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文化培训体会

企业文化培训体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文化培训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文化培训体会

企业文化培训体会范文第1篇

从一个基层员工三项专利的杨作军、到锂业公司员工的坚韧、再到西豫公司的精细化管理,这正是西矿企业文化的点点滴滴渗透,我们需要一个个杨作军,一个个锂业人,更需要像他们一样的,每一个西矿人。

此次宣传企业文化培训交流会,8个兄弟单位就本单位企业文化案例进行了讨论分析,感受最深的是兄弟单位的企业文化之所以做的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将西矿的企业文化与当地文化以及企业本身的特点相结合,形成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不仅接地气,更暖人心。

内树信心外塑形象,西矿上下共同努力,全力开展二次创业,这是最近我在工作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也是最让人振奋的一句话,如何才能将西矿一万多名职工的力量汇聚到一起,这就需要我们将企业文化理念渗透到每个员工心中,渗透到大家的服务工作和管理工作中;贯穿于每个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工作考核中,把企业文化理念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让所有员工都能够共有企业文化所体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企业文化才能真正的发挥其终极的效果。

企业文化培训体会范文第2篇

公司企业文化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学习,我深受感动,倍受鼓舞。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观念,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体现了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和凝聚力。因此,一个企业只要存在一天,企业文化就同时存在。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要用先进的观念管理企业,使员工的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再先进的技术,如果没有掌握再训练有素而对工作充满热情的员工手上,也难以发挥作用。真正先进科学的企业文化,使能高让每一位员工认同企业目标并为之奋斗的文化。

企业文化的树立,不仅仅是一种公司的宣传手段,最重要的是如何将其落实下去,让公司里面的每一名员工都能深刻的体会到企业文化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只有当员工深刻的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符合企业文化要求的,处处以企业文化来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企业文化才能真正的发挥其最终的效果。

企业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也就为企业打造了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而这支优秀企业文化武装起来的员工才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的功能是鼓舞士气,陶冶情操,塑造知识型职工,培育奉献精神,为提高基层的凝聚力,战斗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要实现这一功能,就必须不断增强企业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是因为,文化的功能是能否发挥的程序最好,最终取决于文化是否能够吸引人和感召人,能否为广大职工所接受并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增强企业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必须解决好文化建设以人为本、为职工服务的问题。我们发展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要为广大职工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不断满足干部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企业文化建设,只有紧紧围绕广大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真正把他们凝聚到先进文化建设上来。

年轻化、专业化、制度化、标准化充分体现了新天际文化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而其中的核心价值观分享、互助、厚德、自强更是对成长中新天际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通过学习企业核心价值观,使我清楚了什么是价值观?企业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对企业核心价值观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现代的企业价值观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提供了衡量内聚力的尺度,没有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无异于一盘散沙,没有正确价值观的企业就像大海中失去了航向的船只。它为企业在树立品牌、创建商誉、建立声望中起着主导作用。我们要做大与做强课外辅导,就应该确定有自己特色的企业价值观,用不变的企业价值观来迎接瞬息万变的市场挑战。面对广大市场,我们要树立能够指导企业集体行为的独特的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作用的最集中的体现便是当企业或者企业个人在企业运营过程中面临矛盾,处于两难选择时应当如何做的时候,这样做可以,那样做也可以,但必须有个决定,支持这个决定的便是核心价值观。我们的价值观分享、互助、厚德、自强,是一种精神,一种动力,一种工作伦理。它掌握着一个人或一家企业的生命和灵魂,使之走向成功,使企业的一切工作都以卓越的成效完成,真正做到更上一层楼。

总之,企业的建设,最终经营的是人的思想,最终的落脚点是武装人,塑造人,鼓舞人,通过企业核心价值观来体现企业的价值,实现企业和谐,促进企业发展。

以上是我一些个人的心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用我们的企业价值观来提醒自己、激励自己,把企业价值观溶入到工作中,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企业文化的饯行者。

公司培训学习心得体会首先,我非常感谢公司给我们全体员工的集体培训,也很荣幸参加了这次培训,这说明公司对我们员工培训的重视,反映了公司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的战略方针;对于服务行业的我,也非常珍惜这次机会。

经过这几天的培训,完全打破了我没培训之前认为这是个很枯燥乏味的过程的那种想法,让原本对服务行业不感兴趣的我,渐渐对服务充满浓厚的兴趣,服务作为一个大众化消费群体,我个认为最主要的是,它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完善自我的的行业,而且与生活紧密相连。

在这几天的培训中我还学到了,卖场的布局,商品的陈列,及在管理方面的根基,让我更加的了解超市是需要细心强和责任心强的员工。

如果在工作中我们失去了细心,那么在布局及陈列当中就不能很好的抓住顾客的购买欲。及顾客的购物动向,巨大磁石点也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失去应有的价值;另外货架的陈列要求我们了解:怎样的陈列才能利用好货架的每一层,从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及效益;然而色彩的对比也能很大程度点亮顾客的眼睛,吸引并留住顾客的脚步。

公司的这一次培训,从培训的效果就可以看出公司对培训是非常着重的,老板及培训人员都做了很多准备,让我们在培训内充分感受到了公司对员工的负责的态度和良苦用心,让我们融为一体,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端正心态,更加努力!更加自信!

接下来的培训,我想会更有趣、更专业,所以我会更认真听,理论与实践更加强化我们的工作,因为我也很热爱且珍惜这份工作!

学习能让人进步,工作能让人自信,相信我们在不断地学习和工作经验当中让我们把超市变得更加美好。

公司制度学习心得这几天我们抽空重新学习了公司的各项制度,加强了对公司各项制度的深入了解,使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学习公司的制度,遵守公司的各项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下面根据学习情况结合个人实际谈一点肤浅的心得。

企业文化培训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融合;效果发展;分析研究

1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区别与联系

校园文化是一种理念文化,是含蓄又内敛的,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实践文化,是将我们从校园中学到的知识加以实践与运用的文化。学校比较看重一个人的资历与人际关系,但在企业中,往往更加关注业绩,业绩与晋升、收入挂钩,反而对学历和职称并不是很看重。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建设目标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我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将学校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领域中。因此校园文化融合企业文化,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

2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当学校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后,工学结合与交替的形式,能够为所学知识提供理论与实际的依据。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也是学校自身发展内在的需要。如今的社会,对企业的员工要求更高,传统的书呆子类型已经不能适应这个社会,企业文化的融合,将有助于校园和社会现实之间的空缺。评判一个学校的好坏,往往是看这个学校所培养的人员在以后社会上的影响力与发展力。为了营造自己学校独有的校园文化,吸引更多的考生报考,将优秀的企业文化与之相结合是增加校园文化、校园竞争力的一种手段。因此在办学理念、专业设备等方面进行改革,让企业的人员作培训,直接或间接的促进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联系。

3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后的发展

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也能使得学生可以更加熟练的掌握专业技能,学会团队合作意识。企业文化管理员工的模式,与我们在学校中自由散漫的学习方式也不一样,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过程,也是我们接受企业文化的管理模式,制度的过程。只有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一个企业才会更加的成功。企业文化走进校园,也有利于突显出高校的教学特色,可以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还有利于拓展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如今不少的老师,同时也是企业的管理者,校企的合作,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通过针对性的培养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当然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平台。最主要的一点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对学生将来融入社会,自我定位,有着良好的认知,可以实现和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切实建立起独有的校园文化。

4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途径

在校园文化中,我们应该广泛的宣传优秀的企业文化,在日常的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的改变。引导学生利用实习、实训期间认真学习与理解企业文化。学生在企业中实习。学生作为企业的一员,如果是之前并没有接触过企业文化的同学,那么在这个实习过程中,就会如坐针毡,他缺少的正是磨合的这个过程,但企业不会给你磨合的时间,如果实习期间表现不好,就没有机会了。学校还可以邀请优秀企业到学校做专业讲座,全方面的引入企业文化,形成企业文化的校园氛围。深入拓展企业工作和校园学习的交替模式,在实际中体会。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在学校内部学习专业知识,然后再去企业实习,分时间段进行。但是往往这样踏上工作后,会出现各种不适应。因此提倡参加学习与工作交替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体会企业文化。通过学习与工作交替的方式,让学生时时刻刻处在职场的氛围中。对口的专业与企业联系,有助于企业能够找到适合这个岗位的技术人才。与企业进行合作,专业与企业职位对接,还可以采用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培养专业的技术性人才。

当然学校内部也要向企业的管理模式靠拢,以学生作为主体,开展创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战中历练。总而言之,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是校园提升自我竞争力的必要选择。但融合不是说向校园文化中增加企业文化内容,如果不能真正的融合在一起,就没有意义。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中,需要互相借鉴,互相包容。长期的坚持下去,会大大的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提升校园文化,体现校园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培训体会范文第4篇

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人才,尤其是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人才。职业素养是指职业人在从事某种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其专业技能和道德操守的总和,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获得,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一项国家级课题研究表明: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评价中,专业知识满意度为80%,胜任能力达到60%,而对企业相关法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及文化认知满意度仅为20%~40%[6],说明企业认为高职毕业生职业素养不高。这意味着学校和企业都必须采取一定措施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满足企业需求。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具体表现为:

(1)敬业奉献。

敬业意识、奉献精神是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校企合作中,培养学生敬业奉献、热爱企业、热爱岗位素质是关键。

(2)执行能力。

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形成执行能力的基础,一个企业的发展、决策落实都需要员工具有出色的执行力。

(3)团队意识。

团队所有人员都要有共同目标,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能为工作付出,拥有团队精神。

(4)创新精神。

创新才有发展,才能成功。提倡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尝试,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提出新想法,促进企业发展。(5)竞争意识。企业竞争很激烈,竞争能够让学生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同时应加强学生承受失败挫折能力的培养。

2企业培训方式和内容

校企合作育人,既要重视学校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更要注重企业对学生的培训。企业培训有多种形式,如进入订单企业参观;开展企业文化培训,培养订单企业文化认同和归属感;适当组织优秀学生参加暑期企业实践活动等。校企合作以订单班为桥梁实现培养过程的对接,为培养优秀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1)企业文化培训走进校园。

通过开展企业文化教育、学校素质教育融合企业文化,发挥企业文化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和熏陶,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优秀的企业文化。在教学楼、实训室、学生寝室布置企业文化展板,使学生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文化洗礼。开展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教育活动,举行企业文化竞赛等,使学生主动掌握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走进班级,结合企业文化确定班级文化,实施职业素养教育。

(2)企业工作内容培训走进课堂。

企业通过培训将企业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岗位职责、岗位技能、考核标准、奖惩措施等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尽早了解将来的岗位和职业,为就业打好基础,提升校企合作深度。

(3)企业活动走进班级。

企业会经常开展一些活动,提升员工素养。学校可以联合企业进行素质拓展训练等,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组织有竞争项目的比赛,如岗位专业技能竞赛等。

(4)订单学生走进企业。

企业培训不只是企业进学校,学生、教师也可以进入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岗位实践,了解岗位工作内容,掌握工作技能,切实体会企业文化,让学生在企业中锻炼与成长,提高职业素养。

3企业培训的作用

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可以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共赢。通过订单企业培训,把企业员工职业素养培养纳入学校教育,将企业规划、企业文化等培训前置到学校,使学生提前接触企业,了解职场要求,从心态、习惯和技能上做好准备,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校期间就完成从学校到职场的转变。企业培训可以调动学生参与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关注企业,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加强责任心,服从企业管理。企业培训可以发挥凝聚作用,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学生进入企业后能很快完成角色转换,实现企业培训的意义。

(1)企业培训有利于学生直接接受来自企业的信息。

尽快熟悉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发展前景,顺利完成从学生到企业职工的转变。企业培训可以提升学生对企业的认知度、认可度和忠诚度,增强学生团队意识,培养学生敬业奉献精神,使其服从企业管理,遵守企业安排,在企业中成长,并为企业创造价值。

(2)企业培训可以使学生尽早熟悉将来的工作岗位。

工作内容和工作技能等,学生在校进行专业技能学习和实训时更能有的放矢,提高学习效率,掌握专业技能。

(3)企业培训使学生对企业、对职业生涯有了认识和理解。

有利于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和企业发展,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自己的梦想。

(4)通过企业培训,学校可以进一步掌握企业对学生技能及职业素养的要求。

企业文化培训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就业;对接

高职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其根本就是为企业输送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建设融合企业文化、富有职业特色的“高职型”校园文化。但是,什么样的高职校园文化才是学校需要、企业需要、师生需要的文化?能否培养出让社会放心、企业满意的学生?这些问题说到底就是高职毕业生与企业是否能够“接轨”的问题。要想顺利实现“接轨”,最重要的一点是高职生在学习期间就要了解企业生产模式、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企业文化,这就必然要求将企业文化引进高职校园,与高职校园文化实现有机融合。

一、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必要性

随着院校的不断扩招,每年毕业的学生都呈现增长的态势,由此就业渠道在逐年变窄,形势严峻;而作为用人单位、企业的一方,却越来越注重人才的主体能力素质――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高职院校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出具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只有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适应整个社会特别是企业的需求。然而,对于企业来讲,它不仅仅只看重员工的专业水平,还十分重视员工的规范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团结协作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但现实状况是许多毕业生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后,很难快速适应企业的管理制度,最终被企业解雇或自动离职。这些毕业生并不是缺乏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他们更多的是缺乏适应性和职业素养,使他们在新的环境中不能马上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和能力。在此,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论述校企文化对接的必要性。

(一)从高职毕业生就业方面来看

从目前统计的数字来看,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令人鼓舞,与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基本接近,但高就业率的背后却存在着就业质量不高和频繁跳槽等问题。MyCOS研究院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显示,2012届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高于本科毕业生,有42%的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MyCOS研究院还对2009届大学毕业生在毕业3年内为不同雇主工作过的次数做了统计,均值为2.3,其中,高职高专毕业生均值为2.6,比本科毕业生多出了0.6。高职毕业生频繁的跳槽,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他们对企业、企业文化的不适应。蓝皮书进一步指出,工作过的雇主数越多,其月收入反而越低。调查显示高职高专生毕业3年内一直为1个雇主工作的仅为21%,而雇主数为4个及以上的高职高专毕业生达到了20%。对2009届高职毕业生追踪调查的结果还显示,在3年内有接近60%的人接受过雇主提供的培训,培训大都是岗位技能和知识培训、公司文化和价值观的培训。这些数据都从侧面反映了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好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的长效机制,实现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效对接,做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为企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职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从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方面来看

当前企业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毕业生?我们做了一次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与素质要求的调查,调查报告显示:53.2%企业认为“职业素质”首当其冲。笔者对上千名出自不同院校的高职毕业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高职毕业生刚进入企业时对企业工作环境、工作规章制度、工作节奏、人际关系等方面不太适应的竟高达50%以上;多数高职毕业生感到企业的管理比学校更严格。初上岗位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所掌握的知识与企业实际情况脱离,工作乏味且责任大,难以适应企业人际关系等。校园文化环境和企业文化环境差别较大,学生难以通过单纯的校园文化了解企业的运作,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也无法体会到企业组织和生产过程。调研还发现,学校及学生对就业的认识与用人单位、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存在错位现象:在校大学生更注重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领导能力和实践能力,而用人单位更为看重的是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职业操守。因此,高职教育除了要教会学生必要的专业技能外,还要培养好学生适应企业、适应社会的能力,以便更好地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三)从在校高职生学习方面来看

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纪律涣散,认为教师的说教、书本的知识对他们来说没有多大意义。笔者曾做过一项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是:当问及“课堂知识无用论”这句话时,共有426人作答,198人表示赞同,所占比例为46.5%,41人表示不认同,所占比例仅为9.6%。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主要还在于学生未走进企业,没能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

如果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就渗入企业文化的元素,或让学生直接接触企业以及企业文化,亲身去体验在企业里的竞争压力与作为一名职业人的职责所在,学生就能切身感受到专业知识、技能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企业第一线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吃苦精神、实干精神。当高职生体会到作为一个职业人生存的不易,奋斗的艰难时,他们自然而然就会改变对知识的看法和转变对生活与学习的态度。

(四)从高职院校发展方面来看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不同,其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民间资本和学生学费,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的发展与当地经济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一些中职院校升格为高职院校后其校园文化仍沿袭着传统高等教育文化的模式,缺乏高职教育特色,如与企业联系不紧、与企业文化脱节等现象。虽然现在许多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但仅是技能训练上的对接,而不是思想上的认同、文化上的融合,致使高职院校的发展之路变得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就是根本出路,是学校长久发展的根本保证。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能够使高校吸收不同行业、企业的优秀文化,以此来构建自身独特的校园文化品牌,培育出特有的校企文化氛围,塑造学生的人格魅力,提升他们的道德人格,培养出社会放心、企业满意的人才,从而学校也能获得社会、企业的认同感。在此基础上,也会获得地方财政、社会、企业的大力支持,从而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快速发展的正确道路。

二、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途径

(一)营造校企文化和谐发展的大环境

校企文化的对接并不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简单的相加,高职院校应将企业文化中的创新意识、质量意识、诚信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团队意识等价值观念和文化理念内化于校园文化之中,不断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发挥企业文化的积极作用,努力培养市场和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中要主动融入行业因素、职业特点和企业特色,尽量给学生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例如,进校时大门口屏幕滚动播放的宣传片,教学楼的文化长廊,甚至校园里道路的路牌、花草树木也都可以设计成校训、校徽、企业标识等文字或图案。当学生置身于融合了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环境中,自然而然就会受到职业文化环境的熏陶和感染,潜移默化地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逐步提高职业素养。这样不仅能很好体现出“职”的特色,还能彰显企业文化色彩。

校企文化建设除了要注重校园实体化建设外,还需融入到校园生活各环节中去。如各个专业依据不同企业的需求和要求,建设各自的专业文化,把企业所崇尚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质效意识、服务理念及敬业、创业精神渗透到校风、教风、学风中去。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方式方法都要体现相应职业的特点,在各专业的教育教学环节中融入各行业、企业对人才职业素质的要求,并在学生学习专业理论和技术的同时,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将价值标准同企业的职业道德教育相联系,使之对企业文化产生认同感。

(二)以企业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来规范师生文明建设

在高职院校和企业中,规章制度文化建设直接影响到学校校风和企业工作氛围的建设。因此,应该将企业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引入到校园中以规范师生日常文明建设,使之举手投足间都能透露出企业文化的内涵。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是专业技能的培训,还是职业道德的陶冶,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教育,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安排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增强企业实践经历,使教师在企业工作环境中切身感受企业文化的特色,在教学教育时才能更好地把企业精神体现出来。而对于学生来讲,要引入全新的班级管理方式,即在班级管理中融入企业管理理念,注重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与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使学生在不经意间就接受了企业文化的熏陶。并按照企业的架构组建班集体,引入优秀企业文化进班级,使不同专业的班风、班训和班貌等都能体现出鲜明的企业文化特点,渗透着企业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管理理念和行为准则。以企业“准员工”的要求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就能让学生在校内体验企业的管理,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不断提升他们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使他们“零距离”适应企业的需求。

(三)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建设课程文化

按高职的办学定位,今天的在校学生,明天就是生产一线的产业工人。因此学校教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承,而是要培育出适应明天产业大军所需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高技能型人才,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的课程文化建设要以行业、企业的需求为导向,以毕业生零距离就业为导向。因此,高职院校在课程文化建设方面要做好“三对接”任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使课程文化更能体现企业文化的特色。通过企业文化进课堂,强化学生的企业文化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深受企业欢迎的人才。教师在专业文化教育中要突出企业文化、在课堂教学内容中要融入企业文化,让学生到企业中去体会企业文化,以具有一定的企业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为引导,通过校企文化的互动融合使高职学生在学习基本工作技能的同时适当融入企业角色,平稳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过渡。

校方在设计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时也应邀请企业方共同来制定,充分体现出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岗位要求,为企业培养出急需的人才;学校与企业要保持紧密的联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多利用企业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技术去拓展学生的实训部分,突出知识与技能的实用性;转变课堂教学模式,采取项目教学、仿真训练、工厂教学等多种创新模式加强课程文化的建设。此外,高职院校在组织教学活动的同时还应积极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等,从而拓宽课程设计的实践性和前瞻性。

(四)以文化活动为平台促进校企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高职校园的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的组织,其最终目的在于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应更多地体现职业技能、职业心理、职业道德等职业文化,从而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文化的良好互动。我们应积极主动采用“请进来”的方法去邀请企业管理人员、企业家到学校举办高水平讲座;支持企业承办校园科技节等文化活动,每个文化活动都以本学院本专业的知识技能为依托,将市场意识、科技意识、创新意识等企业文化的内涵有效地融入到专业技能比赛中去;为各类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开辟绿色通道,如展示企业文化产品,办好校园开放周、校企合作洽谈会等活动。

敞开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大门让师生“走出去”,把校园文化活动办到企业去,在企业举办职业规划、团队训练、素质拓展、创业教育、技能竞赛等凸显职业特点的文化活动,让学生更多地感受企业氛围,学会思考如何才能成为企业的优秀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此外,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开阔视野,增加社会经验,通过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三、结 语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符合当今高职院校的发展需求,是高职院校打造自身品牌、形成特色的必由之路。围绕校园环境建设、师生文明建设、课程文化建设、校企文化活动等方面来实现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优质对接,这将有利于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得到良好的企业文化熏陶,培育出具有企业特性的“职业修养”和“职业道德”,使培养的学生在专业技术上、行为模式上和价值观念上更加符合企业的用人模式。

参考文献:

[1] 吴高岭,余敏.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多元融合的意

义及途径[J].湖北社会科学,2013,(5):171-174.

[2] 罗先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的路径

[J].扬州大学学报,2013,(2):70-73.

[3] 任焕茹,刘小宝.关于高职院校企业文化进课堂的探索

与实践[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3):

80-83.

[4] 陈周付,赵艳.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融合:高职生

就业的内在要求[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2,(5):21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