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工的安全基础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电工教学;基础;兴趣;综合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5-069-01
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电工技术是一门实用技术比较强的课程,同时也是操作性很强的学科。电工技术是一门相对比较抽象难学的课程,对于机电类学校和职业中学来说是一门基础课程,是电学相关的各个专业的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在从事电工教学中我发现历届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均感枯燥,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感到极为困难。结合自己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要解决这一困境,应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兴趣的激发和对所学知识的运用等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重视基础知识教学
我校是一所职业高中,高职学生大多底子差,物理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而本课程主要特点是内容涵盖面广、概念多、抽象、难学、难记、难理解。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此类学生,我们不能用传统“灌输式”和“全篇论”的教学模式,应该针对实际情况重视基本理论、概念、公式和应用等基础知识的教学。我们知道在实际的电工工作中,离不开对电的基本概念的正确掌握,对定义的准确理解,对各种计算公式的适当运用和各种安全规则的遵守,否则,不可能完成实际操作,甚至会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例如,当线路短路或过载造成熔丝熔断,需要更换熔丝,这貌似是一项简单的电工工作,但熔丝的材料与粗细的选择,都需要一些电工理论知识的支持,否则就不一定能完成如此简单的工作,甚至还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又如,我们在敷设线路时,对于导体应采用何种材料,管径是多少,能否符合用户的用电需求等问题,都需要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所以电工技术学科及学生情况的特殊性注定了我们对电工基础教学的重视。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为以后的学习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我们在课堂上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做一些比喻性,对比性的较强易懂的例子以及结合实物挂图等形式,使枯燥乏味的知识趣味化、生活化、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引发学习兴趣。电工技能训练的电路工作原理、电路安装和故障检测可以借助教学软件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模拟操作训练,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原理图式化、形象化便于理解和记忆,缩短掌握原理的过程,使学生轻松愉快地理解知识点,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们还可以依据新课程标准,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合作到学习中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通过吸引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电工知识和技能训练变成一个学生喜欢的,同时又能获得知识的欢乐谷,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电工技术课程,学到扎实的基础和技能,尽早与社会接轨并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去。项目实施步骤:1)教师给出电路,学生根据项目要求,查找相关资料,确定项目目标和任务。2)学生对项目讨论后,制定实施计划,设计电路。3)老师检查无误后,学生自己选择的元器件连接电路。4)调试过程中教师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解决遇到的难题。5)教师再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总结评估中得到提高。学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增强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锻炼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得能力,培养了创新的兴趣,经过自己艰辛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难才完成了一个个项目,有了成就感,也收获了成功的乐趣,学习起来更加有积极性,掌握的知识也更加牢固。所以兴趣的培养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至关重要。
三、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前面我们说了电工技术学科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很多知识、原理很抽象,通过实际操作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电工基本知识的深入理解,而且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电工知识的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身边的条件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熟练技能的机会。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模仿和自主性学习,启发学生认真审视操作的各个环节和细节,通过把操作与观察结合、与思维结合、与创造结合的整合过程,使操作技能水平得到新的提高。这是操作能力的科学训练,它能促进操作技能向创新实践的转化,能揭示创新思维对实践操作的促进作用,进而引导学生把电工技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并大胆地投身于创造性实践活动中,为将来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实习过程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整理、维护、修理实验设备以确保实习室正常开放。实验时设备或器材问题尽量让学生解决。学了照明电路的安装与维修后我就安排学生跟在电工师傅后面做,从刚开始做小工渐渐变成熟练工,在实际操作中他们学到了很多在实习室里学不到的东西,能真正学以致用。
总之,电工学科不像其他工科,好多时候只能通过抽象的想象来理解,同时电工教学工作时一项长期的教研工作,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灵活的授课方法,善于抓住学生及学科特点,认真总结教训经验,研究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热爱电工技术,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乐趣,使电工电子技术不在枯燥,促使学生从实践中得到真知,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工作过程;电工技术;教育;要点
1工作过程中电工技术教育概述
电工技术的掌握需要在实践中对所学理论加以实践和巩固,师徒关系这种传统模式正好有效的解决了学校电工技术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在工作过程中进行电工技术教育,通过师傅教导传授,不仅能实现对传统师徒教学关系的改善,还能够达到新的教学目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将工作内容和学习内容有效的结合,实现学生在工作能力和知识素养上的双重提升。在工作过程中对电工技术教育的思路与方法主要围绕徒弟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发展,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相结合,从而为企业培养技术过硬,业务精通,综合素质优良的优秀电工技术人才。
2工作过程中电工技术教育的要点
2.1注重徒弟的理论基础知识体系的理解性构建
电工技术注重实践,但其前提是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储备做基础,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支撑,电工技术实践寸步难行。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师傅要着重提升徒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帮助徒弟对理论知识体系进行理解性重新构建。首先要注重对基础概念讲解,师傅可以根据工作经验对这些抽象不便理解的概念进行形象化的讲解。通过工作过程中对真实电气元件的认识、讲解及实际操作,将无形化有形,使徒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更深刻,帮助徒弟在工作过程中对概念的运用更加透彻明晰。其次要通过工作中的实地教学来加深徒弟对基础电学定律的理解。让徒弟明确所学定律的特点及可以实际运用解决的问题。要充分的利用工作条件和工作设备进行细致的讲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将抽象的原理变得形象具体,配合以形象的工作演示。师傅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给徒弟讲解自己在学徒阶段的一些错误做法,既能够调节学习的气氛,还能够加深徒弟对定律要点的理解,保证学习质量。其实这就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通过师傅的引导,徒弟在工作过程中把学校学的一大堆理论知识进行通透性理解,进而理解性有序简约重构知识体系,这样也就真正把理论吃透学精了,应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2.2注重在工作实践中对电气元件、设备控制逻辑讲解
一个电路、一套设备电气功能都是靠具体的电气元件实现的,而一般的电气故障也往往是电气元件故障,因此师傅必须要注重对电气元件的讲解,要详细解说每一种电气元件的构造、组成、控制原理及分布位置,确保徒弟清晰理解,熟练掌握。对各元件间,各设备间的控制逻辑关系更应是讲解的重中之重,真正理解了这些控制逻辑关系,才能快速准确判断故障部位,分析故障原因并快速处理。要鼓励徒弟在工作过程中“多开口,勤动手”,下足功夫,切实掌握控制原理,熟悉设备元件布置,才能真正处理解决问题,才能早日实现独立操作。
2.3注重徒弟对机械原理的学习
不存在纯粹电的设备,现代设备往往是机、电、液、气综合控制的设备,而学校电气专业对机、液、气知识的教学很单薄,甚至是缺乏的,因此师傅必须帮助徒弟补齐这一短板。先进行一些系统性理论知识讲解学习,重点是在工作过程中针对具体设备进行机、电、液、气控制的具体讲解,这样更形象具体,易于理解。只有溶合这几方面的知识,才能真正了解一款设备、一个系统是怎样工作的,才能真正掌握它们。
2.4注重徒弟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
在基础知识体系构建完成,并充分理解掌握电工技术理论概念定律规律后,徒弟便初步具备在师傅的指导下从事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解决问题能力。此时,在工作过程中师傅就要强调操作的规范化,要求徒弟标准化操作。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也就是要求徒弟必须熟悉电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及相关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并在操作中严格遵守执行。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避免人身及设备事故的发生,这就要求一定要首先要树立徒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师傅可以讲解一些违反电工安全操作规程或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而引发的安全事故来对徒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其安全意识。其次要严格执行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可以根据设备的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功能归类总结安全操作规律,便于徒弟学习理解。要详细讲解每一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强调操作要点,着重实践,加深徒弟对实际操作的要点运用,并通过徒弟的操作来指出其不足。要在实践中提升徒弟的标准化操作能力,在工作过程中固化他们的规范化、标准化操作行为。
2.5注重徒弟思考和创意能力的培养以及和谐师徒关系的维护
新型师徒关系不仅仅是对徒弟进行知识的讲解和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对徒弟个人潜能的激发。通过在工作过程中对电工技术的具体教授,师傅还要结合所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设问,引发徒弟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培养徒弟的思考能力。还要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激发徒弟在工作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在教授过程中师傅不仅要注重徒弟个人能力的提升,严格要求的同时还要不断的鼓励徒弟,鼓励其进行操作、进行思考、进行创新。和谐的师徒关系能够有力提升徒弟不断学习专业技术的意愿,激发徒弟的主观能动性,更能培养徒弟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等综合素养,为徒弟在今后成长为电工技术骨干发挥重要作用。
2.6注重师徒合同的签定
通过师徒合同的签定,从而明确师傅对徒弟的培养目标、期限及应负的安全责任义务;也要明确徒弟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同时要明确双方的权利及争议解决方式;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有效的合同条款,让师徒双方形成利益共同体,同奖共罚,有力促成电工技术教育目标的实现。
3结语
通过上文的论述,笔者主要从电工教育在工作过程中师徒教学模式下的几个要点进行论述。从基础理论知识原理重构、电气元件设备控制逻辑讲解、机械原理学习、标准化操作以及创新思维和和谐师徒关系维护、师徒合同的签定进行概述。相信通过以上几个要点的实施,日后在工作过程中开展电工技术教育将会取得新突破,获得更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雪莲,潘铁强.《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初探[J].科技信息,2010(30):170~171.
关键词:金属矿区;电工电子;改革研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对金属矿生产行业的各方面需求不断提高,要适应这种需求,首先就需要既能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又具备创新思维的专业人才——金属矿区类特殊人才。要培养这类专业人才,必须通过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1]。该教程会生动的把电类的各种基础知识通过电路的数字分析、模拟分析以及各种电子原器件展现出来,让学员在动手过程中轻松掌握原理、在实际工作中轻松运用实践[2]。
1教学改革主要内容
目前电工电子技术类课程在很多专业里像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安全工程以及地质工程等都进行了课程安排[3]。但是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理论研究,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对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动手的实验能力也不够重视。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背景都受到课程的时间和内容的局限,同时,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不高,还有的课程实验成绩在平时的成绩里已经确定下来了,在后来不再进行专门的实验考试。为了培养新世纪下专业的工科人才,同时根据采矿行业安全生产是由金属矿区类专业为其服务的情况,保障基础专业的教学质量,把实验课教学重视起来,进行电工电子学的课程改革和创新。电工电子学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基础概念,强化经典理念知识;二是掌握重点器件特征,模拟电路进行实践操作;三是对大规模器件的输入和输出特性进行了解,掌握矿区控制系统接口电路的应用;四是把理念联系实际,提高实验课时;五是进行教学模式的改变,独立设置电工电子类专业基础课程实验课。
2教学改革的内容
2.1有效融合教学内容和专业知识
使多媒体教学课件内容进一步完善: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把理论和实践两种教学形式相互结合,使之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效果,这是电工电子技术类课程的特点,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也随之不断的变化,同时也增加了课程的信息量。为了能更好的顺应发展的变化,在进行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先进的教学工具,使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相关的图形声音以及文字等相结合,提高学生们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们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能主动的参与到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来,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把煤炭安全生产的电子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中,使同学们在感官上加深了印象,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使学生们开始对自己的专业充满了学习的信心和热情。采用启发式教学,掌控讲课效果: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所有的学习,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就是教和学,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是活动中的主体,通过课堂耐心细致的讲解,老师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教学的目的远远不只如此,老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们热爱专业学习,对自己的专业要充满学习信心和热情,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们同样都属于对知识的渴求者,双方共同研究和探索,实现一起成长和进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为了调运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就要在课堂上采用巧妙的教学方法,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们学习。在专业知识的传递过程中,老师要结合实际事例和切身体验,利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取代传统单一的填鸭式教学,带领学生们由浅入深的进入专业知识的海洋,使学生们跟着老师的思路进入都构想的教学情景,从而更出色的掌握专业知识和完成教学内容。开设专业知识应用讲座,提高学习积极性: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把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学术研究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像“矿井突水预警监测系统的研究”、“矿区安全监控系统”、“金属含量参数测定仪的研究”等,通过这些专题报道,学生们会逐步掌握在专业研究中电子技术的强大功能,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
2.2教学内容的更新以教材建设为基础
通过新型教材的使用,最能反映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具体目标。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教育教学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子实验教学大纲也进行了修正和更新,使课堂理论和实验课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完善了实验教材的内容,调整了基础实验、虚拟综合实践、课程设计实验以及电工电子技术实验等课程教材,使电工实验教材到更加合理高效。
2.3使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不断的完善和丰富
努力的把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学校里重点培养应用型储备人才,把矿区的安全生产当成学生们学习的主要目标。这就需要学校在培养学生们的同时,更加注重采矿生产安全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们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无论是从建设阶层还是到管理阶层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真正具备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都有能力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和解决,能够维护生产的顺利进行。在实际生产和工作中,整个社会都切实需要大量掌握煤矿安全生产基础知识的技术人才,与此同时,这些专业型技术人才还要精通煤炭生产的技术应用,具有较强的技术生产能力,在实际生产和工作过程中,对于一些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能够及时的发现,并且具备足够的能力解决这些安全隐患和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能够有效解决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性难题。为了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完成这类技术人才的培养,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具备真正技术水平,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的人才。为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就要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强化学生们的技术能力,提高学生们的实践素质,帮助学生们在实践中成长起来,在未来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
3结语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 课程设置 能力培养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社会技术人才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规格和要求、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带来了一系列的冲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采用比较多的课程体系,该体系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部分组成。这种课程体系的特点是学术性强,理论性课程比例较重,实质的职业技术内容(技术、实践教学内容)不足,仅满足于课堂教学,课程体系灵活性较差。二十一世纪的高职教育明确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多证书”的教学思路和“以能力为本”新的高职课程观,因此对五年制高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五年制高职电工电子专业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生面向制造业,要求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了解专业生产的相关管理,取得维修电工或无线电装接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掌握本专业的理论体系,能更快地掌握新技能和新知识,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本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特色在于突出以下知识、技能、态度的培养:
(1)掌握相关电气基础知识,具备识读一般电气图样的能力;
(2)熟练掌握安全用电的相关知识,具备触电急救及电气(线路、设备)故障应急处理的能力;
(3)掌握常用电气材料与元件的相关知识,具备选用和检测常用电气材料与元件质量的能力;
(4)掌握企业常用电机的相关知识,具备选用电机的能力;
(5)掌握电气测量及常用仪表仪器的相关知识,具备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及选择测量方法的能力;
(6)掌握电气控制技术的一般知识,具备按图制作电气控制设备的能力;
(7)掌握电气设备维护保养和维修的一般工艺知识,具备维护、维修电气设备的能力;
(8)掌握维修电工中、高级或无线电装接工高级操作技能,通过考核取得一个工种的高级工技能等级(职业资格)证书;
(9)了解电气控制的前沿技术,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10)了解相关企业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
(11)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创新的意识;
(1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流能力;
(13)具有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14)具备合理规划职业生涯,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2.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制造类企业电类产品生产一线的操作,低压电气维修,电子产品的装调等工作;也可从事电类产品生产一线的相关管理、班组长等工作;经过企业的再培养,还可从事电类产品的工艺设计及营销、用户服务等工作。
二、五年制高职电工电子专业课程设置
在高职教育中,如果不能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课程体系,实现高职教育目标是一句空话。新型课程构架应打破原来的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的特点,重新规划,整合课程。就课程类别上讲,应分类为公共文化类课程、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类课程和选修课类课程等。公共文化类课程、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类课程和选修课类课程的课时比例应控制在0.4∶0.5∶0.1,甚至可以达0.3∶0.6∶0.1,以强化实践环节。
1. 公共文化类课程设置
首先高职公共文化类课程应体现功能化特点,要以职业岗位对劳动者的实际要求来安排文化基础课程,改革过去以加大文化课比重来“夯实基础”的做法,使文化课为职业能力服务。文化课为专业课教学服务,既要“必需”又要“够用”。因此电工电子专业的公共文化类课程应包括德育类的职业生活与政治经济、职业生活与哲学、法律基础知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学、马列、哲学和语文、数学、外语、物理、计算机基础理论、体育与健康等,在内容上应进行精简,并辅以讲座、报告、调研等方法完成教学要求。
2. 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类课程设置
专业课应体现复合化、实用化的特点,在原来的课程构架内,按照凝练主线、有机复合进行整合形成新的课程体系。电工电子专业,专业核心教学把电工技术基础知识、电工工具、材料、元器件的选用与检测技术、电工仪表与测量技术整合为电工技术基础,并安排电工工艺与操作实训;把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电子仪表与测量技术、电子元件的选用与检测整合为电子技术基础,并安排电子装置工艺与操作训练;把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基础、电力拖动技术整合为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并安排直流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训练和步进电机、伺服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训练;安排传感器与PLC应用技术理论和实践教学;把电器设备维修技术基础、钳工技术、典型机床电器维修、典型电子产品维修技术整合为电气设备故障处理与维修技术并安排1∶3的技术训练;安排企业供电系统与安全用电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专业中级、高级技能训练;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基础实训课程等。
3. 选修课程设置
选修课是高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根据学生兴趣、特长和用人单位的特殊需求,自主决定选修课的课目与教学要求,以增加教学的灵活性,选修课的成绩评定以学习过程的评价为主。
(a)人文素养类
中国历史概论、中国地理概论、新闻采访、中国革命史概论、中国名著欣赏、外国名著欣赏、创新与创业、职业生涯、公共关系理论与技巧、音乐欣赏、礼仪规范教程、应用文写作、普通话口语交际、书法、环境保护、心理健康教育。
(b)知识拓展类
电气自动化技术概论、电机调速系统、单片机接口技术、电子CAD软件应用、计算机工业控制、数控技术基础、现代物流技术、企业管理与营销、管理心理学、多媒体与图形处理、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
(c)操作技能类
计算机中级应用教程、印制电路板制作技术、电动机维修技术、电冰箱维修技术、电视机维修技术、小家电维修技术、照明电路的敷设安装技术。
(d)健身强体类
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少林武术、太极拳、健美操、体育舞蹈、跳绳、踢毽子、健美训练、形体训练、中国象棋、围棋、国际象棋。
三、五年制高职电工电子专业课程内容调整
课程构架确定后,课程内容的筛选、确定是保证新课程体系能否顺利执行的关键。课程内容的确立应具有以下特性:
1. 针对性。即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课程内容是否适应职业岗位需求是教改成败的关键,严格在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内容筛选是提高针对性的关键。应使学生学所用,所用即所学。
2. 实用性。即专业课程与实训课程按照生产实际需求流程、情景及职业特点进行整合。体现职业教育“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理念,体现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的互动和密切联系。使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缩短适应期,提高适应能力。
3. 时代性。即课程内容要紧跟职业的发展需求和技术的进步,也就是要体现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潜力。课程内容的设置既要包含传统的专业知识、技能,同时也要更多地融入现代专业知识技能,课程内容不能再几十年一贯制,而应不断调整更新。
(1)调整教学内容,寻找最大平衡点。《电工基础》作为专业基础课,应该最大程度地服务于后续专业课程。结合《电工基础》的教学安排及实训场地的安排,重新整合之后的教学内容包括安全与触电急救部分、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直流电阻电路、电容和电感、正弦交流电路、电工仪表与工具部分、导线间的连接和导线与电器设备的连接、照明电路的安装与操作等内容。
(2)采用导入式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虽然《电工基础》很多教学内容涉及到实训,但要区别开以往的师傅带徒弟的“作坊式”教学方式,我们更希望学生能成为学习的主体而非被动体。例如,在“电路组成”这个内容上,通过向学生展示吹风、手电筒、风扇等实物,让学生说出这些电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作用。再由教师归纳这些电器的共同点,它们都由电源提供电能、由开关和导线等中间环节来连接、控制和传递电能、由负载来应用电能。事实证明,这种导入式教学方法比“填鸭式”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效果也更佳。
(3)阶段性检测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实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保证教学效果。质量检测是一种终结性评价标准,检测成绩合格的学生可以免去电工中级证的笔试,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但这种终结性评价标准不能作为追求的目标,而应当作为一种手段,应增加阶段性检测以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在“对触电者施行救护”单元学习后,让学生分组,模拟有心跳有呼吸、有心跳无呼吸、无心跳有呼吸、无心跳无呼吸等情景,让学生练习如何施救,以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各种状态的施救方法。《电工基础》阶段性检测的具体策略如下:①减少基础知识考查题的比例,增加能力考查题和自主探究题的比例。例如“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万用表的读数”,这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但如果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方法之后,分发各种开关、灯泡、接触器等器材,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通过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方法去检测这些器材的好坏。如此一来,显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提倡这样的命题方式。②提倡研究性学习,布置开放性练习作为阶段性检测的新形式。例如在“串联”和“并联”这些教学内容中,教师提供足够的元器件,让学生“用两个开关控制两个灯泡”,学生根据元器件的铭牌上提供的参数,自己选择器材、设计电路,在实验中充分地学习的主动性。结果,在电源和负载参数匹配的前提下,学生组装出多种电路(如图1)。这种开放性练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大胆地猜想和独立地思考,增加了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③重视对电工实验的考察,加大其在阶段性检测中的比重。电工实验不要过于追求数量,而要讲究品质。例如,在照明电路中,我们要求学生选择器材,检测好坏之后,按照电工操作规范实际环境来布置灯泡、插座、灯管等元器件的位置,并正确使用工具完成整个电路的安装。这是一个典型的RLC串联电路,虽然我们没有要求学生进行功率计算、感抗计算、容抗计算,但通过这样一个综合练习,学生从中体会到电阻、电感和电容的相互作用,能正确说出镇流器、启辉器等元器件的作用,能独立完成线路安装和故障排除等工作。④阶段性检测的重点不要放在对知识的记忆和重现上,不能孤立地对知识和技能进行测试,而应放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例如学生学习了功率的相关计算公式:(I)P=UI;(II)P=U2/R;(III)P=I2R。但如何灵活地应用这些公式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应设置有助于学生理解和综合运用知识的实际问题情境。例如:某顾客看中铭牌如图所示的某电热水器,请帮他完成以下计算。在这样的一个情境中,学生首先要学会看电器的铭牌,铭牌中有一些信息是解决问题必需的,但也有一些信息是无关的。其次,学生还要运用合适的公式来计算。这样交电费的真实情境,让学生觉得所学的电工知识是非常实用的。总而言之,如何进行有效的《电工基础》教学并顺利通过质量检测是目前广州市中职学校面临的一个课题,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本文只是整个机电教学部设备教研组所有教师的一些教学心得,不当之处希望得到专家与同行的批评指正。
作者:吴小兰 谢金红 单位:广州市土地房产职业管理学校 广东省轻工业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