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创新对社会的影响

科技创新对社会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创新对社会的影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技创新对社会的影响

科技创新对社会的影响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9-0004-02

近年来,高校成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社会都在呼唤科技创新人才的产生和涌现。高校依托各种资源,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营造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和谐自由的环境,期望培养出一批批创新人才,使之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这些努力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与社会进步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差距,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任重道远。本文分析我国创新人才的特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意义和成长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工作的设想。

一、科技创新人才的内涵

科技创新人才,指具有科技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也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掌握创新方法和形成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创新素质是一种综合素质,科技创新人才应该是知识结构广博、好奇心强烈、想象力丰富、人格高尚的人才。

创新能力的形成必须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科技创新人才应在掌握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能够广泛涉足其他领域,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奉献新的知识、技术、工具、工艺、产品。从整个社会的发展看,所有知识的获得、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工艺的更新和整个社会的进步,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没有广博的知识积累,创新就是一句空话。

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内容和动力,是创新行为的起点。只有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才会有创新思维,创新行为才能进行。在一个以社会和经济改革为主要动力的迅速变革的世界里,更重视想象力。

好奇心是产生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前提之一。只有具备好奇心,才能推动个体去不断寻求、发现、创新,达到对未知的理解和现实问题的解决。科技创新人才应拒绝思维定式的束缚,勤于不断探求未知,敢于怀疑既有现状的不足,不断提出新的见解,追求新的突破。

科技创新人才必须严于律己,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创新活动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一项创新往往是经过长期努力的结果,甚至是无数创新人才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创新人才必须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经历失败的打击,百折不挠,愈挫愈进。只有具备这些品质,才能在艰难的环境中或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乐观、坚韧的态度,保持创新的热情。

创新人才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具有与人合作的精神。竞争与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趋势,人们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任何个人的进步与成功很难离开合作。很多创新活动都不是某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往往需要多个人的合作与努力。缺乏自主创造力和利他倾向的人很难和别人合作,离开了合作,就难以弥补自身的缺陷,增强自身的力量。因此,创新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真诚的工作态度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养成宽厚和善良的性格,树立利他意识和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增添自身的人格魅力。只有具备这些品质,才能在合作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发展的需要

人类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和技术的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是影响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创新能力的竞争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是我国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进行知识传播的主体,也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及知识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唯有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培养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并实际地参与科技创新,才能获得社会的承认和接受,赢得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美国高等教育学家布鲁贝克(John.S.Brubacher)指出,高校走出象牙塔已经是一种历史趋势,必须平衡纯粹的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又要服务社会。其实,无论是追求知识抑或服务社会,本质上都是创新。高校的创新,理应同时并重两种指向的创新。我国高校历来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采取种种措施,利用各种渠道为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提供机会。这些措施虽然有所成效,但发展不平衡,主要在于一些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强,课程内容滞后,教师缺少独到见解,弱化了创新能力的生成机制,创新活动效果不佳,缺乏创新成果。高校竞争,最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是参与奉献创新成果的竞争。高校把握机会,培养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奉献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才能赢得竞争,获得发展的机遇和空间。否则,难以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并失去竞争的优势和社会的支持。

从国际环境看,我国要适应世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迫切需要培养造就科技创新人才。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水平上,表现在技术进步和创新速度、质量和水平方面。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科技创新的能力。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技创新人才实力的竞争。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努力营造适合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主动适应国际竞争的要求。

三、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与生活和工作环境密切相关,其所需要的环境是指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时所需要的条件,社会环境直接影响其创新活动的进展。

社会文化环境是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是科技创新人才形成创新意识与发展创造力的重要背景。不同文化环境及由此产生的不同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观念和创造力具有深刻影响。应当鼓励和包容创新,以及具有创新的价值观念。没有这样的价值观念,科技创新、工作创新、机制创新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多重性质,既有“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思想渊源,亦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创新的思想观念。因此,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适应科技创新人才的文化环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创新活动必须拥有一定的政策环境保障。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激励了创新人才的工作热情,保证了创新活动的实施。但是,有时实施力度不足,机制不健全。因此,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相关政策。比如,分配制度是创新人才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应当是在保证创新人才基本收入的同时,对从事前沿性基础科学研究的人才,政府给予特殊政策。同时,重视提高创新人才的经济收入,使其具有舒适的生活环境,保证创新人才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我国创新人才流动有时还存在障碍和壁垒,部门之间人才流动不畅通。因此,必须重视人才流动制度的建设,将之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为此,必须为人才流动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给人才流动以法律保障,使人才流动规范化和法制化,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些地区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仍不完善,在人才晋职、评优、评奖等方面仍然存在重学历、重辈分的现象,忽视了人才的实际能力和贡献大小。在人才使用上,公平、公正的竞争激励机制未完全形成,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对创新人才的精神激励。因此,要完善对创新人才的精神激励政策。认识到精神激励是重要的激励方法之一,能给创新人才以精神支持,使其在进行创新活动时,免除后顾之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要完善驱动创新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倾斜政策,提供个人价值得到充分承认和尊重、个人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和赞赏、个人贡献不会被忽略的氛围。要制定对创新人才的保护政策,逐步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通过政策倾斜,真正使创新人才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受到全社会的尊重。

创新活动必须有一定的投入环境支撑,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创新人才成长的投入环境建设,以巨大的科技投入保证创新人才创新活动的进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基础条件以及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相对薄弱,存在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应当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

四、高校在组织建设管理中,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从某种程度上说,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贯穿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每个环节,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高校在组织建设管理中,尤其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和科技创新人才的竞争,在社会的各种资源中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作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尤为突出。高校作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高等教育的教育观、人才观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的首要标准和核心能力,要成为新世纪的创新人才,就必须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转变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大力提高创造能力。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工作的一般方法,能够正确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合作精神以及一定的组织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创业精神,了解科技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参与跨学科的研发创新工作。高等教育要建立起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自上而下转变传统观念,建立起新的人才观,把具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充分理解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高校创新环境因素众多,优越的实验条件、与同行之间的交流机会、拥有研究自、承担和参与富有挑战性的研究项目等,都是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养成创新精神和掌握创新方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创造开放、流动、竞争、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氛围,同样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应多方面听取学生意见与建议,保持信息公开和资源共享,使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拥有良好的硬性环境和软性环境。

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高校还应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使大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应当为大学生提供专项经费用于大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为大学生设立创新基金,鼓励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同时,应当面向世界办学,在教师招聘、人才引进方面与国际接轨,努力与世界一流高校保持同等水平,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优良的教师队伍。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学术大师,以多样化的形式扩大国际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一些高校的教学评价过多注重量的考核,忽视质的把握;注重表面,忽视内在;注重知识传授的环节,忽视特殊能力的培养和考查,尤其是对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尚没有一个科学可行的机制和办法。教学方法过死,对大学生的评价主要以课程考试分数确定优劣。这些现象束缚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因此,必须改进教学评价制度,既要重视量的考核,也应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五、结束语

总之,高校应当深刻认识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物质及精神上的支持,以培养出国家发展所需要的科技创新人才,为社会进步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陈晓季.关于培养高科技创新人才的几点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1(06).

[3]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高士琦.将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放在重要战略地位[J].党建研究,2001(05).

科技创新对社会的影响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 创新力 科技 现状 发展

一、引言

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也就是高校师生的整体创造力。积极利用高校内的各项教育资源创造新的技术与成果,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高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与研发创新型技术、成果的重任。我国大部分科技研究人员都工作于高校,产生于高校,高校是创新型人才的聚集地。明确高校的创新优势,认清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前景,才能让高校的教育作用呈现出来。

二、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现状分析

与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无论是创新性论文还是创新性科技成果,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存在问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成果不佳,主要受以下几点原因影响。

(一)高校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不优

目前,社会上存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聘难两大问题,两大问题同时出现证明高层次人才数量无法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科技人力资源的配置有问题。高端人才的流失,影响了高校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的配置。在社会文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只有极少部分留学之后选择回国,回国发展的高端人才数量更少。高校中缺少关于创新的高端科技人才,会影响高校的科技创新教育质量。除了人力资源,我国高校的科技研究设备配置也存在一些问题。教育条件的改善,让大部分高校都有充足且先进的科学仪器,但部分高校没有正确使用科技创新仪器,极大地影响了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二)高校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有待优化

在传统科研理念的影响下,SCI核心论文是评价科研人才科研能力的重要依据。在这一标准的要求下,很多高校的科研人员过于重视短期科研利益,希望在短时间内写出核心论文,以此获得个人级别调整与工资待遇提高的福利,也就是说,科研创新成果与科研人员的切身利益相关。在错误的引导下,很多高校科研人员将写论文与发论文视为科研的重要部分,没有关注科研项目本身的意义。学术氛围过于浮躁,科研人员的思想急功近利,影响了高校的科研创新氛围。

(三)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方向不符合市场需求

高校,是为社会生产与经济发展提供人才的阵地。然而,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过程中,高校与企业的联系不尽密切,使得其无法正确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无法通过校内的教育与科研工作来满足企业的需求。与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工作过于盲目。像英国剑桥大学就建立了工业联络办公室,时刻了解企业的需求,并为校内师生的科研创新成果寻找市场。只有符合市场的需求,才能让高校的科技创新实践具有价值。

三、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高校的科技创新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研究的深度远远不及社会的实际需求。积极转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观念,建立健全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相关制度,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工作保障护航,才能取得更为丰富的成果。

(一)高校科技创新资源配置逐渐合理化

对高校内的科技建设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是做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工作的第一步。与科技创设能力建设相关人力、物力与财力得到合理配置,才能创设良好的科研环境,让高校师生更加便利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首先,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人力资源来讲,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技创新科研队伍,是实施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基础。高校应当积极提高优化科技创新工作者的个人待遇,以此来留住与吸引优秀人才。给优秀科技创新工作者外出留学与学习的机会,通过培养高端人才来提高校内科技创新人才的质量。高校学生有高端引导者,其在校的科技创新思维才会更加开放。其次,高校要给予科技创新工作足够的财力与物力支持。积极采购最先进的科学仪器,引导师生利用最新技术开拓新的技术,开拓新的领域。

(二)高校科研创新成果考核逐渐完善化

科研创新成果考核机制的完善,对于高校科研创新氛围的和谐化与学术化十分关键。高校管理者要意识到科研成果学术价值的分析,不能只关注科研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少论文,绝不能将核心论文的发表视为科研者级别调整与工资上调的唯一标准。高校应当关注科研创新项目本身的价值以及科研人员在这一项目上的付出,以科研成果最终的社会效益以及学术价值去评价与考核科研人员,促进高校学术氛围的成熟化。

(三)高校科技创新实践逐渐市场化

在高校科研创新能力建设过程中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贴合市场需求开展科技创新,有利于高校的科技创新成果得到社会的认可。各大高校应当借鉴教育发达国家高校的科研创新经验,建立一个专门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以此为桥梁加强高校科研创新成果与社会市场需求的联系。这一机构的工作者要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价值进行分析,为其寻找能够发挥价值的企业与领域,寻求科技创新合作。科技创新实践的市场化,能够给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供更多动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经济增长与社会经济繁荣的重要动力。高校,是科技创新力的集合地,各大高校应当认清自身在科技创新能力发展中所处的地位,积极发挥科技创新作用。正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不足之处,本着为社会服务,为国家发展助力的原则明确科技创新发展的理念,创新方法,才能让高校与社会共同强大起来。

【参考文献】

[1]张秋华,李铁范.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现状分析与评述[J].考试周刊,2014(98):152-154.

[2]杨思洛,韩瑞珍.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5):1-6.

科技创新对社会的影响范文第3篇

从历史的视角看,科技文化决定一国的科技发展轨迹。如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撰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不仅证明中国的文明在世界科学技术史当中的重要作用,高度赞扬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并弘扬了中国文化。但是,同时也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大概的意思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当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越发紧密,科技与社会呈现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和动力,社会发展是科技进步的主要源泉。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不仅仅体现在其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物质推动上,同时也体现在其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而进行的文化推动上。科技文化是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理性结晶,作为一种高级形式的文化,它具有并发挥着其他文化所不能取代的特殊的社会功能。科技文化不仅自身在蓬勃发展,而且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等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而科学技术及其文化通过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确立科学的、理性的思维方式,以科学技术知识武装、充实和丰富人的头脑,不断开拓劳动工具、劳动资料和劳动组织管理的新局面而发挥其功能。因此,有人说,“科技文化是第一文化”,是当代文化的核心。人的全面发展是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统一于人的发展。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为追求知识和真理而奋斗、为人类的福祉和自由而努力,所体现的正是最根本的人文精神;同时,科技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人的思想,影响到文化的更新和发展。只有坚持正确的科技文化方向,坚持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有机统一结合,才能把握科技的发展方向,才能实现科技造福人类,促进社会进步。

二、科技文化视域下的科技北京发展战略

(一)科技文化视域下科技北京建设的内涵

2008年,北京提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城市发展战略。“三个北京”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建设人文北京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北京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性质功能,着力提高和谐建设水平,形成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科学发展成果、共建和谐社会的新局面。建设绿色北京就是要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力度,基本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科技北京就是要把科技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突破口,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使科技创新成为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由此,科技北京是“三个北京”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既是北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着力点,也是北京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有力支撑。建设科技北京是建设人文北京和绿色北京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实现“三个北京”构想的内在驱动力。只有将科技北京建设好,才能使广大人民共享科学发展成果,共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才能形成新型生态化的产业结构;才能发挥北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服务职能;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三个北京的战略构想。与此同时,科技北京的建设不仅仅局限于科技创新和生产模式创新等物质维度,在制度、文化等精神层面又融入了人文北京和绿色北京的相关理念。建设“科技北京”,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中遵从、崇尚科学精神,全面提高人的科学素养,将科学方法、科学信念、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渗透到社会中的每个角落,为广大公众理解与接受,并内化为自觉的社会生活规范。建设“科技北京”就是要全面提升北京的科学技术水平,既能够使科技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和管理、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达到科技与社会协调、融合发展的目标。同时,又能够使北京具备更加优越的科技创新环境,源源不断地产出高水平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动力。

(二)北京建设科技文明首善之区的战略选择

现在人们一般把各方面做得最好的地方称作首善之区。在科技文化的视域下,在科技北京的背景下,科技北京建设的战略目标应当定位于将北京建设成为全国科技文明首善之区。即以科技文化为驱动力,将科技文明作为社会进步的关键推动因素,使北京首都的科技资源优势充分渗透于社会的各个发展领域,在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社会环境的基础上,推动北京城市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从而实现科技文化在科技和社会系统层面的推进,进而实现科技北京建设目标,通过科技的发展支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标志的社会的全面进步。与此同时,发挥首都高端引领与辐射作用,以北京首都的科技文明带动全国科技文明的共同进步。一方面,北京具备建设全国科技文明首善之区的实力。北京作为首都,具有全国最为丰富的科技资源和科技成果,包括科技人才、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研机构、科技公共设施以及先行先试的科技政策等,都使北京具备了开拓创新的能力和品质。基于首都城市这一核心功能衍生出许多附属功能,“中心性”成为北京最突出的特征。另一方面,建设科技文明首善之区是北京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进入21世纪,北京面临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转型,在国际化趋势越突出、竞争越激烈、越依靠技术创新的背景下,如何赢得国际竞争?在人口、资源、环境约束的情况下,如何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在转型社会风险加剧的情况下,如何使科技成果真正为民服务?如何在政府科技投入逐年增长的条件下,如何大幅提高科技投入产出率?这些问题必须通过科技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角度才能彻底解决。

三、科技文化视域下的北京科技文明首善之区建设路径探讨

(一)物质与器物层面

推动科技与民生的结合是科技在物质与器物层面促进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发展民生科技也就成为科技北京社会建设的必经路径。对于科技北京建设而言,发展民生科技是营造科技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的基础。只有民众真正享受到科技创新成果,才能重视和积极投身科技创新活动,才能主动地以科学精神武装头脑,进而增强社会科技文化氛围,推动社会科技文明的进步。当前,北京应当围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来大力发展民生科技。主要在低碳经济与生态建设、城乡建设与管理、医疗卫生与公众健康、公共安全与应急保障、污染减排与空气质量改善等重点领域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推动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使科技创新的成果充分惠及人民。

(二)制度与组织层面

首都科技文明还需要在制度与组织层面推进,其主要任务是建立以符合知识生产规律的科技管理制度为核心的创新制度环境,通过社会管理创新推进管理科学化。这一制度环境的建立与完善,必须通过不断进行社会管理创新这一路径来实现,其追求的直接目标是管理的科学化,即在科技管理中遵从科研规律、崇尚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合理进行评价等,进而形成一个完善的科技管理体制。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现行的科技管理体制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北京应首先完善科技制度体系建设,注意加强科技工作的宏观统筹协调,建立公共科技资源的社会共享机制,推进科技自主创新的政策完善,积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将科技制度体系统筹规划,使之相互配合与协调,这是管理科学化的要求和实现途径。

(三)价值观与行为规范层面

科技创新对社会的影响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技;经济发展;探讨分析

经过不断的历史实践证明,在许多经济危机中科技创新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随着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科学技术就是发展的动力,它为产品的创新以及功能提供了技术动力。从此可以看出,科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一体化的新境界,国家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国应当不断发展新科技,提高国家的竞争优势,同时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一、科技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科技创新从根本上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当今我国人口数量越来越大,虽然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但是面对不断上升的人口数量,在一些地区已经出现资源短缺的情况,因此我们需要加强资源的利用效率,保证每一个人都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促进当代人的幸福生活。面对这样的一个目标,科学技术就是我们的武器,对于资源短缺的情况,科学技术可以提高我们利用资源的效率,以最大的可能完全利用每一份资源。同时利用科学技术可以让原先报废的资源成为新资源的材料,完成资源的循环利用,这样也是对环境的一种保护。科学技术与创新让同分量的资源能够得到双倍的利用,从某种角度而言,我国的资源将成为原先的两倍。这给资源短缺的地区带来了希望,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生产力以及经济的快速增长,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二)科技进步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动力源泉。科技进步主要表现于当代生产设备技术进步、生产效率高、耗能低,同时增加了原材料的利用率。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进步为现代生产水平提供了动力源泉,目前在许多生产工厂车间中已经使用了新一代的机器设备。由于新一代的机器设备利用了当代先进技术,对原先的机器设备进行了改革,使设备能够在低成本下生产出原先的产量以及更加优质的产品,从根本上缓解了资源短缺的情况,同时又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减少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压力,减轻了工作负担,同时也改善着他们的生活,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一定情况下提高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专业技术。因为由于机器设备的创新和发展,劳动人民就需要学习新的技术,以便能够在正确使用机器设备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从而生产出质量更高的产品,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

二、科技促进经济发展对高中生的启示

(一)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科技创新提供一份力量。为了将来能够为科技创新与发展提供一份力量,作为现代高中生就应当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从理性化角度而言,科学文化知识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只有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智慧才能够创造出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先进设备。科技可以促进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但是在科技的背后都有着优秀的创造人才和团队,通过他们的不断努力和研究以及不断的试验和测试,才能够创造出一台台先进的新型设备。目前对于国加经济的发展而言,最稀缺的就是优秀的人才,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才以及创新的思维和想法,就很难进一步改变现代技术,很难提高我国在国际之间的竞争优势。因此作为当代高中生应当在学校中认真学习,同时我们还要在学习中培养自我创新精神和能力,以便未来我们步入社会后能够为当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一份力量,利用我们的智慧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二)培养自身技术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于学习,但是我们却忽视了对自我技术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这对于我们未来的发展并没有多大的作用。当我们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提高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思维。拥有良好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使我们能够在未来利用智慧创造出有利于社会和人们的产品,让我国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参观一些先进工厂,了解到目前我国的先进技术,同时我们可以在商场中购买一些考验动手能力的小玩具,既是在学习之余的自我放松又可以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此外,在做课后练习时我们可以对题目进行多角度思考,可以利用空闲时间思考题目的其他解题方式。这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也是对知识的一种巩固。

三、结束语

科技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科技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加先进的技术和能力,充分利用资源,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同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我国的竞争优势。作为当代高中生,应当不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我创新思维和能力,以便在未来能够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份力量。

作者:丁颂滔 单位:武冈市展辉学校

科技创新对社会的影响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科技创新;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管理

中图分类号 G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52-0229-0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社会的进一步深入,迫使科技创新与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管理工作成为全球各管理部门的关注热点,而科技资源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直接影响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科技创新又是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不竭动力。科技资源的稀缺性和期望效用最大化共同决定着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必然成为全球各管理部门的核心问题。

1 科技创新的概述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科技创新成为热点问题。科技创新主要是指方法、流程、技术上的创新,也包括新发明、新创作和技术成果的商业化、产品化等。我国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高新科技创新体制,推进科技创新进程,加强科技创新与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管理,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投入,从而形成科技创新体制,促进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

2 科技创新的途径分析

2.1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强化国际间的合作研究,主要是利用其研究平台和基础设施,掌握先进的创新途径,这对于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及其研究效率具备非常大的意义。就具体学科来讲,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国外专家的研究对象是非常明确的,而且精力相当集中,积累的经验也比较丰富,再加上学术交流比较频繁,基本上都是顶级的专家,能够对于某一个学科的问题进行展示。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掌握本学科的前沿进展,并且开拓研究视野,并与国际同行建立联系,为自身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2.2 鼓励参加国内学术交流

在我国,学术交流互动比较多,依照不同的学科,每一次都安排相关的人员参加,一方面,可以了解一些相似单位的研究近况,并且掌握发展动态,查找自身的不足;另一方面,能够发现哪些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是否已经和国际接轨,实验设备是否已经更新。其实,最重要的是如何与对方技术合作,加速相互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3 科技资源的概述

科技资源是科技活动的物质基础,包括人力、财力、物力和管理、组织、信息、实验方法、实验材料、实验数据等硬件与软件所有要素的总和。它是科技创新的成果,是推动经济不断发展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动力,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基础,强调科技资源与管理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科技资源分类有多种方式,按其包括内容分类,可总结为四类:来自政府的科技财力资源;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力资源;科技活动工具与场所资源;科技知识信息资源。按存在形式可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按使用情况可分为投入资源与产出资源;按资源内容可分为财力资源、人力资源、知识信息资源。 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与财力资源是最基本的科技资源,并且他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影响。不同组织的核心科技资源也不相同。科技资源在科技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决定着科技发展水平,影响着经济的全面发展。

4 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概述与途径

4.1 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概述

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就是指根据一定的发展要求,最大限度的使科技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分配、使用和组合。目前我国对科技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在认识上和实践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科技资源应是第一资源”还缺乏深刻认识,在科技资源的战略决策、具体布局上和国外还有很大差距;科技投入存在一些问题:如科技投入总量还是不足;财政科技拨款比重不大;科技投入结构不合理,急需优化;科技投入管理体制需要改进;人力资源配置强度不够等问题;科技资源使用率低。

4.2 我国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途径

通过以上分析,根据我国当前的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现状,总结国外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现行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种提高我国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途径。

4.2.1 在财力资源方面上,加大科技投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事业已成为我国的重要事业,而政府的财政科技投入在总的科技财力资源优化配置中占重要作用。从前面分析的我国当前现状和与国外对比来看,我国在科研投入上还存在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以“科技兴国”为总的指导方针,发挥政府对科研投入的主导作用,重视科技与教育,切实提高我国的科研投入水平,政府投入起到模范作用;优化科技投入的方针政策,使企业成为科研投入的主体,国家要制定鼓励大中型企业加大科研投入的相关政策、法规,鼓励企业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优化企业进行科研投入的软环境,使企业成为科研开发的主体;淡化区域限制,以是否有利于科技进步为判断标准,形成科研投入的多元化体系,形成国家拨款、企业自筹、银行贷款、民间吸资的多渠道科研投入体系;转化科研成果,可通过法律、行政手段,提高科研投入的使用率,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发展。

4.2.2 科技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推进,科技人力资源也越来越重要,人才资源将成为基础资源。我国应制定相应政策,支持科技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如实现人才市场的体制创新,人才资源管理的创新,促进人才流动,加快社会保障建设,教育体制改革等。

5 强化科技创新与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策略

5.1 加强战略研究

科技创新与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也需要一定的战略来指导,我们要提高对战略研究的重视程度,组织专门小组进行讨论研究;战略研究要跟踪国际发展动态,使我国的科研发展与国际接轨,从自身情况出发,内容明确,突出重点,提出合理的战略方针,支持重点领域的优先发展。

5.2 科技成果管理

为促进科技成果的管理,科技管理部门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大力支持具有技术优势和市场发展前景的科技成果;政府部门应监督管理科研过程;表彰和奖励那些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里获得知识产权的产权人;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的统计制度,定期重大科技成果。

在以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革命下,科技创新与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离不开科技的创新。任何方式的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都要以科技创新为根本,这是科技资源得以有效优化配置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要加强科技创新与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管理,实现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大幅度的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率,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雪原,王宏起.基于产学研联盟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方式[J].中国科技论坛,2007,11.

[2]王宏起,王雪原.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果的分形评价[J].技术经济,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