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客家;乡村旅游;旅游产业;梅州
2006年,“乡村旅游”成了我国旅游年的主题。这就意味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过去注重名胜古迹、名山大川走马观花式的组团游,走向深入山村水乡、注重身心体验的深度游、自由行和生态游。“乡村旅游”作为主题年,为我国旅游产业做出指标性的定位,极大释放旅游产业作为绿色经济产业的发展能量,让最多农村人口享有和参与旅游产业开发,并从中获得红利。也很好地引导大众休闲从猎奇奔波中行走转向重视千姿百态的地域文化感受和清闲恬适的乡村情趣生活回味,突出自然、生态、环保和原汁原味生活的回归。“乡村旅游”有两种替代名称,即agritourism(亦称农业旅游)和rural tourism (乡村旅游)。前者是指农民或乡村居民出于经济目的,为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而提供的广泛的活动、服务和令人愉快事物的统称。后者指乡村旅游者不仅是基于农业的旅游活动,而且是一个多层面的旅游活动,它除了包括基于农业的假日旅游外,还包括特殊兴趣的自然旅游与生态旅游。不论是哪种表述,乡村旅游的从业者是农民或住在乡村的居民。农民或乡村居民不但是从业者,还是旅游产品的构成因子,通过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展现,提供原汁原味、富有乡土气息、蕴含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吸引观众。出于旅游休闲目的,有的还让旅游者参与乡间劳作或定居乡间生活,在与村民的沟通交流和亲历体验中,感受旅游的乐趣。这是一种亲近自然,放松身心、注重感受、获取新知的最好旅游方式。
乡村旅游是基于乡村原生态为背景的旅游方式,凭借当地原有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具有经营规模小、布局分散、投入少、收益快的特点。发展乡村旅游,不但加大了乡村从封闭走向开放,还能增加农民或乡村居民的收入,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提高村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因此,现在乡村旅游已成为各地各级政府认真推动的“绿色经济”产业之一,有的甚至成为当下政府进行地域文化品牌宣传与推介的重要工具。作为粤东梅州,地处珠三角经济区的边缘,拥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市,还是富有汉民系分支的、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客家人聚集地,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开展“乡村旅游”确实是经济发展的一把最好的钥匙,非常值得积极开展与广泛推广。
一、梅州乡村旅游发展的有利条件
1.具备优质的自然牌。梅州市是一个山多地广,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3%以上的生态良好的城市。粉墙黛瓦的客家村落点缀在花岗岩、变质岩和丹霞山地之间。清澈的韩江从这里流过,串珠状的盆地人烟相接,水面、流泉和飞瀑不少,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蓝天白云、空气清闲,鸟语花香,成了经济高速发展下的一片清新净土。
2.拥有特色的文化牌。梅州是“世界客都”,非常完整地保存和展现客家乡村特有的自然与文化气质。客家民居、客家艺术、客家名人名居、独特的方言、崇文尚武及多样的、客家特产佳肴,处处体现客家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客家人的勤劳节俭、谦虚好学、热情好客、与邻为伴,能让旅游者有宾至如归、平和家居的感觉,也是探究良性人口迁徙文化很好的地方。
3.坐拥殷实的经济牌。梅州有广东省及珠三角经济区的“后花园”之称。随着珠三角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自然环境质量下降的压力增大,厚实的资本积累、优越的生活条件和人们对生活质量更高的追求,为梅州的乡村旅游提供消费扎实的经济基础。随着节假日生态游、自驾车休闲游和家庭日常消费增加成为时尚,为梅州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客源和良好的发展机遇。
4.远近合适的区位牌。梅州地处粤闽赣三省交界的南岭山脉南侧,是三省交流与沟通的中转站。便利的铁路、公路和航空交通条件,解决了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如今梅州至广州、深圳、汕头、赣州、厦门周边城市全部都在旅游区位4小时左右舒适的时间范围内,十分适合人们在节假日旅游和日常自驾车旅游的时间要求。
2009年,梅州开始打造“广东文化特色旅游区”品牌,提出“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口号,梅州的旅游有了飞快的发展。“客家乡村游”作为梅州文化旅游的一种重要方式,得到假日游和自驾游游客的青睐。随着大量旅客深入到梅州的山村田间,很多久藏深闺的客家古村落、客家民风民俗和客家美食,开始为人所知,得到推广,并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了梅州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尽管乡村旅游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但对梅州乡村自然环境的优化美化,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承与保护,乡村旅游资金的加大投入,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和注重优质旅游产品的规划与推介等方面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2011年10月,梅州市入选“2011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成为广东唯一的获选城市。
二、乡村旅游对梅州旅游产业的影响
(一)乡村自然环境得到优化
“乡村旅游”的从业者是农民或乡村居民。他们长期居住在乡村,日常的生活状态和大众的自然环保意识,直接影响到乡村旅游的生态环境。村民安逸的生活和良好的环保行为与观念,日常展现出的天人合一,就是乡村旅游美学的最佳境界。2002年,梅州市政府提出“开放梅州、工业梅州、生态梅州、文化梅州”的“四个梅州”的发展战略,并把旅游当作重点发展的产业。经过十年的努力,“生态梅州”建设已取得丰硕的成果。梅州紧紧抓住“绿”字上做文章。利用城乡绿化美化工程和“绿满梅州”大行动,鼓励全市人民义务植树,提出“回赠母校一棵树、回报家乡一片林”及城区绿化、公路和高速公路绿化和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项目,让该“绿”的地方都种上树,现在已是“绿满梅州”。
开放改革之后,大量的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在乡间的主要是老人和小孩,大量乡村房屋都疏于管理和保护,出现不少的破败崩塌。随着珠三角环境问题和全面推进产业转移,梅州优质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了外人知晓,节假日源源不绝的客流开始涉足极富乡土气息的客家乡村,寻找新、奇、美的游人脚步踏到不少比较边远、相对偏僻的村落。随着旅游客人到来,闲居乡间的村民才发现保留原有的生活方式,保存原有的风土民情,可以获取良好的经济收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这样,大量年久失修的老屋和族群共有的宗祠得到了重修,以前不愿久居老房子的村民回到祖辈曾经住过围屋,过着传统而又新潮的乡村生活。
如梅县的茶山村,原本只是一个黄姓小村,拥有30多座房龄上百年、保存完好的客家围屋建筑群,具备比较完整多样的客家乡村旅游古村落。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了生计,不少茶山村村民离开了农村,出外谋生,曾经热闹非凡的乡村很快寂静下来。除春节之外,其他时间乡居的人口比较少,不少老屋和黄氏祠堂没人看管,得不到维修,出现不少问题。不想有人发现这个僻静的小山村,确实是旅游的好去处,从此游客纷至沓来,引起村民和出门在外的宗亲注意,很快还得到政府和旅游管理相关部门的重视。为了更好推广,梅州市和梅县县政府与茶山村村委会一起,组织和邀请专业人员进行全村的旅游整体规划,梅县县政府拨款、发动本地村民及外地生活的宗亲认捐,加大资金投入,开始修缮年久失修的老屋和黄姓宗祠,完善村道和旅游标志牌等相关旅游设施,邀请客家民俗专家挖掘古村落原有的文化,加大旅游产品的对外宣传。2009年还成功申报“广东省古村落”。为了开发和管理更完善,根据全村皆为黄姓宗亲的情况,选定具有较强领导能力的村干部和在家有一定影响力的黄姓长辈组建起古村落保护领导小组,设立古村落维护修缮基金会,给每座围屋指派在家居住的村民作为兼职屋宇管理员,做好接待游客、介绍围屋历史、讲解大屋发生过的故事等工作,定期检查和汇报房屋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报请领导小组和基金会进行修缮和保护。
梅州市政府还要求全市村村道路必须硬底化,很好地改善了乡村的交通条件。如今,只要自驾车行走在梅州乡村道路上,点缀在绿意昂然的低山丘陵之间的客家村落,整齐别致、粉墙黛瓦的客家围屋,堂前屋后的绿树繁花,水田旱地上的春耕秋作,如诗如画,美不胜收,深得外来者及乡村游客的好评。
(二)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保护
1.开始重视和维持原有古村落环境。客家围龙屋的建造对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一定按照传统的风水格局进行建制。风水“就是人们选择建筑地点时,对气候、地质、地貌、生态、景观等各类建筑环境因素的综合评判,以及建筑营造中的某些技术和种种禁忌的总概括。” 乡村旅游的介入,为了满足游客的要求,最好能够完整保存和展示客家围屋原有的自然环境布局。当村民明白完整保存环境的重要性后,不少当地村民自主自愿地参加一些保存完好、具备一定旅游开发价值的古民居保护。特别一些区域较大、很具规模的古村落,在政府的引导下,采用整体性保护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持民居建筑与周围环境按原貌保存修复。
如蕉岭的南磜镇土楼古村落。以树德楼为中心,涵盖周边10多座面积巨大、楼高三层的方形土楼为核心保护区。土楼周边包括村中的老戏台、水水相通的池塘群、土楼门前的禾坪(打谷场)、全村相连相通的排水系统、间隔在楼与楼之间的农家菜园、鹅卵石铺成的村中巷道等原样保存。村子包括周边山头及 村头水口的茂密风水林、绕村而过的小河、小河上的石拱桥、前山山顶的瞭望塔,进村出村的曾走过的老村道以及村口三百多年的老榕树,并入规划保护。通过“整体性保护”,将整个村落的原有环境完整地保存下来。村民还一致约定,如果哪家想拓宽居住环境,一律采用不影响村落景观的他地另作新建。由于土楼周边环境保存得很好,当游客到来之时,从远山近水到楼宇的布局,村中的取水排水到村民的果蔬农活,处处都能很好体现出客家土楼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及包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意识。为了节约土楼的保护费用和土楼建筑群更好地保存下来,土楼人家采用“居民第一,旅客第二”的原则,让喜欢居住在老屋的村民住进了土楼,平日在土楼中间的天井树阴下养鸡养鹅,下棋闲聊。当有旅客到来时,端茶送水,接风招待,并作为土楼的专职导游,介绍土楼的故事及客家民风民情。在不影响土楼保护的前提下,允许村民在土楼里设点销售自家生产的客家土特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树德楼还住着一位顺口而出、风趣幽默的山歌手,只要旅客到来或有所要求,就能随唱随答,生动有趣,很好地展现客家乡村及客家人日常生活的生活状态。通过土楼乡村旅游开发,不但解决了村中原住人口的就业问题,增加了村民收入,还提升了土楼旅游的文化品质。经过认真规划和村民的良好服务,来到土楼的游客游兴很浓,流连忘返,还能满载而归。
2.传统乡村文化得到弘扬与再现。尽管经历过沧桑变化,现在的梅州乡村仍保存有不少围龙大屋及连成一片的古村落。在这几十上百年建起的村子里,曾经发生过数不清的故事。随着旅游的发展,村民希望能让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乡村展示独特的魅力,吸引更多游客的到来。为此,不少古村落、大宗族开始认真整理族谱,记述曾经流传的故事,修缮破败了的宗祠、寺院和庙宇,恢复了传统的节日,按传统的风俗要求规范举办盛大而光鲜的宗族祭祀。之中,尽管不可避免的有一些腐朽东西出现还潮,但对传统客家文化来说更是一次弘扬和复兴。
外来游人的到来,需要乡村展现浓厚的客家文化气息,这样更直接地刺激了优秀客家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客家菜肴、客家山歌、客家节日广场表演、汉剧等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与关注,选定了文化传承人和文化保护梯队,从此后继有人。不少濒临失传的如口传文学的客家五句板,各村各堡的年年一二回的走古事,各宗各姓的春节大祭拜,规格严谨、富有传道教化的婚丧嫁娶仪式等也得到规范纪录和整理,开始得到民俗专家的重视与研究。随着“文化梅州”的建设,不少客家文化旅游资源都以博物馆、民俗公园和意象表演的形式进行综合展现。元宵节的烧火龙、节日打对台的采茶剧、提线木偶戏,鲜活有趣的席狮舞,还有带妆出游的骑竹马、挑花篮,现在也变成各村各落、一年一节的新时尚。通过多层面,更广泛整理、研究和再现,提升了客家文化行为与文化内涵的档次和品质。通过民风民俗的发掘和展现,活跃了村民生活,增加了大众凝聚力,促进了传统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旅游教育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旅游的教育功能众所皆知。不论旅游者还是从业者,在实施和完成旅游过程中都得到良好的学习和教育。对于参与客家乡村旅游的游客来说,通过深入客家乡村,可以看到美丽的乡村环境、漂亮的围龙屋建筑,体验到丰富多彩的乡居生活和感受到厚重的客家人文气息,从中得到良好的感观刺激和心灵享受。对于客家地区来说,通过开发乡村旅游,让外面的人更多接近客家,了解客家人的历史与现实,扩大社会影响,促进优秀客家文化更多的关注与传承。最主要的是长期居住在山区的客家人,因为历史发展、地理环境、经济特性、宗亲聚居和围屋建制等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社会文化、习俗和语言特色,在漫长的形成历史中,避免被当地土著及外部环境的同化淹没,持久而完整的保留下来的南方汉民支系的优秀传统,会随着游客的到来,在开放与保留突出中,凸显客家人对自己的文化抱着强烈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今天,相对传统的客家古村落,为了开展乡村旅游,必须打开封闭的山门,推开厚重的围屋大门,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开放的新鲜与传统保护的并存中,明白了经历漫长历史沉淀下的传统文化就是真正的瑰宝,在自信与淡定中展现客家人的大气与包容。尽管村民从旅游开放初期的新鲜到后来自然而礼貌地接受,用传统的谦和热情,让客人在客家的乡土上感受做客的温情与温馨。随着村民的经济意识觉醒,明白了本地文化和乡村原生态就是改善生活的最好摇钱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再现,很快成为村民的自主行动。更大的作用是为了更好地宣传自己的乡村。不少具备良好旅游发展潜力的乡村的村民和村委,主动配合政府推进古村落旅游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关注乡村环境的优化与整合,并外请专家学者帮助规划策划,推动乡村旅游资源的论证与宣传,积极申报市省级,甚至国家级的古村落。由于村民的主动参与,乡村旅游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这对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很好地提升了乡村的人文意识与服务质量,促进乡村的和谐发展。有些大型的古村落,随着申报各级文化区或古村落,从县、镇到村各级干部积极投入,吸引或提供更多的物资或资金整修古建筑周边相配套的道路、门坪、围墙、馆所。指定古建筑内部的工作人员还主动参加进修和业务培训,做好旅客的接待、服务和讲解工作。在专业文史研究人员的帮助下,还重新做好古建筑的早期建造、住户、名人及村落现状等材料的整理和建档工作。随着乡村建设得越变越美,外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古村落和古建筑又重新焕发青春和活力,热闹非凡。在“我爱我家,我爱我业”中收获幸福和快乐,大大提升了村民的自豪感和荣誉感。随着外来游客对乡间风景的大加赞赏,也提醒村民更要好好保护自己的乡村环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美了自己,也美了别人,促成乡村旅游资源更好的保护与发展。
三、结语
粤东客家乡村游,美了乡村、富了村民、好了游客,不但很好地促进了梅州绿色经济的腾飞,还对广东特色文化旅游区建设及客家传统文化保护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对促进粤东客家地域文化发展与梅州旅游产业提升必然产生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宗清.旅游环境与保护[M].科学出版社,2011.
[2]陈章和,廖运生.生态梅州建设的战略思考[M].科学出版社,2004.
[3]2011年梅州旅游十大亮点[N].中国旅游报,2012-02-17.
[4]李黛岚,柳云.客家风水民俗刍议[J].江西社会科学,2004(11).
关键词:旅游业;文化负效应;规避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旅游学术界将旅游产生的消极影响称为“旅游负效应”,旅游负效应划分为旅游的经济负效应、旅游的社会负效应、旅游的文化负效应和旅游的环境负效应等项内容。
旅游业对文化的影响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旅游业对文化的积极影响(即正效应)是非常显著的。旅游是传承和弘扬文化的最好载体,通过旅游的发展,内涵丰富的传统优秀文化得到了传播,不同的地域文化得以交流融合,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延伸、拓展和创新。另一方面,旅游业对文化的消极影响(即负效应)也是非常明显的。旅游对客源地文化、旅游地文化甚至整个社会文化都会产生负面效应。
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倾向于关注旅游业对文化的正效应,对旅游业的文化负效应关注和研究不够。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所带来的文化负效应越来越突出,波及几乎所有文化领域。规避旅游业的文化负效应是旅游业和全社会的责任。
二、旅游业文化负效应的表现形式
(一)对旅游地文化的负效应
1、对旅游地人文旅游资源的破坏效应
人文旅游资源的实质是文化,破坏人文旅游资源就是破坏文化。旅游对人文旅游资源的破坏效应表现在破坏性开发和破坏性消费两个方面。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某种破坏,破坏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是共生的。如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因技术条件限制,兵马俑一号坑的彩陶已逐渐褪色,失去了往日的光泽。云南大理古城在旅游开发建设中,片面考虑古城原石板地面不利旅游车行驶,将石板拆毁换为柏油路,与古城风貌格格不人,破坏了古城的特色。另一方面,游客活动也会给人文旅游资源带来破坏。敦煌石窟目前每年要接待60万以上的游客,旅游旺季蜂拥而至的游客使得石窟中弥漫着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人体散发的湿热气,使壁画上起着鸡蛋皮一样的东西,被称做壁画的“癌症”。敦煌壁画正在以比古代快100倍的速度走向死亡。[1]
2、旅游地文化的被同化效应
文化同化是指相对弱势、落后的文化和相对强势、先进、完善的文化相接触后,逐渐引进、学习强势的先进的文化,受强势文化的影响,具备强势的先进文化特征的过程。随着旅游者的涌入,异族以及同族异地的文化、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的引入,旅游地传统的民族文化、风情民俗会逐渐被同化、冲淡和消失。如泸沽湖边的摩梭人,拥有丰厚独特的传统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遗留至今的阿夏走婚习俗及母系家庭结构。但近年来随着旅游者的不断涌入,其核心内涵已受到强烈冲击,某些风俗正在逐渐地脱离传统模式,男性服饰有汉化的倾向。
3、旅游地传统文化的过度商业化效应
在发展文化旅游中存在着种一味追求文化的商业价值,而不考虑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唯利是图攫取文化产品超额利润的现象,即旅游文化的过度商业化。在开发旅游产品的过程中,一味地迎合旅游者的文化偏好,将古朴的民俗文化、民族风情、肃穆的宗教仪式包装为粗俗的商业性表演,原有的文化价值被商业价值所取代,旅游者面对这样的旅游产品感受不到有益的教育和熏陶。
4、旅游地文化的仆从化效应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极易出现旅游接待地的社会文化逐渐成为旅游发展的附庸的现象,即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的仆从化。许多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建设以旅游为导向,而不是以当地居民的文化需要和地方文化传承为导向,降低了当地人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使当地地居民心理上对旅游者和外来文化产生仆从化倾向。
5、旅游地社会道德的退化效应
在旅游者和旅游地之间生活水平差异悬殊的刺激下,当地的部分居民极易失去原有的纯朴美德,逐渐在思想和行为上发生消极的变化,开始对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感到厌倦,盲目仿效和刻意追求外来生活方式,甚至导致、赌博、投机诈骗、走私等不良社会现象和犯罪行为产生,产生道德退化。同时,因当地居民的经营活动失序和各方利益的失衡, 导致一些人心理失衡, 敲诈游客哄抬物价、甚至威胁游客人身安全的旅游犯罪案件时有发生。
(二)对客源地和旅游者的文化负效应
1、对旅游者的文化腐蚀效应
旅游本身就是一项特殊形式的学习活动。旅游者对旅游地文化的了解和接受过程就是受影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当地传统文化的商业化和庸俗化 、社会道德水平的下降,随着旅游者对当地不良文化的消费,旅游者原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也会受到腐蚀,并随旅游者的流动而扩散。
2、对客源地的不良文化流入效应
不良文化流入客源地是由旅游者带回来的。现代社会,旅游是一种普遍现象。客源地大量旅游者持续的外出旅游,都可能把旅游地的不良文化现象带回并相互传播和相互影响,从而对客源地的社会文化风气、社会道德、地方传统文化产生负面效应。
(三)对全社会的文化负效应
对旅游地文化的负效应及对客源地和游客的文化负效应的叠加和累积,将对整个社会文化产生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1、民族文化的异化效应
旅游活动加剧了民族文化被异化的进程。伴随旅游业的发展和文化负效应的积累,整个社会可能产生“拜物主义”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退化、社会信仰困惑等现象。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开放,出入境旅游迅速发展,东西方文化的强烈差异和激烈碰撞,使一部分人觉得我国社会制度、民族文化、工作环境、生活方式等统统不如外国的好。在过高评价西方社会的同时,贬低我国传统社会,甚至抛弃传统文化而一味模仿和追求西方生活方式,强烈腐蚀了我国社会文化环境。
2、全社会的文化堕落效应
社会堕落的根源是文化的堕落。旅游业中的逐利文化、金钱文化、功利文化等负效应,使文化的传承失去了道德的支撑,对全社会的文化堕落起到了推动作用。如山东阳谷县在旅游开发中打起了“金瓶梅”的文化牌,在开发“金瓶梅”的形式上利用西门庆和潘金莲来大做文章。在阳谷县狮子楼旅游城内,“潘金莲”是旅游城公开招聘的,身份是“景区形象大使”;“武大郎家”对面是“王婆茶坊”,茶 坊内,西门庆初次幽会潘金莲的蜡像塑造得惟妙惟肖。[2]借龌龊的为人所不耻的文学形象来作为当地的形象大使,把垃圾当宝贝,把低俗当作时尚,这本身就是文化的堕落,其对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三、旅游业文化负效应的发生变化机理分析
(一)旅游业文化负效应的发生机理
1、旅游业的外部不经济性。旅游业对文化的外部不经济性是指伴随旅游业的发展,出现的对文化的破坏现象,但旅游企业和游客并没有向文化业支付任何代价。这种外部不经济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文化资源的所有者缺位。文化资源的所有者是国家,但实际上是由某些部门和开发者掌管着。国家作为所有者的实际缺位,其后果是产权虚置无人负责和利益共争多头管理同在,局部和短期利益的争夺容易造成文化旅游资源无序低效甚至破坏性开发。
2、旅游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旅游业作为一个经济产业,必然要追求自身发展的经济利益。当前旅游业的发展存在着只注重经济利益的获取,忽视了社会文化保护的弊端,甚至以牺牲民族文化、社会道德、文化资源为代价来发展旅游业,获取经济利益。
3、旅游地文化承载力的有限性。旅游承载力常常用旅游容量来表示。旅游地文化承载力是指特定时间内某地域的旅游目的地区、点所能承受的旅游容量,超越这个容量再增加游览的人数或开发,将会对当地文化和文化资源产生破坏。旅游者的进入会使当地文化发生变化,但这个变化是有限度的,超越这个限度,当地的原生文化就难以承受,将会导致发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二)旅游业文化负效应的变化机理
1、旅游业的边际文化负效应递增
根据效应原理,亏损单位的增加导致总的负效应增加,且边际负效应递增。如果把旅游的文化元素当做文化业对旅游业的投资,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对文化的负面影响是旅游业的文化负效应,相当于文化业投资的损失,那么旅游业的边际文化负效应适用边际负效应递增的规律。边际文化负效应是指文化业被迫获得的损失单位系列中最后一个单位的损失所引起的后果。根据效应法则,每一系列单位损失使总的负效应以更剧烈的速率增加,直到最后,文化业无力继续损失到下一个单位,即文化业遭到毁灭性损害。
2、旅游业的文化负效应累积
如果把对旅游地文化的负效应、对客源地和游客的文化负效应看着个体负效应,那么这些个体负效应本身是不断累积的,把所有的个体负效应加在一起,就是整个社会的负效应。各个个体的负效应都是呈递增趋势发展,只不过负效应的表现程度高低不一,但其累积点达到一定程度后,负效应会发生急剧变化,负效应带来的冲击力是巨大的。也就是旅游业的文化负效应累积使文化业遭受的损害呈加速趋势。
四、旅游业文化负效应的规避途径
(一)构建预防机制
1、创新旅游管理体制
由于人文旅游资源所属行政管理部门不同,造旅游资源分属各级政府,涉及文物、园林、建设、宗教、文化艺术等相关部门,不同部门分割管理,没有发挥合力优势。为此,应成立一个权威机构统一管理人文旅游资源,对人文旅游资源管理应实行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模式,实现人文旅游资源产权明晰、权责利明确,避免部门管理和多头管理。
2、建立禁入机制
在旅游规划和开发时,不仅要考虑该地的旅游资源、交通条件、膳宿设施,还要考虑其文化影响,必须考虑游客的进入会否引起与当地生活方式和宗教习俗的严重冲突,某些历史古迹点由于古迹十分珍贵或脆弱易损,就暂时不宜作为旅游点开放。政府部门应建立旅游开发的文化评估标准,或者当地居民参与决策的机制,对文化评估不过关或大部分居民反对的应禁止进行旅游开发。如在奥地利的格佛尔小镇,该小镇风景如画,周边森林密布。一位60岁韩国僧人抱松路经此地,认为此处是建造寺庙的理想地。于是,他与当地政府商议,计划在这个4000人的小镇建造一座高35米、能容纳200多名佛教徒进香的寺庙。镇长认为,建设佛教寺庙能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可吸引邻国佛教徒。但是当地马上有议员反对这个项目。奥地利右翼政党自由党和未来联盟表示,建造佛教庙宇会破坏当地的基督教文化。在争议中,该镇决定通过全镇投票决定这个项目的去留。投票结果显示,67%的人反对该项目,该项目最终被否决。[3]
3、提高文化免疫力。政府应对旅游地居民和旅游从业人员加强文化传统教育,强化本土文化的价值观,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防止出现“客尊主卑”的思想和行为;要引导旅游地居民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文化鉴别能力,自觉吸收外来文化中先进的东西,抵制腐朽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提高对不良文化的免疫力,构筑起文化侵入的防火墙。
(二)旅游业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旅游可持续发展,就是对各种资源进行高效管理,促使人们在保持文化完整性、基本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需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要求是依据生态旅游原则,开展生态性的文化旅游,保持文化多样性。即对文化资源不仅有利用、欣赏、了解和享受的权利,更有认识、理解、尊重和保护的责任,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旅游的发展必须符合当地的社会道德规范,必须考虑旅游对当地文化遗产、传统习惯和社会活动的影响,使旅游发展和文化保护结合起来。从长远利益考虑,旅游的发展应选择那些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协调的旅游形式。一方面旅游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应有一定限度,以追求最佳综合效益为目标;另一方面,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旅游开发应与文化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三)加强旅游者教育,树立文化生态旅游理念
文化生态旅游强调两方面:一是以自然及其相关文化为基础,回归自然的一种旅游产品;二是旅游者要具备旅游行为伦理——承担文化保护的责任,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本质上是责任性旅游,要求旅游者负责任地进行旅游活动,要有文化保护意识,与旅游地居民相互沟通交流、理解信任、尊重欣赏,在社会文化平等的基础上形成互动。为此,应加强旅游者教育,在全社会树立文化生态旅游理念。在旅游时,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尊重旅游地居民、尊重旅游地民风民俗;维护旅游地、旅游景区的人文旅游资源,不破坏,不乱刻乱画;保持健康的消费心态,远离不健康的 活动项目,拒绝“黄、赌、毒”项目。
(四)建立旅游业的文化补偿机制
文化补偿机制是根据文化价值、文化保护成本、文化发展成本等多项因素运用政府和市场手段建立起来的调节文化保护者、受益者和破坏者经济利益关系的制度。在发展旅游时,物质性文化资源需要防止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精神性民族和地域文化需要继承发展。文化保护和文化损坏的修复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当前的收益分别机制极不合理,旅游业凭借文化资源获得了巨大的收益,而文化业获得的收益很少,导致了文化投入不足。为此,应建立相应的文化补偿机制,明确旅游业的文化责任,使文化业也能从旅游业的发展中受益,使文化保护的投入和牺牲得到回报,使文化保护和发展得以继续进行。
(五)完善文化保护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近年,我国加强了对文化资源的立法保护,《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细则》、《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都对文化资源保护作了明确规定,各地方也结合各自特点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对规避旅游文化负效应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然,文化保护的法律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包括:加快我国《旅游法》的制定与颁布实施,在该法中应有文化资源开发、保护、惩罚的条款;加强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专门立法,如《宗教法》、《民族文化保护法》等,形成完整而系统的文化保护法律体系;加大旅游执法力度,努力提高全行业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经营服务和管理水平,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参考文献:
[1]王稀.论大众化旅游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社会科学家[J],2002.11.
和谐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有效调解的社会,它包括人和人、人与社会、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的理想与追求,依赖于相关经济主体的利益均衡。旅游业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和最具影响的产业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如旅游资源混乱开发、旅游地文化丧失和道德风尚的改变、旅游安全存在隐患、区域旅游发展的不平衡、城乡旅游发展的不平衡等等。旅游业发展如何适应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造、走和谐旅游发展之路是当前的现实一个重大现实命题。
2.和谐社会背景下发展和谐旅游的内涵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政府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和战略决策,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在理论上揭示了经济与社会、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在实践上表现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造以及生态建造和谐发展、和谐互动,因此和谐发展也是科学发展的鲜明特征。只有自觉保持和谐发展,才能真正把科学发展的要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人民群众是和谐社会建造的主要实践者和最大受益者,在物质生活日渐宽裕的同时,更加需要良好的公共服务,更加期盼安定和社会环境,更加向往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实施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对旅游业也提出“和谐旅游”的重大课题。一些旅游景区人与自然发展不和谐,没有真正的科学发展,甚至发展都会牺牲有限的资源,发展和谐旅游势在必行。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旅游业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可以在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和谐,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世界和谐以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大有作为。旅游业具有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庞大的市场需求、整合资源的能力强、为农业等相关产业创造增量并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等行业优势,这构成了促进和谐社会建造的基础,造就了旅游成为和谐社会的重要和谐产业。旅游业在就地出口风景、劳务、商品与文化的同时,要把旅游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旅游产品,实现国际之间、产业之间的交流、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交流,并以游客流为载体,形成服务流和物料流,带动资金流和人才流,拉动信息流和商务流,创造文化流和科技流。在和谐社会建造过程中,推动旅游业和谐发展,就是在关注旅游的经济效益基础上,释放旅游的地方品牌效应、政治聚集效应、经济吸引效应、文化扩散效应、市场开放效应和环境促进效应,从而促进旅游产业的和谐和社会和谐。
3.和谐旅游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和谐社会为旅游的发展创造了和谐的发展环境,提供了日臻完善的保障体系;反过来,和谐旅游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动力。
(1)促进人与自我的和谐。从本质属性看,旅游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旅游的本质是寻求心理的愉悦,人性的和谐是旅游的本质属性,追求人性的和谐是引发旅游动机的“内动力”,而经济性、文化性、社会性等不过是旅游现象的外在表现。旅游是一种变换常态的时尚的生活方式和人自身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也是人与自我和谐的动力。
(2)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从旅游活动中的人际交往来看,旅游消费只是购买旅游产品的暂时使用权,但这一使用全是必须共享的而非独享受的,即不同阶层的人在共享同一旅游产品时候的权利是均等的,不管游客在“现实自我”生活中是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在旅游活动中,极易暂时卸下社会化的面具,没有了社会角色种种规定的约束,也就容易复现和展示出“理想自我”的个性特征。在这种真诚人性表露的人际交往中容易与周围的人建立一种只有在旅游中才能得到的和谐关系。同时,有些游客消费的旅游产品(如拓展练习专向旅游)本身就要求游客具有真诚交往、互帮互助的品质,而且旅游更多的是人对人的服务过程,游客在接受服务中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直观的影响,也会加强人才与人之间的和谐能力。当地居民营造的热情友好的氛围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也有利于游客对他人付出爱心和真诚,这正是人与人之间和谐所需要的。游程结束,当游客又回到“现实自我”生活中,也会受旅游经历所产生人际关系“换位”思维的影响,比较容易建立信任和和谐的人际关系。
(3)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从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来看,旅游业是环境代价相对较小、环境产出效益相对较高的一个产业。环境质量是旅游的主要卖点,没有好的环境旅游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为旅游是“眼球经济”,讲求的是和谐的美,旅游者追求的是美的环境、美的景观、美的享受。尽管目前在旅游开发利用和旅游者的不成熟消费中存在一些生态破坏的行为,但这只是旅游发展不成熟的表现。发展旅游和优化环境、保护环境本质上是有机统一的,构建和谐旅游,可以促进人与自然达到“天人合一”高度和谐的境界。
(4)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从旅游流的特点来看,差异是引发旅游流的“外推力”。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之间的差异导致现代人对仿古溯宗的偏好;自然景观与人为环境之间的对应关系随历史发展而变化,从而带动人的心理出现逆反心理,如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现代人对具有原始风貌的自然景观就越来越偏爱;人类聚居群体在空间上的差异造成了文化、经济以及社会诸方面的地理局部封闭性,进而产生了区域间的相对神秘性,而这种区域文化差异构成的神秘性恰恰是区域间旅游流的巨大动力。由于旅游资源和客源分布的特点,我国的旅游流有两个显著的流向,一是从城市流向农村,二是从富裕地区流向贫穷地区。这样,旅游流引发资金流,经由旅游业和旅游乘数效应,实现财富在城乡之间、贫富之间的再分配和再生产,有利于城市带动农村,先富带动后富,从而实现区域间和谐发展。
4.促进旅游业和谐发展的对策
(1)完善治理体制,打造和谐旅游产业链。旅游业发展离不开交通、通信、文化、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旅游相关产业间的和谐发展,直接反映在“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的不断完善和素质提高上。推进和谐旅游要统筹好旅游与相关产业的关系,通过体制改革,促进相关部门、行业都来发展旅游业,把旅游治理体制改革的着力点放在促进相关产业共同发展与繁荣上。加快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全面提高旅游产业素质,综合发展旅游产业功能,从制度层面上消除旅游发展的障碍;反过来,旅游发展影响、带动、促进、反哺相关产业,实现产业链“双赢”、“多赢”的和谐局面。
(2)创新运行机制,促进市场主体配套和谐。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是旅游市场三大主体要素,是旅游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和力量,要不断创新运行机制。一是推进旅行社创新,形成产权关系明晰、机制灵活、运转调解、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旅行社队伍和旅行社品牌。二是推进旅游饭店创新,全面提升接待服务水平。旅游饭店接待服务水平代表一个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是旅游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动员调解政府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国有旅游饭店改革。三是稳步推进旅游景区创新,提升旅游核心竞争力。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方向,保持依法保护、科学开发的原则,区分不同情况,实施分类指导,稳步推进。
(3)拓宽开发广度,促进旅游资源均衡利用。更好地发挥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要把更多的对旅游者具有广泛吸引力的资源转变成旅游产品,引导和拓展旅游消费需求。例如随着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上山下海、进城下乡等新型旅游方式层出不穷,有效地推进了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非凡是工业旅游和农业旅游不仅成为了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而且在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工业企业发展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我国农业旅游总体上还处在起步阶段,怎样提高农业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农业旅游的集约化和产业化程度已成为摆在农业旅游发展上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工业企业及其生产活动为游览参观主体的工业旅游在推出后受到了工业企业和旅游市场的积极响应,如何进一步提高工业企业的积极性,把工业旅游和其它旅游进行有机整合,加强工业旅游生命力也是发展工业旅游中的不可缺少的内容。总之,要通过旅游投资、消费、收入,实现财富在各区域间的分配,打破行政界限、资源约束,加强区域合作,从而实施区域间和行业间的和谐发展。
(4)实施规范服务,建造和谐旅游秩序。在建造和谐旅游产业的进程中,要保持以人为本,以游客为中央,通过产品创新、产业创新、结构调动等,提高规范化、亲情化、个性化服务水平,建立服务质量体系,使客人感触到用心的服务、倾心的奉献,实现旅游客体与主体之间的和谐发展。要强化标准意识,推行规范化服务,狠抓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并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分类指导。要大力推进旅游诚信体系建造,倡导诚信旅游活动,引导诚信经营,以符合游客要求的质量和质价相符的产品去争得游客,引导游客理性消费,建立旅游诚信体系框架;建立扩展的旅游质量保证金制度和透明信息公开机制,确保游客正当权益建立,确保相关主体的知情权;整治“零团费”、“负团费”等扰科乱旅游市场秩序现象,实现“放心旅游”,促进旅游市场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5)加强公共服务,加强从业人员队伍建造。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要求,树立以人为本、以游客为本的思想,强调建造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旅游法规建造,建立旅游安全、保险、紧急救援、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机制。开展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活动,努力为旅游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把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造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教导培训,加强素质建造,倡导爱岗敬业、老实守信、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精神,推动建造一支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王乐康.旅行社经营治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
[3]郭鲁芳,金慧君.旅行社及其核心利益相关者均衡发展机制探究———基于和谐社会的视角[J].旅游学刊,2009(12).
【关键词】蓬莱阁景区;旅游开发;居民;参与程度;调查
我国旅游业在近几年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旅游目的地带来了环境、社会和文化的消极影响。居民参与到旅游发展中,能降低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并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共识和学者关注的焦点。居民既是景区的依附者,也是景区利益的分享者,还是景区的经营服务者。在现代旅游中,旅游可持续发展成为目标和原则,因此强调把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等各项因素融入到旅游之中,居民参与成了新时期旅游发展的明确导向[1]。
蓬莱位于胶东半岛最北端,坐落在渤黄二海分界线,拥有蓬莱阁、蓬莱水城、戚继光故里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百个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蓬莱阁景区首批加入国家4A级旅游景区行列,2006年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旅游业已经成为蓬莱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据统计,全市年均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旅游业综合收入年均超过10亿元,占全市GDP的10%以上,对地方财税贡献率达到30%以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新的增长点[2]。蓬莱阁景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在蓬莱阁旅游景区的发展过程中,当地居民不可避免的要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来。居民适当参与,可以与景区形成良好互动,有利于当地经济社会的进步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蓬莱阁景区周围居民对当地旅游业的参与程度,提出合理的促进意见,对于景区和当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研究方法
为研究蓬莱阁居民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参与程度,从而提出提高当地旅游业与居民的互动程度、使景区与居民达到双赢的对策,我们在蓬莱阁景区,从居民对当地旅游业的态度、旅游业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旅游业带来的收入在居民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居民对当前景区发展状况的满意程度、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主要形式、是否参与过景区的开发或者管理、景区发展旅游业是否充分参考及尊重了民意七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其中有效回收87份,有效回收率达到87%。
二、调查结果分析
1、蓬莱阁周围居民对旅游的感知度
蓬莱阁居民对于旅游的参与程度较高、认识较为明确,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程度也较高。多数居民认为当地发展旅游业在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影响,对各方面影响的感知也有差异。
从调查可以看出,蓬莱阁居民对于旅游业给当地带来的正面影响感知较为强烈,半数以上的居民认为当地发展旅游业带来了较多的正面效益,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提高本地居民收入水平、为本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居民学习外来文化及思想进步、提高本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使本地居民更加热情好客。相反,除了69.2%的居民认为发展旅游业造成本地物价上涨外,居民对其它负面效应感知并不强烈,只有3.8%的居民认为旅游业的发展使本地居民道德水准下降,1.9%的居民认为旅游业的发展使本地居民人际关系恶化。
2、蓬莱阁周围居民对旅游的态度
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居民(88.5%)对当地旅游业持支持态度,少数居民(11.5%)持中立态度,没有发现居民对发展旅游业持反对态度,这说明蓬莱阁居民对于旅游的认识较为明确、参与程度较高,旅游业与当地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为居民带来了较多的实际利益,给居民带来的生活困扰较少。
调查得到的数据表明,蓬莱阁居民对当地旅游业倾向于支持态度,大部分居民的生活与旅游业已经密不可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居民希望通过进一步发展旅游业给当地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经济利益,改善自身居住环境。
调查中发现,当地男性对旅游的支持率比女性偏高,这可能与男性更容易获得与旅游相关行业的工作岗位,在旅游活动中获得的收入更高,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旅游景区的开发管理有很大关系[3]。旅游业虽然也为当地女性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但是由于一些主观原因(女性自身条件的限制,如受教育程度、生理条件)和客观原因(如工作岗位的条件、要求和性别偏好),女性的整体收入要低于男性,工作大多局限于技术含量较低的服务性行业,很少有机会参与景区的管理。
3、蓬莱阁周围居民参与旅游的途径
蓬莱阁发展旅游业成为了当地居民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调查数据显示,旅游业所带来的收入在38.5%的居民家庭总收入中占11%-40%,在36.5%的居民家庭总收入中占41%-70%。
当地居民的经济利益获得途径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劳务收入,当地居民受雇于旅游企业,靠出卖劳动力获得经济收入。二是经营收入,包括通过开办家庭旅馆、饭店、制作销售工艺品等获得利润。三是通过股份制的形式入股参与旅游景区开发。其中,在蓬莱阁景区,前两种占较大比重,在70%以上。这说明,虽然居民参与旅游的积极性较高,但是参与利益分配的形式单一、层次较低。
三、对蓬莱阁居民参与旅游的评价
在旅游业发展中,根据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参与动机、参与范围、参与人数、参与机制等一系列指标,可将居民对旅游的参与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初级参与层次、积极参与层次和成熟参与层次[4]。
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参照居民参与旅游层次的各项划分指标,我们对蓬莱阁居民的参与情况作了如下分析,并认为蓬莱阁居民对当地旅游的参与属于积极的参与层次。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党的召开十的时候明确的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中国,并且将生态文明纳入到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以及文化文明中,将十七大上提出的“四位一体“扩展到了“五位一体“。生态文明的提出充分的体现了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以及低碳发展的全新理念,体现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为“美丽中国的建设勾画出了一个完美的蓝图。生态文明的提出仅仅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蓝图,要想真正的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就必须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大力发展我国的旅游产业,为“美丽中国“的建设提供方向和动力。
一、发展旅游产业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关系
1.“美丽中国“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美丽中国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来说,就像是维生素一样,是一切生物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在生物的健康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丽中国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然文化双遗产、世界文化景观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历史文化名城、湿地公园、名胜古迹以及各种A级景区等,这些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就像生物需要的维生素一样,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促进了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美丽中国“为旅游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逐渐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提出要把旅游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产业,并且培养成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现代服务业。这些思想的提出都为我国旅游业提供了发展的信息和动力,十上“美丽中国“的提出更是为旅游业的发展指明的发展的方向。“美丽中国“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实现生态文明,有了生态文明,才能够让我们的中国真正的拥有青山绿水,将中国建设成为美丽的中国。生态文明作为“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提倡生态旅游、绿色旅游、低碳旅游,还要求人们崇尚绿色、增强环保意识。
中国拥有大量的旅游资源,在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尽量朝着体育旅游、民俗旅游、红色旅游、草原旅游、山地旅游、森林旅游以及湖泊湿地旅游等方向发展,从而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发展。
3.“美丽中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作为“美丽中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倡导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到文明阶段的一种社会状态,要求人们能够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最终实现人和社会的协调全面发展。所谓的“美丽中国“则是指实现社会美、百姓美、生活美、环境美以及时代美,但是首要的是实现生态美,实现生态文明。
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态,但是中国一直都是旅游大国,却不是旅游强国,所以,“美丽中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不断的推动着我国旅游业向着世界旅游强国的方向和目标发展。
二、发展旅游业,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的有效措施
美丽中国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实现生态文明,所以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实施生态文明的发展战略,将旅游业的利益和生态文明的长远利益紧密的联系起来,实现旅游业的发展,最终推动“美丽中国“的发展。
1.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就是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能源资源的产业结构、消费模式以及增长方式,在全社会树立起生态文明的观念。旅游业作为一项绿色产业,影响着整个世界的生态文明。任何一个旅游组织或者是企业的发展都会对环境和社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旅游组织或者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起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将发展经营行为和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的生态大局紧密的联系起来。国家的相关旅游部分在对旅游项目进行审批的时候,应该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比如,旅游景点要科学的进行环境功能的测定,不能够超负荷的进行旅游景点的开放和游客的接待。旅游企业能够仅仅考虑到自身的经济效益,还要从长远的角度来综合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文明。旅游企业要在确保生态文明的前提下实现自己的经济效益。
2.减少资源的消耗,进行绿色采购
旅游企业对原材料的选择和采购过程,是企业发展中进行环境保护的重点。所以,旅游企业应该从充分的考虑到原材料的生产和采集对环境的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这一方面,外国发达国家采用的绿色采购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绿色采购的方式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方面,进行节能产品的采购。据调查西方很多国家的旅游酒店都是采用具有较强节能性能的空调、冷水机组、电气以及灯泡,从而为饭店节约资源,提高旅游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第二方面,减少对一次性物品的采购。应该尽量购买能够持续使用或者循环使用的客用品,比如,可以自己充灌的洗手液等。第三方面,对再生产物品的采购。德国的很多国家是使用的印刷品和卫生纸都是由再生纸生产制成的。第四方面,对环境友好型产品的采购。主要是指洗手液、杀虫剂等物品的容器上,在国外很多的生态酒店中都是用能够降解的瓶子进行洗涤液等的装盛。
3.加强旅游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为了实现“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旅游企业应该认识到生态资源和环境的重要性,加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将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转变为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树立旅游企业发展的生态理念。所以,国家相关的部门应该对旅游企业的行为和责任进行规范,实现旅游企业的责任法律化。首先,要加强旅游企业的社会责任,将旅游企业的各种社会责任具体到具体的制度中。其次,在旅游企业内部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将旅游企业的社会责任真正的落实到实处。最后,要健全和旅游企业外部行为相关的法律制度,坚持社会效益为主体,使旅游企业的行为逐渐的规范化。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