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简述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生态适宜性分析,生态敏感性分析
1. 地理信息系统与景观生态学概述
1.1 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及特征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种由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规则组成的系统,能够支持空间数据的获取、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及显示,并解决复杂的计划及管理问题。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其它信息系统的关键之处是,地理信息系统强调空间实体及其关系,注重空间分析与模拟操作。从技术角度而言,地理信息系统能够有效利用地理学的原理来组织和综合各种不同时序的空间数据集的能力。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对空间数据的处理和对现实世界的模拟能力;其二,地理信息系统也可以通过时空模型构建,分析地理要素发展的时空变化,为咨询、规划与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包括资源管理、资源配置、城市规划和管理、土地信息系统和地籍管理、生态环境管理与模拟、应急响应、地学研究与应用、商业与市场、基础设施管理、网络分析和可视化应用等与地理空间信息相关的各个领域。地理信息系统之所以普遍运用,与其自身的特征优势是分不开的,具体表现为:一是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学空间信息能力,具有空间性和动态性;二是以地学研究和地学决策为目的,以地学模型方法为手段,具有区域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能力,产生高层次高质量的派生信息;三是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获得专门数据的地学分析方法或模型,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快速准确地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1.2 景观生态学研究特点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由德国著名植物学家特罗尔于1939年提出后,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为对象,通过能量流、物质流、物种流及信息流在地球表层的交换,研究景观的空间结构、内部功能、时间与空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时空模型的建立。景观生态学把地理学研究空间相互作用的水平方向与生态学研究功能相互作用的垂直方向结合起来,并探讨空间异质性的发展和动态及其对生物和非生物过程的影响以及空间异质性的管理。
目前,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焦点是在较大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强调空间格局,生态学过程和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也就决定了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在一个相对较大的区域尺度上,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景观的空间格局、优化结构,从而达到合理利用和保护景观的目的。
从上述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特点可以看出,景观生态学研究是建立在大尺度上,空间显性地研究景观格局功能及其动态,这就要求研究者能够处理大规模变化着的空间数据景观生态学这种要求使之必然选择地理信息系统作为研究工具。
2.生态适宜性评价原理及实证研究
景观生态学在对区域大尺度上对一系列的生态系统的空间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进行研究,也决定了其必然需要获取对大量的不同时序的空间数据来进行分析和处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景观生态学研究所面临的这一关键问题,并逐渐成为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特征之一。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强大的空间数据存储、分析和处理特性,并结合景观生态学方面的基本原理,已达到优化景观空间格局,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景观的目的。
2.1分析原理
生态适宜性分析涵义比较广泛,既可以指区域土地的生态现状及开发条件,也可以指区域或特定的空间其生态环境条件的最适生态利用方向,还可以是规划区内确定的土地利用方式对生态因素的影响程度(生态因素对给定的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宜状况和程度)。它是土地开发利用适宜程度的依据。
在进行适宜性分析评价时需要考虑的影响因子有很多,生态方面的,经济发展方面的等等都有,不过通常情况下,适宜性分析主要考虑的是生态方面的限制性因素,如与水源,生态敏感地的距离,坡度高程等因素,所以通常意义上的适宜性评价可以狭义的理解为是生态适宜性评价。
2.2 分析方法
生态适宜性分析多采用叠加分析法,其分析过程(如图1)可以归纳如下:
第一,明确与适宜性分析相关的因子(一般由参考他人研究凭经验获得因子,也可以由相关领域的专家来确定,即德尔菲法确定),确定各个因子之间的关系及相对重要性,并对每个因子赋以权重;
第二,根据单个因子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针对适宜性评价的目标进行分级,形成单因子的生态适宜性评价图;
第三,按照每个因子的权重对单个因子的生态适宜性结果进行叠加,获得多因子生态适宜性分析结果;
第四,对叠加分析生成的多音字适宜性分析结果进行分析,得到生态适宜性分析结果。
2.3 实证研究
在对某湿地公园的生态适宜分析研究过程中,充分分析和总结国内外湿地公园生态适宜性分析案例,选取了生态价值因子、地形因子以及人为干扰因子进行评估,并采用专家打分法,获得三个因子的相对重要性,并赋以权重分别为0.5,0.3,0.2;以湿地公园用地的生态适宜性分析作为目标,对生态价值、地形以及人为干扰三个因子单独进行分级打分(如表1),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在空间上形成单因子的生态适宜性评价图(如图1);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模块,对三个因子的各自的生态适宜性分析结果按照相应的权重值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生成多因子生态适宜性分析结果(如图1)。
3.讨论
关键词:园林绿化;艺术化;发展
1 发展条件
1.1 生态建设是主流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园林绿化方面,表现为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态建设普遍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要求根据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和原理,合理规划空间结构,使各种景观元素得到完美布局和呈现,具有美学价值,适宜人类居住。
1.2 先进科学技术是保障
生物工程技术伴随人类基因密码的解密渐渐崭露头角,进一步发展,登上新的台阶。通过转基因等各种手段,可以诱发植物突变形成嵌合体,或直接进行嫁接,使一种植物开出多种花。按照基因遗传的特性进行引种、选育以及驯化出来的多种优良品种可以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采用组织培养等方法,挽救即将濒临灭绝的物种;使用电脑自动化可以控制温室,给人类提供鲜花艺术景观,使四季色彩缤纷;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将绿色艺术融入生活的每个角落。先进的科学技术丰富了物种的多样性,是现代园林绿化在自然的同时不失智能化和科技化。
2 设计思路
2.1 以人为本
园林绿化设计涵盖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环境学、美学等诸多学科,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生活艺术。当代的园林绿化主要是以“以人为本”作为设计和建设的重要思路和理念。研究人与绿地之间关系的行为心理,充分的发挥园林绿化的生态、景观、游憩等作用,并且因地制宜,适应周围环境,反映人们真实的生活娱乐需求。
2.2 环境分析
园林绿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建设城市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促进整个城市的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因此,园林绿化应当遵循政府组织、群众积极参与,讲究实效,因地制宜、统一规划的原则,以花草木石为主,构建规划合理,布局适宜,物种多样性,美观大方的园林绿化系统。
2.3 主题元素
设计过程中还应注意主题元素的设置,发挥园林绿化文化意义上的教育作用,比如,欧洲园林渗透着西方人尊重游戏原则的文化背景,日本园林构思巧妙,小中见大,使人回味无穷。
3 发展措施
3.1 遵循设计原则和政策思想
在规划设计园林绿化的过程中应该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深刻把握党的指导思想,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创造优美的居住环境,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建设。
3.2 吸收借鉴古今中外
中国具有博大精深的园林绿化建设的悠久历史。园林绿化的理念和工程建设技术早已得到长足的发展和丰富,日臻完善,并形成自己独特的传统古典风格。典型的代表是恢弘大气的北方皇家园林和精致巧妙地南方私家园林。西方园林绿化设计和建设也有自己的文化特点和艺术风格。针对古今中外的园林绿化设计和建设,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有选择地借鉴吸收。
3.3 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园林绿化的艺术化设计和建设应该随着科技和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积极地解放思想,增加现代的艺术手法,勇于创新,打破传统的桎梏,融入时代的气息和特色。
3.4 因地制宜,塑造灵魂
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附属区域,对于园林绿化的艺术设计应该充分的考虑到周边的环境和建筑的要求,因地制宜,创造和谐自然融洽的整体氛围。比如,济南泉城的城标绿化建筑广场就时刻提醒着人们济南是一个泉水文化为核心灵魂的城市,其绿化设施围绕泉水这一主题灵魂展开。既是城市本身文化特色的体现,又突出了时代精神的重点,丰富饱满了济南城市的核心灵魂,整个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体现了传统和时代的统一,西方与东方的统一,自然和人工的统一,既满足人们的生活娱乐需求,又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既体现济南人民的感情归宿,又激起其他游客或居民的感性文化情绪。
4 总结
设计建设中,应当时刻关注因地制宜,因境而异的设计理念,有选择地吸收我国传统古典园林、西方园林设计的艺术精华,开展新的创造,需要关注综合利用城市学、环境心理学、城市生态学、环境保护科学等诸多方面的科学理论,以此指导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和建设;在满足生态环境建设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之下,营造优美的景观,设计建设雅俗共赏的园林绿化艺术美,目的在于实现“居住环境优美、生态环境优质、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一、环境史的学术界定
什么是环境史?对于这一问题,国外环境史学者给出了多种答案。环境史这个概念,第一次是在R纳什的著作中提出的,在书中他认为人类和居住环境之间存在历史联系,进一步说明过去和现在有一定的统一性和连续性。W克罗农进行了细致地分析,他认为环境史探讨三方面内容:第一,特定地区生态系统下人类从事的社会活动;第二,人和自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关系;第三,环境政治和策略探究。美国环境史学会对环境史提出了这样的看法:环境史主要以人和自然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重在理解自然怎样向人类提供选择,如何设置障碍,人类又该如何改变生存的系统,在非人类的世界中如何缔造信念、价值观等,又怎样将政治、文化深刻的塑造,并提出环境史涉及范围广泛,包含了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自然科学等众多学科,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国内学者吸收借鉴国外环境史学者的思想,对环境史也做出了自己的学术界定。包茂宏在2000年发表的《环境史:历史、理论和方法》一文中,对环境史也提出了以下的定义理解:
环境史是以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为依据、以当代环境主义为指导,应用跨学科研究方法,针对人类发展和社会环境之间关系作用的一种探究;通过反对环境决定论、反思人类中心主义文明观改善当前环境失衡的境况,并为人类的文明发展探寻新的发展线路即生态中心主义文明观。这是国内学者第一次对环境史进行规范性的定义,重视环境史研究的生态学意识,为以后国内学者对环境史的学术界定奠定了基础。
此后,多位学者对于环境史下了定义,景爱、梅雪芹、高国荣等是其中的代表。景爱认为,环境史主要研究的就是人类和自然的关系,通过历史分析方法探寻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过程中的得失,并总结经验教训,为日后发展提供借鉴。梅雪芹在其著作《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中,引入解释德芒戎的定义逻辑,并以此来界定环境史学,认为环境史是人类实践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形成的作用探寻,是历史研究的新领域。高国荣认为,定义环境史要注重涵盖环境史研究的丰富内容和现实意义,他认为环境史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由于环保运动的推动而引发,此概念是将生态学作为了理论基础,重点探讨的是历史上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此时自然环境就作为了一种社会中介,存在的这种社会关系也带有显著的批判色彩,是一种新学科。王利华引入人类生态系统作为环境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对环境史学的研究对象进行了新的界定,最终将其定义为,环境史在现代生态学理论基础上,运用多种学科研究方法对一定时空下人类发展过程做了探究。这其中,人类社会和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对他们之间存在的相互反馈、相互作用、及协同演变的动态关系进行探究。
环境史作为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学科,中国学者和国外学者对它的认识和界定都处于一样的阶段,进行深入研究也需要一个过程。包茂宏在其后期论著中,以菲律宾森林滥伐史研究为例,阐述了环境史定义的狭义和广义之分。他认为环境史狭义含义就是对人和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历史研究,能填补之前历史研究中缺少环境内容研究的缺失。而广义的环境史是指人与环境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的历史研究,不仅包含了狭义的研究内容,还为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历史思路。周琼认为,定义环境史要摒弃人类中心观和自然中心论,注重界定环境的内涵,且应兼具区域性思维及全球性视野。他认为环境史兼具了整体共性和区域个性两个方面的特征,为此环境史定义可有广义、狭义之分。周琼最终将环境史广义含义定为:环境史是研究自然界中生物和非生物生成、发展、演变和相互作用的历史,主要的关注点是人和自然生物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影响和变迁的历史,以对自然界和环境发展的产生原因、规律和后果开展有效的历史学研究;认为是对不同区域、不同分类生物构成要素的界定。
上述对环境史的种种学术界定说明,什么是环境史这一问题得到了中外环境史学者的重视,许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及视角出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给出了自己的定义。虽然观点众多,表述也不尽一致,但是总的共识是存在的人与自然的历史的关系无疑是环境史研究的核心。国内学者对国外学者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和发展,为环境史的学术定义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二、环境史的学科理论
环境史研究兴起于国外,这一概念对中国史学界可谓舶来品,国内学者对环境史理论的阐述也借鉴了国外学者的论著和理解。国内学者首先大量发文介绍了国外环境史理论和观点,既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思考,又扩大范围至非洲、澳洲、亚洲等国家和地区的研究观点。国内学者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了解释和总结,并开始创建尝试自己的环境史理论。
包茂宏总结国际环境史理论研究,最早尝试阐述了环境史理论,他认为环境史理论就是要找出人和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相互作用、因果关系规律。而这种规律要从具体、特殊事件的发生中抽象和总结出来。不然,环境史就成为了按照事件顺序排列的事件。当然,这个抽象和分析的过程要注重关系的复杂性,最终实现普遍和特殊的有机结合统一后得出的因果关系,也就是环境史理论。同时,包茂宏还对环境史理论发展对传统世界史的编撰思路产生的影响和挑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她提出人类历史观会经历循环史观、进步和现代化或发展史观、可持续发展史观三个阶段;并重点对可持续发展史观优势做了分析,认为可持续发展史观将人类回归到生态系统中,还原历史本来的面貌,以生态和发展这两个动态的标准作为人类持续性和断裂性的评判依据;还能从正确角度对科学带来的负面效应进行分析,反对过度热衷科学,支持理性崇拜,实现对人类发展的重新评价;它将人类设定为历史的主角,以生态主义和全球主义为支点对历史进行组织,并在一定程度上跨越了民族、国家和欧洲中心论实现了对传统编史模式的改革,将其警示和借鉴作用充分发挥,让读者更加清醒的正确理解现实问题。此后,他又连续发表一系列研究国外环境史学成果的文章,为国内学者提供给了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对环境史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侯文穗总结了国外学者对环境史的多种理论诠释,强调环境史与生态学的密切关系,分析指出环境史学者的生态学意识主要体现在他们研究历史的整体意识和人文情感上,认为必须对自然树立起尊重观念,并树立起人是自然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伦理意识,将人实现真正的回归。一个对环境史进行研究的学者自身是负有在历史中让自然享有不比人高,也不比人低的地位的任务。
梅雪芹在《环境史学论纲》一文中发展了环境史理论研究,提出用的唯物辩证法指导环境史学科建设的理论。梅雪芹首先分析环境史学如何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以硬币的正反面作为比喻,认为一面是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另一面,重点探讨物质、政治、精神文明构筑的人类文明发展对环境带来的作用和影响,反思其中的反作用,来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文明发展产生进一步的认知和理解。随后,作者比照关于地理条件和社会发展之关系的理论,指出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环境史中的理论和研究方向是完全符合原则的,能够实现对唯物辩证理论的贯彻,在中国环境史科学的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高举,将唯物辩证法作为基本的理论指导从,从而形成环境史学派。梅雪芹的这一主张,得到了国内其他学者的重视和认同。李根蟠也曾撰文认为环境史研究完全可以从那里获得理论的支持和理论的指导,而的历史理论也可以通过生态环境史的学术实践获得丰富发展,并强调为了保证我国环境史学科健康的发展,的理论指导是不可或缺的。王利华也认为马克思就曾多次强调人类和自然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自然史与人类史的密切关联和相互制约,辩证唯物论的历史解释体系中其实已经具备了不少关于社会与环境双向互动、彼此作用的历史观念,非常值得珍视和发挥。
随着环境史的发展,环境史研究产生了从注重生态分析转为注重社会文化分析的趋势。王先明研究了环境史研究的社会史取向,认为在人类生活的实践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造,在历史进程中始终是同一的,而不是分离的。因此,真正的环境史学不能不包含这两个方面。高国荣研究了美国环境史的文化转向,并对社会文化分析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解释,自然是一种客观存在,与此同时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构建,为此自然和文化之间存在没有很清晰的界线;自然具有变动特性,并不是一沉不变、稳定有序的。种族、阶级以及性别等人类相关的特性都在环境史的研究中广泛的应用,加快了与社会科学史的融合。
王利华对于环境史理论建构问题的思考深刻卓著,发人深省。首先,如前文所述,他引入了人类生态系统概念作为环境史的核心概念。随后,他又撰文倡导根据我国实际和史学传统,创建自己的环境史学理论方法体系,并就环境史的研究思路和思维框架提出了全新的主张和构想,初步对生命中心主义概念进行了阐述。最近,王利华在《探寻吾土吾民的生命足迹浅谈中国环境史的问题和主义》一文中对这一概念做了进一步的申论。他提出生命中心论,用以调和生态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冲突,并主张把生命关怀作为环境史学的精神内核。对于基于生命中心论立场如何认识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关系这一问题,作者强调如下观念:环境史是对人类不断拓展生存活动区域过程,并与自然界发生相互作用、反馈过程的一个研究;环境史研究要对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其他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进行了解和解说;环境史对不同阶段、不同文明中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生态关系做了探讨;环境史凸显生命的价值,追寻生命的历程,可谓是生命史学。
由上述研究综述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在环境史学科理论研究方面,首先对国环境史研究进行了简述和总结,之后对中国进行环境学研究理论体系建设作了探索。在国内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的关系、相互作用及因果变化的认知越来越清晰化,人与环境关系这一历史理论层面上的剖析和阐释愈见明了,我国的环境史理论的阐述和构建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与进步。
三、环境史的研究方法
鉴于环境史研究对象具有多学科特征,环境史在开展研究时就不能仅限制在此学科中,必须实现学科跨越才能完成。对此,国内学者分别从跨学科研究的原因、内涵、运用等角度撰文进行了具体论述。同时,针对环境史独特的学术定义和理论基础,国内学者又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环境史研究的众多其他方法,为环境史研究扩大了思路、丰富了内涵。
包茂宏在《环境史:历史、理论和方法》一文中,对环境史的跨学科研究方法最早给予论述。他提出跨学科探究是进行环境史深入探索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环境史本身涉及面广,累积了多个学科的知识,研究方法也应该是多个学科的一个继承。对环境史的研究,不仅要对历史学开展基本训练,也要掌握一定的环境和生态学知识。此外,人类是高级动物,行为复杂多变,因此环境史的研究上还要涉及到地理学、人类学、哲学等多个学科。尽管涉及学科众多,但落脚点一定是历史学,历史学整合了社会、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并从动态上进行分析,掌握何时优势最优、困难最少。并指出,跨学科研究是进行环境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但客观上同样存在难以融合的问题,认为环境史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工程科学之间的持续不断的对话。
高国荣在论述环境史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起因时,认为环境问题具有涉及面广、复杂性强且与多个学科之间存在关联关系的特点,且环境史研究要要大量的资料支持才能开展,这些都说明环境史的研究必须采取跨学科研究方法才能顺利完成。王利华在对环境史跨学科研究进行内涵的具体阐述时强调,跨学科,指的是环境史的研究兼具了对社会学和自然学两大学科领域的研究,社会科学理论方法是必须的,还要将自然科学理论方法加以运用;其次,跨学科还有一层涵义:环境史涵盖了自然领域的多个方面,任何一个历史学家都不可能有如此丰富的知识库作为支持,因此在环境史课题提出后,需要多个学科的学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梅雪芹在分析环境史的时候,就合理应用了跨学科的方法,曾撰文就泰晤士河污染及其危害一例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环境史的跨学科研究,不仅要对生态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学科有理论知识掌握,还要熟悉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并能通过主题设定能针对性的进行深入、全面的拓展,这样的环境史研究才能获得成效。
关键词:低碳;城市;反规划理论;运用
“反规划”被认为是一种生态规划途径,也是一种景观规划思路。通过优先对不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低碳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法论。低碳城市总体规划首先考虑低碳城市发展的要素资源给低碳城市提供的承载能力大小,提出在编制低碳城市总体规划前,应对低碳城市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和建设条件作出评价,从土地、水、能源和环境等低碳城市长期的发展保障出发,对低碳城市的定位、发展目标、低碳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等战略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反规划”方法的应用为研究低碳城市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提供了科学的技术及方法支撑。
1. “反规划”理论简述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扩张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已显诸多弊端,需要逆向思维以应对变革时代的城市扩张。“反规划”理论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反规划”(Anti- planning)一词最初出现在《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一文中,它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一种新的工作方法,即城市规划和设计应该首先从规划和设计非建设用地入手,而非传统的建设用地规划。“反规划”不是不规划,也不是反对规划,它是一种景观规划途径,本质上讲是一种通过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法。
“反规划”理论(Anti- planning Methodology)是相对于传统城市规划理论而言的,如果把“城市与环境”比作“图与底”的关系的话,传统规划理论是将城市当作“图”,环境当作“底”来设计的;而“反规划”理论则是“图- 底”易位,将环境作为“图”先行设计。“反规划”理论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反规划”概念包括以下含义:
反思城市状态:它表达了对我国城市和城市发展中一些系统性问题的一种反思;反思传统规划方法论:它表达了对我国几十年来实行的传统规划方法的反思;逆向的规划程序:首先以生命土地的健康和安全的名义和以持久的公共利益的名义,而不是从眼前城市土地开发的需要出发来做规划;负的规划成果:在提供给决策者的规划成果上体现的是一个强制性的不发展区域,构成城市发展的“底”,它定义了未来城市空间形态,并为市场经济下的城市开发松绑。
因此,这种“反规划”实际上是针对现在存在的普遍规划途径提出的以自然过程及生态格局为首要考虑因素的规划方法,以“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进行指导规划,目的在于保留和营造连续的具有良好生态格局的连续有机体,考虑的方式是一种前瞻性,持续性和根本性的。但其实施往往与许多相关的利益相冲突,更有经济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城市和乡村,东部和西部等差异都会有不同的具体对策。
2.反规划理论在低碳城市规划中的具体运用
城市总体规划含概战略规划――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三部分的内容。战略规划主要研究城市长远发展战略、发展目标与定位、城市结构、人口、产业、土地利用、生态建设、综合交通以及城市整体形象等,重点在于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结构的研究,城市长远发展战略、目标、城市结构方面应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确保土地利用、生态建设以及综合交通等因素发展保持平衡。战略规划将规划范围扩展到全市域,将乡村地区作为整体统筹研究,并对各次区域进行原则性定位,同时开展专题研究。
总体规划主要以城市次区域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规划区设定、次区域规模、城市空间布局、公共设施、道路交通、绿地景观以及建设标准、用地分区控制等。以上一轮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的常规内容为基础,是战略规划的延伸和落实,是城市战略化的具体布局。总体规划重点是线性控制,即对红线、黄线、绿线、蓝线、紫线和黑线共同构成的“六线控制体系”的定位定线。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主要包括城市近期实施规划和次区域近期实施规划,是结合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而做的近期(一般为五年)的具体安排,是指导城市建设的依据。
反规划的工作方法是先行规划和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 再行安排城市建设用地, 以此来保障关键的自然和人文过程的安全和健康, 维护大地景观的生态完整性和地域特色, 并为城市居民提供持续的生态服务。即首先将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保护和控制起来, 不因城市的发展扩张而减少和损坏, 从而使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得以延续和发展。具体来说, 就是从城市非建设用地入手, 优先规划和设计生态基础设施, 包括维护和强化区域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 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区域生态系统, 维护和恢复规划区内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态, 保护和恢复森林系统和湿地系统等, 最终构建起稳定的生态系统和健康的景观格局。
规划和设计生态基础设施的过程,就是建立低碳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过程,它是低碳城市生态环境的安全保障。低碳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是指低碳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按照一定规律在空间上的有序排列,它包括:①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②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③维护和恢复河流和海岸的自然形态;④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⑤将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⑥建立非机动车绿色通道;⑦建立绿色文化遗产廊道;⑧开放专用绿地;⑨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生命基质;⑩溶解城市,保护和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有机和共生都是生态的重要概念,低碳城市规划应从有机共生的途径来进入自然过程,而不是一味的与自然抢地盘,与自然争夺资源,做到互生互存。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首先应该回答的是:要保留什么,不建设什么。“建设要有规划,不建设也要有规划。”新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摆脱了旧城市论城市的思维方式,着眼于城市以外更大的区域范围,并且逐步将城市设计、城市景观和城市风貌、城市远景规划的内容纳入其中。城市总体规划内容主要包括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区域统筹、城乡统筹、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空间管制、重大社会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的布局、城市空间布局研究、发展时序控制以及强制性内容等。
“反规划”思维方法对于低碳城市而言,对保护城市土地和生态格局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城市规划区以外区域而言具有控制和引导作用,对避免城市以外区域的干扰,保护耕地,保护生态环境是一个很好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反规划”方法对于评价城市景观格局,避免由于不建设区域规划的不恰当造成城市建设区域空间与用地布局的不合理,对于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用地、城市空间以及城市建设项目的安排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这样更有利于城市总体规划具有科学性、战略决策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杨永宏; 罗上华; 城市总体规划战略环评研究[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8年03期
[2] 沈泽昊; 景观生态学的实验研究方法综述[J]. 生态学报 2004年04期
[3] 穆英华; 乔恒; 试论城市分区规划[J]. 城市问题 1987年02期
正是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生态失调失衡的反思,引发我们去研究探索在生态学、教育生态学原理与方法观照下建构德育生态的融入策略。德育融入策略的建构有利于为当前学校的德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营造学生道德发展的生态场;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自然生成和自动提升。
党的十报告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由此,也为学校德育的融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仅从构建德育生态的角度就学校德育模式中的“融入策略”作一简述。
一、在德育三重生态的“圆融互摄”中融入
融入,单从词面看是“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里,混合分不清彼此”的意思。但将其引入到德育工作的方法模式中来,其含义就极为丰富了,一时很难全部表达清晰。我们的学校德育应达到“教育无痕、情智共生;植入心底、高峰体验”的境界。
就学校内部而言,德育工作涉及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三重生态。自然生态的主要因子是指影响师生课堂学习、德育习得和人生成长的物质环境;类生态的主要因子是指教师与学生以及由此而呈现出来的师与生、生与生、组与组等共同遵循的学校教学和德育活动方式,也包括教材隐含的文化观念、思想因素以及教师的学科素养和人文精神,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等;内生态的主要因子是师生内心世界的感受和领悟,包括学习观念、独立精神、合作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依据上述这些基本原理,我们要优化学校德育的物质硬环境和文化软环境,将对中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工程来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融入社会实践全过程,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融入班主任工作全过程,融入学校管理全过程。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只有三重生态各自的最佳发挥是不够的,三重生态之间应是最佳的组合与有机渗透。三重生态体验理论认为,体验是道德教育的本体。①写到这里,笔者自然地想到白居易的《琵琶行》。秋夜、明月、江边、空船就是自然生态;琵琶女、诗人、青衫湿就是类生态;琵琶女“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无限诉说,引出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和被贬后境遇的自述以及诗人的青衫湿,不正是内生态吗?这是自然生态和类生态对内生态的最佳影响所产生的动人画卷,更是内生态体验发挥作用而使得自然生态和类生态的影响发挥到了极致。②
上述三者之间已经水融,浑然一体,这可以称作是“融入”的最高境界了。这给我们德育工作者以很深的启发:只有在三重生态的“圆融互摄”中去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才能为学生德育建构起理想的生态环境和健康成长的生态场。正如教育部长袁贵仁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要抓住“融入”这一关键,“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充分考虑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成长需求,区分层次、突出重点,注重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形成一个相互衔接、层次递进的教育体系”。唯有如此,才能不负时代的重托和历史的使命!
二、在从文化到精神的“暗潜滋长”中融入
进行德育融入,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与学生的生命成长,各种生态因子有机整合与协调运作,师生、同伴间互相激发、共同参与、合作交流、质疑探究,在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成长、幸福体验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着从文化到精神的“暗潜滋长”,共同发展,持续发展。
学校德育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为学生打开一个广阔的文化空间,主要的途径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优秀的文化。而学校是文化创生之地,是精神传承之所,是生命滋荣之根。学校的文化、学校的精神不是写在墙上印在纸上的东西,它更多的是浸润于校园的空气之中,在师生口耳相传中播植道德的种子,收获幸福的人生。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我们要把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放在对青少年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上。一切有效的德育都是基于对学生的真正认知。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有自由思想和发展的生命体。一颗被紧紧裹住的心是不可能有生命弹性的,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精髓融入学生的心底,就必须营造开放、民主的文化心理环境。
中学德育可以针对社会生活实际进行解疑释惑,针对学生成长实际力求教育生动活泼,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比如,在讲述高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货币是财富的象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知识时就可以融入“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的“崇善”价值观。在这一价值观的融入过程中,可能不同家庭经济背景的学生接受程度有差异,我们要给予宽松的氛围,允许学生有认知和认识上的差异,因为“只有在自由之中,深刻而富有创造性的智慧才能存在”③。学生现实的德育水平,既取决于教育者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程度,也取决于教育者为学生创造环境的开放程度。
三、在德育生态因子的“和谐共生”中融入
在德育生态中,教师、学生是两个极为重要的内生态因子。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德育实践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德育融入,需要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同时也要呼唤教师主导角色的真正回归。德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在师生“和谐共生”的生活世界中融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在提升学生生命品质的同时也提升着教师的生命品质。
在今天学校的德育实践中,要将德育生态的主体因子——学生应有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表达与展示的权利,给予学生话语权;让学生有随时质疑和申辩的权利;让学生有偶尔出错或“越轨”的权利,尊重学生,尊重人权,允许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不断进步;让学生有自我评价和同伴相互评价的权利。把这些权利落实到位了,就有可能激活德育主体——学生的学习“内源”,从而“内生”出一种接受学校德育的情感需求。
在今天学校的德育实践中,德育生态的主导因子——教师,一要提升自己的德育实践能力和教书育人水平。进行德育融入,教育工作者要从“老师”转变成“导师”,从教育“前台”转到“后台”,从“课堂”回到“课后”,从“主讲”转变到“善喻”。“喻”是德育融入的一种好形式:“喻”者,明也,德育目标明确、德育内容明晰;“喻”者,例也,旁征博引,触类旁通;“喻”者,化也,润物无声,潜移默化,教化无言。二要深入学习理解十提出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内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教育和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学生的尊重。教师还应以自己尽责做好教育工作的榜样作现身说法,教育引导学生强化刻苦学习、志向高远、意志坚强、不怕困难、昂扬向上,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重任的责任意识。
在建构德育融入模式的过程中,有了学生权利的回归和教师角色的转变,我们的中小学德育就有可能变为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德育;变为自觉主动、活泼生动、师生互动的德育;变为充满着“爱”、洋溢着“情”、体验着“乐”的德育。以日积月累的“浸润”与“孕育”为手段的融入,一定会在学生思想深处播下德育种子,成为感召学生心灵的伟大力量!
注释:
①②黄大龙.生态课堂:教育的又一种追求[J].人民教育.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