的城镇和农村地区各类型家庭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道德建设、成员关系、子女教育、家庭外部建设以及家庭对政府政策的认知情况七个方面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共计发放纸质问卷2500份,回收2490份,有效问卷2210份。此外,市妇联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网络调查,用以辅助纸质问卷调查。

91.4%对家庭内部状况满意 网络购物成家庭消费重要渠道

据悉,本次调查主要从家庭内部、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开展。调查显示,91.4%的被调查者对家庭内部状况感到满意,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关系和家庭道德及文化建设方面。

在家庭经济状况上,数据显示,52.2%的被调查家庭认为自己家庭经济状况处于基本保持收支平衡,选择有盈余的占26.1%。在被调查家庭中男性为家庭收入主要提供者的多于女性,38.4%的家庭男性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提供;在家庭经济管理方面则相反,35.9%的家庭女性为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管理者。

日常开销(84.3%)、子女教养(51.3%)、医疗保障(35.5%)是大部分家庭排在前三位的主要消费内容;养老保障(46.9%)、子女教育(57.9%)、医疗保障(43%)是目前绝大多数家庭存钱的目的。网络购物已成为家庭消费的重要渠道,其中女性选择网络购物的比率高于男性。

家庭是否和谐 夫妻、父母关系和子女教养是关键因素

调查显示,有60.3%的被调查者认为决定家庭和谐的关键在于夫妻关系、父母关系、子女教养等情感状况的好坏。其中,有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的婚姻由自己决定,超过60%的被调查者对没有感情的婚姻应当解体等观念表示赞同。

值得一提的是,夫妻间发生冲突时50.6%的被调查者选择积极沟通的处理方式。在打是亲骂是爱,是符合重庆人个性的表达方式的观念上,有30%的被调查者表示赞同。

9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家庭教养影响人的一生、上学后孩子的家庭教育仍然非常重要64%的被调查者在与子女沟通时选择面对面交流;66.7%的被调查者表示在对子女进行教育时,会坚持原则、与子女共同商量,59%的被调查者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表示赞同。家庭教育知识获取途径多样化,61.7%的被调查者家教知识获取途径是通过书籍、报刊、网络、电视等方式进行自学。

传统习俗被现代家庭所赞同 认可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

调查显示,传统家庭伦理观念和习俗仍然被现代家庭所赞同,社会公益活动等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和方式也被大多数家庭所认可。

休闲娱乐方面,选择上网、看电视、玩手机、走访亲友等节假日活动的比例达40%,选择摆龙门阵、打牌、打麻将、逛街购物的比例达30%;上网已经成为家庭日常娱乐的重要方式之一,收看的电视节目主要是电影电视剧(62.6%)和时政新闻(55.5%)。

教育观念有待改善 女性承担更多家庭责任

家庭养老情况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在这个无房不成家、无房难立足的时代。什么奇事怪事都有,日前,有调查显示,近8成女性认为,男性月收入超过4000元才适合谈恋爱;同时,更多女性乐于与男方AA婚恋费用。另悉,近日广东佛山一所公办幼儿园招生,规定外来人口拥有住房面积不少于80平方米。

规范商业银行收费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副局长董志明日前表示,国家发改委将会同银监会等部门切实规范商业银行收费。

人均碳排放京津沪最高

根据最新世行报告,2010年京津沪人均碳排放已经进入全球最高行列。2010年,北京、天津、上海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达到10.1、11.1、11.7吨,接近或超过纽约人均10.5吨的水平,超过伦敦的人均9.6吨水平,新加坡7.9吨水平,东京的4.9吨水平。

因垄断航油价居高

近日,国际航协表示,中国的航油价格是全球最高的地区之一,进销差价高出国外数十美元。业内称因中石油中石化垄断所致。

艺术品交易额超两千亿

据文化部信息称,我国艺术品市场交易总额2011年已达2108亿元,但行业诚信缺失,乱象丛生,亟待大力整治。

写字楼租金普涨

中原集团研究中心数据显示,4月各地甲级写字楼租金指数普涨,其中北京、上海租金环比涨幅分别达到4.48%和5.65%,其余6大城市甲级写字楼租金涨幅则小于1%。

PE频现IPO排队企业

日前,证监会再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报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截至5月3日,共有653家企业正在排队上市,其中已经通过发审委审核以及处于预披露阶段(预计未来1-2月内将上会)的企业达到181家。

家庭理财存款占比高

西南财经大学我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日前《我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我国家庭金融资产中,银行存款比例最高,为57.75%;现金其次,占17.93%;股票第三,占15.45%;基金为4.09%;银行理财产品占2.43%。

互联网扎堆做手机

继阿里巴巴、小米公司、百度、奇虎360相继宣布推出智能手机后,日前又有消息称,网易已经确定进军智能手机行业,目前已经有试制机问世。

A股市盈率触底

近日社保基金开始拨付资金进入新设立的投资组合,准备随时启动投资。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市场虽然面临压力,但估值底已现,A股市盈率处于十年以来底部,下跌空间有限。养老金选择此时入市,有望取得长期稳定回报。

浦发银行受托蓝色基金

上月,浦发银行成功受托国内最大规模产业基金——蓝色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简称“蓝色基金”),进一步夯实了该行在国内商业银行股权基金托管业务领域的引领者地位。

人保集团或年中A+H上市

人保集团总裁吴焰日前表示,人保集团正在遴选承销商,有望在年中登陆资本市场。人保集团拟采取“A+H”同步上市,A股保荐机构属意中金公司和安信证券,H股承销商有望花落汇丰和瑞信。

招行“生意一卡通”

招商银行此前面向全国广大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正式推出了全新小微企业贷款产品——“生意一卡通”,这是该行小微贷款品牌“生意贷”全面升级推出的创新产品。

远洋万和公馆将入市

远洋地产在北京望京的地王项目——远洋万和公馆将于6月入市。行内人士表示,该地块是典型的商务区内稀少的住宅用地,也是望京地区最后一块住宅用地,稀缺性不言而喻。

家庭养老情况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以房养老;老年人;需求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042-02

2014年6月,备受争议的“以房养老”保险试点方案正式出台,保监会下发《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自7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率先开展“以房养老”试点。“以房养老”保险属于商业保险,以自愿参加为基础,规定投保人为60岁以上拥有房屋独立产权的老年人。但试点实施至今,老年人和金融公司均反应冷淡,持观望态度。

“以房养老”并不是第一次遭遇尴尬,之前各地推出的“以房养老”产品均不了了之。2007年,中山恒基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和北京寿山福海国际养老服务中心联合推出了“养老房屋银行”业务,规定60岁以上老年人可向养老机构提出申请,把产权房交付中大恒基代老人出租,赚取的租金用来抵免养老院费用,剩余租金由老人自己处理,并始终拥有产权。

2011年10月,中信银行公布了“以房养老”方案,规定老年人本人或法定赡养人以房产为抵押向银行贷款用于养老,银行核定贷款额度后按月将贷款划入老年人账户。借款人只需按月偿还利息或部分本金,贷款到期后一次性偿还剩余本金。若到期无法偿还本金,房产将被用来偿还贷款。除了以上城市,上海、广州等地也实施了各具特色的“以房养老”业务,但结果同样不尽人意。

一、“以房养老”理念

“以房养老”是一种自我养老方式,广义上是指老年人利用自己的房子取得养老生活费用的任何做法。狭义上指拥有住房的老年人将房屋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年龄、预期寿命、折损情况等评估后,按评估价值减去预期折扣和利息,将房屋价值分摊到预期寿命中,按期支付现金给借款人,延续到其去世。老年人在有生之年拥有房屋居住权,去世后房产归金融机构处理,以补偿贷款本息。文中所指是狭义的“以房养老”,其实质是作为一种商品参与市场,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以房养老”是一种特殊的融资保险形式

“以房养老”不同于一般“一手交钱,一手交房”的住房交易――房屋抵押后,其使用权并未转移,仍归售房者继续保留,房屋产权抵押的资金也非一次性支付。金融机构取得房屋产权,却未能取得房屋的使用支配权。这种交易既是一种权利――若干年后获得房屋产权,又是一种义务,必须向老人支付养老费用。按照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履行义务的同时享受权利,但金融机构前期取得的权利只是名义权利,并以长期向客户给付贷款作为享受权利的条件。

(二)“以房养老”中的房屋是一种特殊商品

价值与使用价值本是同一物品的两个不同方面,没有使用价值就不可能有价值,无法到市场上进行交换,两者对立统一于商品之上,在正常情形下不可分离。但在特定状况下,价值与使用价值也会发生分离。“以房养老”业务中的房屋便具备这种性质――使用价值与价值分离,即居住权与产权的分离,房主在获得房屋价值时并不立刻让渡使用价值,而是在多年后让出房屋使用价值。正是房屋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可分离性,使“以房养老”成为可能。

二、“以房养老”的有效需求

影响“以房养老”开展的因素来自作为需求者的老年人和作为供给者的金融机构两方面。这对关系中,需求者具有主导性,因为有了需求,供给才有意义,市场有效需求具有决定作用。“以房养老”试点没有成功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所谓有效需求包含两方面:一是消费者购买意愿,二是消费者购买能力,两者需同时具备。

(一)老年人购买“以房养老”产品的需要与意愿

1.社会客观需求

我国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指出,2012年老年人口数量达1.94亿,老龄化水平达14.3%。据联合国统计标准,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表明国家步入老龄化社会。与此同时,老年人口结构变动进一步加剧老龄化的严峻性。一是高龄老人继续增长,从2012年的0.22亿上升到2013年的0.23亿人,年均增长100万人的态势将持续到2025年。二是无子女老年人和失独老人增多,2012年中国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且每年以约7.6万的数量增加。另外,全国约有1 850万老人有房产没子女。可见,我国的孤寡老人已达2 000万,这些老人无子女依靠,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又不够完善,不能满足老年人需求,老年人获得养老资金渠道少,“以房养老”完全可以成为解决上述群体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

2.老年人主观意愿

对商品而言,消费者仅有客观需求,未必会去购买,还需具有主观意愿,这比客观需求更重要。搜狐网在2014年7月发起的“以房养老”意愿调查显示,79%的网友不会选择“以房养老”,74%的网友不支持父母选择“以房养老”。可见,人们主观上对这一养老形式的接受度很低。

我国地域差异明显,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不同区域、城市对“以房养老”的接受程度也有差异。周宇博选取了包括东、中、西部的六省市对“以房养老”意愿问题进行调查,被调查人员从30岁到61岁以上不等。调查者根据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等指标对反馈数据进行了分析:总体上,东部地区对“以房养老”认同的比例高于中部和西部,中部又高于西部。上海居民认为这一养老形式“可行,可参与”的比例为37.57%,江苏为37.86%;安徽为31.15%,江西为21.58%;陕西为32.96%,贵州为16.39%。总结起来就是总体参与意愿偏低,地区差异明显。

影响老年人参与意愿的因素很多,如学历、家庭结构等,其中最大的制约因素当属传统观念。东北财经大学副教授朱劲松对影响老年人参加“以房养老”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数据表明:“违背传统观念”被排在第一,成为影响老年人参与“以房养老”的最主要因素,而“担心子女埋怨”被排在第二位,显示了子女对老人的影响。

(二)老年人对“以房养老”产品的购买力

有效需求包括购买意愿与购买能力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购买能力分为潜在能力和现实能力。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商品化,居民住房自有率不断升高。2012年,西南财经大学和中国人民银行共同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住房自有率为89.68%,远超世界60%的平均水平。如此高的住房自有率表明我国实行“以房养老”的可行性与巨大的潜在市场。住房自有率反映了市场潜在能力,然而老年人现时拥有的产权才具有现实意义。根据《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研究报告的结果,2010年老年人现住房屋产权属于自己的比例在城市和农村分别为75.7%和71.2%,表明“以房养老”的实际市场也是巨大的。

三、“以房养老”发展初期的定位分析

“以房养老”目标群自然是有房产的60岁以上老年人。但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上,并不是所有符合要求的老年人都愿意参与,“以房养老”的特点决定了其是一个小众产品。在该产品试点期,应抓住有意愿并且有能力的老年人群体,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制定能满足其需求的产品,这样才能打开局面,使“以房养老”成为居民养老的有效形式之一。

(一)区域定位

首先,因为农村依然实行土地集体所有权,目前“以房养老”在农村行不通。在城市,由于历史背景、地理等因素,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程度不一,城市间差异大,这些差异反映在各地区居民身上就是人们思想观念、收入等指标的差异。东部地区,尤其是较早开放的沿海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居民收入高,人民思想较开放,容易接受新事物。上文所阐述的东、中、西部不同城市“以房养老”意愿差异的实证分析也验证了这一点。因此,最新的试点选在经济发达、思想前卫的四大城市是合理的。然而,发达城市间也是有差异的,“以房养老”的产品设计应该立足本地实际,研究当地人能够接受的形式,完善有关的各项配套措施――不同城市应该有不同的具体形式,不应采取“一刀切”的做法。

(二)家庭情况定位

微观定位也同样重要,试点期的定位应该是:有房产的无子女或者无子女照料的有参与意愿的贫困老年人。在有子女的家庭里,老年人受到传统观念和子女的牵制,往往不愿将住房进行抵押。无子女老人则不需考虑那么多,只要能够保障自己晚年生活即可。另一种情况是有子女但是子女不孝,没有尽到赡养义务,这种情况下,老人完全可以利用住房自我养老。这两种家庭状况的老人对“以房养老”更有认同感。此外,我国无子女和失独老人的数量超过2 000万,这部分市场潜力巨大,要想抓住这个市场,在初期产品设计的时就要更多地考虑这部分老人的需求,比如在定期发放养老金的同时可以从中抽取部分资金聘请相关人员给倍感孤独或无法自理的老人提供家庭照顾等。

老年人的收入情况也需考虑在内,若其在年轻时候积累了大量财富或自己购买的养老保险能够保障晚年生活,这部分老年人则没有对“以房养老”的迫切需求。只有那些晚年收入来源少甚至是无收入,不能够保证其晚年生活质量的老年人才有可能成为最早的“以房养老”产品购买者。

因此,目前的“以房养老”产品应定位于居住在经济发达城市中有房产的无子女或者无子女照料的有参与意愿的贫困老年人。总体来看,“以房养老”的市场前景是乐观的,只是目前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导致市场潜在需求无法变成现实购买力,若能够准确定位目标群,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养老产品,“以房养老”将会成为老年人可选择的有效养老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柴效武.以房养老理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唐旭.基于有效需求角度分析以房养老的困境[J].政经视点,2011(20).

[3]崔兴岩,孙洁,于涛.倒按揭:中国老龄化社会以房养老模式研究[J].金融创新,2013(10).

[4]周宇博.我国推行以房养老可行性调查――基于东、中、西部六省市的实地调研[J].价值工程,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