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森林生态修复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红壤是江西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地带性土壤,但由于长期不合理的经营和人类的干扰,红壤区成为江西省主要的水土流失区之一[1,2]。大量的研究表明,通过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恢复土壤是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关键[3-5]。井冈山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水利部第一批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在建站之初水土流失面积为土地总面积的80%,经过27年的积极治理,其间采取了多种富有开拓性的措施,已取得良好的综合治理效果,本课题组已先后对不同修复措施的固碳效益和群落多样性及稳定性进行了报道[6,7]。本文之所以选择凋落物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维持土壤肥力、有机质的形成、保证植物再生长养分的可利用性等方面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吸存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8,9],然而有关不同生态修复措施与凋落物相互关系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为严重红壤侵蚀区综合治理效益的评价提供基础数据,也为该区域开展生态修复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1研究区域概况
试验地位于江西省泰和县老虎山小流域内,位于东经114°52′-114°54′,北纬26°50′-26°51′,属平原面丘陵区,海拔在80~200m之间,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363mm。无霜期288d,平均气温为18.6℃。土壤为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而成的红壤,厚度一般为3~40m,试验地属强度侵蚀退化红壤。
2研究方法
2.1试验设计
1983年在试验地(A层土壤全部剥蚀,B层出露,地表无任何草灌,本底条件相似)种植马尾松,选取4种修复模式:模式1,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林分(无任何抚育管理措施,人为干扰强);模式2,种草竹节沟马尾松林分(带状种草且开挖水平竹节沟);模式3,竹节沟马尾松林分(开挖水平竹节沟);模式4,封育马尾松林分。试验样地基本情况见参考文献[7]。
2.2凋落物收集方法
2009年1月份开始,在各样地内随机设置10个1m×1m的凋落物收集器,定期(每月底)收集落在收集器上的凋落物,装入塑料袋带回实验室,区分落叶、落枝、树皮、落果(花、果实、种子等)及其他碎屑物(包括昆虫残体与粪便及鸟类粪便等)等组分,并把凋落物各组分在80℃恒温条件下烘干48h后称重。
2.3样品分析
采用硝酸消煮法制取凋落物各组分待测液,钼锑抗法测定P;Aglient公司7700型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定样品K、Ca、Mg含量;全N用凯氏定氮仪测定。
2.4统计分析
利用DP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然后以LSD多重检验法检验不同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
3结果与分析
3.1不同修复措施凋落物的组成
从表1可知,不同修复措施的年凋落物总量分别为3267.30,3530.58,3937.67,4997.88kg/hm2,可见不同的生态修复措施其凋落物量也有所不同,封禁处理对于提高林分凋落物量作用明显,落物总量与其余处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凋落物的组成中(表1),落叶占总凋落量的绝大部分(76.13%~82.30%),其次分别为落果(7.01%~12.48%)、碎屑(4.22%~5.14%)、树皮(2.60%~6.48%)和落枝(1.78%~5.90%)。
3.2凋落物量的季节动态
由图1可知,所研究的4种不同修复措施马尾松林凋落物呈现明显的季节动态,全年凋落物量呈现“单峰”型,均在8月份凋落物量达到最高,分别占全年总凋落物量的35.85%,20.71%,29.39%和20.27%。各组分中,叶的年凋落物量与凋落总量的变化趋势比较吻合,证明叶凋落物量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马尾林的凋落总量。果、枝、皮和碎屑物月变幅相对较小,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动态。
3.3不同修复措施林分凋落物的养分归还
3.3.1凋落物的养分平均含量
各林分凋落物中养分平均含量列于表2。由于群落类型较多,而且同一林分中,凋落物的组成复杂,所以养分元素含量的规律性不甚明显,但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各组分中元素平均含量顺序为:N>K>Ca>Mg>P,其含量范围分别为3.03~11.11g/kg、1.62~2.24g/kg、1.18~1.75g/kg、0.16~0.29g/kg和0.11~0.24g/kg。N、P、K元素在修竹节沟马尾林分中平均含量最高,Ca元素在干扰马尾松林分中含量最高,Mg元素在修沟种草马尾松林分平均含量最高。在不同修复措施马尾松林凋落物各组分中,碎屑物有较高的养分含量,这可能是因为碎屑物中中含有昆虫残体与粪便,以及鸟类粪便等物质的原因。综合来看,凋落叶的养分含量则普遍高于落枝、落果、落皮和碎屑的养分含量。
3.3.2凋落物养分归还的月动态
由图2可知,各养分元素归还的月动态与凋落物量动态比较类似,归还量在8月份达到最高,分别占N全年养分归还总量的39.07%,20.43%,31.97%和22.45%,占P全年养分归还总量的36.71%,20.57%,30.33%和28.17%,占K全年养分归还总量的33.28%,19.34%,25.49%和19.22%,占Ca全年养分归还总量的29.23%,16.51%,24.81%和18.62%,占Mg全年养分归还总量的32.41%,18.30%,25.70%和18.90%。
3.3.3凋落物养分元素的归还量
在已知凋落物及其养分含量的前提下,就可以计算凋落物的养分通量(归还量)。由表3可知,不同修复措施林分凋落物中各养分元素的年通量表现为:N>K>Ca>Mg>P。其中N元素的年通量变化为23.33~47.60kg/hm2,K为5.40~8.62kg/hm2,Ca为4.02~6.33kg/hm2,Mg为0.58~0.89kg/hm2,P为0.50~0.96kg/hm2。对比不同修复措施养分归还量,以封禁措施最高,修竹节沟次之,接下来为修沟种草,最小为马尾松林,说明封禁措施更有利于地力的维持。#p#分页标题#e#
4小结与讨论
关键词:营林工作;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模式
1 坚定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营林工作方针
营林,即林木再造更新,具体包括森林营造、森林生长发育、结构及其调整,森林抚育、更新和改造等内容。林业是连接人与自然的关键与纽带,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维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生态属性。营林工作应当遵循林木的生态属性,采用科学栽种措施提高林木的成活率,最大限度地发挥林木维持区域生态和谐的重要作用,尽可能地获得生态效益。森林资源也是重要的生产、生活物资,在百姓民生和国民经济领域中有着十分广泛地应用,同样也具有一定的经济属性。营林工作也必须遵循一定的市场经济规律,要在确保营林质量的基础上,尽量降低营林成本,以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从理论以及实践2个层面来看,在营林工作中做到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二者其实并不矛盾,实现生态效益是创造经济效益的前提,创造经济效益则为实现生态效益提供支持。各级政府及林业部门要始终明确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工作方针,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营林战略,实现营林工作的重要目标。
2 构建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营林新模式的几点原则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是营林工作所应当考虑的重要因素。为此,在具体的营林实践中,构建起以理解和尊重自然为核心的、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主题的、高质高效的营林模式,是全面推动营林工作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构建营林新模式的过程中,应当坚持以下几点原则:
①尊重自然原则。尊重自然原则,是指以理解和尊重自然的态度来开展营林工作,并采取各种有效举措,使林业区域生态系统达到接近自然的状态。从实质上来说,营林工作可以看作是人类对自然界的一种补偿,在具体营林实践中可以借助森林自身的修复和繁殖功能,来实现林业繁茂的目的。② 科学规划原则。科学规划,即全面考察营林工作的实际情况,遵循营林的科学规律,设定营林工作的总体目标并制定营林方案。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不断努力,在逐渐增加森林面积的基础上,还应注重改善森林生态结构、强化并发挥森林各项功能。③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性,即能够满足现实与未来并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发展特性。森林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营林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可持续性原则,从长远角度来合理安排营林计划,强调“护”重于“养”,突出“种”重于“伐”,提高我国森林资源的实际保有量。
3 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营林新模式的具体实施
3.1 考察营林环境
考察营林环境是开展营林工作的首要步骤。林区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生态环境中的各方面因素对于营林工作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要对林区的立地条件、植被及样地进行深入调查和详细评估,还应当充分考虑到林区环境中的其它要素,如道路、水域等等,为进一步制定营林规划、做好营林实践做好准备。
3.2 对林木进行分类
按一定标准对林木分类是开展营林工作的关键环节。在充分考虑到营林目标的前提下,可以按照一定功能或标准将林区中的林木分为目标树、干扰树、生态保护树和其它树木等若干种类,有针对性地采取营林措施,使林区中的每一棵树木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3 优化营林方案
编制营林方案是科学开展营林工作的切实保障。要在对营林生态环境进行细致考察,并对林木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制定出统筹全局、兼顾未来的最佳营林方案,使营林工作能够规范有序地开展,使森林真正发挥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生产的多重功能。
3.4 科学开展营林评估
对营林工作进行科学评估是开展营林工作的重要步骤。制定科学的评估标准体系,对营林工作进行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及时改进,能够提高林木成活率,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提高营林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 郑传奇.浅谈营林工作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2)
关键词:自然力;生态补偿;生态退化;土壤荒漠化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08-0132-03
1 引言
全球共有十大植被生态系统,我国有其中9类,分别是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红树林、草原、高寒草甸、荒漠、苔原,我国唯一缺乏的是非洲萨王那群落(稀树疏林生态系统)。由于我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上述九大生态系统都处在不同程度的退化中。森林锐减,荒漠化扩大,那些过去较少受到影响的高寒草甸、温带草原和红树林也出现了严重的退化。生态系统退化造成生态功能衰退,由此引发了各种生态灾难。近年来我国已经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但很大程度上由于政策导向性的错误,以致耗费大量资金却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造成了“边治理,变退化”的尴尬局面。因此对破坏的生态系统不能完全采用人力,强制性去改变其生态现状,而应该依据自然规律,依靠自然的力量,适当施加人为活动,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1]。既要进行人工治理,又要充分利用大自然的力量进行自我修复,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2]。
2自然力的含义
自然力是指在一定的土地上,不同的植物群落从无到有的生物群落演替过程。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取代的过程,如湿润的森林地区遭受火灾之后,在火烧迹地上依次出现多年生草本群落、一年生草本群落、灌丛、森林群落等。利用自然力恢复的过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围封,就是在保证土壤不损失的前提下,保证自然分布的各类繁殖体得以自然繁衍。
生态自然恢复广义概念是指生态系统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通过自身调节能力逐步恢复生态平衡,使生态系统由恶性循环步入良性循环的健康发展过程[3]。狭义概念是指对疏林地、残林地与具有一定数量的伐根萌芽、具有根蘖更新能力和天然下种植被条件的地区,实行不同形式地封禁,并借助植被的天然更新能力同时辅以抚育管护措施来逐渐恢复植被的一种方法[3]。
3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
3.1人口的迅猛增长
我国1760年人口不足2亿人,1860年约3亿人,1970年约8亿人,2000年超过13亿人。人口增加后,人们通过不断开荒、毁林、破坏植被来扩大耕地面积,这样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过于单一的种植农作物,降低了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一旦发生灾害性事故,该生态系统很容易崩溃。同时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和一些政策错误,我国出现了大量的退化的生态系统,水土流失严重,北方沙尘天气频繁发生。
3.2生境的破碎化
生态系统退化最重要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在自然力或人为干扰下偏离自然状态,生境破碎,生物失去家园。人为因素主要报刊修公路、铁路、水坝等设施。公路、铁路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分割成破碎的块状,影响了生物迁移和迁徙。同时公路、铁路两侧的土壤植被破坏严重,土壤荒漠化现象十分明显,水土流失严重。许多动物一生仅作一次往返迁移。这些生物离开其出生的地方在死之前回到出生地繁殖一次,如鳗鲡和洄游性鲑鱼。但水坝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阻止了这些生物的迁徙或洄游,导致一些生物的灭绝,降低了生物多样性。尽管人类经采取了生态补偿措施,如修建洄游通道,但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有些洄游通道已经被沉积的泥沙石砾堵塞,完全失去了作用。
3.3环境污染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也随之加剧。环境污染会影响生态系统各个层次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进而导致生态系统退化。很多情况下生物对突发的污染在适应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会在遗传、种群和生态系统3个层次上造成生态系统的退化。
(1)在遗传层次上,环境的污染使种群敏感性个体消失,导致整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降低。污染引起种群规模减小,由于随机的遗传漂变地增加,可能降低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污染引起种群数量减少,由于达到了种群的遗传学阈值,即使种群最后恢复到种群原来的大小时,遗传变异的来源也大大降低。
(2)在种群水平上的影响,环境污染可能会造成种群在该地区的消失。如酸雨造成针叶林死亡,又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导致鱼类消失。
(3)在生态系统层次上的影响。污染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态,降低了其生态服务价值。
3.4外来物种入侵
对于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来讲物种入侵必将扰乱生态平衡。一个新的物种侵入到一个新的生境,在没有天敌而又食物充足的情况下,将会大量繁殖,与其他的本地物种竞争空间和食物资源,占据其他物种的生态位,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如我国20世纪70年代从南洋引进的水葫芦对滇池、洞庭湖、微山湖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4 生态系统退化现状及其危害
中国各类人均资源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耕地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目前我国主要靠扩大耕地面积,依靠自然力恢复地力,调节人地关系。导致我国大面积的毁林、毁草、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严重,沙尘暴灾害频繁发生。
4.1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现状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由于病虫害、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尤其是人为破坏因素,我国大片的森林遭到破坏。尽管近年来森林覆盖率有所增加,但主要表现为疏林和人工林的增加。然而生态环境效益较高的天然林和成熟林蓄积量则逐年降低,尤其是成熟林面积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减少了约732万hm2。
目前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大都呈片状或孤岛状分布,森林生态系统破碎化程度高,人为破坏严重,年龄构成不合理,幼林面积所占比重很大,大部分森林生态系统都处于退化或成熟阶段,稳定性差,抗干扰能力低,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破坏甚至崩溃。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荒种地,乱砍滥伐,导致森林面积锐减。面积较小的生态系统不仅自身脆弱,难以发挥应有的生态环境效益,而且容易受到破坏。同时为了提高森林覆盖率,片面栽种大量速成林,这些人工林物种过于单一,稳定性不高,大量浪费地下水,加速了土壤沙漠化的进程,一旦发生病虫灾害,整个生态系统将面临崩溃的危险。
4.2退化生态系统的类型
根据退化过程及生态学特征,彭少麟等将退化生态系统分为裸地、森林采伐迹地、弃耕地、沙漠化地、采矿废弃地和垃圾堆放场6种类型。这6种类型都最终导致土地荒漠化加剧,土壤的蓄水能力降低。在大风天气条件下形成沙尘暴,席卷我国北方城市,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3水土流失
我国国土面积的2/3为承载力差的山地,水土流失现象遍及全国,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江珠、珠江流域,淮河、辽河流域及太行山、鲁中山区等。各地的流失程度有所差别,总体形势上强度高、发展快、成因复杂、危害严重。水土流失严重降低了土壤肥力,同时使水体富营养化,减少湖泊面积,使江河湖泊的泄洪能力降低,洪涝灾害频繁发生。
4.4荒漠化
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各种因素造成干旱、半干旱和受干旱影响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我国荒漠化面积约260万hm2,占国土面积的27%,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北部。由于人对水土、动植物资源利用不当,人口激增对土地产生的压力使荒漠化的局面一时无法得到改观。我国严重的荒漠化情况导致了我国北部沙尘暴灾害的频繁发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5 生态系统修复的措施
面对生态系统退化,人们长期以来治理生态退化以造林为主。但“盲目造林”不仅没有起到很好的防风固沙效果,反而加速了生态的破坏。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稀少,这些树林不仅起不到涵养水源的作用,反而加速了地下水的耗竭。最终由于地下水严重不足,假活了人工林,真死了天然林。因此生态系统的恢复,要根据原始生态情况,针对不同地域,采取还草或还荒措施。
5.1 不宜在半干旱、干旱地区种树
在年均降雨量不足300mm的地方,天然分布的是草原或灌丛。树木生长的雨量和积温不能满足的话,树木很难成活。树木的生态耗水远大于灌木和草本,再加上没有草本层的覆盖,强烈的蒸发作用造成了严重的旱情。树木并不能阻挡沙尘暴,同时死亡的树木留下的树坑变成了“风蚀坑”,加速了生态系统的破坏。造林过程中采用飞播,不仅耗费大量资金,树林成活率低,更有可能会造成生态入侵,如有毒的醉马草很容易混到羊柴的种子中入侵到优质草原。
5.2休养生息,利用自然力恢复自然
休养生息就是要给自然生态以必要的休养、恢复、生长的时间和空间,是对自然力的自我维持、修复和更新原理的实际应用。根据生态学原理,自然恢复的植被结构合理,其稳定性和生态效益远优于人工植被[4]。在区域不超过自然恢复的阈值条件下,生态环境会自发的恢复到原有状态。休养生息时,要对草原进行封育,封禁时间确定为5年。前2年采用全封方式,除了科研调查和抚育管护人员外,不准人畜进入,后3年以轮封方式为主,即以草定畜,合理放牧,采集枯枝,但不得砍伐林木、灌丛及挖草皮[5]。用自然力逐渐恢复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这种恢复机制我国科学家已在内蒙古草原已经进行了实验,成功恢复了大量优良草地。
5.3人力恢复措施
当生态破坏程度超过自身恢复阈值时,仅靠自然力无法进行恢复,需要人力的辅助作用。Whisenant提出生态系统的退化与修复过程中应认识到两类阈值,一类是由生物相互作用控制的,而另一类是由非生物相互作用控制的。生态恢复只需要通过人为干预改变生态系统生态结构来跨越前者,但必须人为干预改变物理环境结构来跨越后者。
即使生态系统破坏程度未超过自然力修复的阈值也需要人力与自然力协调作用。因为休养生息,需要对已经破坏的草原生态系统进行围封,但这必将影响当地牧民的正常生活,因此需要人力来采取一定的补偿措施。主要包括调整产业结构,释放自然力,以市场带产业,以产业兴市场,吸引农民变工人。同时要开发高效地,用极少的高效地,置换其余土地,将生态恢复的压力转移到这极少的高效地上来,在这极少的土地上进行高投入的人力恢复,而对剩余大面积土地上基本不投入,靠自然力恢复。这种以地养地的生态恢复模式将人力与自然力恢复有效的结合在了一起。
6 结语
在以往的生态恢复过程中我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但并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反而出现了“边治理,变退化”的尴尬局面。影响林草植被建设中成活率、保存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关键的是人们违背了林草品种的自然适应性,也就是破坏了该品种林草在特定环境下的自然修复能力,导致植物群落的自然演替中断[6]。因此我们今后的恢复之路,首先应制定合理的计划,对那些土壤尚存,或者生态退化没有达到退化极限的地方,自然力恢复是最明智的做法。对于那些遭到严重破坏的,无法用自然力来恢复的可以采用人工恢复。在草原地区可以采用以地养地的生态恢复措施。并且在人力的辅助作用下,确保自然力的释放。以自然力为主,人力为辅,自然力与人力有效的结合才能是我国的生态系统得到有效的治理。
参考文献:
[1] 彭珂珊.中国西部生态修复的理论与实践[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7(4):16~20.
[2] 乔瑞俊. 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关系的探讨[J].水保与生态2006(1):33~34.
[3] 张 和,年吉刚. 依靠生态自然修复能力加快我省水土流失治理步伐[J].吉林水利,2001(11):29~31.
[4] 李 炎,王仰仁.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综合建设模式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0(2):26~28.
[关键词] 林业 营林方法 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S7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105-01
营林技术能够调节森林的生长环境,让森林得到自我的修复,从而更好的为人类所服务。随者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森林的永续利用还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传统的林业都是以收木材为目标,林业主管部门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能够保护策略,针对无序采伐森林以及破坏森林的一些制度做出了约束和限制,倡导保护原始林的效益,最后达到缓和木材的收获与木材的采伐之间的冲突。
一、营林工作的内容
1.加强抚育管理,严把质量关
造林技术除了对数量有一定的要求,还要注重营林工作的质量,加强造林检查验收工作。克服林业管理上有不完善的地方,重视造林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管理,提高幼林的成活率,从而达到造林的目的,在营林管理中逐渐加大检查督促的力度。
2.建立迹地更新长效机制
制订科学合理的造林规划。规划使营林制度得到具体的落实,从而使造林工作达到预期的目标。充分发挥绿委作用,加强荒山山体绿化工作。加快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工作,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步伐各地林区都有成片的采伐、火烧、病虫害所形成的迹地,对这一部分迹地要建立严格的档案制度,从而有利于真实的掌握迹地的实际情况,从而统一进行更新,使其得以长效的发展。
3.保护林地资源。在整个森林资源构成中包括三大方面的资源有生物资源、林地资源、环境资源,其中林地资源是整体资源的基础保障。所有的林木生长都离不开林地,而且林地具有不可再生性,它也是林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营林造林的方法
1.优化林业产品结构,调整林业经济结构
林业营林必须充分借助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契机,不断优化营林生产的产品结构,并在经济、生态以及社会利益相协调的基础上,从整体上不断优化林木品种,扩大对森林绿化具有优势作用的林木品种。其次,在营林生产的市场环节,应加大实现产品的深加工,避免让林木直接以低层次原料的方式进入市场,极大浪费了林业资源。也不利于环境保护,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尽量减少这种产品生产方式。再次,是应加快林业绿化并同步促进林业旅游业发展的步伐,通过林木品种的优化配置,对环境美化和保护产生积极意义,还能获取可观的经济收益,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营林造林技术
2.1 营林播种技术。首先是处理方式 :处理种子能够使种子加速发芽,保证种子的出苗能够整齐,能够减少对于种子造成的危害,注意对于深层次休眠的种子要进行催芽。浸种时,若造林的地出现了干旱或者是晚霜,播种干爽的种子,准确的掌握雨情及时浸种。其次是选择合适的播种方法 :在播种之时要均匀地撒播种子,播种后也不需要覆土。加之种子比较易被植物们截留或者是被风吹走,也难穿透地被层。因而要考虑种中小粒的树种。按照行距进行的播种方式,考虑单行或是双行,播种后还需要进行土地镇压。穴播:按一定的行、穴距离进行播种。按照树种种粒的大小均匀的播入种子。播后进行覆土镇压。
2.2造林法. 植苗造林法: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在造林时要防止苗木的根系因为失水等状况使得苗木的成活率降低。所以植苗造林法的全过程都需要保护苗木不致失水过多;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可以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同时在造林方法上可以保证成活率,这种造林方法适用于营养繁殖的树种比如松树、杨树、柳树等等;播种造林法 :就是直接把种子播种在造林地即可。但是播种造林法要加强对幼林生长期的抚育管理。
3.防止林木病虫鼠害
预防为主,促进健康是林木病虫鼠害防治的主要措施,要做到病虫鼠害不会达到成灾的程度从而达到保护环境和促进林木速生丰产的目的。
3.1掌握森林病虫鼠害的动态趋势。建立森林的病虫鼠的防治措施,为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在制动防治措施时,也可以通过天敌的利用减轻灾害降低防治费用。
3.2病虫鼠害的防止措施。物理机械防治法 :人为进行捕杀、 阻隔、 诱杀、 高温处理,或者是应用遥感等物理机械防治;天地防治法:利用生物链的特性和各种生物相生相克的生物法知识,让食虫鸟以及其它食虫动物等有益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生物和仿生物药剂的利用 :现在倡导的是追求的无公害防治,继续使用化学防治的后果将无法预料所以需要利用生物和仿生物药剂进行病虫鼠害的防治。
参考文献
[1]冯宏武关世印.论如何做好营林建设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26期.
[2]晁爱兰.强化营林基础工作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1在发展循环经济中蕴藏着巨大潜力发展林业循环经济可以实现获得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的“双赢”。近年来,南方积极培育各类资源基地,如速生丰产原料林基地、生物质原料基地等,并且大力发展森林生态休闲旅游业,以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森林资源的需求。据统计,南方木本油料、林产工业原料和木材产量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分别占全国的95%,75%和57%。南方农村沼气池产气总量维持在全国总量40%的水平,2010年总量达558744.8万m[3],折合标准煤约398.94万t。南方林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蕴藏着巨大潜力,如果能利用好现有的森林资源,积极培育能源林,不仅改善了生态,还可以大大提升可再生能源比重,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1.2在繁荣生态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展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以及精神基础。生态文化所倡导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及实践生态文明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南方林业不仅担负着建设生态的重任,还努力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依托一大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博物馆等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发展森林文化、竹文化、茶文化、花文化等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树立生态文明观念,逐步形成生态行为规范与制度,促进社会转变生产与生活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1.3在建设美丽南方中承担着重大职责近年来,南方各地在建设美丽南方中,深入推进生态省和森林城市、森林乡村、森林校园创建活动,实施了许多标志性工程。如:福建实施“四绿”工程建设、浙江实施“1818”平原绿化行动、广东实施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工程、湖南的绿色湖南建设、安徽的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江西推进“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广西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海南的“绿化宝岛”计划,这一系列生态建设都取得了显着成效。这一切为人们能够享受到优美的生活空间和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南方林业在建设美丽南方中承担着重大职责。
1.4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肩负着特殊任务南方各省除了在节能减排上进行技术改造外,还通过扩大造林、再造林吸收二氧化碳的办法来抵减减排指标,为我国赢得更大的排放权。南方森林面积由2006年的6338.54万hm2增长到2010年的7071.42万hm2,年均增长率达2.77%。依据全国第七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南方十省区森林植被碳储量总量为199951.13万t,占全国碳储量781146.08万t的25.60%,而南方国土面积仅为全国的16.23%,说明南方具有较强的碳汇能力。这一切充分体现了南方林业在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中的独特作用。
2南方林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森林资源不足南方森林资源不足,突出表现为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在总量上,南方集体林区森林覆盖率为45.39%,尽管远远高于20.36%的全国平均水平,高于31%的世界平均水平,但是人均森林面积仅为0.14hm2,不足世界人均水平0.60hm2的1/4。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5.52m3,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14。在分布上,南方东部地区(浙江、福建、广东、海南)森林覆盖率为54.46%,中部地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为40.62%,西部地区(广西、贵州)为43.83%。在质量上,南方单位面积乔木林蓄积量除了福建、海南与全国平均水平85.88m3/hm2相近以外,其他各省都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七成,其中人工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为32.93m3/hm2,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这与改善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适应,离实现生态良好存在很大的距离。
2.2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足由于我国南方地区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天然林以及人工造林树种如杉木、桉树、橡胶的同质性,使得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生态灾害频繁,水质性缺水、水土流失等问题仍较严重。江西省是全国森林覆盖率第二高的省份,也是中国南方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面积为3.35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0.03%;广西是全国覆盖率第四高的省(区),水土流失面积有2.81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1.87%。另外,生态防灾减灾体系不健全,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有害生物入侵以及野生动物疫病传播等威胁严重,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可见,南方地区整体生态功能不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足,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要求有很大差距。
2.3木材等林产品供给能力不足从全国范围看,2010年全国木材产量已达到8089.62万m3,比2003年增长69.99%,是多年来的最高产量。虽然近年来我国木材产量有所增加,但由于各省区的木材加工业发展很快,对木材的需求量已远大于木材产量的增幅。国内的原木资源不可能大量供应南方各省区,适当进口部分木材则是必须要走的道路。以广东为例,广东2010年原木进口量为120.78万m3,达到年产木材量654.91万m3的18.44%。加上近年来,南方集体林区农民大量采伐自用材和烧材,2010年其用量分别达到431.56万m3和1183.75万m3,总量在2005至2010年间,年均增长率为8%,农民对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逐年上升。从上述情况看,南方集体林区木材、农民用材等林产品供给能力不足,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
2.4生态保护意识有待提高南方社会还没有形成节约利用、适度消费的文化取向,还存在重经济轻生态的思想。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部分地方林地资源被占用、生态脆弱区域被过度开发利用的现象;个别地方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滥用林地和湿地、非法运输木材、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生态文化还不够繁荣,还没有充分发挥教育人感染人的作用。这与全社会树立热爱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3南方林业发展对策
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我国南方集体林区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的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增长,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加快现代林业发展有很重大的现实意义。
3.1推动城乡绿化一体化发展战略城乡绿化一体化是建设21世纪生态文明城市的要求,把森林引入城市,同时以城带乡,开展绿色村镇建设,打造完善的城市与村镇森林生态体系,营造适宜的人居生态环境。大力开展“身边增绿”活动,创建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庄、森林社区和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打造绿色生态走廊,提升通道绿化水平,对境内铁路、公路、河渠、堤防沿线等可绿化区域进行绿化,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迅速扩大森林植被;统筹推进示范区城乡绿化,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村屯、庭院、房前屋后绿化,将农村居住环境改善与农民增收相结合。
3.2大力发展碳汇林业发展林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中国南方因优越的水热条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可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碳汇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上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森林来固碳的效用要远大于通过使用液体生物燃料进行减排,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加强对碳汇林业、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等相关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建立森林碳汇交易市场,加快以碳汇为目的的示范基地建设;创新碳汇造林机制,把企业投资碳汇造林与企业的减排挂钩,鼓励企业捐资发展碳汇林;建立森林碳汇监测与计量技术标准体系。
3.3有效加强森林抚育经营围绕林业“双增”目标,加强森林抚育经营,实现林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为建设美丽南方奠定生态基础。全面推进实施森林质量提升行动计划,提升森林经营水平,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不断增强木材、林产品和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编制和实施科学的森林经营方案,充分运用现代森林经营技术和手段,最大限度提高林地生产力,实现各类森林的目标效益最大化;加强中幼龄林抚育、低产林改造和灾后受损的森林植被恢复,调整、优化森林资源结构;对重点生态公益林,通过间伐、引进乡土乔木阔叶树种等提升质量。
3.4加快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加快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南方各省区根据当地实际与国家政策,着力构建生态修复工程体系,推动自然生态系统的全面修复。以山、林、水、田、路为基本生态要素,构建以骨干交通、水系廊道、集镇乡村为依托的绿色生态网络;抓好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加快中小河流及大中型水库库区水源涵养林建设,提高森林涵养水源的生态保护功能;沿海区域以沿海基干林带、红树林及沿海第一重山防护林为建设重点,兼顾纵深防护林建设,建成以人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沿海防护林体系;以平原绿化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等重点工程为重要载体,同时实施一批省级、市级和县级重点生态修复工程,与国家重大工程互为补充,健全和完善生态修复工程体系。
3.5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物质文明的关键环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集约型的新型发展道路。我国南方十省区林业发展不均衡,合理配置林业产业结构能够充分合理地利用森林资源,促进节能降耗,实现绿色发展。实施林业产业振兴计划,在林业产业布局上引导产业集群式发展,突出林业产业化、规模化和产业集群化,提高林产品竞争优势;提升产品深加工水平,提高木竹资源附加值,加大各类工业原料林基地和林业现代园区建设力度,积极发展新兴林业产业等;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发展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的专业大户、种植业主,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以期构建比较发达的森林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