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践与认识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如果你不去做,你就不会知道自己能够做的有多好。本来的对于大学各项活动我一直感到有点盲目和迷茫,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干点什么,直到同学邀请我参加这个社会实践团队,并参加了几次筹备会议,我才觉得或许从中可以实践一些自己想法。在筹备会议上,大家各抒己见,我也尽自己所能的奉献了自己的意见,并积极阐述了我个人对于课题的看法,每一个人都尽可能的做的更好,让我感到团队的力量与温暖。从课题的选择,到邀请指导老师,大家一次次的合作,一次次的努力,队员彼此之间不断地拉近着距离,不断地完善着对于课题的看法,最终我们实现了“校级资助”的短期目标,每个人都以更加振奋的精神准备着之后的挑战。
第一个实践地是威海当地图书馆,我们在做了自认为足够的准备后,乘车出发。但首战并不理想,这也充分说明了我们的准备并不充足,可我们也在庆幸,幸亏问题较早发现,这有助于我们之后做更好的准备,使活动进行的更顺利。随后的在济南、郑州等地的实践地,我们不断纠错,不断努力,每一份分发的问卷都能见证我们的热情。同时也非常感谢各地图书馆对我们活动的支持,虽然陌生,但却真诚,因为信任是可以相互回报的。
基于课题,我们在一步步的实践中也一点点的看到了我国如今公共文化事业的冰山一角,经济的快速发展还未以较明显的迹象反作用于文化事业的建设,图书馆还有很多事情得做,当然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只有当社会形成对此的普遍重视,才能真正显示出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在精神方面的成熟程度。
本文以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介绍学院在深化校企合作,开展工学结合项目化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做法。
根据行业企业需求,明确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学院与婚庆行业协会联合成立“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婚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进行论证。根据行业企业的需求,本专业要培养婚庆服务行业企业急需的策划、主持、影像制作类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方向比较明晰。
构建“两个平台、三个模块”的理论教学体系和“两条主线、三训三习”的实践教学体系
婚庆服务有三个特点:一是季节性强,学生实习实训要因时调整,不能和其他专业一概而论;二是婚庆服务承载着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传统文化的继承、服务对象的个性化需求,教学中文化和技术并重,甚至文化底蕴的强调更甚;三是婚庆服务场面宏大,给实习实训的顺利实施带来一定的难度。为解决这些问题,学院构建了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两个课程平台,解决婚庆服务底蕴内化问题;婚礼策划、婚礼主持、婚礼影像三个教学模块,教学内容与学生发展方向相匹配,学以致用。充分运用好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两条主线,课内平行实训、阶段专项实训、方向综合实训三大实训有效融合,见知实习、岗位见习、顶岗实习有效结合。
实行课证合一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从本专业建立之初,学院就确立了将课程内容与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的思路。以考取婚庆行业资格证书,获得行业认可为目标,与婚庆行业和企业共同开发职业属性强、课程合一类课程群。学生在校期间选修和专修摄像师职业资格考试、摄影师职业资格考试、礼仪主持人资格考试、普通话、花艺师职业资格考试和化妆师职业资格考试等相关课程,这些课程紧贴行业要求,遵循资格认证规范,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并通过相关职业资格考试,获得行业认可。
注重婚庆文化塑造的同时,加大学生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确定婚礼策划、婚礼督导、婚礼花艺与现场布置、婚礼化妆、婚礼主持、婚礼摄影、婚礼摄像、婚庆专业软件应用等核心课程,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实行“课证合一”;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一线资深专家同时授课,构建“专兼结合双讲式”教学模式;师资优势互补,提高专兼职“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校内外资源密切衔接,实现婚庆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提高课程体系的内生力和凝聚力。通过礼仪大赛、花艺大赛、婚礼策划大赛、礼仪主持大赛等特色学生技能大赛活动,加强了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培养,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教材建设与课程建设相结合,为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专业设立之初,学院就确定了以科学研究统领专业建设的发展思路。在全国率先出版婚庆专业教材,为婚庆教育、培训提供了教材支持,如先后出版了《婚姻登记制度》(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婚姻登记服务与管理》(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婚姻庆典服务概论》(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婚礼策划实务》(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婚姻登记服务与管理》获得了2011年度北京高校精品教材奖。2013年与《中国婚庆》杂志、全国开设婚庆专业的3所高校、中国铁道出版社联合出版10本婚庆专业教材,填补了国内此类教材的空白,在教材建设、科研成果转化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在全国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教学成果得到有效推广应用,社会服务效益得以体现
一是专业的建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婚庆行业专业人才匮乏、无学历教育的现状,有效地推动了婚庆行业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发展,培养了婚庆行业所需求的专业人才,毕业生深受行业欢迎。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对口率达75%。通过对婚庆行业企业回访显示,毕业生在整体表现、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和敬业精神等方面,综合评价的称职率为94%,优秀率为43%。
二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向同类院校推广,对公共服务婚庆服务类专业高职教育起到示范作用。除内地高职示范院校来访之外,香港婚礼管理协会、香港婚礼管理学院等院校也来学院互访交流。
三是社会影响显著,专业带头人获得“中国婚庆行业推动奖”。本专业在婚庆行业获得好评,由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和中国婚庆网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婚庆人高峰论坛”上,专业带头人王晓玫在“2012中国婚庆领秀人物风云榜”颁奖盛典上获得“中国婚庆行业推动奖”。
四是学生培养质量较高,获得“第二届中国大学生创意创业大赛二等奖”等多项奖励。2011年,学生获得尚德电力杯第二届中国大学生创意创业大赛二等奖、获得北京市竞赛团体二等奖;第二届、第三届全国民政职业技能大赛礼仪主持人二等奖、三等奖。
五是校企合作走向深入,实现共赢。院外一线专家在为专业建设提高深度和厚度的同时,学院也向行业积极提供科研服务,如2012年承担了北京花海阁婚礼策划公司婚礼服务标准化流程和礼仪规范研究及培训项目。即研究和设计北京花海阁婚礼策划公司各岗位的标准服务流程、标准服务礼仪规范和服务接待技巧、婚礼庆典标准程序和服务礼仪、各岗位的服务质量考核标准;培训北京花海阁公司的内部培训师,起到日常监督、督导、培训的作用,目的是为提高婚庆行业的服务水平作出贡献。
六是通过专业建设,带动了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本专业已获教学项目研究课题15项、公开发表教学论文20篇,核心期刊论文15篇;获科研课题10项,各类科研成果奖7项,北京市精品教材1项,民政部“民政论坛”二等奖1项,完成国家职业大典“婚礼策划师”新职业论证课题。教学团队全部为“双师”素质教师,1名教师获得“第七届北京市教学名师”奖。
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普通人群的多样化需求而诞生的,直接面对人群服务,以非物质的形式满足特殊人群、普通人群多样化的需求,通过文化消费、精神慰藉、组织协调、技术服务等方式来提升服务对象的生活品质。相对于动漫制作、机械电子等工科专业而言,不是以生产具体物质产品为重要标志(前述特殊儿童服务、老年服务、殡葬服务等专业都有类似之处),如何针对社会服务类专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工作过程导向项目化课程改造,构建适应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还没有特别适合的模式。
十报告指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才能凝聚起最为广泛的深化改革的强大力量。
作为军休工作人员,树立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扎实开展群众工作,我认为就是要做到深入老同志,想老同志之所想,急老同志之所急,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休工作。为此,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作为一名党员首要的就是要牢固树立群众观,认真钻研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之融入思想并转化为实际行动,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作为所里一名工作人员就是要坚决依靠老同志、相信老同志,始终为老同志谋福祉。
二是切实深入老同志。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需要,也是做好新形势下军休工作的需要。如何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如何深入老同志,得到老同志的认可,这是一个实践问题。因此,要坚持好党的根本路线,就必须深入老同志,切实做好老同志工作,始终坚持一切为了老同志,一切服务老同志。
关键词:心内科;优质护理服务;实践分析
优质护理服务是护理人员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结合更加规范的护理流程,增加科学的综合基础护理进一步提高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降低护患矛盾的发生[1]。本研究通过对比常规护理方式和优质护理服务在心内科的应用,旨在总结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价值,为科学护理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112例患者,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患者,其中男性72例,女性50例,年龄为43~85岁,平均年龄为67.88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普通护理方式。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内容如下。
1.2.1改变工作模式 目前研究表明护士在上班期间用很多时间来书写工作表格,严重占用了与患者沟通和护理的时间,因此优质服务要求简化护理记录,取消护理评估等不必要的记录[2],使护士的时间更多的用于护理患者,同时要强化护士责任制将病区内所有病床按护理内容承包到每名护士,科学合理的安排上班时间保证护士有足够的休息更好进行护理工作。
1.2.2增加基础服务项目 要定时对患者进行知识教育、心理辅导、用药指导、紧急施救等多项基础的护理项目,使患者更加全面的认识心内科相关性疾病,降低患者的恐惧性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同时应指导患者和家属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如何在第一时间进行自救,指导患者合理使用药物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3]。
1.2.3开展专科特色护理 心内科患者大多反复住院,因此对护理人员择优选择情况明显,这就要求经验不足的护士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护理水平同时心内科病情危重患者较多,因此护理人员要提高自身承受压力和处理抢救工作的能力;由于心内科患者经常夜间发病,所以要根据患者病情增加夜间巡视的次数[4]。
1.3评价方法 两组患者通过护理质量综合评分表对护士的护理工作进行评分,统计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护士护理患者的时间和书写护理记录的时间,并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1.4统计学分析 所用数据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
2结果
研究组护士更多时间用于护理患者,而对照组护士书写护理记录时间多占用了护理患者时间;研究组护理质量综合评分为99.3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90.12分,P
3讨论
从患者角度出发,为患者提供综合性的优质服务是全社会对护理人员的强烈要求。本研究通过对比传统护理模式和优质护理服务结果显示,优质护理服务能极大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程度、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加增进了护患的和谐度减少了纠纷,患者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在改善了病情的同时也掌握了心内科的相关知识、用药常识和相关急救知识,更为重要的是缓解了恐惧心理能更好的接受治疗[5]。
本研究中,研究组护士护理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书写护理记录时间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质量综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总之,持久的开展心内科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程度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可以在临床广泛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洁云.人性化护理在心血管内科病房应用的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8):286-287.
[2]崔群仙.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体会[J].护理研究,2011,25(1B):158-159.
[3]屠燕,房洁,孟江南,等.心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体会[J].护理学报,2011,18(4A):47-49.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自主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基于学生学习需求、知识积累、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的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型,是课改以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老师的培养,因此本文选取了从教师的角度加以论述,旨在为教师给出一个宏观的设计,至于在这个设计下面的具体操作则需要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去生成。
一、优化一个“环境”,焕发自主学习的意识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一种经历,一种身心的活动过程。而任何经历或者活动都不能脱离环境的影响,都必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这种环境,除了物理意义的存在以外,还有心理意义的存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形成与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着内在的联系,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形成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因素。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确定活动专题时,我们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设各种外部诱因,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诱发内在的学习需要,才能优化学生心理的学习环境,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其产生积极、主动、自主、持久的学习动力系统并将其维持到学习全过程。例如学校的艺术节是学生感兴趣、参与热情很高的盛会。我们可以抓住这一契机,组织学生讨论确定以《语文与艺术》为专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又如,根据学生的饮食爱好可以确定以《薯条》为专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潮州工夫茶》则是在潮州浓厚的文化底蕴中筛选出来的一个学生既熟悉而又充满地方人文精神的学习主题。学生学习有了兴趣、探索就有了欲望,这种学习欲望就像催化剂,激发学生强烈的自主学习意识。
二、关注两个“尊重”,激扬自主学习的活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改变了过去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转向学生自主地探究式地学习。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学生,“以学定教”,才能顺应学生的天性,激扬学生自主实践的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自主实践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地发展。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年龄阶段不同,他们的认识心理系统――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智力和能力等就不同,他们的情意系统――动机、态度、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也不同。因而,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过程的调控以及评价等都要遵循学生年龄特征的发展规律。
其次,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要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方法开展综合性学习。例如:组织五年级的学生利用当地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可以先讨论确定活动专题,专题确定后,学生根据各自的爱好及特长,分组活动。有的小组可先收集地方旅游资源,再开展调查活动,最后撰写研究小报告;有的小组可采访地方文化研究专家,探究地方文化特色,撰写地方文化专题小报告;有的小组可到景点观察、研究导游的组织与说话技巧,学当小导游,并抒写当导游的心得体会……只有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给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空间,学生才能主动策划,积极参与,在活动过程中,有一种内驱力,使学生能迎难而上,自主学习过程充满活力,学习成为一种主动的、个性化的探究过程。
三、整合三个“互动”,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1、认知与生活经验互动
学生的知识积累与自身的生活经验积累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础,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找准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切合点”,打通语文知识与生活经验的联系,能化难为易,有效地促进语文知识与其他各学科知识的整合运用。例如,学完《揠苗助长》之后,有的学生联系自身的实际说:“妈妈为了我长得快些,买了很多营养品给我吃,我越吃越胖,胖得都快跑不动了。”生活经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许多学生对这一问题有同感,教师可以趁热打铁,组织学生以《亲爱的妈妈,您揠苗助长了吗?》为主题开展调查研究活动。这样,把课内的知识延伸至课外,学生在活动中既对“揠苗助长”有了更真切的理解,撰写了研究小报告,又能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上的实际问题,呼吁爱子心切的妈妈:“……您很爱我们,但请别揠苗助长了!”
2、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
新课标提出“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在活动中,既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能过分“自主”,放任自流。例如,在确定活动方案时,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出谋献策,设计适合自己的活动方案;然后,小组讨论,整合方案,通过取长补短设计出更合理、更有针对性、操作性更强的小组活动方案;最后,老师参与评议,对个别存在不合理成分的方案,教师要提出修改意见,对设计能力不强的学生,教师要与学生商议,共同商议出多个活动方案,供学生选择。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学力的不同,指导他们进行有效的分工,对方法不当的要及时给予指导。这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活动过程使学生经历发现矛盾――解决矛盾――产生新矛盾――再解决矛盾的过程;拉近了学困生与同学、老师的距离。学生碰到疑难问题,能及时得到帮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思维的碰撞就像奏响了一曲交响曲,自主思维与合作的能力才得到长足的发展。
3、学习与评价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