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记一件有趣的事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寒假的一天,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介绍怎么使蛋清上有字迹的方法,觉得很有趣。晚上,我决定给表哥表演这个小魔术。
表演开始了,我叫表哥在屋外等着,我在屋里做表演的准备。我拿来一个鸡蛋、一只筷子和一瓶醋,先把有水的壶放在炉子上,用一根筷子蘸点醋,在蛋壳上写了个“学”字,然后叫表哥看着把鸡蛋放入壶内,我和表哥坐在沙发上等着壶开过了不久,壶开了,我想鸡蛋也熟了,我连忙把壶提下来,揭开壶盖,一股热气扑来,我把壶里的水倒了,急忙伸手去拿鸡蛋,可鸡蛋很烫,我的手刚碰到鸡蛋就缩了回来,我又用筷子慢慢的把鸡蛋夹出来,生怕把鸡蛋摔了。我怀着好奇而又不安的心情,慢慢地剥开鸡蛋。表格目不转睛地看着。这时屋里非常安静,空气也好像不流动了。我剥一块蛋壳,就看看有没有字,再剥一块,再看看。结果我把整个鸡蛋剥光了,连拿“学”字的影子也没有。表哥说:“妹妹你这是什么魔术呀?不就是这个煮鸡蛋吗?”“可能是没有做好。”我红着脸疑惑不解地说。这时,我想着了大发明家——爱迪生,他发明电灯时,做了上千次试验才找到最合适做灯丝的材料,而我刚做一次就……
我决定再做一次。于是,我又仔细阅读那本书,才知道等蛋壳上写的醋干了再煮鸡蛋。我又在另一个鸡蛋壳写了一个“学”字,等字迹干了,重新表演……我剥鸡蛋的时候,心里很紧张,真怕蛋清上没有字。我剥一块蛋壳,就仔细看看。我想:蛋清时还没有字,表哥一定会笑我,到时候,我的脸往哪儿放呀!可又一转念,如果这次还不成功,我还要继续做下去,直到成功为止。我鼓起勇气,剥起来,剥着剥着,眼前一亮,蛋清时出现了“学”这个字。那个字好像再对着我笑,表哥看了这个神秘又有趣的魔术,高兴地竖起大拇指。
睡觉的时候,我回味着刚才的经过,心想多么有趣的小魔术呀 !
指导家长:毛来根
我的趣事可多啦!让我挑一件打羽毛球的趣事让你也乐乐吧!
今天晚上,妈妈新买来了一副羽毛球。因为我不会打,妈妈就把球拍给了爸爸。我站在旁边看着他们打得很高兴,看起来很简单。心里面也很想去露一手。他们打一会儿,爸爸就累了说:“我很累,先进去喝一杯水再打吧。”我趁机从爸爸手里抢了羽毛球拍。我学着爸爸的样子,把羽毛球往空中一抛,球拍还没往上拍,我还没打,球已经落地了。人还往前扑了个空。动作可搞笑了。连续试了几遍,结果还是一样。妈妈笑了个乐翻天,边笑边说:“你在摆造形吗?”爸爸就在这个时候正巧也走出来了,看见了我搞笑的动作也哈哈大笑了起来。四岁的小弟弟他也不会打,但也跟着笑了起来。我羞得立刻走进家门,一边走一边在心里暗暗地说:“等我学会了,下次哈哈大笑的人肯定是我。你们等着瞧吧!”
怎么样?听了我的趣事是不是觉得很搞笑呢?那你也写一写吧!我相信你写的肯定比我更加有趣!
三年级:梁莹怡
本次习作是以“童年的回忆”为题的命题作文。习作提示由两段文字和一幅插图组成,第1段文字提示交代了本次习作的范围是“童年都有值得回味的事”,要求回忆之后,写一件最有趣的事;第2段文字交代本次习作的要求和重点,把童年有趣的事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插图提供了钓鱼、画画、捕蝴蝶等几种童年趣事,旨在启发学生习作思路。
设计理念:
遵循课改精神,习作指导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个人的独特感受出发,激活学生储备的生活信息,促进个体语言的生成,让习作课堂成为学生快乐生活的天地。本课教学设计我以此为指导思想充分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激发学生参与作文的热情。让学生在和谐民主的习作氛围中无拘无束地、有创意地写作。根据习作内容和学生的知识能力特点,利用文本、音画引路等多种形式, 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使他们易于动笔书写自己的童年趣事,乐于表达自己对童年生活的热爱,感受童年的乐趣。
学情分析:
学生属于作文初始阶段的提高期,知识、能力、社会阅历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储备,但一提起写作文,依然人人恐慌、害怕,需要教师积极地鼓励和表扬,树立表达的自信心。
教法和学法:努力创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把事情的经过写生动、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突出一个“趣”字。
能力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合作、交流、表达和创造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童年的欢乐和美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把习作中有趣的地方写具体。
2.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习作指导和创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老师业余时间是个摄影爱好者,喜欢用镜头捕捉生活中的一个个精彩的瞬间。我把其中几张有趣的照片精心制作成相册,带给大家来分享,你们想看吗?
2.请大家欣赏:播放课件,配乐钢琴曲《童年的回忆》,师解说。
3.师:聆听着优美的乐曲,欣赏完老师的作品,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生1:照片中的这些孩子一个比一个可爱!
生2:照片中的xx游戏我也玩过,可好玩了。
生3:听妈妈说,我小时候打预防针的时候还哭过呢!
生4:这些照片展示的都是发生在童年里的趣事。
生5:我也想让老师把我做的趣事拍下来。
师小结:好啊,老师答应你。看着大家兴奋的神情,听了你们发自内心的话语,老师知道这一组画面勾起了你们对童年的回忆,想起了许多曾经做过的趣事。这节课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笔,写出那些美好的回忆吧!(板书:童年的回忆。)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师:任老师常说“审题是写好作文的关键”。(课件9)现在请同学们轻轻打开书,翻到46页,认真读一读书中的两段文字,看看自读提示给我们本次习作提了哪些要求,如果你读懂了,可以用笔画一画,写一写标注。
2.同桌交流一下,看看你们是不是英雄所见略同。
3.生汇报,师板书:
内容:写童年生活里最有趣的一件事。
要求:(1)详略得当,有趣的地方写具体。
(2)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师小结:同学们不但找得准,而且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看来你们的审题能力又提高了。
明确重点:请同学们把书放下,浏览一下黑板上的习作内容和要求,想一想我们应该注意的重点是什么?
师:同学们真是一群爱思考、会学习的孩子,老师喜欢你们。
三、构思习作,口头叙述
1.师:请同学们再看书中的插图,图中的小朋友有的在钓鱼,有的在画画,有的在捉蝴蝶,他们都在“大自然这本读不完的大书”中找到了乐趣,老师现在特别想听一听你们都做过什么趣事,在哪找到了快乐,大家愿意告诉我吗?
师:如果班里的36名同学一一都把趣事告诉我,就算下课了也说不完。这样吧,请同学们6人为一小组,先和小伙伴说说你的趣事,然后每组推荐一名讲得最好最有趣的同学,再来告诉老师好吗?口语表达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请看老师的友情提示一。
2.出示课件,指名读。让我们赶快行动吧,说一说,比一比,看看谁的童年故事最有趣。
3.生小组交流,师巡视。
师:刚才我走在同学们中间,早就被大家的趣事给吸引住了。老师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听听了,请每组推荐的代表举手示意一下。谁愿意第一个站起来说说你的童年趣事,让老师和同学们一同分享你的快乐?
4.全班交流,师生根据习作要求评价。
师小结:在刚才的交流中,老师发现讲故事的同学讲得眉飞色舞,听故事的同学听得喜不自禁,有的同学还笑出声来了,看来这些故事的确很有趣,感染了大家。
四、抛砖引玉,指导写法
1.师:行文要有章法。如果把这些趣事写下来,怎样才能写精彩,并符合习作要求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2. 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3.生汇报,师适时出示课件:
①写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 、结果,分清详略。
②对人物有细节描写:语言描写 、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外貌描写。
③恰当地引用一些好词好句,运用修辞手法。
④为了更好地突出主题, 也可以自命题。(老师觉得你的想法很有创意,尊重你的决定。)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在本单元的课文阅读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写事记叙文的章法,你们真了不起!请看老师的友情提示二。
师:这是老师为大家推荐的一些好词好句,仅供大家参考,如果你能在写文章中恰当运用,对于突出主题“趣”会有很大帮助。指生开火车读、齐读,谈体会。
5.教师出示对比段,学生自读,体会如何能写具体。
师:“哪一个片段具体生动?为什么?”
五、学生动笔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1.师:同学们,快趁热打铁吧,把你心中的趣事行云流水般写下来吧。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困生。
师小结:老师在巡视中发现,大多数同学都能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把最有趣的部分写完了。请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使文章表达得更加完整,主题更加突出呢?
生:加入恰当的开头和结尾。
师:是啊,好的开头和醒目的结尾如锦上添花,能够紧紧地抓住读者的心,是作文成功的一半。希望同学们千万不要忽略这一点。
(设计说明:学生有了说的基础和行文的指导、提示,写起来如行云流水,所以应该在烘托中心、凸显主题上加以指导。)
六、作业布置(课件22)
1.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把作文补写完整,使文章变得更精彩。
2.结合作文要求,试着修改自己的作文。
师总结:老师现在就把我积累的好词佳句用到这堂课的结束部分,为这堂习作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设计说明:这样引导和作业安排,既降低了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又培养了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和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
板书:
童年的回忆
内容:写童年生活里最有趣的一件事。
要求:1.详略得当,有趣的地方写具体。
[关键词] 童年; 作文; 趣
我总觉,儿童的生活必是有趣的,天性使然,无忧无虑,快快活活。我总推崇孩子们写生活中的趣,不求文章有意义,但求文章有意思。
前几周,我曾经布置过写自己经历过的有趣的事,那次我只关注了孩子们的平铺直叙,作后评讲侧重于如何抓住重点来写。这周回家我们的作文为《 真有趣》,有趣的可以是人,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事,要写清楚“趣”在何处。
今天批改作文,很多同学的作文不尽如人意,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漠视”周围
布置作文时,已经说明横线上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事,可批改完所有的作文本,我竟然发现全班没有一个同学写人,只有两个同学写了小狗,其余同学都写的是自己的事。我在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现在的孩子大多独生子女,他们被家里人捧在手心里,所有的人都关注他,所以大多数学生更关注的点也都是在自己,对于周围的一切,他们更多的是“漠视”。
童年的“趣”去哪儿了?原来缺失的原因就在于,现在的孩子们缺少一双会观察的明亮的眼睛,缺少一颗会发现的敏感的心。
二、选材老套
再来看孩子们写的有趣的事。
有几个男孩子的“趣”在电脑游戏里,也洋洋洒洒、打打杀杀了好些个字,但至始至终我是没有看懂丁点,原因就在于我根本就没玩过。
还有不少孩子,就是“套搬”。只要是《第一次 》《一件有意义的事》《我学会了 》此类写事的文章,就会出现“包馄饨”、“包饺子”、“骑自行车”、“游泳”、“溜冰”“吹泡泡”等字眼,这些选材就像是万能的膏药,往哪儿都能贴。更好笑的是一个孩子,上篇作文,我们写的是《我学会了 》,他写的是《我学会了洗碗》,今天批这篇作文,神了,《洗碗真有趣》。
还有一部分孩子,能紧紧围绕题眼“趣”来选材,但你却感觉别扭,从他们二年级写话开始,应该就用过很多次了吧,比如“老鹰捉小鸡”、“捉迷藏”等。
孩子们笔下的“趣”总觉得缺点儿什么?
今天读《小学语文教师》2014.01期《有花有虫有童年》。文章介绍了汪曾祺先生的几段文字,其中两段文字分别来自他的散文《紫薇和黑蜂》、《捉虫小记》。这两段文字近乎天籁、妙趣横生:
一个枝子上有很多朵花。一棵树上有数不清的枝子。真是乱。乱红成阵,乱成一团。简直像一群幼儿园的孩子放开了又高又脆的小嗓子一起乱囔囔。
听,瞿瞿瞿瞿,哪里?这儿是的,这儿了!用草掏,手扒,水灌,嚯,蹦出来了。顾不得螺螺藤拉了手,扑,追着扑。
读着这样的文字,品味这样的童年,我明白了,我们孩子笔下的“趣”缺少的就是“花”、“虫”、“童年”啊。现在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更多的孩子都不会玩了,他们只会玩电脑、玩平板、玩手机,而与大自然的草木鱼虫鸟兽有了深深的隔膜了。
童年的“趣”去哪儿了?原来缺失的原因是,现在的孩子离大自然越来越远了。
三、语言贫乏
也有个别孩子有亮眼的选材,比如有个孩子写了到乡下找蚕豆耳朵,在众多老套雷同的选材中,确似小清新一般。但读完文章,还是有点失望,语言干巴巴,那份“趣”没能突围。
还是《有花有虫有童年》这篇文章告诉了我答案。文章说:
翻阅某些小学语文教科书,“娓娓道来”的文章实在太少了,孩子们学了许多课文仍然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原因就在于“课文体”的文章读多了,“课文体”一本正经,正儿八经,缺少的是儿童的生活经验,语言不够鲜活,自然味同嚼蜡。
童年的“趣”去哪儿了?原来缺失的原因是,我们给孩子阅读的有趣的文字太少了。
孩子们,不着急,我们还是慢慢来。老师会和你们一起去读汪曾祺先生的《紫薇和黑蜂》、《捉虫小记》,还会和你们一起读萧红的《我和祖父的原子》、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了这些文字,我们再到大自然中走一走,聆听树上啼叫的鸟儿,深嗅刚刚绽放的花儿,观察雨后菜叶上的蜗牛,俯视路边匆匆爬过的蚂蚁,我们一定会找回我们童年的“趣”。
参考文献:
[1]王宜早;《杨万里的童趣诗》[J];生活教育; 2010年06期.
[2]陈翠玲;《解读哈利波特现象,关注中国儿童文学》[J];作家; 2009年04期.
1 命题的新突破,诱发学生的创作欲
作文教学改革首先是观念上的转变,克服求全观、守旧观。面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窒息的现状,出于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文题应起到迫使学生去创造的作用。具体的就是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来形成“怪诞”的想法,并通过细密的构思,在文章中使之合理化。由此,教师在命题上应有新的突破。
首先,注重命题新颖性,迫使学生开启创造性思维。
好的作文题目,会像鲜花吸引蜜蜂那样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写人记事的作文,可命为:初一,《亲情故事》《假期我失去了父母》《妈妈叫我“淘气鬼” 》《我长大了》;初二,《奇遇》《一个有残疾的人》;初三,《补课》《妈妈年轻的时候》等,这样的题目,每学期补充一些,学生也喜欢写。因为,题目有助于激发中学生创造想像乐趣,使他们感到有事可说,有话可写。再如,题目《2030年回故乡》,就能让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写出充满美好希望的内容。
其次,要克服公式化,注意多样化。
能诱发学生写作的欲望,激发学生兴趣的题目,定要克服公式化,注意命题的多样性。使命题努力做到:第一,新、奇、活、趣;第二,难易适度;第三,贴近学生的生活;第四,具有导向性。如,《假若我有了钱》、《长大想当……》,这样的题目学生写起来就有时代感、新气息。
由此可见,文题拟得好,有新的突破,会对读者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同样,在作文训练中,命出一个好题,学生一见也会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兴趣顿生,跃跃欲试,定会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
立意的新突破。
作文立意要解除传统的束缚,老师应彻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引发学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首先,树立起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培养他们要用正确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使其作文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中学生应努力使他们陶冶情操,树立科学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品质,使其思想修养达到一定境地。然后引导他们到现实生活中体验生活,培养自己对真、善、美的爱,对假、丑、恶的恨。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生活阅历丰富、体验深刻,用正确的观点去看待作文时,文思便如江水出闸,一泻千里。
其次,鼓励学生大胆地写剖析自己的文章。教师要决意抛弃种种顾虑和包袱,相信学生,大力推进“放胆文”,鼓励学生放开胆子去思考,想什么就写什么。如写《我背地里做的一件事》,教师意在让学生大胆说出心中的秘密而做文章,如《一件好事》《可笑的事》《糊涂的事》《害羞的事》《愚蠢的事》等出示一组题让学生选择,经常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又如,在指导学生写“发生在家里既有意义又有趣的一件事”,板书题目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这样一种氛围:同学们,你们每个家庭都有许许多多既有意义又有趣的事情,请同学们仔细回顾一下,选择一件说出来,如,家庭联欢会、和妈妈下棋、帮爸爸戒烟、给奶奶过生日,这些题目都可以写,像这样指导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会千人一面,众人一词了。
第三、选择创新的独特角度。如写作《记一个熟悉的人》,不少学生就会写一个班上刻苦学习的同学,或是他敬爱的一位老师,或是关心他成长的爸爸等,这些作文内容可以猜到,有的甚至雷同。诚然,这种立意可写,但他们缺乏创新罢了。如果能换一个角度立意,写生活中一个爱管“闲事”的老人,平时言语不多,不讨人喜欢,但却在关键时刻,他为了维护群众的利益,敢于同坏人作斗争,则就比较能吸引人。又如,若是写一个残疾青年如何战胜自卑,开店铺,自己养活自己,并用诚心为大家服务,赢得大家对他的信任的事,也就比较有创新性了。这不仅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习作富有时代气息,从创新的角度培养了学生创作欲望,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
2 题材的新拓展
中小学作文教学再也不能走技术主义、形式主义的老路了,只有以内容题材为中心,以精神和思维训练为中心,方能开创作文教学的崭新天地。拓宽学生的写作题材,扩大写作生活文和科研文,注重写作的实效性,是引发和培养中学生作文创新意识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作文内容要生活化。生活是作文之源,学生生活越丰富,作文内容就越充实。教师要通过课内向课外开放,要重视开拓中学生的社会生活视野,培养他们勤于观察、善于思考、面向社会、接触实际的良好意识和能力,力求做到写作题材与学生生活合拍,从而使作文内容充实,富有新意的好文章。
其次,要引入新研文。教师引导学生把考察、种植、参观、观察、实验等科学研究活动的过程、有趣的情节、获得的知识及怎样获得的写下来。如,在生物课时组织了“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活动后,让学生写科研活动文。因为,学生亲身经历了活动的全过程,用显微镜观察到了用肉眼年看不到的新奇微生物。学生对此充满兴趣,感受很深。有个学生写出了如下的生动而具体的句段:“下课后,我端来从‘鸭子’塘里弄来的水后,便用塑料管沾了水,滴在显微镜的载玻片上,连忙通过镜头,仔细地观察起来。”还写道:“我一边看,一边旋转着镜头。只见一些如芝麻大小的东西,在里面‘跑来跑去’真有意思。它们有的像草鞋底,周身长满了细细的汗毛;有的像圆溜溜的西瓜;有的像把扇子;有的像朵喇叭花。”这样的题材无疑是真实、生动、深受学生欢迎的。
布局的新构思。
“文似看山不喜平”,作文最忌平淡无奇。如记写某个人物时,可先贬低皇赞扬,为扬而先抑,抑的目的在于扬,抑制是为了更高地扬起。有个学生写《妈妈不求“爷”了》一文,开始写“妈妈”信神,磕头祷告,求财神赐福,且还执意信“老天”。这是“抑”。然后,敬“财神爷”总不发财。后来,“妈妈”信了哥哥的话,不信神,去养鸡,结果成了养鸡专业户,发了,终于明白:“想发财还得靠自己。”这是“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