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河流生态修复市场前景

河流生态修复市场前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河流生态修复市场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河流生态修复市场前景

河流生态修复市场前景范文第1篇

一、坚持规划优先,构建现代林业体系。发展现代林业,必须以规划为先导,编制出台《朱溪镇现代林业发展规划》,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林业发展体系。

1.树立现代林业发展理念。现代林业是世界林业发展的方向,发达的林业已成为国家文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要从管理粗放、经营单一、效益低下的传统林业中走出来,走上管理集约、经营科学、效益综合的道路,实现科学发展的林业,以人为本,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林业,体现现代社会主要特征,具有较高生产力发展水平,能够最大限度拓展林业多种功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明确现代林业发展要求目标。发展现代林业就要用现念引领林业,用多种经营做大林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林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林业,用现代信息手段管理林业,用现代市场机制发展林业,用现代法律制度保障林业,用深化改革拓展林业,用培育新型务林人推进林业,提高林业科学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林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林业发展的质量、素质和效益。通过努力,建成生态环境良好、林业产业发达、生态文化繁荣、林农生活富裕的现代林业强镇。

3.把握现代林业发展原则。坚持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把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奉献给人民;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价值观,积极推动生态文化建设;坚持把改革作为推动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努力推动和发展林业生产力。

二、坚持生态优良,构建林业生态体系。发展现代林业,必须牢牢把握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方向,这是现代林业建设的根本任务。

1.推进10万亩生态公益林工程。进一步扩大生态公益林范围,以现有6.8万亩生态公益林为中心,向周围扩展到10万亩,重点是朱溪港源头及上游,使生态公益林面积占到镇域面积的1/3,占到全县生态公益林面积的1/10。健全生态公益林管护体制,提高生态公益林管护水平;实施封山护林、封山育林和中幼林抚育,尤其是朱溪港流域主支流溪上、岭梅、朱家岸溪、大洪源头及上游全面实行封山育林,提高生态公益林质量,充分发挥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2.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工程。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争取分别在朱溪港主支流源头及上游建立1个珍稀动植物自然保护小区;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保护天然阔叶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湿地资源和古树名木资源;加强原生植被保护,坚决制止毁林开荒、乱占林地、乱捕滥猎行为,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加强退耕还林,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加强河流农田防护林建设,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加强拟建朱溪水库和山塘水库环库涵养林建设与保护,保护林地、林木植被资源,净化水资源环境。

3.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加快修复、维护平衡”的原则和尽可能保持原始生态的要求,加快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小流域原生自然植被保护,大力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治理水土流失,推进水土保护,维护小流域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加强河道整治,开展河道清障疏浚,综合开发滩地资源,严格控制河道采砂取石,保护自然生态水系,维护小流域生态安全。启动朱家岸溪小流域治理工程。

三、坚持产业优化,构建林业产业体系。发展现代林业,必须加强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形成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

1.推进优势林产品基地建设。朱溪林产品资源丰富,优势明显,要按照扩大增量,提高质量,引进新品的要求,推进优势林产品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大扶持和推动力度,大力发展毛竹、茶叶、杨梅、猕猴桃、枇杷等优势林产品,至“十一五”期末,使毛竹面积达到6万亩、茶叶面积达到5000亩、杨梅面积达到4000亩、猕猴桃面积达到2000亩、枇杷面积达到2000亩。加强林产品基地管理,推广应用先进科技抚育管理技术,推广林下种植养殖的复合种经营技术,提高单位面积林地产量、质量和效益。大力引进和培育产量高、品质好,适销对路,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林果新品种,探索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基地和生物质能源基地建设。实施一区十村百户科技兴林富民示范工程,积极创建以毛竹为主体的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园区,配套基础设施,提升管理水平,走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道路;扶持培育10个林业基础较强的村发展庭院经济、林业经济,成为村域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使每村年林业总产值超200万元;培育100户林果业年收入超2万元的林果科技示范户。

2.提升林产品加工业。林产品加工业是提高林业附加值和效益的重要手段,是增加林农收入的重要途径。要巩固传统手工业,优化工艺品加工业,发展现代林产品加工业,提高林工贸一体化水平。挖掘传统手工艺流程,培养新一代手工业农民,开发系列“林”字号绿色林产品,着重开发竹艺加工业、茶叶加工业、果品制作业等,支持大邵、河口、大加、南塘等地笋干加工专业户、竹筏生产专业户、竹凉席生产专业户的发展,建成竹筏加工基地、竹凉席加工基地。在坚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支持南塘、岩前等地外加工企业的发展,鼓励外加工企业增加投入,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层次,逐步走上独立经营生产之路,使企业发展步入规模化、科学化轨道。积极创建省级林产品加工园区,鼓励有一定规模和前景的工艺品加工企业向林产品加工园区集聚,扶持勇进竹制品厂等3家毛竹工厂的发展壮大,大力引进林产品加工企业,就地消化毛竹、茶叶等优势林产品资源,开发林产系列产品,提升林产加工业水平。

3.发展森林旅游业。加强景观林改造,对县道管铁钱朱溪段等两侧山体、朱溪港沿溪两岸和方岩景区四周实施林相改造,发展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优化景观林相。加快方岩景区开发,规划建设省级龙皇堂森林公园,推介朱溪山水森林景观资源,吸引城市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充分利用森林景观资源、溪流资源、地质资源,大力开发林家乐、森林旅游、体验旅游等旅游项目。启动建设集驯养、繁殖、休闲、狩猎于一体的野生动物繁殖场,丰富森林旅游内涵。积极开展村庄绿化和花果村建设,改善村庄环境,建设休闲林庄。

四、坚持资源优组,构建市场配置体系。发展现代林业,必须深化改革,有效配置多种林业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林业的积极性,挖掘林业的潜力,发挥林业的整体效益。

1.积极探索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通机制。在切实稳定和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按照建立“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规范有序、监管服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要求,完善流转政策,规范流转程序,探索各种社会主体通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等形式合理、有偿流转林权。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前提下,探索依法继承、抵押、担保、入股和作为合资、合作的出资或条件,参与森林资源资产产权交易和活立木市场交易的方式与途径。积极做好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园区、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涉及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的流转。

2.积极发展林果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壮大已建林果专业合作社的运行与实力,坚持龙头带动、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区域性优势林产品专业合作社,为林农提供种苗、管理、科技、产销一条龙服务,形成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提高林业专业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重点扶持竹笋专业合作社、枇杷专业合作社、茶叶专业社等林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积极做好森林食品、有机林产品、绿色林产品、林产品原产地保护的认定、认证工作,形成一批有地方特色、有较大规模、有较强知名度的林产品知名品牌。

3.加快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积极出台政策,支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鼓励支持农户、居民、私营企业、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单独或合伙参与林业开发,从事林业建设。抓住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趋势,吸引企业主体投资林业综合开发;充分发挥民资丰厚的优势,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建设林业;充分发挥朱溪外出经商人员多的优势,实施“回归工程”,吸引外出经商人员返乡投资兴林,造福桑梓,再创新业。

五、坚持管护优质,构建林业保障体系。发展现代林业,必须以先进的生态文化引领人们的思想,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带动作用,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1.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森林孕育了人类,也孕育了人类文明,并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标志。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迄今为止人类文明的最高形态,是现代社会的精神旗帜,是实现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发展林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是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平台。要加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森林文化设施建设,保护好风景林、古树名木资源,为人们了解森林、认识森林提供便利和条件。要充分挖掘森林文化、竹文化、茶文化、野生动植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等发展潜力,丰富生态文化内涵,满足社会需求。要通过多种文化形式,大力宣传林业在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弘扬生态文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大力普及生态和林业知识,让更多的人知道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等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全民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生态伦理道德,形成爱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提高林业科技含量。高度重视林业科技教育工作,加强镇林业工作站建设,提高林业工作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科技素质,更好地承担起为林农服务的责任。重视农村林业乡土人才的挖掘、培养、教育和使用,力争重点林果村均有1~2名村级林果技术员。重视林农实用技术培训,将其纳入农民培训工程重要内容,重点林果村要结合农时开展培训工作,力争重点户能掌握1~2门林果实用技术。高度重视林业先进实用科技成果的引进、应用、推广工作,重点引进推广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林农复合经营技术、林果梯度开发技术、猕猴桃、枇杷等水果高接换种技术,增强林业科技含量,提高林业效益。

河流生态修复市场前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林业发展;问题;对策;龙街乡

为使龙街乡林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绿色家园,生态龙街”为目标,坚持经营好现有森林,积极造林扩大森林面积。在巩固现有生态公益林及林产业现有经营面积的前提下,积极培育市场前景好、抵御风险力强的特色林产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发展与保护并重的可持续经营林业发展模式,全面推动林业发展。

1 龙街乡概况

龙街乡地处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北面,座落在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坡,距县城34km。东与楚雄市接壤,北与南华县相邻,全乡占地面积273km2,辖区有13个村委会170个村民小组,有住户5672户,总人口23030人,全乡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8.4%。全乡最低海拔1400m,最高海拔2700m,70%以上的群众居住在1700~2000m海拔的冷凉地区,长期以来由于山高箐深、土地贫瘠、交通闭塞,广大人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低,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1995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506个重点扶贫攻坚乡之一。

1.1 林木林地面积

全乡辖区林地面积14910.7hm2,有林地面积13925.1 hm2、疏林地82.3 hm2、灌木林地573.6hm2、未成林造林地62.0 hm2、无立木林地68.8 hm2、宜林地198.9 hm2。国有林地面积2744.8hm2、集体林地面积10887.4 hm2、个体林地面积292.9hm2。其中商品林地面积 10729.63hm2(国有林1666 hm2、集体林(个体)9063.63hm2),生态公益林林地面积3195.47hm2(国有林1011.53 hm2、体林(个体)2183.94 hm2)。

1.2 森林林木蓄积

全乡森林覆盖率59.2%,林木绿化率61.05%。活立木总蓄积量1117730m3,其中乔木林蓄积量1114460 m3(纯林蓄积量961660m3、混交林蓄积量151900m3、乔木经济林蓄积量900m3),疏林地蓄积量1000m3,散生木蓄积量120m3,四旁树蓄积量2150m3。按林种分林地面积及蓄积,一是防护林面积3355.3 hm2、蓄积量297050m3;二是特用林面积117.2hm2、蓄积量10190m3;三是用材林面积9162.9hm2、蓄积量786610m3;四是薪炭林面积391.5 hm2、蓄积量20710m3;五是经济林面积898.2 hm2、蓄积量900m3。

1.3 优势树种蓄积

全乡优势树种活立木蓄积量1114560m3(国有255990m3、集体858570m3)。其中思茅松活立木蓄积量793150m3、华山松活立木蓄积量4910m3、杉木活立木蓄积量110m3、桤木活立木蓄积量32700m3、栎类活立木蓄积量283060m3、其它阔叶林活立木蓄积量630m3。

2 龙街乡林业目前的发展基本状况

龙街乡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深化林业改革,切实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和森林资源保护,扎实推进竹木产业集群发展,坚持“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原则,进一步加强了林业建设力度。积极争取项目,发动群众,充分听取群众意愿,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当地优势树种核桃为主栽品种,做大做强了核桃产业,真正实现“生态发展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在“八五”到“十五”期间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FDPA(世行)项目、山区综合开发项目、云南省干果基地等林业工程建设,到2012年,全乡共完成人工造林4257.64hm2、封山育林293.4hm2,实现森林资源持续增长。

2.1 工程项目

从1998~1999年在东山村实施山区综合开发项目以来,共造核桃林171.1hm2。FDPA(世行)项目从1999年在东山、扎果、南岸、垭口村4个行政村实施以来,共造龙竹、核桃、梅子经济林木108.1hm2。农村能源沼气建设上,从1998年实施以来,共建沼气3000余口,解决了全乡每年薪碳材消耗率的35%。

天保工程公益林造林项目从2001年、2002年、2007年,在东山、垭口、竹者、石垭口4个行政村(其中石垭口村实施封山育林293.4hm2)实施以来,共造林697hm2,树种以核桃为主长势良好。

退耕还林工程深入民心,使山区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爱林护林的积极性,从2002年、2003年、2005年在东山、龙街、新平 、竹者、戈瓦、扎果、小村、邦庆、石垭口9个行政村实施以来,共造林638.14hm2,主要树种以泡核桃、思茅松、茶叶为主。通过几年的实施,思茅松造林长势普片良好,造林3年后基本郁闭,造林4年的平均树高达4.5m,平均胸径8cm;茶叶造林2年后开始有收入,造林4年后平均亩产超过0.1万元;2002年种植的泡核桃,已初花试果,部分地块667m2收入已达0.08万元,及直接获得每年国家补助100余万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林农民的造林护林的积极性。

从2001~2011年陆续在13个行政村利用该项目大搞泡核桃产业建设,在7年间,实施云南省干果基地项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林业项目后续产业发展、景东县核桃产业项目共进行营造林2666.7hm2。

目前全乡经济林果面积达4537.4hm2,其中泡核桃4246.7hm2,户均0.73hm2,人均0.2hm2,每年核桃收入2625万元;果园、板栗、花椒、竹子等290.7hm2。经济林果已逐渐成为我乡农民的“绿色银行”。

2.2 其它产业

全乡每年平均市场销售松脂400t,按市场平均价5000元/t,可创产值200万元。牛肝菌、松茸、大红菌、鸡枞及药材等林下资源副产品每年平均收入90余万元。

结合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进一步明晰使用权,严格按照公益林权属构成、区域分布、林班小班、四至界限,把公益林落实到山头地块和责任单位及农户,确实做到权属、四至清楚。龙街乡每年生态公益林补偿面积4086.46hm2。

3 龙街乡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群众文化素质不高,营林护林意识不强

龙街乡是贫困的地区,人民群众文化素质不高,部分林农随意改变林种,部分林地被改变用途或征占;森林火险等级高,大部分农地和农户居住在林区边缘,农事用火频繁而导致森林火警时常发生。

3.2 人工造林平均成活率(保存率)较为偏低

特别是天保工程造林项目,由于项目地块的海拔较高,地力条件较差,极易受到外界气候因素影响,同时较低的项目资金,难于进行有效的抚育管护,人畜破坏严重,形成“年年补苗不见苗,苗木长势一年比一年差”的现象。除了退耕地块为供应补助有强有力的措施外,其余人工造林地块很难达到有效管护。人工造林树种单一大多以杉、松、核桃为主。

3.3 帮助农民挖掘、开发核桃等经济林木的力度不够

林业职工现有人员编制已满足不了工作的需要,一人多岗现象已出现很长时间,职工工作负担相当繁重。业务技能学习的次数和深度不够。再加上林业助理员工资待遇偏低,工作积极性不高等各方面原因,影响森林生态功能的发挥。部分产业发展与林业管理发生冲突,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标准低。

4 促进龙街乡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根据龙街乡的实际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绿色家园,生态龙街”为目标,着力完善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林业管理体制,在巩固现有生态公益林及林产业现有经营面积的前提下,积极培育市场前景好、抵御风险力强的特色林产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发展与保护并重的可持续经营林业发展模式。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4.1 加强营林、造林基础

营林造林是补充森林资源、保持森林资源永续利用、保证林产工业原料供给的基础。要按照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的原则,在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以推进宜林“三荒”使用权的合理流转作为突破口,通过拍卖、承包、租赁等形式,加快宜林“三荒”使用权的流转等方式促进社会造林。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资林业建设,推动社会造林健康、快速发展。

根据全乡地理位置采取不同发展方式。在温凉带作为商品林,林化工原料基地建设,即主要种植思茅松为主;在冷凉带,改造冠木林,变为速生丰产树种,即旱冬瓜、西南桦;在寒凉带积极加强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保护,力争国家造林项目,采取生态、经济同时效益的发展,重点种植旱冬瓜、西南华,同时套种茶叶,以邦庆村大光山下茶园为模式。

4.2 加强人工造林管护,提高保存率

应加强退耕还林地块的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好清理整顿,并核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干果项目地块,应抓紧做好当年缺塘、缺苗的统计上报,林业部门统一提供苗木、薄膜、肥料时进行全面的补植、补造;对其他人工造林地块应该在每年的12月份以前进行一次全面的松土除草,补植补造,并加强落实人员管护到位。采用聘请专人或分户管理的形式,制定严格的奖惩措施,明确管护者的责任,从而对管理好造林成果提高保存率起到积极的作用。

4.3 依靠科技发展龙街乡林业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以“治危兴林”为主攻方向,以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新产品为重点,以引进、推广新技术,改造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做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抓好林区的基础教育、职工技术教育、提高职工科技素质。要广开渠道引进人才,挖掘人才,以此引进技术成果,多举办科学造林技术培训班,推动全乡林业经济发展。

4.4 加强生态公益林区管理

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辖区内公益林保护和管理,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公益林所有者、管护者的合法权益。一是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结合学习贯彻省委林业工作会议精神,通过修建固定的省级公益林宣传碑(牌),印发有关法律、法规、条例等宣传手册,粘贴标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广告等方式进一步宣传,使公益林实施补偿的有关政策、规章制度及重大意义深入人心,广泛争取干部群众支持,在思想认识上形成共识,为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在省级公益林区内采取封山育林、抚育更新相结合等措施。把公益林建设成为多树种、多层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长期稳定的森林生态体系。组织林权单位或者个人,在公益林内的宜林地和林中空地,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对生态功能低下的林地,应当逐步提高公益林的功能等级。三是科学管理管护人员队伍。采取召开专题会议、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分期分批组织培训,提高认识,廉洁自律,秉公办事;增强自身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不断提高管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4.5 抓好植被恢复工程

对荒山荒地、岩石地、退耕地、火烧迹地、采伐迹地等无林地,按照适地适树、见缝插针的原则,采取人工造林为主、人工更新为辅等方式,大力营造生态公益林,争取用10年的时间完成迹地更新和宜林地造林任务,尽快恢复森林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遏制寒温带明亮针叶林林缘退缩。

4.6 抓好自然保护区建设

依托现有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保护、监测站点的作用,抓紧抢救濒危珍稀物种,修复典型生态系统,扩大森林生态保护区、湿地生态保护区、珍贵动植物保护区面积,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建立以森林、湿地、河流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为主体,集保护、旅游、科研、生态建设于一体,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具有自养能力的自然保护网络。加强对野生动物肇事的实地勘查,及时上报,尽快让伤害者得到补偿。

4.7 强化资源林政管理

加强对现有森林资源的管护,严格控制森林采伐限额,切实保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加强对全乡内广大干部群众宣传、教育,坚持依法治林,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抓好林业法律、法规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中。加强对森林采伐、野生动物保护的管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严格实行凭证采伐,坚决杜绝无证采伐,对各种用途的木材采伐、运输都实行按证管理、依法处理;对出现违章、违规事件都应依法办理,决不姑息迁就,做到审批“一支笔”,验收“一把尺”,对农户建房自用材和能源消耗材,进行严格审批,并及时下发各林业助理员《检尺通知书》进行跟踪检尺,对不符合采伐规程和无证滥伐,少批多砍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大力提倡沼气建设,以煤代柴,有效降低资源消耗,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4.8 加强森林防火及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

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级防火机构,明确各级各部门乃至个人的责任,抓好措施的落实,才能野外生产、生活用火严格执行用火审批制度。加大宣传力度,森林防火关键是防,只有把火源管住,把宣传做到家,全社会动员,全民抓防火,真正做到群防、群治,才能把森林防火工作做好。

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和管理上,要认真执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对全乡的病虫害发生趋势、发生规律定期提供虫情危害预报。

5 结论

森林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正是因为有了森林这个摇篮,人类才得以进化和繁衍。可以这样说,没有森林就没有人类。保护森林资源、合理地经营利用森林资源,把龙街建设成资源丰富、功能完善、效益显著、生态良好的现代林业,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实现龙街乡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政府主导,积极争取国家、县委、政府在林业上的项目、政策,依托工程造林,强化生态建设,统筹推进全乡林业发展。(收稿:2013-07-30)

参考文献:

[1]张美华,叶谦吉.可持续生态林业补偿问题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00(10)5.

[2] 作者:未知.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C].论文天下。

[3]黄河亮,陈钦.林业可持续利用管理问题初探[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