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在线课程建设成果

在线课程建设成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在线课程建设成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线课程建设成果

在线课程建设成果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作过程 船舶建造课程 研究 实践

我院(渤海船院)船舶建造课程经过近三年的建设,在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关心帮助与大力支持下,在课程组全体成员的积极努力下,已完成课程的建设工作,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同时经过相关专业的实践与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逐步得以完善、推广,为使本课程建设的成果更进一步取得更大实效,现将课程建设成果总结如下:

1课程建设思路及过程

1.1组建课程建设团队

《船舶建造》课是这次骨干校建设中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首先确立了课程建设团队,在课程建设团队中,有来自船舶企业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有丰富课堂教学和生产实践经验的老教师,也有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充满活力的中、青年教师。课程建设团队对企业需求、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职业标准、人才市场等多个方面展开调研工作,并对调研成果进行了整理,撰写了调研报告,为后期课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2校企共建课程

随后课程建设团队与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共同合作建设确定了课程建设目标,即课程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对该课程的整体建设,建设成特色鲜明的项目化课程,具有可借鉴性和示范性;拥有一套与我们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改革相适应的且教辅资源丰富的教材;工学结合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达到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较为完善的教学资源,网上展示,并实现网络学习、测试和师生互动,可供校际间、校企间交流学习使用,实现资源共享;建成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教学经验、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使《船舶建造》课程带动其它专业课程的建设。

2课程建设内容及方法

船舶建造课程教学实施内容的选取应适应壳、舾、涂一体化造船新工艺,围绕五种典型任务工作过程,十一个项目来设计,突出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课程以典型船舶――150T冷藏船、159000T原油船生产图样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工厂实际生产船舶的建造,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使学生具备船舶建造的基本能力。

具体方法为:

一是课程重新定位,根据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瞄准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按照理论与实践相融、常规与高新并重的原则,基于工作过程开展建设,每项任务是学生对工厂实际船舶生产图纸进行放样与制作。采用以项目为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具备船舶建造的基本能力。

二是完善课程标准,本课程以应用为目标、以实践为主线、以能力为中心进行设计,既做到突出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又与现代造船紧密结合。

三是课程内容更新,在课程内容上体现出行业企业发展和岗位工作任务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并根据企业要求和技术发展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上,重点体现实用性和技术性,面向工程实际,按照工作过程将各个学习任务由单一到综合开发。

四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围绕就业岗位,形成与工作任务相匹配的项目来进行学习。每个项目详细描述学习任务,确定教学时间,确定学习目标及评价标准,确定具体的学习内容,确认教学条件和环境要求,如场地、人员、工具和可供选择的教学媒体与学习资料等。

五是课程考核模式,根据课程特点,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考试考核方法。突出过程考核、技能考核在课程考核中的重要作用。

六是工学结合教材,与行业专家及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精选企业实际造船生产图样为教学案例,完成教材,经过试用,发现问题,再通过企业、同行、学生等各方面意见反馈进行修改完善,最终能够在教学中使用。

七是建立教学资源库、网络教学平台,为了便于更好的满足和实现网上学生自学、测试、师生交流、校际交流和校企共享等方面的需要和目的,与软件开发公司合作,根据素材和脚本,开发建设教学资源库,搭建网络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八是本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包括专任教师及企业外聘教师,能够达到“双师”标准。

本课程根据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共性要求,基于船舶行业企业中船舶生产设计和船舶生产工作任务,按船舶图纸识读和绘制的过程建设。通过课程建设形成一套以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案、课程的评鉴与考核及规范课程教学过程为内容的完整课程体系。

3课程建设成果

经过调研、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我们取得了预期成果,全课程组成员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都最大程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实施了大量的实际建设工作,保证了课程建设的顺利完成,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

4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公司开发的教学仿真软件未开发成网页版本,所以在进行网络教学平台数据转换时,造成一定的困扰。(2)学院与清华大学合作的网络教学平台,在试题库与在线测试模块的实践过程中,发现,一旦将试题库中的试题导入在线测试,原来的试题库的题,则不再有,以造成试题的减少。(3)课程建设团队中,缺乏较高计算机能力者参与,以致有些教学软件在平台上难以正常使用,需要现用现装,给师生带来不便。

课程组今后开发多版本的教学仿真软件,以支持不同的环境使用;课程建设团队组建时,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增加计算机能力强的建设人员。

参考文献:

[1]杨喜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物流专业课程体系[J].中国市场,2011,(49):198-200.

[2]卢扬,胡南珍.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标准构建初探[J].内江科技,2011,(06):165+185.

[3]于钧,鹿雁慧.对高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问题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11,(05):167-169.

[4]辛连学.“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应用的局限性分析[J].职教研究,2011,(01):25-28.

在线课程建设成果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精品课建设;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5-1104-02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而课程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为此,2003年,教育部发出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 提出要大力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大范围推进高校课程改革,推动高校教学水平整体提高。

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推行建设,精品课程工程在推动学科建设、推广优秀教材、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精品课程的数量也成了衡量一所高校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各个高校对精品课程建设工作都非常重视,都在加大投入力度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但是,对精品课建设投入极大热情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建设误区和问题,这些建设误区和问题违背了教育部推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初衷,违背了建设“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体系、一流教学管理”的精品课程建设内涵。

1 精品课建设存在的问题

1) 把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演绎成了一个建设网站的过程

精品课建设是一项较为长期的、全方位的质量工程,至少需要制定几年的切实的建设计划,扎扎实实、认真持久地建设,才能建设出真正的精品课程。然而,近年来在一些精品课程用两三个月的时间筹备就申报一门国家级精品课,整个建设过程不是依照精品课程内涵踏踏实实进行各方面的建设的过程,而完全是一个拼凑评审材料、建设精品课程网站的过程,同时将相当大的精力放在构建网站的外观设计与显示特效上,最终的建设成果就是完成了一个接受评审的网站。单纯为了评审而进行课程建设的过程,抛开了精品课“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指导思想,使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失去了意义。

2) 盲目套用先进教学方法。

一种教学方法在某类课程中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其他的课程中使用未必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甚至不如最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在很多强调实践的高职类精品课程中都采用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但是,“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不是万能的,在一些理论性很强的课程里使用“教学做一体化”方法效果不佳。

3) 简单仿效成功案例,缺乏创新性。

在当前的精品课的建设中,有相当一部分课程为求实效,直接拿来成功精品课的案例,不加思考,简单模仿,忽略了自身特色的东西,没有结合自身的特点建设出自身的特色。

4) 精品课程单为评审而建,不能实施于教学实践中。

精品课程的各项建设成果单是为了接受评审,并不应用于日常教学、不服务于广大师生,精品课程网站的利用率极低,在线学习、自测题库等网站资源从未被使用,把精品课程完全当成为评审专家而建,一旦评审通过,就认为建设工作结束,使得教育部推行的精品课程系统工程失去了意义。

5) 单一的网上评审的形式,使得部分虚假材料出现。

精品课程的评审工作都是根据申报材料和课程网站在网上进行的,这种评审形式的优点是方便高效,但单一的在网上通过评审材料和课程网站衡量一门课程的建设情况,很难深入的了解课程的建设情况与应用效果。在这种情况下,部分课程的建设工作不在精品课“五个一流”的内涵建设上下功夫,而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到了申报材料的收集撰写上,形成了水分极大的虚假材料。

6) 精品课程建设、资源共享与利用的评价体系欠完善

调查发现,相当多的院系对于精品课程资源共享与利用的评价不够重视,一些院系虽已开展相应的评价与测评,但完善的评价体系尚未构建起来。主要表现在:在评价主体上,目前仍仅限于教务部门的突击检查与考核,而在引入对精品课程教学感受最深、最有发言权的学生群体参与评价方面仍然不够;在评价指标体系上,多数院系都未建立起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

2 针对精品课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1) 针对重建设和评比结果,忽视建成后的运用问题,应该从抓建设向抓应用两手都要抓的方向发展。实行过程管理:学院精品课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对精品课建设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主要包括检查课程建设内容是否有偏差、阶段性成果的总结和反思、技术性问题的指导。通过评估结果发现优点与存在问题之后,应与奖惩激励机制相结合,并采取措施要求有关部门和人员对之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达到发现问题、改进提升的目的。

2) 针对课程特点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应该建立对精品课程建设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法,建立在线评价系统,及时了解评价反馈,促进精品课深入建设。

通过建立统计访问与在线调查模块、BBS、在线论坛等反馈性模块,客观地对精品课进行评估,及时反映精品课建设、资源共享和利用推广的应用情况,建立对精品课建设的监督管理,促进精品课使精品课程真正成为面向教师和学生的精品。

3) 针对对后续完善工作重视不够,为做“精品课程”而做精品,精品课程单为评审而建,成果不应用于日常教学,建而不用,应该加强国家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加强学院对精品课程评比后的管理,成立精品课建设指导委员会,对精品课建设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进行监督、反馈,按照国家对精品课建设内涵,成为精品课的第一年完善精品课网站建设内容,比如课程标准、教学计划等,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进行监督;第二年按照精品课课程标准和计划进行课程全线跟踪和教学录像制作,定期召开建设指导委员会议,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对精品课进一步建设提出建议;第三年根据教学实践完善精品课建设网站中的相关材料,使得网站材料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反映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真正达到精品课建设内涵。

4) 完善精品课建设的资源共享和利用平台。精品课建设网站的建立就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资源共享和利用的目的,教师可以将自己制作生动的课件或动画在精品课网站上进行共享,经常对网站进行更新,激发学生利用该精品课网站达到巩固和自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可以通过在线答疑或BBS解决学生疑难问题,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5) 完善精品课建设、资源共享与利用的评价体系,学校要对精品课建设的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价,制定一套评价体系和结果推广制度。把实现的目标同预先设定的目标相比较,同时,对精品课实践的结果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教学效果,并把成功的案例在全校进行推广。

3 结论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搞好精品课程建设不仅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保证培养质量的基础。如何进一步加大精品课程改革的力度,进一步优化授课的各个环节,建设出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1] 刘国斌.关于高职院校精品课建设的一点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4).

[2] 杨登新,王恩军,闫华.对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认识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20).

在线课程建设成果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基础会计;在线开放课程;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

一、“基础会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年~2018年)》中要求:“新建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及立项建设省级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00个左右)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00门左右)”;要深化落实《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建设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提升教师应用信息资源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构建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泛在化职业教育课堂学习新生态,实现信息化教学真正落地。“基础会计”作为会计专业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其他会计课程必须建立在基础会计的学习之上。基础会计综合了理论、实践、技术、操作等内容,了解和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对我校会计专业2015、2016年毕业生进行的调查反馈,毕业一年的会计专业毕业生认为“基础会计”课程的重要性和与实践工作的关联程度为98%和92%。近年来随着生源素质的下降和学生个体差异的进一步扩大,高职“基础会计”教学中凸显出以下问题:抽象的课堂教学磨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差;教材案例不真实、忽略技能训练,使课堂学习不能与实践接轨;学生无法按照自己的进度和学习基础进行个性化学习;课下无法与教师进行及时提问交流等。因此,建设“基础会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迫在眉睫。建设和应用“基础会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师的教学组织更加灵活;增强了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基础会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实践教学,能够实现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网络资源可以反复使用,学生可以通过线上学习,按照自己的进度听课;通过线下的讨论、提问等形式,及时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建设“基础会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对于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理念深度融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二、在线开放课程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在线开放课程的理论基础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2005年乔治西蒙斯提出的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很多学者对在线开放课程开展了大量的研究,2012年之后,关于此类的学术文献明显增多,学者们主要从与在线开放课程相关的课程设计、技术支持、教学质量评价与学分等方面着手进行分析。《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要求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推动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近年来,依据14号文件,为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推进职业教育资源跨区域、跨行业共建共享,各地高校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工作纷纷启动以技能培训和技术应用为代表的高等职业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高职院校会计在线课程的建设必然围绕着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但是,随着生源素质的不断下滑,会计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以及学习能力也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面对这样的问题,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高职院校纷纷进行教学改革,以求提高教学质量,在线课程成为一项重要选择。

三、“基础会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目标

“基础会计”开放课程研究目标是:以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为依据,建设一个资源共享、高职教育理念突出、实用开放的基础会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从而实现在线课程的随时可学、处处可学,实现学生不同起点的系统化、个性化学习的目标。在线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的具体目标如下:(一)典型、丰富、实践性强校企深度合作,通过将高校的专业教学资源和行业企业相关典型案例的结合,将基本理论的共性和实践内容的个性结合起来,突出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实践性。(二)共享、开放、实用建设完善的在线开放课程,突出共享性、开放性和实用性。在资源内容的选择和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调研学生、企业专家、教师的学习需求。最终实现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使学生能够通过自主使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实现不同起点的系统化、个性化学习。(三)持续更新统筹安排,建立长远规划,根据会计专业和行业的发展,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内容更新的持续性和常态化,确保资源内容能及时反映行业的发展情况。

四、“基础会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内容

笔者借鉴现有国内外开放课程建设成果,尤其是已建成的国家级和省级高职院校课程资源库和在线开放课程,“基础会计”开放课程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在线开放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学时的安排、在线课程的设计、实践教学组织和考核与评价设计。其中包括如下重点工作:一是,针对课程重难点打造微课视频。二是,针对90后学生特点,制作FALSE动画和交互游戏,将课程知识融入其中,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三是,做好实训中的过程性管理,增强师生互动,完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四是,在课程中融入趣味性、深度性、真实性的企业案例。五是,根据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资源编写配套“一体化”基础会计教材。五、结语建设基础会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与现有课程资源平台相比具有如下特色和创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师的教学组织更加灵活;增强了师生间的交流互动。通过基础会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实践教学,能够实现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网络资源可以反复使用,学生可以通过线上学习,按照自己的进度听课,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问题;通过线下的讨论、提问等形式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顾国巧.基于“试-学-做”模式的“基础会计”课程改革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11).

[2]吴宏远.高职会计专业在线课程建设探究——基于翻转课堂的SPOC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J].职教通讯,2017(06).

在线课程建设成果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精品课程 动态过程 指标体系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启动的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经过7年来的申报、建设与应用,精品课程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暴露出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对精品课程过程建设的动态化监管不力等。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现正处在提高品质、加强应用、改革创新的关键时期,认真总结精品课程建设的成绩与经验,分析动态过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不断创新精品课程建设与管理模式,应成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和常规性的工作。 

 

一、精品课程建设取得的明显成绩 

 

1 理论研究成果丰富,实时指导精品课程建设实践。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启动,引发了高校教学人员和管理者对其多方位的探讨,理论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实时地指导了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一方面,对精品课程含义进行了全面解读。顾玉林认为,精品课程是高水平的、前沿的、特色化课程体系,“五个一流”要素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张胤等认为,精品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以“问题为中心”的综合活动;赵杨群则从精品课程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内涵层面进行释义。另一方面,对精品课程建设要素着眼点进行了深入研究。黄存华认为,课程建设包含“观念、师资、内容、教法和手段、评价、制度”等课程要素,其中课程资源网上后的共享及教学应用是项目重点和落脚点;宋生瑛认为,建设精品课程重心是师资队伍,核心问题是课程内容建设,关键环节是教材建设,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是重要途径。 

 

2 网络课程百花齐放,彰显课程个性特色。网络课程建设是精品课程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实体与表征。每年度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的申报,使网络课程从形式装帧到内容润色上百花齐放、各具特色。如清华大学实现教务部门统一规划、多部门充分合作的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管理模式,其课程网站具有为教师提供自主管理、自主维护功能的特点;王静爱教授以国家精品课程“中国地理”为例,着重探讨和设计了“中国地理”网络课程的8个结构模块。 

 

3 创设平等竞争平台,涌现大批名校与新秀。经过7年来的申报与建设,精品课程除具有立项项目“殊荣”外,还作为团队教学实力的象征、课程在同类学科中的影响力以及学校在全国的知名度的潜在价值等意义,已越来越被大家所认同和推崇。各高校在激烈的角逐中,更加追求精品课程的高质量和个性化,涌现出了一大批精品课程强校,既有知名学府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也有通过精品课程的不断建设、提升脱颖而出的新秀,如,湖北师范学院、石家庄铁道学院、西南石油学院、桂林工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等。实践证明,精品课程建设有效提升了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是一项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工程。 

 

二、精品课程过程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变化、课程目标不断微调与定位、学科动态发展、学生个性特点而进行的长久的、持续的、不断改进完善、有始无终的动态变化过程,注重过程建设是精品课程质量工程的关键。从目前的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来看,过程建设仍然存在以下普遍性的问题与现象。 

 

1 六大要素过程建设盲目消极。众多的高校经过轰轰烈烈的精品课程申报,立项戴上桂冠后,就将精品课程建设一事束之高阁。其原因主要是不知道六大要素(包括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管理)该“怎么建”“建的内容是什么”。建设方法与内容的悬疑与模糊,使一些高校在精品课程过程建设中出现盲目性、盲从性,甚至失去建设的方向性,其结果导致消极建设、被动建设甚至停建,失去了精品课程建设“重在过程、在过程建设中提升质量、在过程建设中加强课程竞争力、在过程建设中促成课程可持续发展”的本质与核心。 

 

在线课程建设成果范文第5篇

近年来,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从新媒体上获取信息。新媒体是未来媒体发展的重点,是传媒市场发展的趋势和必然方向。因此,加强新媒体的研究和教学对推进新闻传播学学科进步、人才培养、产业升级乃至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国内外新媒体教育还处在发展初期,在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惠州学院《新媒体概论》课程的教学定位、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建设、学习环境的改善等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分析、总结,试图找到适合《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的优秀方案,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提供现实指导。

一、《新媒体概论》课程教学定位

(一)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

《新媒体概论》是因新媒体新闻传播事业的勃然兴起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属于新闻传播学的分支学科。《新媒体概论》主要研究以网络和手机为代表的各类新媒体的信息传播规律。在惠州学院,《新媒体概论》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专业主干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习者了解各种新媒体的基本概念,把握各种新媒体的传播现状、效果和发展趋势,掌握各种新媒体的技术特征、信息流程以及盈利模式。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在实践中理解、掌握、深化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因此本课程除了进行理论课的教学之外,还有实践教学环节。为《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新闻网页设计与制作》等后续相关课程打好基础,为将来在新媒体传播领域中工作奠定基础。

(二)《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以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增强学习兴趣、改善教学环境、促进学科发展为指导思想和根本出发点。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基础之上,加强课程内容建设,争取把惠州学院《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成为广东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二、《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

为了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惠州学院的《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主要从教师队伍、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和学习环境等方面展开。

(一)教师队伍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应该由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主持建设,教学团队应结构合理。惠州学院《新媒体概论》课程的教学队伍由5人组成,其中教授2名,高级记者1名,副教授1名,讲师1名,学历均在硕士以上,年龄在35岁至45岁之间,且都是从事新闻传播学教学与科研的一线专业教师,是一支具备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团队。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惠州学院制订了课程团队发展规划、青年教师结对培养计划、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等,优化了课程团队。

1.引进高层次、高水平人才,优化教学团队。惠州学院建立高级人才引进机制。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引进一名具有硕士学位的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课题负责人近十多年从事新媒体与网络新闻学教学与科研。担任《新媒体概论》、《传播学》、《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新闻网页设计与制作》等课程的教学,主持2013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项目《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微博舆论研究》。还引进一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传播学教授担任课程第一主讲,该主讲教师担任省级精品课程《传播学》的负责人,主持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项目《网络非理性舆论的社会风险研究》,对新媒体课程教学有丰富的经验。

2.促进青年教师博士化。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一名主讲教师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新闻学博士学位,选修了与《新媒体概论》密切相关的课程。该主讲教师2011年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网络公共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2年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网络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与治理研究》等都是关于新媒体的研究。通过教学结合、教研结合,深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3.鼓励教师参加学习交流和学术考察。课程主讲教师先后参加过中国新闻传播学年会、中国网络传播年会等学术会议,了解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与新媒体、网络新闻学等课程教师探讨交流教学经验。教学团队反复研究中国传媒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新媒体与网络新闻传播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系,完善《新媒体概论》课程体系设置。

(二)教学内容建设

1.更新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惠州学院通过对国内外院校相关课程的比较分析,结合本校的教学情况,按照整体优化课程体系、有利于学习者能力培养的原则,增设了一系列增强学习者实际操作能力的课程教学环节。改革前的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没有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后增加了12个实践教学学时,总学时为42学时(见表1)。

2.调整优化课程内容,保证教学效果。关注最前沿的新媒体动态,使教学内容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保证学习者能及时获得最新、最有用的新媒体知识和技能,是《新媒体概论》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首先,惠州学院调整了教学大纲,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视频网站”、“社会化媒体”、“手机之外的移动信息传播”等内容。其次,主讲教师通过参加学术会议,把新媒体发展最新成果及行业发展动态与趋势,整理、归纳、整合为教学资源,提高课程的科学性。通过改革,《新媒体概论》的教学内容具有清晰的逻辑性、系统性,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还具有丰富的知识点和信息量,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深受学习者欢迎。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

1.“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本课程经过近五年的建设,教学方法已从最早的老师单向授课模式,变为教师授课、学习者讨论、个人和小组报告、师生互动、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多元化模式,成功地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 习者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理念。

2.“案例工作坊”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能力。《新媒体概论》课程在教学改革中引入“案例工作坊”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是以主讲人为核心,15名左右的成员组成的小团体。结合市场需求与行业发展,主讲教师把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各种新媒体实际应用范例结合起来,让学习者围绕某个话题、案例进行讨论或实践操作,引导学习者对问题实质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与动手能力。由于该教学模式强调面对面交流、参与者的互动学习以及实践操作,所以,学习者可以获得更多通过普通讲课无法获得的思考和成长体验,可以把课堂上的体验内化成专业素养和行为态度。课程组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习者在“案例工作坊”教学过程中积极性很高,并认为自己从中获得了很大的收获。

3.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在教学中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发完善了多种网络资源和PowerPoint的演示教材,充分利用教学互动平台进行师生的互动。值得一提的是,《新媒体概论》课程利用魔灯教学平台,建立了具有多媒体特性的网络课堂,开展网络教学。利用魔灯教学平台提供的论坛、测验、资源、投票、问卷调查、作业、聊天室、Blog和Wiki等丰富的课程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在线自主学习、在线作业、在线答疑、在线自测/考试、在线实时交流等教学活动。使教学理念从传统的教案设计向课程设计转型,内容设计向“资源+活动”设计转型,教学方法从传统的传授型向传授型、研究型、社区型相结合的多样化的教与学方式转型。比如主讲教师和学习者可以通过新媒体网络课堂的课程管理中的资源上传、 下载教学资源, 以达到教师与教师、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学习者多方位资源共享的目的。再比如,通过新媒体概论的论坛或博客,学习者可以在线提问,教师可以在线答疑,在虚拟的网络空间,突破空间的阻隔进行实时的同步交流,也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时间进行异步交流。

(四)教学条件建设

1.教材的使用与建设。本课程早期采用中科院新媒体研究专家闵大洪研究员编写的《数字媒体概要》作为教材,该教材在编写中强调学理性、实用性、工具性、前沿性、延展性、交互性的统一。但是,随着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该教材部分内容难免过时。目前,该课程使用本课程主持人周海英教授著《数字新媒体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作为课程的主教材,并选用了如下书籍作为参考教材(见表2):

2.课程相关资料建设。课程组成员密切跟踪,及时购买与本课程相关的国内外最新出版的图书、资料,并向学生推荐阅读。比如《网络社会的崛起》(纽曼尔卡斯特著,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网众传播—— 一种关于数字媒体、网络化用户和中国社会的新范式》(何威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微博—— 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喻国明、欧亚、张佰明、王斌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新媒体概论》(宫承波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出版)等研究新媒体的著作。本课程组还收集了大量文献资料,目前已有国内外新媒体传播类图书约100多种,与本学科相关期刊论文数百篇,光盘数据库文献资料也非常丰富。

课程团队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跟踪和吸收国内外有关本课程研究的最新成果。如教会学生熟练使用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硕博士论文库、传媒学术网、传播学论坛、中华传媒网、美国哥伦比亚新闻评论网等,增强了学生自主获取学术信息的能力。

3.网络教学环境建设。教学改革重点之一是学习环境的改革。当前,课程学习环境的改革主要体现为学习者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环境的建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课程团队在惠州学院的网络教学平台上搭建了《新媒体概论》的课程网站。在课程网站中,根据《新媒体概论》的教学定位、教学内容,建设了课程介绍、教学大纲、师资队伍、教学日志、电子教材、教学课件、练习与习题、参考资料目录和教学录像等基本资源,并且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及时的更新。在基本资源的建设中力求涵盖新媒体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系统介绍《新媒体概论》的相关知识,既实用又易用,能共享,为《新媒体概论》的教与学提供平台。

除了建设《新媒体概论》课程的基本资源之外,还建立了课程的立体化拓展资源。拓展资源包括:图书资源库、多媒体素材库、视频讲座库、案例库等。在多媒体素材库中收集了中华传媒网、人民网传媒频道、新浪传媒、紫金网、中国新闻学评论等传媒学术网和传媒体资讯网,每一个条目设有网站名称、网站截图、网站链接、网站介绍。学习者可以通过这些网站了解传媒体资讯、学术动态以及前沿的学术观点,丰富自己的传媒知识。视频讲座库收集了新媒体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共20场,便于学习者领略传媒领域专家学者的风采,了解传媒热点话题。图书资源库收集了40多本传媒书籍,每一条目设有书名、网络购书链接、内容简介、内容目录、作者介绍等关键信息,为学习者拓展知识面提供参考。

三、课程建设成效

从2008年以来,惠州学院在广播电视学专业开设了《新媒体概论》课程。经过五年的探索,课程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明确了课程定位,完善了教学体系,改进了教学方法,改善了学习环境,培养了一支教学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2012年5月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化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系列专题研讨会上,惠州学院的《新媒体概论》课程获同行专家、学校、学习者、社会等方面的高度赞誉,提交的教学改革论文《新媒体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被评为优秀论文。2012年《新媒体概论》被评为院级重点课程,2013年被评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被学院推荐为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学机构、教学团队、学习者坚持不懈、共同努力,才能造就真正的优秀学习者以及惠及相关的教师和社会人士,从而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关于启动高 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教高[2003]1号.

[2] 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Z].教高[2012]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