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导论专题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职业技能;计算机专业;独立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独立学院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发挥高校学科专业优势,结合区域和地方的社会、经济、文化需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独立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必然面对高职高专学校和IT职业培养机构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和研究教学型的二本高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的竞争。国内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但是由于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每年都有部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如果独立学院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期望找到满意的工作,除了掌握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实践和创新等能力外,还必须熟练掌握一种专业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即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从事职业活动的能力,包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智力技能以抽象思维为主要特征,借助大脑的内部语言,以缩减的方式对事物的映像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操作技能由一系列外部动作构成,经过反复训练获得的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系统。职业技能按其熟练程度可分为初级技能和技巧性技能。在具备初级技能后,如果继续系统地反复练习,动作就会趋于自动化,进化至技巧性技能阶段。操作技能是专业技术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综合能力的基础。职业技能以一定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在职业技能的形成与强化过程中,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不能够被割裂开,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相互促进。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可以检验应试者是否具备从事相应专业岗位的水平与能力。它既是职业资格考试,又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分设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系统和信息服务等五个类别,每个类别又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通过某个类别的某个级别考试作为判断应试者是否具备某种职业技能的依据。
计算机人员在从事专业活动中不可避免地要从事规模大小不等的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实现或者部署等工作。因此,计算机软件职业技能是其它计算机职业技能的基础。因此,独立学院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软件职业技能。
2计算机软件职业技能培养目标
计算机软件职业技能包括软件需要分析、软件设计、编程、质量保证和部署等技能与能力。计算机软件职业技能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循序渐进的层次。初级阶段侧重培养学生对于小规模问题的分析、设计、实现与测试技能;中级阶段培养学生对于中等规模问题的分析、设计、实现、测试、部署与初步项目管理的基本综合职业技能;高级阶段则指学生毕业后经过长期的职业活动,形成的全面、系统的职业技能。
除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外,软件开发人员的职业技能表现为下述基本素质和技能:
(1) 与开发员、客户或者管理者谈判与沟通的能力;
(2) 与开发小组其他成员或管理者协同工作的团队合作能力;
(3) 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4) 掌握软件开发技术方法,具备适应发展的能力。
由于高职高专院校和IT职业培训机构受其计算机专业学制和学生知识基础等约束,其主要目标是在限定的时间内,培养学生的初级技能,毕业生经过较短时间的培训,能够胜任程序员的工作。对于少数非常优秀学生则可进一步培养他们的中级职业技能。
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定位是至少具备初级软件职业技能,除能够胜任程序员的工作外,还应该侧重培养学生具备软件技术职业发展的必备素质,在具备几年的软件职业从业经验或者经历几个大型项目后,能够胜任软件技术骨干或者管理岗位。
高级职业技能则需个体在具备中级技能的基础上,经过漫长的职业生涯的锤炼逐渐形成。这是重点本科学校的计算机学院或者研究生教育的目标。
3初级与中级软件职业技能培养
3.1初级软件职业技能培养
计算机软件的初级职业技能是从事计算机工作的专业人员所必需具备基本技能。初级技能培养的主要手段是以课程学习的课程实验、设计等专业实践为主,从专业实践中掌握技能。因此,在专业课程理论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技能培养,必须注重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等环节。侧重训练学生编程能力的课程:C/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课程;侧重训练学生分析与设计能力的课程:软件工程导论、高级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和编译原理。侧重网络编程能力培养的课程有:计算机网络和网络应用程序设计等。
3.2中级软件职业技能培养
中级软件职业技能的培养在初级职业技能的基础上,通过以团队为单位,一个以上规模适度的软件系统的研发,着重培养专业综合实践能力。主要环节有: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生产实习环节的教学目标是期望通过实习、联合工作或者兼职工作的方式得到工程实践的机会,有效地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与技能。但是,当难以提供工程实践机会时,则必须在实习基地等仿真环境模拟工程实践。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开设专业综合实践课程,学生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问题或者完成一个项目,以达到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的职业技能的目标。
本科毕业设计是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设计或论文。合格的毕业设计既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由学习阶段平稳过渡到工作阶段。
此外,与职业技能密切相关的团队协作、谈判与沟通、良好的适应发展等能力,也是职业技能培养中不可忽视的。
4主要措施
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专业职业技能时,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4.1构建“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四年的培养期限内,前三年完成通识课程、学科基础与专业核心课程、选修课程的学习。第四学年侧重于学生的综合实践,上学期完成专业综合课程实践,下学期进行毕业设计。设置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系统管理和信息服务五个方向的专业综合课程实践。专业综合课程实践训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并完成一个实训项目。实训过程由从业经验丰富的教师或企业资深技术骨干负责指导。
构建理论基础知识教学、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与创新能力培养三并重的教学体系是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围绕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确立以基本素质培养为基础;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创新能力培养、形成一种职业技能为目标;确保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协调发展。
整个课程体系包括通识课程、学科基础与专业核心课程、选修课程三类模块和工程实践环节。专业课程教学侧重于让学生掌握知识,课程实践与课程设计侧重于让学生形成初级技能,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则侧重于让学生形成技巧技能。
学院不断根据软件企业和相关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和需求,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目前的培养方案的总学时为2320学时,相比前一方案减少144学时。在这144学时里,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参加专业老师指导的兴趣小组,或者参与专业老师的科研课题的研究或者实验。
4.2探索“案例驱动专业课程教学”的模式
职业技能的培养必须坚持以实践为基础,狠抓实践教学环节,不断革新教学,教学应该融入与实践相关的真实内容,探索“教、学、练”三方面并重的教学方法。例如采用案例学习,将真实项目作为学习案例;并选择工业界典型项目,学生通过完成这类项目尝试不同角色;通过学生自我管理项目进程,并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4.3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与毕业设计教学
课程实验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1”模式要求对每门专业课,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的学时数之比达到1∶1。要求每门专业课程实验教学必须指定实验指导教材,每次实验必须完成具体的任务。此外,授课教师必须参与指导其所任教课程的学生实验,了解学生对于理论的掌握情况和在实践中存在的缺陷,并改进教学。建设合理的实验室或者实习基地的软硬件,学生在实践中使的工具必须是最新的,以便学生就业时能够将新技术和工具带进工作单位,由此可实现一种技术转变。
毕业设计的课题有工程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计算机理论等四种类型。结合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现状,应该注重加大工程设计和软件设计类的课题比例。软件设计类课题的教学应贯彻“以学生为中心、老师指导为辅导”的原则,学生选择指导老师和确定课题时应有足够的自由,课题由老师和学生双方协商确定。学生在分析、设计、开发、调试和部署等方面应该表现出主动性,应该由学生提出方案,和指导老师协商确定。
4.4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
积极引进具有多年行业经验的技术骨干和资深管理人员,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软件职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定期邀请软件专家来学院讲学讲座或者专业教师深入IT企业,帮助学生了解软件研发职业生涯的现状与特点。
4.5融“专业兴趣”于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因素,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如利用课余时间举办专业讲座和专题报告、演讲和辩论比赛、专业职业技能竞赛、课外科技活动和参加社会实践等。结合指导老师的科学研究方向,建立兴趣小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成立嵌入式软件调试、软件测试和Oracle数据库兴趣小组,每个兴趣小组均有指定的专业实验室,配备两名以上专业指导教师,围绕专业教师的研究兴趣开展创新型学习。
例如:笔者主持软件设计与测试兴趣小组,将“基于代数规约的Web服务测试技术研究”课题分解成六子课题,每个子课题由一个学生负责,师生定期讨论与报告,还通过面对面交流、电话联系、QQ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指导学生,回答学生的疑难问题等。小组各成员也都能自觉地在老师的建议下多种途径地查找资料,相互讨论,寻求解决方案。
此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程序设计大赛,通过竞赛学生加强与其它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交流。如组织一个学生团队报名参加首届“中科杯”全国软件设计大赛,该团队由两名2006级和一名2007级计算机专业学生组成,教师从选题、分析、设计、实现与拟定文档资料方面提供帮助和给予指导。
4.6加强“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在大学生的实践和创新等能力以及职业技能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确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自律与他律相统一、管理与教育相结合、分类管理和综合管理等原则”。尽快改善学生自由发展空间狭小、考试模式单一、评价标准单一等缺陷。鼓励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
通过本科专业学习和实践训练,学生所能够达到的实践程度仍然是有限的,只有在职业生涯中经过各种项目,其职业技能才会不断提高。
5结束语
根据独立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在就业时需要面对研究教学型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人才竞争的现状,分析软件职业技能高、中、低三个阶段的特点,提出应以培养学生的中级软件职业技能为中心,完成本科人才的培养的其它目标,并建议培养方案修订、课堂教学、实验和实习教学和学生管理等多个角度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Z]. 教发[2003]8号.
[2] 刘强,孙家广. 中国软件工程学科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办公室.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大纲[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 戴林富,游俊. 创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刍议[J]. 中国高等教育,2006(1):75-76.
[5] 陈友放. 职业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五种能力[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45-46.
[6] 付永生. 论高职会计教育的目标取向[J].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8):64-65.
Discussions on Develop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Computer Software for Independent College
YU Bo, QIN Ye-mei
(Swan College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 China)
1 智能系·信科院
智能科技系是2002年9月初正式成立的,它完全根植于北人信息科学中心,末作增扩。后者的简称——“信息中心”——虽然易与“计算中心”或“情报资料中心”混淆,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北大一些有识之士倡议建立的第一个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心。它以数学系、无线电f电子学)系和计算机系为主,联合心理学、中文、遥感等共十个系所而组成,宗旨是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充分发挥北大的综合优势。即使放在二十余年后的今天来看,这样的举措也是颇有前瞻性和魄力的。在此基础上,北大很快于1986年建立了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就是这样人数不多的一个机构,先后出过三名院士和一名北大常务副校长。以指纹识别为代表的研究成果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
2003年9月10日,北京大学最大的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成立。它包括计算机、电子学、微电子学和智能科学四个系,有十二个(研究)所和中心,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若干部门实验室。系是教学单位,所和中心是研究实体。从此,智能科学系(暨信息中心、国家实验室三位一体)翻开了新的一页。
2 专业增列·学会指导
成立智能科学系除了要顺应北大“系并院”的潮流,也是完善作为学校基本建制单位所必备的。何新贵院士为系取了名称,如今许多学校也大都采用这样的称谓。查红彬教授担任系主任,笔者是主管学科建设和教学的副主任,具体参与负责各项相关工作。创办国内第一个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也是我们这一班人继承传统的首要任务。事实上,早在一年多前,大家就进行了酝酿,特别是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多次组织的相关研讨,成为重要的准备基础。
北大是一级学科下自主增设、增列学科专业的学校。系领导上任伊始第一件事就是要在当年申办智能本科专业,而且志在必得。为此,我们在前期制定了详细的步骤计划,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各项准备工作。我们起草完成了所需的各项材料(人才需求论证、专业建设规划和适应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方案、教师教辅队伍和基本办学条件说明以及国内外背景对比材料等),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涂序彦等学者对此进行了专家论证,协助完成了论证报告。这些工作就绪后,我们在2003年10月下旬向学校主管副校长、教务部负责领导和学院领导做了汇报说明,并于10月30日正式提交申请材料。经学校的学部讨论通过,校教务部审核和校教学科研工作委员会论证(由于是国家公布专业目录外者),再经校学术委员会审议,报校长办公会批准,最后于12月15日前顺利完成了全部程序,报教育部备案。2004年初,教育部正式批复并公布了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新的本科招生专业。这个专业名称是查红彬教授建议的,日后成为教育部批复新申办学校的统一提法。
由于“智能科学与技术”未在国家公布的专业目录中,因此是增列而非设置,北京大学将其置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之下。由于北大历来严格控制招生规模,我们的30名招生计划是由信息学院其他三个系从原有计划分配名额中挤出来的。新专业的计划发展规模最终为50名。
3 教学计划·四校会议
智能科学系虽然成功地创建了国内第一个“智能科学技术本科”专业,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首先是缺乏本科教学的经验。尽管信息中心前身具有北大最早的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研究生培养己历十余年,但一直实施科研主导体制,未曾从事过本科教学。师资队伍扩充快,新进年轻博士比例大,而真正有过本科教学经历者寥寥无几。此外,信息学院成立后开始调整教学计划,制定了一年级统一课程内容,新生是按学院统一招进来,第一年共同学习,后三年才分专业培养。我们虽然为申办专业制定了一套课程计划,但因不兼容学院的统一规划而未能第一次通过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审核。为此,我们组织学院经验丰富的老教授,为本系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培训,听取学院主管负责领导和几位多年从事本科教学管理的老系主任对教学计划的修订意见。
通过几个月的努力,我们完善了智能科学系的课程体系,并最终通过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审核。这个教学计划具有几个特点:一个大基础——以学院的数、理和信息类为主,强调宽厚扎实;三个核心课程群作为专业理论基础,包括智能基础课程群(智能科学技术导论、人工智能、脑与认知科学、信息论、信号与系统)、机器感知课程群(生物信息处理、图像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模式识别)和计算智能与知识发现课程群(智能信息处理、机器学习、数据挖掘、计算智能等),以及两门实验(机器感知和机器智能)和其他各种选修课。四年学分150分,其中必修88学分(包括全校公选26学分、大类平台20学分、学院要求的13学分、专业必修29学分),专业选修56学分(含专业课44学分、通选课12学分),毕业设计6学分。
为了更好地交流经验,扩大本专业的影响力,2005年5月,我们发起并与第二批获准的学校(南开、北邮、西电)在北大召开了四校研讨会,围绕各个学校在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建设、招生、教学计划制定和未来发展设想等方面进行交流研讨,并建立了联系机制和网站。全国一些兄弟院校也纷纷来北大了解情况,开展座谈,我们则尽可能贡献自己的经验,给予支持。
4 招生·分流
从2004年开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按学院大类招生,每年接收330~340名本科生,占全校的1/9左右。学生高考排名在全校属中上,但成绩分布差异较大。与学校的其他学院(多从一个系成长为一个学院,如数、理、化、生等)相比,信息学院是由四个不同的系合并而来的,专业跨度大,因此采用一年分流的模式(上述学院为二年分流),笔者被指定负责这项工作。我们提出自愿为主、计划为辅的方针,尽量满足同学们的兴趣志向。制定的分配计划是:电子学系120人、计算机系110人、微电子系70人、智能科学系30人,允许有10%的调整。分流工作在大一下学期(每年4月份)进行,包括全院动员、四个系专题介绍宣传、开放日参观咨询等几个步骤,可谓热闹非凡,同学们可以充分了解了四个系的专业特色。
为了克服盲目性引发的偏差,我们建立了一个网上分流系统,在正式填报专业前,增加了摸底预填报的环节,及时反馈群体意向的分布信息,指导学生们的选择,也便于学院掌握动向,调整措施。这种大类招生、进来一段时间后再分专业的举措体现了北大的人文关怀。智能专业初办,基础条件差,缺乏毕业生记录的宣传说明,与学院其他三个老牌系(电子学系50年历史、计算机和微电子系30年历史)相比较并无优势可言,但是我们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和细致有效的改进,使这个新方向日益显现出魅力。随着智能专业的成熟,特别是有了第一届毕业生后,就愈加受到更多学生的喜爱。
选择智能专业的人数逐年上升,2004级34人、2005级36人、2006级39人、2007级43人,目前正在进行的2008级分流达到45人。除了在信息学院内部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北京大学其他学院的转系情况也开始有了可喜的变化。北大最好的元培计划实验班今年第一次有4名学生选择智能专业,医学部和光华管理学院也有申请者(本文成稿时这项工作还在进行),2008级学生肯定突破50名,我们在第五年就达到了创办智能科学专业的规划目标。
5 首届生·班主任
在新办专业中,有一项由教授担任智能本科专业班主任的举措。这是利用教授的学识、经验和责任心来更好地管理呵护自己的学生,避免了年轻教师因职称晋升等压力可能出现的疏漏。这一做法取得明显效果,不仅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信息学院也开始考虑推行。笔者担任了智能专业的第一任班主任。首届学生(2004级)有34名,他们进入北大后毅然选择全新的智能专业是很有勇气的,全班有11名来自北京的学生,5名女同学,这个比例迥异于整个信息学院的总体分布。
该班学生的年龄恰与我自己的孩子相同,我天然地熟悉他们的一般特点,也理解家长们的想法。北大信息学院的淘汰率平均是7%,每年都有20多人退学。这班学生在大一时的成绩并不占优,其中有几人处在边缘位置,因此,我立下的最低目标就是确保所有同学不掉队。我首先通过全班民主选举任命了一个5人组成的班委会,这个5人机构在随后的几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走访宿舍,了解每个人的情况,为了消除代沟,我努力融入同学当中,学习熟悉他们的语境和思维想法。我同多数同学家长有过接触,从中更深入地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也包括寻求家长的必要配合。我与所有同学做过不止一次的个人交谈,经常是在晚间,很多时候是他们主动找我,谈遇到的各种困惑、自己的想法、志向等,我利用这些机会及时解决了具体问题。在学习上,我组织全班同学开展互帮互学,尤其对几门有难度的专业课程进行“联合攻关”。全班的“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成绩甚至超过了计算机系。
几年来,全班团结互助,像一个大家庭,班委会也一再连任,得到全体拥护。到毕业时全部合格,实现了我的愿望。不仅如此,全班的学习成绩在学校的综合评估中优良率达93‰毕业设计都在良以上,有14人获优秀,更有三名同学的毕业论文被评为学院“十佳”论文。学院的第一、三名也都出自我班。34名同学中有22名继续保送本校读研(其中20人仍在本系),4名同学去了大的国企和知名外企工作,8名同学出国深造,在欧、美一些名校攻读博士,其中有一名学生同时拿到了包括哈佛、MIT、CMU、UCLA在内的著名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最后选择MIT)。第一届智能专业学生的良好成绩极大鼓舞了我们,增强了我们办智能专业的信心,也为以后的几届同学做出榜样。
几年班主任的经历让我深深地体会到,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大学,教书、育人同等重要。要适应新时代年轻人的特点,保持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把人格培养放在首位。能够进入北大的学生都是各地的尖子,当他们聚集在这所著名学府时,首先要调整原来俯视周围的习惯,学会平视甚至仰视其他同学,平和自己的心态,开阔胸怀,树立人生抱负和刻苦努力的决心,这样才能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才有所作为。班主任的工作往往细致入微,其实是把70%的精力用到30%的人上面。一些学生掉队是否可以避免,关键看班主任的工作是否到位。
6 培养体系·本研贯通
北大是(文)理科性质的学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是按理学设置,尽管它更强调学科交叉。从智能科学的内涵来看,我们设立的培养方向更多地是继承自身传统和学校的综合优势,突出“以人为本”的脑认知和与心理生理结合,开展机器感知(视、听、触)和数据转换信息,进而发现知识的机器智能两个方面的研究。同时,我们配合学院的教学指导规划设置课程计划,除了全校的公共必修课程(外语、政治和体育),还有学院的公共平台课。第一年主要是夯实数学、物理和信息类的基础,后三年的专业课程安排是以必修的专业基础和机器感知与机器智能两个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为架构。为了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还重点建设了两门实验课程。此外,还利用学校的各种本科科研基金项目(包括大学生创新基金、著政基金、泰兆基金、校长基金)和各个实验室承担的项目来吸引学生,培养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研究兴趣,为日后进一步深造打基础。由于绝大多数学生都将读研,这样的安排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并成为撰写毕业论文的基础。我们还打通了本科高年级与研究生一年级的课程,利用各种机会举办研究讲座,如龙星计划、专题报告、国际人工智能远程教学等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研究方向,调动学生的潜质。从专业特点来看,我们的智能学科更偏向于“软”的一侧,因此也充分利用信息学院,特别是计算机系的各类教学资源来帮助扶持新办专业的成长。
我们原有的博士、硕士点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方向,为了让我们的培养体系更加系统,我们进行了两年的精心准备。2007年底,我们正式向北大研究生院申请增列“智能科学与技术”硕士和博士点。经过必要的论证,最终获得批准,及时衔接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升研。至此,本、硕、博一以贯通,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下的二级学科,一个完整的智能科学技术专业培养体系建立起来,从培养体制上保证了新兴智能专业的顺利发展。
7 特色专业·教学团队
五年来,北京大学智能科学技术本科专业从酝酿到创办,可谓初见成效,走过了颇具挑战的历程。除了确定具有特色的培养目标和方向外,还需要扎扎实实落实每一个环节,并在实践中检验。本科教学迥异于研究生培养,它的计划性、按部就班执行的严格性以及每堂课程的内容安排和效果评估必须一丝不苟。
信息学院秉承了北大的优良传统,对这个新办的专业给予了巨大支持和关怀,使我们能迅速成长起来。我们从一开始就有一套严格的课程设置审核程序、教案检查制度和新教师上岗准入的试讲考核手续。学院有一支由经验丰富的退休教师组成的督导组,随堂听课评估每一位教师的讲课内容、方式和教学效果,及时纠正问题。作业批改和试卷出题也都有严格规定。在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面,信息学院打通了一年级的公共部分,深化和夯实了数理基础。
在专业课程上,智能科学系提炼了三个课程群,并组织教师进行重点建设。此外还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除了在专业上实施分流培养外,我们还针对北大学生的特点,在基础课采用实验班的A、B分级组合方式,满足不同专业对各自基础培养的要求。在专业课程群中,也允许不同兴趣的组合选择,充分发挥和提升学生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关怀学生顺利成长,我们除规定教授担任班主任外,还设立了本科生学术导师制,加强对学生的各种指导。智能科学系也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了一大批(半数以上)优秀的年轻教师,其中信息学院中从国外回来的教师比例是最高的,为这一新兴学科注入了最具活力和新思想的力量。在招聘教师时,教学需求和能力成为评价的重要指标。
2007年,我们接受了教育部的学科评估,新办专业得到好评。学校开始关注我们的进步,在随后的一年中,我们一再从学校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陆续获得了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北京市一类特色专业和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等称号,2008年又获得国家级教学团队称号。我们的培养体系和人工智能双语教学也分获北京大学的教学一、二等奖。
8 结语·致谢
尽管北大年轻的“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建设初见成效,但征程是漫长的,我们还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问题。然而,智能科学这个本科专业方向是很有希望的,它不仅吸引了大学的新生,也在高考人群中产生着愈加重要的影响,它的健康发展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和精心培植。每所大学都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应该从学校、师资、方向、生源以及学科培养性质和目标等条件出发来建设新兴专业。以上是笔者对北京大学第一个“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创建历程的回顾,希望与同行共享。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许多人给予了热情帮助和支持。这里要特别感谢北大信息学院陈徐宗教授,感谢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涂序彦和王万森教授。
最后引龚定庵一句名言:“但开风气不为师”。
9 总结与展望
本文介绍了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在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基本建设情况。我们希望这些初步的工作总结能对目前正积极筹办本专业的兄弟院校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我国的发展尚属初级阶段。尽管近几年得到了国内部分高校的重视,但其发展并不是很快,且进一步发展也存在一些障碍。比如,从专业配置来看,目前智能科学与技术并非一级学科,多数学校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培养都是依附于其他相关专业。从长远来看,这并不利于整个学科的发展。希望通过各相关高校的广泛交流和积极配合,“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国内的发展能更上一层楼。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艺术通识教育长期不受重视,正如丰子恺先生于1940年写的《三十年来艺术教育之回顾》中,对中国现代艺术教育表示的失望:“只有艺术科,三十余年来少有改进。最初生吞活剥地闯进学堂的课程里,到现在还是机械唐突地夹在学校的各科中。游离人生,疏远教育;既不重要,又少效用。今日学校的课程表里添加图画一小时与音乐二小时,犹之中药的药方里添加陈皮两张,甘草三分,可得可失,无关紧要。”
尽管中国大学现在已越来越重视通识教育,但是艺术通识教育在广度和力度上比起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在应试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升学的压力下,艺术教育已严重“先天不足”,大学阶段又“后天失调”,由此导致了大学生艺术修养和创造能力的严重缺乏。
关于通识艺术教育的现状
本文以南京财经大学在校学生为对象,展开抽样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果:
(一)缺乏较明确的艺术教育理念和系统课程
以南京财经大学为例,通识艺术教育中开设了美学概论、艺术导论、美术鉴赏、中外音乐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设计艺术鉴赏等课程。在调查中,学生对目前艺术类通识选修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仅为20%,60%的同学认为一般,20%不满意。调查问卷问及“你最后一次上美术课是在什么时候?”,39%的同学回答道:“在上初中或更早时。”20%的同学甚至都不记得具体时间。在问及对课程的建议时,一些同学在问卷中写道:“希望学校能切实丰富通识课内容,使学生能学到真东西,而不是流于形式。”“应该针对不同需要开设更多的学科。”“希望能开设独立的选修课,所有同学都有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门艺术课程学习。”“我校对艺术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很低,有必要改进。”“增开此类课,选择有水平的老师,改变上课模式。”“希望能开设舞蹈方面的课程……”从调查看出,课程多停留在鉴赏层次,涉及的门类不全面,缺乏较明确的目标和课程系统。究其原因,主要为目前普通高校现有的通识教育模式下,艺术教育发展的空间非常有限。通识教育的概念,是“让一个国家的所有专业的大学生能有一个共同的知识体系、文化背景。”
它能塑造年轻人强烈的文化归属感,意义巨大。以美国为例,通识教育的核心是西方的人文经典,“它让美国重新认识到自己在西方文明中的地位,意识到它与自己的历史文明的关系。”是美国大学生命力的源泉。如哥伦比亚大学,新生入学后必须先修四门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文学人文、艺术人文、音乐人文和现代文明。艺术人文(ArtHumanities)教学生如何欣赏、思考,并批判性地研讨视觉艺术,将建筑、雕塑、绘画、工艺以及其他形式的作品,放在其形成的历史背景中加以理解,有严格的教学要求和目的。麻省理工学院自20世纪40年代起,就将正规的艺术课程纳入学科体系,其音乐学科是专业的,学生是非专业的,辅修艺术的。
除了复旦等少数重点高校将艺术教育作为全体本科生的核心通识课程之一,多数高校艺术通选课都是在原有专业课不动的基础上附加,学生忙于选课和完成学分。这种通识教育的理念和模式直接导致了艺术教育理念的薄弱。在课程名称、课时分配上,都如同蜻蜓点水,没有较明确中心灵魂和系统的培养目标,艺术鉴赏类课程恰似学生课外的“小甜点”,学生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把自己当作一个局外人,很难进入到内心对审美的兴趣和思考的过程,体现不了“通识”教育的实际意义和真正目的。
(二)忽视艺术实践和体验
调查显示,90%非艺术专业的同学希望能在业余时间参各种艺术实践。比如:“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去操作乐器、参与舞蹈”、“开设与电脑制作有关的设计课程”等等。学生在艺术实践中表现的成败、好坏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让他们参与到其中,每个人只有在忘我的情境中,才能放松心灵,从而寻找到艺术给人带来的空灵和诗意。否则,他们所掌握的永远都只是一些浮光掠影的表面知识,而无法进入到内心的体验,无法体会艺术的乐趣。因此,加强课程的可操作性,给学生适合的实践和体验是急需解决的另一个问题。
对通识艺术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考
(一)真正从制度和管理上进行总体规划
丰子恺先生说,“艺术教育是很重大很广泛的一种人的教育”,作为一所现代化的大学,不是开设几门鉴赏课程,请几位老师,一本教材、一间多媒体教室,每周二课时站在讲台上,就可以完成全校20000名学生的艺术教育任务了。学校的艺术教育改革,应真正从制度和管理上进行总体规划。自1912年先生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把美育列入国家教育方针,到朱光潜先生强调美育的根本任务是使人性自由,是“养性怡情”,到丰子恺强调“事事皆可为艺术而人人皆得为艺术家”。在人心浮躁的今天,我们更应当认识到,艺术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核心使命是无可替代的。
即便是哈佛大学这样艺术氛围已非常浓厚的世界名校,仍在不断探索艺术教育在大学中的作用。例如,2008年12月,哈佛大学艺术特别工作委员会受哈佛历史上第一位女校长安德鲁•福斯特委托,出台了历时一年写就的长达63页的《特别工作委员会艺术专题报告》,进一步强调艺术在大学中的崇高地位。她要求工作委员会就如下问题提出建议:“在管理层面或制度方面,怎样才能更好地支持哈佛的艺术发展?”“需要哪些具体的组织去推进我们的目标?”《报告》首页中写到:“如果我们希望校园内充满了创新与想象力,如果我们要在所有学科领域教育并培养创造性的心灵,如果我们要为21世纪作出贡献,那么,就必须使艺术成为这所大学认知生活的组成部分:因为,与科学、人文一道,艺术——既是体验性的又是实验性的——是无可替代的知识手段。”
在课程学分上,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在其全部本科课程中占的比例,通常最少不低于五分之一,而我国通选课目前只占本科全部学分的不到十分之一。例如,清华大学要求学生必须选修13个学分的人文科学与文化艺术类课程,而麻省理工学院要求在二年级时必须修满8门社科、人文、艺术课程,拿到32个学分才能毕业。我们不可能照搬国外的模式,但应把艺术教育列入通识教育的核心,通过课程体系的调整,使艺术课程既显重要性,也更具操作性。(二)艺术教育和人文教育交互构成,形成系统性的课程体系和目标当我们重新思考艺术通识课程到底该如何开设,如何教?目的、标准、效果是什么?我们就必须回到通识教育的根本目标上。
通识教育是基于对人与社会本质的认识而提出的一种大学教育思想和培养策略。甘阳先生写到:“通识教育的根本是追问在任何时代、任何变迁下,最基本、最不会变的东西是什么。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可以训练出最基本的思考能力,包括对伦理问题、人生问题的看法等等。”什么是人与社会最基本的东西呢?应当是我们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它们包含在千百年来的文学、艺术、哲学和宗教里。正如宗白华先生在《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中写道的:“哲学求真,道德或宗教求善,介乎两者之间表达我们情绪中的深境和实现人格的谐和的是‘美’。“文艺从它左邻‘宗教’获得深厚热情的灌溉,文学艺术和宗教携手了数千年,世界最伟大的建筑雕塑和音乐多是宗教的。”“文艺从它的右邻‘哲学’获得深隽的人生智慧、宇宙观念,使它能执行‘人生批评’和‘人生启示’的任务。”
“我们对艺术的欣赏是植根于文明、植根于传统、植根于社会多方面的。”艺术通识教育应首先在“形而上”的层面将艺术发展的思想、历史过程呈现给学生,将艺术与文化、历史和社会的发展关联成一个完整的人文知识体系。它首先不是某种单纯艺术技能技巧的训练,而是文化与思想的传承,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英国著名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在《艺术发展史》中说:“整个艺术发展史并不是技术熟练程度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的变革史。”在课程设置上,如果将中国文明和外国文明作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那么可将艺术发展史合理地贯穿其中。比如,讲到西方文化,就会谈到希腊历史,谈到希腊的文化,就必然涉及到古希腊的艺术。而讲到中国古代文人画,又必然离不开诗歌,离不开佛家思想、道家思想等等。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等课程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完整而又关联的。课程需要有精心的整体的规划,由不同专业的教师合力承担不同的教学版块,应有严格的教学目标。如此,在有限的课时内较全面地把艺术和哲学、历史、宗教的相互影响结合起来,强调艺术的文化理念,强调人类文明的发展,力求给学生建立一个较完整的中西方的人文思想体系。
这样,首先可以避免选修课式的泛泛了解,而能真正帮助学生比较深入地进入艺术人文领域。其次,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性”的发展态势下,对中西方人文思想脉络的认识将有助于中国年轻一代对本土传统文明认识的回归,从而构建中国社会的“文化自觉和自信”——这是社会创造力的源泉。
(三)构建多层次的艺术课程实践
在艺术人文核心课程之外,学校还要给学生提供多层次,多方面的艺术实践课程。艺术实践和体验是艺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美国艺术教育家玛丽•埃里克森曾写道:“与其说艺术只是一件东西,还不如说艺术是一种活动。”
从图画到音乐,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语言,它是鲜活的,有思想的,是从内心生长出来,有生命力的。它培养了的审美直觉和想象洞察力,艺术实践课堂是释放心灵、享受个人创造力的地方。如何兼顾不同层次的需求,营造多方面的艺术环境,是课程设计的重点。为了避免形式主义和学生混学分的通病,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艺术素养的差异,在教学设计上细化:
1.可将课程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小班化教学,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教师秉承精讲多练,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比如清华大学在艺术实践课程体系中,实行综合性分级教学的课程体系,将因材施教的理念与方法贯穿大学本科在4年课程设计中。艺教中心设计了基础艺术实践课,综合性分级教学艺术实践课,高级艺术实践课3个层次,分布在不同的艺术门类教学中。
2.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课程选择。例如,济南大学在国内首创的短课时通选课。短课时通选课一般控制在16课时以内,最短的8课时,教学时间短、内容精练,可在1学期内多次开设。
3.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每种艺术社团配备专业教师定期指导,并承认老师一定的工作量。学生则在艺术团通过艺术表演课程拿到学分。例如,北京师范大学新生在完成大一的美育基础理论学习之后,二、三年级学生每学期必须参加4次以上课外艺术俱乐部活动才能获得大学美育的2个学分,也才能通过毕业资格审查。
4.课程门类多样化,除了声乐、乐器、舞蹈、书法等传统的课程,还应增加视觉艺术类课程的实践,如网页制作、平面设计、影视制作等。通常,影视、设计等课程以鉴赏为主,忽略了同学们在现代生活中审美需要的构建。在网络时代,和大众关系最直接的是设计,人人都受惠于设计,并有可能参与设计。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设计软件的大众化,设计将不仅仅为专业人员所掌握,很多著名的设计师并不是学设计出身。
此外,艺术学院的师生要加强与其他院系的互动,在校园中举办更多公开的艺术表演、展览等,使人们在校园中能看到、接触到艺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