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创业实践策划书

大学生创业实践策划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创业实践策划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创业实践策划书

大学生创业实践策划书范文第1篇

一、活动背景:据人力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数据,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目前大学生创业成功人数占毕业人数的比例很低,大学生创业有很大的潜力和增长空间。学院学生会就业与创业服务部倡议举办 “淄博职业学院首届创业实战大赛”。

二、活动名称:中国电信杯“赢在校园”大学生创业实战大赛

三、活动宗旨: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创业实践,感受创业激情,培养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参赛要求:面向全院在校学生招募参赛队员。鼓励参赛者跨院系,跨专业搭配组建团队,人数一般为3—5人,要有队伍名称、队长。本项比赛活动鼓励学生自由创新,也鼓励学生邀请学院老师作为本团队的指导老师。

六、奖项设置: 冠军队 创业奖金1200元和证书

亚军队 创业奖金900元和证书

季军队 创业奖金600元和证书

其他优秀团队 物品奖励、证书

七、大赛流程:(每期比赛内容见详细安排)

1 第一轮比赛:制作团队创业计划书

2 第二轮比赛:制作电信产品校园营销方案

3 第三轮比赛:电信产品校园营销实战

4第四轮比赛:巅峰对决

八、大赛时间安排:

(一) 前期宣传:(5月4日——5月9日)

1、 海报:在每个宣传栏内张贴海报并起草倡议书

2、 广告牌:电信公司制作一定的广告牌,分别在南,北,西三校区展示

3、 报纸:根据本次大赛制作一份大赛快报,展示每期活动的精彩内容,分发班级

4、利用校园网,下发通知,并及时大赛信息

(二)报名阶段:(5月4日——6月10日)

在南,北,西三校区分别设立固定报名地点,参赛队伍领取报名表,如实填好后上交,电子版发送至(截至5月10日下午5点)

(三)赛前准备:(5月11日下午启动仪式)

组委会招集入围队伍在就业服务厅听取大赛赛程安排和比赛纪律等内容。

(四)赛程安排:(5月11日——6月10日)

1、第一轮比赛:制作团队创业计划书

第一轮比赛前,邀请专业老师对制作创业策划书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评委根据各团队的报名表和创业策划书进行评分,按一定比例淘汰落后队伍,其余队伍晋级,成绩公布在校园网站上。

2、第二轮比赛:制作电信产品校园营销方案

在老师指导下,根据中国电信公司指定产品,制作本团队校园营销方案。评委根据各团队的营销方案进行评分,按一定比例淘汰落后队伍,其余队伍晋级,积分成绩公布在校园网站上。

3、第三轮比赛:电信产品校园营销实战

各团队使出浑身解数,在校园人群中销售指定的中国电信产品。组委会进行过程监督。评委会根据各团队的销售业绩和临场表现打分。违规者淘汰,其余晋级。积分成绩公布在校园网站上。

4、第四轮比赛:巅峰对决

大学生创业实践策划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务谈判;创业;实践教学

引言

创业教育不只是靠专门的创业学课程一撮而就的,而应以教学为主渠道,将创业元素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基本的创业技能[1]。如何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难题。商务谈判课实用性和操作性很强,是一门能为创业教育提供支撑的专业课程。在大众创业的战略背景下,教师应突破“知识讲授+案例教学、模拟商务谈判等实践环节”的传统教学模式,渗透一定的创业内容,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其谈判技巧和能力。笔者前不久指导了会计专业大四学生参加了商务谈判策划大赛1,现以此为例探讨以创业为导向的商务谈判教改模式。

一、以创业为导向的商务谈判方案策划

(一)商务谈判策划大赛的主要内容

假设你们团队想在某城市某街道开个餐饮、小吃食品方面的特许经营加盟店。现需跟许可方谈判特许经营加盟事宜。

1. 请根据以上背景资料制定一份《商务谈判策划书》,其最终目标是通过谈判解决加盟费及质量保证、服务等条款,争取优惠条款,最终达成双赢协议。

2. 商务谈判策划书必须针对具体、特定的餐饮、小吃食品品牌店,如肯德基、麦当劳、甜丫丫等,具体加盟的品牌不限。

3. 商务谈判策划书必须针对具体特定的街道,具体城市、街道地点不限。

4. 商务谈判策划书要基于真实场景进行大量的调查。同时根据这份谈判策划书跟特许方谈判,是完全可行的(加盟谈判很可能成功)。

显然,此次大赛目的在于鼓励学生们走出“象牙塔”,进行大量实地考察与调研,从而使谈判方案策划与创业融为一体。

(二)参赛作品的策划

在设计谈判策划书前,笔者将谈判团队命名为岳麓升华创业团队,并强调:1)我方通过商务谈判以优惠条件,在短时间内在中南大学校本部西苑建立第一家良品铺子加盟店;2)该谈判方案必须为我方与良品铺子方的真实谈判提供指导;3)加盟签约成功后,学校会提供创业基金。这样,学生完全置身于创业情景中,他们精心设计调查问卷、与实体店老板进行深度访谈、通过模拟谈判制定一系列谈判策略,从而撰写出一份非常“接地气”的谈判方案。从谈判信息收集到紧急预案的制定、从双方利益及优劣势分析到谈判目标的确定、从谈判程序及其策略的部署无不体现创业驱动性。

首先,他们通过问卷调查获取谈判方案所需的第一手数据。

调查问卷由16题组成,其中15道题选择题,由单选题和多选题组成;第16题为开放题。题目涉及地理环境、潜在顾客、良品铺子产品、双方利益及优劣势等内容。采取随机抽样形式,向中南大学周边的人共发放问卷130份,回收有效问卷118份。分析结果:很少人反感买零食,对零食有稳定需求的客户有40%,潜在客户50%。

以上调查数据显示我方优势有二:

1、选址所在地区是大学城,周边有大批潜在消费者群体,具有十几万高校师生,且大学生对饮食消费的比重在增加;

2、我方是由大学生组成的加盟方,对大学生消费心理有充分的了解。

此外,深入“一线”获取大量一手材料。他们还购买数种品牌的零食,通过观察分析,品味试吃,了解其包装吸引力、产品品质、受欢迎程度。通过与老板的真实谈判,他们深知价格不是谈判的唯一目标,因此,他们还设定了续约、运输损失、市场退出等合同条款履约方面的具体目标。

二、以创业为导向的商务谈判教学模式的构想

岳麓升华团队在谈判方案策划的每个环节都嵌入了创业元素,从而避免了“闭门造书”。如何将创业元素纳入到商务谈判教学环节中呢?笔者提出以下构想:

第一,突破传统教学法重讲授的局限,增加实践课环节。

教师将课堂要教授的知识提前布置学生预习,并进行网上答疑。课堂上增加模拟谈判、角色扮演等实训环节。

第二,突破书本和教室的局限性,通过移动课堂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一方面,学校应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另一方面,让企业为师生提供课题,学生通过谈判获取课题经费。

第三,打破重知识轻能力的闭卷考试的局限,增加谈判方案策划、模拟谈判等内容。

以往商务谈判课多采用闭卷考试方式,以对知识的记忆为重,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测试,造成高分低能现象。以创业为导向的商务谈判课旨在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谈判能力,故考试内容须与谈判方案策划、模拟或真实谈判挂钩。

第四,学校要制定政策激励教师将创业教育与商务谈判课结合起来。

高校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商务谈判课任课教师指导大学生创业。为此,学校可组织谈判方案策划及谈判大赛,在此基础上扶持一批优秀的团队申报创业项目,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对可行的创业项目进行扶持。如学校可鼓励老师继续指导岳麓升华创业团队写一份加盟良品铺子的创业计划,并组织专家对其可行性进行评估。如通过评估可对其提供创业经费资助。

三、结束语

商务谈判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的特点[2],其目标不仅在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谈判能力,还在于提高其创业意识与谋生能力。因此,商务谈判课应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将创业元素融入到教学中。同时,学校应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业能力和谈判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大学生创业实践策划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创业类课程;角色模拟;全天候课堂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183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2-0-01

2015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总理提出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政府施政的重要方针之一,创业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大趋势。许多高校也为此开设了SYB(Start Your Business,即“创办你的企业”)创业课程,为高校大学生提供创业前的实操培训。然而,与积极开设创业类课程相对应的是,目前我国高校创业类课程在授课方式上,还明显落后于欧美高校,课程设计也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这势必会影响到我国以创业促发展的大局。本文意在通过指出高校创业类课程在授课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创业类课程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

1 高校创业类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课程学习过于理论化

当前许多高校创业类课程学习较为理论化,与实践脱节较大。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课程的实践性程度是影响课程效果的关键因素。有些高校创业类课程的教师虽然力求将教材中的内容与实践相结合,但由于其缺乏创业经验及先进的教学经验,只能把教材上的理论转化为教师口头上的另一种理论,距离实践落地还有较大进步空间。

1.2 授课模式过于单一化

高校创业类课程目前在授课模式上相对单一化,依然沿袭填鸭式教学,主要由教师讲述,学生参与式教学相对缺乏。这对于讲求情境化、模拟实践的创业类课程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学生无法通过角色模拟扮演,体验创业中面临的决策问题,教师也没办法在此创业情境中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和改进方案,因此教学效果不佳。

1.3 评价机制过于简单化

高校创业类课程在最终成绩评价上也过于简单,仍然是由教师掌握课程成绩的主导权,缺乏开放的、多样化的评价机制。与一般课程不同的是,创业类课程非常讲求创业体验和情境模拟,这决定了仅靠授课教师判断会受限于其自身的经验和认知。因此,加入其他来源的评价一定程度上纠正授课老师的单一认识,有助于更加客观地评价创业课程学习。

2 高校创业类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上述创业类课程面临的普遍问题,本文提出如下方式进行解决。

2.1 设置创业主题

授课教师应首先确定多个创业主题,尤其可以根据当前的大环境进行设定,如“近日,柴静的《穹顶之下》对雾霾问题的剖析将环保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治理雾霾既是一项挑战,更是一个重要机遇。如果你是一位创业者,在这一机遇中你将会做出何种判断?请给出一个完整的商业策划”,又如“2012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3%,未来如何养老是许多年轻人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请设计出一个完整的方案,以企业运营的方式来实现个人利益、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协调发展,尤其须指出商业模式的创新之处”等。这些创业主题虽设定了相应的创业方向,但又不会过于限制学生,为学生进行创造性策划提供了可能。

2.2 分组讨论

确定好主题之后,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的规模控制在8人以内。选择主题的原则是,各组按照自己的兴趣挑选,当出现多个组选择同一个创业主题时,采取抽签方式进行。同时,小组成员必须有清晰的角色分工,如果按照每组8个人的话,需要确定出首席执行官(CEO)、首席财务官(CFO)、首席运营官(COO)、首席营销官(CMO)、首席人力官(CHO)、首席信息官(CIO)、首席技术官(CTO)、首席公关官(CPO)这8个角色,如果少于8人,则可以酌情减少部分角色。每组由CEO带领大家进行创业项目策划与交流沟通,并在规定期限内将各组的创业策划书和演示PPT发给授课老师和其他各组同学。

2.3 项目调研与文案撰写

分组之后,就到了项目调研环节。要求每一个创业小组都要围绕着创业主题,通过调研和资料搜集的方式明确最终的项目,并在调研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完成创业策划书的文案撰写,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环境分析、战略定位、选址、竞争者分析、消费者分析、营销策略、Logo设计、客户关系管理、人员管理、可行性分析等。

2.4 项目路演

经过分组,每一个组既可以扮演创业组的角色,又可以扮演风险投资者的角色。在项目路演(Road Show)环节,创业组的同学根据各自角色分工分别阐述在项目策划中的内容,重点强调其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与商业模式的创新性,而其余各组则以风险投资者的身份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授课老师则承担主持人的角色。经过创业组和风险投资者之间进行数轮答疑之后,由创业组进行总结陈词,结束路演环节。同时,根据路演环节过程中风险投资者的提问或建议,创业组需完善其创业策划书,并将最终版本交予授课老师。

3 结 语

本文通过阐述高校创业类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教学模式,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与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亦可为相关授课老师和相关高校进行创业课程设计和规划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主要参考文献

大学生创业实践策划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业能力;艺商衔接;培育路径;概念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1-0094-03

我国的创业教育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而蓬勃发展,外部环境的不断完善也促进了创业激情不断高涨,产生了一股引人瞩目的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热”。

一、大学生创业综述

(一)大学生创业能力

大学生创业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过程,要求大学生创业者不仅要拥有创业精神、创业意识,还要有足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实践训练,向成功的企业家学习,在实践中提升和练就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业能力,然后再去创业,无疑可以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和成就感。

(二)大学生创业现状

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扩招,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2011年为660万,2012年为680万,2013年为700万,2014年已达到730万。大学毕业生数量多,就业压力大,已经成为一个不得不引起社会高度重视的问题。

尽管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了优惠政策促进大学生创业,但传统就业观念对于大学生影响深远,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把毕业后创业当作除就业、考研和出国等之外逼不得已的选择,缺乏创业的积极性和创业成功的雄心壮志。

二、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基本情况调查

本次调查采取便利随机抽样,通过网络直接发放问卷,利用微博、微信和即时通讯软件等工具进行相关传播,共收回320份问卷。其中男生153人,女生167人;大一学生125人,大二学生89人,大三学生69人,大四学生37人(表1)。调查主要针对艺术院校在校大学生,集中体现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的行为特征。

(一)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数据汇总

根据问卷设计,将数据分成四个部分进行汇总和分析。第一部分是艺术院校大学生及其家长对创业的认识;第二部分是艺术院校大学生群体对创业的了解;第三部分是艺术院校大学生群体对创业的看法;第四部分是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对社会、学校创业扶持的需求。

(二)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数据分析

1.艺术院校大学生及其家长对创业的认识。通过调查,发现320人中220人现在或者毕业后有创业的想法,占总体调查对象的68.75%(图1);而家庭支持的有165人,不支持也不反对的有81人,分别占总体调查对象的51.56%、25.32%。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及家长对创业持认同的态度。

2.艺术院校大学生群体对创业的了解。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大学期间接受过创业知识培训的占166人,是总体调查对象的51.88%;专业课教学期间接受过专业创业教育的有197人,占总体调查对象的61.56%(图2);课外实践参与过创业大赛或者创业实践有161人,占总体调查对象的50.31%。由以上数据发现,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艺术院校大学生仅半数对创业有所了解。

3.艺术院校大学生群体对创业的看法。通过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占总体人数51.25%的164人了解政府新的有关大学生创业相关政策;在调查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形势看法发现88人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创业困难,占总体调查对象的27.5%,认为形势一片大好的才22人,仅占6.88%,整体而言,有62%的人认为目前创业困难(图3);在调查创业最大的障碍时,有180人选择知识不足,占总体的56.25%;在调查艺术类大学生创业优势中发现有166人认为独特的个性与思维模式是制胜关键,有165人认为艺术类专业特色是获胜法宝,还有167人认为是艺术专业的创新意识,分别占调查总数的51.88%、51.56%和52.19%;但究其至今没有创业的打算的原因,有180人是选择缺乏商业头脑,占总数的56.25%。综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艺术院校大学生都有在专业领域创业的想法,但苦于没有商业知识的积累。

4.艺术院校大学生群体对创业政策扶持需求。在调查艺术院校大学生对社会、学校创业扶持政策扶持需求时,有占61.88%的198人认为政府提供创业培训、指导机构,有占50.63%的162人、占49.38%的158人和占41.25%的132人认为艺术院校应将商业运营、创业课程纳入必修课,建立配套的指导机构和创业网站,并组织或者参加各级商业创业大赛(图4)。可见,政府和学校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艺术院校大学生将创业想法付诸实际。

三、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缺乏的主要原因

通过以上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对创业持认同的态度,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仅半数对创业有所认识且有在专业领域创业的想法。究其原因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艺术市场的特殊性,艺术院校大学生进入存在壁垒

艺术市场的特殊性,使学生的艺术作品出炉后,往往由于知名度不够而无人问津。很多艺术院校缺乏对艺术专业学生艺商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走上创业之路后难以适应艺术市场的特殊性。

(二)艺术教育多侧重专业教育,忽视创业教育且缺乏良性的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尽管我国出台了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但大多数创业教育研究及应用都是从国外引入的,它要适应中国国情与国内大学生的创业需求,还需要一段长期的过程。尤其是艺术院校更侧重于专业知识技能的教育培养,忽视了创业教育,缺乏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指导、扶持和保护等仍是空白。

(三)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空间过于狭窄,实操性较差

学校所提供的实践场所与设备有限,校企型的设计实践结构不够完善,实习基地建设停留在表面层次,导致学生了解社会需求、行业发展和接触生产实践的机会较少,设计实践机会更少。

(四)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内容空洞

部分艺术院校把大学生创业教育安排在大学一年级基础课程教学中,学生刚刚进入大学校园,根本没有创业理念,仅仅局限于纸上谈兵。创业教育课程也仅是简单的职业生涯规划、创业策划书撰写注意事项,亦或是创业团队组建及管理等,所有的授课内容都只是简单介绍或者是案例讲解,均没有从创业本身教学,没有商业运作、经营管理,更没有资本、风险和社会价值等相关知识的接入,造成了学生认为“此类课程没用”。

(五)艺术专业教学无法满足创业型人才培养需求

目前,艺术专业教学还是采用大课堂、公共教室授课的方法,大量的实践过程都是学生在课后去完成,直接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和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违背了艺术教学的过程性、实践性、创新性的规律,变成了单纯理论的教学,遏制了创新成果的产生。

四、艺商衔接的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育路径

由此可知,艺术院校大学生都渴望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都希望在创业过程中得到专业知识的积累和锻炼。而仅仅当前的创业教育是无法达到的,必须形成完整的科学有效的创业能力培育路径。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并对照国内外艺术院校发展情况研究,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育可采取如下路径(图5):

(一)开展创业实践训练,形成创业学分制教学模式

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对课程、师资、硬件等条件进行以学生创业能力培育为根本的教学改革。艺术类专业教学开展创业实践训练,采用创业学分制模式,通过创业课程和创业学分模式,将创业学分纳入教学过程,积极辅导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模拟创业、创业比赛等,并通过盈利、获奖等方式获得创业学分。

(二)设立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室

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需要加大对创业教育师资的培养,设立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室,注重提高创业教育的师资素质,造就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从事创业教育的基础教育教学、实践管理等工作,对创业课程教育活动进行规划、组织管理和绩效考评。创业教育研究室可以面向社会聘任专兼职研究人员,主要由创业成功的企业家、技术专家、政策专家、艺术行业协会成员、法律专家等在内的各行专家构成。研究室通过对艺术市场的政策分析、法律研究、风险投资等内容研究,指导学生在创意概念、策划方案进行市场需求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与人力资源状况分析,让艺术院校大学生在创业道路上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有效的指导。

(三)开设管理、商务类创业教育选修课

艺术类创业教育可以通过开设管理、商务类创业教育选修课的模式,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形成学科间的优势互补,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帮助艺术专业学生剖析艺术市场,增进创业技能,增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如开设《管理学基础》、《项目管理》和《商业运作》等课程,在课程上可采取团队合作方式,进行市场调查,形成创意并设计产品,然后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撰写营销策划,并设计出产品推向市场。这种过程式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创业过程中的全部内容,增强了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商业运用能力,诠释了创业的本质在于创新,创新是创业的首要条件。

(四)定义概念创新模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概念创新模式是大学生根据自己的新颖构想、创意、点子、想法进行的创意活动。概念创新集中体现在艺术、装饰、园林、环境和网络等新兴行业,创业者需要独特的个性特征和创业欲望,善于观察周边环境、商业机会,在行业市场迅速占据先机,实现产品宣传、推广和销售。

在创业教育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角色扮演、团队模拟和成功经验分享等课堂实践教学,或带学生去创业企业参观、考察的课外实践教学。如此双轨制教学过程不仅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就业者,还培养出具有高素质艺术创作和实践能力的创业者。

(五)积极备战商业竞赛,创建工作室,开展商业运作实践

1.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商业竞赛活动。艺术院校大学生以自身专业特点或艺术创意参加各种商业竞赛,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和提高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以其敏锐的艺术视角,独特的创新意识,在各类商业竞赛中获得竞赛奖励,实现创业梦想。

2.创建专业工作室。创业并不是一个人单枪匹马所能实现或完成的,它需要组建起互补的团队。艺术院校大学生通过对市场、社会的深入了解,挖掘具有发展前景的创业项目,吸引一批有能力、有胆魄、学科交叉的志同道合的人建立专业工作室,通过有效的管理实现创业。

3.利用商业竞赛平台或专业工作室,开展与企业间合作,真正实现商业运作。通过聘请成功企业家,开展创意项目转化,针对商业运作形成的意见和建议,引领艺术专业学生创业,实现伟大创业梦想。

大学生创业实践策划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地方本科院校 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176-02

一、地方本科院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201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0.2%,按比率推算,约有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为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近年来各高校纷纷鼓励大学生更新就业思路、创新就业模式,开辟多元化就业渠道,特别提倡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2011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1.6%,比前两年有所增长。然而,大学生们虽有创业热情,其创业成功率却很低,大学生创业园作为商业孵化器的功能并未完全发挥。从当前同情看,在大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非常必要,且必须长期坚持。

首先,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就业和创业的机遇,另一方面使企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高校只有培养出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毕业生,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提供相应的人力、智力、技术支持。而地方本科院校与地方经济的相关程度决定了地方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推动力的大小,具体表现为学科专业设置的产业结构背景情况、高校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契合度、科技辐射能力与区域经济特色的相关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特色的融合度等。

其次,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每年大约增加五六十万人以上。而国家实施稳健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加上国际贸易摩擦频发,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相关产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特别是随着“无就业的经济增长”的出现,传统经济创造新岗位的能力有限,技术进步大大减少了制造过程中的工作岗位。由此,大学生创业成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最后,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学使命转变的需要。从20世纪末开始,大学的职能不再局限于教学和研究,而是出现了普遍的创业模式。这种“创业型大学”拥有一个能够把知识进行商业化与商品化综合的内部系统,不仅包含了用于沟通或技术转移的办公机构,以在产业界与学术界之间架起桥梁,而且包括对研究内容的调整以及对研究预算的分配,从而满足私人和公共部门的要求。事实上,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外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二、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997年,清华大学发起首届“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标志着中国高校创业教育开始兴起。经过十几年的摸索和实践,如今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初步形成规模,但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诸多的问题。

(一)尚未融入正规教育体系。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在地方本科院校中仍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大多数高校尚未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纳入主流教育体系,在教学管理方面并未给予充分重视,具体表现为课程体系不健全,没有形成明确的专业和学科,在认识上还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整合上升到办学理念的高度。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自2004年升格为本科院校起,该校先后开设了创业学、投资创业、网上创业、策划学与创业思维训练等课程,但主要以选修课形式向大学生开设,视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部分。同时,该校开设相关课程的院系有工商管理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信息与统计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各院系往往就自身的学科领域开课,全校没有形成统一的培养教学目标和基础性课程设置,各院系从事相关创业教育的教师基本属于单兵作战,相互之间缺乏组织协调。

(二)整体水平落后。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应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课程体系。正式的课程体系主要指创业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模式,而现行的教学模式大多是课堂讲授加案例讨论,与创新创业教育所强调的实践操作性产生矛盾,这与相关师资不足密切相关。目前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或缺乏较高的理论水平,或缺乏一定的企业管理经验(特别是创业经验)。在创业研究方面,地方本科院校无论是举办创业研讨会、出版研究成果还是开展课题研究等方面都与国内水平有一定差距。如广西财经学院2005-2011年间,在创业工作的理论研究上仅获3项省级教改课题,2项厅级课题。此外,虽然近年来地方本科院校在创业培训、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方面有较大投入,但效果和预期有较大差距。笔者曾对广西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的大学生进行过关于创业意识的调查,91.54%的被调查者对于国家相关创业政策不知道或认识模糊,46.65%的被调查者不了解学校大学生创业园的情况,43.11%的被调查者认为创业园的发展状况一般。

(三)支持环境有待改善。当前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者认为我国的创业环境需要大力改善。其一,政府和有关教育部门在推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宏观决策上,尚未出台明确、有力的政策与规定,而现行的部分鼓励政策难以真正贯彻执行。其二,社会上对大学生创业认识不足,大多数家长都倾向于让大学生毕业后从事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社会主体价值观对创业者没有形成尊重和支持的氛围。其三,鼓励高校师生创新创业需要有相应的资本市场制度安排,而风险投资基金对大学生的投资几乎为零,事实上在调查中,约50%的学生认为制约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因素是资金问题。

三、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在笔者的调查中,83.7%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开展正式的创业教育,64.17%的被调查者认为开展创业教育的时间最好是大二或大三。在创业学生应具备的技能方面,55.31%的被调查者认为应提高市场洞察力,27.36%的被调查者认为应掌握专业知识,22.44%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培养意志品质,15.35%的被调查者则认为了解政策知识很重要。由此,地方本科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应考虑学生的需求,借鉴国内外高校的经验,结合自身的特色和学科优势,构建能够适应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一)基础层面: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实施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地方本科院校的个性化发展表现在将其办学理念定位于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当前,地方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创新资源不足,缺乏大批创新创业人才。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在这方面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迄今为止,美国已有近1700所高校开设了创业学课程,并已形成较完善的创业教育、教学研究体系。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大致分为四大类:创业意识类(如创意激发、信息搜索、机会评估等)、创业知识类(如创新战略、组织设计、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资本市场、电子商务、税务制度、合同与交易、国际贸易等)、创业能力素质类(如团队建设、应变能力、管理沟通等)、创业实务操作类(如商业机会选择、商业策划书、资本筹集、创业竞赛、危机管理等),其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主,按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及职业创新需求程度展开,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有鉴于此,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在课程结构方面增加综合课程的比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多开设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公共类课程,并列入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计划,设立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学分。此外,可通过试办创新创业教育辅修专业,全面提高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层次。

(二)操作层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一体化平台。地方本科院校应加强与当地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门办学。一方面从企业或政府邀请成功的企业家、咨询师、创业投资人、政府官员等担任学校的兼职教授,增加学生与创业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实用的创业指导。同时,学校应创造条件适当鼓励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老师参与企业咨询管理、创办经营企业、进行各种相关研究活动,以保证有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对创业领域的实践、发展趋势有良好的洞察力。另一方面多让学生到企业中去,通过现场教学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真正地实行校企结合。如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专业实习的机会,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多地点的实地考察,从而掌握第一手资料,以发掘专业领域中可能的商机。

(三)提高层面:总结推广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典范,鼓励大学生尝试创新创业。地方本科院校应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的交流与活动的组织,对大学生中自主创业成功的典范及时地总结与宣传,推动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形成。如可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园门户网站、宣传平台的方式,扩大孵化园的社会影响力,同时搭建创业政策宣传平台,鼓励和动员更多有志于创业的学生通过网络途径集中了解孵化园的有关信息和创业政策。网络平台也可以给予基地内创业团队有力的网上宣传平台,为孵化项目的宣传、经营提供便利。此外,还可以在整合原有大学生自主创业培训班、企业家面对面、SIYB创业培训班等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创业培训力度,通过创业报告会、创业论坛、创业计划书撰写培训、孵化项目培训等具有针对性、层次性的创业培训,激励广大学生创业激情、动员更多学生参加创业,推动学校创业教育的新发展。

(四)保障层面:积极宣传,争取政府和社会的倡导和支持。地方本科院校除积极宣传、制定相应政策、设立专项创业资金,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创造良好氛围外,还应加强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相关中介机构的密切合作,积极进行政策协调,促成资源共享,理顺外部关系,为学生创业活动提供优良的环境和服务。毕竟,只有在社会宽容、变革的环境中,创业才能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