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三农问题的解决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问题;有效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TM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314-01
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其中公共产品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资源与社会资源,在三农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在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非常不足,这也极大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而在我国政府仍是主要的公共产品提供者,所以我国政府必须努力加大在农村建设方面的各项资金投入,同时积极创新融资方式,努力拓宽融资渠道。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融资中的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财政投入不足
从新型政府管理的理论知识方面来讲,国家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是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资金来源。尤其是近些年来,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财政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投入持续扩大。但即使这样,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政府财政投入在农村整个GDP中所占的比例还是远远比发达国家低。从整体上讲,目前国家财政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融资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同时,因为国家财政主要利用国家财政拨款与国家资金补贴的方式来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提供资金支持,这些资金必须经过多级政府部门才能自中央到达基层政府,其间就很容易发生各级政府部门擅自截留资金或者私自挪用资金的问题,从而导致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国家财政支持到位率低,真正用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的资金是少之又少[1]。
(二)农民集体投资有限。
农民集体投资也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融资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要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农村,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的经济收入还是比较低的,所以他们集体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投入资金是非常有限的。
(三)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差
农村金融服务作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可以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用于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然而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极为缓慢,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差,一般都存着金融产品单一,金融机构工作效率低,金融体系不健全的缺点,从而导致农村资金不断大量外流、农业担保发展滞后的问题。
二、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融资问题有效途径
(一)增强国家在农村各种基础设施上的资金支持
要增强国家在农村各种基础设施上的资金支持,政府必须适度调整自己的财政支出结构与财政投资方向,财政支出分配中的”重城镇轻乡村”状况必须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从而不断增加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融资力度,加快广大农村地区的基层财政体制改革,健全与完善政府财政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持续投入机制,依据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原则,进一步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现代社会公共财政体制,持续增强国家财政在农村公共产品供上的各项投资性支出,并将受益范围扩至全国的农村基础设施,避免单个地方受益。另外,明确划分各级政府所享有的事权范围,对公共产品供给的各项供给责任进行合理分配。依据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广大农村地区的各项基础建设资金供给应当由中央政府进行资金划拨。对于例如交通设施、供电设施以及通讯设施等一些明显带有“外部效应”的大规模、区域性设施,则主要从地方财政中划拨,同时中央财政给予适度的补助。而对于一些乡间公路、乡镇水利工程等受益范围较小的各种农业基础设施,则由地方政府独自出资[2]。
(二)调动农民集体投资的积极性
农民集体投资虽然有限,但是只要充分调动农民集体投资的积极性,还是能进一步扩大农民集体投资额,增加农村公共产品入的。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尽力在农村实施一事一议”的制度。虽然该制度在实践中有一定的自身缺陷,但仍然是现阶段解决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融资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一事一议”制度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广大农民所具备的的知情权利、各项参与权利以及相应的管理权利与督查权利等进行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调动我国广大农民的投资积极性,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各项融资活动。同时政府也要对农民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投资行为进行鼓励,并制定出相应的支持政策以及各项鼓励措施,给予相他们一定的的税收减免。另外,政府还要不断改革与农村基础设施有关的各种产嘀贫龋在投资人即是受益人的基础上,明确规定农村基础设施的产权。
(三)完善农村金融服务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一般包括政策性金融服务、商业性金融服务以及合作性金融服务。它们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现代化农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农户的金融需求也向多层次性变化,为此农村金融服务必须改变以前金融产品单一,金融服务机构工作效率低、金融体制不完善的缺点,不断革新金融内部体制,推出更能满足现代农村金融需求的种种金融产品,从而避免农村资金外流,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政府必须全面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各种优势,大力引导商业性金融服务机构以及合作性金融服务机构支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融资活动。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融资问题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普遍供给不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在融资方面存在着国家财政投入不足、村民集体投资较少、农村金融服务单一等问题。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解决途径,从而有效解决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融资问题,增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持续有效供给,为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初步得出了这些老大难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舍规划不合理。社会保障覆盖力度低,医保问题严重。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同步,文化娱乐设施与人员匮乏。弃农转工转商过于迅猛,农地荒芜,农业产量下降。计划生育工作难度大,受教育程度低。相关农业科技人才缺口大。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落后,干部群众关系冷淡。
针对问题我的一些解决方法和相关想法:合理规划村舍建设,规范农村房屋建设,加强公共卫生设施与精神文化设施建设,使乡村环境更好更漂亮。尤其要加强普及科学,遏制迷信,彻底扭转村风村俗。大力覆盖社会保障机制,切实加强农村医疗建设,不仅要耕者有其田,还要耕者有其医,使广大农民各方面的生活都有一个全面的详细的保障。加强农村教育系统建设,多从农民实际出发,多办夜校和业余性质的培训班,针对不同人群有的放矢的做好教育工作。强制的法制化的推广计划生育工作,要加强宣传与教育,让农民真正感觉到多生劣生不仅增加了家庭负担,更加重了社会负担。庞大的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一大阻力。要建立新的农村科技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从制度这个根本入手,加大财政投入,切实照顾农村科技人才实实在在的利益。至于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则仍然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经济发展模式问题
集约化与粗放化孰对孰错?一直以来,关于中国农业发展方向都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热点话题。显然,高新科技,高新人才是任何行业任何部门长盛不衰的关键,走集约化高效化也是每一个产业的希望所在。对于中国农业而言,通过发展集约化农业,还可以推动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提高农业产量,在农产品附加值上做足文章。通过发展农业集约化,还可以大力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向现代化的县域经济过渡。可是问题并不只有这些,中国的人口从来就是决策者们必须考虑的问题。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还很低,即使已经城市化的地方,其城市化程度也还很不令人满意。所以解决庞大农民队伍的就业和吃饭问题就是当务之急。每年浩浩荡荡的打工队伍早已使各主要经济发达城市不堪其负,而农民工进城所带来的劳资纠纷,社会治安问题也不得不令人认真对待。所以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在农村就近安置庞大的就业大军非常必要。中国尽管地大物博,但可耕种土地少,利用价值高的土地少,在国家财力尚不足以负担农村全面社保医保之前,必须使农民安心待在农村土地上。或许精耕细作,小农经营数千数百年以来,一直是制约我国商品经济发展,制约城镇化水平,制约城乡贸易的重要原因,但是我们永远更加无法接受,广大农民再也无地可种,生活日益艰难,苦苦挣扎于生存线上。所以尽管城镇化,农业经济集约化是大势所趋,是我国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但那些客观存在的具体问题说明着,粗放经营的小农经济仍然将是我国可预见的必然的痛苦选择。而在选择何种经济发展模式的背后,是不得不重视的老大难的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
尽管问卷中没有提到人口问题,但我仍然认为问题农村人口问题是一大关注点。对于人口问题,最生动的莫过于那个家喻户晓的公益广告。某记者采访一草原放羊娃。两人的一番对话耐人寻味。记者说:“你为什么放养啊?”小男孩说:“赚钱。”记者说:“赚钱为了什么啊?”小男孩说:“为了娶媳妇。”记者说:“娶了媳妇以后干什么?”小男孩说:“生娃。”记者说:“那生了娃,娃将来干什么啊?”小男孩说:“放羊。”由此可见,朴实的并没有更多全面细致考虑的生育欲望和计划,使得我国尤其是广大农村的人口形势非常严峻。多子多福,重男轻女,农村人口的增长还显得非常的畸形化,男女比例的错乱必将形成越来越严重的社会和伦理问题。但是,这一问题并不是短时期内形成的,中国的价值观点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朴实的生育目的往往是最为麻烦和难以解决的。对于农村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树立起正确的男女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显然,一方面要积极普及法制意识,树立人权观念,对男女问题要有真正彻底的认识。男女是完全平等的,随便抛弃女婴不仅是不道德的,更加使严重的违法行为,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另一方面,要做好更加细致和彻底的宣传。要讲究策略,必须要从小处着手,用心去做。对于农民家庭的开销,人均开支的变化要形成一个基本的规律化的报表材料,让农民真正感到,多子未必多福啊。作为现在的时代形势,完全是越生越穷越穷越生啊。所以减少生育,对农民自己是完全有利的。在我所调查的农村有一种以富买权的做法很流行。也就是孩子我要生,但是罚款你也可以拿去。我认为这是一种严重的司法歧视,从没有哪部法律认为交罚款可以使违法行为合理化!对于这个问题,根子是法律有漏洞,所以有关立法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立法,行政执法部门也万万不可罚款后就一了百了,该怎么做就应该怎么做,农村的人口普查也要像城市一样更加全面和严密。农村普遍的真实的计划生育对于减轻城市就业压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而少生优生的贯彻实施到底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农村现状与农民生产生活问题。
1.走进农村社会实践报告书
2.大学生农村社会实践报告
3.大学生在农村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4.暑期农村社会实践报告
5.大学生深入农村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6.农村小学社会教育情况实践报告
7."关注农村发展,关爱农村儿童"社会实践报告
8.最新农村小学支教社会实践报告
步入行政工作岗位的时间累计还不足5个月,但我觉得这几个月是我人生当中一段最难忘的经历,这短时间最砺炼人,促人奋进催人深思。从从教到从政,不用讳言,角色的转变曾一时让我迷惑和茫然过,我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面对乡镇基层工作的千头万绪局面,我感觉无从下手,一头乱麻,我甚至不知道我该做些什么,我该如何下手。我突然间记起一位西方哲人说过的:我思故我在。我马上静下心来思考,所幸我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渐渐地我对基层工作有了浅显的了解,就在这时我来到党校学习,这次学习注定给我的前进征程添加一剂最得力的助推剂。
在党校学习期间,我静下心来梳理过去从教的工作经历,虽然当老师和从政绝然不同,但我发现其中也有相通之处,当老师要耐心的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接访家长、与家长沟通交流,与社会衔接。尽管老师的工作比较单一,但与行政工作路不同而理相融。突然发现我当老师的经历不但不是我的累赘,反而可能是我的财富。
我静下心来咏涵新的环境。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新到一个地方,我们面对全新的环境会有些茫然,因为不了解,一时半会儿也不会了解得清清楚楚。这种时候正确的做法是不过分焦虑,不拒绝了解,即不过分地焦虑对新环境的无知,不给自己施加太多压力,急于达到全部了解的目的;同时,也不放弃任何一个增进了解的机会,持积极的、渐进的态度了解新的环境,直至达到熟知的目标。这里所说的环境,既包括人际交往环境,也包括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我在党校学习的一个月里,可能大多数时候我还会上午上课下午返回南林镇政府,我要用在党校里陈国柱老师指导的那样尽快去适应环境,而不是等环境来适应人。这时,我适应环境的层次就已经提升了一个境界。(大致适应环境至少有三等:一层动物性或是生物学上的适应,包括气候、水土、语言乃至当地习惯,这种适应似乎还是被动型适应;二层是恰当身份的主动型适应,让人感觉到恰处其位恰到好处,首先是风俗、约定俗成的东西,然后是制度以及不能言传的方面;第三层似乎是改造型适应,那是伟人和强人做的事)我想,以前几个月,我最多也只能说是第一层适应了南林,邓坤明老师一语惊醒梦中人,我这个月或是近三个月要第二层次适应新岗位。
做到了前面两点,我自然就可以静下心来通过磨合期力争胜任新的岗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胜任新的岗位其实对与刚从教育走到行政的我而言首要做到的就是角色转换到位。五个月以前,我还是一名人民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学生的将来负责就行,我可以少思考,但此时此刻我觉得我的责任感明显加强了,走上了新的岗位,有分管的工作,我们必须独挡一面,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为主要领导负责,帮主要领导出谋划策,而且要动脑筋力争能够创新工作,不让任何一项工作留下尾巴。现实的工作对我们的要求就不仅仅是执行力,还要求我们要统筹兼顾,分得清轻重缓急,开拓创新,力争使分管的工作做到更好。
静下心来坚持长期学习。处在这样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人都会有危机感和不确定感,因为变化太快,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人都担心被达尔文物竞天择的理论所淘汰。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有危机感是必要的,有危机才有激情和动力。面对危机感,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坚持长期学习,多方面、多层次涉猎,力争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的杂家。针对性的学习必不可少,系统性的学习也不能放松,同时,学习中要做到质和量的完美结合。这次党校组织的乡局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就是一次有针对性的学习,比如政务礼仪一课,纠正了我过去的许多误解,补充了许多过去的无知;盘活资源打造旅游强县的内容正好为我分管的招商引资、旅游开发工作提供了鉴戒;实现法的价值建设法治国家的内容让我深思乡镇工作法理情之间的深刻联系;廉政建设专题启迪我怎样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做一个廉政干部诚然,我并不认为这次培训提供了我从事的工作所需建构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我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对我的管理能力的加强有一个强大的推进作用,为了进一步成就自己,我就需要时时保持学习前行的步伐。正如开班仪式上孔帆升副校长所说的那样:我们要让学习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第一状态。我们今后还要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学习是干部的一种标志。我将会在基层不断加强素质、能力的培养,达到党与人民的新时代要求。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民贷款 委托贷款
本文先从概念入手,给出这种新型委托贷款的界定。然后再分析它的优势、障碍及解决方法。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贷款通则》第七条规定:委托贷款,系指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贷款人(即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贷款人只收取手续费,不承担贷款风险。
本文所说的用委托贷款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途径,是指农民作为委托贷款的借款人的一种新型的特殊的委托贷款。此种贷款的委托人依旧可以是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任何愿意提供贷款给农民的主体;受托人不再只局限于金融机构,也可以是个人;借款人可以是农民自己,也可以是农村企业。
二、用委托贷款解决农民贷款难的优势
1.三赢局面(微观)。(1)对委托人。首先,对于委托人来讲是收益率的上升,把剩余资金存入银行一年期的存款利率仅为3.87%(截至07年12月14日),而把钱贷出去每年的贷款利率肯定会比存款利率高。其次,还有利于委托人拓宽投资渠道,分散风险,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2)对受托人。主要是扩大了业务收入。目前,银行的业务收入过于单一,传统的存贷业务的收入占绝对比例,而发展中间业务,是银行扩大业务收入的重要途径。委托贷款的业务收入是手续费,它不受贷款风险和贷款效益的直接影响,因而比利差收入更为稳定,而且成本费用极低,业务收入几乎等同于可实现利润。此外,还有利于分散银行的风险和增加其竞争力。如果受托人是个人,主要也是增加了其收入。
(3)对借款人。主要是贷款可以得到满足。从瑞安市对十个村一百户农户问卷调查得出:瑞安市农户对投入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主要资金来源,有51%选择自有资金,25%为民间借贷,24%为申请贷款。这说明还有49%的农民希望通过借贷途径获得资金,而金融贷款仅能满足不到其中一半的农民贷款需求,农民贷款需求仍有较大空间。从该资料中不难得出,如果针对农民的委托贷款得到推广就可以满足部分农民的贷款需求,从而可以解决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问题,促进农村的发展。
2.两个促进(中观)。(1)有助于促进资金从城市到农村的流动。目前,普通的城市企业和广大年的城市居民即使是有剩余资金想投资农村也没有好的途径。如果推广委托贷款这种方法,就能使得原来并不了解的双方成为资金链条的两极,从而打破从城市到农村的资金无通道的局面。
(2)有助于促进农村内部资金的循环利用。委托方当然可以是农民自己,他们之间信息基本是对称的,部分富裕的农民或有资金剩余的农民完全可以通过这种有法律保护的途径把钱借给其他农民,从而使得农村本身的资金得到更加充分有效的利用,缓解农村资金的外流。
3.杠杆效应(宏观)。政府为了解决三农问题从各个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如果财政拨款是在给农民输血的话,那金融贷款就是在造血。而在金融贷款中委托贷款和其他贷款相比就在于它很强大的杠杆效应。如果将委托贷款比作一个支点,将政府所作出的工作比作所用的力,那这个杠杆撬动的就不只是原来的那种政策性贷款所带来的微小的资金量,而是整个社会巨大的资金量,其中不仅包括农村自身的也抱括城市的,不仅包括企业、机构,也包括个人的。这是其它贷款所没有的。此外,这一方法还有打压高利贷,制止地下钱庄和地下金融,以及缓解流动性过剩的作用。
三、用委托贷款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障碍(风险分类)
虽然这种委托贷款有诸多优势,但是推广它也存在许多障碍。站在委托人的立场上,分析这种特殊的委托贷款实现的障碍,可以从源自借款人的风险和受托人的风险这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1.借款人的风险
目前,国内的各商业银行的委托贷款业务的借款对象主要是针对市政建设、旧城改造、道路开发等项目,而作为政策性银行的农发行的委托贷款则针对的是有相当规模的农村企业,这中间均没农民。农民难以成为委托贷款的主角,主要是源于其贷款风险相对于其他贷款主体的风险更高。主要是以下两点:
(1)是自然风险。其广泛意义上指由于自然现象或物理现象所导致的风险,如洪水、地震、风暴、火灾、泥石流等所致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风险。本文指的是农业生产季节性强、周期长,受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影响大,导致农民收入不稳定,从而会导致贷款的风险。
(2)是信息风险。这一点主要是指城市资金流向农村的障碍。具体而言,由于地域差异,作为借款人的农民比委托人拥有更多的信息,前者更确切地知道的这笔贷款的风险与前景。委托人由于地域原因更愿意将钱借给相对熟悉的市政部门。
2.受托人的风险。本文指的受托人不再只局限于金融机构,还包括个人。一方面可以使得这种贷款更加灵活便于推广,另一方面还可以是地下金融合法化。但这样做本身会带来受托人的信用风险。委托人将资金委托给受托人(个人非金融机构),如果没有有效的约束机制,受托人有可能将资金据为己有,也有可能和借款人串通故意制造不良贷款。
四、针对障碍的几点建议
1.开展业务宣传。目前,社会公众普遍对委托贷款都缺乏了解,更不用说针对农民的委托贷款了。这是制约业务发展的关键间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无法发展客户,委托贷款 就会成为无源之水。解决这个间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全方位大力开展业务宣传。在宣传过程中应该重点宣传以农民为借款人的委托贷款。
2.建立农村试点。由于该项业务属于创新,应该寻找一个比较合适的农村作为试点,向该村农民详细介绍,对有意借款的农民提供一定的帮助。将其各种情况和建议记录下来,及时的分析并调整政策。待试点取得成功之后再加以推广。鉴于我国农村的地区性差异很大,推广时应该因地制宜,不应一刀切。
3.构建信息平台。鉴于目前我国金融运行体制和当前的有关制度规定,建议由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牵头,其它各商业银行参与,定期针对农民的委托贷款供求的相关信息。经办行可先大量收集资金供求信息,汇总后一批一批地定期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向社会,构建一个促进委托人和借款人能够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的信息平台。可以客观公正的借款人的基本情况,委托人所要求的条件和欲提供资金数目等内容,使资金供需双方真正得以相互沟通,以提高签约的成功率。
4.协助设计产品。受托人作为专业的金融机构比委托人和借款人具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可以针对不同的贷款双方设计不同的委托贷款的产品。设计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点:抵押、担保和信用的选择,一次性和分期还款的选择,利率的确定,借款期限长短的确定等等。
5.引入保险机制。针对自然风险,可采用在委托贷款中引入贷款保险的方法,让保险公司对这种委托贷款进行承保,降低这种风险对委托人造成的损失;也可以让农民购买农业保险,避免遭受灾害之后没有收入,造成违约。建议这些保费应该由国家财政或地方财政出一部分,以鼓励这种方式的推广。
6.进行风险评级。受托人可以仿照西方银行“6C”原则(借款人的品德(Character)、才能(Capacity)、资本(Capital)、担保品(Collateral)、经营环境(Condition)、事业的连续性(Continuity)),设计一种专门针对这种农民作为借款人的风险评价标准。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过去的借贷情况,抵押品情况,年收入情况,家庭成员的情况等等。评价的语言应该浅显易懂,便于农民的理解。
7.进行财政补贴。为了这种新型贷款的发展,就要得到广大农民的认同,政府可以进行一定的财政补贴以减轻农民的费用支出,补贴大小可以参考每笔这种特殊委托贷款的费用。建议政府将补贴给与促成委托贷款的受托人,这样一方面可以鼓励银行或信用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避免将补贴直接给委托人和借款人的容易引发的道德风险。
8.监控贷款使用。受托人应积极主动地利用自己的贷款监控系统帮助委托人监控借款人的借款资金使用情况,并将有关信息及时告知委托人。对发现借款资金使用上存在的安全性问题时,应主动及时地协助委托人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将贷款风险降到最低。总之,这种委托贷款的推广虽然有一定的障碍,但是它本身具有的强大优势是其他贷款所少有的。可以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尽量减少其弊端,让它成为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关键词:推拉理论;理性人;民工荒;企业文化;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2-78-03
一、理论探讨
(一)“推拉理论”与“理性人”假设
“推拉理论”(push and pull theory)是研究流动人口和移民的重要理论之一。赫伯拉(Herberla)在1938年、米切尔(Mitchell)在1946年分别提出了这一理论。他们指出,原住地基本生活设施的缺乏、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不佳等构成了原住地的推力,这些因素促使人们向其他地区迁移;同时。迁移目的地较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工资、发达的基础设施等形成了目的地的拉力。吸引人们往该地流动。迁移就是原住地的外推力与目的地的内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将“推拉理论”系统化的则是唐纳德・博格(DJ.Bogue)。他于20世纪50年代末在原有基础上加入了对个人因素的考虑,即在同样的推力和拉力条件下,为什么有的人选择流出原地而有的人选择留在原地。博格首次划分了影响迁移的因素,并将其分为“推力”(push factors)和“拉力”(pull factors)。他认为,在市场经济和人口可以相对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人们之所以选择流动,是因为可以通过流动就业来达到改善生活条件的目的。于是,在流入地中那些能使生活条件改善的因素就成为拉力。而流出地中那些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就成为推力。人口的流动就是在这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其实。人们选择迁移与否是基于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后的一种选择决策。因此。本文同时借助了微观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由亚当・斯密提出的“理性人”假设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但是应当认识到。在斯密的观点中。其“理性人”的概念是基本等同于“经济人”的,因此也有学者称之为“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是指人们在做出某种决策时总是理性的,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理性人”假设则认为人们在进行某种决策时并不仅局限于追求金钱之利,在对待其他事物。比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的协调程度、获得教育培训的机会等方面时,都会进行理性的思考。以期做出更加合理优化的决策。也就是说,本文中“理性人”概念的范畴要比“经济人”更加宽泛,前者完全基于行为科学,后者则主要局限于经济学。从本文研究视角出发,对于沿海地区的民工荒现象,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种农民工对工作地低工资的不满,而应该综合起来评判。
(二)文献综述
翁扬(2008)借助“推拉”理论,基于成本收益的角度对民工荒现象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成本、机会成本、风险成本和其他成本,而收益包括货币工资收益、福利收益以及其他收益。在此基础上,结合推拉理论,分析了成本收益对农民进城务工所产生的推拉作用,认为导致民工荒的原因主要来自城市的推力、农村的拉力、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力以及农民工主体变化导致的推拉转移等因素。舒圣祥(2007)认为民工荒现象的出现。表明我国劳动力市场提前到达“刘易斯拐点”。这预示着我国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即将结束,“人口红利”已经逐渐地消失。“刘易斯拐点”是形成一个健康的劳动力市场制度的良好契机。包小忠(2005)、孙立梅等(2008)、许腾辉(2010)则对基于“刘易斯拐点”的我国民工荒现象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直接套用“刘易斯模型”并不符合中国的现实情况,低工资只是导致民工荒的一个表面因素,根本的原因在于农民的净收入下降了;是低工资与制度短缺共同作用的结果: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是民工荒形成的制度根源。朱忠文等(2006)认为民工荒是劳动力供求变化的结果,是劳动力市场供求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劳动力价格与价值偏离的结果。更是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衡的必然结果。张国玉等(2005)认为民工荒现象是市场经济进程中必然经历的普遍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吸附资本的本性和资本有机构成增长的规律,使得随着资本的增加和积累,资本会越来越少地吸引工人:另一方面,周期地按新的构成再生产出来的旧资本,会越来越多地排斥它以前所雇用的工人。
事实上,目前国内对于民工荒现象的研究尚未借助更多有说服力的理论工具,而是单纯地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阐述的居多。为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对民工荒现象的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借助“推拉”理论和“理性人”假设,分别从农民工务工城市所产生的“推力”和农民工家乡所产生的“拉力”两个视角进行深入剖析。
二、“民工荒”现象的背景
我国“民工荒”现象的报道首次见之于2004年7月15日的《南方周末》――《中国遭遇20年来首次“民工荒”》。反映了福建、珠江三角洲等许多地方出现劳动力短缺、企业招不到民工的现象。随之有关“民工荒”现象的报道陆续不断。自2009年8月以来,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很多中小企业的订单大量增加。但是却招不到工人。来自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显示。这个接纳全国近1/3农民工的地区。每个求职的人有至少1个以上的岗位虚位以待;而在温州,2009年8月份该地区职介中心的用工缺口达70%多。一度仅在个别企业、地方出现的用工短缺正波及国内多个城市和地区。并引起和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
农民工做为一个既不同于农民又不同于城市人的特殊群体,必然有着不同于这两者的理性思维。在当前民工荒问题的研究中,居于主流观点认为,民工荒是用工企业的薪酬普遍偏低所致。也就是说,农民工在企业工作的收入不能达到收入预期。促使他们选择离开企业。这种分析从表面而言似乎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随着农民工的需求、动机在城市生活的实践中不断地调整变化,以及新生代农民工不同于上一代的目标追求,这种解释已经显得苍白无力。做为“理性人”的农民工而言,工资水平并非他们所唯一考虑的。
三、“民工荒”现象的成因
(一)推力
1.工资收入低下。工资低、待遇差是导致民工荒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少数具有一定技能的技术农民工外,大部分农民工的工资水平都和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接近,难以满足他们赖以生存的各种消费需求。农民工的生存成本包括住宿、吃饭、购物、就医、交通费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货币支出。对于工资收入本来就不高的农民工来说,这无疑是一笔难以承受的开支。农民工医保体制的缺失,一旦生病就医。高昂的治疗费用和医药价格更是不堪负重。
2.社会保障缺失。在城市里。与其身份“边缘化”相对应的则是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边缘化”。在养老保险方面,
虽然目前我国有不少城市实施了面向农民工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但各城市的制度推行情况并不如意。出现了“低参保率、高退保率”的现象。这是因为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缴费由个人和企业双方承担,累计缴费一定年限,退休以后才能拿到养老金。对于吃临时饭的农民工来说。这显然是不现实的。由于农民工的流动性较大,而不同城市和地区之间的社保制度又没有有效对接,一旦农民工离开所在城市,之前参加的社会保险就无法接续。只能选择退保。就医疗保险而言,农民工基本属于自费医疗。大部分的农民工生病仗着年纪轻、体质好。硬撑过去。而且,许多企业主在农民工发生工伤之后。常常以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或企业没有参加工伤保险为借口,拒绝支付工伤赔偿,从而导致农民工根本无法享受到工伤劳保待遇。这无疑会使得农民工对所在城市和所从事的工作产生反感。做出更换企业或者返乡的选择。
(二)拉力
1.减税惠农政策。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愈加重视,众多惠农政策陆续出台。农业收益有了实质性提高。2005年农业税的取消,使得农民负担大大减轻。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性补贴,更是增加了农民的纯收入。
上表数据直观地反映了2000-2009年10年间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的现状。且从表中可以看出,农民工外出务工收入即工资性收入在家庭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已小于自身经营性收入。国家反哺农业政策的实施,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使得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机会成本在不断增加。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积极性不断降低,使得很多在城市处于边缘地位的农民工选择返乡。
2.内陆开发政策。近年来。随着国家陆续出台的内陆开发政策及扩大内需政策,使得大批内陆城市具备了重新发展的大好契机。像成都、重庆、武汉等南方内地核心特大城市。无论是城市建设、特大型企业数量、福利待遇和生活水平等,都已经和沿海特大城市相差无几,加之沿海加工企业和台资、外资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渐内迁。就业机会增多,使众多的农民工更加倾向于选择前往内地的城市务工。农民工在内地城市寻求工作时。也逐渐意识到这些离原籍地不远的城市在很多方面已经不逊于沿海城市。在内陆城市工作一年所得到的收入并不比沿海发达城市的收入相差多少,且生活所需的支出又相对减少。更为重要的是。农民工在家乡有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和人文文化,加之家乡就近的浓厚亲情乡情与原先生活要忍受的孤独、边缘形成鲜明的反差。促成了农民工选择返乡或就近工作的巨大牵引力。
四、结论和建议
做为“理性人”的农民工,在城市得不到应有的社会保障,承受着边缘化的很大生存压力,这对农民工产生一种外向的“推力”;与此同时,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社会保障的逐步建立。加之家乡就近城市就业机会的增加与收入状况的好转,从而形成一种“拉力”。在进行了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权衡后,一些农民工做出返乡决定,进而造成“民工荒”。所以,从农民工的自身行动而言,他们的流动是经过理性的选择而做出的明智行为。许多农民宁愿到工资不高但工作环境相对比较好的地区和企业,也不愿意到就业岗位较多但生活和就业风险较大的地区和企业。
出现民工荒现象的地区和企业。应该认真反思并全力清除对农民工造成的“推力”。并采取有效措施恢复对农民工的吸引力,即“拉力”。从而缓解直至解除企业用工紧张的问题。
(一)树立正确的用工思想
民工荒现象的直接受损者既是农民工,更是企业。员工的短缺会导致企业无法正常维持生产,进而影响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企业应从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既要体现人文关怀。又要显现规范的管理规章,使农民工切身体会到不断从企业效益的实惠中实现自身收入增加的喜悦感和满足。同时,企业也应积极改善民工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对因工受伤和治疗赔偿等问题应事前有明确的协议和妥善的解决方法。企业应该更新用工理念。崇尚企业文化,充分认识到新生代农民工年龄轻、文化程度较高、自我保护意识强等特点。建立健全具有针对性的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
(二)健全合理的保障制度
由于农民工大多在环境艰苦的岗位工作。因此。在社会保障方面,应重点建立医疗、工伤等保险制度。针对农民工流动性强的特点,建立健全一种较为灵活的社会保险方式,做到社保随着民工走,不应因农民工更换劳动区域或企业而导致的原有社保无效。
“人文关怀”是社会主义企业的立足之本。一个成熟的企业,尤其是众多的民营中小企业,应该在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今天,应以自身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经济效益、健全的管理和规章制度、满意的社会保障体制。吸纳更多优秀的社会人力资源,而力避民工荒现象的再度发生。
参考文献:
[1][英]亚当・斯密,唐日松等译,国富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孙立梅等,民工荒与中国“刘易斯拐点”的关系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08,(13)
[3]许腾辉,“刘易斯拐点”难以解释“用工荒”原因探析,现代商贸工业,2010,(17)
[4]张国玉等,“民工荒”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北方经济,2005,(11)
[5]包小忠,刘易斯模型与“民工荒”,经济学家,2005,(04),
[6]翁扬,基于成本收益的推拉作用看待“民工荒”问题[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