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旅游营销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 本文将在广告学及推销学中广为运用的AIDA公式引入到旅游营销规划领域,并以山西省阳泉市旅游规划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旅游者心理变化的演进过程,通过Attention(引起注意)——Interest(激发兴趣)——Desire(产生欲望)——Action(达成交易)四个阶段的营销策略设计,实现阳泉旅游形象及产品的有效推广。
阳泉,古称“漾泉”,地处山西省东部,太行山中段西麓,辖城区、矿区、郊区、开发区四区和平定、盂县两县,境域面积4569.61平方公里。2005年阳泉市接待国内旅游者358万人,国内旅游收入15.35亿元,接待入境旅游者1140人次,外汇收入47.3万美元。
笔者于2003年~2006年参与了《山西省阳泉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4-2020)》的编制工作,并负责其中营销规划部分的撰写。在编制过程中,笔者尝试将广告学和推销学中的AIDA公式运用到旅游目的地营销规划中去,根据旅游者心理变化的演进过程,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阳泉旅游市场营销推广。
一、阳泉旅游市场调研结论
规划组运用问卷调查法、焦点小组访谈法等科学方法对山西阳泉旅游市场进行了实地调研,获得了一手的调研资料,并得出以下启发性结论:(1)阳泉是一个新兴的旅游目的地,初游游客占到了近50%的比例,阳泉作为一个新兴旅游地,尚待宣传推广;(2)阳泉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较为便利,这成为吸引旅游客源市场的一个重要筹码;(3)到访阳泉的旅游者有一定消费能力,相当一部分游客来自于太原、大同、石家庄、北京等大城市;(4)娘子关是阳泉的标志性的旅游产品,认知度最高,可作为可以代表阳泉市旅游形象的名牌产品来开发和推介;(5)阳泉旅游面临山西省内激烈竞争,如周边景区五台山、平遥古城、大同云冈石窟、介休绵山及乔家大院等,需要以差异化的竞争策略而取胜;(6)阳泉旅游开发中的最大问题是环境问题;(7)阳泉旅游宣传力度不够;(8)当代旅游者偏爱“休闲度假型”旅游产品更甚于“观光型”旅游产品。
二、AIDA公式概述
AIDA公式以及与其类似的模式已经问世很长时间。早在1913年,在广告宣传方面著述颇多的芝加哥西北大学心理学家沃尔特·迪尔·斯科特(Walter Dill Scott)提出了“关注——领会——了解”模式,这个模式以当时流行的感官知觉与动机的理论为基础而构建。20世纪30年代,公共关系的专家们在这个领域做了更多的工作。20世纪50年代,AIDA公式作为一个概念正式出现,由Heinz M. Goldmar在《怎样赢得顾客》一书中首次总结出来,并用首字母缩略语AIDA表示这样四个阶段,分别是:Attention(引起注意),Interest(激发兴趣),Desire(产生欲望)和Action(达成交易)。
AIDA公式根据消费者认知心理的变化过程来进行促销设计,它迎合了消费者的情感需要和社会需要,因此被广泛地运用于销售及广告等促销领域。
AIDA公式四阶段示意图
三、AIDA公式在对阳泉旅游市场营销规划中的运用
旅游市场营销规划是在确定地区优势和特色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整合各类旅游产品,给予其准确定位,宣传其核心利益,达到向目标市场有效告知,并诱发旅游者实地游览的目的。现阶段,鉴于阳泉仍然是一个尚未为人所广知的新兴旅游目的地,营销战略规划的重点是创造市场,打造知名度,拓展市场,营造美誉度,最终实现旅游产业发展的效益目标。
在阳泉旅游市场营销规划中,笔者借鉴了在推销学和广告学广为运用的AIDA公式,根据旅游者心理认知的特点,按照旅游者兴趣程度转移的规律,规划了四个阶段的主题活动,赋予了阳泉旅游不同的热点和卖点,使旅游者对阳泉由“无所知”,到“有所知”,再到“愿知之”和“乐知之”。这样,在目标市场区域内制造轰动性的效果,以期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创造知名度,打造美誉度,形成区域内的旅游新热点。
1.第一阶段:引起注意(Attention)——“英雄难过美人关”
(1)规划目标。第I阶段的规划目标是引起受众的广泛注意力,使得其对阳泉旅游从“漠不关心”到“广为关注”。运用的手段主要是“造势”,也即通过广告、公关等活动,吸引游客的注意力,让旅游者关注阳泉,进而向往阳泉。这一阶段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寻找USP,即寻找抓人的“卖点”,这一卖点可以不是实际的旅游资源或实物,但必须是新奇的、有趣的,具有轰动性和吸引力的因素,让对阳泉有了解和没有了解的游客都感到好奇,引起他们对阳泉旅游的浓厚兴趣。
(2)规划依据。拟采用“娘子关”作为第一阶段的策划重点,策划与之相关的系列促销活动。选择娘子关作为市场营销宣传突破口的依据是:一是“娘子关”在规划中的定位。在本规划中,将“娘子关”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将“滹沱河”作为旅游发展的后劲所在,可见,娘子关是阳泉旅游发展的“先行军”;二是“娘子关”本身所具有的资源特色。娘子关是中国第九关,是惟一与女性有关的关隘,其典故传说既涉及唐高祖李渊之女李世民之妹平阳公主,又有“娘子关有妇女艳妆而过,必然雷电交加,因此而得名”之说,其名字蕴涵着“美人关”之意;三是市场调查的结论。通过调查问卷看出,对于阳泉市的旅游景点的认知度,娘子关的认知率是最高的,超过了昔阳的大寨。
(3)营销手段。主要利用报纸、杂志等平面广告媒体,达到集中宣传告之的目的。以“英雄难过美人关”为主题,征集景区旅游形象——在《阳泉日报》、《太原晚报》、《北京晚报》、《燕赵都市报》等各主要客源市场的媒体上刊登征集景区旅游形象的广告,以“英雄难过美人关”为对联的上句,征集对联下句,实行有奖竞猜,吸引旅游者对于阳泉的注意力。
2.第二阶段:激发兴趣(Interest)——“泉水叮咚响,欢快阳泉行”
(1)规划目标:用实际的利益点引发旅游者的浓厚兴趣。在前一阶段引起旅游者的注意力之后,本阶段的规划重点是通过阳泉旅游资源实际吸引物的寻找,针对当前旅游者的最新的旅游消费需求,规划出能够真正吸引旅游者的利益点。
(2)规划依据:选择泉水资源,尤其是温泉资源作为第二阶段的主要利益点,其理由如下:一是“水”资源在北方旅游市场中具有相当的独占性。北方旅游开发中的一个通病是缺水,因此利用较为丰富的水资源来发展旅游对于阳泉来说是一个极好的契机;二是“泉水”资源是一个更加吸引人的卖点。“阳泉”的城市名称顾名思义是一个历史上富含泉水的地区,即使是当今,阳泉市的泉水资源仍旧是可圈可点;三是“温泉”资源尤其值得关注与开发。温泉旅游产品的开发,适应了当今最为时尚的旅游方式,即休闲度假,因此,温泉旅游市场规模庞大。
(3)营销手段。主要通过公关活动及节事活动进行炒作。策划阳泉市的城市旅游形象,以“温泉”为谜面打一城市名,在各主要目标客源市场上的报纸、电视等媒体上,连续刊登,数天后公布谜底为“阳泉”,并随之附带阳泉市旅游风光的大规模介绍。所谓“阳泉”,照字面来理解,一是阳,意味着温暖,二是泉,即泉水,所以“阳泉”可以释义为“温暖之泉”,即“温泉”。这样,通过在大众媒体上以猜谜的方式进行宣传,既可以生动地宣扬阳泉市的城市旅游形象,又可以把阳泉旅游资源中的一个实质性“卖点”即“温泉”资源推广出去,形成实际的旅游吸引力。
3.第三阶段:产生欲望(Desire)——“古关、古镇、古文化,民风,民俗,民间情”
(1)规划目标。形成实质吸引力,激发购买欲望。在引起旅游者的注意力,并使其真正感兴趣后,要通过具体的产品规划以及实际可游的旅游产品及旅游线路,激发旅游者的购买欲望,使其从关注到实际购买。
(2)营销手段。发挥渠道作用,充分利用旅游中间商即旅行社的组织职能。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报纸、杂志、旅游小册子等多样的宣传工具,向旅游者集中宣传,告知阳泉市的旅游产品已经形成规模,吸引其前来游览。由于此阶段的重点是吸引游客,所以,要把现阶段在阳泉可游的景区及线路向旅游者重点推介,可以主要突出阳泉目前旅游资源中的两大卖点:一是“古文化”,二是“民俗”,并形成多条旅游线路。
4.第四阶段:达成交易——“人说山西好风光,风光锦绣在阳泉”
(1)规划目标。提供便利渠道,促成旅游者的最终购买行为。这一阶段是最终达成交易的关键环节,在阳泉旅游产品开发逐渐成熟阶段,可以大范围组织游客前往,规划重点是通过各种信息传媒,向旅游者传递信息,完成旅游者从购买前选择到现实购买的“跳跃”。
(2)营销手段。多种促销手段的综合运用,参加全国及重点目标客源市场城市的旅游交易会和旅游促销会。赴旅游目的地,如北京、太原、石家庄等城市进行宣传促销。制作阳泉旅游网页,详尽介绍阳泉的旅游资源以及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制作印刷精美的旅游小册子,并做成光盘,与网络连接,定期更新,实现及时互动。在参加旅游交易会时,在定点旅游饭店,在旅游信息中心,以及在重点客源市场的旅行社中投放,形成针对性的目标营销。发行通往北京、太原、石家庄等地的旅游专线车,并由阳泉市的地接社组织好实际游览工作。
参考文献:
[1]吴言译:AIDA模式,唤醒消费者的欲望[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3
[2]李响等:浅谈AIDA 模式下企业的网络广告策略[J].商业研究,2005,10
关键词: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开发;效应分析;贵州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4-0191-02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全省有49个民族,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自治地方共辖46个县市,占全省县市的53.4%,民族自治地方土地面积占全省面积的55.5%。在贵州50个国家级贫困县中民族自治地方就有36个,占全省总贫困县总数的74%,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占全省总贫困人口的70%。贵州民族地区的贫困是因为生活环境差、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社会化服务水平低、居民文化素质低、增收渠道少等导致的绝对贫困。但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村寨旅游资源,通过对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来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促进贵州民族地区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民族地区经济的全面振兴。
一、贵州民族地区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开发的效应分析——以西江苗寨为例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开发的效应主要指村寨旅游扶贫在消除贫困方面的作用和意义,同时也包括村寨旅游扶贫的负面影响。村寨扶贫开发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和保护民族地区的资源环境,发挥资源优势;发挥旅游业的关联效应和乘数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繁荣,提高民族地区收入;为民族地区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分流;增加民族地区居民收入,改善群众生活,加速脱贫致富;促进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贫困地区劳动力整体素质,提高人文生态环境和精神文明建设,为民族地区的更大发展奠定思想观念和人才基础;改善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环境,促进民族地区横向经济联合和对外开放。
村寨旅游在发挥扶贫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即村寨旅游扶贫的负效应。村寨旅游扶贫的负效应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旅游开发对地区资源、环境、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民族地区盲目开发、重复建设导致资源环境的浪费和破坏;旅游业同其他产业在资源方面的博弈竞争和抑制作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旅游飞地”现象和替代性竞争对消除贫困的负面影响。
西江苗寨位于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镇内,距县城36公里,平均海拔833米,行政面积38.59平方公里。西江苗寨由平寨、东引、羊排、南贵四个自然寨组成,现共有1 330户,5 414人,苗族人口占全村的99.5%,故被誉为“千户苗寨”,是中国最大的苗族古村。西江苗寨是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景点,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西江千户苗寨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围绕旅游发展的相关服务行业日益繁荣,呈现劳动力有效集聚,旅游经济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2000—2010年以来,西江苗寨游客数量和旅游综合收入不断增长,农民收入水平也呈现不断增长态势。
从雷山政府办收集的资料可以看出西江苗寨的村寨旅游游客数量从2000年的0.76万人次,发展到2010年的90.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由2000年的17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2.8亿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从2000年的664元增加到2010年的2 880元。2008 年后增长非常显著,西江景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增长55.7%,直接或间接参与旅游已经成为西江景区群众最重要的经济来源。
二、贵州民族地区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开发的影响因素
(一)基础设施建设
贵州虽然民族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地处云贵高原,道路险峻,加上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缺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严重阻碍了交通、通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发展。保存相对完好的民族村寨大多处于交通不便的最偏远山区,交通成为影响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西江千户苗寨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贵州大多数民族地区的村寨基础设施仍处于落后状态,严重影响了当地村寨旅游地发展,制约当地居民脱贫。
(二)村寨居民参与程度
民族地区村寨居民的参与当地村寨旅游开发的程度决定村寨旅游扶贫开发的广度和深度。贵州民族地区的村寨居民贫困人口大多数知识水平较低、能力不强、信息资源落后,导致其参与村寨旅游的机会与相对富裕的机会不平等,所获收益也相差较大。相对富裕的人拥有较多的资金用于投资建设,大多拥有经营和管理能力,因此会积极参与旅游开发,从中获取大量收益,而贫穷人口没有资本和能力参与旅游开发,所获收益较少,同时还得被迫接受旅游开发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大量的垃圾、生态环境破坏等。西江苗寨居民在旅游开发中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实地调查显示,收入水平的提高大多是占有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居民,贫困人口的收入提高并不多,并没有完全脱贫致富。相对富裕的居民参与程度高,从旅游开发中获得大量收益,贫困人口参与程度低,从旅游开发中获得收益较低。
(三)利益分配机制
贵州民族地区的村寨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多个行为主体,各主体因不同的利益形成不同利益主体,能否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村寨旅游的持续发展。一般来说民族地区的当地政府占据主导地位,把握利益分配机制的权利,调节旅游开发商、企业、居民的利益分配比例,并且倾向于重视旅游开发商和投资商。从实地调研中可以看出村寨景区的大部分收入属于开发商,部分返还给当地居民,当地居民从旅游开发中所获收益并不多。
三、贵州民族地区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开发优化研究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贵州民族地区村寨旅游扶贫要充分发挥去自身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扶贫优势,争取当地政政府的支持和认同,走政府主导型的旅游扶贫开发之路。政府应充分发挥在村寨旅游扶贫中的主导地位,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把发展村寨旅游作为当地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多方筹资加强交通、水利、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时建立村寨旅游扶贫专项资金贷款,对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
(二)提高贫困村民的参与程度
贵州民族地区的贫困居民自身弱势限制他们参与旅游开发的能力和机会。在西江苗寨的实地调研中发现,少数民族人口的文化程度绝大多数是初中以下水平,妇女和老人的很多是文盲和半文盲,信息闭塞,对政府的扶贫政策基本不知道。语言交流存在障碍,很多老人和妇女不会讲普通话,这也严重削弱他们参与旅游开发的机会。政府要建立相应的专项教育基金,加强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普通话培训和进行服务技能的培训,以及餐饮卫生等培训。同时扶贫基金向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倾斜,提高贫困人口参与村寨旅游开发程度。
(三)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贵州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取得一定的发展,但是存在利益分配不均、受益面窄等情况。贵州民族地区要想持续发展,带动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政府要理顺各利益主体关系,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良好的利益分配机制要能确保参与旅游活动的农民获得合理、稳定、持续的利益回报,增加贫困人口的就业机会和支持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商业活动,以提高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兴趣。对于积极参与旅游开发的村民给予支持和奖励,对于给当地带来的负面效应给予一定的补偿,将当地居民作为利益主体的核心,才能保证村寨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焕洲.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及实现路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22).
[2] 张伟,张建春,魏鸿雁.基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扶贫效应评估——以安徽省铜锣寨风景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5,(5):43-49.
关键词:全域旅游 尤溪县 旅游营销 启示
旅游营销是指根据旅游目标市场需求、设计使顾客满意的产品,制定顾客认可的价格,通过广告、人员推销、严格控制产品质量等手段以树立良好形象和扩大市场占有率的一系列对外经营活动。它是通过分析、计划、执行、反馈和控制这样一个过程来以旅游消费需求为导向,协调各种旅游经济活动,从而实现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使游客满意,使企业获利的经济和社会目标。旅游营销的主体很广,包括所有旅游企业及宏观管理的旅游局。如:旅游景区、景点、旅行社、宾馆酒店以及旅游交通部门等等。它的最终目标就是增加旅游市场销售额,拓展新的市场,发展新的游客,培养和强化游客的忠诚度,增加及扩大旅游产品的价值,提高公众的兴趣,争取旅行社及其他中间商的支持,创建良好的旅游形象。所以,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旅游营销是关键性的一环,它直接决定着旅游目的地是否能成功进入游客的视野,进而对游客实现强有力的吸引。
一、旅游营销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旅游营销的研究比较早。在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学术研究方面,西方已超前我国数十年,主要的学术成果主要集中在《旅游研究纪事》和《旅游管理》上发表。国外有关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4个方面,即旅游客源市场研究(向谁营销),旅游目的地营销主体和方式(由谁开展营销),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营销什么),以及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信息技术和渠道(如何营销)。其中,旅游客源市场研究和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已趋成熟。从学术研究成果上来讲,国内有关旅游营销的学术文章,在中知网上有百来篇,但关于全域旅游营销的文章篇数很少,只有三篇,而目前这方面的简讯倒居多,这说明我们国内对旅游营销的关注度随着全域旅游的发展而不断提高,但在全域旅游新视角下研究旅游营销的较为系统和成熟的成果并不多。这说明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营销模式的研究空间还较为广大,旅游营销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整化、系统化,这也是笔者撰写本文的意义所在。
二、全域旅游视角下传统旅游营销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域旅游目的地就是一个旅游相关要素配置完备、能够全面满足游客体验需求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开放式旅游目的地,是一个能够全面动员(资源)、立足全面创新(产品)、可以全面满足(需求)的旅游目的地。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传统旅游营销模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宣传形式单一,未能有力吸引游客目光。传统的旅游营销模式单一化,这个单一包含宣传对象、宣传方式和宣传范围的单一化。以往很多旅游城镇就景区推景区,让游客感觉可游玩景点少,可游玩的项目比较单一,因此不能长时间的留住顾客,旅游也未能起到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作用;在宣传方式上,传统的旅游营销模式还停留在把旅行社和社区作为主要销售渠道,组织参加旅游交易会,开展网上业务合作等,旅游营销模式相对单一,营销水平相对滞后,未能有效吸引游客的目光;此外,在宣传范围上,很多地区将宣传范围局限于本市、本省,并未将宣传的范围延伸至省外甚至国际,推广力度小、宣传范围窄,未能达到大范围推广。
(二)形象定位模糊,未能实现形象品牌营销。过去很多旅游城镇H仅将若干景区当成旅游吸引力因素来推广,就景区推景区,对于自身的旅游形象缺乏整体的定位和规划,致使游客对本地区的旅游印象模糊化、粗糙化,未能成功打造品牌形象效应,顺利实现品牌营销战略。
(三)旅游资源零散,未能形成资源整合营销。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旅游资源分布较为零散,部分旅游城镇当地政府和旅游企业并未对旅游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以至于旅游资源碎片化、零散化;二是未将旅游与文化、工业、经济、金融等相融合,未能做到结合其他产业进行统一规划营销,致使旅游宣传内容单一,旅游产品缺乏创意,旅游营销吸引力不足。
(四)营销策略被动,未能主动引领旅游需求。很多旅游城镇总是跟在市场的后面开展营销活动,未能主动挖掘游客的潜在需要,而只是在市场需求变了的情况下,旅游营销活动才跟着变化,这样的营销方式较为被动,往往营销信息也比较滞后,不能很好地引领市场和吸引游客。
三、尤溪县关于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营销发展模式的探索
2015年,尤溪县结合本县发展的需要,提出全面发展县内旅游的发展战略。2016年,尤溪县响应国家发展全域旅游的口号,统筹全县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同时,尤溪县也对旅游营销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其主要从以下几种旅游营销模式入手进行考虑:
(一)品牌营销。尤溪县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立足打造以“我家在景区”为主题的乡村公园,并开发以 “我家的蔬菜”、“我家的伴手礼”、“我家的文化”、“我家的美食”等品牌型的旅游产品。此外,尤溪还大力发展乡村民宿休闲度假旅游产业,以形成独具特色的闽中朱子文化和生态休闲旅游胜地,构筑海西中心城市“后花园”;同时,尤溪全面动员各乡镇旅游资源,全面依托各乡镇旅游特色,提出“一乡一品”的景区创建工程和独具特色的宣传口号如“我家在景区,避暑来汤川”、“我家在景区,养生八字桥”等。这种清晰的定位,独特的宣传口号,为尤溪旅游品牌营销确定了营销主题和营销方向。
(二)整合营销。尤溪县聘请国家生态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清华同衡规划设计院和宁波远见旅游规划院专家进行大手笔顶层规划设计,进一步整合全域旅游要素,明确尤溪旅游发展的形象定位、战略构想和总体思路。主要做到:一是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开发尤溪的旅游景区景观。尤溪县着力打造国家4A级景区,主要开发汤川“侠天下”景区、联合梯田、九阜山、闽湖、蓬莱山、管前金柑、百桂园等自然观光景区,以空气好、山清水秀等优势打造系列品牌旅游景区景观;二是结合自身文化优势,塑造尤溪的旅游文化景观。尤溪作为朱熹诞生地,文化底蕴深厚,有物质文化遗产如朱熹诞生地――南溪书院、独具地方建筑特色的桂峰古民居、书京土堡群落等,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尤溪山歌、尤溪舞龙等民俗、尤溪小吃文化等,这些文化资源都成为尤溪发展全域旅游的文化景观要素被大力保护、开发和挖掘;三是结合县内其他设施资源,完善尤溪的旅游背景景观。尤溪县以旅游六要素为核心,在县内现有民宿、停车场、交通、公厕等基础设施基础上,不断完善旅游集散中心、小吃购物一条街等服务设施,同时不断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如原生态瓜果蔬菜、特色小吃、山茶籽油等产品,全方面满足游客需要;四是打造全域服务形象,完善尤溪的旅游人文景观。尤溪对本县导游进行开班培训,着力于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导游队伍;此外还积极提升景区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服务水平,让游客享受高质量的服务;同时尤溪秉承全域发展的理念,动员全县人民共同关注全域旅游的发展,着力增强本县人民的服务意识,确保在旅游服务方面获得良好的口碑。
(三)全产营销。尤溪将旅游与农业相结合,发展农业休闲生态旅游;旅游与工业相结合,发展现代工矿旅游,打造矿山地质公园,形成独特的矿山文化;旅游与文化相结合,打造千年古县朱子文化旅游胜地;旅游与金融相结合,推广发行“朱熹和顺卡”等。
(四)合作营销。打造系列旅游线路,加强国内国外合作营销。如尤溪举办厦航携百家旅行社走进尤溪活动,大力推介尤溪二日游精品旅游线路等。此外,尤溪县还通过组织参加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和民政部地名研究所开展的千年古县申报认定工作、通过联合世界朱氏联合会和朱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举办大型公祭活动、通过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将联合梯田推向世界、通过申请省全域旅游试点县等方式来强化省际旅游营销。
(五)多元营销。除了品牌营销和整合营销外,尤溪还运用以下几种营销手段进行宣传:一是旅游网络媒体营销。尤溪县借助春晖国际、福建新蓝海等专业营销团队力量,通过策划活动、线上线下推广、媒体传播、影视作品等方式,大力推广尤溪旅游产品,如拍摄《我家在景区》、《玩转尤溪》等旅游宣传片,在省市主流媒体投放,并大力发展智慧旅游,通过“互联网+旅游”、电商、微信、旅游APP等新型平台进行宣传;二是旅游体验营销。如尤溪着力打造沈郎乡茶籽油观光厂和洋中后楼食用菌产业园,以DIY方式增强游客体验,并举办采摘体验活动;三是旅游互动营销。旅游互动营销手段主要是通过举办旅游知识竞赛、旅游摄影比赛等方式,积极搅动旅游市场,让更多的人认识尤溪旅游景区和景点。如尤溪举办的“桂峰最美乡村越野跑”和开展“海都享旅行醉美尤溪行”和“百家旅行社走进尤溪”等采风活动等做法,就是应用了互动营销手段。
四、全国发展全域旅游营销模式探析
近年来,随着国家发展全域旅游战略口号的提出,国内各旅游目的地都对全域旅游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索。而旅游营销作为抢占市场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被各旅游目的地所关注。从尤溪县发展全域旅游营销模式来看,笔者以为国内发展全域旅游营销模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顶层设计,打响全域品牌宣传口号。发展全域旅游,首先须定位自身品牌形象,只有品牌形象定位清晰,在营销的过程中才能更好的突出本地区的旅游优势,让营销对象快速了解和接受旅游信息。在旅游营销过程中,各旅游目的地要克服传统营销模式中 “就景区推景区”、景区宣传零碎化等问题,就必须对本区域内所有的旅游资源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做出清晰的营销定位。
(二)整合旅游要素,塑造全域旅游景观营销。发展全域旅游,就要摈弃以一个或多个景区为全部旅游要素的旅游营销理念,转而推广宣传全景式的区域旅游景观,即要实现“处处有景观,到哪都是玩”的旅游目标。全域旅游的发展绝不仅仅局限于景区资源的发展,发展全域旅游,须整合景区景观、文化景观、背景景观和人文景观等多种旅游景观,使旅游目的地景观多样化、系统化。
(三)创新旅游产品,带动全域产业合作营销。各旅游目的地应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挖掘市场需要,着力开发新颖创意旅游产品,实现“旅游+农业、工业、文化、经济、网络、金融等”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主要做到以发展旅游为着手,进一步完善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发展旅游产品、特色美食产品和文化产品等,以期带动游客吃、喝、游、购、娱等方面的消费,从而促进一二三产的发展,争取让游客“玩得开兴、吃得放心、住得舒心、购得尽心”。
(四)打造系列旅游线路,加强国内国外合作营销。随着国内国外旅游市场的不断融合,发展全域旅游,不仅需要各产业、各区域间的融合,还需要跨区域、跨省际之间的合作营销。最主要的手段是加强本区域与国内外其他旅游市场的合作营销,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和系列旅游路线等,从而实现各旅游目的地的合作共赢。
(五)多管齐下,形成全域旅游多元营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营销手段也日趋多样化,在发展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广告牌营销、旅行社线路营销、贸易会推广营销等营销手段已不能满足旅游发展的需求。笔者以为在传统营销手段的基础上,各旅游目的地只有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多元化的营销手段才能实现旅游推广目标,如可以利用旅游网络媒体营销、旅游体验营销和旅游互动营销等手段来加大推广宣传,更能起到好的宣传作用。
参考文献:
[1]魏婧,潘秋玲.近20年国外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研究综述[J].人文地理,2008,(01).
[2]庞力萍,高静.转型升级背景下浙江旅游营销创新研究[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06).
[3]王剑.全域化视角下区域旅游发展研究:湖北省十堰市湾区规划案例[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4]张婷婷.山阳:全域旅游营销再出新招[N].中国旅游报.2014-8-18.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发展,旅游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从近段时间国内旅游发展势头来看,旅游成为目前增长最快产业,预计在2020年旅游将成为与电商、医疗并列的三大主要消费形式,带薪休假制度也将成为全天候产业。假日出游的井喷现象不再限于黄金周,每到适宜旅游的时段,尤其是寒暑假期间,绝大多数“90后”、“80后”和“70后”们将率领全家人出游,有内涵、有意义的旅游项目定会受到追捧。
二、传统古村落
传统村落是以村落民居建筑为主的一种乡村人文景观,往往较为完整的保存了某一段历史时期的建筑、景观面貌,具有浓郁的民间风味和丰富的人文内涵,还负载着深厚的历史、民俗、地理、建筑、艺术、文化等价值。传统村落的概念常与古村落混淆,在2013年10月17日上午10时举行的国务院新闻会上,赵晖(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司长)特别强调,传统村落不只是古村落,传统村落其实是三大类型,一是我们原来想象的古村落,以古建筑居多,还包括一些传统建筑不占主导地位,但选址、传统格局具有丰富的文化要素,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还有一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的村落。
三、湖北大冶上冯村
(一)地理区位
上冯村所在的大冶市地处国家“T型”战略和湖北“冶金走廊”的腹地,位于武汉城市圈核心圈,成为承接长江经济带和大中城市辐射的交汇点,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京珠高速、沪蓉高速、大广高速、106国道、316国道等纵横交错,沪汉高铁、武九铁路、山南铁路等贯穿全区。市域已经形成半小时交通圈,距离武汉城区、天河机场均只1小时多车程,坐拥武汉四小时高铁圈和区域性航空枢纽(即天河机场)之便。规划区邻近大冶市区,国道G316紧贴而过,距离省道S315、S206及县道X039车程均不超过15分钟,交通十分便捷;地处大冶旅游板块的中心,到大冶市境内任一景区车程均不超过1小时。上冯村拥有良好的生态文化背景,植被保育较好,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超过90%,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具有多样性、古老性和垂直地带分异性特征,地形多样,拥有山地、丘陵岗地、平原等多种地貌类型。除此之外,上冯村拥有160多棺元明清古墓,2000多米长的古道,70多米长又保存完好的古渠,建于清嘉庆年间的古祠,3个古碑和一处古碾,均颇具古朴气息和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
(二)村落特色
上冯湾,被誉为灵秀湖北的九古奇村,诗画上冯。这里有古树、古宅、古井、古墓、古祠、古碑、古道、古沟渠、古碾、古庙,保留完整,古风古韵。这里三面环山,古村为龙角山、鹿耳山延脉簇拥。山上群峰垒翠,古木参天,鸟唱虫鸣,迭泉潺潺,惊叹天人合一的庐尚仙境;一面临溪,高山流水,溪边水塘、水田,宛若一线穿珠。村前绿水湾碧水如镜,雄山碧树倒映塘中分外妖娆。山下古宅傍山临溪而建,错落有致,山溪蜿蜒,灰墙矗矗,黛瓦鳞鳞,男耕女织,牧童夜读,好一幅雄山碧水灵泉、古宅朱轩曲巷的山水画。此外,俯瞰上冯村建筑地貌,好似一条卧龙——上冯的地形像龙头,古沟渠处为龙身,两口古井则为龙眼,可谓得上古之灵气,钟灵毓秀,历史悠长、文化璀璨。上冯村村落依山就势,整体坐东北朝西南,村前溪流潺潺,清凉醇厚,村庄背山面水,山环水绕,天人合一。村中泉水四溢,溪流蜿蜒,林木茂密,古树参天,环境清幽。
四、上冯村旅游营销推广
(一)营销目标
第一、扩大旅游规划区的知名度。。当前旅游区还处于初步规划阶段,许多基础设施还处于建设过程中,前期没有大力度的对外推广,导致规划地的知名度很小。而想要吸引大量游客的前来必须扩大景区的知名度,让全国各地的游客逐步的了解旅游规划地。旅游规划区一方面可以通过大量的广告宣传来扩大景区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好的服务于体验,通过他们的口碑宣传来扩大旅游规划区的知名度。第二、打造旅游规划区形象,创建旅游区品牌。当前旅游景区的规划应该顺应我国旅游景区由旅游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过度的大趋势。然而通过旅游规划区的营销推广来所造旅游景区的形象对旅游规划区的品牌创建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旅游规划区在完善基础旅游设施建设的同时,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广告媒体来大力推广旅游规划区,打造旅游规划区的形象,进而创建旅游规划区的品牌。
(二)营销策略
1、集中化策略。当前旅游规划区还处于开发阶段。虽然规划区有古民居、古树、古井、古碓、古墓、古庙等各种旅游产品,然而许多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健全,质量高的旅游产品并不多。因此,规划区应该结合开发现状,采取集中化营销策略,重点推广那些基础设施建设完全,能够对游客产生巨大吸引力的核心特色旅游产品。
2、绿色营销。绿色营销是在传统的社会营销观念强调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社会利益三者利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生态环境利益,要求企业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注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减少资源浪费,防止环境污染。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凸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这一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对于旅游资源开发更是如此。规划区在开展营销推广时要融入绿色消费的理念,大力宣传生态旅游方式,反对粗暴式和破坏式的开发模式。规划区当地居民要有可持续发展取得观念,努力做好当地的环境绿化与保护工作,对外塑造一种健康、环保的旅游形象,以便吸引游客的前来。
3、网络营销。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与普及,网络营销营销的优势逐步凸显,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热衷于开展网络营销。对于具体的开展网络营销,一方面规划区可以创建自己的官方网站、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以及官方微博,通过在这些平台以动态图片和文字来展示推广自己的旅游产品。另一方面,规划区也可以与当下一些非常火的旅游网站像携程旅游网、途牛网、去哪儿网、马蜂窝网、驴妈妈网等旅游专业网站或电子商务网开展合作,通过这些第三方旅游网站来推广旅游规划区,借助他们的知名度来吸引游客的到来。
(三)形象推广渠道
1、媒体广告推广。规划区可以借助电视、广播、报纸、杂志这些传统的广告媒体以及微信、微博这些新兴的广告媒体来进行景区推广。同时对于媒体的广告媒体的选择要将地方媒体与全国媒体结合起来。一方面使用本地的报纸、电视台以及广播电台来向本地的受众进行营销推广;另一方面要利用一些省级以及全国性的报纸、电视等广告媒体在更大范围内对规划区进行营销推广。
2、节事推广。近些年来,我国各地的节事旅游呈现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趋势,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旅游节事活动。以武汉东湖景区为例,每年东湖景区都会根据季节的不同开展向“梅花节”、“灯会”以及“樱花节等节事活动,并且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规划区可以借鉴它们得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景区特色资源,开展自己的节事活动。通过节事活动的开展既可以吸引大量客源的到来同时也丰富了景区的旅游资源,扩大了进去的知名度,进一步加强了景区的品牌创建。
3、公关营销。首先规划区可以通过拍摄景区自己的形象宣传片,在电视台以及优酷等媒体上进行播放,对景区进行形象推广。其次,景区可以通过邀请一些社会名人到访以及举办一些学术研讨会等活动,然后借助媒体都这些时间进行大肆宣传语报道,达到公关营销的目的。最后,景区还可以借助每年的五一、十一这些黄金消费周,通过一些优惠活动对旅游景区进行商业推广,来扩大规划区的产品知名度。
五、结论
关键词:政府;旅游营销;角色;作用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02
一、前言
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我国旅游业乘着经济发展的春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机遇。但是,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各国经济发展前景并不乐观,依靠着经济发展态势的旅游业显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那么,作为在旅游营销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政府来说,势必会积极想方设法的为旅游营销进行相应的策划。事实上,一些政府为旅游业的发展制定出了一些较为有效的营销方案,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由于当前经济形势较为严峻,我国经济又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政府在旅游营销过程中,仍然有很多悬而未决的难题。因此,我们将充分挖掘出政府到底应该在旅游营销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从而能够更好的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二、政府旅游营销的内涵及其重要性分析
旅游营销基本上包含了旅游目的地营销和旅游产品营销。其中,前者的营销主体是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或相关委托机构,后者的营销主体则是各种旅游企业。但是,无论是何种旅游营销主体,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向人们推介各种旅游活动或产品,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大力发展。作为政府参与的旅游营销活动,其最终目标就是为了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让旅游目的地能够给旅游者提供满意的旅游设施等,从而让旅游者徜徉在良好的旅游目的地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当中。因此,政府旅游营销就是指政府基于一些政府营销理论的基础之上,根据不同的旅游者和旅游企业实际需求而制定了各种旅游营销手段,努力协调各种旅游经济活动中的问题和困难,最大限度的为旅游者提供良好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让所有旅游相关人员和企业都获得满意的旅游效果。
那么,政府开展旅游营销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日益迅猛,尤其在如今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之下,旅游业更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它已经成为了激活人们消费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调查,我们发现,一个科学、合理且有效的旅游营销策略能够给予一个地区旅游业良好的旅游形象,能够更好的吸引旅游者到来。但是,旅游业本身具有较大的复杂多变性,旅游营销策略容易的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它必然需要一个国家的政府部门出面,通过政府行为的介入来更好的促进旅游营销的实施效果。一般来说,政府旅游营销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具体表现为:政府开展旅游营销可以帮助旅游业树立起良好的旅游形象,促进旅游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政府开展旅游营销可以解决旅游业和相关子产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增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生机;此外,政府开展旅游营销还可以策划一些有活力的旅游盛事活动,从而提升当地旅游业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三、当前政府在旅游营销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和作用分析
市场营销的思想早在上个世纪初就产生了,后来被逐步普及开来,应用到各种市场营销活动中去。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市场营销理论开始被正式应用于公共组织中。而政府作为一个非常关键和重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供部门,它们也可以适当的使用市场营销理论。因而,政府营销理论就正式诞生了,它能够起到唤起公众支持,提高公众参与度的重要作用,是人们对于市场营销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化的具体表现。那么,在旅游业中,政府营销行为就称之为政府旅游营销,这是因为旅游业设计的产品和服务等都是具有公共属性的产品和服务。根据目前的研究表明,政府旅游营销行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行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主要围绕着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即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在旅游营销中的关系整合,政府旅游营销策略等。当前,政府旅游营销主要看中国内市场,以短途旅游为主。这种政府旅游营销特征使得其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显得困难重重。这是因为金融危机日益使得各国经济陷入了发展的困境,中国经济也不能例外。因此,我国经济增长中的出口和投资都受到了明显的抑制。那么,拉动内需就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旅游业在内需方面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各地政府赖以激活当地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当前应对经济危机的有效策略之一,具有较高的战略性地位。各地政府都纷纷出台了各种旅游营销方案,努力通过这些营销方案来拉动地区经济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政府在旅游营销中的确应该有着重要的角色扮演和作用发挥:
1.政府可以为旅游营销树立健康的形象,制定长远战略性目标。作为旅游营销的主导型身份,政府应该帮助旅游业树立起中长期的良好形象,为他们制定出具有较高战略性意义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这显然是政府在旅游营销中应该扮演的主要角色,并充分发挥出其作为主导型身份的作用,以最大限度的避免由于一些不规范的旅游企业等为了所谓的竞争和生存而不择手段的破坏旅游业,严防它们只注重短期利益忽视长期目标,从而使得一些具有全局意义的旅游项目受到不当的挤压而无法发挥出战略性价值。
2.政府可以为旅游业相关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找到解决办法。当前,我国旅游业和旅游相关的子产业信息不对称,从而让旅游业的发展机遇受到严重影响,其发展的现实活力和长远动力严重不足。这就需要政府积极充当信息不对称的解决方,让旅游业中的主客体、客体和媒体之间、主体和媒体之间的信息实现对等化分布,从而让具有密集型信息含量的旅游产业能够在无形的服务中尽可能地实现信息服务的对称性。
3.政府可以策划一些热点事情来增强区域旅游吸引力。一个地方的旅游业发展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一些活动的影响。那么,能够组织大型热点活动的身份更好的应该由政府来承担,政府可以从整体上来规划一些强有力的策划活动和热点盛事,维护旅游地的良好形象。否则,光凭一个旅游企业来承担旅游业的不景气,显然风险是非常大的。因而,政府应该扮演好对旅游业的推动角色,发挥出应有的宣传和策划作用,让当地旅游业不至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政府应该利用自身的行政影响力来树立城市经营的理念,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来提高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效率。
4.政府可以避免当地旅游业中的重复营销行为。在当前的旅游营销中,一些重复繁琐的营销行为屡禁不止,已经成为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这是因为一些景区会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而使出各种花招来招徕旅游者,打出各种特色招牌来吸引旅游者,从而让旅游营销行为变得繁琐而成本高。一些情况下甚至会造成恶性竞争而损坏当地的旅游形象。因此,政府应该充当一个旅游营销的主角,对一些旅游项目进行整体上的把握和规划,大大减少重复营销,统一规划营销成本,还有利于形成旅游特色。此外,政府的这种旅游营销参与还可以协调各个旅游景点在营销行为方面的不规范性,让它们在相互牵制中获得相互促进的积极作用,从而让当地旅游业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
当然,政府在当期旅游营销中应该积极发挥出以上一些积极的作用和扮演主导型角色以外,还应该尤其关注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说,政府在面对旅游地的微观营销主体的时候,应该本着让其自身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的观念,不要过多的干预这些微观的营销主体活动,虽然说这些微观营销主体会出于自身最大化经济利益考虑而做出一些短期的营销活动,然而,政府不应该防止其这种短期行为,政府的可利用资源也是有限的。政府只是应该从宏观方面来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进行整体性旅游营销,不要过分干预微观主体的旅游营销行为,否则,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政府旅游营销的积极作用发挥。同时,政府应该为旅游营销营造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从而提升政府在旅游营销中的正面效应。当然,这种环境的营造不仅仅是硬件设施方面的环境,还应该提供一些法律等方面的软环境支持,从而让当地旅游业获得更为有效的政府营销行为支持。
四、当前政府在旅游营销中的角色和作用发挥分析
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已经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刺激消费,促进就业,改善环境。那么,政府在旅游营销中扮演的主导型角色和发挥的积极作用,应该如何来有效发挥出来呢?事实上,当前,我国政府旅游营销现状并不乐观,虽然小有成就,但是,总体上仍然较为薄弱,比如说缺乏整体营销意识,缺乏营销合作意识,缺乏专业的营销人员与手段,缺乏统一的营销体系。因此,我们必须把握好政府在旅游营销中的角色扮演和作用发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工作:政府应该定位好自己在旅游营销中的具体地位,重点推进整个目的地及其旅游产品的营销,宣传城市形象,提高当地旅游业的吸引力。政府部门应该基于一定的市场调研基础之上,准确定位目的地形象,围绕该主题加以推广,抓宣传,塑造旅游目的地形象。同时,政府还应该明确分工、摆正位置,处理并协调好自己与企业营销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说,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明确角色,各尽其责,显得有条有理,调整思路,抓住重点,宣传形象、塑造形象,抓住龙头、带活全盘,形成团队力量,并制定出针对青年知识阶层市场的政府营销策略,针对个体私营业主市场的政府营销策略,针对基层劳动团队市场的政府营销策略,针对区域高端散客市场的政府营销策略,从而帮助政府树立整合营销新理念,创新营销机制,提升旅游者对目的地的认知度和感知形象,将营销的思想贯穿于政策制定和开发规划之中,实施政府营销和权力营销,对旅游企业提供积极的营销支持,从而让政府在旅游营销中发挥出这样的作用,即转变职能,积极支持,协调统筹,统一规划,积极参与,直接营销,让当地旅游业获得更快、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池雄标.论政府旅游营销行为的理论依据[J].旅游学刊,2003(3):58-61.
[2]蒋满元.旅游目的地营销体系构建中的政府行为选择分析[J].毕节学院学报,2009(2).
[3]刘薇.以政府营销理念引导政府职能转变[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8(4):7-8.
[4]孙嘉俊.如何发挥政府在旅游营销中的角色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8(34).
[5]田敏.论旅游危机营销战略体系的构建-基于政府层面的探讨[J].西华大学学报,2009(1):125-126.
[6]闫越.新时期政府营销与区域会展经济的发展[J].中国行政学院学报,2007(1):68-70.
[7]于伟,李天博.政府营销公共产品理念刍议[J].消费导刊,2008(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