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景观环境设计专业

景观环境设计专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景观环境设计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景观环境设计专业

景观环境设计专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景观设计;特质;应用型

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重构了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平台。城市环境化建设和资源利用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进步的标志之一,高校景观设计专业的发展,已成为高校教育建设重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综合素质进程中不断发展、进步有其一定的特质,如何整合民办高校特质,适应国际化教育的挑战,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挑战,也是我们高校教育从业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1 民办高校环境设计景观专业发展特质

首先,充分发挥民办高校优质,进行人才培养创新。景观设计专业是建设在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和工程技术基础上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对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有一定的特色要求。虽然在我国各民办院校里都设置了景观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成绩颇显,但因是新型应用型学科,学科建设时间较短,生源基础不全面,不能完全满足就业要求,充分发挥优势,体现民办高校的优势和特点,更好的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在专业课建设方面,多延续的是国内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有一定的陈旧,不能更好的吸取现在国内、国外高校的新型培养模式,在打基础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程设置上,理论课和设计课不能融会贯通,存在脱节、联系不上的现象,不能充分培养学生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绿色、生态、现代的新型设计方法,在分隔学科中相互交叠开拓新理念和新领域。其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在专业素质、知识结构和艺术修养方面素质较高,但由于国家对民办高校的扶植力度较少,如教学场所的建立、科研经费的匮乏、教师学习交流等资金有限,导致教学改革力度不大。民办高校的教师有一方面来源于刚刚毕业硕士研究生,在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还需要加强,如何理论与实践结合,是民办高校年轻教师面对的一个新问题。加强专业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是民办高校不懈的奋斗目标。最后,改革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和推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关键。在完善和改革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解决已有培养方案的不足,推陈出新,有步骤整合,有针对性的对教学内容创新改革探索。注重各科的专业知识衔接,形成体系,比如低年级的设计初步和基础设计课程,为的是高年级的专业学习,所以专业手绘要形成一定体系的归纳整合学习。理论课程是专业课程的方法和规范。如何将理论课和专业课成系统运用,解决我们设计中的问题,是极其重要的。加强优秀可行性的教育改革,进行推进和深化,民办高校中的一些可行性的方法和实践可以形成系统与现有和先进教改融合,使我们的课程建设更符合国内环境建设及施工领域全面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需要,教学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在专业课程安排方面,还应加设一些实际景观施工的相关课程,开拓教学范围,使设计与施工完美结合,更好的适应社会景观的实际要求。加强多学科交叉学习,考察每个民办院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需求,提供开放的多学科专业群,学生可以依据自身需求,学修一些别的学院的相关课程,拓展专业视野,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同时,通过论坛及国内外的专业学科交流,加强教学。多维度教学平台的构建,可以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质,给予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就业机会。

2 民办高校环境设计景观专业创新发展

民办高校环境设计景观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发展要求,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成为国内外环境设计及工程施工领域全面的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在创新型培养模式中,符合受众群体的改革创新,分层次进行教学,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专业认知深度,建立好亲密的师生关系,情感教学,教师严于律己,以知识和素质感染学生。遵循环境设计教学规律,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相互融合的学科意识,与一些显性学科学习相反,一些有学生主张的间接、相对可分配的学科学习可节奏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用一种更包容、科学和融合的方式推动高校教学的模式,使民办高校中环境景观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更具有人性、科学、创新型的深刻发展。

在创新型培养模式中,要借鉴中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和实践模式,了解最新的教学发展模式和动态,掌握先进的理论知识、设计知识和实践知识,构建符合民办高校的教学结构体系和专业知识结构体系,拓宽口径,加强应用型和复合型建设,满足实际的职业能力需要,可以与相关设计院部门和施工单位交流合作,请相关部门的人员参与到课堂,讲授实际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设计问题和施工问题,应对性教育,同时加强专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突出性的综合的、专业的能力培养,构建全面的应用型素养体系,满足就业要求。同时,希望政府、企业和多样化教育交流与合作基金,开展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交流和合作项目。

民办高校环境设计景观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发展要切实的贯彻能力素质培养方面,从内涵向外延的拓展转变,在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中寻找合理发展坐标,使民办高校的景观设计繁荣发展。

3 结语

通过高校专业办学的发展和探索、积累与创新,民办高校环境设计景观专业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切实把发展高等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实践结合上,加强应用型和工程实践型培养,为我国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意识、高素养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蒋卫平,吴彩东.地方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色性教学初探[J].美术大观, 2008(06).

景观环境设计专业范文第2篇

目标就是路标,直接指导着我们课程的设计。以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以室内设计课程为主,景观设计的相关课程更像是室内设计课程的补充拓展。这在全国诸多院校的环境艺术专业课程设置中属于普遍现象--重室内轻景观,尤其是高职院校总课时量有限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如果学生通过景观设计实训课程了解景观的基本概念;基本掌握景观中常见的小品;了解常规的植物组合方法;并能够用Sketchup这一景观行业中最常用的软件完成一个小规模景观实训项目。这便已经很好。以此作为课程的知识技能目标较适当。实践告诉我们,掌握系统的景观设计理论不切实际。有了恰当的知识技能目标,便于展开课程设计,课堂组织。也可对学生有恰当的期望值,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

二、课件设计紧扣知识技能目标,勿完全参照教材

基于这样的知识技能目标,便要求教师在授课之前先要认真分析教材,借鉴多本教材;对知识点进行精简,一些理论性太强或难度较大的内容应省略;抽取与知识技能目标一致的内容进行合理组合,设计出有趣且切合实际的课件。切不可照搬某一教材,或将多本教材上好的东西都纳入课件。这不仅授课时间不允许,还容易把课讲成一盘散沙。越想灌输的多越会起反面效果,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兴趣。时刻注意课件设计中知识点和知识量度的把握。

三、课程设计要有明确的实训倾向性

1.实训先于理论,将抽象理论融入具体操作景观设计是一个交叉性很强的课程,理论较多,同时不乏一些枯燥的尺度的记忆……而实践告诉我们,我们的教学对象对理论的兴趣不大。先学理论,再将理论用于实践的办法不可行。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从一个具体的案例开始,比如先带学生画一个简单的小庭院的平面,越简单越好。在画的过程中将与庭院设计相关的理论悄悄融入。学生从一个有趣操作开始,不容易反感。当他作业完成了,对庭院的功能分区、基本尺度、造景方法、景观与人的关系等一些理论也有所理解了。并且这样以来,在后续的训练中很容易举一反三,因为他们学到的理论是从实训中来的。这种方式较适合高职院校的学生,这种尝试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制定合适的训练项目—从简单景观小品过度到景观场景一开始的项目要很简单。比如教学生设计一个花池:方形的、圆形的;搭配几株植物:高低错落、组团;设计一个小亭子;设计一个喷水池……由此类简单小品入手,学生很容易从中获得成就感。第二步就是引导学生将这些元素组合成小场景。比如将植物组团放入亭子旁边,再画一块绿地,这就构成一个常见的小场景;将花池复制阵列,加几个景观座椅,也可以构成一个小场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觉得,做个景观场景原来并不难。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经开始对景观的造景元素、景观的尺度、造景的方法开始有概念了。再下一步要再有所提升:做一个有主题、有要求的场景,而不是随意组合了。如提供一块小区绿地的原始平面给学生,引导他们进行设计,并对每位学生具体辅导,辅助他们完成一个比较合理的作品。项目的选择可以多样性,学生可以自己拟题,也可以与学生的室内设计课程关联选题:有的学生在室内设计的课程上做过咖啡厅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做咖啡厅门外区域的景观就餐区;有的学生做过酒店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选择做一个酒店入口的景观......这样选题不但可呈现出多样化;还可以与学生室内设计的课程联系在一起,选择他们已经有所研究的空间类型更有利于课程的顺利开展。3.结合实践,动手能力不能忽视目前一些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教学场所主要集中在教室,实践教学环境较单一,而且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在课堂中听讲,在真实环境中实际操作的机会较少。1我们应该在课程设计上,甚至教学设备的投入上,积极创造条件给学生一些实际动手的机会。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景观设计项目中就有施工能力的比拼。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在职业教育中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图01、图02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景观设计项目施工组现场。学生通过一些简单的实践可以对景观设计有更丰满的认识。同时学生看到自己亲手做出的景观小景会非常兴奋,对课程的兴趣很大。加强动手也可以拓宽学生就业的路径,学生不仅能做设计方案,可以当设计师,还可以对施工的工艺、现场有所了解,做一些施工监理相关的工作。景观设计实训课程应以综合实训项目为载体,以参与设计全过程为依托,以职业岗位综合能力提升为目的。

四、软件学习与实训合二为一

补充软件操作知识,我尝试用Sketchup这个景观设计最常用的软件,带学生完成大大小小的实训作业:画一个面,贴个草坪的贴图,构成一块草坪;将长方体进行简单的推拉,贴个石材贴图构成一个花池......理论与软件学习合二为一,既学了软件,也学了景观小品。软件操作的障碍很大程度上扫除。图03是在学生软件和景观理论都是零基础的情况下,通过64个课时的学习,达到的效果。基本达到了课程的知识技能目标。

五、对教学对象要具体分析、具体应对

1.注重学生自信心的提升课件的设计还要充分考虑授课对象。在高职院校中的学生,大多数学习基础较差。大多数学生也不期望自己会成为一个好学生,在学习方面缺少自信心。加之景观实训项目的面积要比室内实训项目的面积大,大多数学生还没有上课就觉得难。所以课程一开始要找合适的办法告诉学生,这是一门简单的课程。让他们知道只要按时上课,就能很好的完成课程。一开始就要从心理上打消他们顾虑,帮他们建立信心。2.对学习挫折积极引导在班里有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学生非常少。在跟同类院校教师交流的过程中得知,这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普遍问题。大多数学生不会自我学习,多是依赖老师解决问题。因一个软件命令,一个停车位的尺寸,一个材料的名称......就会导致很多学生中止实训的进行。老师如果没有及时帮他解决,便会坐等老师,白白浪费了宝贵的课程时间。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在软件学习、景观材料、施工等方面,都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教学。[3]老师需要经常引导,教会他们如何借助网络资源解决问题。再就是可以引导学生与同学之间互帮互助解决问题,同桌之间或几人结成一组,优差搭配结成一组。在老师无暇顾及的时候,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解决一些问题。这可以有效弥补老师精力有限而班级人数众多的困境。不仅要助其解决问题,关键是要塑造其内心。对于性格内向,缺乏信心的学生要多表扬,有一点进步就表扬,每节课都表扬。慢慢的他会认识到,原来我也可以做到。至少在这门课的课堂他自信心有了。图04是一个经常挂科的学生所完成的景观实训作业成果。这位同学就是在不断鼓励他,结果慢慢的表现出来信心:敢问问题了,敢坚持自己的设计了。最后较为顺利的完成了实训任务。图04学生的性格各种各样,具体学生具体对待,具体问题具体策略。助学生建立信心会对其后续课程的学习,甚至以后的工作都有积极的力量。3.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最大耐心基于我们的教学对象与本科生的差距,学生的言行、询问问题的质量、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不甚理想,时刻挑战我们的耐心。可我们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对象。很多学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不记笔记,不能集中精力......作为老师要提醒自己保持最大的耐心,尊重我们教学对象,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学相长,不能一味看到学生的不足,教师的自身也需要时刻提高。4.授课时间化大为小尽量以短时间讲授为主,控制在半小时以内。讲一点,操作一会,再讲一点,再操作。一是考虑到学生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较短。尽量在学生还有兴趣的时间里结束一个话题。二是理论与操作穿行有利于理论的吸收消化。在实践中这种方式也取得了较为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和较好的教学效果。只有认真分析授课对象,找到适合授课对象的办法,我们才有可能更好的驾驭课堂,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六、结论

高职院校景观设计实训课程必须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知识技能目标;根据具体情况创作课件;以实训项目为主导,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展开,重视软件的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对授课对象深入了解分析,具体应对。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成果,顺利完成景观设计实训任务。

作者:张晓霞 单位: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丁海昕.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高职教学,2015(02).

景观环境设计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景观设计课程 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西安科技大学教改项目(地矿类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编号:JG10058)。

景观设计是一门新兴学科,其与城市规划、建筑学密切关联,同时涉及地理学、社会学、美学、艺术学、植物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知识,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1,2]。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属于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紧密结合型的专业,如何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体现专业特色、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专业培养方案调整中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问题,实践教学环节的不断改革和实施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和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和关键。

西安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2007年开设的新专业,专业开设以来就依托我校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的优势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实践教学的安排,同时积极引进规划行业人才,进行城乡规划实践课程的开设,景观设计课程即为我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关键一环。鉴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理论知识丰厚、动手能力普遍较弱等特点,本研究以西安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景观设计课程开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探讨该课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如何综合学生知识、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景观设计的方法、技能等,着力培养理论结合实践的现代新型应用型人才,为高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该课程的开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景观设计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当前,国内的景观设计课程主要针对城市规划、园林规划设计、建筑学和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开设,景观设计相关联课程的开设也主要以规划、园林、建筑和艺术为主,而与生态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衔接相对较少,对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也主要以培养设计型人才为主。[3]但景观设计课程本身是属于文科和理工科相互交叉的专业课程,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其知识结构复杂且综合性较强,需要初学者具有深厚的相关专业知识积淀。[4]

而我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开设了地理学、经济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居住区规划、城镇规划等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开设了AutoCAD、ArcGIS、3DMax、Photoshop等设计专用软件和辅助软件,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已经形成,并掌握了设计必备软件。在大三大四期间开设景观设计课程,一方面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育社会需要的景观设计人才和城乡规划管理人才,将大学教育教书育人和服务社会的双重功能有效结合起来。

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校景观设计课程考虑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专业性质,在课程安排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室内轻室外、重计算机轻手绘等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

尽管我校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遵循的是课堂理论教学+实例设计的教学方法,但在学时的安排上理论教学占据了绝对的主导,以48课时为例,理论讲授占据了40课时,设计实践仅学期末的8课时。

这种教学模式的安排使学生更多的获得的是对景观设计的感性认识和理论知识,但因为设计实习安排在学期末,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学生不免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过于陌生,不能够将理论很好地应用于具体的设计中。同时,景观设计的内容包含居住区景观设计、广场景观设计、公园景观设计、街道景观设计、滨河景观设计等多种主题和类型,但鉴于课时的安排,只能选择一种类型的选题进行设计实训,很难培养综合性、高素质景观设计人才。

2.重室内轻室外

景观设计的理论教学均以室内为主,对景观案例的赏析、景观美学的体现、景观要素的结合均以图片和幻灯片的形式获取,但这种方式获取的信息很难反映实际情况。如对景观空间尺度、景观要素尺度和人的尺度很难准确把握;学生很难获取以自身尺度为标准的景观空间感受;同时对于自然要素作用下的很多光影色彩也难以获得真实的直观的感受。[5]缺乏了实际观察和体会的景观设计作品往往是理想化的设计成果,其现实操作性较差,这也就是当前学习过景观设计的学生甚至景观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并不能一走出校园就能进行实际景观设计的原因。

3.重计算机轻手绘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的手绘功底普遍较为薄弱,故而在景观设计实训中更多的是借助计算机进行相关图件的绘制。但手绘仍然是从事建筑、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基础必修课程,手绘表达是设计思维从大脑向手的延伸,并最终艺术化表达出来的过程。手绘表现是判断把握环境物象的空间、形态、材质、色彩特征的心理体验过程,是感受形态的尺度与比例、材质的特征与表象、色彩的统一与丰富的有效方法,其对环境空间的远、中、近景层次的先后处理、体面与体量关系的掌握、色彩与色调关系的理解、环境气氛与艺术效果都能做到缜密的安排。计算机手段固然在很多设计效果图的制作方面更有表现力,在手绘仍然是进行景观设计所需掌握的一个基本技能。

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法探讨

1.教学内容多元化

景观环境设计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学生作品 保存与使用 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1.032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Environment Art and

Design Students' Work Management System

HONG Juncan

Abstract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has a strong practical, establish an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practice it is to develop a high level of environmental art and design talent the important part. Outstanding student work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lection left the Art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Desig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urriculum demonstration teaching is focused on performance outcomes of teaching, is the main form of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To do good works is the key factor in the election to remai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lated to the design of the Art Institute.

Key words students' work; Preservation and use; management system

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建立教学与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培养高水平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重要环节。高等院校不是象牙塔,大学教育要强调素质教育,但也不应忽视基本职业技能的训练,这是由环境艺术设计极强的实践性所决定的,事实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自其成立之始,便由于市场的需求,而在教学过程中渗入了实践的内容。因此,作为高等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我们应该提倡培养学生具有引导设计市场方向的理想与信念,同时也应具备适应设计实践需求的扎实的基本技能。

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体系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创作设计几方面进行,在实践教学阶段,教师基本采用实际项目、留校优秀学生作品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直观地对所学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在环境艺术教学中,优秀的学生作品是环境艺术教学中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课程示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成果的集中表现,是进行专业交流的主要形式。如何对数量众多的学生作品进行挑选,如何进行管理、使用和分类保存,是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1环境艺术设计中学生作品的类别

(1)基础类临摹作业和写生作业,比如造型基础、钢笔画、马克笔绘画、考察写生作业等,这类作业基本以单张形式呈现。

(2)专业类创作课程的优秀作业,比如室内住宅设计、酒店设计、展馆设计、小庭院设计、广场设计、卖场设计等专业课程的作业。这类作业以文本形式呈现,部分有较小的展示类的模型。

(3)毕业设计的作业,环境艺术设计的毕业设计课程是一门最重要的课程,通过毕业设计课程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对设计作品的审美感觉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然后复归到更高层次和品位的感性认识。同时也可以实现学生知识的深化和升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设计项目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以及从事设计工作所需要的良好品格,对全面提升学生的职场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4)参加各类竞赛活动的作品,不同层面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各类教学总结和环境艺术年会都会组织环艺课程的作业展览和比赛,在各类比赛中获奖的学生作业,在没有被专业老师定为优秀作业的时候,也应列入优秀作业的范畴。

(5)模型、实物等设计作品,环艺专业教学中模型表达的训练要结合每一门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目标,并注重对模型制作技术与技巧的训练。不同的年级及不同的课程主要训练不同的内容,每个阶段解决不同的问题,最后让学生学会不仅用模型表现设计,同时会用模型推敲和推动设计。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解决模型表达与课程学习目标结合的问题,还需要探索不同的材料与技术表达不同类型的模型。选取优秀的模型留存。使低年级的同学在设计训练的过程中,能直观感受三维立体空间,结合自己动手的制作和多角度变化的观察,让学生在不同的设计阶段充分理解和表达空间及造型。

2 优秀学生设计作品选取体系的建设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产生的学生作业,良莠不齐,如何在诸多的作业中选取优秀的学生作业,使所选作业既能满足参赛、参展的需要,又能满足今后教学示范的需要,是对整个教学团队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

首先,学生的设计作品必须为原创(技法临摹类除外),具备的独特创意,符合形式美法则。其次,作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准和制作规范;环境艺术专业的教学,无论是室内、景观、展示还是其他各方面,都具有当前行业的制作流程和规范。再次,学生设计作品必须符合教学要求,能较好地体现教学理论和技能;环境艺术教学是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学生逐步掌握专业所需的一般能力(基本素质、文化素质)和核心能力(专业能力、通用能力),掌握每一门课,每个阶段专业学习上需要学会的技能,学生作业只有在满足教学要求和体现教学理论和技能的前提下,才能作为优秀作业留存。

选取优秀的学生作业,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不是单单一个任课教师就能完成的工作。需要整个教学团队、行业专家等一起合力才能完成。才能保证留校优秀作品的教学需求性和行业规范的执行性。如图1所示。

3 优秀学生设计作品保管体系的建设

当前美术院校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作品存放有着许多不足的地方,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存放空间吃紧,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有多种形式,文本、展板、模型及手绘稿等等,都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当前高校存放此类作业空间上严重不足,制约了优秀作品的留存。二是存放环境不符合标准,由于房屋潮湿,通风,卫生条件较差,导致作品腐烂、虫蛀等严重后果,对留存作品的展示和使用造成了影响。

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作品就是学生成绩的见证,是进行教学再使用和展览展示的必要基础,如果任其在不达标的存放环境中被毁损,也是对他们的不负责任。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合理地保存。如图2所示。

首先是选择存放的方式,从优秀学生作业的类型上我们就可以大致将存放方式分为:纸本、展板、文本、电子图片和模型几类。根据不同的类型选择不同的存放方式,也可以统一作品,采用多种存放方式。

其次是选择存放的地点,存放的地点可以分为学校统一存放和任课教师单独保管存放,对于任课教师保管存放的优秀毕业设计,必须先到学校备案登记,领用出后才能使用和保管。

再次是保管人员的确定,从存放地点上可以明确,统一存放在学校的优秀学生作品的管理人员为分管教学的管理人员;教师领用出存放的管理人员为领用教师本人。

4 优秀学生作业的使用体系建设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要求学生在不断的专研和学习中掌握多种技能。优秀的学生留校作品是教学成果的展现,是进行教学总结和教学改革的基础;优秀的学生留存作品是进行循环教学的必要前提;优秀学生设计作品参加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比赛,既能检验教学是否符合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进程,又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成果,同时,对学生掌握知识度的一种全方位考量。

同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是与行业紧密接触的过程,是与企业进行交流的过程。环境艺术教学能为校企合作的企业方提供优秀的设计作品和优秀的设计人才。校企合作能促进环境艺术专业的教学进一步发展,校企合作,对于教学来说,能引进企业优秀的设计案例进行教学,增强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和与市场的接轨能力,促进学生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4.2 优秀学生留校作业的使用方法

优秀学生留校的重要性,及易损坏、易丢失的特性,决定其使用过程必须保证保持作业的完整、整洁,保证不丢失,损坏。

(1)保存于院系的优秀留校作业,在教学、展览和交流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必须由专人签领,注明用处并及时归还;(2)保存于专业教师办公室和工作室的优秀留校作业,院系定期进行检查,以保证留校作业使用管理是否得当。(3)学生不得擅自借用优秀留校作业。

5 总结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积累的学生优秀的设计作品,是进行再教学,展览展示,教学总结和参加各类比赛的基础,是检验教学是否适应行业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我们在教学和总结过程中,应该有重点有选择地保留一部分优秀的学生设计作品,为提高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质量提供参考和保障。

参考文献

[1] 邱杰.浅谈环艺专业教学中的模型表达与训练.艺术教育,2012(4).

[2] 苏梅.高校美术类专业学生作品保存的问题与对策.兰台世界,2009(4上).

[3] 张善龙.“学生作品”案例化教学的实践.教育科学,2012(9).

景观环境设计专业范文第5篇

1.相同的学科源头东西方国家的环境设计与景观设计从发展来说都是建筑学的一个分支,与建筑学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环境设计与景观设计两专业不仅在工作对象上相似,从学科传统上寻找,它们的源头都是建筑学。虽然景观设计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存在,还很年轻,但从事这两个专业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方法是相通的。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在安排土地这件事上,环境设计和景观设计一直贯穿其中,只是这项工作由不同身份的人员从事着,没有正式称为景观设计师(landscapearchitect),而是由建筑师扮演了这个角色。早期的建筑师承担了城市的选址布局、市政设施的构筑、建筑物的营造、甚至建筑内外装饰,包括自然环境的美化等营造人居环境的职责。我们可从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中获知,包括目前园林专业的工作范畴,原本也隶属于建筑学,也是由当时的建筑师承担的。我国第一个园林专业由梁思成发起,设置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称为造园专业,后来移至北京林业大学,改名为园林。因此,园林的早期经验就已植根于建筑学的传统中,包括后来分流出的与园林专业因学科定义发生过学术争论的景观设计专业,其基本概念和方法都包含在建筑学的范畴里面。

2.不同侧重的专业理论体系环境设计始于二战后,并迅速在欧美发展且受到重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一步到位地把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作为有机的整体统一起来,是20世纪工业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中,科学、经济和艺术结合的产物。在中国,开设环境设计专业的各大院校本科教学计划中,含有的设计历史理论课程基本上都是西方美术史、中国美术史、现代设计史等。艺术设计的发展很大一部分源于工业设计,而工业设计发展及其理论成果在中国比较滞后,甚至可以说是空白,因此目前中国的艺术设计理论与思想基础基本上是欧美传入,或受其影响非常深刻。在这种设计理论思想的影响下,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要往中国景观或园林设计方向发展,在追求造园意境方面是与农林院校、建筑院校学生存在一定差距的,原因是两个专业的学科的教育体系不相同。比如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风景园林专业的本科教学计划,其设计历史理论课程都包括中国古典园林史、外国古典园林史、园林历史与理论,但不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专业特长,前者偏向西方理性的形式与装饰化的艺术设计,后者偏向中国儒家学派含蓄委婉的场地设计。综合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由于不同的教育体系,不同专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设计表达能力。在教学上,形成了在农林院校绿化设计会偏重一些,而在工科院校,工程技术、空间设计思维会偏重些,而在艺术学院,则美学的要求则更高些的现象。

二、系列课程改革的思路

针对以上的分析,在具有相同学科渊源,但同时又存在不同侧重点的教学体系的支撑下,艺术学院环艺专业景观(园林)设计方向的教学应该朝着发挥专业特色优点,克服缺点,即重视园林历史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避免流于形式的、缺乏功能考虑的装饰艺术设计的思路进行改革。

1.建立人居环境设计整体的思路人居环境设计的整体思路的确立,旨在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有意识地将整体环境要素放在一起综合思考,而不是单一、孤立地就建筑室内外装饰、室外环境设计。江南私家园林中的建筑装饰设计其分量并不比室外园林设计轻,但是如果只留意园林而不去关心园中的建筑,甚至整个江南地区苏杭一带的街道、宅院,其园林的存在便缺乏依据与说服力,也有悖于江南地区宅园一体的事实。而传统园林专业教育中,偏重生态的自然环境设计,关乎园林以外的部分比重太小,比如园林建筑设计,学生可以完成建筑外观的设计创作,但是涉及到室内的装饰材料选择,工程装饰构造、风格设计等问题,就难以深入下去。相反的是,环艺专业的学生都能很好地把握建筑及其室内的设计。因此建立整体的人居环境设计思路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2.加强学生对中国园林文化历史的学习与理解在参与实际项目中引导学生融入传统园林设计的文化精髓,有目的地进行具有代表本土文化的园林设计创作训练,弥补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重效果而轻内涵的缺点。园林一直以追求意境为最高境界,在设计作品中,融入本土历史文化,并以抽象的艺术手法表现,既写实又写意的作品才能使观众产生共鸣。3.培养建筑空间思维应该把环境设计专业中对建筑空间的理解与设计、装饰艺术的方法与技巧、各种体现形式美的元素、动静态五官感觉渗透到园林设计中,从而提高整个环境下园林包括景观建筑在内的艺术效果。对空间设计的把握一直是景观专业学生的弱项,把从建筑学专业和环艺专业中室内设计的教学思路借鉴到园林景观课程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建筑空间思维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可以更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以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建筑与环境专业为例,该课程名为“景观设计”,设于第7学期,60学时,与“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并列为三大核心专业课程。同时,作为这三门核心课程的前期准备,第5学期还设有若干学时的“空间设计方法”课程。

4.系统的课题设计必须强调的一点是,由于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的限制,环艺专业缺少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规划原理这类课程教学,学生对规划方法和规范的不了解,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专业水准与就业竞争力。因此在教学中,尤其是在课题设计过程中,务必给学生增加这部分的知识点。在课题设计设置中,一般的教学方法都是从小庭院、别墅庭院做起,然后再到规模较大的公园、居住区绿地设计,在此基础上,补充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规划、城市广场设计,甚至是一些风景区的规划设计,适当增加规划原理知识点以训练学生的规划逻辑思维,提升他们的综合设计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5.系列课程的整合与优化环境设计专业内的景观设计方向的课程由于整个专业的学分学时限制,不可能完全开设出与正规的风景园林专业或景观设计专业相同的课程。景观设计方向的系列课程在环境设计专业中开设的时候应该避免重复。如开设了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就没有必要再开景观设计学基础之类内容相似的课程,浪费有限的教学学时。因此,应以开设园林规划设计、城市规划原理、园林植物与应用(植物景观设计)、中外园林历史这三门核心课程为佳。结合环艺专业传统课程如中外建筑史、空间设计、建筑模型、3DMAX等的搭配,使其能够各自发挥专业特长和优点。景观设计方向的课程设置,结合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可以去掉某些针对性不够的课程,如家具设计。因为这门课程在不少院校是作为一个专业单独列出来的,在有限的教学学时里,有针对性地重点开设与室内外装饰设计相关的课程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专业设计师。把课程体系做深、做精,把节省出来的教学学时,用于开设景观建筑课程。其原因,一是该课程内容涵盖了如前所述的基本建筑的装饰与艺术设计方法,弥补了景观设计方向的对基本建筑设计造型的需要;二是该课程弥补了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室内强、建筑外观造型弱的不足,有利于毕业设计选题的深化及完成(课程体系优化可参考表1)。通过整合与优化,合理配置,为毕业设计和就业时给选择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改革与执业资格考试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