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

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

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衍生金融工具 风险防范 次贷危机

导论

(1)选题背景和意义

衍生金融工具,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金融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二十世纪全球金融业最显著的进步标志。衍生金融工具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发展迅速,而且目前正处于发展成熟时期。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对金融领域及实体经济领域对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它在微观经济主体风险配置、金融产品价格发现、金融交易效率改进方面有着重大的作用,然而它同样改变了传统金融的运营模式及收益分配方式,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极大地助长了金融领域的投机氛围,无限地放大了金融风险及其破坏性的作用。衍生金融工具是一把双刃剑!

90年代以来,全球几乎每一场金融风暴都与衍生金融工具有关。发生于美国波及于全世界并持续至今的本轮世界经济危机同样如此!本轮世界经济危机由次贷危机引发,衍生金融工具无容置疑是元凶之一。次贷危机使美国大批穷人无家可归,而华尔街和美国政府却赚得盆满钵满;次贷危机使全球经济为美国买单:亚、非、拉诸国经济一蹶不振,欧元体经济面临沉重打击;次贷危机同样使我国经济遭到严重损失,我国对美国的诸多金融投资大幅缩水,投资价值严重贬值,国民财富大量流失!衍生金融工具在其中却扮演着财富转移工具的角色!

近年来,随着我国全面融入WrO进程的加快,我国金融逐渐与全球金融融为一体,衍生金融工具创生的步伐也在加快,为此,如何消除对人们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盲目崇拜,如何在参与国际交易中避免投资损失,如何制定宏观政策性、制度性、对策性框架规范其发展并对其进行有效利用便成为文本所要解决重要命题。本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2)相关文献综述

针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防范研究,目前学术界大都从微观参与主体的角度加以论证,缺乏对衍生金融工具微观特性到宏观风险的传导机制的研究,从宏观视角入手研究的少之又少。基于本文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本文只阐述从宏观对策论视角入手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防范研究的相关文献,对基于微观视角研究的文献一律省略不述。

迈克尔・郝德森(2008)分析了美国货币金融霸权的基础,认为美国政府利用其美元本位及双重债务标准优势强制性地向世界各国推销债务及相关衍生工具,以满足一己私利,号召世界各国不要投资于美国金融工具及其衍生金融工具,以免遭到经济损失;郎咸平(2009)指出国际金融巨头特别是华尔街金融巨头针对其他弱势投资者设计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经过各大评估机构评估包装后,销售给信息严重不对称的买家,带给投资者的是损失而非营利;时寒冰(2008)详细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中衍生金融工具所起的负面角色及其对经济危机的放大作用,指出衍生金融工具市场是个巨大的社会财富转移机制,号召我国政府及各类投资者要认清衍生金融工具伪善面孔掩盖下的工具设定者的本质图谋,避免遭受投资损失。

1 衍生金融工具的特征及风险成因

1.1衍生金融工具的特征

所谓衍生金融工具,是指从传统金融工具中衍生而来的新型金融工具。它是根据某种相关资产的预期价格变化而进行定价的金融工具,这种相关资产可以是货币、外汇、债券、股票等金融资产,也可以是金融资产的价格(如利率、汇率、股票价格指数等)。衍生金融工具主要具有套期保值、价格发现及投机的经济功能。

衍生金融工具与传统金融工具相比有很大的不同,相比较而言,衍生金融工具具有以下特性:衍生性:它依赖于传统的金融工具而存在,传统金融工具的相关变量发生变动会很快影响到衍生金融工具,从而会造成衍生金融工具价格或价值的大幅变动;杠杆性:衍生金融工具在运作时能以极少的资金(合约保证金)控制较多的投资资金(出货或平仓时合约持有者应付的资金),来获取投资的收益。这样市场的参与者只需动用少量资金,即可控制资金量巨大的交易合约;虚拟性:即非履约性,衍生金融工具在合约到期时可以履行也可以不履行;灵活性,它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要设计出不同类型的衍生金融工具,以适应使用者的需求;表外交易:它通常不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反映;计量特性:与实物产品的定价不同,衍生金融工具具有定价上的间接性和虚拟性,是以预测未来的现金流的形成为基础进行的定价。

由此可见,以上多种多种特性的组合即为衍生金融工具的复杂性,从而导致大量衍生金融新产品难为一般投资者所理解,难以明确风险所在,更不容易完全正确地运用。

1.2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成因

从衍生金融工具自身的特点来看,衍生金融工具所特有的属性先天性地决定了自身的风险脆弱性。衍生金融工具衍生性的特性使其价值受控于标的资产,只要标的资产的价值稍有变化,衍生金融工具的价格便会大幅度变化,这为人为制造风险提供了可乘之机;杠杆属性使其可以以较少的资金控制较大的交易量甚至控制市场,从而加速了市场的动荡不安,在放大收益的同时更放大了风险;虚拟性使其实际可以不履约,从而助长了投机;计量上的特性及表外交易性使其可以粉饰财务报表,逃避监管,从而误导投资者。

从微观上看,风险的产生主要与企业管理层的风险偏好以及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与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是否健全和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有关。管理层的风险偏好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风险爱好型管理层对于投机业务则跃跃欲试,很容易形成赌博心态,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

从宏观看,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产生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原因之一在于制度根源,即金融体系的固有缺陷和衍生金融市场不完全。在现实中则往往表现为由国内金融机构的投机失败和国际游资的肆意炒作引发。原因之二是实体经济金融虚拟化。即表现为金融体系中的储蓄并非全部转化为投资,而是相当大的一部分储蓄滞留在金融体系中,成为虚拟资本,而现实中并没有相应的实物资本与之相对应,从而造成经济的虚拟化,最终促成泡沫经

济的产生。在泡沫经济经济的条件下,大量的虚拟投资以衍生金融工具的形式存在,此时实体经济及资本市场的风吹草动随时都可能引发全面金融危机。

2 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传导机制

2.1微观层次上的传导机制

从经济的微观层次看,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风险对微观经济的主要影响方式是通过对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收益以及持续经营能力上上的改变。针对不同的投资者,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传导有不同的表现。

对企业而言,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对企业的影响途径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资产负债表内项目的影响,如果衍生金融工具投资超过一定的比例,将直接改变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资产项下短期投资将大幅上升,此时企业所面临的还主要是潜在风险;二是在套利交易盛行时,企业面临衍生金融工具巨大的价格波动,无论以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还是在交易活动中出现实亏,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收益水平以及企业的流动性;第三,以资产负债表外业务的方式进行融资活动或者进行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的企业,将造成表外业务产生大量的或有负债,如果这些负债变为现实负债,将对资产负债结构和企业的长期经营能力产生极大影响。对个人投资者而言,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传到途径比较直接,即通过资产价格的的非正常波动,直接影响投资者财富的变化,将风险传导给投资者。

2.2宏观层次上的传导途径

从经济的宏观层次看,衍生金融工具市场风险对宏观经济的冲击主要通过影响资本市场价格扰乱金融市场运行秩序进而在多方面影响到实体经济从而造成系统性经济危机。

一是在货币信用层面上的传导。通过风险扰乱衍生金融工具金融市场价格指示器的功能,导致金融变量诸如利率和汇率的重大变动,扭曲资本价格,扰乱资本市场运行秩序,从而从而影响金融结构的流动性,进而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特别是在资本国际流动加剧的条件下,强国通过对外经济政策对其他国家的施加不利影响以及在国外金融机构的投机性攻击下,在极短时间改变一国外汇市场供需结构,引起汇率急剧动荡,从而影响一国货币政策实施,甚至诱发货币危机,造成全面经济危机,使一国经济陷入瘫痪状态。1994年12月爆发的墨西哥危机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即是最好的证明。二是通过社会财富效应的传导。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急剧动荡会引起社会财富的大量损失及重新分配,社会财富大量损失及不公平分配将直接影响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进而引起总需求水平下降,社会经济陷于下滑状态。

当然,微观传导途径和宏观传导途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当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出现大面积风险时,将同时通过微观传导途径和宏观传导途径对社会经济产生深刻而全面的影响。在现实中,微观投资者往往出于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无知,为了追求利润而大量投资于衍生金融工具,而某些强势国家和金融巨头则利用一国或一地区的金融监管漏洞和宏观经济缺陷,通过经济手段或政治手段蓄意打击基础金融工具价格,扭曲资本价格,扰乱金融市场运行秩序,通过衍生金融工具投资高杠杆属性放大投资风险,通过打击社会信用链条而形成连锁性风险,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进而影响到实体经济领域,诱发全面系统性经济危机。

3 衍生金融工具宏观风险防范策略

衍生金融工具宏观风险防范策略,是指金融衍生市场参与主体特别是国家及金融监管当局基于建立健全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监管有力的衍生金融工具市场运行规则,严防由衍生金融市场所导致的宏观性金融危机及经济危机的策略。

3.1宏观经济架构导向防范策略

经济架构导向的风险防范策略是指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和发展要与实体经济相契合、与投资者经济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严防由衍生金融工具的无节制发展所导致的泡沫经济的产生及金融经济的寄生性,在严防风险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经济功能。一是衍生金融工具发展要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衍生金融工具从根本上是为了给投资者在实体经济的投资中提供便利,起到资源合理配置及提高金融交易效率的功能。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和发展必须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服务,其规模必须与实体经济的需要相适应过于超前发展反而不利于其经济功能的发挥。当前,我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已呈现虚拟化之势,一定要从宏观层面合理设定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超前发展衍生金融工具会加剧经济泡沫化及经济寄生性,对实体经济不利,且一旦发生危机,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巨大的反噬作用。因此,国家及监管层在衍生金融工具风险防范方面应首先加强对其规模的控制,在发挥其经济功能的同时严防风险。二是要与经济主体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衍生金融工具有很强的风险脆弱性,是在风险与收益上的重新分配,其发展必须与社会投资者的风险承受层次相适应。当前我国绝大多经济参与主体风险承受能力都是很有限度的,若过多参与衍生金融交易,势必对其持续经营能力及生存能力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社会经济稳定,对经济发展造成重大负面影响。所以,国家及相关金融当局要加强对衍生金融工具创新的进度、速度及种类的控制,从而使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与我国绝大多数经济参与主体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

3.2宏观制度构架导向防范策略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风险防范在宏观制度层次上的防范策略应是:先设制度,再发展参与。换句话说,就是先挖沟渠,后放水灌溉。要在合理完备的制度构架体系下规范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严防由制度性缺陷产生宏观新风险。一是构建完备监管体系、严防制度性漏洞。在加强市场运作的规范性建设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市场制度的完备性及应变能力建设。二是构建公平公正交易制度、严防非对称性制度设计。当前,我国正在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建设,近年先后创生了不少具有衍生性质的金融工具,如认股权证、股票期权以及股指期货等,但中小投资者鲜有获得投资收益的。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在制度设计上的非对称性缺陷,我们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制度设计只是强调形式而非实质上的公平性。非对称易制度的风险危害是巨大的,它使得强势交易主体在享受超额收益的同时而不必承担风险,甚至是无序转嫁风险,特别是在濒临风险的时刻,会加剧金融市场的动荡,成为引发系统性危机的始作俑者。因此,构建公平公正交易制度,应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人手,确保交易公正、信息公开、不受操纵、非欺诈性,所有相关交易制度设计都必须接受这些原则检验,才能有效防范风险的无序转嫁和扩散。三是构建惩罚性措施、确保市场秩序有效运行。没有行之有效的惩罚性制度设施为市场弱势交易主体保驾护航,就不能有效遏制针对衍生工具市场的过度投机。从广义上讲,只有设置完善并行之有效的威慑体系的存在,才能有效制止衍生市场过度投机和风险的无序扩散,才能确保市场信心,从而有效防范宏观风险的发生,这是当

前我国金融市场建设的客观性要求。

3.3国际交易的对策性防范策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经济及金融进一步对外开放,对外金融投资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投资规模更是增长迅速,在参与国际交易的同时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风险。因此,在参与国际衍生金融交易时,必须从利益角度加强对衍生金融工具利益分析研究,构建对策性风险防范措施。一是强化利益机制研究,谨慎参与国际金融衍生市场。我国衍生金融市场的起步比较晚,投资者的投资经验上明显落后于国际投资者,再加上当前国际衍生金融投资品都是由西方金融寡头设计的,其中难免隐藏着设计性缺陷,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国际衍生金融产品的利益分析及投资可行性研究,谨慎参与投资国际金融衍生市场。二要适度开放金融衍生市场,严防华盛顿共识侵袭。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深,我国当前在经济改革层面出现了一股新自由主义的思潮,往往以自由市场及金融创新为幌子,一再鼓吹国家要全面开放金融市场,要大力接受及发展西方现代金融工具,而无视我们的现实条件,很有可能在我国金融转制的脆弱时期致我国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我们一定要严防华盛顿共识的侵袭,适当控制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开放程度,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要以确保金融安全为先决条件。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郝德森著、嵇飞译:《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2 郎咸平:《郎咸平说:金融超限战》,东方出版社,2009年

3 时寒冰:《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4 陈小平:《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

5 张金林、熊政平:《论衍生金融工具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6期

6 宋鸿兵:《货币战争》,中信出版社出版,2007年

7 罗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四个基础性缺陷》,《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第12期

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范文第2篇

〔关键词〕欧债危机;保险业;国家经济安全

中图分类号:F84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96(2013)02002705

一、引言

当前我国保险市场形成了原保险、再保险、保险中介和保险资产管理协调发展的比较健全的现代保险市场体系。截至2010年末,全国共有保险集团公司8家,保险公司126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0家。其中:中资保险公司共有73家,外资保险公司共有53家;全国省级分公司1 294家,中支和中支以下营业性机构68 061家;从业人员达34685万人。从保险业务发展情况来看,2010年保险总资产达到490万亿元,全国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4 52797亿元,同比增长1383%,发展势头强劲。从另一方面看,2009年保险深度世界平均为7%,我国为340%;保险密度世界平均为595美元,我国为121美元[1]。这说明,我国保险业有了长足发展,但保险业发展和国际保险水平相比仍任重道远。本次欧债危机对我国经济没有直接产生较大影响,但危机发生后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并对一国经济安全与发展提出挑战。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保险业,在处理危机方面应采取相应的经营政策调整,以保护国家经济安全。

二、文献回顾

国家经济安全问题以及保险业发展一直备受学术界关注,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做了大量理论研究。对国家经济安全的本质和特征研究上,张志波和齐中英界定了国家安全的内涵,指出现阶段国家经济安全就是指通过消除经济风险、保持经济稳定以保障经济持续发展,实质是提高国际竞争力[2]。郭连成和李卿燕对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重点领域进行研究,认为金融安全是经济安全的核心[3]。顾海兵和沈继楼提出国家经济安全是指通过加强自身机制的建设,使经济具备抵御外来风险冲击的能力,应实施“积极而稳健的国家经济安全战略”[4]。从经济全球化角度,俞益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环境因素[5]。黄永红提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所在是要实现经济稳定发展与国力增强,包括经济预警机制的建设和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网络的构建,消除经济安全隐患,增强抗御经济风险的能力[6]。从全球经济金融危机与保险相关影响角度,孟汉颖等分析了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养老保险产生的影响,就政府、企业及农民工自身三个层面提出了养老保险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7]。吴建广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保险资金投资的影响,提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保险资金运用的战略选择,包括稳健投资策略以及投资不动产[8]。孙艳颖和涂吉华对我国失业保险应对经济危机的发展对策进行研究,提出缓解经济危机导致的失业保险支出大幅增加压力的建议[9]。冷煜从金融一体化监管趋势下的保险监管角度,提出我国保险监管组织架构的未来取向[10]。

目前,绝大多数文献研究的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宏观经济战略以及保险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具体政策建议,忽略了保险业在作为国民经济稳定器保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的作用以及与自身发展的有机结合。因而,有必要基于欧债危机防范经验对保险业经营理念变革做出调整以适应自身健康发展和保护国家经济安全。

三、欧债危机对于我国保险业经营理念变革的影响

1单一发展模式与综合平衡发展模式

从欧债危机看,欧洲国家经济增长模式普遍存在缺陷,严重失衡。一般来说,债务问题国家的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在欧洲内部传统的贸易分工格局中具有比较优势,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这种优势随着高福利制度的实施以及国家的工资水平持续上升而逐渐丧失。比如,欧债危机起始国家希腊产业资源配置就不合理,主要支柱产业为旅游业和航运业,属于典型依靠外需拉动产业,具有过度依赖外部需求特征。希腊政府为了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并拉动经济快速发展,对旅游业及其相关的房地产业加大投资力度,其投资规模超过了自身能力,导致负债提高。另一支柱产业航运业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进入发展周期低谷,它的衰退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形成了巨大负面冲击。这样,在欧债危机中希腊经济难以抵御危机的冲击。同样的例证可以看到在产业结构中主要以出口加工业和房地产业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意大利,依靠房地产和建筑业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西班牙和爱尔兰以及主要依靠服务业推动经济发展的葡萄牙基本上是单一型发展模式为主,经济基础比较脆弱,经济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本身存在致命缺陷。

作为国家经济安全稳定器的保险业首先自身要保持健康发展态势。在我国保险业表面辉煌的发展背后,产业结构内部存在着严重的业务比例失衡。表1为2010年全国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原保险费收入。

从表1可以看出,在我国保险业发展过程中尽管产业内各个险种发展都有了较为明显的增长,但是保险产业内部结构极不平衡,整个产业基本以单一发展模式进行运营。在财产保险业务中,机动车辆保险业务占到整个财产保险业务的70%以上,而与农业发展紧密相关的农业保险所占比例不到4%,信用保险占财产险业务的比例不到3%,对于经济危机中具有防范贸易损失扩大的出口信用保险占比更小。在人身保险业务中同样的情况仍然很明显,人寿保险业务甚至占到90%以上,健康险业务和意外伤害险业务占不到10%。这样财产保险中的主干机动车辆保险业务的暴露风险以及人身保险的核心人寿保险业务在所面临的长寿风险、利率风险全部加总在整个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业务上,由整个保险业承担。我国保险业产业内部发展极不平衡具有类似欧债危机发生的前提条件。同时,保险业地区发展严重失衡:2010年东部16省市原保险保费收入8 50755亿元,占全国原保险总保费的5856%;中部8省市原保险保费收入为3 37142亿元,占全国原保险总保费的2321%;西部12省市原保险保费收入为2 60620亿元,占全国原保险总保费的1794%[1]。为此,要转变保险经营理念,变单一发展为综合平衡发展,统筹规划,形成各个险种以及各个发展地区之间的相互支持和配合。

2单纯商业运营和参与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

由于历史传统,欧洲债务问题国家普遍实行较高福利的刚性社会保障制度,而由于人口老龄化等原因,其生产力发展长期落后于福利增长,造成福利政策与经济发展极不协调[11]。巨大的福利支出和政府养老服务支出造成财政支出负担沉重、入不敷出。财政收入减少和政府债务的不断上升给国家财政带来巨额赤字,形成恶性循环,是欧债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12]。同时,在欧债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影响下,失业人口激增,这给本已经承担巨大压力的财政支持带来更大的缺口,加剧危机影响。

商业保险公司具有普通商业性公司的经营特性:追求利润最大化。但同时应该看到,保险产品同样具有“准公共物品”特性,即保险具有参与社会管理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功能。目前,我国人口即将进入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激增,而由国家财政支持的社会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和力度都很有限,如何应对养老和失业问题,仅靠国家财政投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而商业性养老保险可以在这一方面提供有益的必要的补充,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发挥其社会管理的功能,丰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国家财政提供有力的支持,消除危机发生的根源。同时,保险业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组成,具有吸收劳动力的作用,可以增加就业岗位,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失业压力。

3虚拟经济投资与实体经济投资

欧洲债务危机的快速蔓延,给全球资本市场造成巨大冲击。为避险需要,资金将会纷纷流回,大量资金从中国资本市场流出,必将导致我国股市较大程度波动,给所涉及的我国公司企业带来经营危机。此外,欧债危机导致欧元的贬值使得中国投资者的在欧资产大幅度缩水,资本回流停滞。从国内保险投资角度看,据统计至2010年末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490万亿元,资金运用余额为460万亿元。从配置结构上看,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8006%,权益类资产占比1680%,股权和债权投资余额占比499%[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渠道非常狭窄,银行存款和债券资金占比过大。这样,欧债危机对我国国内债市与股市产生巨幅波动,保险机构的股票和基金资产净值减损,债券收益率连续下跌,直接影响着保险资金占比80%以上的固定收益资产配置的投资收益。

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为解决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狭窄、保值增值难度大的问题,对保险资金的运用做出新的具体规定:将现行的“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拓宽为“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并增加了“投资不动产”的内容,极大地拓宽了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并指明保险资金投资的具体方向。保险资金运用由原来的以虚拟经济为主要投资方向应该逐渐向以增加社会总福利的实体经济方向转移。加大实体经济的投资比重,投资以养老、医疗为主要经营业务的社区服务实体或者投资以建设保障房、廉租房为主的实体企业。这样一方面增加全社会总福利,同时保证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

4纯粹行业发展与国家经济安全

欧债国家在这次危机中金融机构体制机制不完善,抵御风险和保护金融安全能力不强。可以看到,欧盟国家普遍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不平衡,实体经济基础薄弱,也是欧债危机爆发的根源。最为明显的例子是,葡萄牙服务行业持续增长,创造增加值占国民经济绝大比重,而工业和农、林、牧、渔业创造增加值比重极小。近几年,葡萄牙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从传统的制造业向高新技术行业转型,政府通过大量贷款来扶持高科技企业,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导致融资成本剧增,从而使葡萄牙整个国民经济受到冲击,也给欧债危机埋下隐患。同时由于欧元区存在制度缺陷,使得维持低通胀和保持币值稳定的货币政策和着力于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很难统一协调,加剧危机发生[13]。

应当看到,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也不近成熟,保险业发展滞后于实体经济,如间接融资比重较高、债券市场发展滞后、利率市场化程度不够及国内金融市场开放度较低等,这说明金融机构体制机制改革需要深化,金融保险服务于经济发展的能力还有待加强。作为国民经济稳定器的保险业在保证本行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具有夯实国民经济发展基础,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使命。因此应建立与我国经济地位相适应的金融安全服务体系,发挥保险服务金融的重要作用,提高保险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在保持经济和金融安全的同时,制定并实施保险业长期发展战略,为重点发展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领域提供急需资金,为高风险领域提供保险。这同时涉及到保险业发展模式的确定,是短期高额获利经营还是长期可持续发展。保险业是国民经济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保险不能完全脱离国民经济发展,形成完全的虚拟经济,应该与国民经济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产业的其他部分形成互相支持和发展的良性循环。国民经济安全和稳定发展是保险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

四、我国保险业经营政策调整

1积极进行保险产品结构调整

在稳步发展现有主干机动车辆保险和人寿保险产品基础上,大力发展有关国计民生的各个险种,以形成产业平衡发展。重点发展全面覆盖农、林、牧、副和渔业等方面的农业保险,这对于发展现代农业,改变我国“二元制”经济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扩大企业财产保险投保比例和经营规模,积极探索企业财产保险作为财产保险又一主要业务来源的发展模式;积极开展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养老保险的专业化建设;大力支持保险公司开展与本地区发展相适应的区域性特色保险,形成独特品牌;打破行业垄断,营造竞争有序的保险市场,并最终形成产业规模效应,彻底改变目前保险业中“一支独大”和保险产品“同质性严重”单一的运营格局,从根本上为保险业自身发展奠定良好的风险防范基础和不断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2积极发挥社会管理的职能

目前,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问题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压力。应该汲取欧债危机教训,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大力发展商业性专业化养老保险,提高居民养老生活水平,减轻国家财政负担,从资金利用成本方面减少类似欧债危机发生的可能。同时,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组成的保险业具有吸收劳动力功能,可以解决由于人口转型所带来的结构性失业问题,稳定社会发展基础。值得重视的是,2亿多的农民工没有参加失业保险,而他们恰恰是失业风险较大的群体。另外,在目前业务开展基础上,应重点发展和完善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稳定和谐发展领域的保险制度,诸如医疗责任保险及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旅行社责任保险、校方责任保险及进城农民工医疗和养老保险等,营造安定团结的经济发展环境。

3调整保险资金的主要投资方向

从主要投资银行存款、股票和债券,逐渐转移到实体经济投资。欧债危机爆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债务问题国家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脆弱性,虚拟经济发展与实体经济严重背离。目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结构难以满足保险资产与负债匹配的要求,尤其近两年我国资本市场巨幅波动,造成保险资金面临巨大风险,不利于保险资金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调整保险投资方向势在必行。加大保险资金以债权、股权等投资方式投资不动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参与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资金比例。一方面,可以在较长时期内保证保险资金有稳定的收益和风险最小化,另一方面,保险业积极参与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逐渐提高全社会居民生活服务水平,增加社会总福利。

4服务于国家经济安全

应制定保险业长期发展战略并全面稳步推进各项保险改革,不断开拓保险市场的广度与深度,丰富社会资金的投资渠道,继续推进保险机构治理机制完善和风险管理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保险业国际化进程。大力扶持具有稳定出口贸易功能的出口信用保险发展,服务于国家应对危机需要和国民经济安全;加速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建设,完善存款保险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服务于国家金融安全;大力开展高新科技保险、核保险类保险产品设计,为涉及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和重点领域提供有力保险支持;积极探索水、森林、矿产、煤炭和稀有金属等环境资源保险;参与产业结构调整,鼓励低碳企业发展并提供低碳保险,促进现代农业和现代工业发展;以商业保险为牵头,加快政策性巨灾保险建设形成较完善的巨灾风险防范体系,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综上,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应继续坚持经济结构调整政策。经济结构失衡是引发欧债危机的重要原因。对于我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保持长期快速健康发展,在快速增长的背后经济结构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现代化农业发展规模小;工业结构中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过小,服务业发展缓慢;国民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以粗放式、能源高消耗式增长为主,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等。因此为保障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继续坚持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针,使我国经济朝着结构更加协调和优化的方向发展。在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应当积极发挥保险业服务金融与经济的重要作用。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稳定器的保险业发展自身持续健康发展与发挥其对经济的积极作用两者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目前我们应该积极调整保险经营理念和采取相应对策,给经济发展提供必要支持和有力保障。总而言之,欧洲债务危机给我们所带来的教训和影响不能仅仅放眼于短期政策的微调,更要考虑到今后长远发展的影响。这次危机我们看到我国经济增长模式需要完善安全保障机制,大力发展保险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名副其实的稳定器。短期内的保险发展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问题,不能只一味地追求短时期的高业绩与高回报,而忽略对未来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影响。应从宏观的角度和长远的眼光,采取真正有效有实质性改变的保险体制改革发展措施,促使保险经营理念真正改变。保险的基本功能是分散风险,应转变经营理念、务实服务经济,保持保险业自身和国民经济协调一致发展,提高防御金融危机能力,保护国家经济安全,达到“双赢”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保险年鉴编委会中国保险年鉴2011[M]北京:中国保险年鉴社,2011

[2]张志波,齐中英论国家经济安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72-76

[3]郭连成,李卿燕经济全球化与转轨国家经济安全相关性[J]世界经济,2005,(11):54-63

[4]顾海兵,沈继楼中国经济安全分析:内涵与特征[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2):79-84

[5]俞益强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J]商场现代化,2006,(17):314-316

[6]黄永红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国家经济安全探索[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30-44

[7]孟汉颖,俞晓勤,周莹莹论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0,(7):22-26

[8]吴建广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保险资金的战略选择[J]黑龙江金融,2010,(6):41-44

[9]孙艳颖,涂吉华我国失业保险应对经济危机的发展对策[J]管理观察,2009,(6):45-49

[10]冷煜金融危机启示:金融一体化监管趋势下的保险监管[J]保险研究,2009,(4):61-67

[11]郑秉文欧债危机下的养老金制度改革——从福利国家到高债国家的教训[J]中国人口科学,2011(5):43-48

[12]朱冬希腊债务危机全景透视[J]中国金融家,2011,(8):24-27

[13]许丹青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原因与启示[J]福建金融,2011,(11):32-35

[14]周海珍保险业发展与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管理世界,2008,(11):170-171

[15]庞楷保险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修正的Solow模型[J]保险研究,2009,(7):31-36

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范文第3篇

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 天津 300201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金融体系对于经济体的影响日益凸显。然而金融系统内部存在着导致不稳定现象出现的因素,这种不稳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呈现出一种非对称性,即对于不同发展时期的经济体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就我国的金融不稳定性及对其宏观经济的非对称影响进行研究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

关键词 ]金融不稳定性;宏观经济;非对称性影响

可以说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是现代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无论是世界性的还是局部的经济动乱都是从金融界开始的,而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以及金融系统的发展完善,可以说目前金融已经成为了经济社会的主角。但这也使得宏观经济受金融不稳定性的影响越来越大,加深了经济发展的风险。

一、金融不稳定性概述

1.1金融不稳定性原因

影响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许多,本文主要介绍以下三点:

(1)金融市场的变化。金融市场作为作为经济市场的分支也具有市场的普遍特性。受到供求关系等的影响股票市值以及利率等都处在一个波动的状态,这种金融市场的变化也是金融不稳定性的重要原因;

(2)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我国金融业是近些年才开始逐步发展因而对于风险的预测、防范以及应对能力都是比较差的,一旦发生金融动荡就会造成严重的损失。缺乏风险预警机制和防范措施也使得金融系统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

(3)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会对金融不稳定性产生重要的影响。当政府鼓励中小企业发展时降低各大商行的利率就会促进企业发展,金融机构在进行资金回收时也会比较容易,而在通货膨胀率较高的情况下政府进行利率提高,减少货币流通量时,也会对证券市场、银行等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对金融市场的发展起反向作用。

1.2我国金融不稳定性的表现

金融不稳定性的表现也是多层次多方面。金融不稳定性是金融危机发生的导火索,因而潜在的经济危机可以说是金融不稳定性的直接表现。

(1)我国目前货币危机发生的几率较低。我国采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有力的政府宏观调控使得我国的抵抗国际性的金融风暴的能力要优于资本主义国家。虽然人民币的升值一定程度上阻碍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也减少了一些外币的投资投机行为,同时较低的通货膨胀率以及较高的外汇储备水平也降低了我国货币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2)我国目前不会爆发债务危机。由于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态势较国际水平来说还是比较良好,负债率包括还款率等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因而短期内爆发债务危机的几率较低;

(3)我国目前资本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也很小。我国政府一直采取鼓励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并且近些年来也不在不断进行资本市场的规范,投资者的信心日益提升,证券市场发展态势良好。

(4)我国面临潜在的银行危机。这是目前威胁我国金融安全的最大因素,因而需要把其作为关注和防范的重点。未得到有效控制的不良贷款率、较低的银行盈利水平以及资本不足都是造成银行业发展面临危机的主要原因,而且我国政府解决危机的水平较低,对国家财政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近些年商业银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二、金融不稳定性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

2.1金融不稳定性导致金融风险的发生

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实例证明,金融危机爆发前金融系统都处于一个极端不稳定的状态。通过对数据的研究分析发现,金融系统一直处于波动的不稳定状态。而金融机构在过分追求利益时会忽视对风险的防范,而这种对风险因子的忽视会使得金融稳定性增加,一旦达到系统的临界点时,系统无法再承受这些不稳定因子的存在,金融危机也随之爆发。而且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一个大型经济体的危机往往会带来全球性的影响。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来看,我国目前最大的金融风险就是银行市场。我国的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包括对外债务都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短期内不会爆发危机。但我国目前银行业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首先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使得贷款率增高,贷款率的攀升也使得不良贷款的数额日益增大,这也会使得本就紧张的银行资本更加缺乏。除此之外我国的大部分银行都处于资本充足率较低的状态,资本对于银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资本长期亏缺势必会影响银行的发展。由于我国的商业银行之前一直受政府的限制较多,因而盈利水平,虽然目前不断深化银行的改革升级,但是其盈利水平还是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再加之目前政府对银行危机调控的措施就是财政拨款,这样使得危机解决成本极高,一旦国家财政无法负担这笔巨大的资金,而银行的不稳定性又累积到一定的程度我国就易爆发金融危机。

2.2金融不稳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

所谓的不对称影响简单来说金融不稳定性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呈现明显的两区特征,而在这两区中金融不稳定性发挥作用的强度是不同的。而且通过对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以及金融市场相关数据分析计算发现,金融稳定性具有周期性变化,当2008年次贷危机出现时,我国的金融不稳定性也升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此后不断回落,现在基本上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此外我国经济并不是处于一个稳定增长的态势,而是具有高速增长和适速增长的两种表现,而金融不稳定性在这两种状态下的影响作用也并不相同,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金融不稳定性对经济的作用要更加明显。通过数据分析比较发现当经济高速增长,经济体发展态势良好时,金融不稳定性与经济发展速度呈现正相关,即在一定程度上这种不稳定性会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当经济发展平缓,经济社会比较萧条时金融不稳定性并不会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甚至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会起到反向作用,因此说金融不稳定性对宏观经济具有非对称影响。

三、应对金融不稳定性的对策

3.1降低通货膨胀率

维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对于保持金融稳定性和促进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来达到这一目的,适当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而通货膨胀率的稳定也进一步保证了物价的稳定,对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于此同时目前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还处于升值的状态,而长期的升值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因而政府需要稳定人民币兑外币的汇率。另外为了降低通货膨胀率,国家需要稳定物价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制定相应的通货膨胀率控制目标,并实行相应的货币政策、利率政策来达到这一目标。

3.2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也是影响金融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通过对金融市场的规范和有效监管也能达到控制金融稳定性的目的。由于我国金融业起步较晚,无论是金融结构还是金融监管方式都比较落后,因此我国需要对当前的金融监管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首先需要改变以往的分业监管模式,采取混业监管的方式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同时我们需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监管经验来完善我国的监管方式,目前我国并没有设置特定的机构进行金融监管,这也非常不利于对金融市场的全面监管,因此我国在设置监管机构的同时还要保证监管人员的纯洁性。

3.3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

对金融市场的完善也是维持金融不稳定性的重要举措。首先可以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制定来对金融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进行规范,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对于危害影响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严惩。另外还要注重个人及企业征信系统的建立,这样方便金融机构对于个人以及企业的信用度的考查,该举措也有利于不良贷款率的降低,提高银行的经营水平,也有利于金融市场交易的透明化,维护交易双方的利益。除此之外还要建立相应的风险预测和防范机制,一旦发生金融动乱可以及时进行解决,降低经济损失。还要注重调整金融结构,注重地域以及城乡金融平衡化和金融产品的创新。

四、结论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也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金融不稳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非对称的,适当的不稳定因子的存在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不稳定性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也会诱发金融风险,因而政府需要通过适当的货币政策、行政政策的制定不断对金融系统进行调整以达到维持宏观经济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文敏.基于宏观经济视角的金融不稳定因素与特征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6)

[2]王妍.我国金融稳定性分析与展望[J].科技促进发展,2013(6)

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物流产业;国际贸易;微观路径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0)10-0045-05

2008年11月全球金融海啸全面爆发,我国物流业增加值、货运周转量大幅度下降,物流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严峻考验。通常把GDP的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而CDP的增长又是由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最终消费支出和资本形成三大要素所驱动,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验表明,外贸对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对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出口增长率下降1个百分点,会引起投资增长率下降0.6个百分点,消费增长率下降0.5个百分点,进口增长率下降0.8个百分点,净出口增长率下降1.7个百分点,GDP增长率下降0.6个百分点。伴随着经济增长,人类进入了消费社会,对于商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物流也由此伴随着货物流通需求的增加而增长,且不断发展壮大,并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分析研究物流与贸易的关系,可以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寻找理论支持和更有效的实施路径,同时也为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提供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一、相关概念的重新界定

1 物流产业

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汪鸣先生提出物流产业是“复合产业”的概念,认为物流产业是“专门从事物流活动的企业集成”。丁俊发认为物流产业是物流资源产业化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或聚合型产业。其中物流资源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平台等。这些资源产业化就形成了运输业、仓储业、装卸业、包装业、加工配送业、物流信息业等等。这些物流资源也分散在多个领域,包括制造业、农业、流通业等等。把产业化的物流资源加以整合,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服务业,即物流服务业。所有产业的物流资源不是简单的全加,而是一种整合,可以起到1+1>2的功效。现代物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将逐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我国十大振兴产业中惟一的服务业。

2 社会物流总额构成

物流需求规模扩大,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保证,特别是对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净出口贸易三大需求增长的支持更为明显。国民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反过来又促进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社会物流总额构成主要由工业品物流、农产品物流、进口货物物流、再生资源物流以及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构成。明确了社会物流总额构成,就可以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寻找到明确的视角,为我国物流产业的振兴寻找到合理路径。

二、学术界相关研究动态

1 国际环境分析

国外各大机构都对金融危机以及其对国际贸易和物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寻找应急的方案和发展对策。如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2008年世界海运回顾》显示,用来预测全球未来经济活动的指标,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从2008年5月至11月初下降了90%以上,这一下降意味着金融危机对国际贸易产生了影响,同时意味着对运输物流服务需求的大幅下降。世界银行2009年3月30日的《2009年全球经济展望预测》显示,预计全球GDP在2009年将会收缩1.7%,这将是记录在案的首度世界产量下跌;预计2009年货物和服务的世界贸易额将会下降6.1%,制造业产品贸易额的下降幅度更大。纽约联储研究并公布了世界经济增长指标显示,世界经济增长减速,有些国家,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如美国、日本和欧盟等2008年第四季度的GDP年化季率分别为-6.3%、-2.0%和-6.3%,下降幅度很大。以上研究表明美国金融危机导致世界贸易额的大幅下降,国际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下降,我国出口下降。

2 国内概况研究

何黎明经过调研和统计,分析了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物流业已经产生的不良影响,认为金融危机给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王子先认为,受危机打击最重的先行产业是航空、水运、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业,物流产业继续处于寒冬时期,造船、集装箱产业受关联影响。刘武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已经从进出口相关行业向运输、仓储等物流相关企业蔓延,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扩散。金融危机暴露出我国物流产业的理念、技术、管理、信息水平、规划、标准都处于萌芽或者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水平差距很大;中国抗击全球经济危机的拉动内需、稳定出口和提高服务产业发展水平等措施都需要物流产业支撑;放宽政策限制,让我国本土物流企业发展起来,对于搞活4万亿元投资有重要意义。

3 金融危机前有关物流产业与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国际物流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物流,是伴随着国际贸易的需求而产生的,并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物质基础。物流与贸易之间相辅相成,定性的分析研究已经很多,但定量研究还较少。

杨长春以北美、日本和欧洲三个地区的数据进行研究,并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协整技术对2001-2006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外贸货物吞吐量和进出口总额具有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但物流对贸易的促进作用比贸易对物流的促进作用要稍大一些。侯方淼从“现代物流――国际贸易的加速器”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孔原、刘览为了进一步动态分析国际物流与对外贸易两者相互影响的程度,在向量自回归模型基础上研究两者的动态性,利用VAR模型中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进一步研究了两者的动态性,认为由于我国进出口贸易形成的物流服务贸易被国外物流企业分割,从而表现为我国国内进出口贸易对国际物流业务拉动效应不显著,甚至由于国际贸易结构升级,物流服务要求内涵提升,对传统物流企业带来冲击,短期形成因企业再造给国际物流业务所带来的负影响。从国际物流的角度看,通过国际物流(HYL)的脉冲响应分析可知,我国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物流产业的拉动效应非常微弱。

由以上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我国从2002―2009年上半年的净出口总额与我国外贸货物吞吐量――在金融危机之前,贸易与物流之间存在

平稳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在金融危机发生后,由于国际贸易的减少,使得物流需求减少;到后危机时代,物流开始带动贸易的发展。

三、后危机时代物流产业与贸易关系分析

金融危机三阶段理论将金融危机划分为危机爆发期、危机深化期和危机恢复期。如果2008年8月之前是国际金融危机第一阶段的话,那么,G8峰会和“金砖四国”首脑峰会似乎向世人释放了另一个信息:国际金融危机可能正在告别全球流动性恐慌的第二阶段,现在应尽早考虑“后危机时代”(从现在开始属于走出危机的第三阶段)世界经济该如何跨越失衡发展的模式,走上富有活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物流与贸易的关系在金融危机三阶段中,表现出不同的状态。

由于金融危机造成的需求减少,国际贸易额下降,外贸货物吞吐量也急剧下降。2009年底二季度,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2.7亿吨,同比增长2.6%,增幅比一季度明显提高。受外贸矿石、原油以及内贸煤炭、矿建材料等运输拉动,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逐月回升,已连续4个月保持增长,其中内贸吞吐量增速显著高于外贸。

根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分析,2009年第二季度规模以上港口煤炭及制品吞吐量为6.1亿吨,同比下降6.6%,但降幅比一季度减少6.6个百分点。受国内外煤炭价格倒挂等因素影响,4-6月份煤炭外贸进港吞吐量分别增长2.2倍、2.8倍和4.2倍。完成原油吞吐量1.6亿吨,同比增长6.9%,增速比一季度加快8.5个百分点。进入4月份以后,随着国内炼厂开工率的增加,原油外贸进口数量急剧增长,4-6月份的外贸进口吞吐量均超过1 600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完成铁矿石吞吐量5.0亿吨,同比增长14.4%,增幅比一季度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外贸进港吞吐量连续4个月出现20%以上的快速增长,主要是国际铁矿石价格大幅下跌使铁矿石进口现货价低于长协价,加之投资拉动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建筑钢材需求快速回暖,上半年的外贸进港量已接近2006年全年水平。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 597万吨,同比下降11.O%,降幅比一季度减少1.3个百分点,在经历2月份的低点后,出现降幅收窄的企稳迹象。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在经历了连续4个月的下降后于5月份重新恢复增长。受外需影响,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延续了2008年四季度以来的负增长,但降幅呈现波动减小趋势。

从以上数据分析仍然可以得出,外贸货物吞吐量和进出口总额在金融危机的各个阶段仍具有平稳性特征走势和因果关系,但不同的是,在危机爆发期、危机深化期贸易额的下降会带动物流需求的下降,但在危机恢复期,物流对贸易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开始显现。经济增长依赖于净出口、消费和投资,在金融危机后政府出台的产业振兴政策中,物流产业的振兴作为第十个产业出现,由此也说明,振兴物流产业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后危机时代振兴物流产业的微观路径

通过对物流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全面调查和数据收集,分析金融危机对物流产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在物流业发展整体趋缓的形势下,寻找保证物流产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及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积极贯彻国家产业振兴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管理组织、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加强市场监测分析、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等。在这些宏观政策的指导下,提出了振兴物流业的微观路径:

1 构建物流运作系统平台,提高物流资源使用效率

2009年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社会物流总额继续增加,预计达117.2万亿元,同比增长21.8%,增加值将达到2万亿元。物流需求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物流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需要建立物流运作系统平台(如图1所示),以满足物流产业发展的需要。嵌入物流信用评估系统和预警机制,减少风险,促进产业调整;整合现有资源有效利用物流主体与物流基础设施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从而大大提高物流主体运营效率;应对重大事件的频繁发生,建立物流产业应急系统;针对金融危机导致物流产业资金链断裂的现状,物流金融的作用日趋重要;发展逆向物流使物流产业走绿色物流之路,为发展循环经济做出贡献。

在物流运作系统平台中嵌入物流信用评估系统,以增加企业之间信用,减少物流交易成本和提高物流服务效率,加快流通速度,并在产业重组的过程中,起到促进物流业结构调整、升级、转变经营发展方式的作用。在物流运作系统平台中嵌入物流信用评估系统,可以使物流企业信用信息的公示和物流企业信用信息的查询更加直接,过滤掉不符合信用标准的物流企业,使风险的防范在最初阶段就得到了加强。

针对危机的不确定性和重大事件的频繁发生,建立物流产业应急系统。应急物流体系有四项主要功能:一是维持社会经济秩序,稳定灾区民心;二是快速抢救受灾物资及各类设施设备,减少损失;三是及时补充物资,保障抢险救灾活动顺利进行;四是快速供应物资,帮助灾区重建。把物流金融引入物流基础平台,拓宽了物流服务渠道,提高物流产业的服务水平,使物流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发展精益物流,适应需求效率性和便捷性的要求。精益物流是指通过消除生产和供应过程中的非增值的浪费,以减少备货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物流企业应该从组织结构、系统资源、信息网、业务系统等全面精益化切入,强调消除浪费,以顾客需求为中心,通过准时化、自动化生产不断谋求成本节约,谋求物流服务价值增值的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现在的客户需求的效率性和便捷性以及日益增高的期望值,传统的物流服务是无法满足的,这样,基于成本和时间的精益物流服务将成为中国物流业发展的驱动力。

2 提升航空物流,满足后危机时代货物贸易的结构变化

中国进出口的下降对物流产业产生的影响,首当其冲的是航运、港口和国际货代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航空货运量从2008年2月下滑,到2009年2月才开始反弹,并呈逐渐上升趋势。

后危机时代,各行业都在积极寻求新的增长点。为了顺应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要求,在社会流通过程中,物流必须适应商流、信息流的要求,根据客户的要求把货物快速、安全、准时、优质地运到目的地。所以,在后危机时代,航空物流的提升成为物流产业能否振兴的又一重点产业。要打造顺应时代要求的现代航空物流业,就必须有效整合当前资源,提升服务品质,建立一体化的服务产业链;调整客货运输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降低价格开拓市场需求,从而完善我国航空运输产业结构。调整机队、航线的关系,发展通用航空和支线航空,突破航空运输业中发展的瓶颈,并从东亚、东南亚区域切入,开拓全球业务,打造全球性或区域性的航空枢纽。通过以上措施,使我国的航空物流成为物流产业发展的经济增长点。

3 完善农村物流体系,使其成为物流产业新亮点

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的概念,它是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总称。农村既是城市工业制造业的原材料供应基地,又是商品的消费市场。所以,农村物流体系具有范围广泛、功能完整的特性。在完善农村物流体系时需要既注重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又要注重科学技术、信息系统、人员培训全方位的开发利用。

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瓶颈就是节点设置问题。在广泛的地域环境中,分散的单个农户很难自办物流适应市场变化,抵抗市场风险,因此现代物流需要物流主体与之相适应。农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只有创新组织,才能适应物流所要求的规模经济。做好物流节点规划,发挥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回收物流的功能,就可以突破农村物流体系的瓶颈。

4 构建物流金融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

设立物流金融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并使物流业务得到拓展。从全国范围看,金融业严重滞后于物流产业发展的需要,物流融资增长速度的滞后是导致物流效率相对较低的原因之一,也构成经济发展的瓶颈。故而设立物流金融平台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在后危机时代,中小物流企业对金融的渴望更为强烈,在此提出设立物流金融平台的理念。大的物流公司由于其资金的充裕供给,物流金融平台的建立,既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又可为物流公司提供更多的业务,同时又可以使商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更加顺畅,如图2所示。

5 挖掘科研创新潜力,为物流产业在低碳经济时代寻求新的增长点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信息,中国碳排放占到世界总体份额16%,仅次于美国。2009年8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而低碳经济的核心概念就是科学发展、可持续、节能减排甚至碳吸收,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实现人民福利的真正增长。

国际气候组织认为,通过信息化发展智能物流是低碳经济的重要支柱。减排潜力最大的便是物流产业,我国物流减排还有极大的空间,我国的交通运输工具综合能源利用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20%。物流在低碳经济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低碳经济也需要现代物流支撑。发展物流是低碳经济的主要支撑。

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虚拟经济;金融创新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究竟是如何形成和爆发的,对全球经济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应如何应对这场危机。国内外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本文对其综述如下。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

(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新自由主义盛行是国际金融危机的理论根源。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教授大卫·科兹指出,此次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物,也是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盛行结果。我国专家认为,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并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供给过剩与劳动群众有支付手段的需求不足矛盾的对抗性爆发。国纪平指出,新自由主义是一套以复兴传统自由主义思想、以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社会的干预为主要经济政策目标的思潮,强调“最少的政府干预,最大化的市场竞争,金融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由于美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主导作用,新自由主义思潮对这一体系形成了极大影响,并最终导致危机的爆发。一些学者认为,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成的国际金融危机,是美国金融衍生品交易体系的过度投机及其管理失控所致,而这些正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放任政策误导的结果。此次金融危机意味着新自由主义政策的破产。

(二)美国赤字政策是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吴晓求认为,美国的消费理念与这场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脱不了关系,美国依靠美元的特殊地位向外过度举债发展,向内过度贷款消费,这种寅吃卯粮的消费模式和赤字政策最终给本国及全世界酿成苦果。杨圣明指出,美国实行的是赤字财政、高消费和出口管制的政策。美国资本及技术的优势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劣势决定其必须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出口高科技产品,但美国在大量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同时却严格限制高科技产品出口,导致贸易逆差与日俱增。为解决财政和贸易双赤字,美国在全球发行美元、国债、股票及金融衍生品,通过这种虚拟渠道使全世界的实体资源流入美国。这种美国生产货币、其他国家生产商品的局面是难以长期持续下去的,为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

(三)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脱节积累了金融风险。吴晓求指出,未能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之一。虚拟经济的适度发展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社会资本配置效率和企业经营效率,但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脱节时就会导致危机产生。林毅夫认为,美国未能很好处理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问题,而是用降息刺激房地产,从而造成更大的房地产泡沫。随着这一泡沫的破裂,次贷危机愈演愈烈,最终发展成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

(四)美元的全球流动导致金融危机全球蔓延。吴敬琏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逐渐成为国际主要货币,以硬通货形式遍布全球各地,形成了世界金融体系中的一个个小窟窿。在抛离黄金体系的情况下,美国货币中相当一部分没有对应的财富,泡沫也因此形成,泡沫破裂时经济危机便会产生。吴晓求指出,以美元为主导的单级货币体系会带来全球金融体系结构性的不稳定,美国的GDP在全球份额中所占比例不足25%,但美元却占全球外汇储备的64%、外贸结算的48%和外汇交易的83%。凭借这一特殊地位,美国可将国内危机转嫁给世界。通过经常账户的长年逆差,美元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向外提供的速度越来越快,美元金融资产也进入加速膨胀的渠道,当从经常项目逆差流出美国的现金又通过金融账户流回美国时,美国本土的债券、股票、金融衍生品等金融资产就会以同样的速度被创造出来,这一过程使美国的金融资产在全球范围内膨胀。如果将美国比作一支股票,运用金融资产总值除以美国GDP算出的市盈率高达30倍左右,具有一定的泡沫性。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旦资产价格上涨停止和泡沫破灭时,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便难以避免。

(五)金融监管和治理工具的缺失为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隐患。吴颜指出,利己行为必须在一个约定俗成、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框架内活动。在华尔街,这个框架就是金融监管的法规,当“框架”有所扭曲时,在政府的支持和纵容下,华尔街的贪欲变得无限膨胀。师子奇对这种“贪婪”的膨胀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析:美国央行对抵押贷款标准的降低使相当一部分信用不佳的购房者通过贷款购买房屋;对评级机构监管的放松也增强了产品评级的主观性,评级机构的信用增级促进了次贷衍生品的热销,而市场环境改变后大范围调低评级又极大打击了投资者信心,加剧了市场恐慌;对银行和证券公司监管的放宽也使其将很多亏损的投资科目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以达到迷惑投资者的目的,而监管者并未制定更详细的规则打击这种有害行为。除美国金融监管的缺位外,全球治理的严重滞后也是金融危机成因之一。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经济风险扩散效应成倍扩大,客观上要求加强全球治理,改革现行的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一)对资本流动性的影响。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损失惨重,加之市场信心缺失,使金融机构谨慎放贷,国际金融体系从原来的流动性过剩转变成流动性偏紧,许多欧美金融机构出现资金短缺。由于中国与美国利差的倒挂及我国经济的稳健增长,在早期次贷危机阶段,流入我国的资金不减反增,快速增长的FDI表明外资正加速流入中国。但当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元的走强及回流给中国带来了资本逆转的威胁。

(二)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贸易环境恶化:欧元大幅升值削弱了欧元区产品的竞争力。欧盟统计局2008年7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2008年5月份外贸逆差约46亿欧元,大大超过此前预测的10亿欧元逆差。日本财务省的2008年8月份贸易统计速报称,由于进口大幅增加、出口增幅微弱,日本2008年8月份出现了26年来首次月度贸易逆差,逆差额达3240亿日元。金融危机引起的美国市场需求收缩和人民币_升值预期同样影响着中国对外贸易。据我国商务部数据,2008年前8个月中国出口增长22.4%,同比回落5.4%。其中,对美国增长10.6%,回落6.1%,对欧盟出口增长26.3%,回落5.3%。

(三)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一些学者认为,金融危机主要从两个方向对世界价格水平产生影亮:一是经济放缓抑制市场需求,缓解国际商品价格上涨压力。二是各国央行降低利率,将增加价格上涨的压力。据世界银行统计,2008年1~7月,全球各种初级产品和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其中,能源价格累计上涨48.3%,非能源价格上涨19.4%,农产品价格上涨19.5%。而8~9月,全球初级产品价格有所回落,与7月份相比,9月份能源价格下降23.5%,非能源价格下降11.5%,农产品价格下降13.2%。可见,在早期次贷危机阶段,第二种影响更大。当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市场需求的萎缩使通胀压力有所缓解。

(四)对制造业的影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制造业活动指数2008年10月大幅收缩,降到26年来最低点。欧元区制造业活动指数同期也跌至创纪录的低点,欧元区三个主要经济体的产出量、订单数及就业率均下降,欧元区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降至41.1,是指数建立11年来的最低水平。多数学者认为,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金融危机在给欧美发达国家制度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给其他发达国家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增加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使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2008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基本停滞。据IMF测算,发达国家2008年经济增长1.5%,比上年回落1.1%,发展中国家2008年经济增长6.9%,比上年回落1.1%。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背景下,中国亦难独善其身。目前,中国经济总体开放度已超过80%,中国经济与美国及世界经济波动的同步性愈来愈高。2001年以后,中美两国GDP增长率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高于0.9。据经济学家估算,如果美国GDP增速下降1%,中国GDP增速将下降1%至1.33%。2008年10月上旬,国际投行高盛、瑞银、巴克莱的中国区经济学家纷纷发出报告,分别将2009年中国GDP增速调降为8.7%、8%、9%,明显低于以前的预期。

三、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对策

(一)把握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适度平衡。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核心原因在于过度的金融创新使虚拟经济的膨胀程度超过了实体经济的承载能力。逄锦聚指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首先要妥善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当虚拟经济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时,虚拟经济发展会促进整个经济发展,当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时则会产生经济泡沫。因此,应根据实体经济发展状况来积极发展虚拟经济,使二者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而不能相互脱节。钟茂初认为,当金融规模超过实体经济所需规模后,会加剧整个经济体系的风险。因此,各层面的债务应限定在理性范围内。李杨认为,金融改革与金融创新应服务于实体经济。金融与实体经济“疏远化”倾向在国内也有所表现。如,债券市场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金融机构自身,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主营业务已经模糊,等等。因此,要切实加强金融业的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有充足的资本储备来应对危机。

(二)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弱化美元对全球经济的“捆绑”作用。发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能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主地位。由于美元的全球流动将风险链条扩展至其他国家,使全球经济、金融都与美国“捆绑”在一起。林毅夫指出,金融危机暴露出现存国际金融体系的问题,应改革布雷顿森林体系,改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多边机构。吴晓求指出,必须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构建一个人民币、美元、欧元三足鼎立、有约束力、相互制约的货币体系。

(三)构建适应金融创新和全球资本流动的新监管体制。林毅夫认为,此次危机的发生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风潮有关,应认识金融创新的风险,使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齐头并进。逄锦聚认为,由于金融具有特殊的运作规律,金融创新风险具有一定的严重性。因此,必须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的关系,在推进金融创新的同时,预见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并建立监管和防范机制。多数学者认为,除各国应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外,构建全球资本流动的监管机制也十分必要。汤敏指出,目前资本的全球流动规模和速度都在不断增加,过去20多年中,全球GDP年均增长了3.5%,国际贸易年均增长了7%,而国际资本流动年均增长高达14%,但对资本流动的监管却各自为政,对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力度更差,因此建立一个高透明度的、有问责机制的、有效的国际监控资本流动的全球协调机制对中国乃至世界各国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实现市场机制作用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的平衡。唐双宁认为,此次金融危机要求有新理论的出现来指导金融实践,新理论的内核是阐述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辩证关系,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从长远看,“看不见的手”为“第一性”,“看得见的手”发挥辅助作用,但在某种特殊场合,“看得见的手”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逄锦聚指出,我们应认识并妥善处理市场经济自发发展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市场经济充分发展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但也存在着市场主体决策分散问题。因此,现代市场经济应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重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