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德育基地建设方案

德育基地建设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德育基地建设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德育基地建设方案

德育基地建设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方案,环境温度,飘窗,建筑抗震。

建筑凝结着人类文明与科学技术的智慧,建筑群是城市环境的主要构成部分, 建筑风格就是一个城市的面貌,是一个城市文明发展重要表征;是一个城市人文和时代风格最显著的外在表现;是一个年代、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文化底蕴的反应。所以在城市建设中,建筑设计显得尤其重要。建筑方案设计是建筑设计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各种不同的地点,更需要有各种不同的建筑形态;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也要求建筑(形态)不断更新。因此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功能要求的建筑物需要不同的建筑方案。

建筑方案设计的一项主要内容是建筑平面,立面及剖面图扩初设计。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在建筑设计中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反映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要求,柱子的距离、内墙的布置、空间活动面积的大小、通道和楼梯的位置、电梯井的布置、房间的数量和布置等,都要在建筑的平面布置图上明确下来。建筑立面是表示房屋四周的外部形象,是在满足房屋使用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的前提下进行的,适用建筑造型和立面构图的一些规律,紧密结合平面、剖面的内部空间组合把适用、经济、美观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房屋外部形象的设计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 反映建筑功能要求和建筑类型的特征;

② 结合材料性能、结构构造和施工技术的特点;

③ 掌握建筑标准和相应的经济指标;

④ 适应基地环境和建筑规划的群体布置;

⑤ 符合建筑造型和立面构图的一些规律。

由此可见一份完整的立面设计,不能仅仅考虑建筑外形美观问题,而是要综合考虑以上多种因素后得出的最佳方案。尤其不能盲目的照搬不同地域环境下的建筑方案。地域环境差异对建筑方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地域差异导致的环境温度差异对建筑方案的影响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导致我国南北方环境温差很大,这就要求设计者要充分考虑温度变化对建筑方案的影响。尤其当今强调绿色建筑的年代,节能也应体现在现代伟大的建筑创作中!在严寒地区凸凹不平的外墙,随心所欲的设计体型,无形中增大了散热面积,会造成多少能源浪费!据统计,全国建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30%,建筑节能的潜力很大。所谓建筑能耗,是指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主要包括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炊事燃料、家用电器和热水供应等能耗,其中以采暖和空调能耗为主。.作为耗能大户的建筑,节约能源将是其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节能的技术途径,主要依靠减少围护结构的散热以及增进供热、制冷系统的热效率两个方面。按照《住宅建筑规范》的相关要求,住宅应通过合理选择建筑的体形、朝向和窗墙面积比,增强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房屋设计应该尽量避免能源浪费。

在建筑方案设计中,原则上应减少建筑物外表面积,适当控制建筑体形系数(即建筑物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之比),减少建筑面宽,减少为外观造型而增加的墙体凹入与突出,加大进深或增加组合体。另外现行住宅多为北入口、北楼梯,目的在于减少北侧房间。但是,对于北方寒冷地区的多数城市来说,冬季主导风向是北风,会给入口造成的冷风侵入量太大,加大了住宅的采暖能耗。因此,寒冷地区多层住宅不应采用开敞式楼梯间,应在入口处设置门斗或采取其它避风措施,减少散热。

在建筑围护结构中,门窗被称为建筑的“眼睛”,但它却是保温的薄弱环节,是热交换和热传导最活跃、最敏感的部位。近年来飘窗、落地窗因采光好、更通透时尚,便于观光望景而备受追捧,但设计者不应不顾建筑特点和朝向,东南西北只要开窗就设计成飘窗,而且飘窗面积越做越大,有的房间飘窗面积与墙体面积的比例已经达到了各占一半甚至更大。飘窗越大,造成房间的热损失越大,增加热能损耗越多。

地域差异导致的抗震烈度差异对建筑方案的影响

在我国不同地区地震烈度不同,建筑物抗震等级不一致,如果建筑师能在建筑方案、初步设计阶段中较好地考虑抗震的要求,则结构工程师就可以对结构构件系统进行合理的布置,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刚度分布以及相应产生的地震作用和结构受力与变形比较均匀协调,使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抗震承载力得到较大的改善和提高;有时为了提高结构构件的抗震承载力,不得不增大构件的截面或配筋用量,造成不必要的投资浪费。

建筑设计是否考虑抗震要求,对整个建筑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建筑抗震设计过程别要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⑴ 建筑体型设计问题

建筑体型包括建筑的平面形状和主体的空间形状的设计。在建筑体型的设计中,应尽可能地使平面和空间的形状简洁、规则;在平面形状上,矩形、圆形、扇形、方形等对抗震来说都是较好的体型。在体型布置上尽可能使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刚度比较均匀地分布,避免产生因体型不对称导致质量与刚度不对称的扭转反应。

⑵ 建筑平面布置设计问题

德育基地建设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字 光伏 山区 组件支架

1.引言

随着人类的发展能源消耗不断增加,世界上的化石能源总有一天会消耗殆尽。由于大量燃烧煤炭使环境日益恶化,太阳能作为巨量的可再生能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政府也在逐步动产业的发展。经调研,我国太阳能建设条件中和中国目前的已建成光伏项目中,山区在中国的项目占比中约为70%。

2.正文

我国太阳光照较充足的地区多数为山地光伏,下面我对山地光伏支架的设计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山区光伏电站建设的特点

山区往往远离城市人口稠密区和交通主干道,地形起伏,若施工场所定位在此等地区,施工前期要做大量准备工作,如果准备欠充分,容易在施工期间对整体施工部署造成困扰,形成不同的安全、质量和工期隐患。因此,了解山地建筑的施工特点,然后进行合理的施工部署和施工安排,就显得尤为必要。由于山地未经开发,地表往往被植物和森林覆盖,地表高低起伏,地形高差大,容易形成不同于平地的山风。设计电站建设时,应比一般地区承载力和抗拔力设计值高。山区地势坎坷不平,坡多路险,人员设备进场时都有很大的困难。如果不能进行大规模的场地平整,特别是大型机械,将很难开进施工现场。在有坡度的山地施工时,像多数履带式打桩机的安全工作倾角是小于30度,胶轮式打桩机是15度。工人施工时危险性更高。因此,施工时必须精心考虑施工时的安全问题。雨季山水汇流,容易形成山洪,造成自然灾害。施工时必须考虑防范措施。由于岩层和土体的风化,容易形成土体坍塌和山体滑坡。在岩、土体稳定性差的地区,雨季大的山洪甚至能够引发泥石流等大的自然生态灾害。岩石结构紧密,硬度较大,给施工带来了相当大的麻烦。山区光伏电站的建设对设备、原材料以及施工方法的要求相对比较严格和保守,并且施工成本较高,高出20%-30%是很正常的。

山区光伏电站施工建设也并不是一味的困难重重,也有自身的优势:山区拥有大量的空间资源且土地购买成本比较低。除了施工、检修和维护外,山区光伏电站基本不影响人们的生活。管理方便,山区一般位于无人居住的地方,可尽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对电站建设和维护的影响。光照资源丰富,有坡度的地区,可以更紧密地安装组件,不必更多的考虑阴影的影响。

根据以上特点,建设山区光伏电站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场地调查。场地调查的目的,是对整个施工场地的地形地貌、自然灾害等对施工场区的影响进调查了解,熟悉场地情况,为下一步的施工部署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调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了解整个施工场区地形地貌,并根据施工场区的地形地貌,对场地的工程地质做一大致合理的推断。了解整个施工场区自然灾害历史情况。包括山风强度和风向,山洪的季节,雷击区域等。

二、山区光伏电站基础设计施工的特点

山区光伏电站建设因其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其重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基础建设上。

1.设计特点:

(1)地质灾害预防设计:由于山区复杂的地质情况,容易发生山洪、滑坡、土体坍塌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所以设计时应作出严格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做好边坡支护和疏水设施。

(2)结构稳定性设计:基础抗拔满足要求,保证基础周遭土体稳定性。

2.施工特点:

(1)不同地质,不同的施工方法。为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螺旋钢桩。岩石地层或其他不适合旋桩的地层采用对应的施工方法。一般可选择锚杆混凝土桩施工工艺和潜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2)地表形式不同,采用不同的设备。地势平坦的可开进大型机械设备的,尽量机械施工。坡度较大的,大型机械难以进入的可选择小型化设备。

(3)施工过程中要注意设备生产安全,人员安全,防雷防火。

三、山区光伏电站支架设计安装的特点

光伏阵列可分为固定式和跟踪式两类,一般山区多数采用固定式。

光伏方阵采用固定式布置时,最佳倾角应结合当地的多年月平均辐照度、直射分量辐照度、散射分量辐照度、风速、雨水、积雪等气候条件和技术经济比对进行设计。

四、组件支架强度计算

支架是安装从下端到上端高度为4m以下的太阳能电池阵列时使用。计算因从支架前面吹来(顺风)的风压及从支架后面吹来(逆风)的风压引起的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量,支撑臂的压曲(压缩)以及拉伸强度,安装螺栓的强度等,并确认强度。

五、基础稳定性计算

太阳能组件支架结构设计时的载荷,主要有组件等构件自重和风压载荷、积雪载荷等。在我国宁夏地区电池列阵损坏多数在强风中发生,所以在计算支架结构时,假设荷载中一般最大的载荷就是风载荷。

自重载荷:主要包括组件的质量、檩条的质量、前后立柱的质量及其他荷重。

风压载荷:假设从后面吹来的风为W

W=1/2*(Cw*P*V2*S)*α*I*J

式中Cw为风力系数,P为空气密度,V为风速,S为迎风面积,α为高度补正系数,J为环境系数。再计算檩条强度、前后立柱强度和螺栓的强度。

最后,对光伏支架的其他几点建议:

支架列阵的侧向稳定性:列阵的侧向风载荷对支架列阵产生脉冲冲击载荷,与风速风频均有关。在支架的侧面与背面加斜向上拉筋,会减少支架列阵震动,增加支架的稳定性。在支架列阵的防风面加一道1.21m的防风土墙,将会较大程度的降低光伏列阵的风载荷系数。对螺旋管桩的防腐要求也比较严格,螺旋桩在基础中不仅需要满足抗压、抗拔抗水平剪切的强度要求外,还需要满足土壤对螺旋钢桩的侵蚀,需要权威检测机构对螺旋钢桩的抗腐蚀性给出评价。

参考文献:

[1]杨金焕.固定式光伏方阵最佳倾角分析[J].太阳能学报,1992,3(1).

[2]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2008.

德育基地建设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安全专业;师资建设;培养方案

作者简介:杨春海(1977-),男,甘肃高台人,常熟理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讲师;袁荣鑫(1962-),男,江苏常熟人,常熟理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江苏 常熟 2155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5-0081-02

当前我国工业安全生产状况总体基本稳定,但形势依然比较严峻。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工业企业的种类和规模的快速扩张,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并有一股上升的势头,仅从媒体的报道来看,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1-3]

此类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有思想认识的欠缺,有专业技术的缺失,同时也有管理层面的松懈,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国专业安全技术人才的现状与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不匹配。

随着工业企业技术和管理的不断发展,安全事故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经济特点,即发生事故的类型都与当地工业企业的种类有着直接的关系。例如石油、化工行业企业集中的地域,频发事故一般多为火灾爆炸、泄露中毒、高温烫伤等事故,制造业集中的地区,频发事故多为粉尘危害、噪声污染、人机安全事故等。

无论何种事故,对安全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迫切程度也有明显的地域经济特点。但是,对于我国培养安全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来说,安全专业的分布特色,还无法完全满足地方对安全技术人才的需求要求,特别是对于地方院校的新建安全专业,这个问题就更为突出。

一、我国高等院校安全专业的学科设置情况

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基础。[4]安全专业的学科建设也不例外,不仅要培养适合目前市场迫切需要的人才,更要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需要出发,统筹学校未来的发展定位和社会未来发展的需求。

我国安全专业学科的设置,经历了一个从“立足学校特色专业”向“大安全”方向发展的一个过程,其原因是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安全科学领域对“大安全”方向发展的极力推崇,但是是不是所有发展安全科学专业的院校都要奔着这个目标去挤这个“独木桥”?笔者并非完全赞同。

从其他专业的发展规律来看,一个专业乃至学校的发展,经历了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大多是从刚开始一个学科甚至是一个学科的一个方向逐步拓宽,逐步发展,再拓宽,再发展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例如中国矿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都是从一个“点”,逐步壮大,最后形成能够在全国有影响的院校,安全专业也不例外。[5]在地方院校新建安全专业初期,无论是对专业的理解、师资力量、资源积累,还是社会的认可和支持都还不完备。一般大多情况下是依据某些特色专业,以此基础为依托,建立相应特色专业的安全学科,例如,依托机械专业建立安全专业,一般在专业设置的基础课大多为机械安全,依托化工专业的安全专业,一般的专业基础课大多为化工安全课程,矿业工程建立的安全专业课,大多以矿业安全课为专业基础,这是安全专业建设初期的通用做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比较务实,走得都比较“稳”,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逐步转向了向“大”而“全”发展的方向,最后都能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其原有特色安全专业有一定程度的淡化,但是最高端的学术研究、学术成果依然是在原有特色专业的基础之上。

形成这种发展规律有其必然的原因:

第一,对安全学科的本征认识不清,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安全学科起步较晚,各专业建设负责人只能从本身擅长的知识结构和对安全科学的认知来制定学科建设规划。

第二,学科建设队伍在不断的建设过程中加深对安全学科的理解和认知,然后进行不断的修正和强化。在此过程中,无论是横向科研项目还是纵向科研项目,“半路出家”的教师获得几率相对较小,这就给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带来一定阻力。

第三,在试图不断拓宽学科专业方向的过程中简单化增加了学科方向的课程设置,而相应学科方向的师资队伍力量的转向相对滞后,使大多“半路出家”的教师授课压力加大,同时也使学生课程量负担过重,在短期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第四,实践教学环节难以达到培养目标。由于专业建设在原有特色基础上拓宽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还是学校配套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场地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这就给拓展初期的专业建设带来一定的困难。

第五,目前发行的教材没有跟上“大安全”的时代要求。由于安全科学专业起步较晚,教材起初都带有相当的特色专业特点,这就使得“大安全”专业建设的要求和意愿很难被满足。

第六,用人单位的需求还是以特色安全专业为主,使得学校培养愿望与就业用人单位的人才意愿产生了错位,造成了学生就业的困惑,目前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工科院校毕业生的特点

工科专业的学生相当一部分毕业后均工作于各种工业生产的第一线,其工作环境大多存在有粉尘、噪音、振动、易燃、易爆、高温、高压、腐蚀等危险源。据统计,我国约有5O万厂矿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实际接触职业危害的人数超过2500万人,职业病的累计数量、死亡数量和新增病人数量居世界首位。每年因工伤事故直接损失数十亿元,职业病的损失近百亿,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上千亿元。

因此,无论是对自身职业卫生保护来说,还是对企业、社会和国家而言,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和较高的安全理念,无疑意义重大。

虽然大多数企业工厂都配有专职的安全人员,由于我国安全建设领域的不足,很多的专职安全人员受自身素质所限或者是受到客观条件和历史因素的限制,很难将安全隐患降低到一个合理的范围。如果工作在第一线的人员具有较高的危险源辨别能力和安全技术知识,就可以及时发现第一现场的安全隐患,将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避免很多事故的发生。

此外,工科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基层锻炼成长,一部分可能会进入企业工厂的领导岗位,如果具备了较高的安全管理素质和安全隐患意识,那么必定会改善整个企业、整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严峻的安全形势,为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职业卫生环境以及国际声誉作出极大的贡献。

三、地方工科院校新建安全专业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根据现有实际情况如师资、实验室条件、地方资源,稳扎稳打,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优势资源,首先建设出特色的安全专业方向。

二是加大师资建设力度,及早做好长远规划,包括师资力量配置、师资的进修培养等。

三是平衡好“特色安全”和“大安全”的关系。在学科建设中,不能简单地把培养适应所有行业的安全人才作为目标,否则往往会使培养的学生掌握的知识多而不精,感觉什么东西都能干,结果做每一样事情都费力[6],无法满足企业用人期望值。

四是建好学科团队是关键。学科带头人要具备站在学科前沿带领一个群体不断取得学术成果的能力和水平,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保持稳定发展,在学术上要有成就,在工作作风上要刻苦、认真,管理上要科学民主,团队成员之间团结、奋进,积极进取,就会为一个学科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了高水平的师资梯队,就有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也就有了取得高水平成果的必要条件。

五是认真做好学科培养方案的论证,这一点尤为重要。培养方案的形成,关系到教师教学科研的重心,关系到学生对安全专业的“认识特色”,培养方案制定得好,可以使教师的教学科研以及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就业机会都得到很好的提高,尽可能减少学科建设过程中的弯路。

六是重视实践环节。特别是初建专业,本来实践环节就非常薄弱,如果不重视实践教学,培养的学生都“眼高手低”,只是掌握了一些“死”的感念和理论而已,毕业后很难胜任实际工作,更谈不上创新,同时也会限制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可行性的几点建议

1.建立合理的学科队伍

学科队伍承担着学科教学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大纲的修订,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改革的实验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学科生存的基础。一个合理的学科队伍,应该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有鲜明且有优势的特色,符合学校学科规划目标(往往以服务地域经济发展为目的),同时具有前瞻性的目光和巨大的凝聚力;能及时加强对外交流,掌握学科前沿和行业方向。在合适的阶段适时进行进修培养,便可以健康茁壮成长,培育出令人喜爱的果实。

2.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

有了合理的学科队伍,必定会发挥每个师资的力量和优势,因此,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就显得顺理成章。值得注意的是培养方案应根据学科队伍的发展、学科前沿和行业动态以及地域经济特点及时进行修正。

3.重视课程实验

对于专业基础课程,应多开实验项目,实验设备尽可能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因为由于技术的发展,往往实际生产第一线的设备相对比较先进,因此需要实验课程的实验仪器能紧跟时代的发展;同时,试验过程中尽可能缩小分组人数,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

4.重视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实习尽量选择具有普遍安全问题的工厂(单位)和地域经济特色的企业单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可有针对性将一些科研问题作为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提高毕业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要以特色为依托并逐步向外拓宽

这个过程不可急躁,但又不可不做,逐步加强安全专业学科与其他专业学科的交叉,只有这样安全工程专业才能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途。

6.加强学生素养能力的培养

安全学科内涵丰富,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运用基础知识进行不断自学进化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极强的责任心,因为学校最终的目的是培养社会认可的高质量人才。人才的内涵包括知识技能的培养,同时还包括能力素养的培养,因而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一个特殊的新建热门专业,在师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的专业建设初期,这一点尤其要注意,这涉及到一个专业面对社会考验能否满意通过的问题,也涉及到学科建设长远的发展前景问题。

7.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与力量

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探索建立长效、良性的与企业互惠发展机制。充分利用社会、政府、研究所、企业、公司等资源与技术,全方位促进学科的积极建设和健康发展,特别是加强校企合作,可以达到互惠互利,既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又为学科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近期三起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的通报[Z].2012-10-15.

[2]殷文韬,傅贵,袁沙沙,等.2001—2012年我国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特征及发生规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2):141-147.

[3]李亚斌,邓永军.企业安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大众标准化,

2003,(3):40-41.

[4]李晓群.学科建设的要素及原则[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

(9):39-40.

德育基地建设方案范文第4篇

一、公民教育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

1.创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环境。构建教师团队发展专业平台,形成以基地促进教师、以教师发展学生的教育教学格局。充分利用学校广场、绿化带、文化石、校园长廊、各种展板甚至学校的每一面墙壁,营造富有特色的,和谐、民主、开放、愉悦的教学氛围,形成充分展现学科思想、方法手段和文化品位的特色明显的课程教学环境。

2.突出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在校园网上开辟“公民教育课程基地”专题网页,开设教师教学研讨、学生互动交流、资讯、成果展示子栏目,以网络互动平台为载体,以公民教育中的“爱祖国、爱集体、爱学校、爱家庭、爱生命”为核心教学内容,扩建校史室,加强学生对课程的体验,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能,探索具有可操作性的公民教育教学模式。

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建设促进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得到锻炼。学校建立基于网络的综合实践和研究性学习支持平台,采取小课题研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网际交流合作。定期组织学生到校外活动基地开展社会性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人社区,走入社会,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确定研究课题,有效开发学生的道德潜能和多元智能,奠定学生健康融入社会的坚实基础。

4.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围绕“公民教育”开发丰富课程资源。制订科学的课程实施方案,根据初中生不同阶段学习需求,形成难易不同的课程资源。在已编写的《感恩,一路同行》、《生活与健康》、《港城风情》等校本教材的基础上,继续开发适合我校学生特点、具有我校德育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在现有的校史室、心理咨询室等校内德育基地以及市博物馆、市规划中心、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兴业社区等多个校外活动实践基地的基础上,签订双向协议,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以多样化的资源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生理想教育、三养成教育、安全法制教育等,以促进学生公民素养的提高。

5.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中心。加强基地的信息化建设,新建微格教室,在校园网站上设立公民教育课程基地主页,方便教师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教学研讨、教师培训、师生互动、教研成果展示:大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基地聘请专家团队,定期对教师的教科研活动进行有效指导。深化课题研究,我校的《初中人文学科教学中公民教育的研究与实施》已拟申报市级“十二五”课题,以达到名师支撑基地、基地培育教师、教师发展学生的目的。

6.形成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路径。公民教育课程基地突出多样化的实践创新学习,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和创新研究等方式获得经历和体验。结合学校实际,充分挖掘当地课程资源,把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机结合,通过把校园传统节日融入课程、校内外实践基地的有效衔接、现代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等途径,开展体验性、研究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成长。探索公民教育评价标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

二、公民教育基地建设的作用

1.深化教学改革,拓展实践途径和领域。在实践中优化学习方式,提高合作、探究能力,实现自主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在多样化的学习中感悟成长,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

2,促进学生成长,提升学生公民素养。基地作为拓宽学生学习、研究、体验、感悟的平台,以实践基地为中心,以班级化、小组化、个性化学习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学科思想、学科思维、学科素养为目的,整合教育资源和学习内容,让学生走进社会、感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爱祖国、爱集体、爱学校、爱家庭、爱生命的良好品质和公民素养,最终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学生评价体系。

德育基地建设方案范文第5篇

我校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定位于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就业主要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主要致力于社会现实问题和生产实践问题的研究与探讨,主要从事将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特征就是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上应体现“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面,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科技运用、推广与转换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树立“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理念;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最大差异在于其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在人才培养上的关键性作用,着力于采取多层次系列训练方案,形成由单一到综合、由相对独立到学科(专业)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特色。

建设规范的、稳定的、条件优良的工程训练基地,是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和保证,它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以及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特殊作用。

2工程训练基地建设目标及原则

2.1工程训练基地建设目标工程训练基地是我校在“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的教育理念下,为适应大工程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建立的一个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实施工程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创新能力的实践性教学基地,也是校内最大的实践教学基地,是我校整个实践性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各专业工程素质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

工程训练基地的建设目标是建成达标的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具有达标的教学水平,能取得一定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的工程训练基地,它将成为全面落实我校“一、二、三、四”的办学方略和“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的教育理念的实践与创新教育的重要基地,是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校内工程实践教学基地。

2.2工程训练基地建设原则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确立了基地建设原则:①实用性原则:工程训练基地符合我校“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满足学校党委明确的“六大职能”的需要,同时考虑了今后的发展可能产生的需求。②经济性原则:不追求大而全,盲目多投资。以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充分调研论证、进行经费预算,并充分利用原有的场地和设备,节省投资成本。③整体性原则: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布局设备。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都遵循我校“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的办学理念。④可创新原则:无论软件还是硬件,都给师生提供较大的自主创新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我校工程训练基地建设情况

3.1硬件建设工程训练基地主要仪器设备总数量达347台套,总价值3081万元,教学使用总面积8000平方米。工程训练系列课程每年完成本科学生13000人次的教学,工作量达75万人时

3.2软件建设工程训练基地采用四段式教学模式:

第一阶段为工程教育,即工程认知阶段,是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大一学生开设的必修课。

通过电气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及信息等内容的专题讲座、录像教学、现场演示教学,实物、模型、展板参观等方式对相关领域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使学生受到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熏陶。

第二阶段是学生实训的初级阶段,称为工程训练。它是我校所有专业大二学生学习机械制造和电气工程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的基本工艺方法,增强工程素质、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实践性必修课程。训练内容有车工、钳工、铣刨磨、焊接、铸热、锻压、特种加工、数控车、数控铣以及电气工程训练等21个训练项目。

第三阶段是学生实训的中级阶段,称为专业技能训练,我们工程训练基地只承担了机械类专业的部分技能训练任务,是面向机械类大三学生开设的必修课。在工程训练的基础上,机械类专业的技能训练要求学生进行典型机械的拆卸、测绘和装配,强化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是提高学生综合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其中,部分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设计、制作一些创新作品。工程技术操作以实践为主,学生必须进行独立拆卸、测绘、装配和调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四阶段是学生训练的高级阶段,称为综合创新训练。一是面向全校所有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选修课;二是支持科技创新活动,主要面向与机电密切相关的专业,以及计算机、资源、安全、建工等学院理工科专业对机电感兴趣的学生。

围绕我校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了工程训练课程体系,并已经融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内容如下:①机械工程训练A,时间为4周(即160学时),4学分;面向机械、材料类专业开设,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金属材料工程和无机非金属专业等。②机械工程训练B,时间为3周(即120学时),3学分,面向近机械类专业,包括工业设计、工业工程和工程力学专业等。③机械工程训练C,时间为2周(即80学时),2学分,面向其他工科专业,包括采矿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等专业。④机械工程训练D,时间为1周(即40学时),1学分,面向经济类、管理类、理科类、文学类和法学类等专业开设。⑤工程技术实践,时间为2~6周(120学时),3学分,面向机械类专业高年级开设。⑥电气工程训练A或B,时间为1周(即40学时),1学分,面向非电类专业开设。⑦综合创新训练,结合各种竞赛,开设选修课。

3.3师资队伍建设工程训练基地现有教学人员7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助教6人;高工5人,工程师2人,助工25人;技师19人,高级工3人,中级工1人,初级工6人。师资队伍中“三师型”教师有4人。工程训练基地全体教师爱岗敬业,在本职岗位上勤奋工作、勇于进取,甘于奉献,为学校的发展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提高工程训练的教学质量,积极引进“三师型”教师充实工程训练指导教师队伍,目前已成功引进4名。他们既讲授各训练模块的概论课,又参与实训指导工作,对现行工程训练项目也进行研究论证并设计新的项目,提出保证工程训练教学质量的办法和措施,取得了预期效果。

随着工程训练基地规模的扩大,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显得更加重要突出。工程训练基地有科学的规划,对新教师和年轻教师,相关训练室组织教师在本训练室内部进行试讲评议,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使他们能尽快转换角色,熟悉并胜任本职工作;对新到工程训练基地的工作人员,首先进行培训,并指定有经验,责任心强的老教师传帮带,实行导师制,使新教师和年轻教师提高责任心,真正理解工作的内涵,明确责任,传承好的作风、好的传统,严把教学关。4结束语

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积累,并通过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逐步形成、逐步实现的。实践证明,我校通过开展工程训练系列课程,大学生的工程意识明显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明显增强,创新素质明显提升。因此,要因地制宜地建设规范的、稳定的、条件优良的工程训练基地,不断完善工程训练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创新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增强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把实践教学开展的更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更有用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的兴盛和社会的繁荣作出贡献。

摘要: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质量的保证。结合我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的教育理念,介绍了我校工程训练基地建设的经验,探索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工程训练基地工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金工系列课程)指导性文件[Z].2006.06.

[2]李文双,李海越.构建工程训练实践体系,培养大学生的工程素质[J].黑龙江教育.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