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多媒体技术的核心

多媒体技术的核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多媒体技术的核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多媒体技术的核心

多媒体技术的核心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多媒体 数学教学

世界已迈进由多种媒体构成的信息时代,以计算机技术应用为代表的信息革命正逐渐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学校教育这个传递人类智慧与能力的重要阵地,仅仅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育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培养现代社会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正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计算机在社会各个领域逐渐得到广泛应用,计算机也逐步进入各级各类学校。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现代信息技术就成为数学教育中需要加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下面我根据教学实践,对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上的应用作一些探讨。

一、什么是多媒体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研究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的技术,由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结合而成,有时也叫做“现代信息技术”。

多媒体(Multimedia)是指文字、声音、图形、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的组合,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关系,集成一个系统,且具有交互性。

多媒体的关键特性主要表现在交互性、信息载体多样性与集成性。交互性是指使用者能参与其中或提供反馈信息。比如,一个多媒体教学软件就具有交互性。它将需要学习的内容分成一个个小块,允许学生自行选择和发掘想看和学习的内容。多媒体还可以按不同方式与屏幕显示内容进行沟通,提供反馈。信息载体多样性指所处理信息种类的多样化。早期的计算机只能处理像数值、文字方面的信息,而多媒体计算机可以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集成性是指多种信息媒体的集成,处理这些媒体设备的集成,以及集成一体化的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等等。

二、信息技术应用与课堂教学的模式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体现多为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课件。CAI课件应用于教学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辅助式,一种是主体式。目前,中学数学教学中普遍运用的是辅助式CAI课件,它在模拟演示、辅导、练习、复习、测试中发挥作用,主要是针对教学某一部分内容的需要而设计的。它是教师优化课堂教学过程选择的教学媒体之一。主体式CAI教学主要是当今出现的网络教学,它可以代替教师的全部或大部分工作,学生主要通过和计算机的“对话”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增长能力。教师的任务是通过计算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整学习进度。主体式CAI课件在设计上要求比辅助式CAI课件更加周密、细致、全面,其对硬件的要求也更高。

三、多媒体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认为:在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不容易分配,注意力的范围不广,易被无关因素吸引而出现“分心”现象。特别对于中学生来说,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会引起他们的思维疲劳甚至厌烦。因此,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利用多媒体的表现力,给学生一种具有新意的刺激,使学生从原来的抑制、分心状态转化为兴奋、集中状态,随即对下面的知识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数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因此,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索的问题。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例如在函数图像的判断中,学生对图像的特征虽然了解,但在应用上把握不定。我在设计课件这一部分时,采用动画显示曲线和图表,例如,使曲线自左飞入,然后按动画叠放次序播放,函数图像中几个变量X与对应值Y所得到的图表自动缓缓移入的方法,让学生体会自变量x与y的对应关系,加深了函数图像的特征的掌握。

多媒体可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实验模拟和难点突破。学生在中学阶段对数学有两大难点:立体几何部分与函数部分。以往教师对这两部分知识较难进行实验模拟。我在选择相关软件的基础上,设计有关课件用于计算机模拟实验,可多次出现,帮助学生复习掌握。对函数的理解我选择Mathcad中的模块,该软件能在模块中把任何输入的函数以曲线或立体图形的方式再现;对立体几何中一般选择3D Max软件,把各类几何体的静态和动态状况展现给学生,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加快了学生理解速度。

2.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在抽象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许多内容由于事物不容易表现,而学生又缺乏相应的经验,难以想象、难以表达,因此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多媒体能使知识形象具体、图文并茂,所以教师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对一些变化过程进行演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述立体几何中的对各种柱体、锥体、台体、球体认识和面积、体积计算公式推出时,教师可以利用空间图形的分、合、转、并、移、裁、展等多种形式的动画,结合有关必要的解说,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立体效应,同时通过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自我挖掘各图形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有关计算公式的推出。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解决传统教学中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问题,而且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的教学效果。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课件《函数的概念》的制作中,我适当地运用动画、影片和声音来对学习氛围进行调节。在上课前,我不再让班长叫起立,而是通过媒体播放一首音乐,让学生专心致志地欣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讲函数概念中的变量时,我设计插入一段动画影片《旋转着的地球》,并结合课题讲解,使学生对变量与常量的认识从抽象具体抽象的过程中达到对变量的深刻理解。教师在制作幻灯片画面时,要注意用意明确,使常规数学教学中要求的基本技能,重要的思想方法,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反映在课件中,各个幻灯片的连接注意衔接合理、自然,利用人工操作控制时间,使其变化有序,使学生比较自如、顺畅地进入数学的学习状态。

3.多媒体教学让数学走进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现在的许多学校没有大量的时间、财力、物力让学生运用现实中的生活材料,于是很多时候数学教学不能够使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教师运用网络能找到各种与应用题、思考题或计算题等相关的现实材料,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数学也可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就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同时能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4.增加教学容量。

教师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高密度地传授知识,大信息量地最优处理,提高课堂效果。图形比语言更直观和形象,比语言包容的信息量多,动画比图形包含更高级的输出信息,利用文字闪动,图像放缩与移动,颜色变换,不仅容量大、速度快,而且效果更佳,使课堂时空被计算机拓宽和延伸。

在复习课上,教师若利用复习课件效果将更为理想。教师边复习,边进行课内练习、矫正练习,并在其中加上习题答案,迁移性练习,能大大缩短板书时间,及时进行错误订正。学生在整个课堂中能始终处于积极思考、证明的状态。

5.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于是,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如网络信息、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的应用为教师提供了强大的情景资源。例如:我在《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及《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的教学中,利用Powerpoint制作动态的平面向量课件,使学生通过探索,发现了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了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的意义和作用。在讲解与《空间四边形》有关的问题时,如果教师只利用模型让学生观察,在黑板上作出空间四边形的平面直观图,那么大部分学生在课后解决相关的问题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认为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是相交的。我在教学中利用三维立体几何画板导入基本图形,现场制作旋转运动的空间四边形图形,现场添加线条,让学生感受空间立体图形的形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和思维能力,从而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留下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不相交的深刻印象,在解决其它有关问题时不致出错,同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异面直线的概念,为后面的《异面直线》的教学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四、信息技术的一些误区

1.CAI运用的无条件性。

传统的班级教学缺陷是人数太多,教学中师生互动少。有研究者发现,在一般的课堂里,每个学生和教师单独交流的时间每天不足2分钟(德纳姆和利伯曼,1980)。也就是说,一个教师无法充分注意每一个学生,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运用CAI,人与多媒体的结合过程依赖于电子平台,这必然减少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交互活动。因此,从人发展的角度、多媒体自身的特性、教与学的基本规律来看,多媒体是一种新型教与学的手段,它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无条件运用有可能妨碍人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就存在CAI运用的无条件的情况。如:为媒体而媒体、不恰当运用媒体等。

2.新瓶装旧酒。

CAI属于现代教育的范畴,它需要有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作指导。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刺激反应,用这种理论作指导的教学软件只能使计算机作为一种刺激的工具。而现代教育理论采用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强调的是创设情景,意义建构,以学生为中心。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从备课到授课都是围绕如何“教”做文章,所以,在CAI的运用中,学生是被动的。而CAI的最大功效在于使学生通过运用CAI所创设的情景,在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中,使已有的认知获得发展、再建。但在现在的教学中,CAI只是发挥了投影仪或电视机的功能,缺少双向交流、个别化、人性化。

3.过于强调课件的制作。

目前CAI软件主要采用的是课件的形式。课件一般是由教师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自行设计的、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在一定时间内,课件能发挥其在听觉、视觉等方面的优势,加大刺激强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我们应看到,课件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许多局限性。如:课件是固化的、可预见的,排斥师生互动中的非预见性因素,而实际教学恰恰是二者的有机结合;课件是个别的,不可移植的。教学中对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甚至班级不同,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所以,课件制作的成本非常高,生存力低。这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为什么市场上的教学课件要么难以销售,要么让使用者有许多抱怨。虽然课件有这么多的缺点,但还是有许多教育主管者无视客观现实,以为课件做得越多,就说明CAI运用得越好。

4.追求花哨。

在具体课件的教学中,追求表面的新颖、直观而忽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追求二维三维动画功能,课成了电脑动画欣赏课;信息节奏快、容量大,学生被太多的信息所干扰,感官刺激太多,注意力不易集中,抑制了深层思维活动。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五、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学教学的注意点

1.教师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具,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这一段时间正是学生审题、思考的时间。利用多媒体技术后,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认为许多东西都呈现给学生了,很快就过去了,没有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表面上看整堂课多媒体量大,学生反映良好,其实由原来的“人灌”改为更高效的“机灌”。课件板书由于画面经常变动,板书具有短暂性与局部性,只能产生一种视觉暂留,学生不能及时地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其结果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所以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时教师必须给予学生自由、独立思考的时间。

2.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多媒体工具(网络、电脑)对多媒体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管理、运用,完成与教学的整合,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3.教学活动过程的核心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交流过程,这个过程信息技术教育是无法取代的。在师生互动的教与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产生数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扩散的路标。不过,我们不能盲目使用信息技术,用它来取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客观合理地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方法,才是现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的观念。

总之,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育领域的深入,数学教师应在多媒体教学中发挥自己的核心地位与主导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师生共同愉悦、进步以至发生飞跃――培养真正具有数学素养的人才。多媒体数学教育还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黄鹏程.中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误区.数学教育学报.

多媒体技术的核心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创新思维;创新教育

多媒体教学与教学创新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多媒体的先进特性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探讨新的教改思路,培养新的教与学的思维方式,启发灵活的创新精神,寻找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关于多媒体技术和创新思维

多媒体技术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来创造学习环境的教学技术。随着我国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如今已经形成了新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并且发展迅速。

创新思维是指在逻辑思维的基础上,结合非逻辑思维方法,形成的一套新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对人们认识新领域、开创新成果所产生的思维活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体现在敢于并善于提出疑问、具有多种思维能力、具有进行科学创新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具有开拓精神。

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主要是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习惯,通过对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扩散性的激发,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探索性。

二、多媒体教学对比传统教学有着综合性优势

1.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过程是一种学习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在较轻松的学习情境中对课件所讲的内容达到理解。

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以它的可视性和真实性传达着更多的知识信息;以交互性、随机性和模拟性将宏观与微观、抽象与具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在运行软件的过程中,无形地接受着知识,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自觉性。

3.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智能化的教学课件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是由学生独立操作、思考,按照他们自己的思维,通过选择学习路径以适应自己的学习情况。

4.使教学过程智能化。多媒体课件教学具有智能功能,学生可以通过人机对话进行学习、自我测试,也可以与网络中的同学和教师进行学习、交流。学习知识的结果是什么?就是要利用所学的知识形成一种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探究问题的方法。因此,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而应该在教学中逐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5.多媒体与网络相结合,更大规模地进行开放教学。网络教学覆盖面广,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学生接受优等教育的机会增多,学习也不再是接受某一学校单一的教学。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校大学生不仅可以和同学及授课教师进行交流,还可以和国内外知名的专家进行交流,与高层次专业人才进行交流。

三、培养新型人才需要创新思维

人才的创新素质是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核心素质。在今天,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新的教育内涵和热点,它会带来诸多方面,如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巨大变化和深刻变革。

四、多媒体教学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对学生来说,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从而运用已有知识发现新事物、掌握新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多媒体教学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引导和培养,充分开发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以及活跃的灵感。

1.教师要努力加强自己的创新意识。作为教育创新的实施者,教师应在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上认真下功夫,在教育创新的实践中加深对新的教育理念的领悟,努力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和教学能力。

2.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开发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对于需要开发的多媒体课件,不能只凭想象进行。制作多媒体课件必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符合教学对象,符合教学大纲,符合教学原则,符合人的思维。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发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多媒体课件所展示的知识信息为学生创设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情境,使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学习兴趣,从而转化为求知欲望,形成了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和前提。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能够找到多种不同的方法和答案,形成有效的结论,这就是思维的扩散性。它是创新思维最重要的特征。

多媒体课件通过新颖的教学方式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循循善诱,从而引导学生发现新事物、解决新问题、形成独创性。独创性是创新思维的本质特点。

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我们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牢牢把握住一点:学方法比学知识重要。按照这个思路形成教学的技术和方法,远比照本宣科重要得多。学生可以在领会中训练自己,在训练中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

(通讯作者: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解雁松)

参考文献:

多媒体技术的核心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教学工具;教学手段;学习工具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9-0059-03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ultimedia Courseware Integrated Curriculum Teaching//Sun Yan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teach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is article from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a teaching t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a learning t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study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ultimedia Courseware curriculum integration and collaboration tools three aspect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integration; teaching tool; teaching methods; learning tool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时代。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在学科课程教学中的不断融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逐渐成为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以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为例,来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一个包含了多种思想、多样实践的概念,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了不同的诠释。笔者在这里引用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的定义: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为了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本文从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方式出发,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概括为3种方式:一是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二是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三是信息技术作为师生交流、探讨与协作的工具。综合而看,不论采用哪一种方式的整合,都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下面从以上三点对信息技术与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教学的整合进行分析、探究。多媒体课件制作是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利用软件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综合设计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在该课程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是教师教学必需的工具与手段,是学生实现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认知工具,是实现师生非面对面交流、探讨与协作必备的条件。

1 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的工具与手段

在现在的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成为教师教学重要的工具与手段。首先,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信息技术支持的一定的教学环境,就是多媒体网络机房,教师和学生首先需要的是多媒体计算机。并且教师机的配置要更高一些,为了实现教学操作演示,教师机还需要通过相关的教学软件来监控学生的电脑,或者通过大屏幕进行演示播放。条件好的学校,还会配备交互式电子白板,这些都使信息技术成为教师教学必需的工具与手段。如果离开这些教学环境与条件,该课程的教学就只能是纸上谈兵,画饼充饥,根本无法保证教学的质量。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环境与条件,是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以及其他计算机类课程教学的必备条件。在这种方式的教学中,师生融入教学中,教师教得轻松,学生的学习也充满乐趣。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信息技术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如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该课程的第一次授课时,教师可以播放几个以前学生或者教师设计制作的优秀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让学生进行观看。当学生看到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时,会希望自己也可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这样的成果,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今后的学习也充满期待。同样,在后面每一次课的教学中,对于该课中的重要知识点,教师可以在备课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做成教学实例。可以采用课前演示教学实例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每一节课的学习热情,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知。这样就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例如在讲到声音图标的时候,可以先利用框架图标和声音图标制作一个音乐天空的例子,在课前让学生欣赏,提高学生学习的欲望,同时既复习了上次课的框架图标内容,又让学生学习了声音图标的知识。再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并加以创新,以学生为主体,同时教师进行指导。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的教学情境、制作的实例,使得学生对学习增加了兴趣,课堂也不会很枯燥,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使教学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2 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4种本领,包括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其中的学会认知,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即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在于知识本身。基于目前对于学生的了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下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工具,成为获取知识,掌握知识的手段,也是对于知识进行信息加工的工具,是进行创造的工具。而其中的网络工具由于具有资源的丰富性与共享性,已经成为学生最常用的信息技术手段,不论是利用计算机还是移动手机,学生都可以通过各种搜索引擎工具,获取自己需要的任何学习资源,然后通过对资源的加工、整合,进行利用,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为完成该课程的综合性作业,学生还需要利用各种软件工具创建制作课件所需要的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等,这些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也为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发挥提供了条件。

信息技术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资源丰富的学习环境。由于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是一门比较成熟的课程,网络上关于该课程的资源非常丰富,包括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教学课件、教学实例、技术难点解答、优秀作品等。学生可以获取到所需的各种学习资源,能够对该课程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与掌握,有助于增强学习的效果。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师自己构建的教学网站来获取该课程的各种资源。

笔者基于Wordpress以及其社区提供的插件和模版搭建了教学网站()。教学网站充分利用Wordpress的文章发表、评论和文章的分类功能,将课程教学用的各种资料分门别类展示在网上。通过该课程教学网站,学生可以获得各种学习材料,如本课程的教学计划、教案、教学大纲、教学的课件、教学的视频,该课程的一些典型实例、素材,以及一些优秀的学生作品实例。学生可以方便地浏览到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材料,也可以下载所需的学习材料;可以通过教师制作的教学实例进行自定步调、自主探究性学习,体现主体地位,更好地提高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及动手能力;可以欣赏具体的优秀作品实例,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及对自己制作作品的要求。这些对于该课程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3 信息技术作为师生交流、探讨与协作的工具

传统的教学中,师生都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进行沟通,虽然这种面对面交流方式非常直观,更容易促进双方的理解与交流,但是受到时间的限制,毕竟教师的授课时间是有限的,除去讲授的时间,留给师生交流的时间非常有限。同时教师只有一人,面对众多的学生,无暇顾及每一个人。部分学生由于性格等原因,甚至从未与教师单独沟通过,教师也无法做到主动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师生之间如果缺乏了教学中的互动,缺乏了交流与沟通,缺乏了基于问题的探讨,教师就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获得学生的反馈,无法与学生进行思想的碰撞,教学也就无法达到好的效果。

在信息技术日益强大的今天,可以采用信息技术作为师生交流、探讨的工具以及师生、生生协作的工具,如采用QQ、E-mail、飞信、微信以及微博等方式进行交流。班内或组内的学生可以通过建立QQ群的方式,在群里对课程学习中或者作业完成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交流学习的心得。对于需要小组完成的作业,也可以通过小组群的方式协作完成,如期末的综合性作业就可以通过小组分工协作的方式完成。个人可以通过QQ和老师进行沟通与交流,也可以在这种虚拟的环境中,对老师提出建议与看法。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平时较胆怯的学生,或者不好意思直接与老师进行交流的学生。学生可以采用传送文件的方式提交作业,也可以通过E-mail进行提交。

信息技术也是教师对于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的工具。学生可以随时通过QQ或者电子邮件向教师求解问题,也可以通过截图的方式把作品中有问题的地方截图发给老师,来找出解决的方式。学生之间可以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心得通过飞信、微信及微博等方式进行分享。学生还可以通过课程教学网站的评论系统,及时和老师进行线上交流。教学网站提供和新浪微博的互联互通,学习者可以使用新浪微博账号登录发表留言;教师发表新的教学材料也可以同步更新到新浪微博,第一时间告知关注的学生。

这样,利用社会化网络更好地促进教学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协作,实现教学者在课堂教学的线下和课程教学网站的线上融合。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师生进行及时的交流沟通与协作,使得师生关系更加和谐,更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

从以上三点,发现信息技术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的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要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教学进行整合,使信息技术成为帮助教师教学的工具,营造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境的工具;成为帮助、促进学生学习的手段,成为学生获取、加工、整合、利用以及创建知识的工具;成为师生更好地进行交流与沟通的工具,师生以及生生协作的工具。通过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了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实现了教学的最优化。当然,信息技术并非是万能的,尽管这些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教学方式为教学带来巨大的变革,促进了教学,但是传统的教学也是不能丢弃的,两者各有利弊,要进行有效的结合,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总之,不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教学,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教学的最优化。这也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信息界,2006(4).

[2]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8).

[3]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

[4]邵泽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J].中国电化教育,2001(11):33-35.

多媒体技术的核心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信息技术 多媒体 整合

随着我国课改进程不断加快,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逐渐被应用到中学教育过程中,使得中学教育教学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将多媒体与初中数学教学进行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提高。

一、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多媒体整合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与信息技术多媒体整合流于形式

我国很多学校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信息技术多媒体设备并未得到大范围的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未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多媒体的作用,只在公开课、示范课时会使用到多媒体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成为了摆设。教师仍采用传统的以黑板、粉笔及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导致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多媒体整合流于形式,信息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应用的辅助教学作用。

(二)过于重视信息技术多媒体的作用

信息技术多媒体应用于初中数学课堂中,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知识量,部分教师过于追求知识量的积累,导致学生无法准确把握重难点知识,看似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量,实质上学生未能有效掌握教学内容,学习效果地下。同时,由于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容易受到形形的信息的吸引,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掌握真正的知识,学习能力无法得到提升。教师在过于重视信息技术多媒体的教学辅助作用,往往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制作精美的课件,教学内容的质量却无法得到保证,极大地降低了数学教学效果。

(三)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的同时,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快速的了解,并进行思考,然而在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后,教师往往通过教学课件进行教学,通过屏幕展示教学内容,在一方面极大的节约了教师板书的时间,另一方面却缩短了学生进行思考的时间。虽然信息技术多媒体的应用使得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但是学生未能对知识进行有效吸收,缺少相应的教学实践,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得到重视,使得数学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初中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多媒体整合的方法

(一)构建动态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采用口述及板书的方式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而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中存在一些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以及应用题型,导致学生无法有效把握知识点的内涵,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设备构建动态教学模式,不仅能将生涩难懂的抽象数学概念以直观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还能使单调的数学课堂生动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二)正确看待信息技术多媒体的作用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看待信息技术多媒体的作用,避免夸大或轻视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作用。在进行数学课件的制作时,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中声音、图形、动画等方式,构建生动的教学情境,将单调的数学课堂生动化,将抽象的数学概念等知识以具体化的方式进行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初中数学教师要将计算机媒体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并利用多媒体进行知识点的适当延伸,在学生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次函数y=ax2+bx+c(a≠0)的图像性质时,学生很难直观的了解二次函数图像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绘制出二次函数的图像,首先绘制出y=ax2的图像,并设置几个不同的坐标点A(-1,2),当二次函数经过点A时的抛物线,教师通过在多媒体课件上移动抛物线,使学生能直观的看到抛物线的变化,进而得出抛物线经过A点时的函数表达式为y=2x2。同时,教师可以设定不同的坐标点让学生进行求解。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功能,不仅使得初中教学课堂更加的生动有趣,还将教学内容与多媒体的功能进行充分结合,实现了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多媒体的整合,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构建自主学习平台

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先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完成知识结构的构建,然而这种方式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由于很多外在因素,如教师口误、学生听错等情况,使得学生无法有效掌握知识。初中数学知识与信息技术多媒体进行整合,能极大的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在多媒体上展示出知识点结构,使学生能直观的了解教学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的优势,帮助学生构建自主学习平台,使学生能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并通过学习平台进行自我总结与反思,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辅助教学的作用,教师要正确看待信息技术的作用,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断提升自身计算机操作水平,促进初中数学教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多媒体技术的核心范文第5篇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也将极大地影响小学科学教学的效率,同时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轻学习负担,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的优势

1.在小学学科教学过程中科学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生动,给学生学习提供更为生动具体的感性材料,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为学生的知识学习打下感性认识的基础。

2.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通过计算机可以控制文字、图形等内容,并让它们自动演绎出结果,使学生对这些对象及其演绎的过程产生亲切感。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动机、兴趣。

3.在小学学科教学过程中,科学、准确地把握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时机,可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突破教学难点,及时有效矫正、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有利于学生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条件

1.必须拥有一支掌握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必须重视教师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培训,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不同层次的多媒体专业学习培训活动,使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水平、教研能力和运用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2.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广泛运用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这种运用不是简单地把它仅仅作为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真正“整合”,这不仅要积极建设硬件,更要积极探索如何实现最佳的“整合”效果。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熏陶的激励工具和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运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

3.教师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多媒体教学辅助环境中科学而恰当地实施课堂教学。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使其转化为最佳的学习资源,提供给学生学习共享,而不只是教师用来演示的手段。同时还要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利用文字、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等数字化工具,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创作,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也进行知识的重构和创新。因此在学科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过程中,教师应形成以下基本策略: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2)借助多媒体内容丰富、具有联想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的能力。

(3)借助多媒体构建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不断探索的精神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4)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述观点思想,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