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消费者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消费者购买意愿;德身份自我重要性
一、引言
近年来,基于消费者角的企业社会责任(CSR)研究议题不断被重。企业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一种战略行为,力求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获得消费者的认同以加强企业竞争力。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也在不断被社会公众所关注和接受。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时期,企业不德行为不断被披露,如地沟油、假酒假药、染等。企业德问题的现状迫使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从而也唤起了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思考与感知。
然而,企业社会责任并不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导因素,而传统的标准,比如价格、质量、品牌熟度仍然是消费者购买过程中最重要的标准(Boulstridge&Carrigan,2000)。尤其是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虽然不断曝光的企业德问题促使着消费者呼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但消费者在实际购买过程中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感知和支持还是比较欠缺。针对此问题,许多学者从消费者个体特征(如消费者信任、消费者支持、幸福感、价值观等)角度出发,探究消费者个体特征在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响应过程中的影响作用。本研究试图探究消费者德身份自我重要性这一个体隐性特征是否会影响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响应。
二、文献回顾和假设推理
1、消费者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在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中,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已成为了研究的核心内容。Mohr&Webb (2005)研究表明企业较高的社会责任水平会促进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购买意愿;企业较低的社会责任水平会较大程度地削弱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除非降低产品价格消费者才会考虑购买。该研究结论已经得到国内外学界的高度认可。现今的研究则更加注重探究消费者企业社会责任响应过程中的影响因素。Groza,et al. (2011)考察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沟通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动机归因这两个因素对消费者企业社会责任响应过程的影响,发现适当的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沟通会促进消费者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正向归因,进而加强消费者购买意愿。
近几年,国内学者对这一焦点也做了相关的研究。周延风等(2007)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善待员工、保护与慈善捐赠三个维度,研究发现这三个维度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均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与Sen&Bhattacharya和Mohr&Webb的研究结论一致。周祖城和张漪杰认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不仅取决于该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的纵向水平,还取决于该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与行业内其他企业相比之下的横向水平。也有一些学者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间接作用。张广玲等认为企业社会责任通过感知质量和感知风险的作用,会最终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张太海和吴茂光研究证实企业社会责任可以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感知,提升企业声誉,最终间接促进消费者购买意愿。
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德规范的一种表现形式,将受到社会的认可和推崇。消费者会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一种符合德规范的行为,进而会增强消费者对该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好感和信任度,企业也会因社会责任表现达到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此时,消费者会通过积极的购买行为对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表示支持。因此,企业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将直接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Hl:消费者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存在直接正向影响。
2、道德身份自我重要性的调节作用
直到二十世,德身份(Moral Identity)的理论研究才得到发展。Hart,et al. 最初认为德身份是一种自我承诺,即个体承诺用实际行动来保障并满足他人利益。Aquino&Reed以自我概念为角,将德身份定义为个体在自我定义时有关德特征的那部分自我概念;并以社会身份理论为基础,认为德身份是一种潜在的社会身份,是个体的社会自我架构的组成部分,而且还是个体认知和行为的基础。Reed,et al.认为德身份是一种心理表征(例如自我形象),是个体可能持有的德特征。
有较强德身份的人会尽力使实际行动与内在德准则相一致。个体的德行动是以个体对德准则认知为基础,因此具有德身份的个体对事物的判断和分析更符合德准则,并且具有更多的德行为表现。消费者的德身份的程度越强烈,那么个体的德身份自我重要性的程度就越高,此时与德身份相一致的行动表现就会增加。黄静等(2012)研究发现德身份自我重要性高的消费者更倾向购买捐时间的企业家所代言的产品;德身份自我重要性低的消费者更倾向购买捐钱的企业家所代言的产品。由此可以看出,不同德身份自我重要性的消费者对德行为的感知和判断有所不同,采取的行为也将不同。
根据Aquino&Reed和Reed,et al.对德身份自我重要性的维度划分,本研究将消费者德身份自我重要性分为高和低两个维度。基于上述分析可以推知,高德身份自我重要性的消费者更可能会因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购买该企业的产品或服务。
H2:消费者德身份自我重要性越高,消费者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正向影响程度越大。
三、研究方法
1、情境实验设计
本研究将实验情设计为消费者选购住房。我国房地产行业起步较晚,发展不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制等还不健全。许多房地产企业为了获取眼前利益,不惜牺牲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建造和经营过程中做出有违德及法律的事情。其次,住房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商品,可能伴随一代或几代人,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人们更愿意购买信誉良好、责任感强的企业的房产。
同时,本研究设置了一家虚拟的房地产企业A,并通过权威新闻报的形式揭示了A企业在责任、社区责任以及消费者责任这三个方面的表现。此外,本研究将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分为积极与消极两个等级,通过新闻摘录向不同被试者分别提供积极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信息与消极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信息,以刺激被试者的心理感知和判断。
2、变量的测量
消费者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测量问卷参考欧平(2010)的研究,并做适当修正,由三个问项组成,分别从责任、社区责任、消费者责任三个方面进行测量。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测量量表参考Paras uraman,Zeithaml&Berry的研究由五个问项组成。消费者德身份自我重要性的测量量表是借鉴Aquino&Reed开发的德身份自我重要性的测量量表。
3、数据收集
根据情实验的需要,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以具有一定的购房经历或购房意向的消费者为主。本研究在杭州地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历时约一个半月。主要采用的问卷调查方式有实地调查和网络调查。共发放问卷420份,回收问卷408份,收集有效问卷370份,其中积极组195份,消极组17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达88.09%。
四、数据分析结果
1、操作变量检验
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对消费者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进行检验,积极组的被试者对房地产企业A的CSR水平的感知要高,均值达到5.26,消极组的被试者对房地产企业A的社会的CSR水平的感知要低,均值仅为2.17。积极组与消极组的被试者对CSR水平的感知具有显著性差异(P
本研究通过问项(我相信A企业的社会责任报是真实的)测量被试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可信度。积极组与消极组的可信度均值均在5.O以上,高于中值3.5,且P>0.01,即两组被试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可信度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检测结果说明本研究设计的情资料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被试者的德身份自我重要性在积极组与消极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1),说明两个实验组的被试者是随机分配,组之间不存在德身份自我重要性的差异,符合情实验设计原则。
2、消费者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由表1可知,模型M2为消费者购买意愿对消费者感知的CSR水平的回归模型。消费者感知的CSR水平与购买意愿在P
3、道德身份自我重要性的调节作用
模型M3是消费者购买意愿(CPI)对消费者感知的CSR水平(CSR)、消费者德身份自我重要性(MI)的回归模型,获得判定系数R12为0.629。模型M4是CPI对CSR、MI以及交互项(CSR×MI)的回归模型,获得判定系数R22为0.642。由R2改变量0.014 (P
五、结果与讨论
1、消费者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系讨论
由于企业的实际社会责任行为并不能完全被消费者感知到,而能够真正影响消费者行为意向的则是消费者真实感知到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因此,将消费者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作为前因变量能更真实有效地解释结果变量。研究得到消费者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越高,消费者购买该企业产品的意愿就越强烈。这一结论与其他学者针对实际企业的研究结论相吻合。
近年来,在国内企业缺失德的行为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屡禁不绝的无良企业的事故报使得全球消费者对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失望,使得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形象遭到破坏。消费者作为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期望不断加强,并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感知产生意识响应,而积极的意识响应又通过实际的购买行为来支持社会责任表现良好的企业。因此,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能提升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还能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最终获得财务业绩。
2、消费者道德身份自我重要性的调节作用讨论
【关键词】 五维度平衡计分卡 青岛海尔 绩效考核 企业社会责任
根据《2013年度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研蓝皮书》显示,青岛海尔2012年在国有上市企业社会责任的排名为43名,而其在2011年和2010年的排名分明为第108名和第10名。我国企业近年来对于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重视,可能是导致青岛海尔社会责任排名大幅变动的根本原因。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意味着更好的企业形象和更强的竞争力,如何在企业内部找出一种更好的衡量和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的方法,是青岛海尔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一、引入适应青岛海尔的五维度平衡计分卡
制造业是最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业之一,我国的大型制造业企业多为国企,企业性质要求他们必须要将企业社会价值的增加作为长期战略目标,但是目前我国制造业普遍存在着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低下的问题。青岛海尔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又是白电制造业的翘楚,应当也必须以高度的企业社会责任感作为长期战略目标的组成部分。因此,徐科峰、牛慧(2011)认为,为了增加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应当在平衡计分卡原有的四个维度的基础上增加“履行社会责任维度”,建立起适应于中国实际情况的五维度平衡计分卡。
加入了“履行社会责任维度”的五维度平衡计分卡更加突出了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履行社会责任维度与其他四个维度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企业战略目标,最终达到企业社会价值增加的目的。
二、五维度平衡计分卡的总体层面设计
在确定了青岛海尔的五维度平衡计分卡后,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对每一个维度的绩效考核指标进行分解,确保将其落实到各个相关部门。五个维度的比重,由企业根据自身战略需求和实际情况自行设定。本文在对青岛海尔战略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依据重要性水平,对五维度平衡计分卡的各个层面的权重进行衡量,五个维度均按百分制计算分数,再依相应权重合计。
三、五维度平衡计分卡的逐层分解
(一)财务维度
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现的是公司战略与利润实现之间的关系。财务关键指标需要表达企业战略的执行是否能够促进利润的实现,同时利润的增长又要与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相一致。
根据重要性原则,选择若干财务比率,分别给定权重,总分为100分;确定标准比率,将实际比率与标准比率相比较,最终确定每项得分;得分相加大于或接近100分,表示财务状况良好,得分小于100分的差额较大,则表示财务状况较差。
指标的权重按重要性水平确定,最重要、次重要及其他重要的指标的权重比例为4∶2∶2。并以青岛海尔、格力电器、美的电器、TCL、美菱、四川长虹、海信等7家白电行业领先企业作为衡量青岛海尔业务的标准数值。
(二)客户维度
客户维度可分解为提高客户满意度、留住现有客户以及提高市场份额三个方面。青岛海尔一直以质量过硬赢得了消费者的心,对于客户的维护,海尔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主要途径有建立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售后服务体系等。本文对其各个途径进行分析,计算每项指标的得分,用以衡量各项途径的有效性。
1.选择指标并分配指标权重
(三)内部流程维度
内部流程维度可以分解为材料采购、产品研究、产品生产以及售后服务四个方面。传统平衡计分卡理论主要采用生产率、生产成本等指标,针对青岛海尔,在此维度,本文加入了新技术研发投入、投入产出率、采购不达标次数等指标,从而对企业整个产品内部流程进行更全面的衡量。
(四)学习与成长维度
学习与成长维度可以分解为提高员工满意度、提高员工福利以及为员工提供培训助其职业发展三个方面。目前我国制造业一线从业人员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青岛海尔的员工教育程度构成中,中专及以下占70%左右,这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海尔应当加强企业学习与成长方面的考核,有效地改善这一状况,从而为企业其他绩效指标的实现打下基础。
(五)履行社会责任维度
青岛海尔在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将其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分解为环境管理、节约能源、减排降污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依次可以从产值能耗降低率、周边居民生活满意度、环保技术研发支出等指标得以体现。
四、五维度平衡计分卡应用设计总结
在大力推行生态文明的背景下,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日趋重要。引入五维度平衡计分卡,将大大提高青岛海尔等制造业企业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视,完善履行社会责任维度的指标体系,将提高评价的精确度,更易于衡量。较高的社会责任将为青岛海尔带来更健康的企业形象,营造正面的声誉,从而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最终为青岛海尔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徐科峰,牛慧.平衡计分卡・我国制造业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会计,2011(5):29-32.
[2]孔宁宁.公司投资战略的多元化与归核化选择[J].财会月刊,2009(9):59-61.
[3]陈明灿.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财会通讯,2013(10):117-120.
[4]张书杰.家电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综合分析――以白色家电板块为例[J].财会月刊,2011(3):12-14.
[5]王黎萤,陈劲.平衡计分卡在ZDZC公司中的应用设计[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2):121-123.
[6]陈晓琳.沃尔评分法和经济增加值(EVA)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以青岛海尔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2(18):74-75.
[7]高晨.平衡计分卡的设计和实施[J].财务与会计,2007(07):21-23.
[关键词] 社会责任会计;研究;实施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B
一、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概述
(一)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社会责任会计是由美国会计学家戴维首先提出来的。他发表的《社会经济会计》一文中,提出了“社会责任会计意味着会计在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中的应用”观点。标志着社会责任会计最原始概念的形成。在其基础上,戴维在1973年,再次发表了《会计职业和社会进步》一文,文中对社会责任会计的原始定义雏形进行了修改和填充。文中指出,“社会责任会计是衡量和分析政府及社会企业行为,对公共部门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结果”观点。该论断的提出,大致勾画出了,社会责任会计的基本结构,并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研究方向。社会责任会计,在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的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和应用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对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势在必行。
(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定义与特点
社会责任会计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它是对会计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的综合。社会责任会计作为缓和企业和社会之间矛盾与冲突的重要媒介,积极监督企业履行其应尽的社会义务,同时对企业效益和社会成本进行量化分析,实现社会净贡献的最大化。
社会责任会计异于传统企业责任会计。传统企业责任会计侧重于公司财务状况进行整理和反馈,对经济效益方面的数据敏感。而社会责任会计更侧重于对社会贡献和企业收益两方面进行考虑。传统企业责任会计注重对公司利润收益单方面的研究,忽略了公司对自然环境破坏成本的核算。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则是基于企业社会两个方面思考,在某种程度上,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是传统责任会计的延伸,社会责任会计扩张了传统责任会计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深度。
(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
企业社会责任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企业社会责任的总体目标是基于社会和政府的角度进行思考的。首先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作用对象是企业,作用是监督企业履行其应尽的社会责任,其服务对象是社会和国家,帮助国家监管完成其应尽的责任。因此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其总体目的是以社会作为出发点,实现社会净效益的最大化。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应用来协调社会成本和企业利益之间的矛盾,在减少社会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的运营收益,全面提升社会资源和企业两方面的持续发展。
社会责任会计的具体目标则是从企业自身角度来考虑定义的。具体目标包括企业有义务维护生态环境,带动地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员工的待遇,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责任。社会责任会计通过对企业运营过程中环境信息等方面的披露监督企业保护生态环境履行社会责任,同时企业在生产开发中有义务降低其社会成本,合理利用资源。其次,社会责任会计的具体目标包括企业有义务制定员工待遇方面的关怀政策,同时企业的产品质量也受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的监督。
(四)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假设和原则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是对传统企业责任会计的延伸和发展,因此企业社会责任会计遵循传统社会会计的假设。其社会责任会计假设是指企业对其社会行为负责需要对其自身经济性进行考核报告,社会责任会计还要反映企业对外部产生的非经济性。社会责任会计不能与传统责任会计的计量方式等同。传统责任会计由于企业阶段性收益报告的需要,更侧重于对企业成本盈利等数据的统计,采用的计量当时式多为货币计量。而社会责任会计采用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因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社会所造成的环境影响,企业的社会贡献等因素是无法用货币来量化的,因此在最后核算出的净社会效益会出现些偏差。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原则有社会性原则,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披露相结合的原则,可控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和预警性原则。社会责任会计核算原则相互结合,对社会成本核算和社会贡献的评估更加准确,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净社会贡献最大化。
二、我国实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论证
(一)我国实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实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成为企业发展长远战略的重要措施之一。社会责任会计的推行,有利于企业通过社会责任编制报告中所反映出的生产经营问题加以解决。社会责任会计充当了企业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晴雨表,对企业内部存在的漏洞进行预警。然而当下部分中小型企业并没有意识到社会责任会计的重要性。社会责任会计的推行和实施在监督促进企业履行其应尽的社会责任的同时,也积极树立优秀的企业形象。企业与社会的互动过程的同时也更好的树立企业形象,建设企业文化,提升品牌知名度,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我国实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可行性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将企业阶段性的经济效益,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社会贡献进行了整合。企业实施责任会计具有极强的可行性,首先企业在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的过程不仅是在监督企业本身履行其社会责任,同时也充分调动着每一位员工积极投入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来。因此社会责任会计的推行有利于员工对企业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些得天独厚的基础优势条件,促进了企业的进步和发展。其次,社会责任会计的实施促进了企业在社会贡献,员工关怀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有利于吸引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为企业未来发展带来无限机遇,同时也有利于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跳槽该企业,为企业的发展储备优质的人力资源。
三、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具体实施
(一)我国实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现状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在我国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理论研究并不成熟,加之我国政策和相关法律上细节上的不完善,当下社会责任会计在整个会计行业中的规范性有待提高。社会责任会计,作为社会和企业中间的制衡点,在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加强了对环境和自然的利用保护,进而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然而部分企业并没有意识到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重要性,企业内部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相关报告的审核力度不够编译过程敷衍了事,没有对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因此,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为在整个会计行业中处于弱势地位。
(二)我国实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问题及原因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从政府和社会的角度来看,辅助政府对企业运营状况,社会贡献等方面,进行审核和筛选,同时也起到了督促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的作用。对企业而言,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推行和实施,有利于企业通过社会责任会计的报告内容,及时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次社会责任会计在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也会增加大众对企业品牌的认知度,为企业未来可持续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社会责任会计在当下的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在实施和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首先,我国缺乏一套完善科学的社会责任会计制度。制度和政策上的缺失,为部分企业逃避社会责任的也没有对可乘之机。首先由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整个行业都没有统一且约定俗成的制度,导致各个企业责任会计报告缺乏规范性和企业财务报表的规范简洁形成了鲜明差距。社会责任报告内容上缺乏规范性,五花八门的信息类别和庞大的信息处理量加剧了政府对企业的审核难度,同时不能将有效的黄金信息点进行提取和处理。其次我国的审核制度还存在很多不足,这就为某些别有用心的企业提供了可乘之机。从企业自身来说其信息的披露方式不足。部分企业强制披露敷衍了事,对事物的分析如同隔靴搔痒,其自愿披露的披露指标也只是简单的股东指标等。并且,目前国内的企业大多都没有独立设置社会责任会计科目,在社会成本方面审核力度不强。诸多问题使得我国社会责任会计实施过程滞待。
四、我国实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具体对策
(一)完善社会责任会计行业制度建设,形成科学的社会责任会计体制
我国社会责任会计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因此该行业目前没有形成相对科学系统的体制。一是加强对社会责任会计体制的研究,为社会责任会计的实施打下坚实的的基础。二是学习西方国家在该方面的经验,社会责任会计在西方诸多发达国家应用广泛,适当的学习西方国家经验能避免在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研究上少走弯路,同时西方国家的经验总结也能为我国的社会责任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三是社会责任报告在格式上要制定统一的格式规范,有利于政府对企业信息的了解与掌握,监督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四是要对企业的披露要素和披露指标进行明确的规定,打破当下社会责任报告中模糊不清的情况。
(二)完善原有的披露方式,促进披露趋于多元化
当下我国的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方式,依然沿用传统的文字叙述和图文结合等方式编制报告,由于信息繁多空洞,因此我国政府在对企业信息的了解和把握方面,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企业单方面也没有对数据进行季度性规律性的总结和分析,缺乏能直观反映社会规律和市场占有率等特征鲜明的折线图、树状图、扇形图等来辅助文字加以解说。其次,企业责任报告中的数据来源缺乏真实性和准确性,部分企业责任报告中的数据往往一笔带过,报告的数据内容中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待考察。比如部分企业的责任会计报告对其举办的公益慈善活中的受益学校、受益者、捐助资金等重要信息进行补充说明。因此其活动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有待考证。监督企业对报告中的数据来源、采集、整理、分析的过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成为完善提高企业信息披露不足过程中的重要举措之一。
(三)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审核力度
社会责任会计报表对企业实施发展长远战略,起到了一定的风险监测功能,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并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来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构建优秀企业文化。然而大多数企业并没有意识到社会责任会计的重要性。如何改革当下的社会责任会计制度,加强企业内部审核,成为推动社会责任会计制度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步。部分企业承担在我国社会责任会计发展水平较低的背景下,没有按照法律规定,履行其应尽的社会责任。因此政府可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对企业的监管,企业自身也可以成立内部检查小组,重点对企业产品质量,环境治理等方面进行审核,双管齐下,并应用相应的赏罚制度,从根源解决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低的难题。
(四)填充责任会计披露的信息含量,细化披露内容
社会责任会计在我国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因此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还存在着部纰漏,部分企业利用法律间隙逃避社会责任的机会。虽然部分上市公司,按照法律规定披露相关的社会责任信息,但在报告的具体内容上,做了很大的改动使责任会计信息内容流于形式。同时企业上交的责任报告也只是为了满足国家的相关政策要求敷衍了事,在某些方面,其措辞更是泛泛而谈。因此填充责任会计的信息含量,细化企业披露内容,保证披露内容在有依据可寻的基础上,对披露内容进行分析与解读,从根本上杜绝社会责任报告内容上的空洞和浅显。
五、总结
社会责任会计站在社会利益的角度,对企业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客观综合的评价。参与督促企业整个生产运营过程中,履行其应尽的社会职责,保证该地域,经济和社会两者间的可持续性发展。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区别于将企业效益收入作为参数的传统会计,更侧重于对社会效益数据的统计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特点简而言之,就是对传统会计的延伸和扩充,其衡量层面由原有的企业利益上升到社会利益,同时也将企业会计衡量控制的内容从狭义的经济责任提升扩展到广义的社会责任。
企业通过对社会贡献和社会成本的综合分析,统计并对结果加以披露,通过及时履行应尽的社会义务从而为企业带来长远的效益。社会责任会计的推广作为企业一项长远的发展战略,在企业进行合理决策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
[参 考 文 献]
[1]翟永芳.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贸,2014(14)
[2]郭月好.我国推行责任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品牌,2014(9)
[3]王素珍.我国社会责任会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2016
企业社会责任(CSR)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53年,由博文在他的著作《商人的社会责任》一书中提出。之后,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经历了不断的演进。CSR一直是各学者理论研究的对象。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10年11月1日正式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这更是CSR领域的里程碑事件,将CSR的重要性推向了一个高峰。
随着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当今社会和现代企业中,传统意义上的追求成本最小和利润最大早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企业的要求,企业应履行的社会责任日益受到管理者的关注和重视,并逐步在保护环境、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节能减排、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利益相关者、扶持弱势群体、提供教育机会等方面,关注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除了将其作为一个外生变量加入到公司的治理中去,笔者认为,若要使社会责任更好地体现在公司的各项行为、决策中,则应将其与管理会计相结合,用基于社会责任的全新的管理会计来指引公司的决策及管理活动。
1.企业社会责任产生的背景
企业经营者与管理者拥有的社会的认知态度以及责任意识的多少,主要是从其履行社会义务的程度进行判断的。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体,承担社会责任是每个企业应尽的义务,也是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金融知识也被广泛运用到企业经营中来,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者与管理者开始注意到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已经开始将这一理念融入到企业的管理框架构建与价值体系的确立中去了。在以往的企业管理中,多数管理者都将经济利益的追求放在首位,却忽视了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发展的因素[1],因此市场会使企业陷入到社会风险中,甚至造成企业经营不善面临倒闭的情况。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发展,越来越多先进的管理经验被总结出来,管理者们也意识到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作用,更多的企业在管理中融入了社会责任概念。
企业要基于社会责任进行实际的管理与发展战略制定时,首先要对社会公共责任关系进行明确,确保在执行过程中不出现偏差。其次要注重对实施过程的严格管理,只有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才能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增强整体的业绩水平。最后就是要将企业的价值体系进行完善和健全,将社会责任上升到企业的战略发展地位,让其能够与企业的管理框架进行相融,进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企业社会责任与管理会计的关联
2.1企业社会责任对管理会计的意义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体系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紧密关系,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和社会责任投资等与财务中的销售利润率、资产净利率等进行有机的结合,可以使企业实现长久经济效益的实现,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所以,企业社会责任与管理会计之间也具有亲密的关系,将社会责任融入到管理会计框架的构建中,符合企业的发展的长远需要[2]。尽管,从表面或是短期效果来看,企业积极不履行社会责任会使经营管理成本升高且经济收益与业绩有所降低,但是以长远的发展眼光来看待企业社会责任与管理会计的结合发现,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的管理环境的优化以及企业风险管理成本的减少具有促进作用,对企业未来发展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2.2企业社会责任对管理会计的影响
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朝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此背景下也不断的进行着改革与深化。因此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与竞争形势也在不断增加,已经不单单局限在企业的经济实力、专利技术以及管理制度上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竞争内容延伸到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体系构建等实质内容上了,依靠综合实力的提升来增强自身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制度的不断深入,企业的竞争已经不局限在国内还要与更多国外的企业争得一席之地,因此这种社会整体意识得到了更大的提升[3]。更多的管理者意识到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管理会计框架的构建在企业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地位,是整个企业价值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因此将社会责任积极融入到对其的构建中,能够增加企业被社会的认可程度,实现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增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进行管理会计框架重建时,企业应先明确自身所具备的社会责任,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在进行对框架的完善与整合,进而通过对管理会计框架的实施,服务于社会,增强自身实力。
3.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会计框架重构
3.1对传统管理会计进行创新
企业在以往的管理会计体系中,通常会通过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资料或是其他资料,由财务管理部门进行加工与整理,最后在报告给企业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会在获得这些材料后,对企业各项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进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企业传统的管理会计制度,在实行过程中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因此极易出现违道德的行为。长此以往,企业形象会受到损害,失去社会的认可度,进而导致企业陷入发展困境[4]。因此企业应积极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到管理会计框架的重建中,这不仅是企业履行自身社会责任的方法和途径更是对传统管理会计模式的创新。在基于社会责任进行企业管理会计框架的重建过程中,企业首先应将关注对象定位在多元化的目标,并对整个体系结构框架的具体细节进行规划,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企业想通过社会责任对其管理会计框架进行优化与创新,则要对其社会责任认知也要进行创新,进而实现二者的有机整合。与此同时,还要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进行清楚的认识,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而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企业的良好发展。因此企业在进行管理会计框架的重构中,一定要对社会责任进行详细的了解,并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不同方案的制定,确保框架的灵活性,以便及时规避企业的社会风险,消除企业中违道德的行为。
3.2拓宽管理会计的管理职能
传统的管理会计框架结构中,就是将传统会计与财务会计结合的管理制度。主要包含成本会计与控制系统两大部分,企业管理者通过该体系的有效执行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变化发展,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对其管理内容及时不断的补充。企业社会责任目前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一大影响因素。因此企业为了适应社会的经济发展,应将其积极引入带管理会计框架重建中,进而拓宽其管理范围。通过对管理会计框架的重建,可以实现企业社会贡献与企业财务成果、企业收益之间的统一。在管理会计框架的重建中,企业要注意对经营成本的控制,以实现以最少的经营成本提供最大的社会经济服务能力,进而实现企业效益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共赢[5]。企业还应将社会服务作为自身的生产导向,以长远的眼光对自身进行的社会投资能够实现的投资回收进行分析。同时,企业通过对管理会计框架的实施,还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投资所收到的投资效率与成果,有效的控制企业的社会责任风险,提升企业整体的经济竞争实力。企业通过管理会计框架重建中的会计计量手段以及会计确认,可以强化企业的治理结构,进而将经营风险降至最低,实现收益的最大化。并且对企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企业环境的提升也起到极大作用。只有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管理会计框架的结构重建,实现管理会计职能范围的拓展,企业才能够更好的满足投资者、政府以及公众等多方面的需求。当前,企业要进行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要将社会责任作为其重要经营管理内容,只有进社会责任积极的纳入到管理会计框架的构建中,将二者之间进行有机的结合,企业才能够不断的获得发展机会,规避发展中所遇到的社会风险。
对于编制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作用,跨国公司早已形成共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已经成为企业必然的工作之一,报告可以提升公司财务价值。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在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舞台上,跨国公司无疑已经成为一支活跃的重要力量。目前,在华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超过190个,世界跨国公司500强中已有470多家落户中国,跨国公司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者和受益者。
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和实践最完整呈现方式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承载着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方的期待。人们尤其期待,在企业管理中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的跨国公司,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领域,是否也有出色的表现?在中国投资的跨国公司对于编制和中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国国别报告或中文版报告),特别是编制和中国区报告,究竟如何看待?
这是一道在华跨国公司必须面对的考题。
作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倡导者、记录者、推动者,早在2007年,本刊即开展了在华跨国公司中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调研。(详见《WTO经济导刊》2007年第7期:《责任之秀》)
时隔4年,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已经成为更多中国公司的选择的时候,本刊再次对在华跨国企业编制和中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调查和访谈,跟踪它们这4年来的社会责任理念和实践的进展状况。
2007年的调查访谈活动,得到了在华跨国公司的积极响应,在我们选取的58家在华跨国公司中,实际联系到48家,积极回应的达到了38家,收回问卷29份,回收率为62%。
今年的调查访谈活动,同样得到了在华跨国公司的积极响应,我们选取了79家行业领先的在华跨国公司进行访谈调研,有57家做出反应,其中回复调查问卷的达到45家,收回有效问卷42份,问卷收回率为79%。
与4年前的调研相比,如今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中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未报告的企业也有相当比例把报告的编制和列入明确计划。这说明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市场越来越重要,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华跨国公司看重并希望在中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和4年前相比,在华跨国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了明显进步,比如,越来越重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和,认为中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其本土化运营的重要标志;许多在华跨国公司将企业社会责任的全球理念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认真考虑本地利益相关方的期望;报告的跨国公司也越来越重视利益相关方对报告的反馈意见和改进建议,报告取得了超过预期的良好效果。
4年前,我们呼吁:跨国公司在给中国带来资金、技术和管理的同时,还要带来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和实践;在赢得中国市场的同时,也能“扎根中国,成为优秀企业公民”,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4年间,我们看到了进步。
而未来,我们希望看到更多企业的努力,希望越来越多的在华跨国公司,增强与本地利益相关方沟通,增强在本地的透明运营程度,结合其在中国的运营影响和价值,加入到编制中国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行列中来。报告数量明显增加,但仍有巨大空间
2011年的调研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中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2007年调研相比,国别报告的跨国公司问卷所占比例由25.9%增加到40.5%,未国别报告及中文版CSR报告的比例从55.2%下降到47.6%。2007年仅有25%企业有国别报告或者中文版报告的计划,今年这一数据随着调查样本的增大而上升到35%,但在整体数量上,仍显不够。说明跨国公司还需要加深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认识,将中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列入议事日程上来。
根据本刊的《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02-2010)》,从外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来看,外资企业报告数量增长较快,但占中国报告比率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从中国外资企业总体来看,2011年上半年中国外资实体企业数量已达到44.19万家,中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不足在华外资企业总数的0.2%,中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外资企业仍是凤毛麟角。这显示出外资企业在中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方面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为了在中国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本地利益相关方增强沟通是在华跨国公司不容回避的问题,而在中国全球报告中文版,乃至中国区报告,是赢得本地利益相关方理解和信任的重要途径。在华跨国公司更加重视中国国别报告
在选择是中国国别报告还是中文版报告时,越来越多的在华跨国公司选择中国国别报告。与2007年的调查数据相比,国别报告的跨国公司问卷所占比例由25.9%增加到40.5%,中文版报告的比例从20.7%下降到11.9%。
这和《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02-2010)》的结论也是一致的:“在所评报告中,有86%为国别报告,14%为非国别报告。国别报告比例高缘于中国市场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反映中国市场对外资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这一客观情况,同时也能反映出外资企业对在中国发展的战略意识。”
跨国公司总部如何看待其在中国的发展对于全球的贡献,中国区的领导对如何实现和中国共同发展的思考,决定了跨国公司在华报告的行动。
“对于跨国公司来说,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首先也应该是全球报告的一部分,两者之间必须把握好平衡,”巴斯夫大中华区管理董事会董事长关志华认为。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区领导的大力提倡对于公司国别报告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而公司总部的要求对于企业中文版报告有较为重要的影响。2009年,巴斯夫集团大中华区报告。这份巴斯夫在全球第一个针对一个国家(地区)的综合报告,涵盖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支柱的绩效。巴斯夫CEO兼董事会主席Jurgen Hambrecht亲自审阅并提意见。
同样,欧莱雅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发行的第一份可持续发展国别报告,也选择了中国。2010年,其全球CEO安巩亲自飞临中国参加报告会,这对于在华跨国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来讲应该算是首例。
报告更加重视“中国特色”
本次调查新增了对于国别报告风格的调查,一半以上的企业(52.9%)选择“应采用具有本土特色的报告风格”,47.1%的企业选择“与集团报告的风格保持一致”。对于
“国别报告的定位”,64.7%的企业选择“相对独立的报告,应全面展示中国区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措施和绩效”。可见,外资企业更加重视中国元素在报告中的融入。
“一个不了解索尼公司的人,读完报告后就会对企业有一个非常清晰全面的了解。”索尼中国副总裁赵斌认为,这才是一份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但这对于在华跨国公司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从‘搬运工’到‘设计师’,我们也是在慢慢探索”,自2006年以来,索尼中国已连续了6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作为索尼在中国的社会责任事业的最高负责人,赵斌在回顾这一历程时感触良多。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几乎是原文照搬总部的报告。因为我们没有经验,也没有太多自己的项目可以说。而几年过去,索尼在中国发展到了5万员工,更广泛地接触到了各个方面,也建立了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于是我们增发了索尼中国的国别报告”。
素尼中国连续6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经历,表明了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对索尼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更表明了索尼对于中国利益相关方的重视。其他连续在中国报告的跨国公司的经验和体会也证明了这一点。报告编制呈现多元化趋势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无论是编制方式、参与编制的部门、编制参考的依据、编制的反馈等等,在华跨国公司中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都呈现越来越多元化的趋势。
在2007年的调查中,没有一家在华跨国公司选择请第三方机构参与编写社会责任报告,而现在,已经有不少跨国公司选择请第三方机构参与编写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而过去无人选择的依照“中国区自行制定的原则和框架”编制报告的选项,现在也有了29.4%的企业选择。
赵斌为记者列举了索尼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新变化:“社会责任理念方面,原本是比较狭窄的,现在比较宽泛,已经涉及到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内容上不断地丰富,并且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更生动;从编制的标准和框架上,也越来越科学化。总结起来,可以说是越来越精益求精。”
在华跨国公司中国区报告,在重视本地利益相关方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求以本地的利益相关方关注的议题来构建报告的框架,表明部分在华跨国公司的本地化运营更进了一步,值得积极肯定。
报告越来越重视与利益相关方沟通
“回应中国利益相关方期待”,在回答“中国国别报告的动机”问题时,NEC中国有限公司在所列选项外特别加上了这一条。而这也是一份报告为企业带来的审视视角的转变。
员工无疑是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方。从3年前编制中国区第一份可持续发展报告起,帝斯曼(中国)就发现,在各个部门搜集资料或者进行进一步资料的确认和撰写的时候,不同的员工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千差万别。“编制报告是挑战也是机遇,是对内部员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一个良好的契机”。正是如此,帝斯曼中国的每一份报告,都收到了来自于员工的特别意见,并对此进行回复,反馈到相关部门,改进公司管理。
连续2次获评金蜜蜂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东芝集团,在《东芝集团CSR报告书2009》报告中,遵循“重要性”原则,重点披露了利益相关方关切的信息。此外,东芝集团报告采用ISO 26000社会责任指南中的7大社会责任议题作为报告框架,反映出ISO 26000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影响的趋势。
巴斯夫在报告的同时,还会举办利益相关方对话,邀请学者、专家、不同的利益相关方与他们分享报告成果,并征求意见,以便做好下一年的编制工作。
在2011年调查中,选择将“加强报告编制过程中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作为报告编制改进方向的企业占了绝大多数,分别达到了82.4%(国别报告)和80%(中文版报告)。
重视报告的预警和督促作用
此外,报告不仅作为沟通的有效工具,更作为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工具之一,对企业发展风险有一定的预警效应和督促改进作用。
国际金融公司(IFC)中国咨询服务运营官陈蓉在本刊主办的“第三届企业社会责任国际研讨会”上发言,特地提到了报告的沟通和预警功能,她还从投资者的角度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报告是否应该披露负面信息,“如果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只披露正面信息,投资者会怎样看呢?他会觉得你不够诚信,日后一旦发现负面信息,对你的信任度就降低了。这样后续的投资、合作就是一个问号”。
在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显然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一个共同的更可持续的发展环境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对于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很多受访者都坦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不断,让企业对外披露的尺度和可信度大大增强,许多以往不明确是否能够披露的信息变得越来越透明,并且更加注重的方式以及报告本身的友好性。
期待越来越多的在华跨国公司中文报告
“可持续发展报告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与时俱进,和我们所身处的世界可持续发展”。帝斯曼中国社会责任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希望通过社会责任报告能够让利益相关方、同行帮助自身进步。
应该说,与4年前相比,跨国公司对于中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已经有了更成熟的认知与思考,但还面临很多挑战,比如管理体制的挑战、员工认识的挑战、编制技术困难的挑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