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理见习的体会

护理见习的体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理见习的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护理见习的体会

护理见习的体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老年;体检者;心理分析;护理;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特别是老年人的健康意识越来越高,加上以预防为主的医疗方针的逐渐贯彻,对体检中心在医疗市场中的生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要求体检中心的护理人员转变观念的同时,特别是对老年体检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后寻找合适护理方法已经成为医护人员工作中的重点[1],本文对老年体检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进行分析探讨,具体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文进行调查问卷的1660例老年人均于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体检,其中男性860例,占51.8%,女性800例,占48.2%,年龄59-83岁,平均年龄(68.5±2.5)岁。

1.2方法对所有体检患者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具体的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单位、文化程度、电话等,此外还包括对体检患者的健康进行评定如有无头痛、头晕、胃痛等疾病,有无不良嗜好及既往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传染病等。此外,对于男性体检者应增加前列腺的检查,对于女性体检者,应增加妇科及宫颈涂片的额检查。在问卷的背面还包括对体检整个过程的满意度及体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护理人员将此调查问卷岁体检表一同发放给体检者,现场填写后,由体检者本人放回前台。

2老年体检者心理状态的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多数老年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很敏感。老年人都很惧怕肿瘤的发生,但是肿瘤是老年人中的多发病,大部分老年人都把自己的亚健康状态看做是肿瘤的早期症状,并采取多次检查的方法,直到消除自己的疑虑,对健康有较高的追求。此外,多数老年人体检前心理处于紧张的状态,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很敏感,再加上缺乏一定的医学常识,对体检缺乏积极性。但是大部分体检者还是想通过此次体检对自己的健康状态有全面的了解[2]。

3老年体检者的护理方法

医护人员根据调查问卷所反映的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方法。这就要求我们的护理人员既要掌握专业的护理知识,同时也要加强人文科学的学习和沟通。

3.1体检前心理指导体检前将全部体检者集中起来,对整个体检科室向体检者进行详细介绍后,同时对体检的顺序、体检的项目和相关的注意事项等向体检者进行说明,且以上均由专门人员进行讲解。此外,我们的护理人员还会根据老年体检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分类,通过向相关的专家咨询探讨后,并根据患者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方案,此护理方案的制定时应充分考虑老年体检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在选择合适的额诊疗方案时,充分利用体检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个性化的体检。

3.2体检过程中的护理所有体检人员应受过专业化的培训,做到服务态度好、服务礼仪佳。老年体检者的心理相对较弱,对医护人员的语言极其敏感,因此,我们的工作人员整个体检过程中,应充分使用礼貌用语,使老年体检者有备受尊重的感觉,愿意接受医护人员的建议,从而消除沟通的障碍。特别是对于体检过程中那些体弱或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采取一对一专人负责制,节约此类患者的体检时间,使整个体检过程顺利进行。鉴于老年体检者特定的心理因素,在整个体检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定的矛盾,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医护人员不应该采取不理睬或顶撞的态度,为了不进一步激发矛盾,护理人员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并面带笑容的给予解决,尽量想办法解决问题,耐心的倾听体检者的心声。

3.3体检后的心理护理对于体检结果应进行一对一的讲解,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对于个别检出疾病的老年人,应给予及时的心理辅导,通过绿色通道,帮助他们与相关医院或科室取得联系,及时的把他们送到某医院或某科室,请有关专家给予进一步的诊治,同时为他们做好保密工作。对于一些癌症患者,对其家属及周围的朋友应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教育,为他们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适当的督促他们进行运动,增加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3]。

4结论

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处于不败的地位,服务理念的改变是工作中的重点,通过对体检者特别是老年体检者服务观念的改变,使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脱颖而出,坚持以受检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定能打造出较为专业的体检医疗团队。老年体检者是较为特殊的群体,因此需要给予特殊的额关注,在加上老年自身身体和心理的特点,对相应的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多数老年体检者多体检结果十分重视,如果医护人员忽视或简单处理易造成老年人的误解,因此,我们的医护人员应提高对体检结果的重视程度,及时、认真、负责地处理相应的体检结果。总之,在体检中,应密切关注老年人心理需求,并根据不同老年体检者的心理特点制定有针对性分护理服务,在增加他们对整个体检过程中的满意度的同时,也可提高他们体检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唐利.老年体检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6):126-127.

护理见习的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深基坑 支护 施工监理

        0 引言

        深基坑支护工程是近20年来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兴技术,其理论还有待于不断完善。如何选取一种在经济、技术上都合理的支护类型,必须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环境、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具体的工程要求。

        1 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监理

        1.1 设计方案及其审查 基坑工程主要包括基坑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基坑支护体系是临时结构,在地下工程施工完成后就不再需要。而深基坑设计方案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成败。成功的工程设计方案应该是合理安全,科学实用的。在进入施工现场时,监理人员应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深入了解设计方案,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人员沟交流,使得各个程序顺畅有效的进行,从而可以真正地保障工程的质量。

        1.2 分包单位的选择 由于深基坑支护工程具有的专业性和特殊性,一般来说,总包单位选定具有实力和能力资质都合格的专业队伍,组织队伍进行分包施工。监理单位应严格执行职责,协助业主审查总包单位选定的施工单位,同时防止施工过程中再次出现转包,严格保证工程质量。

        1.3 施工组织设计的审定 建筑施工单位应该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但是现在的建筑单位往往是套用别的工地的现成的施工组织设计,然后再做一些小的改动。虽有些是自己编写,又大多质量低劣,失去了指导意义。所以,这就要求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严格审核,提出修改意见,严格确保工程质量,经过监理总监审批合格后施工方才可以动工。

        1.4 施工过程控制 在此阶段,监理人员要遵循监理规划,需要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和当地条件,结合本地施工的情况,对于工程的关键项目,要求施工单位制定专项施工方案。监理机构对此进行审核,通过后方可施工。这个阶段是项目的关键阶段,特别要注意突发事件的应对,最好是提前制订好预防措施。

        1.4.1 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 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是集挖土、挡土、围护、防水等多项目结合的系统工程,任何项目的出错都很有可能会导致工程整体的失败。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监理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尽职尽责,敦促施工单位按照规程和预先设定好的施工技术规范组织施工,尽量将工程的每个环节都纳于监控之下,确保不出事故,顺利按期完成工程。

        1.4.2 深基坑周围土体止水效果的控制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地下水对深基坑工程的施工带来了相当大的危害。施工单位应该从防水、降水和排水三方面来制订止水方案,根据掌握的地质资料,驶入了解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不能一味简单地靠抽水来达到止水目的。止水帷幕是高水位地区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常用的止水措施,其常用的施工方法主要有高压喷射注浆法、浆喷深层搅拌法、粉喷深层搅拌法和压力注浆法等。使用这种方法难度较大,技术复杂,所以一定要对以下几个方面严加注意:

        ①保证桩体质量,注意水泥浆的搀加量,保证桩体搅拌均匀, ②保证桩的搭接长度和密实度,杜绝出现空洞、蜂窝及桩头开叉的现象。③不能随意在基坑支护结构上开口以便运土,否则会破坏止水帷幕,造成地下水的渗入等问题。

    1.4.3 深基坑支护的信息化管理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已经应用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在进行深基坑支护工程时,同样需要我们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以提高工程效率。基坑支护结构的信息化管理主要手段是安排专业施工监测人员对基坑现场及周围建筑物进行监测,将基坑开挖期间监测到的基坑支护结构或岩土变位的情况数据化,比照勘察、设计的预期性状,及时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险情进行预报,超过预警值时可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排除危害,确保工程安全。

        深基坑支护结构工程监测的内容主要安排以下几项:

        ①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②支护结构沉降和裂缝;③临近建筑物、道路的沉降、倾斜和裂缝;

        观测结果要真实反映所测因素影响的动态趋势,结合相关的诱发条件和结合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计算,排除险情。开挖较深的基坑,还应测试支撑的内应力,当应力达设计值90%时(或支撑变形达10mm时),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1.4.4 突发事件的解决 建筑行业的施工参与人员多、技术复杂、工程周期长,从工程开始施工到完成,会发生很多不可预料的问题,这要求我们的监理人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遇事不可慌乱,然后需要对可能要出现的问题心里有数,事先要做准备,免得事到临头,手足无措。一般情况下的突发事件有:

        ①基坑内管涌、流砂;②基坑支护局部出现成因不明的裂缝、沉降;③气象异常,出现连续多日的狂风暴雨;④相邻工地的施工影响如降水、打桩、开挖土方;⑤地下障碍物妨碍基坑支护结构或止水帷幕的施工。

        2 几点体会

护理见习的体会范文第3篇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019(2009)05-0052-01

近年来随着医疗市场的改革,公众普法教育的宣传,患者及其亲属往往动不动就把医院诰上法厅,或者采取对医护人员的正面攻击等等形式的纠纷,让医院工作人员很多的时间都消耗在这些纠纷中,特别是多年来新闻媒体的渲染,更是推波助澜,某些疾病在正常医疗操作正常的治疗护理下,可以预见而不可阻滞的发展衰竭的疾病,或预后结局不好的患者,而患者的亲属仍然于医院无休止的闹腾。很多时间护士为患者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并没有得到患者及其亲属认可,反而错怪我们的护士,把患病的痛苦洒向我们护理人员,我们护理人员为了职业的生存及其医院的制度,只能承受着这些痛苦。但是有没有什么办法改变这种状况呢?我想谈谈如何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体会,但愿同行们读后能从中受益,是我之心愿。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由主动被动型的护患关系也逐步地被主动―参与型和指导―合作型的护患关系所代替,护士要观察了解各种患者的心理状态,解除不良的情绪的干扰,使患者身心处于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最佳状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前提。

1 塑造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塑造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也就是首次效应吧,大家都知道当两人初次见面时,双方互相观察对方的外表和行为,这就产生了第一印象,很快在内心深处并作出的评价,接受与不接受的选择,这就为以后相互合作拉开了序幕,心理学家称之为第一印象或初次效应。因此我们医护人员与患者初次接触时应态度和蔼,思想集中,目光注视着患者,不要东张西望,讲话要亲切友好,动作要轻柔大方,精神要饱满,对危重患者处理时要及时迅速,挽救技术要得心应手,这样才能使患者和家属陪护产生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为以后的建立护患关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 学会尊重他人和患者

尊重他人和患者是搞好护患关系的前提,受人尊重是每一个的心理上和社会上需要,尤其是受到疾病折磨的患者更是如此需要这种尊重。态度和蔼可亲可敬,可以使患者心情愉快,减少恐惧怀疑情绪乐于接受治疗和护理,所以要搞好护患关系,我们必须首先尊重患者,这样才能赢得患者对我们的信任和依赖,才能顺应我们医生和护士的治疗护理。

外貌和气质决定事业的成败,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 精神风貌是一个人的形象的核心,是一个人的气质,修养和责任感的外在表露。作为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端庄的仪表,在患者面前首先要体现出充分的自信。这是掌握护患关系主动权的先决条件,医护人员的自信心是患者相信能恢复健康和乐于治疗的精神基础。其次是护理人员要保持一股朝气蓬勃气质,富有吸引力和感召力,使患者能从医护人员身上得到启发和鼓励。其三护理人员在患者面前要保持充满的精力,以免影响患者情绪,其四注重仪表能表现出医护人员对对方的真诚与敬意。

3 要有良好的语言交流能力

护理见习的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血液透析 健康教育 护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血液透析患者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20~75岁,平均57.8岁;每周透析2~3次,每次3~4小时。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21例,糖尿病肾病5例,高血压肾病6例,痛风1例,多囊肾肾病2例,药物中毒引起的肾病1例。患者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

        1.2 教育形式  采用床边一对一的教育、集中性小讲课、患者相互交流经验和心得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相结合。

        2  健康教育内容

        2.1 相关知识教育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入规律血液透析治疗后[1],一般均在门诊进行,此时,家属是患者的直接关心照顾者,他们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饮食情况及病情细微变化更加了解,对患者的影响更直接[2],所以医护人员首先要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应反复多次细致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血液透析的治疗方法及特点,让患者及家属了解透析以及控制水、盐和饮食治疗的重要性,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同时也让患者认识到血液透析是全部或部分代替肾脏功能的必要途径,对生命的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引起患者的重视,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其次,向患者讲解透析的原理、方法、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低血压、失衡综合征、贫血、低蛋白血症等,使患者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然后,对于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让其明白可能会出现自身形象改变,并勇敢去面对。

        2.2 心理指导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由于透析时间长,透析费用昂贵,病痛的折磨致使患者受到精神和经济的双重压力,常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惧、忧郁和绝望等心理。在透析期间,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和休息环境,以消除其陌生感,并向其详细介绍医院的设备及技术,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保健,同时介绍血透中的有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并开展病人间成功经验的交流,消除恐惧的心理。医护人员要对患者有爱心及同情心,关心体贴患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过硬的技术服务于患者,帮助患者取得自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我们还应热情鼓励家庭、单位及社会积极支持患者,只要病情允许,患者应多做力所能及的活动,包括适当运动、工作和一些社会活动,对患者心理和精神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安慰,也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兴趣和存在价值感[3]。

        2.3饮食指导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开始以前往往已存在营养不良,而一旦开始透析后,营养不良变得更为明显,直接影响患者的长期存活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因此对血液透析病人的营养问题要高度重视,应严格按饮食疗法的要求进食,合理调整饮食,同时控制好干体重,关系到能否保持良好的心肺功能,从而达到延长生命的目的。

护理见习的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诚信;理性;交易博弈;制度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1)12-0041-08

经济学界讨论诚信的理论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以声誉或信誉为主题进行分析,大量利用了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方法。Kreps和Wilson讨论了不对称信息下的企业声誉建立问题①。在产业组织理论中,这一理论应用得非常广泛,这构成了关于声誉或信誉的基本理论。第二,在很多具体问题上广泛讨论了诚信问题。其一是关于政府货币政策的争论。这一争论的核心实际是政府的政策如何取信于民,是一个政府诚信问题。卢卡斯引入理性预期指出了政府政策有效性和政府诚信之间的关系②;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在一个动态博弈的环境中分析了政府诚信对政府和公众之间政策博弈的影响,首次提出了动态不一致性概念,此概念成为后来讨论政府诚信的基本方法③。其二是研究银行中的借贷关系,在相关研究中强调了信息是否完全和博弈是否重复进行对诚信的影响。麦克凯韦和帕夫雷分别撰文,从实验经济学的角度讨论了借贷关系中诚信机制的建立过程和对经济活动的影响④。其三是委托人―人问题。败德行为和逆向选择多与此有关,相应的解决方案则是设计合适的机制,诱发诚信。第三是对群体诚信的讨论。康杜里分析了群体诚信问题,他指出群体的成员越少,则越容易建立起诚信,维持这个诚信的方法是“传染性惩罚机制”⑤。

一、基本模型:个人效用最大化中的诚信问题

社会诚信体系建立在个人诚信的基础之上,个人行为特征以及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个人的诚信状况。诚信固然是一个社会伦理概念,但也包含着经济因素。就个人而言,一方面,诚信是个人参与市场交易活动的前提,良好的个人信誉可以为他赢来广泛的商业机会,从而像资本或劳动一样起到了生产要素投入的作用;另一方面,诚信也是个人效用的来源,毕竟每一个人都有高尚的动机。但是,诚信并不是免费的午餐,良好的信誉是通过事先的投资获得的,是要花费资源的。就社会而言,诚信决定着交易是否顺畅,从而影响着资源配置效率⑥。因此,个人的诚信决定可以纳入到理的理论框架中分析。

根据上述思路,我们首先可以建立柯布―道格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转型期社会诚信体系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项目编号:06JJD790024)的阶段性成果。

拉斯形式的个人效用函数如下:

u(h,c)=(h-θ)αcβ(1)

其中,h代表诚信,c代表普通商品,这表明诚信起到了类似于普通商品的作用,能够增进个人的效用。α和β分别表示诚信和普通商品对个人效用的增进强度,其中β<1,表示消费的边际效用递减;α>1,表明诚信的边际效用是递增的,也就是说,个人诚信的生成具有自我强化的特点。θ为一个大于零的正数,代表个人的诚信底线,依不同的人而有所不同。

其次,诚信也是有成本的,这可以在个人的消费约束条件中反映:

c=(he-Φ)k+γ(he-h)(2)

其中,k为个人的各种物质的和人力的资本,能够为个人带来收入。每个人能够从物质和人力资本中获得收入,其大小取决于个人的商业信誉,即诚信。但是,个人的商业信誉并不是内外如一的,没有人不坚称自己为人诚实,信守诺言,但实际所为却有可能存在距离。因此,更重要的是交易对象是否相信他的个人诚信。如果相信,交易就会很好地开展,于是一个人就可以利用自己拥有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从交易中获得收入。换言之,潜在交易对象对自己的诚信状况的判断影响着自己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发挥,本文称这种判断为预期诚信,用he表示。显然,he的确定方式影响着预算约束的结构和最终的信用水准。he可能是根据个人以前的表现推断出来的,例如,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可以假定hef=ht-1;he也有可能是根据一个人的行为特征来确定。(2)式右边第一项代表了自己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他人对自己诚信状况的预期所产生的收入。在这一项中,Φ代表整个社会对个人诚信的最低要求。(2)式的第二项表明,维持诚信是要付出成本的,这里的成本体现为收入的减少,减少程度由γ表示,因此γ代表了诚信的价格,γh表明为了维持h程度的诚信而花费的资源。它可能是因为在对自己不利的情况下为了履行合约或遵守诺言而招致的亏损,也可能是因为爽约后要赔偿给对方的损失。如果在不利的环境下,不守约也不支付赔偿,那就是失信了,用h的减少来表示。失信或h减少固然可以增加一个人的收入,但同时也损害了自己的形象,导致下一个时期他人降低对自己诚信的评级,即下一个时期的he下降。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个人是在(2)式的约束下求(1)式最大化。通过建立拉格朗日函数,可以求得h和c的解:

h=■ he-■ (3)

c=■ he-■(4)

(4)式中c与he成正比,这表明,一个人能够消费的数量取决于他人是否相信自己。越相信,则交易就越顺利,交易成本降低,因而收入增加。(3)式同样表明了h和he之间的正向关系。别人越是相信自己,自己就越是要做到更有诚信。这倒不是因为出于知恩图报的心理,或者是为信任所鼓励,而是因为当别人信任自己时,自己的收入增加,消费增加,仓廪实而知礼仪,因而更注重诚信,也更有能力追求诚信。(3)式还表明,一个人的诚信状况取决于α、β、k和γ,与 α和k成正比,与γ和β成反比。α越大,个人从诚信中获得的满足就越大,也就越是重视自身的信誉。β越大的人越有可能是一个物质主义者、享乐主义者,对诚信就不那么重视。

更值得注意的是k和γ。k对个人诚信起着积极的作用,这表明,一个人越有能力获得更多的财富,支配更多的消费资源,也就越是崇尚诚信。礼仪廉耻,诚信公德,关爱他人,这些都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从我国的现实中可以看到,收入较高的阶层相对而言更在乎诚信带给自己的感受。当一个人没有能力或机会循正道获取收入时,通过投机行为获取收入不失为一个替代办法。留学生在留学前和毕业后对诚信的不同选择或许是这一结论的最佳注释。一些大学即将毕业的学生为了出国而改动成绩曾经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但还是这些人,当他们完成学业并建立了一定地位后,就不再愿意有失信的污点,例如他们不愿意为不认识的学生写工作推荐信和申请留学推荐信。同样是留学人员,在国外学习成绩不很突出、难以找到理想工作而不得不回国的归国人员却出现了不少欺骗行径,动辄号称是谢绝了国外的高薪聘请、盛情挽留而毅然回国的。其实,主要不是这两类留学人员的道德素质有差异,他们其实有着类似的效用函数,都追求个人效用最大,更主要的是因为个人人力资本迥异(差别体现在k上)。当真正学有所成的留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人力资本打下自己的事业和支持自己的物质利益时,是绝对不会使用欺骗这种下作的手段的。相反,潜力差的留学生中有一些则选择了通过欺骗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增强对物质资源的支配权,因为他们无法通过个人的人力资本来获得成功。这正所谓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盗名。高校里的学术腐败也可以利用这种理论来解释。γ对个人诚信起着负面作用。这是因为,γ代表着诚信的价格,是为了维持一定水准的诚信而需要付出的成本。因此,第一,在坚持诚信或执行合同的成本非常大的时候,人们倾向于采取投机行为,减少对诚信的需求。例如,求职者或求学者请人写推荐书,或是在填表时真实地描述自己的身体状况时总是或多或少地会有一些与诚信相背的行为。第二,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高能力者倾向于维持更高水准的诚信。如果一个人有非常强的能力,能够正确地判断市场环境,低成本地履行合约,则诚信的价格就非常低了。反之,能力低的人为了维持一定水准的诚信,不得不付出较高的代价。

二、社会相互作用对诚信选择的影响:一次交易博弈

上一节模型的基础是他人对一个人诚信的预期是外生变量,换言之,模型中没有考虑社会或他人是如何评价一个人的诚信状况的。这样,模型是孤立地讨论一个人的理。事实上,每个人都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反过来,自己的行为也决定着社会对自己的评价。他人或社会是在观察到一个人行为的基础上来形成对其诚信的预期的,因此,模型需要进一步扩展以讨论诚信预期的决定过程对当事人实际诚信选择的作用。

我们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会遵守诺言,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诚实,显然要根据该当事人的行为特征来判断。该当事人的行为特征可以用一个模型来描述,那么我们的预期就可以以这个模型为基础。从理论上说,这是一个与模型一致的预期,或称为内生预期。根据模型,我们知道当事人是在(2)式的约束下寻求(1)式最大:

■ u(h,c)=(h-θ)αcβ

s.t.c=(he-Φ)k+γ(he-h)

据此,建立拉格朗日函数如下:

L=(h-θ)αcβ-λ[c-(he-Φ)k-γ(he-h)](5)

根据(5)式可知,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α(h-θ)α-1cβ+λγ=0(6)

和 β(h-θ)αcβ-1+λ=0(7)

根据(6)式和(7)式,我们有

h=■c+θ(8)

既然我们知道当事人的决策结构,也就知道(8)式和(2)式的存在,可以利用二者对该当事人的诚信状况进行预期,即:

E[h]=E[■c+θ](9)

和E[c]=E[(he-Φ)k+γ(he-h)](10)

(9)式给出下式:

E[h]=■E[c]+θ(9)’

(10)式给出下式:

E[c]=(E[h]-Φ)k(10)’

将(10)’代入(9)’式,我们得到:

h=he=■(11)

c=■(12)

上述解的实质是,当潜在的交易对象判断一个人的诚信时,他很清楚地知道(3)式的存在,知道自己的判断会影响到该当事人的实际诚信水准。因此,他将根据(3)式来确定自己对当事人诚信水准的判断。显然,(11)式或E点值的大小取决于该条线或(3)式的斜率是否大于1,即■是否大于1,以及■是否大于0。可以证明,如果社会和个人的诚信底线相同,即θ=Φ,则(11)式和45°线的交点一定在第一象限,而且,h=he=θ。

接下来讨论内生预期对效率的影响。为简单起见,假定社会个人的诚信底线为θ=Φ,同时假定个人诚信的完美状态为2θ。这不失一般性。如果每个人能够坚持这一水准,社会相互信任,则有h=he=2θ。根据(2)式,则c=θk,于是,利用(1)式可知个人的效用为:

uperfect=u(2θ,θk)=θα+(θk)β(13)

但是,坚持完美状态的诚信并不能使得个人效用最大。如果当事人仍然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就会采取投机行为,在潜在交易对象已经信任自己的基础上,根据(3)式来选择实际的诚信,利用对方的信任以增进自己的效用。此时有:

h=■θ+θ

c=■θ

相应地,该当事人的效用为:

uendogenous=[■θ]α[■θ]β(14)

但是,如果预期是内生的,则根据(11)式、(12)式和θ=Φ,我们有:h=he=θ,c=0。

相应地,uendogenous=u(θ,0)=0(15)

根据上述推理,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是:

uexogenous≥uperfect>uendogenous

在这个不等式中,第二个不等式是明显的,第一个不等式成立的基础是显示性偏好原理。显然,既然uexogenous≥uperfect,当事人就不应该选择完全的诚信,而是采取投机行为,在对方对自己的诚信判断确定的前提下,再选择一个不同的诚信水准。这样可以得到 uexogenous的结果,而不是uperfect 的结果。问题是,当该当事人这样做的时候,交易伙伴会依据对其行为模式的认识而正确地推断其诚信状况。于是,结果一定是回到uendogenous,效用为零。这是一个次优结局。

三、社会相互作用对诚信选择的影响:连续交易博弈与惩罚机制

如果当事人和潜在交易对象之间的博弈是一次性的,则投机行为很容易发生。但是,当两者之间的交易无限连续地进行下去,那就存在着报复机制,报复机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促成完善的诚信体系。

报复机制的作用在于,如果在一次交易中当事人欺骗了交易对象,则交易对象会在下一次交易中予以惩罚,例如或者不和他进行有利于双方的交易,或者让对方付出更高的价格。考虑到要和潜在的交易对象不断地做生意,当惩罚机制足够严厉时,即使当事人的效用函数没有发生变化,他也会放弃欺诈行为或不背信行为,因为现在每个人着眼于长期的效用最大化。惩罚机制可能采取两种形式:内生预期和静态预期,为简单起见,仍然假定θ=Φ和充分的诚信为2θ。

一是内生预期与无限连续交易博弈下的惩罚机制。第一种惩罚机制是以内生预期为基础。如果在第一次的交易中当事人宣称自己坚持充分的诚信准则,例如百分之百的诚实或完全地遵守合同,而交易对象给予充分信任,但当事人随后根据(3)式改变对诚信的选择,则第一次交易中双方的策略选择是(h1,h1e)=(■θ+θ,2θ),而不是(2θ,2θ)。这样,当事人在第一阶段的效用等于(14)式,即:

u(h1,h1e)=uexogenous=[■θ]α[■θ]β(15)

但是,从第二阶段起,交易对象不再相信当事人的承诺。交易对象观察到第一阶段当事人的行为,发觉对方利用了自己的信任,其对诚信水准的选择是根据自己的预期做出的,因此,根据内生预期,有:

ht=hte=θ,?坌t∈(2,∞)(16)

(而不是hte=■θ+θ)。这样,从第二期开始,当事人的效用就一直为零:

u(h1,h1e)=0,?坌t≥2 (17)

于是,当事人的总效用为:

U失信=■■u(h1,h1e)=u(h1,h1e)=[■θ]α[■θ]β(18)

其中,σ为反映当事人时间偏好的折现率。

相反,如果当事人确实经受住了诱惑,坚持了事先宣称的诚信准则,就可以获得信誉,这样就有:

ht=hte=2θ,?坌t∈(1,∞)(19)

此时他各期的效用都相等,由(13)式决定,即:

u(ht,hte)=uperfect=u(2θ,θk)=θα(θk)β,?坌t∈(1,∞)(20)

于是该当事人各期总效用为:

U守信=■■u(h1,h1e)=■■u(2θ,2θ)=■■θα(θk)β=■θα(θk)β(21)

显然,当事人是否坚持充分的诚信,取决于(21)式和(18)式的比较,即取决于下式是大于1还是小于1:

■=[■θ]α[■θ]β/[■θα(θk)β]=■[■]α[■]β=■(■)α(■)β(■)α+β(22)

(22)式是大于1还是小于1,主要取决于k、γ和σ的数值。显而易见的是:γ越大,或是k越大,或是σ越大,(22)式就越有可能大于1,则当事人越倾向于选择违背事先的承诺,失信于人。k和γ的经济含义已经在第一小结解释过,σ的影响就更为直观。σ越大,表明当事人越不看重未来的效用,越是倾向于今朝有酒今朝醉式的短期行为,以至于惩罚机制对他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因此,他可以不顾后果地选择不诚实,骗一次,吃十年。

在无限多次交易博弈中,可能会出现两个结果:第一,如果(22)式小于1,则当事人始终选择充分的诚信,其总效用由(21)式表示。换言之,连续博弈中的惩罚机制足以促进交易各方走出囚犯困境。第二,如果(22)式大于1,则在内生预期和完全信息的环境中,潜在的交易对象一开始就能够正确判别当事人的诚信状况,于是有hte=ht=θ,?坌t∈[1,∞]。这样,(18)式不再成立,当事人各期总效用都是零。尽管这个结果与(21)式相比,不守诚信显然得不偿失,但这个结果是纳什均衡。推理如下:虽然当事人希望得到(21)式的结果,会对报复机制做出反应,在某一阶段或一些阶段做出种种努力,花费资源、承受牺牲来重建诚信,以赢得交易对象的信任,但仍然得不到对方的信任。原因在于,交易对象清楚地知道(22)式大于1,即(18)式大于(21)式,这使得当事人有充足的动机在赢得信任后采取投机行为;如果交易对象根据当事人过去的努力相信其诚信,则随后的交易博弈中当事人可以利用这种信任而投机。结果,虽然是无限连续的交易博弈,也不能走出囚犯困境。

二是基于静态预期的惩罚机制与对诚信水准的选择。如果预期不是内生的,则报复机制会采取另一种方式:根据当事人以前的诚信状况来判断他当今的诚信,即:

hte=ht-1 (23)

这样,约束条件(2)就变成:

ct=(ht-1-Φ)k+γ(ht-1-ht)=(k+γ)ht-1-γht-Φk(2)’

于是,在寻求跨时期效用最大化的基础上,当事人对各期诚信的选择由下式决定:

ht=■■■u(ht,c)■■■(ht-θ)αctβ

s.t.ct=(k+γ)ht-1-γht-Φk(24)

三是内生预期与有限连续交易博弈下惩罚机制的无效性。惩罚机制在连续的交易博弈中才能起到作用。当一个人在一次交易中欺骗了对方,就会信誉扫地,对方就不会再和他进行第二次交易。如果该当事人比较看重未来的效用,σ足够小的话,则这种惩罚机制足以促使该当事人一开始就自觉遵守充分的诚信水准。但是,惩罚机制只有在无限连续的交易博弈中才能生效。如果交易博弈是连续的,但次数有限,例如为T次,则惩罚机制还是无效。惩罚机制起作用的关键在于下一次的惩罚对本次交易的约束。既然交易博弈是有限次数的,则存在着最后一次交易,而这次交易不管是否坚持诚信准则,都不会受到惩罚,因为已经不存在下一次了。这样,在最后一次交易中,当事人几乎铁定了选择违背充分的诚信准则,这点可以从(24)式中看出来。如此一来,不管倒数第二次的选择是什么,ht-1是多少,是坚持还是违背充分的诚信,最后的结局都是一样的,ht早已确定,从而倒数第二次的选择不受约束,结果有ht-1=ht。依次回推,则各期的诚信水准选择都不受下一期的约束,结果有h1=h2=…ht-1=ht。同时,潜在的交易对象也能够获知当事人的选择逻辑,从而在内生预期的作用下,h1e=h2e=…ht-1e=hte=h1=h2=…ht-1=ht=θ。

换言之,当事人在选择当期的诚信水准时,不用考虑其对下一期的影响。这样,当事人每期的决策都是独立的。即(24)式演变成:

ht=■■■(ht-θ)αctβ

s.t.ct=(k+γ)he-γht-Φk(24)’

这同下式是等价的:

ht=■(ht-θ)αctβ(24)”

s.t.ct=(k+γ)he-γht-φk,?坌t∈[1,T]

根据第二小节推导出来的内生预期,其解由前面的(11)式表示,这样交易就无法展开,当事人的各期效用均为零,结果仍然没有走出囚犯困境式的结局。

四、模型的应用:制度、发展阶段、经济转型与诚信体系

从模型中得出的结论是,一个社会诚信的状况取决于k、γ、α、β、σ和he的值,这些变量对社会诚信状况的影响在前面已经论及。问题在于,这些变量的值又是如何确定的?在这些变量中,k与经济发展程度有关,γ取决于制度因素,其他变量是由文化因素决定的。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整体诚信状况是不相同的,诚信与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种U形曲线关系。在一个经济停滞的传统静态社会,市场交换活动稀少,因此一方面人们的物质欲望并不强烈,另一方面即使投机取巧也占不到太多便宜。因此,在经济发达的社会中,整体诚信状况要更令人满意一些。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人们的物质欲望被诱发出来,对高尚情操的向往被对物质的渴望超越;另一方面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违背诚信的机会成本降低,鼓励了更多的投机行为。对各国诚信水准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可以发现,在偏远的乡村社会和经济落后地区,民风更为淳朴;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个人行为也以遵守规则为多。但是,在发展中国家,政治腐败与商业欺诈要略多一些。在中国,k处于U形曲线的底部。

社会文化因素和经济发展程度共同决定着α、β的相对大小。在中国,的影响较为恶劣而深远,造成思想混乱和信念丧失,中国古代的良好社会准则不再被遵守,α相对变小。在这种背景下,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和开放条件下国外发达经济的示范效应,人们心里的物欲主义被刺激出来,相对于α而言,β变得越来越大。σ主要由文化因素决定。应该说,中国民众是比较看重未来的,因此σ很小。从这一点来看,单个的个人在心理上是更希望依诚信行事的。问题在于,这一积极的影响被其他方面的因素抵消。相当一部分人对溺水和车祸见死不旧,远非人们心目中没有爱心,而是因为受环境的影响。γ的大小是由制度因素决定的。从(2)式的约束条件可以看出,γ的作用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不坚守诚信的惩罚――下调并通过γ而减少不守信者下一次的所得和效用;另一方面,γ也衡量人们为了遵守诚信而要在本期付出的成本大小。事实上,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对不守诚信者的惩罚力度非常小,虽然舆论极为不齿,但惩罚却小而又小,有时甚至在失信者的周围对失信的评价也较为宽容。这种制度因素的结果是γ可能很小。例如,中国高校对待考试作弊的态度与处理方法就远远比西方国家高校宽松,而学生对作弊的态度也较为宽容,认为考试作弊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举止不当,并非什么特别不好的事。但西方社会的舆论中这几乎就是道德败坏,是断断不能容忍的。中国社会之所以宽容,可能是因为大家彼此彼此,因而法不责众;也可能是起因于囚犯困境式的制度环境,当别人这么做时,自己只能同流合污。

潜在的惩罚机制还体现在he上,这是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如果当事人在一个时期不诚实,则在下一个时期潜在的交易对象就会据此将其在信誉簿上打入另册,不和他进行交易,从而也就切断其收入来源。但是,这种惩罚机制还得看连续的交易博弈是有限次数的还是无限次数的。虽然人们在日复一日地参加市场交易,但是每次交易的对象都不相同,而且不同的交易对象并未共享有关诚信的资信。由于信息传递的阻塞,当你在学校考试作弊时,仍可以在IBM中国公司谋得一席职位;当你在IBM因报销假发票被辞退时,还可以尝试应聘《21世纪经济报道》的IT专业版记者。结果,重复的交易实际上是由无数个一次性买卖构成,连续交易博弈遂退化成一锤子买卖,惩罚机制自然难以建立起来。正如我们经常看到的,骗子屡屡得手,对象并不是同一个人;受害者或许常常受骗,但还不至于两次失手于同一个骗子。在信息不充分的前提下,社会中的交易博弈实质上并非是重复的。但是,如果信息完善的话,一个人在和A的交易中,无论是守信的良好记录,还是背信的劣迹,都会被下一个交易对象B所获知,B会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决定是否和他交易,或者决定是否对他提出额外的资信证明要求。在迅速流动的信息条件下,一个人和不同人之间的市场交易活动就变成了无限重复的过程,对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得以建立。

注释:

① D. Kreps, and R. Wilson, Reputation and Imperfect Inform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982,(50), pp.79-253.

② R. E. Lucas,Expectations and Neutrality of Money,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972, No.4.

③ Kydland, Finn and E. Prescott, Rules Rather Than Discretion: The Inconsistency of Optimal Plan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7, Vol.85.

④ R. D. McKelvey, and T. R. Palfrey,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Centipede Game, Econometrica, 1992, Vol.60.

⑤ M. Kandori, Social Norms and Community Enforcement,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92, Vol.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