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酒的文化知识

关于酒的文化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酒的文化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酒的文化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徽雕 展示设计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J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b)-0018-01

1 婺源徽雕文化的展示对象

徽雕文化发源于宋代,鼎盛于明清,是古徽州重要的工艺美术精粹。婺源原属于古徽州的一个县,解放后在行政区域上划归江西,但是其风俗习惯文化基础都是与徽州文化一脉相承的,其著名的“婺源三雕”(木雕、石雕、砖雕)也是徽雕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具有典型的代表性。2009年婺源著名的雕刻大师俞有桂被文化部授予徽州三雕(婺源三雕)代表性传承人,这是国家对于徽雕文化遗产保护的极大认可与重视。此次非遗的实验性记录研究就以传承人所在的传承基地建设一个700m2的徽雕艺术馆为突破口,对于这项文化的展示内容是需要进行前期的详细策划,雕刻品的陈设是此次展示最为重要的展品,通过与“非遗”大师俞有桂的调研交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其展品主要确定在根雕艺术品、木雕家具、古建筑的砖雕石雕装饰部件三个主要方面。徽雕主要是依附于建筑装饰和徽州家具而存在,经过装饰性的发展之后产生了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根雕、木雕艺术品体系。在图片和文字展示方面主要是关于徽雕文化的发展历程简介、雕刻技艺简介、材料的展示介绍及最近几年这项“非遗”行业所获得的传承性发展与创新四个方面来进行。但是要将这些作品、图片及文字合理地植根于地域性的浓缩空间中,并与空间融为一体来使观众感受到沉淀的历史文化氛围是需要仔细推敲斟酌的事情。最好的方法便是从与当地环境、文化的类型学建构着手,来寻找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文化符号,这样设计出来的空间就会与历史、环境与文脉产生某种天然的联系。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先进行广谱式的考察,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沟通,将婺源所有与徽雕有关的地理环境、人文特色进行归档研究。通过资料及现场调研分析得出当地具有特色的文化符号主要有:江湾古村落群及萧江宗祠、非遗传承人的故乡汪口村、婺源步行街、婺源景观桥、沱川理坑为代表的徽州古建筑群、当地著名的自然景观油菜花及月亮湾等。其文化符号中有完全传统遗留的徽雕艺术,有与现代地域发展结合而创新的徽雕艺术,还有哺育徽雕艺术的基础性自然环境代表,就完全能够有机地串联成一个能够反映非遗传承基地发展现状的背景资源。

2 展示氛围的营造与展示方法

2.1 利用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手段进行非遗文化的多媒体展示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互动投影视频,其主要内容是关于讲述徽雕的发展历程、华龙徽雕非遗基地的发展历程、已研发成功的代表性项目和作品以及相关史料典籍的数据库链接等。参观者可以根据触动触摸屏进行选择性点击,与此相链接的是一个完整的徽雕多媒体资源库平台建设,其中包括这个展馆所容纳不下的所有徽雕艺术品的基本背景资料及相关数据、相关的影像视频资料以及个性化定制的选择服务等。展厅中的部分展品比如龙椅采用360度旋转的动态展示,配合其背景的虚拟展示墙面产生一种虚实结合的幻影空间效果展示。对于前期调研过程中所发掘的文化符号也要进行科技化的展示融合,比如由该基地所完成的景观桥、萧江宗祠、步行街等大型项目以微缩模型的形式加以展示,其周围的场景以现实中的周围的活动场景作为动态背景进行影像投射,使其更具备真实性和趣味性。

2.2 注重在展示过程中的互动体验性

在参观的过程中使部分家具类展品可以与参观者产生互动体验关系,参观者可以亲身的坐在或者躺在相关的座椅及木床上进行舒适性体验。在参观完木雕艺术品的时候可以在展厅的雕刻体验区自己动手雕刻一些相对简单的小艺术品作为纪念,让更多的人感觉到这项艺术的博大精深及保护发展的重要性。又比如在进行古建门头砖雕的展示时就会出现两种思路,一种是将收集回来的古建零件在展厅的某一入口处进行重新的拼接组合,复原其原来的面貌,而另一种思路是用等比例的图片或投影将这个门头的原始样貌展现在墙上,然后在图像旁边的墙上以人视线的范围内为基准安装玻璃展示盒,将零部件展示其中,零部件的盒子用发光的灯线指引在图像中的原始位置,这样的展示效果显然就更加具有体验性,因为一般平时人们只能看到高高在上的门头,而以人视角来观察这些组件显然更加别具一格,令参观者印象深刻。

2.3 流线及空间排布的趣味性设计

在流线上由于整个展厅的空间面积并不大,只有700 m2,因此适当增加其室内的流线长度是非常有必要的。整个流线采用造园方法中的借景、对景等基本方法,使参观者在整个过程中的任何视线都有相应的主展物品呈现其中。在铺地材质上也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在统柜和零散的展区就用PVC等反光适宜的材料来与整个叙述性“博物馆”展示的语言来表达徽雕的发展历史和静谧的艺术氛围,而在套件样板中则用青石板的铺地来还原真正徽派室内空间的特质,来展现最为现实的生活场景。在整个流线的设置中使叙述性“博物馆”展示方法与场景式样板空间相结合穿插,以避免其参观的乏味性,并且整个展示空间的光照也会不断的进行亮暗交替,来增强展示“过程中”的体验印象。

3 文化遗产空间化记录的后续设计研发保护

对于徽雕的艺术馆记录设计其实只是对于这项非遗保护的第一步,而要真正发掘这项非遗文化就必须进行更为深层次的梳理规整,将其所有的价值性资料完整的记录下来,比如在后期可以进行多媒体资源数据库平台建设和徽雕的大型数字化虚拟博物馆设计,与现代高科技的结合更能够焕发出传统工艺的魅力价值,虚拟化的空间记录是当下人们更为方便且更容易接受的保护方式,可以结合徽雕文化和数字化虚拟展示的最新技术进行了原创性的研发运用,当完成对这项非遗的保护和展示两个方面工作之后便可以与市场商业接轨,建立“产学研“的互动平台自行运营体系,解决这项非遗事业后继无人的现状。由于目前非遗的此类数据库及虚拟展示平台系统大都是由政府出资运营维持,长此以往势必增加政府负担,并且不能够激活传统非遗的现代化应用,通过平台的搭建策划一种自行运营的模式,使其带来的经济效益能够满足平台的运作费用,使非文化遗产平台摆脱完全依赖政府的局面自行发展,这才是对于传统文化复兴、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创意产业的重要示范途径。

参考文献

关于酒的文化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现代化 政治稳定 家庭承包责任制

一、引言

中国现代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动力部分来自于西方国家现代化压力的输入,更多来自社会结构深层矛盾所突显的生存与发展的压力。“现代化则指实际接受新的忠诚感和现代生活方式,其结果是采用新的科学技术,形成新的社会结构。”[1 ]中国以先进国家为参照来创设各种与传统社会完全不同的制度安排,期望通过现代化进程以走进现代化。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的现代化具有浓厚的刻意安排的韵味,与西方国家所经历的自发性的现代化有所不同。而中国特殊的现代化在经历短暂的停顿之后,在整个社会重新探寻中国的现代化的更优方式的情境之下,家庭承包责任制得以创设。“农民的行为和农村制度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外部世界压力所做出的反应。” [2 ]中国现代化进程需要政治稳定以及稳定的社会环境,必须要有一定的战略与资源,而正是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其提供了相关的条件。因此研究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可以助益与中国的现代化,亦可以对涉及农村问题的改革中有所助益。清楚家庭承包责任制与现代化的内在关联之后,就可以从现代化的整个动态过程去考虑和解决“三农”问题。本文对现代化中的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与政治稳定研究限定于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在此时空条件下研究两者的关系。

二、现代化进程中的土地制度安排

现代化涉及各个领域的彻底改革,强调突破传统,在整个过程中高度依赖于现代科技,更需要社会政治稳定。通过政治稳定促进合理的政治秩序,这种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是现代化平稳发展的有利解释。“事实上,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3 ]但家庭承包责任制在现代化中的巨大作用正好来源于它所提供的政治与社会的稳定。

中国现代化进程需要政治稳定以及稳定的社会环境和一定的战略与资源,正是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其提供了相关的条件。而“农民参与复杂的政治组织是出于想解决经济危机这一物质动因。农民把政治看作是他们被迫进入的大的外部世界的一部分。” [4 ]当他们在对自己的生活和生产可以进行自主安排之后,缓解了更进一步的政治参与,从而保持了整个环境的稳定,当然这其中有农民的实践智慧和理性思考,不排除心里因素的影响。家庭承包责任制并非仅是一种政策,其含有相当的实践智慧和政治考量以及对历史的清醒认识,这种制度本身就为现代化提供了一种缓冲地带,集合了现代化所需的资源,由此直接影响现代化的进程。如果将这一制度抽离,会发现中国就将缺乏各种资源与助力,缺乏政治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现阶段的现代化的一些需求。

如果缺乏政治稳定以及由此而来的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各种资源,中国现代化是否可以顺利的平稳进行?如果不存在家庭承包责任制,中国现代化所需的条件将通过何种方式从何而来?这都需要做出理性的分析。而政治稳定,是任何致力于现代化发展的国家都必须竭力维护的基本社会环境。农村的正常发展必须以农村政治稳定为前提,农村政治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稳定的诉求。在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发生了一系列剧烈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迁,国家与乡村、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面临着大变动和再构造的格局,农村社会渐渐出现了一些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但由于获得政治稳定的手段和达到政治发展的途径经常彼此冲突,以至于出现了为追求政治稳定而牺牲政治发展的现象。

三、家庭承包责任制与稳定

现代化涉及多个领域,比如农业现代化,就涉及的其它相关领域。如若将家庭承包责任制与中国现代化整个过程分开考虑,将致使家庭承包责任制在现代化中的对政治稳定的作用被忽视。由此可能会认为这种土地制度造成了农业的落后,从而延缓了中国现代化的整个过程,进而研究土地私有可能性。如此就在无形中否认了家庭承包责任制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以消极的后果否认整个动态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不过土地私有并不能从逻辑上推导出对农民权利的保障。当政治权力缺少制衡时,私有制度本身也将是脆弱的。此外,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并不构成农业相对落后直接原因。如果将这种制度仅仅视为一种手段,可能将忽视这种制度所含有的政治,历史智慧。对实践考察的缺乏,往往从方法论上出现偏差,从而并未看到两者之间的深刻的关联。

(一)人力资源的提供和政治参与的适当弱化与延缓。“顾名思义,当前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就是指我国农民参与政治生活,试图影响各级各部门的干部及其决策的行为。”[5 ]家庭承包责任制通过制度本身来调节资源与人的行为方式。

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农民提供了必要的生活来源,在缺乏社会福利的情况下,使人们可以关注与自己生活的改善,为现代化提供了所需人力资源,缓解了政治参与压力。当现代化过程中所涉及的城市化未能及时实现时,这种土地制度就是一中缓冲地带。

尽管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政治参与的范围,但却产生过积极作用。“政治制度影响到资源的配置,而资源也反过来影响整治行动者的权力,并因此而对政治制度产生影响。”[7 ]。但这些似乎无法解释:“三农”相对落后的现状,产生了逻辑上的紧张。如果说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提供了政治稳定和大量资源,从而积极促进了现代化,而现代化进程又必然含有农业的现代化,但缘何现实与逻辑上的推理相背?其一是本文着眼于现代化整个全局,并不仅仅只限与农业这一领域,它毕竟培养了农民的主体意识。正是这种发展上的不平衡为其他方面的现代化提供了必要条件。农业的现代化的缓慢并不能否认整个社会在现代化方面的努力。此外,并非是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本身造成了农业的相对落后。

(二) 所需各种自然资源。家庭承包责任制对整个社会现代化所需资源的提供并不以显性的方式进行,资源的提供往往是求助于一定的制度安排,由此解决转移资源的合法性问题。这些制度安排则或隐或明的将现代化所需的各种资源由乡村转入城市和工业。

(三)土地制度的保障作用。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的现代化所需的人力以及资源支持必然依赖于自身的存量以及发展,而这其中相当的存量来自于农村,在这种具有顺序的人为的刻意安排中,对农村以及农民的生活保障很难像城市的一样来由公共机构提供,那么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具备生活保障功能也就成为这种历史环境的必然选择。

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此种保障功能在于为农民提供生活以及进一步发展所需的生活资料以及更深层次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这种保障功能并不如一般的生活保障制度那样明显地发挥着作用,更多的时候是以隐性的方式作用于农民本身,很难从表面观察到。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功能所带来的对农民心里的深刻影响,在生活得到保障之后其心理层面所需求的安全感以及归属感则成为一种必然而然的事情,而这种心理层面的真实感受则直接与稳定相关联。因为只有当在生活得到保障以及随后有了心理层面的稳定感,人们才不会有被边缘化的感觉,从而对自身利益的诉求也将在制度所允许的范围之内,稳定也将得以保持。

(四)正向的激励作用。制度本身对确定性的保证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行为者的激励。当确定的重复由制度安排来保证时,制度的激励作用毫无疑问将是构成制度的众多作用的正向性的作用。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激励作用恰恰在于由此其所带来的确定性以及对自身生活自治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当其他人的行为以及自身利益能够得到相应的制度保障时,农民无论是出于自身利益算计还是按照制度安排去实现自身目标都将获得来自这种制度的激励。另外,家庭承包责任制也给予了农民改变自身处境的巨大空间以及可能性,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激励的作用。

(五)积极的约束作用。在现代化进程中,家庭承包责任制在其中发挥着积极约束作用,只是这种约束作用并非一直如此,其亦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差。不过毫无疑问的是,制度无论如何对人们行为的影响都是深刻的,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民的偏好的产生,进而制约人们的行为方式。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在对农民行为上的约束作用是明显的,而且农民本身的偏好亦由此制度产生。这种约束作用通过农村以及农业整体环境的重新塑造而深刻地约束着农民的行为选择。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此种积极的约束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既保证了制度的有效性以及减少了农民行为成本,但也构成了对农民创制的影响。不过这种积极的约束作用还是构成了对稳定的支撑因素。

(六)利益分配功能。在某种意义上,制度对利益的分配是制度保证秩序的以及确定性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在农民利益以及集体利益的分配中就有决定性的作用,利益分配在制度的确定性当中减少了由于利益分配不公而带来的纠纷以及利益上的模糊状态,从而也就从更具针对性的角度减少了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更为理性地划分农民之间以及农民与集体之间的利益,使其自身利益能够得到相应的保障,而农民也由此获得了改善自身处境的积极性。

(七)合法性基础保证。符合环境且具有效率的制度往往与合法性的扩大正相关,而合法性基础的扩大也就毫无疑问构成了对稳定积极支撑作用。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对合法性基础的扩大来源于其他功能综合作用。

四、结语

家庭承包责任制作为农业的基础,将各领域通过其所提供的资源横向联系起来。我们不否认存在对农民权利的侵害,当这并不能推出土地私有就是理想的替代选择。从历史经验可知,在土地私有的情况下,如若对政治权力的限制缺乏,私有本身可能成为侵害农民权利的手段。另外,本文为追述性研究,着重点在与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曾经发挥过的作用,不做合法性与道义判断。因此本文暂不涉及可能的民主问题,尽量缩小研究范围。此外民主与现代化之间并不存在逻辑上的必然联系,民主是否必然促进中国的现代化,这仍值得商榷,在此意义上这并不与本文主旨相背。由此本文所得出的结论为:

(一)家庭承包责任制是一项深刻改变了中国农业传统状况、农村政治文化的积极实践,有效地改变了传统制度以及社会环境,为中国现代化的继续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力量。

政治文化这一概念的提出者阿尔蒙德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制度,信仰和情感”。而“单纯的接触现代社会,并不是农村中文化变迁的充分条件。”[8 ]但家庭承包责任制在无形当中改变着中国传统的农村政治文化,为传统的农村政治文化的变迁提供了充分条件。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是的农民具有支配自己劳动的自由和择业的自由,选择离开农村以祈求改变自己的生活境况。此外,这种土地制度带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促进了移入地的经济发展,亦在很大程度上对移出地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与资金。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又为推进农村民主建设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另外,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农民对村级集体组织的经济依附性。

(二)家庭承包责任制是一种中国特色的土地制度,创造出了惊人的政治稳定,构成了改革开放以后现代化进程中政治稳定的支撑性因素。

1、家庭土地承包责任制在很大程度上给予农村劳动力大量的可能性,他们有了支配自己劳动力的自由和择业的自由,这为农业家庭兼营他业创造了条件。而农业家庭从事非农产业成为农民合乎理性的选择,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节省了城市化成本,进而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

2、家庭承包经营制为农民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的担忧。

(三)家庭承包责任制提供了中国现代化所需的各种资源,充分提供中国现代化所需的原始积累。

(四)政治参与的适当控制并不能说明其正当性,但是却实际上产生了与当时现代化所需要的政治稳定。因为“政治参与程度低的社会,其政治制度化的程度和具有较高政治参与的社会相比,可能要低的很多,但是一个两者都低的社会,与具有较高程度的制度化和更高程度的参与的社会相比,其稳定性可能会更高。” [9 ]家庭承包责任制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农民政治参与的诉求,似乎与民主所要求的大量的政治参与相悖,这似乎并不能证明其合理性。但是恰恰由于这种政治参与的适当控制与延缓造就了现代化进程所需的政治稳定。

(五)家庭承包责任制同时引致了失地以及相应的对农民权利侵害的问题,其进入一个不稳定地带,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而抵消了本身在前期所带来的政治稳定,正是前期的稳定导致了进一步不稳定的可能。它可以进一步深化,也可以变成毫无意义的空壳。尽管“在任何一种情况下,规模是决定对个体利益自发、理性的追求是否导致有利于集团的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比起大集团来,小集团能够更好地增进其共同利益。”[10 ]但是一般而言,在中国农民的生存境况和由此导致的集体行动常常关乎整个社会的稳定。城市与乡村所存在的差距以及被边缘化可能引起政治不稳定以及政治参与诉求的扩大。

(六)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将来必须根据现实情况不断的进行适当的改革,满足一定的政治参与诉求,保障农民的利益。由于“个体之所以会遵循这种行为模式,是因为偏离会使个体的境况变得更坏。制度对于解决集体行动困境的贡献越大,或者说制度使得交换的活力越多,它就越有活力。” [11 ]所以:

1、当经济发展放缓时,尽管由于这种土地制度而容纳了返乡的农民工,但是如果时间超过了这种制度的容量,那可能就是不稳定的源头。

2、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土地征用由政府主导,从而造成的对农民利益的伤害。

3、这种制度并未赋予农民土地所有权,从而导致投入过少,农民收入不高,农业发展的前景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我们应该“及早重视政治组织和现代化的政治制度的创建等问题,当使现代化进程较为顺利而稳妥。” [12 ]

本文并不试图去证明这种土地制度的合理性,只是对已有的作用进行可能的研究,进而探讨这种制度的实际作用,期望能够助益于理解中国的农村现状。“任何制度分析的核心都是这样一个问题;即制度如何影响个人的行为。毕竟,制度是通过个人的行动才对结果长生影响的。” [13 ]这也就是说,问题的解决并不在于事先给予农民怎样的标准,而是在给予其选择与创制的权力。

参考文献:

[1] J. 米格代尔.农民、政治与革命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6 P8

[2] J. 米格代尔.农民、政治与革命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6 P13

[3] 塞谬尔・亨延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 1989 P38

[4] J. 米格代尔.农民、政治与革命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6 P13

[5] 程同顺.当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研究[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0 P241

[6] 于建嵘.岳村整治[M].北京:商务出版社 2001.12 P420

[7] James G. March, Johan P. Olsen,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Organizational Factor in Political Life[J].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984 VOi.78,739

[8] J. 米格代尔.农民、政治与革命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6 P12

[9] 塞谬尔・亨延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 1989 P73

[10] 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格致出版社 上海三联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P42

[11] Peter A. Hall, Rosemary C.R. Taylor, the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re Schools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J]. Political Studies, 1996 XLIV937

[12] 塞谬尔・亨延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 1989 P42

关于酒的文化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一、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员工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

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员工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是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推进企业职工素质教育的内在需求。是丰富企业员工精神文化生活,改善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状态,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维护职工的文化权益,构建和谐矿山的需要,职工不但有获得劳动报酬的要求,也有享受不同程度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因此,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提升职工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矿山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

由于矿山通常都是地处偏远高寒山区,生活、医疗、教育、交通方面的条件一般都不会十分便利,相比居住在城市或郊区的人来说,工作生活环境都会显得比较艰苦,生活娱乐方式和内容会显得比较单一和枯燥,因此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建设一般都会相对滞后,而且大多矿山企业的职工文化程度都不很高、精神文化生活贫乏,常常处于工作、吃饭、睡觉这种“三点一线”的枯燥的生活状态,业余时间常常无所事事。

我矿山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

1、职工的年轻化程度和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平均年龄在23岁左右,均在技校,中专,大专,本科院校毕业学生之列,但由于每一位职工在不同学历层次和受教育程度上形成的较大差异往往会凸显出不同人群的精神文化生活状态的差异性。2、职工环保意识、法律意识、志愿服务意识和义务劳动意识较高,大多都有较强的团队意识,有较强的荣誉感和进取精神,但也有少部分人具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小市民思想,甚至还有极少数人不但不主动参与组织的活动,反而还会讥言相加,做出一些破坏团结,影响员工士气的行为,成为矿山生产建设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3、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得到改善,公司不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1)在矿山生活办公区域加强了绿化,采购种植了各式花木,美化了环境,配置了安全警示标语标示,逐步规范完善了安全生产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员工生活工作环境的舒适度。(2)在生活区配设了篮球场、羽毛球场、活动室等生活休闲设施及相关设备,为满足职工群众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三、我矿山职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方向

1、职工群众对科学技术知识重要性的认识显著提高,自主提升学历已取得学业证书或在读的员工占矿山总人数的30%以上。2、职工群众的环保意识、法律意识、安全意识、要求民主化管理的意识逐步增强,对生活工作条件的要求有所提高,需要不断的提高和完善公共服务质量。3、职工群众在集体募捐,集体消费等方面越来越有主见,越趋向于较为理智的方面发展。4、对于节日活动形式和内容要求更加具有创造性、时代性、娱乐性。5、对实用技能知识的需求大大提高,例如管理方面的知识,安全生产技能知识,紧急避险和自救的知识等。6、希望享受到更多的培训或再教育机会,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我。

四、我矿山精神文化发展存在问题。

1、获得先进思想的途径少,很多群众多只知道主流思想的大标题,却对内容不清楚甚至不知。2、仍有少数群众的思想比较落后,影响了其他职工群众的进步。个别职工只考虑个人利益,仍有一些旧观念旧思想在矿山蔓延,对推进矿山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阻碍。3、职工参加公司组织的学习培训所占比例不大。参加各种短期和中长期培训的人数较少,覆盖面较小。4、大部分职工群众意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性,但又很难主动地去加强学习,提升科学文化知识水平。

五、解决矿山精神文化发展的建议。

1、督促员工学习。结合学习型企业创建、企业文化宣贯等工作,在组织员工学习政治、业务、技术的同时要善于引指员工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为员工提供发挥聪明才智的平台,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注意发现各类典型人才。2、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搭建平台。加强矿山公共场所的文化设施建设,设立专门的文化娱乐活动室,方便职工群众参加文化体育活动,活跃职工文化生活,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参与到社会文化活动中来。3、加强文化活动及矿山生活工作环境的监管,为职工群众营造健康和谐的文化环境。4、提高群众的文化建设意识。做好宣传,提高群众自主学习能力,加强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关于酒的文化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简历;价值观;必要成分;可选成分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3-0090-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3-045

[本刊网址]http://

引 言

在当下语境之中,求职者想要在跨国企业获取工作,简历作为求职者的敲门砖,必然成为关注的焦点。大多数学者在研究中英简历差异时将侧重点放在了翻译层面,仅部分学者对简历内容的差异做了简易的总结,本文运用Hasan的语类结构浅势理论作为分析方法,将中英两种简历内容的成分进行对比,并且从文化价值取向的角度对差异进行解释,找出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

一、语类结构潜势理论概述

哈桑(Hasan)于1985年首次提出了语类结构潜势理论(Generic Structure Potential,GSP)她认为某一特定语类在原则上都有自己生成语篇的固定潜势,也就是说每个语类都有结构浅势,有必选成分和可选成分,必选成分决定类型,可选成分决定语篇的多样性。需要说明的是,语类结构在本文中是语篇的意义结构而不是形式结构,语类结构潜势是在同一语类中语篇结构的潜势。也就是说,属于同一语类的语篇结构应是从这个语类潜势中进行选择的结果。

哈桑认为语篇的独特性是由情景语境的三个变量决定的,即语场(field),语旨(tenor),语式(mode)。语场指实际发生的事情,语言发生的环境,包括谈话话题,谈话者及其他参与者所参加的整个活动;语旨指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包括参与者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角色。语式指语言交际的渠道或媒介。情景语境的这三个组成部分决定语言意义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情景语境三个变量的综合就是一个语境配置(Contextual Configuration),决定了一个语类的结构潜势(Generic Structure Potential--GSP),即一个“语类”。语类结构潜势是一个语类中所有语篇产生的源泉和系统,它包括必要成分、可选成分。必要成分及其顺序决定语类。也就是说具有相同必要成分的语篇属于同一个语类。可选成分属于同一语类的语篇变异现象。根据上面对哈桑的GSP理论的总结,可知语境配置可预测语类的必要成分和可选成分,因而可预测语类结构潜势。

二、中英文简历的语类分析

在分析中英文简历语类之前,首先要确定语料搜集的范围和简历的情境构成。其次分别找出中、英文两种简历中出现的成分,通过成分出现的概率,可判断出哪些成分为必要成分,哪些成分为可选成分。

(一)语料搜集

简历(resume),顾名思义,就是对个人学历,经历,以及其他有关情况所作的简明扼要的书面介绍。它是有针对性、规范化、逻辑化的书面表达。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随机抽取的50份以中文为母语的求职者完成的中文简历和50份以英文为母语的求职者完成的英文简历。简历所涉及的行业较为广泛,包括银行、教育、法律、政府、媒体等,在简历搜集过程中作者发现,不分国界,凡相对正式的部门例如政府、学校、医院等均不接受个人设计的简历,而是要求统一填写规定的应聘简历,因此在搜集的中英共100份简历当中,也可划分为50份个人简历和50份应聘简历。

(二)简历的情景构成

语场:求职者向招聘者介绍自身情况。

语旨:参与者角色:求职者与招聘人员;社会地位:阶级性。

语式:渠道:书面符号,媒介:书面媒介。

简历的目的:通过求职者向招聘单位提供个人信息的简要介绍来获取相应职位的面试机会,并且最终获得工作机会。

(三)中英文简历的语类结构潜势

通过对中英文两种简历语类的必要成分和可选成分的分析确认,文章总结出中英文两种简历的语类结构潜势。

1.中文简历语篇中的必要成分和可选成分的分析和确认

一般来说,中文简历包括下列成分,这些成分可以根据Hasan的语类结构潜势理论归纳为必要成分和可选成分

1.求职者姓名:姓名、曾用名。2.个人自然属性:性别、出生年月、身高等。3.个人社会属:民族、政治面貌、婚姻状况等。4.联系方式: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5.教育或培训经历:学历、所学专业、培训经历等。6.工作经历:工作经历、担任职务、职位等。7.求职意象:求职意象、月薪要求等。8.个人概述:自我简介、自我评价。9.兴趣爱好:兴趣爱好、特长。10.执照或技能: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专业技术水平等。1 1.奖惩情况:奖惩情况。12.发展方向:发展方向、事业规划。13.家庭背景: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等。14.分割符号:表格分隔、强调符号等。

依据Hasan的语类结构潜势得出简历的必要成分和可选成分如图2。

通过图1可以看出求职者姓名、个人自然属性、个人社会属性、联系方式、教育或培训经历、工作经历、分割符这7项成分在50份中文简历中出现的频率为100%,因此可确认以上7项成分为中文简历语篇中的必要成分。语篇除必要成分外,按照出现概率的百分比,可依次将其他出现的成分排列为:求职意向>执照或技能>个人概述>奖惩情况>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发展方向>座右铭。

2.英文简历语篇中的必要成分和可选成分的分析

1.求职者全名:姓名、曾用名。2.联络方式:手机号码、长期地址、邮箱等。3.执照或技能:驾驶证、语言水平、计算机水平等。4.教育或培训经历:学校名称、专业、实习经历等。5.社会工作经历:实习经历、职位、人事部门电话、监管人姓名电话等。6.美国合法工作许可:合法年龄确认、社会安全号码等。7.职业见证人:电话、邮箱、关系等8.求职意向:求职意象、月薪要求等。9.奖惩情况:奖励情况。10.参加活动或加入团体:组织会员、联盟成员。11.服兵役情况:服兵役。12.个人概述:个人资质概述。13.分隔符:分隔符,重点符号等。依据Hasan的语类结构潜势得出英文简历的必要成分和可选成分如图2:

通过图2可以看出,求职者姓名、联系方式、教育或培训经历、社会工作经历、分割符这5项成分在50份简历中出现的频率为100%,因此可确认以上5项成分为英文简历语篇中的必要成分。语篇除必要成分外,按照出现频率的百分比,可选成分依次排列为:求职意向>执照或技能>合法工作许可>职业见证人>个人资质概述>服兵役情况>组织成员>奖惩情况。

三、中英文简历语类结构总结

以上研究表明,中英文两种简历的必要成分和可选成分都存在着共性与差异性。

两者必要成分的共性总结。两者的必要成分都包含求职者姓名、联系方式、教育或培训经历、工作经历、分割符5项成分。通过简历的情景构成分析,编写简历的目的是求职者为了向招聘单位简要的介绍个人信息,首先求职者姓名作为个人的称号是必不可少的。其次教育和培训经历是招聘单位衡量应聘者资质的最客观、最直接的方法,工作经历作为招聘负责人重视的内容,在简历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体现了个人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再次,当求职者符合招聘要求时,招聘负责人则会对求职者进行告知,以此体现联系方式存在的必然性。对于分隔符和强调成分的必要性,由于简历是对个人情况的高度概括,求职者为使招聘者迅速而准确的找到所需信息,需要强化每一个小标题,因此借助分隔或强调符号来实现。

两者必要成分存在的差异性总结。中文简历包含求职者的个人属性和社会属性,而英文简历并不包含这两项成分,差异存在的原因在下文进行解释。

两者可选成分的共性总结。可选成分是否在中英文简历中出现是根据求职者的实际经历来确定的。经历包括求职者是否拥有某种技能,是否获得过执照、奖励,是否参加过活动或社团,是否服过兵役。除此之外,可选成分的出现还受求职者的个人意图及求职意向的影响。例如兴趣爱好、座右铭这一类体现求职者的性格特征和工作态度的成分;以及个人概述、资格总结这一类体现求职者对自身优势评价总结的成分。如果以上成分有助于求职者获取所谋求的职位,增加应聘机会,那么这类可选成分就会出现。

两者可选成分的差异性总结。由于不同的招聘单位对简历的内容有不同的要求,导致了可选成分存在的明显的差异。在50份中文简历中,家庭背景这一成分出现概率为48%;在50份英文简历中,职业见证人成分出现概率为38%。这部分存在的差异,在下文价值观取向的角度进行解释。

四、中英简历的价值取向分析

通过上文的归纳总结,针对中英文两种简历存在的差异,文章通过价值取向的三个不同视角分别进行分析。

(一)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视角下的分析

20世纪60年代末,荷兰学者吉尔特霍夫斯泰德进行了文化价值观调查,在75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内地的个人主义指数排名为56-61,表明中国大陆倾向于集体主义的文化,而美国排名为第1位,是典型的个人主义的文化。个人主义倾向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对松散,对自身和小家庭保护意识较强;而集体主义倾向的社会则十分注重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而对自身的利益保护相对较弱。个人主义文化强调所有的个人都具有相同和平等的权利和责任,推崇自我独立、相互尊重和个人隐私,并且强调对隐私的合理合法化;而集体主义文化的隐私意识却相对淡薄,保护个人隐私的要求也并不强烈。因此在中英文简历语篇必要成分对比中得出,中国求职者将个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与个人工作能力并无直接关系的两项视为求职简历中的必要成分。而在英文简历中这两项内容在50份英文简历中均未出现。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集体主义,集体的利益永远大于个人的利益,家庭作为一个小的集体,他的集体成员即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很强的依赖性。集体主义的家庭观强调集体认同、内部团结、情感依赖和资源共享。因此在集体主义文化的国家,了解求职者的家庭成员可判断求职者的社会地位。在50份中文简历中,家庭背景一项出现的概率为48%,其内容包含直系亲属的姓名、关系、工作单位以及职务地位。招聘单位通过此项内容对求职者进行进一步了解。个人主义文化的美国形成的家庭观强调独立、自由、平等,也就是说每个家庭成员都是以个体为中心,每个个体重视自身的需要和价值,与家庭相对独立,在美国受到强烈个人主义价值驱使,求职者更为独立,极少将个人家庭成员与自身发展建立联系,因此家庭背景对于个人求职并没有直接和广泛的影响,英文简历中也并没有出现家庭背景这一可选项。

(二)高低情境文化视角下的分析

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根据人们在沟通过程中信息传递与接受的准确性和清晰性提出了高情境文化(high-context cul-ture)和低情境文化(low-context culture)分析构架。1976年,爱德华霍尔总结了高情境文化的特点是:不重视外显性的口语讯息;重要信息通常表现在时空、情况与关系等情境性线索;高度强调和谐;注重建立社会信任;并具有模棱两可的语言与偏好沉默的倾向。低情境文化的特点是:不重视沟通的情境脉络;重要信息通常表现在外显性的口语表达。在50份英文简历中,职业见证人一项出现概率为38%,求职者列出了除亲属以外的前雇主、导师或同事等人的联系方式,并且在表格内说明可以直接联系以上人员证实个人的工作表现和工作能力。通过这样外显性、直白的信息传递来获取求职者的个人信息属于低情景文化的主要特点。而在中文简历中并没有出现此项内容,招聘人更偏向通过时空、情况与关系等情景性线索来判断求职者,这体现了高情境文化维护和谐、注重倍任、保护面子的一个方面。低情境文化的优点是以理性来实现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而高情景文化的优点则有利于建立雇主与雇员的信任和管理过程中的融洽。

(三)权力距离视角下的分析

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是霍夫斯泰德提出的另一文化纬度,它是用来表示人们对组织中权力分配不平等情况的接受程度,权力距离有大小之分,它的大小可以按指数来表示,中国大陆的权力距离指数为80,在74个国家排12-14位,属于权力指数较高的位置。而美国权力指数位40,排行较低,属于低权力距离的国家。在分析简历时作者发现,凡是涉及到有关职称、头衔时中英文简历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中文简历中,求职者都将职位的头衔如志愿者协会秘书处处长、校广播台台长等按照时间顺序直接罗列出来,以强调求职者的个人能力,并且拉开了较大的权力距离,建立了气场,这正是权力距离大的文化的特色:即权利所有者应该最大程度地表现权力。在潜意识中,掌权者无需将工作内容一一汇报说明。而在英文简历中,美国求职者所编写的简历除了填写出任职位的头衔之外,全部都详细写明了自己所负责的具体工作内容,例如美国社会室内设计师( ASID)学生分会主席,工作内容包含配合(co -manage)学生成员项目筹资,指导项目负责人,协调(co-coor-dinate)具有50个成员的每月例会和其他项目,为下一年度的活动设定计划。在权力距离小的国家,掌权者是尽量将等级差别减少到最低的程度,在他们的意识中设立等级只是为了便利而建立不同的职位角色而已,他们的权力是时刻接受善意判断的制约,因此美国求职者在编写简历中涉及到头衔时都将其权力所牵涉到的工作一一列出,以取得他人得信任。

结语

通过在Hasan的语类结构潜势理论视角下对中英两种简历的语类分析,尤其是对其必要成分和可选成分,及其文化价值取向差异的缘起进行分析,发现东西方的价值观也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且有着相互融合的趋势。目前东方传统的一些价值观正在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冲击,求职者的个人简历也将无法避免受到影响,今后求职者如何能够编写一份更好的个人简历,招聘单位如何能够更有效的通过简历了解求职者,通过从价值观取向的角度分析希望可以得到一份答案。

参考文献:

[1]蔡芳.中西方隐私观探析[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7(2):22-23.

[2]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贾琳.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下的英文简历的语类分析[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8.

[4]江玲玲.从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价值观看中西方家庭人际关系[J].青年文学家,2010(4):258.

[5]Guowei Ren.An Overall Review of Linguistic Research on Genre[D].Qingdao: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

关于酒的文化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战略规划 文本分析

[分类号]G259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欧国家的图书馆就以战略规划为工具,审视图书馆的内外部环境变化,阐述社会使命和价值观,向政府与公众传达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与社会价值。目前,我国图书馆界战略规划制定工作尚不成熟,只有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以及部分高校图书馆开展了规划化的战略规划实践。因此,全面系统地将战略规划作为一种专业化、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引入我国图书馆管理领域,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成为一条捷径。本文以美国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的文本分析为基础,探寻其对我国图书馆战略规划制定与研究的启示。

1 研究综述

关于美国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研究,近年来已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在一些文献中有所涉及。柯平等对国外国家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实例进行研究,归纳出图书馆战略规划的一般过程与具体内容。于良芝列出1961~2005年的部分美国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图书馆界率先对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的效果进行了一系列考察,如Stephens的抽样调研、Sutton的典型案例调研和一些图书馆的个案调研等。姜晓曦等、金瑛等选择美国国会图书馆、英国国家图书馆、芬兰国家图书馆和多伦多公共图书馆四所公共图书馆进行分析指出,国家图书馆在外部环境定位时均意识到国家图书馆的运作环境是国际性的,在内部环境定位时都指出图书馆信息基础建设对国家图书馆的重要性。余倩等选择24个国外战略规划样本进行体例分析,将战略规划文本体例归纳为核心体例构成、特色体例构成和个性体例构成三类。杨溢等通过对我国台北市立图书馆、英国国家图书馆等文本分析,总结出图书馆制定战略规划的6个步骤。

当前研究,较重视国家图书馆和少数公共图书馆的案例分析,缺乏除国家图书馆外的美国各级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的专门研究。

2 研究设计

研究基于以下的认识:大量美国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文本已证明,图书馆战略规划制定具有一定的程序性与规范性,体现一定的趋势特征。

2.1 概念界定

本研究涉及到的主要概念是图书馆战略规划与战略规划文本,两者均与战略管理相关。

战略管理是指对特定组织战略的管理过程,是组织制定、实施和评价使组织达到其目标的、跨功能决策的艺术与方法。图书馆战略规划以凸显图书馆核心价值为主旨,深受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影响,接受主管部门的指导,与企业相比缺少一定的独立性。

所谓文本,为语言或意思表达可见可感的表层结构,是一系列语句串联而成的连贯序列形式。本文将图书馆战略规划文本界定为明确表示图书馆战略发展思想与行动计划的文字文件。

2.2 研究目标与方法

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研究。综合考虑图书馆的类型、先进性、规模与影响力等因素,选取20份美国公共图书馆的战略规划文本进行内容分析,总结制定特点和探讨对我国图书馆战略规划制定的启示。

3 研究过程与分析

3.1 战略规划样本情况

本文选取20个不同地区级别的美国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样本(见表1)。样本级别的多样性为比较不同规模、不同地域范围的图书馆战略规划文本特点提供了可能。

时限分布显示(见图1),80%的样本以2~5年为期进行规划。2~5年的规划期属中短期规划,相对于5年以上的长期规划而言,能够及时反应内外部环境变化;同时相对于1~2年的短期规划而言,有利于图书馆战略发展思路的平稳延续,同时节省战略规划制定成本,符合组织的管理效益。

3.2 战略规划制定主体分析

战略规划文本制定主体的确定是整个战略规划制定与执行的基础,也是体现战略规划科学性与规范性的重要手段。由表1和图2可知,在明确注明制定主体的16个样本中,特定战略规划委员会制定战略规划占50%,图书馆董事会或委员会制定占37.5%,外聘机构或顾问占12.5%。战略规划制定已经从管理者个体意志逐步向集体意志转移。各馆根据自身的成本预算与成果预期选择合适的制定方式,战略规划注意吸纳主管部门、组织高级管理者、普通员工、用户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等利益相关者的意见。

3.3 战略规划体例分析

体例是战略规划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系统的战略规划文本的组织结构样式。本文综合样本的实际情况,参考已有的研究,将分析的战略规划体例分为愿景、使命、目标、环境扫描、措施、指标、评价体系等7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战略目标与措施是战略规划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形成了战略规划体例的核心区。愿景和使命是图书馆表述自身社会责任、组织存在意义的重要部分,超过55%的样本含有这两项,组成战略规划文本的重要体例区。价值陈述、环境扫描、评价体系、服务原则、组织自身发展介绍等内容在不同文本中具有涉及。战略规划文本的体例是必选与可选项的结合,所有体例构成因素已经相对成熟,形成固定内容。从个体图书馆层面考察,美国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文本的体例项目较为平均,维持在3~5个左右,图书馆规模与战略规划体例存在一定的正相关。

3.4 战略规划内容构成分析

战略规划内容可以反映公共图书馆在不同发展环境下的战略选择,也可以突出图书馆塑造自身核心竞争力,承担社会责任的发展轨迹。从表3可以看出,服务是图书馆共同关注的焦点,样本均用较大篇幅阐述自身服务理念、条件、对象、方式以及针对各种环境变化与组织发展目标而形成的服务革新。数字资源技术平台与居民日常生活类资源建设成为85%战略规划中的重要内容。经费、技术设施、管理也是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公共图书馆的日常服务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相应增加了管理成本,如何适度地筹划技术设备的发展成为各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课题。经费、管理等图书馆内容因素作为服务的保障被提及。除此之外,图书馆营销、图书馆对外宣传、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制定过程等也有所涉及。就个体图书馆而言,战略规划内容繁简与图书馆建设规模、服务用户的规模等因素有关。相对于社区图书馆,州立图书馆的战略内容更为丰富些。

3.5 战略规划运行保障分析

运行保障是战略目标实现的基础与实现战略规划有用性的前提条件。根据文本内容的阐述以及相关战略规划理论的总结,可将战略规划的运行保障归纳为:良好的战略规划制定背景(经验保障)、合理的监督机制(监督保障)、流畅的意见沟通机制(信息反馈保障)、丰富的资源与技术基础(资源保障)、可约束的法

律法规(法律保障)、相对完善的管理机制(管理保障)、具有合作服务精神的工作人员队伍(员工保障)、有保证的资金投入(经费保障)以及其他等9个方面。

55.6%战略规划提到最多的保障工具是资源保障,已有的建筑、文献资源、网络技术资源成为战略规划制定的依据和实施的重要基础。次之是反馈沟通保障、管理保障、经验保障、监督和经费保障等。反馈沟通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有效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是图书馆战略管理的实现基础;美国的多数公共图书馆都有制定战略规划的传统,因此累积起来的经验对于战略规划的实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公共图书馆实施战略规划的财务来源主要来自基金会、政府投入、社区捐赠等,经费的投入使战略规划具有推行的物质基础。法律保障和员工保障也在一定范围内被利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①战略规划保障方式的运用并不是单一的,大部分公共图书馆是几种方式共同保障战略规划的实施;②不同规模图书馆战略规划的保障形式有所差异,州立图书馆强调资源保障和管理保障,而郡县图书馆则更青睐监督保障与沟通保障,强调与社区居民的沟通。

4 对我国的启示

4.1 重视战略规划的编制

美国制定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历史传统表明,战略规划作为一种简单而适用的管理工具,为管理者快速准确决策提供帮助,也成为图书馆向公众及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宣传自身价值,获取经费投入、社会捐赠的重要手段。在追求成效的发展环境下,图书馆只有积极自我营销,才能彰显自身的社会价值,获得更多支持,在公共资源竞争中获取最优发展资源;同时,大量战略文本内容的重复性表明,战略规划具有较大共性,制定战略规划能够帮助决策者简化复杂问题的处理程序。因此,应从科学借鉴的角度,研究国外战略规划的成功经验,在实践中培养战略思维,重视国内图书馆战略规划的编制工作,建立图书馆科学战略决策体系。

4.2 组建团队制定战略规划

数据表明,群体代替个体制定战略规划已成为大势所趋。相对于馆长等领导层的个体或者单一成份的战略工作团队制定战略决策而言,多成份的制定主体对环境的把握更加系统而客观。组建特定的战略规划团队已成为美国图书馆制定战略规划的重要方式,可根据具体需要确定不同的参与人员,如东海岸地区图书馆组建了图书馆委员会,乡村图书馆工作人员、图书馆工作人员、公众等组成的战略规划组;奥兰治湾公共图书馆组成公众、图书馆委员会、职工代表为主的团队;卡内基公共图书馆成立包括政府工作人员、商人、律师、公务员、学生、教师、退休人员、义工、图书馆董事会成员、图书馆馆长等在内的15个人组成的规划委员会。吸纳不同阶层、不同立场的利益相关人参与组建战略规划制定团队,有利于兼顾各类战略规划受益者的利益,丰富规划内容,拓宽其辐射的范围,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在我国聘请外部商业公司或者专业机构进行战略规划的时机尚不成熟,单一领导负责制的模式又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借鉴美国经验,设置专门的团队制定战略规划具有很强的借鉴性和可操作性。但是应注意:①战略规划团队人员构成宜多样化,鼓励用户的参与。当前,图书馆制定战略规划类文件过程中,常采取“部门计划+领导意志”的方式,还未直接关注用户的意见,而美国的经验是更重视服务受众的参与,战略规划团队人员中要有一定比例的用户,即使不建立专门团队,也会以各种方式实现用户参与。②团队以项目形式存在为宜。经费一直是各馆的难题,设置专门的战略管理部门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和人员编制配给,当前条件下时机并未成熟。因此,可从各部门抽取一定人员与外部人员形成临时项目组,既能满足战略规划制定的科学性、全面性需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图书馆实际困难。

4.3 完善战略规划体例

体例是战略规划的基本框架,经过长期发展,在各相关行业委员会的管理下,美国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已形成较固定的格式。在吸收企业战略管理经验与自身探索中,战略目标、具体措施等为核心,使命、愿景成为重要内容的图书馆战略规划体例已被多数图书馆所接受。核心价值观、组织历史与文化、成绩总结、服务承诺、评估指标等内容,作为可选项目,在不同战略规划文本中也有体现。结合实际,我国的战略规划也应逐步明确体例构成,以固定的格式促进战略规划文本的标准化。可建立以必选体例(也可称核心体例)和可选体例(也可称特色体例)相结合的模式。必选体例可包括:愿景、已有成绩、环境分析、目标、行动措施、已有成绩、实施保障等,可选体例可包括:成功关键因素、财务状况、战略评估方式等。各图书馆在此基础上自由选择搭配,既保持标准化也具有个性化。

4.4 丰富战略规划内容

战略规划内容与体例常被混淆,国内的相关研究中,对战略规划内容框架的描述也从体例角度说明,如盛小平认为,大学图书馆战略规划内容至少包含愿景、使命、价值观、目标体系、战略5部分。战略规划内容应主要从图书馆业务的角度,将涉及的明确未来发展问题进行全面阐述。上文统计中,服务、资源、财务状况、事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环境分析等均为规划不可或缺的部分。战略管理内容随着环境变化及发展需求转移而变化,是一个动态的体系结构。制定战略规划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丰富战略规划的内容,注意宏观与微观结合,兼顾主体的情况下,可细节化处理部分内容,增添战略规划文本的可操作性。

4.5 明确战略规划保障方式

成功的图书馆战略规划体系一定是战略方向、战术执行与战略规划保障三者集合的产物。战略规划保障是将战略决策转化为战略目标成果的基础。战略规划如无明确的执行保障方式极可能导致其缺乏执行力,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甚至最终被束之高阁。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在制定战略规划文本中开始注意明确战略规划保障方式,以资源、管理、监督、信息反馈等方式为主的战略规划保障方式已经得到美国图书馆界的认可和推广。马特洛马赫县图书馆战略文本指出,战略规划目标体系是图书馆在2006~2010年问的每年经费预算和计划下产生的,图书馆领导对战略规划的实现负有主要责任,县议员作为图书馆战略规划目标的评定者和图书馆相关法规政策的制定者,在政策支持和图书馆发展指导上发挥重要作用。图书馆顾问委员会与公众的参与和监督对战略规划实施具有规范作用,其他图书馆合作组织对战略规划的实现也有重要意义。有力的保障是战略目标实现的基础。

4.6 强化战略规划评估监督体系

制定战略规划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图书馆社会价值,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其执行需要监督,价值的体现需要合理的评估体现。部分样本图书馆已同时制定战略目标与评价标准,但还需要独立于文本外的评价体系。以客观、务实的评价标准,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易用简便的评价方法,促进战略规划的完善。具体而言,首先,应结合国内外经验,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建设,文本评价和执行阶段性评价为主进行规范化评估;其次,形成多评价主体的层次化评价体系,自身评价与外部机构的定期评价相结合,消除战略规划制定与实施的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