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报告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报告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报告范文第1篇

为促进我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5月10日,县政协经济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采取实地考察、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方式,对我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山水休闲胜地”的目标定位,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全县旅游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

1、旅游基础设施初具规模。目前,我县已建成了aa级景区皖东烈士陵园和aaaa级景区白鹭岛生态旅游区等2个旅游景点,打造了林桥苗木花卉生态园、景华农业生态园、金斗农业生态园等3个农业生态园。通往各主要景区、景点的路网基本建成,景区内的水、电、路、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齐全,功能配套,能够基本满足游客对旅游基础设施的要求,促进了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经济优势的转化。

2、旅游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目前,我县已入驻了旅行社4家;发展了星级旅游饭店1家、星级农家乐8家、星级旅游餐馆3家、旅游定点餐馆3家;培育了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6家;兴建了一批旅游娱乐和购物场所,形成了功能较为齐全的旅游服务体系,具备了一定的旅游接待能力。

3、旅游拉动作用逐渐增强。据统计,我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9.6万人次,同比增长32%;实现旅游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33%。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我县餐饮、住宿、商贸、交通、娱乐、通信、种植和养殖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城乡的统筹发展。

二、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我县旅游业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主要得益于县委、政府采取的多项措施,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组建了来安县旅游业攻坚指挥部,加强对全县旅游业的宏观管理、指导和协调,为培育和发展来安旅游产业提供了组织保障。对投资万元以上的重点旅游项目实行“五个一”的工作机制;坚持每周一调度、每月一督查的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旅!游项目推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为旅游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是坚持规划先行。结合我县实际,重金聘请专家高标准编制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推出了十大旅游精品项目,为培育和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科学指导,为“五色两核三带四区”旅游发展布局的实施,提供了科学的建设依据。

三是坚持项目推动。通过加大旅游项目的招商和帮办力度,推动和促进了一批重大旅游项目的成功落地和顺利实施,带动全县旅游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据统计,,我县规划实施的旅游项目多达35个,其中续建项目12个,新建项目23个。目前,黄大圩湿地公园、龙窝寺森林公园、莲花湖旅游开发等5个项目正在筹建当中。

四是坚持品牌带动。根据来安独特的资源优势,坚持打造“五色”旅游品牌。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以生态休闲旅游为主题,常年在《南京日报》、《扬子晚报》和南京电视台对我县白鹭岛生态旅游度假村进行宣传,使白鹭岛的游客每年都保持递增16%以上。多次在南京、扬州、常州、合肥、徐州等地举办旅游推介会,有效地推动和激活了客源市场,使来安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今年4月成功举办的中国&8226;第三届白鹭岛生态文化旅游节,充分展现了“五色建阳,多彩来安”的新形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五是坚持资金投入。近年来,县政府投资500万元实施了皖东烈士陵园改造工程,对陵园广场、纪念馆等基础设施进行改建,丰富了景点内涵,提高了服务档次。县交通、民宗、文体、水利等部门政府性投资7000万元,用于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社会资本投资3.5亿元开发了一批乡村旅游、休闲旅游、城市快捷

酒店等多元化旅游新产业。今年以来,县财政还先后拨付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总计110万元,用于奖励和开展旅游景区创建和农家乐创建、第三届白鹭岛生态文化旅游节。三、我县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通过近几年来的努力,我县旅游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

1、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目前,通往部分景区、景点的道路大多等级低,尚处于路窄弯多不平坦的状况,车辆进出不便,存在潜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旅游产业要素制约依然存在。在项目引进和推进中,因土地指标紧缺,导致一些重大旅游项目建设艰难;因资金和相关手续办理等原因,致使部分项目进展缓慢,严重制约着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3、旅游资源与文化融合有待挖掘。部分旅游景区项目内容过于单调,停留在观光层次,对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文化含量明显不足;以历史人物、历史古迹、历史遗迹等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特色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对人文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

4、旅游产业化整体水平有待提高。旅游产业链尚未形成,满足不同类型、不同规模游客需求的接待能力较差;旅游商品研发深度不够,旅游商品市场不成规模。

5、旅游行政执法开展困难。我县还没有成立旅游执法和监管机构,旅游行政执法、旅游服务质量监督检查、旅游投诉案件处理等工作无法开展。

三、推进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与建议

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快速增长的经济总量,为我县旅游业发展积蓄了后劲;省政府去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更为我县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些有利时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实现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1、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意义。县政府要把旅游产业提升到支柱产业的重要位置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各项措施,确保旅游产业实现科学发展;要强化旅游部门的职责,使旅游管理部门在旅游资源的保护、利用、开发和管理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推进各项工作全面落实;要建立健全旅游产业发展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和激励机制,严格考核兑现,实行重奖重罚,充分发挥各地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真正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建、合力发展的良好局面。

2、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优化旅游产业发展投融资环境。认真研究制定税收、土地、产业扶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越的条件,吸引有实力的客商到我县投资开发旅游产业。强化主体意识,用产业化的思维和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大胆引进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旅游产业发展,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3、进一步加强规划,统筹谋划好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

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原则,根据《来安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制定旅游项目专项规划,对各类景点、服务设施进行科学布局;积极探索旅游项目与农业项目捆绑,缓解土地指标压力的新形式,切实加强对旅游项目规划、建设的深层次管理。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对各景区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开发、分级保护,避免生态资源遭到破坏。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实行旅游资源分段分批开发,避免一哄而上、低效开发、浪费资源,确保资源与环境的永续利用。

4、进一步加大投入,切实增加旅游产业政策性投入。通过加强旅游项目编制上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更多的旅游项目资金;紧紧围绕重点景区、田园风光线路,加紧编制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项目,积极争取各级项目资金,确保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善;县财政每年都要列支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根据财力增长情况逐年增加,以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产业建设的积极作用。林业、农业、交通、发改、水利、建设等部门要把天然林保护、农业综合开发、乡村公路、农村能源、水利建设等专项资金的安排使用与发展旅游业结合起来,有效整合建设资金,切实推进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

5、进一步突出重点,切实提升旅游产业发展的层次。完善白鹭岛生态旅游区和皖东烈士陵园接待设施和游乐功能,整合旅游资源,实现绿色旅游与红色旅游有机紧密结合。督促指导白鹭岛大酒店、金太阳大酒店和来城新区大酒店等高星级旅游饭店加快建设和申报评星工作,提升我县旅游接待档次。加快舞彩国际生态旅游项目推进步伐,打造“休闲度假的高端产品”。要注重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区域合作,形成旅游精品线路。此外,还应采取集中培训、委托培养、外出参观等多种形式,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服务技能和水平。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报告范文第2篇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总结表彰大会,认真总结旅发大会筹办工作,隆重表彰在旅发大会筹备期间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动员和号召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继承和弘扬“不畏艰难、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好花红精神,不断巩固和扩大取得的丰硕成果,为打造环贵阳经济带“乡村旅游”升级版和最美“山水田园城市”而努力奋斗!

刚才,陈宇部长宣读了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决定。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县四家班子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所有参与筹办工作的组织者、建设者、志愿者和参与者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惠水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今年8月,州委、州政府决定将全州第六届旅发大会交由我县承办,这既是对我们的充分信任,也是对我县的重大考验。在短短的2个多月筹办时间里,为承办好一届“圆满、出彩、精彩”的旅发大会,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州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我县紧紧围绕“涟江好花红、美丽乡村游”主题,坚持周密部署、高位推进,当好“东道主”、打好“组合拳”,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以实际行动向州委、州政府和全县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得到了与会领导、来宾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一致认可。

两个多月来:我们始终把迎旅发、办旅发作为一项光荣艰巨的政治任务。根据州委、州政府提出的“举办一次旅发大会、推出一个精品景区”的指示要求,我县紧紧围绕州“一圈两翼”发展战略,坚守“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严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红线,在景区的打造建设上努力做到了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水平展现。筹办工作启动以来,全县上下全体动员、全民参与,一切围绕旅发、一切服务旅发、一切服从旅发,使筹办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全县干部职工、广大群众等都以不同形式参与建设,奏响了“个个都是东道主、人人都是志愿者”的大合唱,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县四家班子、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人士和企业合力同心、众志成城、通力协作、无缝对接,做到“一个中心决策、一个声音传递、一个标准落实”,形成了科学统一、高效有力的组织指挥、工作推进、服务保障等系统,充分体现了我县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两个多月来:我们始终把迎旅发、办旅发作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平台,始终坚持跳出旅发看旅发、跳出旅发办旅发,改变“以会办会”的传统模式,以项目倒逼工作,以发展凝聚人心。全县上下坚持抓项目、扩投资,抓调整、促转型,抓发展、惠民生,把承办旅发大会与大力实施全省“5个100工程”结合起来,与加快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建设结合起来,与打造“山水田园城市”建设结合起来,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与实现增比进位突破结合起来,全县呈现出“投资增加、转型加快、业态创新、民生改善、形象提升”的喜人发展态势,走出了一条旅游业助推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的发展新路子。

两个多月来:我们始终把迎旅发、办旅发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契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发展理念,把打造“山水田园城市”作为最大的景区,加大对贵惠、贵兴高速公路及贵惠城市干道等可视范围内村庄整治和绿化美化工作,大力推进城市交通、水系建设、景区路网、文体设施、公交站点和酒店餐饮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建设改造,建成了3.62公里金橘大道、9.6公里旅游步道、1560户布依风情寨和45户“农家乐”、38家“乡村旅舍”等一批规划好、标准高、功能优、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同时,围绕“乡村旅游”品牌,在好花红镇引进省农科院、贵州利惠农业开发公司和嘉琪水产养殖公司等企业13家,创建了以精品蔬菜、时鲜水果和特色养殖等农产品为主的生产基地25个,带动农民群众发展金钱橘、生姜、刺梨、精品蔬菜和花卉苗木等专业合作社56家,参加会员达3000余人,解决群众就业5000余人,预计年均可实现产值5亿元以上,真正实现了旅游产业带动民生事业发展,加快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发展步伐。

两个多月来:我们始终把迎旅发、办旅发作为展示对外开放形象的重要窗口,始终坚持借力发力、借势造势,充分整合各类传统媒体资源和新型媒体资源、本地媒体资源和外地媒体资源,对惠水“乡村旅游”发展进行了宣传推介,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聚焦了省内外的目光,充分展现了惠水热情好客、开放包容、豁达大气的崭新形象,提升了惠水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开放度。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新浪网、多彩贵州网、金黔在线、贵州日报、黔南日报、贵州电视台、重庆广播电视台、石家庄广播电视台等50余家中央和省州主流媒体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宣传报道旅发大会盛况。大会期间,省内外100余名企业家齐聚惠水,现场实现

招商引资签约项目21个,协议引进外资194.4亿元,其中我县成功签约项目5个,协议引进外资63亿元。两个多月来:我们始终把迎旅发、办旅发作为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的重要舞台,始终坚持解放思想、转变作风、真抓实干,不断凝聚、传递和释放加快发展、跨越赶超的正能量。全县各级干部职工、企业家、志愿者和社会各界人士以强烈的使命感、荣誉感、责任感,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不讲报酬、不计得失、不分白昼、夜以继日,全身心投入项目建设、环境改善、安全保卫、道路保畅等工作中,涌现出了一批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譬如:好花红村村支书王恩达同志,虽然年逾60岁,但仍然坚持80多个昼夜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展现了一位产党员的信仰和忠诚;在项目推进建设一线,廖武和、戴年雄、张乔忠等同志不分白天和晚上,亲自挂帅,长期坚守在工地一线;尹绍红、孙玲等同志巾帼不让须眉,关键时刻总是冲锋在前,以严谨的态度、过硬的作风把各项工作做到了细致、精致、极致;贵州方天泰房地产开发公司、美瑞特、鸿瑞花卉苗木等企业,在时间短、任务重、压力大的情况下,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所有的目标任务,展示了企业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在大会筹办期间,还有很多先进的集体和个人,他们与时间赛跑、与困难比拼、与风雨同行,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快速推进,为旅发大会增光添彩,在此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致以崇高的敬意!

本届旅发大会是全州近年来举办的一次筹备时间最短、景区建设难度最大、文化旅游融合最好的一次重大会议,是州委、州政府对我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能力作风的一次大考验、大检阅、大展示。通过全县上下两个多月的共同努力,我们展示了“惠水速度”,弘扬了“惠水精神”,凝聚了“惠水力量”,提升了“惠水形象”,创造了“惠水奇迹”,这些必将在我县发展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届旅发大会的成功举办,再次证明了思路决定出路、压力催生动力、实干创造奇迹、团结铸就辉煌;再次证明了我们46万“好花红”儿女敢办大事、能办大事、会办大事、也办得成大事。当前,在加快发展、奋力赶超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上,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团结一致,就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奋力谱写惠水小康梦的壮丽篇章,让2018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在“好花红”故乡变为美好现实。

下面,结合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我讲八个方面的意见:

第一,要进一步找准和明确旅游发展定位。对旅游产业来说,定位就是地位、就是卖点、就是品牌、就是名片。实践证明,一个好的发展定位既是号召力、更是竞争力。在这次会议上,我们明确提出打造“涟江好花红,美丽乡村游”,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好花红”文化品牌经过多年打造,已经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有比较好的基础;二是县委、县政府在加快旅游产业发展中,明确提出把“好花红布依乡村旅游”品牌打造为环贵阳经济带“乡村旅游”升级版和全省“乡村旅游”精品工程,为我县旅游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三是与传统观光旅游相比,乡村休闲度假旅游是推动旅游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打造旅游发展升级版的主攻方向。全县上下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要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一圈两翼”发展战略,要抓住“两高”经济带来的发展新机遇,全县各种旅游规划、项目编报等均要围绕这个定位来开展,要始终坚持把抓旅游投资、上旅游项目作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和主要工作,要学会无中生有、小题大作地来抓项目、推项目,始终保持项目建设的良好势头,不断提高谋划生成项目、向上争取项目、推动实施项目的能力。

第二,要进一步坚持和强化产业理念。旅游业是朝阳产业、黄金产业和无烟工业,具有“一业兴百业兴”的显著特征。旅游业与一产融合能够形成乡村旅游,与二产融合形成工业旅游,与三产结合形成文化旅游,从而不断催生复合型新业态。全县上下要进一步强化旅游产业发展理念,把旅游业作为综合性的大产业来认识,把旅游业放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大格局中来谋划,树立工业、农业、城市等都是旅游资源的理念,要将旅游业与百鸟河“三生”数字小镇相结合,打造观光城镇新业态;将旅游业与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相结合,打造生态农业观光带;将旅游业与工业园区相结合,打造宁旺风力发电等系列观光工业。同时,要突出把旅游业作为惠水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点产业来抓,充分发挥惠水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和凉爽舒适的气候优势,大力发展康体休闲、养生养老和度假旅游等产业,走出一条旅产互动、旅城一体的旅游发展新路子。

第三,要进一步挖掘和开发旅游产品。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既是看景区,更是品文化。要按照“文化引领、特色吸引、环境优化”的要求以及“一带两区多点”的布局,集中力量打造好涟江现代高效农业观光带,好花红布依寨、好花红欢乐岛山水实景演出两个区域,九龙寺、野梅岭、琴山逸响、东山生态园、燕子洞等多个景点,把我县涟江大坝独特的自然资源,把好花红浓郁的布依民族文化资源,把羡塘、断杉独特的喀斯特景观,把摆榜、宁旺高原特色风光作为全县旅游产业发展的特色和亮点,真正让游客坐下来、住下来、静下来。要将现代创意理念贯穿于全县少数民族旅游商品的设计、营销、管理等各个环节,进一步对雅水枫香染、摆金苗族刺绣、长安扎染等民族特色商品进行包装策划,打造一批高质量、有特色的旅游商品,更加凸显宜居宜业、宜游宜购的环境,不断增强对外来游客的吸引力。

第四,要进一步培育和创新旅游业态。要紧紧依托我县“好花红”布依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瞄准目标和预期市场,积极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产业业态。要以全国定向锦标赛、全国水生态等会议和赛事在我县召开为契机,大力发展竞技体育、会议培训、休闲旅游、康体健身、乡村旅游、自驾旅游等休闲度假业态,积极开发农耕劳作、农业采摘、野外攀岩、科普探险等体验旅游项目,加快发展野外拓展、户外露营、山地运动等体育健身活动,不断创造出能够满足游客心里、情感、审美享受的旅游产品,形成多元化、系列化、适用不同层次需求的旅游项目群,实现由观光型旅游向休闲体验型旅游方式转变,带动休闲旅游产品生产、销售,吸引休闲旅游产品生产企业落户惠水生产。同时,结合百鸟河“数字小镇”大数据网络平台,着力打造户外运动装备交易平台,带动户外运动装备制造业发展,不断延长旅游产业链、产品链和价值链。

第五,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要素保障。围绕现代乡村旅游发展“食住行游娱购”六要素,加快涟江大坝“环坝公路”及30公里慢行系统规划建设,积极做好贵阳至兴义城际铁路、都匀至香格里拉高速公路等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主动对接,全面融入贵阳及贵安新区,协调推进环贵阳经济带“贵惠长龙”四县循环路网建设,规划建设一批连接我县旅游景区、景点的旅游公路,加快构建方便快捷、安全舒适的旅游交通运输体系

,大力改善旅游可接入条件;积极改善旅游住宿、餐饮、卫生、通讯等服务设施,使旅游者“食有特色、住有选择、行之方便、游之尽兴、娱之快乐、购之丰富”。大力发展旅游出行服务业,加快培育和引进旅行社、旅游客运等旅游服务机构;积极推进“智慧旅游城市”和“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加快旅游数字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以服务的科技化、信息化、个性化提升旅游产业的现代化。第六,要进一步培育和打造旅游品牌。建设好、打造好旅游品牌,对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引领和带动作用。全县上下要紧紧围绕“好花红布依文化乡村旅游” 品牌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一批农耕观光、生态避暑、康体休闲、度假旅游等景区,配套建设会议中心、主题酒店、体育运动设施等项目,延伸旅游产业链,进一步打响好花红“乡村旅游”这一品牌。同时,按照省内一流、州内领先的要求,集中资金、资源、人才、技术,突出抓好全省“100个旅游景区”——惠水涟江度假旅游综合体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布依水乡欢乐岛、好花红千户布依寨、野梅岭森林公园、好花红文化广场、琴山逸响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第七,要进一步丰富和创新营销模式。要紧紧围绕“贵广高铁”、“沪昆高铁”即将开通的发展机遇,按照政府负责“形象营销”、媒体负责“内容营销”、企业负责“服务营销”的思路,把我县“文化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和“气候优势”等作为惠水旅游营销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不断提升惠水旅游产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要采取在主流媒体投放品牌公益广告和城市宣传片,举办旅游推介会、策划文化旅游活动,利用微博、微信等新技术、新媒体,形成多渠道、高密度的叠加效应,实现营销网络全覆盖。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旅游企业到贵阳及省外主要旅游客源地设立旅游办事处,建立旅游营销网络,形成多平台、高层次、立体化的宣传营销推广格局,不断提升我县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八,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管理机制。全县上下要以本次旅发大会作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新的起点、新的征程,全面放大“旅发大会效应”,全力抓好后续各项管理工作,确保相关旅游产品、设施建设得到有效管护。要进一步加快建立和完善全县旅游产业发展管理机制,以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相分离为突破口,推进旅游景区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催生一批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经营主体和市场主体。要加快县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实体化建设,选强配齐办公室班子,突出选好业务精、技术强、敢担当、能战斗的业务骨干和班子成员,为我县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组织保障。要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资金为主体,依靠市场机制筹措资金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将政府资金重点投向公益性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切实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要加强旅游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将其纳入干部培训和人才引进计划,为我县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同志们,可以说,2014年是我们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一年,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一年,是攻坚克难、持之以恒、跨越赶超的一年,是创新突破、加速崛起、走向辉煌的一年。全县各级各部门务必要再接再厉,拿出必胜的信心、决胜的勇气和攻坚的力度,咬定全年目标不放松,抢抓争快、大干快干,坚决打赢2014年的这场收官战。

结合当前岁末年初工作,我再强调两个方面问题:

(一)抓好年末各项重点工作。一是增比进位工作。要对照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加强对35项经济运行指标钻研分析,全面盘点各项指标完成情况,梳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加大与省州上级对口业务部门的对接、沟通和汇报,科学把握各项指标之间的支撑匹配关系,深入挖掘潜力,主动找准对策,确保各项经济指标实现科学统计,应统尽统。二是对上和对下目标管理考核工作。对上考核,各分管联系领导要亲自过问、立即安排部署,部门主要领导要主动对接汇报,加大跑上工作力度,及时解决考核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下考核,县委政府督查室要迅速启动年终目标管理考核工作,围绕年初既定目标,积极强化措施,从传统的资料考核向实绩考核转变,确保考核更科学、更有效。三是十件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各相关单位要结合年初安排的任务抓好推进、跟踪和落实,对在建设的项目要加大推进工作力度,对未启动的项目要加快启动建设。此项工作由县委政府督查室牵头,按照“一周一督查一报告”的方式开展督促检查。四是秋冬种工作。由县农工局牵头,各相关部门及各镇(街道)配合,充分利用当前的好天气、好气候,加强对秋冬种技术的指导和协调服务,积极帮助农户解决资金、技术、物资等困难,多渠道、多方式助民增收。五是森林防火工作。全县上下要认真吸取和总结森防工作经验,县林业局、森防办和各镇(街道)要超前谋划部署,严格做好森林防火和林木管护工作,严禁森林火灾的发生,不断巩固和扩大生态建设成果。六是维稳工作。县人社、、公安、维稳办等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突出问题,要把矛盾纠纷排查、社会治安整治、“讨薪上访”等问题作为当前的一项重中之重工作来抓,及时协调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七是妥善安排好群众生活。县民政部门要高度关注今冬明春孤、寡、残、困等弱势群体的安危冷暖工作,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和帮扶救助工作;各镇(街道)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城市低保、农村低保、下岗失业人员、受灾群众等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工作,切实落实好各项保障措施,解决好困难群众的吃、穿、住、行等现实问题。八是安全生产工作。县安监、工信、交通等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危化企业及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坚决防止和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含谷镇; 城郊乡村旅游

中图分类号: A715 文献标识码: A

2009年国务院的3号文件确定重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提出要打造渝东南山地特色农业基地,加快渝东南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宏伟目标。2012年11月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也提出在2017年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要实现这一目标,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为渝东南地区脱贫致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因此,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提出通过大力发展渝东南城郊乡村旅游,推动产业升级,最大程度促进渝东南地区城乡统筹发展。 从乡村旅游的空间特征上,主要分为城郊型、景郊型和村寨型三种。城郊是城市环境向农村环境转换的过渡地带,因此社会经济发展既特殊又活跃。

1.发展条件

经过多年的发展,含谷镇已形成了烤烟为主的耕地产业、中药材为主的林业产业、生猪为主的林畜产业、林家乐等主导产业和鸡鸭牛羊养殖以及笋竹、枣子等后续产业。含谷镇作为全县的旅游集散中心,为了承接景区、留住游客,含谷镇投入巨资,对武仙路、巷江路进行了改造和美化,并围绕这两线大力发展农家乐和土特产店,使全镇农家乐总数达到了122余家,新增住宿餐饮服务企业309个,个体工商户达5615家。

2.存在问题分析

2.1城市规模小、功能不完善,特色不突出

根据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成果,含谷镇的城镇用地面积仅326公顷。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到2020年,全镇的城镇用地规模也仅有398公顷,新增的量仅72公顷。即使按人均用地70平方米计算,2020年的城镇规模也仅能容得下5.7万人。作为县城,这一规模实在太小,无法保证做大城镇并进一步带动农村发展的目标。此外,作为全县旅游集散地的旅游服务功能、作为县城的文化教育服务功能等还不完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缺乏特色,县城城市风貌有待进一步改善。

2.2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低、生产水平有待提高

在农业生产方面,全镇农业生产水平与效益有待提高,尽管在烤烟、蔬菜、中药村等方面有一定的规模,但无品牌、规模小,距离“农业产业化”还有一定距离;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总体建设水平仍很滞后,山区农村基础设施、生活设施、居住条件仍很差;在农村人力资源方面,全村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农业生产人口的文化低素质低,市场意识淡薄;在农业组织方面,全镇的农村集体经济还很薄弱,除了县城周边的村有一定的集体经济以外,基本上没有集体经济,无法保证农民根本性、集体性的致富。

2.3乡村旅游开发程度低,接待服务能力有限

与含谷县丰富的旅游资源相比,含谷镇的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其主要特色旅游资源是黄柏渡漂流、白马山自然保护区和乌江水域。除此之外,全县在旅游接待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还比较滞后。在吃的方面,尽管有一些特色餐饮店和农家乐,但总体规模和品牌建设都还不够;在住的方面,接待能力还不足,经常出现游客无店居住的情况;在行方面,旅游公交线路有待进一步优化,旅游信息的与查询还不方便;在“娱”方面,含谷镇的旅游文化活动较单一,目前还不能提供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在“购”方面,还缺乏专业的旅游商品市场。

3.含谷镇城郊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3.1深化三大产业融合,延长乡村旅游产业链

结合含谷镇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笔者认为整个含谷镇应形成以“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第二产业为引导,第三产业为亮点”的产业发展模式。 首先,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依托含谷镇较好的农业产业化基础和自然生态条件,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实现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为发展第三产业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同时含谷镇应在农业产业化基础上整合、优化农业生产品种,规避种植业观赏效果差、生命力不强的问题。通过土地合理流转、农户小资本集中,按照旅游需求,逐步提升乡村田园的环境优美度,提高产业吸引力。其次,以第二产业为引导,依靠烤烟、蔬菜、中药村种植和鸡鸭牛羊生态养殖,进行规模化的初加工和深加工,延长产品生产链,提高农业产品的产值和附加值。

3.2结合现有资源合理规划,完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要推进城郊乡村旅游的快色发展,含谷镇急需努力挖掘自身潜力,开发较具特色的旅游项目,使游客在含谷镇有更多的游乐项目选择。通过对含谷镇的乡村旅游资源情况和地形地势的分析,根据有效整合资源和合理组织线路的原则,笔者建议可主要打造乡村旅游三大产品体系:乡村观光产品,乡村农耕体验产品,乡村民俗文化休闲产品。从含谷镇的自然旅游资源分析,乌江画廊不仅有宽阔的水域,同时还有纯朴自然的乡村景观点缀其间,可以通过对水域、江边和周边自然朴质的乡村景观的合理规划,利用建筑小品和项目设计提升整个区域的主题形象和审美度,开展一系列乡村观光休闲产品,从而与仙女山形成“山”、“水”互补的旅游产品结构。比如可设置乌江水市的旅游项目,沿江边散布木船,单元卖场以木船为基准,为游客提供含谷镇绿色农业食品以及花卉水果等,游客乘木船,穿梭在水中商贸区中购物,让游客享受乡村生态自然的游赏体验。

3.3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给予更多政策激励

目前含谷镇乡村旅游的发展基本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要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第一,应将含谷镇乡村旅游的发展和建设成就纳入各级政府及官员的绩效考核体系,让乡村旅游既富民又强县,使政府和领导真正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第二,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科学定位,合理布局,准确制定乡村旅游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第三,制定含谷镇地区扶持乡村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通过减、免、奖等措施在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第四,加强财政预算,加快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土地、审批等瓶颈障碍,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上的主导作用;第五,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氛围,积极招商引资。

参考文献:

[1]杨振之,黄葵,周坤.城乡统筹与乡村旅游[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张传时.城郊乡村旅游开发与乡村旅游社区发展[J]长安大学学报,2010,(03)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报告范文第4篇

市委、市政府高度旅游产业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开拓创新,真抓实干,锐意进取,成功召开了首次旅游发展大会,成功举办了省文化旅游节绵竹分会场活动,全面推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圆满完成了年度旅游经济指标和年度产业发展目标任务。预计全市实现旅游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25%;接待国内外旅游者890万人次,同比增长16%。

二、示范项目(一级指标5分,自查得分5分)

市积极贯彻落实全省旅游发展决策部署,落实省旅游局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按要求参加全省旅游工作会、专业性会议和各类产业会展活动。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旅游工作会,传达学习了全省旅游工作会精神。积极组织参加了省旅游局组织的“好玩.重庆好耍——玩耍川渝”城际互动旅游宣传推广系列活动、“天府闹春”、等国内外旅游会展活动。按时向省旅游局各处室上报年度工作计划、半年及年终工作总结和单项工作材料。重视旅游行业协会建设,及时组织改选了市旅游协会教育分会,加强行业自律和行业服务,积极参加全省旅游行业活动。

三、规划和项目推进(一级指标8分,自查得分8分)

按程序规范开展旅游规划编制、评审、报批和实施工作。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坚持以线路统筹、资源整合、区域合作为指导,以节庆活动、展会为平台,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深化同媒体、网络的合作,推出了十六条旅游精品线路。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机关、进景区、进社区工作,加大了对局办公区域内外环境的整治,与花卉公司鉴订合同,按时对局租赁花草进行修剪、替换,确保了机关环境整洁。切实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景区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科室和分管领导,确保了景区环境优美。积极开展旅游商品开发建设,组织旅游商品企业自主研发,提升全市旅游商品创新能力,绵竹三彩画坊年画油纸伞荣获省旅游商品评比优秀奖。

狠抓旅游项目推进实施,完成了旅游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和进度,按时报送项目进展情况。灾后重建16个项目全部完工,占规划项目数的100%。目前,全市旅游行业未发生一例挪用、侵占重建资金的违纪违法行为。

四、招商引资(一级指标2分,自查得分2分)

及时跟踪落实招商签约项目,按时报送招商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和资金到位情况。2013年我市共有13个旅游项目进入了省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库、有1个被列入2013年省级旅游重大储备(招商)项目。截止年6月30日,已完成旅游招商引资额22600万元、完成项目签约金额125826万元。

五、宣传营销(一级指标6分,自查得分6分)

建立健全旅游营销体系,积极参与全省旅游整合营销和网络营销活动,参加省旅游局组织的玩耍川渝、天府闹春活动、国内旅游交易会、第二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2013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9+2”泛珠三角“魅力欢迎您”专场推介会,以及台湾、欧洲、韩国等境外宣传促销活动。

组织开展“过新年、购年货、泡温泉”的旅游春节主题活动;成功举办2013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活动。与电视台等单位合作,成功举办第一届市“十大美丽新村”评选活动,与文明办合作成功举办“见证巨变、乐游”一日游活动。主动加强与电视台、报社、网络、交通广播电台等影响力大的新闻媒体的联系和合作。配合省旅游局完成绵竹汉旺、什邡穿心店抗震救灾旅游线路导游词的编写工作。

六、政务信息和旅游统计(一级指标6分,自查得分6分)

切实加强政务信息和旅游统计的组织领导,明确专人负责,圆满完成了省旅游局下达的年度政务信息报送任务。截止12月15日,共向省政务信息网报送信息562条,采用562条,采用率达100%。

按时完成旅游统计季报、年报以及分析报告。9家星级宾馆饭店、5家A级旅游景区、41家旅行社月报、季报和年报填报率100%。全市旅游统计队伍健全,市、县、区旅游统计人员均持有统计人员资格证。网上旅游企业填报信息更新及时准确。

七、信息化建设(一级指标2分,自查得分2分)

市旅游局及6县(市、区)旅游局于2013年9月均建立了网站集群,网站各类信息更新及时。

八、行业监管(一级指标5分,自查得分5分)

市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办公室机制健全,组织到位,工作有力。全年组织旅游、公安、卫生、交通、工商、质监等职能部门,分别开展了旅游景区治安环境整洁、旅游景区交通秩序整治等专项检查12次,出动车辆50余台次、执法人员300余人次。受理旅游投诉5件,结案率100%,省局转办案件回复率100%。全年无行政处罚案件。

全市旅游安全应急预案健全,加大对旅游企业应急安全的指导,分别组织景区人员、宾馆安全人员进行预案演练1次。及时旅游安全预警和安全提示信息,妥善处置旅游突发事件,全年在旅游网上旅游安全提示信息6条。

九、标准化、法制化建设(一级指标6分,自查得分6分)

积极开展省旅游标准化示范试点市创建工作,成立了以市长陈新有为组长的旅游标准化领导小组,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3年9月28日,我市创建旅游标准化示范试点市工作已顺利通过省的评估验收。

地方旅游标准体系完善,组织全行业认真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9家星级饭店、2家3A级以下旅游景区年度复核率达100%。

旅游执法案卷规范,受到了市法制办的好评。积极开展旅游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全年开展旅游行政执法监督检查3次。严格依法办事,认真贯彻落实《省旅游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标准》。

十、旅游培训(一级指标6分,自查得分6分)

高度重视旅游人才培训工作,加大培训力度,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年度培训项目经费8万元,占全市旅游发展资金的3.5%。

积极参加省旅游局组织的旅行社管理软件、旅游统计软件、乡村旅游、导游资格考试等培训。严密组织2013年度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工作,未发生泄密事件、群体性投诉和重大失误。

全年举办了旅游行政管理人员、旅游企业负责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导游员、讲解员、宾馆饭店服务员、购物场所服务员、旅行社计调和营销人员等培训班,共培训人员4200余人次,全面完成了省旅游局下达的培训任务。

十一、保障机制(一级指标4分,自查得分4分)

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机制健全,运转高效。2013年5月4日召开了全市旅游工作会,同时,分别在国庆、春节召开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会议2次,市综合治理办公室会议2次。2013年市委、市政府用于全市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共230万,比2010年增加15%。按时按要求向省旅游局、市财政局报送资金使用情况和旅游企业财务信息。

十二、争先创优加分(自查得分5.5分)

2013年4月19日,绵竹年画村旅游区和九龙山乡村旅游区成功创建成国家4A级景区。(自查得分2分)

2013年4月20日,成功举办了省旅游文化节绵竹分会场活动。(自查得分0.5分)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承德市;休闲体育;产业;战略

中图分类号:K825.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2-0200-03

一、休闲体育的概念界定与产业范畴

(一)休闲体育的概念界定

休闲体育是以休闲为目的,或以休闲的心态参与的体育活动,是作为休闲生活方式之一的活动方式。休闲体育强调以体育活动为路径、方法、手段和舞台,进而获得健康和高尚的魂魄①。在体育的概念体系中休闲体育从属于社会体育,具有健身性与娱乐性、全民性与普遍性、余暇性与主动性、多样性与灵活性等特点②。在体育、休闲与旅游高度融合的背景下,学术界出现了休闲体育旅游的提法。认为休闲体育旅游是指旅游者离开居住地,进行以体育休闲为目的与形式的旅游活动,并得出休闲体育旅游是休闲体育的一个子集的结论。

(二)休闲体育的产业范畴

广义上休闲体育产业是指社会各部门提供的与休闲体育活动有关的一切产品和服务,以及与这些产品和服务相关的所有经营活动的总和,即休闲体育产业不仅包括向社会提供休闲体育服务的各部门,而且还包括提供有形休闲体育物质产品的生产部门③。从旅游城市的视角,休闲体育产业包含三个层次:一是典型性休闲体育产业,如高尔夫、赛马场、冰雪运动项目、漂流、拓展项目、旅游城市的体育场馆与建设设施等;二是复合型旅游项目的休闲体育成分,如草原度假区的草原卡丁车、山岳型景区的爬山攀岩、滨水型景区的游艇等;三是休闲体育辅助行业,如体育俱乐部、车友俱乐部、媒体网站、科研教练部门等。

二、承德市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背景分析与重要意义

(一)发达国家休闲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经济发达国家,休闲体育产业已经成为体育产业的主导力量,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美国为例,休闲体育产业在体育市场上排位第一,占到总产值的32%,占国民经济的1%。休闲体育吸引了众多美国人参与,对旅游、交通运输、食宿、体育用品等的消费起着巨大的刺激作用,为美国体育产业源源不断地创造价值④。在发达国家,休闲体育产业直接为国民经济创造收益的功能及拉动关联产业增长的功能,越来越被政府所重视。

(二)我国休闲体育产业进入国家发展规划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休闲观念的日渐成熟,我国正步入世界休闲国家行列。休闲体育作为现代休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与国民健康需求的天然链接性、与旅游等相关产业的高度融合性,受到了各级、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发展健身休闲体育,由此休闲体育正式进入国家发展规划。

(三)承德市旅游产业进入战略调整期

承德市旅游资源丰富、等级高,是中国旅游名城与河北省旅游龙头城市。2013年全年接待游客2460万人次,同比增长22%左右;实现旅游收入200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接待国际游客的旅游人次与旅游收入均位于河北省首位。同时一个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2013年承德市国内游客接待人次总量只排到河北省的第七位,相较于2012年又下滑一位。诚然,在不考虑城市自有客源市场规模、旅游产业历史基础规模、旅游接待能力、旅游行业效率等因素,单纯以接待数字来衡量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不但有失公允,也不符合学术研究规范。但是这一数字作为承德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表象,与我们的心理预期还是有很大差距。来自旅游行业一线的信息为这一表象提供了佐证。2013年伴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动与国家政策新导向的出现,承德市旅行社、酒店与景区行业普遍感觉经营困难,均认为承德市目前单纯依靠观光团队支撑的旅游产业形态将难以为继。

承德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制定了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发展定位。把文化旅游服务业作为第一主导产业,明确了发挥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并提出把承德建成多元支撑、复合型、国际化的休闲旅游基地的战略发展目标。

(四)承德市发展休闲体育产业是促进旅游产业提档升级的重要抓手,是带动市域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

承德市作为河北省旅游龙头城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已经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研究、探索、建立承德市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战略构想与实施路径,顺应了旅游活动从表层观光旅游到深度体验旅游的发展趋势、顺应了旅游市场从团队观光市场到家庭自助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顺应了旅游产业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趋势。对于丰富承德旅游产品谱系、引导承德旅游产业形态升级、优化承德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带动关联产业发展、增加就业也有可观的预期价值,

三、承德市发展休闲体育的基础条件

承德市发展休闲体育优势得天独厚,从历史底蕴、生态环境、市场条件与交通区位等方面,都具备做实、做大、做强的潜力。

(一)承德市休闲体育文化有史可依、有脉可续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指出“休闲是文化的基础,从古到今、从东到西,休闲作为一种特殊的亚文化形态,始终传承着主流文化”。满族是骑射民族,习武、行围、打猎是满族传统的习俗,也是满族皇族十分钟情的休闲体育活动,满洲皇帝进关之后,难以忍受盛夏的酷热,自然要出关择地避暑休闲,并融避暑、游猎、习武、御政为一。康熙皇帝为此兴建木兰围场与避暑山庄,在承德市书写了辉煌璀璨的历史篇章。所以承德市休闲体育文化有史可依、有脉可续。并以“皇家休闲体育”的文化形态,在中国休闲体育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承德市现阶段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源头活水。

(二)承德市是环京津地区的生态高地,具备发展休闲体育的比较优势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在《财富第五波――进入明星产业的最佳途径》一书中认为,引发全球财富“第五波”的将是未来的明星产业――健康产业。作为健康产业组成部分的休闲体育产业对于区域生态环境提出很高的要求。承德市拥有华北地区最优异的环境质量,林地面积达到3310万亩,占全省44.7%,森林覆盖率全省最高,达到55.8%,被誉为华北的“生态绿肺”和“天然氧吧”,是承德市发展户外休闲体育的首选之地。

(三)承德市拥有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市场基础

休闲体育产业对市场规模与成熟度有很高的要求。承德从属的京津冀都市圈人口7605.1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5.79%,人均收入在国内位居前列。北京市2013年全市常住人口2069.3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32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337元。天津市2013年全年常住人口1413万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58元。京津两市汇集我国最大的高端消费群体,对以健康与休闲为特色的休闲体育呈现出旺盛的需求。

(四)承德具有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交通区位优势

承德市毗邻京津、具有“一市连五省(市、区)”的区位条件,随着“一环十射”高速公路、京沈客运专线和承德机场的建设开通,使承德将进入北京1小时,天津、沈阳2小时交通圈,密联京津、通达辽蒙、辟通港口的区位优势将成倍放大。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为承德市发展休闲体育创造了外部进入、区内连点成线与组线成网的空间组织基础。

四、承德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战略举措与实施路径

(一)思想引导、政策对接,把发展休闲体育产业上升为市级发展战略

承德市明确提出将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冰雪、温泉、狩猎、户外运动、商贸服务综合体等新业态,不断完善文化旅游服务产业体系,实现全天游、四季游,增强国际旅游城市竞争力。近年来,在承德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承德市滑雪、漂流、草原运动等行业蓬勃发展。承德市已经具备了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政策环境与产业基础。

从发展现状来看,承德市没有把休闲体育作为一个独立行业去培育,现有产业形态均以休闲旅游的分支形式出现。虽然拥有众多的相关景区与项目,但是没有形成鲜明的产业外宣形象,没有与京津休闲体育市场有效对接,没有打造出自己的竞争力,没有发挥出休闲体育的巨大产业带动效益。

承德市发展休闲体育不是对现有相关产业要素的简单提炼与组合,而是从行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去把握、去组织、去实施,是政府顶层设计、行业组织承接推进、企业实体贯彻执行等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

承德市发展休闲体育产业,契合了承德市委、市政府的执政思路与发展部署。现阶段应该做好调研与规划工作,争取获得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早日上升为市级发展战略。

(二)统筹规划、把休闲体育产业打造成为承德市市域经济的新亮点

1.承德市休闲体育产业的总体定位:中国休闲体育产业示范区与环京津地区休闲体育最佳目的地

我国已经开展全国社会(休闲)体育示范区的评选活动。承德市应以评选全国休闲体育示范区为提纲挈领,加大休闲体育产业的培育力度、发展速度。同时对接京津休闲体育巨大的市场需求,打造环京津地区休闲体育最佳目的地,使承德市成为国内休闲体育产业客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的优选汇集地。

2.承德市休闲体育产业的空间格局:一心、两极、三片区

一心:承德市区。利用现有体育场馆与体育设施,把休闲体育与休闲度假旅游、企业奖励旅游与企业文化培训结合起来,重点发展职业竞赛、京津冀及其他地区大企业与社会团体的行业联赛与内部赛事。在前期市场调研中发现,已有京津唐大企业自觉来承德开展以上活动。双峰寺水库建成后,可以开展游艇、皮划艇、赛龙舟等水上休闲体育项目。冬季利用市区周边滑雪场、武烈河冰面开展冰雪运动项目。

两极:北部坝上草原休闲运动区与南部山岳休闲运动区(雾灵山及周边山地)。这两处区域清代为木兰围场与东陵后龙风水禁地,是承德两块自然环境的美玉。坝上草原休闲运动区主要发展赛马、热气球、射箭、草原定向越野、草原漂流等休闲运动项目。山岳休闲运动区主要发展登山、山地穿越、高山滑水、山地漂流、攀岩、溯溪等山地运动。

三片区:金山岭长城穿越区、蟠龙湖水上休闲运动区与承德县乡村休闲运动区。金山岭长城徒步穿越区:范围为金山岭长城与长城沿线乡镇,主要针对国际旅游者退出以长城穿越为核心的文化休闲体育项目。蟠龙湖水上休闲运动区主要开发水上休闲体育项目。承德县乡村运动区范围为新杖子乡、刘杖子乡与大营子乡,结合花果乡村体验,发展以自驾车、自行车、徒步游为特点的乡村运动项目。

3.承德市休闲体育产业的行业运营

在发达国家,休闲体育由政府和非赢利机构以及赢利性机构来实施和承担,并且主要是以俱乐部会员制的方式经营。根据承德市市情,建议建立由承德市休闲体育行业协会(负责标准引导、服务监督、外联营销)、休闲体育俱乐部(负责客源输入、活动组织、技术指导)、休闲体育基地(负责客源接待、安全保障)组成完整的行业运营体系。

(三)构建全产业链,发挥产业联动作用,把休闲体育产业培育成为承德市产业升级的驱动源与增长极

承德市构建包含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休闲服务业(咨询机构、培训教育)、休闲体育传媒业(网站、会员刊物)与电子竞技业等组成休闲体育产业链条,并发挥休闲体育对承德市建筑业、金融业、制造业与贸易业的拉动作用。承德市发展休闲体育产业将会促进旅游产业升提档升级、为服务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集聚,成为承德市产业升级一个重要的驱动源与增长极。

(四)理顺管理体制、开展专业教育与科研,保障承德市休闲体育产业的良性发展

我国休闲体育与国际发达地区休闲体育产业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行业管理体制与休闲体育教育科研落后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这也是承德市规划发展休闲体育产业应该注意的地方。

休闲体育行业管理体制:建立政府主导、行业自治的管理体制,成立承德市休闲体育协会与专项协会,最大限度激活社会力量参与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热情,引导整个行业向商品化、社会化、产业化、职业化和市场化方向迈进。

休闲体育教育科研:在承德市高校设立休闲体育专业,开设休闲与运动操作、运动管理和推广、社区体育推广、体育和娱乐领队,为承德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承德市体育局与旅游局牵头,成立涵盖体育、旅游、文化等相关领域的承德市休闲体育研究会,为承德各级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与休闲运动企业管理运营提供智力支持。

注释:

①马惠娣.休闲、休闲体育、后北京奥运会[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3).

②李建国.社会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③杨德云.体育产业研究评述[J].市场论坛,2007(1).

④黄玮.揭秘美国体育产业[N].实时报告,2012-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