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恢复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能力培养 生存发展
一、教材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本节内容是主要讲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内容,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内容中包含重要概念――负反馈调节。本节内容涉及前面所学的生态系统相关部分的知识,又是渗透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目的在于培养人们对于多层次生命系统的共性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初中对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所了解。高中学生在学习本节之前已学习了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生态系统的结构以及物质、能量的运行规律,信息的传递等内容,对生态系统稳定性有一定的认识,本节深入地从生态系统方面来认识其稳定性。能力基础: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对现象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但都有待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础:在一定生物学的经验基础上,能充分完成课前的准备工作,能够找寻到周围存在有关生态学的现象生活经验: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所了解,但也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上,缺乏本质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学习目标:阐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阐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本节的重点
四、教法学法说教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引用一些直观的图片、影像,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观察法、讲述法、比较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思考、建构模型,通过模型分析一些实践中的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总结和应用的能力。说学法:指导学生分析实例,总结规律,得出结论,运用概念模型分析实践中的问题;指导学生用概念图形式对知识总结提升;指导学生探究生态瓶制作方法,以及各种生态因素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五、教材调整1、教材P110关于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负反馈调节举了这样例子:“一场火过后”这个例子存在很多疑点,把他改成“森林局部火灾后”。2、在比较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的时候把苔原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用农田,森林生态系统取代形成规律。苔原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则作为特例进行介绍。
关键词:矿山边坡;植被恢复;目标和方法1 植被恢复的概念
植被是生长并覆盖于地球表面植物群落的统称,根据植物生长环境和特点的不同又可以分为高山植被、草原植被、海洋及岛屿植被等多种类型。通过结合生态学及工程学原理,将由于矿产资源的开采、公路修建等造成的已被破坏的植被重新修复,以维持该地区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的正常和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即被称为植被恢复。
2 矿山边坡植被恢复的目标
2.1 理想目标
矿山植被恢复的理想目标是将矿山边坡的生态环境与矿山所在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调节至和谐统一的等级,使矿山边坡的植被恢复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并使其能在一定程度上防御自然灾害,对周围的环境具有一定的保护和改善作用。
2.2 阶段性目标
矿山边坡的阶段性目标可以分为以下3个阶段,分别涵盖了生态学、功能性、观赏性等3个方面的内容。
2.2.1生态学目标。这一目标是矿山边坡植被恢复的首要阶段目标,其具体内容是使矿山边坡的植被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点与该矿山所在的自然环境相适应[1]。换而言之,就是指通过采取一定的手段使原本被破坏的植被的生长状况、植物的形态、物种多样性等逐渐恢复至未被破坏前的状态。
2.2.2 功能性目标。当矿山边坡的植被生态学目标达到之后便可开始第2阶段的目标实现,即植被的功能性目标,具体包括使植被的水文效应、对环境的改善作用、水土维持作用等功能与未被破坏前或天然植被的功能趋于最大程度的近似水平。
2.2.3 观赏性目标。在前2个目标均已实现的前提下,为了提高矿山边坡植被的美观程度,可以对植被的整体群落形态、植被的选择、植物的修剪等进行改进,以进一步提高其观赏性。
3 矿山边坡植被恢复的方法
3.1 边坡土地的整改
对矿山边坡植被进行恢复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对边坡土地进行整改。对边坡土地的整改要将矿区的整体生态环境纳入考虑,对原有的土质进行合理地利用,同时要注意维持边坡的整体稳定性,避免因坡体结构被破坏而引起的坍塌。除此之外,对弃渣坡面土地进行改造时,要对其进行分级,以保证坡体以及水土的稳定性。而对于开采岩质的坡面,应根据其具体的地质类型和特点,保证没有浮石和危石的潜在威胁,并避免开山施工对边坡土地造成的二次损坏。
3.2 边坡土壤的改善
在对矿山边坡的土地进行整改后可开展土壤改造工作。由于矿山的土壤通常源自被剥离的表面土壤、废矿石等,因此,对边坡土壤的改良应从土壤的物理结构着手,将不利于植被生长的土质成分剔除掉。之后对边坡土壤的营养状况进行取样调查,分析其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比例、酸碱度、肥沃程度等,对于土地贫瘠、营养状况差的土壤进行化学改造,如在土壤中施加营养废料、改变土壤酸碱度等[2]。
3.3 边坡植被的修复
首先,选择合理的植物种类。根据矿山植被恢复的阶段性目标可知,在对边坡植物物种进行选择时应充分考虑矿山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物种生长特点及多样性等因素,具体可以通过矿山边坡周围的自然环境中生长的植被进行植物物种的选择。第二,做好种群的配置。要达到矿山边坡植被恢复的目标,在选择好合适的植被种类之后不能随意的配置物种,因为不同生长习惯的植物可能会产生相互克制的作用,从而影响植被的恢复效果。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到矿山边坡的土地情况,根据土壤的肥沃与贫瘠程度选择适合生长的植被。第三,采用合适的植被建造方法。对易于生长的植物通常采用喷播的方式进行植被建造,该方法也是经济性最强的种植方法。对部分发芽迟缓但不影响其它植被生长的植物可以先采用容器种植的方法进行树苗的培植,之后再移植到矿山边坡的植被中去。
4 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对植被恢复的相关概念做出了阐述,对不同阶段的矿山边坡植被恢复目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植被恢复方法,拟为边坡生态环境的治理提供可靠的理论性依据。
参考文献
关键词:湿地;湿地景观;景观规划设计;分级规划;拟自然化
中图分类号:TU984.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4-0068-02
1、前 言
在近几年的工作中,越来越多的接触到与“湿地”有关的项目,“湿地”俨然已经成为时下景观设计的一种风尚,似乎只有与“湿地”一词挂钩,才能充分体现出设计的生态性、先进性与科学性,而对于是否具备保护和营建湿地的基础条件,是否需要以牺牲更高的生态代价和社会成本来换取一处“人工湿地”,则鲜有异议。在这样一个有困难要造“湿地”,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造“湿地”的时代,提出减少“人工湿地”,保护现有湿地、恢复原生湿地的观点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但是如果因此能引起有关人员对“人工湿地”深入的关注与思考,给热得烫手的“湿地热”降一降温,本文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湿地基本概况
我国湿地类型丰富、数量多、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600多万公顷,青海湖的鸟岛、湖南洞庭湖和香港米浦等7处湿地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2.1 湿地的概念
湿地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公约》规定:“湿地是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由地理学和生态学内涵构成的名词为公众熟知的主要途径却是商业炒作和地产宣传。
2.2 湿地的类型
湿地包括多种类型,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其表面常年或经常覆盖着水或充满了水,是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度带。
2.3 湿地的作用
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它可以给人类提供水和食物。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
3、湿地景观规划设计
3.1 景观规划设计(LandscapeArchiteclure)的概念
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的科学和艺术,以协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为目标,规划设计对象是人类生存居住的环境。
3.2 湿地景观规划设计概念的形成
针对湿地系统的特点,以景观规划设计的策略与方法,应用于湿地的保护与营建,建立稳定的区域生态系统和近自然的公共空间,即为湿地景观规划设计。国外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相关理论提出,至上世纪末进入实践阶段,而我国相关研究则是从本世纪初刚刚起步,目前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3.3 湿地景观特征
湿地结构的独特性表现在水文、土壤和植被特征上,这种独特的结构使其在水分、养分的循环上形成了特有的生态过程。湿地景观具有明显的植被、土壤、水位和水的盐度的梯度变化和斑块变化,其中水位、水流、潮汐、洪枯等有规律、有频率地变动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环境稳定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4 规划设计理念
湿地景观规划设计是以湿地的自然复兴、恢复湿地的土地特征为指导思想,以接纳大量的动植物种类、形成新的群落生境为主要目的,在特定区域内营建人类游憩活动空间。因此,规划应加强整个湿地水域及其周边用地的综合治理,保护与恢复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并促进其更新、发育,提高生物多样性程度。
3.5 规划设计方法
3.5.1 基础资料的调查、分析
区域内各要素原始资料的调查获取,如地下水位、土壤结构、生物活动情况、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周边的绿地、林地、农田、城市、乡村等各类生态系统原始状况,作为下一阶段制订准确、科学的保护与恢复方案的依据。
3.5.2 景观分级规划
景观分级规划是指根据前期景观因子的分析数据综合叠加,按照分类体系标准。如基地条件、干扰因子等将整个湿地划分为不同等级的区域,如核心区域、一般区域和缓冲区域,再根据分级情况,确定相应区域的保护力度和开发强度。香港湿地公园的规划就是很好的案例。
3.5.3 拟自然化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德国进行了“重新自然化”(Naturnahe)的尝试,如拆除被混凝土硬化了的河道,将河流恢复到接近自然的状况,取得了成功。
为使生态修复周期缩短,通过适度的人工干预措施,模拟自然生态体系发展的外部生境,加速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进程,这种方式称为“拟自然化”。
3.6 人工预湿地技术
3.6.1 土壤结构改造
土壤结构对湿地生态系统非常重要。不同土质条件、配比对生物生长孕育影响很大,砂土营养物含量低,植物生长困难,而且容易使水体快速渗入地下,所以不宜设在最下层。而粘土矿物有利于防止水体快速渗入地下,并可限制植物根系或根茎穿透,故通常采用粘土构筑湿地下层。湿地土壤的改良可以说是整个湿地系统能否运行良好的基础。
3.6.2 围堰堤坡
湿地水陆交界地带的围堰堤坡十分重要,如用混凝土砌筑堤岸会破坏湿地与周围环境问的过滤和渗透,应以自然升起的湿地基质的土壤沙砾堆积,并在水陆交接的过渡地带种植湿生植物,这样既能加强湿地的自然调节功能,发挥湿地的渗透及过滤作用,又能为鸟类、两栖爬行类动物提供理想的生境,同时也在视觉效果上形成自然和谐而又富有生机的景观。
3.6.3 湿地基床
湿地基床的设计应从整体出发,与周边水系统形成大循环,确保水资源的安全、合理与高效利用。基床采取可渗透的材料,通过与地下水的相互渗透来调节湿地的水域与水深。
3.6.4 湿地植物
湿地植物种植,一方面,应尽可能地在水陆过渡地带保持一定的自然湿地生境作为缓冲区,采取适当的生态管理措施确保其自然演替和自然恢复过程:另一方面,植物群落的物种和组成应与湿地生境的自然演替过程相符合,以便有效地促进并加速其恢复过程,必要时可采取分阶段种植的模式,先营造先锋植物群落,待生境特点与立地条件改善后再构建目标植物群落。
3.6.5 动物、昆虫的规划
动物也是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因素,除了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与植物界进行能量的转化外,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外,它们还
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社会生产价值。在湿地景观规划恢复或重建的过程中,以人工手段影响动物、昆虫的数量、生长发育进程,促进区域内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建立。
3.6.6 湿地生物净化
目前城市中的很多湿地项目是为了处理净化污水,当富营养化的污水流过湿地时,其中不溶性有机物通过湿地的沉淀、过滤作用,可以很快地被截留,进而被微生物利用:可溶性有机物则可通过植物根系生物膜的吸附、吸收及生物代谢降解过程而被分解、去除,使水质得到净化。净化后的水不仅大大降低了对生态系统恶化的影响,同时又成为湿地水系统平衡的重要补充来源。目前城市中的一些湿地基本都是以水处理净化设备来实现水体净化的,存在维护成本高,稳定性差,净化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4、现状与反思
4.1 湿地现状
由于我们对湿地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上,利益即得者一味夸大其社会效益,而忽视其生态功能,以致对湿地盲目开发,加剧了湿地生态系统的恶化,湿地退化甚至消失,生物栖息地遭到破坏。例如我国60%的近海岸由于围海造田和浅海养殖,使自然的海岸湿地不复存在,增加了赤潮、管涌、海水倒灌等生态灾难的机率。
4.2 反思一盲目跟风、决策武断
跟以往的“广场风”、“草坪风”、“大树进城风”过程一样,这一轮的主角换成了“湿地”,各方为了不同的利益来共同炒热它,往往是在缺乏基础资料深入调查与论证的情况下,就相互攀比,拍脑袋盲目建设,挖一片水塘,种几丛水生植物就说是“湿地”,这样的“湿地”建再多有什么用,又有什么生态功能可言呢?
4.3 反思二温室效应加剧
不管天然湿地,还是人工湿地都有副作用,会向大气释放温室气体――甲烷。当水和土壤结合后,会释放出大量的甲烷气体,尤其是当湿地里的水加深以及种植的植物越来越多后,就会出现水底缺氧,微生物会产生厌氧反应释放硫化氢、氨气、甲烷等有毒气体,这类气体将加速水生动植物的死亡,还会加剧温室效应。
因此在规划设计中通过技术措施、控制湿地的水量、水深,一般保持在50-60cm的深度,促进植物正常生长代谢,减少甲烷气体的排放,在种植植物时要经过仔细挑选,从毛果苔类到小叶章类保证多元性,从而降低其不利的副作用。
4.4 反思三建设思想的两个误区
当前湿地建设存在两个误区:一是纯自然修复,完全依靠湿地保护范围内自然修复的能力,反对人为干预,湿地需要经过数十年的自然调整才能达到稳定的生态平衡,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要做到完全不受干扰是不现实的,而且完全可以通过成功的措施对湿地进行人工干预,促进其自我修复进程加快,建成和完善稳定的生态体系;二是完全人工化,通常是以传统园林景观设计的方式来营建湿地,弊端在于过于注重景观的舒适度与美化、艺术品位,而忽视了湿地的生态功能,中看不中用,甚至对生态平衡造成负面影响。
4.5 反思四管理体系滞后
由于管理体制的滞后,低估了生态系统恢复的巨大投入和较长的周期,许多“人工湿地”建成后一两年就因为资金短缺、缺乏必要的人工干预而难以为继,湿地变臭、干涸,美好的栖居愿景成了肥皂泡,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保护和恢复湿地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长期工作,绝不会一蹴而就的。
5、结 语
“湿地保护与恢复”是人类对我们生活的美好家园及自身的救赎。我们必须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与发展,为了使我们的地球家园有一个美好未来,让我们时时思索这样一句话:“湿地是文明的血脉,湿地滋润文明,而文明却正在消灭湿地,我们关注的是湿地,应该思考的是文明”。
参考文献:
[1]徐化成,景观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2]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J]生态学杂志,2000,19(1):42-52,
[3](美)约翰西蒙兹著,俞孔坚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王紫雯,景观文化与景观生态学初探[J],建筑学报,1995,(8):34-38,
[5]张永泽,王亘,自然湿地生态恢复研究综述,生态学报[J]2001
【关键词】生态恢复;水土保持;关系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我国正以迅猛的速度在世界大国中飞速发展着。但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平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为此政府有关部门也颁发了不少以此有关的法律法规,希望我国的生态可以得到更好的恢复。但是生态问题与水土流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1 关于“生态恢复、生态修复”等术语的理解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环境相关关系的科学。自从1866年德国名人正式提出这一概念,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随着人口剧增、人类大规模干预自然能力的增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高强度开发引起的人为干扰胁迫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并威胁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实的需求促进了生态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研究成果也逐渐得到国际社会和公众的接受和关注。生态系统状态的变化始终是生态学专家所关注的问题,早期对植被的演替的研究就涉及生态退化的问题。所谓生态退化,是指在长时间干扰下生态系统整体性的缓慢衰退的现象,主要的标志有生态系统初级和次级生产力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或丧失、土地养分维护能力和物质循环效率降低等。20世纪70年代,生态专家开展了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研究,1987年约旦主编出版了第一本生态恢复研究专著恢复生态学,1992年恢复生态学杂志在美国创刊发行,1993年英国学者Bradshaw发表了“恢复生态学”一文,确立了恢复生态学的学科地位以及在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中论意义。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恢复已成为学术界最受重视的生态学概念之一,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已成为当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恢复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生态学过程与机理的科学。生态恢复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到接近于它受干扰前的自然状态,重建该系统受干扰前的结构与功能有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受损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和重建一般可采用两种模式途径:当生态系统受损但压力未超负荷时,生态的演替是可逆的,此时解除干扰和压力,恢复可在自然过程中发生;当生态系统受损压力超负荷时,发生了不可逆过程,仅靠自然过程不能使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必需加以人为促进才能得以恢复。
2对“水土保持”术语的理解
水土保持是生态恢复的重要内容之一,党和政府历来非常重视。从生态学角度看,水土流失是以土地侵蚀为特征的陆地生态系统的受损和退化。它有别于污染或盐渍化等原因引起的陆地生态系统的受损和退化。解放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流失治理,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的路子,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总结出一套因地制宜,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以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宝贵经验。但是无论是指导思想还是从实际工作的考量,我们感觉到它主要还是针对水土资源的机械流失来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对从生态学的整体角度考虑则较为不足。如传统的治理措施主要考虑造林种草,增加地表覆盖以减轻雨滴的溅蚀;坡改梯、建设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等以减缓径流冲刷等。对处于系统中心地位的土壤肥力的提高、结构的改善、土地可持续利用;如何创造条件促进群落进展演替;采取措施加快系统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等,就考虑得不多甚至没有考虑。传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基本上以中短期效果为目标,如植被的快速覆盖、坡地改造、沟道工程等,从保土保水效果看,确实短期内也十分明显。但如果从生态恢复的角度看,则大都仅是开始而已。系统退化到了人们可以直观察觉到的水土流失的层面,其结构和功能的损伤就已经相当严重了,要恢复到健康状态决不是短期可以见效的。水土流失治理的对象是水土流失区,也就是生态系统的退化区。依据恢复生态学原理,应该从满足系统的功能、结构的恢复和改善并使之能自我维持这三方面要求上来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3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途径
1.1 减轻或解除系统的干扰和压力
当前开展生态修复试点工作采取的措施大部分属于这类。如封山禁牧、舍饲养畜、退耕还林还草、调整用地结构,以小促大、以电代燃料、发展沼气、生态移民等,这是生态系统恢复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措施。
1.2 建立或改善种群结构,建设作为恢复生态系统的基本框架
这些物种通常选择植物群落演替中的先锋物种,它有较强的抗逆性、较强的生命力和再生能力,如东北的棉槐、油松、侧等,以此迅速形成利于植被进展演替的小气候和生物环境。此方法适用于退化较为严重的系统。
1.3 最大多样性方法
引进或培育该生态系统退化之前的组成物种,即种植演替成熟阶段的物种,促进尽快形成良好的结构、功能和自我维持的系统。此法较适用于有较高要求、人工管护维护能力强的地区,如城市等人口聚集区
1.4 人工强化促进法
最典型的牧、草、沼及生态庭院等模式。此方法是通过加强食物链联系,加大物质能量循环促进土壤的熟化,提高土地生产力,形成良好的生态平衡。此方法对技术有较高要求,适用于人力、资金和技术有较大优势的地区。
4二者的关系
水土保持是生态恢复的重要内容之一,生态恢复的原则普遍适用于水土保持。目前,在水土保持工作中要防止2种偏向:一是不深入了解原来自然生态系统的本底情况及演变规律,又不懂得当地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不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而盲目强调用人为措施去重建一个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新系统,违背了生态恢复原则和生态经济规律,尝尽自然界报复的苦头。二是不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落后的国情出发,不深入研究如何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制定使当地居民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力措施,而是过分强调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来防治水土流失,有的甚至误认为封山禁牧和造林绿化就等于水土保持,结果严重挫伤了广大干部群众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使水土保持工作停滞不前。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应以生态经济系统理论作指导,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方针,坚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相统一,保证人口、自然、经济3个再生产高效、协调、有序地发展。要限制和消除一切对生态环境起破坏作用的干扰因素,从当地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条件出发,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施治,在充分发挥大自然自我恢复能力的同时,积极采取科学的人为措施,恢复和重建受损、退化的生态系统,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当地经济,致富山区人民。实践证明这是一条科学的成功之路。如果我们真正能够把水土流失区人民群众的社会需求和当地的水土保持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已经退化的生态系统一定会得到恢复,那里的生态经济一定会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山川秀美的宏伟目标一定会实现。
结语:生态型水土保持工程是在水土保持工作不断发展下提出的新命题,其概念、外延和内涵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已被政府和人民群众所认识,意识到控制开发建设项目区的水土流失和加强生态恢复的重要性。随着开发建设项目区水土保持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新的形势下对水土保持工作和项目区的生态恢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如何去做,如何实现生态型水土保持工程更好地服务于开发建设项目区的生态恢复,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命
4 参考文献
1吴长文,赖涛,孙发政.关于“水土生态保持”的探讨.2007 - 08 - 06.
2张光辉,梁一民.植被覆盖对水土保持功效影响的研究综述.水土保持研究, 1996, 3(2)
3向雪梅,刘国东,吴媛,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生态恢复.四川水利, 2006(3)
【关键词】土地资源;开发整理;生态环境问题;解决策略
我国的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本来就少,而近些年来土地污染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让人地之间的矛盾更加严重,为了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进行合理的土地开发整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我国对于土地开发整理的概念和内涵缺乏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不注重土地开发整理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因而土地整理开发之后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且开发出来的土地质量也参差不齐,这与我国现在推行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相违背。
1土地开发整理的相关概念
目前很多人对于土地开发整理的概念仅限于将山地及水体开发成良田,而且在进行土地开发整理时片面的追求土地的面积,开山造田、围海造陆等现象屡见不鲜,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土地开发整理其实指的是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所谓的土地开发,是指在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对有开发价值的土地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最主要的就是对于荒山、荒地和滩涂的开发利用。而土地整理则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利用率较低的土地进行调整,例如对农田的可用面积进行整合,或者是对农田进行一定的生物处理,使土壤变得更肥沃,以提高产率。土地复垦指的是对于生态环境已经破坏的地区进行一定的恢复,让这些土地能够进行一定的生产活动或者提供一定的观赏价值。例如,将废弃矿区还原成景观地。
2土地开发整理的生态环境效益
无论进行何种程度的土地开发整理,都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如何在环境影响和人类生存中找到平衡,这是人类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
2.1对于水文过程和水资源的影响
在我国的土地开发整理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向山要地的过程,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避免不了对于山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必然会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山地资源的地形地貌,也会对水文过程造成一定的影响。举个例子,如果将山地开发成为梯田,则在降雨的过程中水资源会在梯田中截留下来,渗入地下的水资源就会减少,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当地的地下水资源不足。而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坡地垦殖,则在降雨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山地上的水土流失相较于平地更难以修复。
2.2对于水生态的影响
人们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多是为了种植粮食等农作物,而种植农作物就避免不了农药的使用,为了提高产量、防治虫害,农药被大面积地运用于各种作物,而农药的使用会增加河沟等水体的污染,对水生态造成一定的破坏。再者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很多地方都以水泥渠代替了原来的河沟,这固然方便地灌溉的使用,但是破坏了渠道水体的自净能力,也让水生动物难以生存。
2.3对植被的影响
土地开发整理的过程中难免会大面积的破坏植被,而原本多种植被构成的林区被单一的作物所取代,这不仅让一些生物失去了原来的栖息地,而且更容易招致病虫害,植被的减少使整个生态环境趋于崩溃。
3对于土地开发整理的建议
3.1重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立项管理
土地开发整理并不能盲目进行,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在进行土地开发整理之前,首先要开展可行性的研究,以增加可利用工地为目标,同时最大程度上减少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尽可能不去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尤其避免对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进行土地开发。对于开发湿地、围湖造田、毁林毁草的开发项目,应该以一票否决。
3.2针对不同的土地确定不同的开发方式
在土地开发整理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地形、地貌、土壤、水资源等自然条件来确定对于当地的土地开发的方式。在开发山地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于沟渠的修建,以减少暴雨袭击时水土流失的程度,让地下水资源得到一定的补充。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在满足本地区的水资源的需求的同时,还应该兼顾其他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以免因为土地开发整理而对上下游水资源的供需求造成矛盾。
3.3减少混凝土的使用
混凝土沟渠虽然可以减少渗漏,而且便于管理,但是其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却是巨大的。沟渠原有的净化能力受到了削弱,鱼类青蛙等水生生物的生存条件也受到了破坏。因此在进行土地开发整理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必要,应该尽量不去使用混凝土。可以利用机械来对沟渠进行加固,这样同样可以减少渗漏,同时也为鱼虾等水生物提供了栖息条件,有效保护了沟渠身体的自身的净化能力。
3.4重视对于植被的恢复
单一种类的植被对于病虫害的抵抗力较弱,因此在土地开发整理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复垦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采取多种植被来恢复土地,以提高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最大程度上修复原有的生态系统。如果不重视对于植被的恢复,土壤在地表,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3.5保留地表浅层土壤
如今的土地开发整理多是采用大型的机械设备来对土地进行平整,而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导致地表浅层土壤被埋到地下,而深层次的土壤则被带到地表,这样对于农作物的种植是非常不利的。一般来说浅层次的土壤已经经过了多年的植物生长,因而各种有机质也已经有一定的积累,是非常利于种植的,而深层次土壤肥力不如浅层次,在这样的土壤上进行耕作,其产率必然不高。
4小结
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缓和我国人地之间存在的矛盾,合理对土地进行开发整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土地开发整理对于水资源、水生态、植被资源等均存在一定的影响,但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将这些影响降到最低,如重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立项管理、针对不同的土地确定不同的开发方式、减少混凝土的使用、重视对于植被的恢复、保留地表浅层土壤等。唯有合理的开发土地资源,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刘浩杰,刘宏娟,元媛等.土地开发整理对区域环境潜在影响估算――以河北省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1):117-122.
[2]龙汉庆,周国富,晏述波等.土地开发整理与生态环境问题探讨[J].科技资讯,2012,(10):14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