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综合实践学科的核心素养

综合实践学科的核心素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综合实践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综合实践学科的核心素养

综合实践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学地理课程改革;地理教学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标志着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化,也预示着中学地理教学“话语体系”的整体转换。所谓的“深化”建立于第八次地理课程改革以来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是继承性的深化;所谓的“转换”,并不意味着“转向”,而是在继承基础上,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直面课程改革实践中所暴露的问题进行的调整与提升,是发展性的转换。可见,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既有继承与保留,也有发展与创新。如今,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已然成为中学地理教学的热门词汇,教研评课中如果不说出“核心素养”这个词,似乎就意味着跟不上潮流。透过“核心素养”词汇本身,澄清其背后的深层理论结构与意义,避免其沦为“皇帝的新衣”,成为核心素养“落地”的基本前提。从继承与发展的视角出发,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性质进行探讨,旨在帮助广大地理教师理解并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C合性

回顾我国地理课程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 “双基”到 “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发展历程。“三维目标”取代“双基”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知识与技能教学的传统,力图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维度的全面发展。“三维目标”提出在过程中掌握地理学习方法,获取地理知识,形成地理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于认知心理学提出的,由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结果等组成的目标陈述,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受到广大地理教师好评,已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得到普及。但是“三维目标”有其局限性,缺乏对学生应该具备的内在性、整体性、关键性素养的刻画与描述,无法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重要问题。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在特定情境下综合应用地理知识、技能和态度解决问题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它具有综合性,换言之,它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合为一体的整体表现。它描述了学生进行地理学习后应该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能力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品格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描述中采用地理主题+核心素养+表现水平+问题情境等几个维度进行综合呈现,相较于三维目标的陈述方式,核心素养陈述更为综合与完整。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既展现了地理学科对人的核心素养发展的独特贡献与作用,又体现了地理学科独特育人价值,从而促进地理教育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学科价值回归。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性要求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知识、技能与品格的关系。纯粹的地理知识灌输与训练是无益于核心素养形成的,只有将地理知识融入地理实践中,成为地理探究过程的对象,才能实现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因此,探究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等注重地理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依然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大概念”

目前确定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可以看出,这些组成要素都是地理学科的核心概念,即学科的“大概念”(big ideas)。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地理知识更新与发展也随之加快,掌握所有的地理知识变得不可能,也不必需。学生已经通过媒体、家庭以及社会生活获得了大量地理信息,学校提供给学生的应该是超越生活常识的、具有结构性的地理知识,是关于地方与环境的强有力知识,缺乏这些知识的学生将被视为未接受过地理教育[1]。2014年英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就曾提出将地方、空间、环境以及地理工具作为地理课程的“大概念”,并依此统领课程标准的内容体系。如果用语言学习来比喻地理学习,学习单词就像学习地理的事实性知识,而学习语法就像学习地理的“大概念”。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大概念”,就是用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作为“透视镜”与“语法”,去审视与串联整个地理学科内容,并以这些概念为逻辑起点,把握地理学科内容的内在结构与关联,从而梳理出地理教学逻辑结构,再以教学逻辑结构为指引,进行教学设计与组织。从作为“大概念”的核心素养出发,梳理教学逻辑,再指导教学实践,是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路径,可避免由核心素养直接到教学实践,导致教师面对核心素养无从下手的局面。理解核心素养的“大概念”,能够帮助教师在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中统领全局,进而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实践。

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相对性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相对性,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既有各自的内涵,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交叉,要素两两之间都存在交集,不能绝对分开。从类型上看,“人地协调观”是基本价值观,“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是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实践力”是基本活动经验,每个要素都有自己独有的内涵与作用。从相互关系看,“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利用地理学特有的学科视角去发现、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用联系与区域的视角观察、解释世界。在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中就需要进行地理实践活动,使用地理技能与方法,动用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学生通过考察、调查、模拟实验等实践活动,能够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促进“人地协调观”的发展。至于“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两个要素更是联系紧密。德国地理学家赫特纳就曾提出“作为地球表面区域科学的地理学”观点,主要强调两个层面,一是“地点和地点之间的差异”以及“毗邻存在事物的空间联系,即地理组合体和地理体系的存在”;二是“结合在同一个地点上的各个不同自然界和各种不同现象的因果联系”,他强调“地理学的本质在于运用这两种观点”[2]。可见,在认识地理问题的过程中,“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向概念”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向概念”,具体而言是指核心素养可以分级,具有阶段性、连续性。首先,核心素养可以分级。根据核心素养的维度、表现水平和问题情境,目前为止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将核心素养分为五级水平,随着水平层次的上升,问题的情境越复杂,对核心素养具体维度的表现水平要求也越高。从课程结构看,水平1~2级对应必修模块,水平3~4级对应选修模块Ⅰ,水平4~5级对应选修模块Ⅱ。从评价层次看,学业水平考试要求达到2级水平,高考则要求达到4级水平。其次,核心素养具有阶段性与连续性。随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其学习能力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这就意味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样具有阶段性与连续性。阶段性是指不同学段的学生应该接受与其学习能力相匹配的素养教育,具体到地理学科,从高一到高三,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表现水平要求是逐渐递进的,如高一第一个学期对学生“综合思维”的要求是学生能从两个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地理事象,随着地理学习的深入,则要求从多个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角度,并能结合时空变化进行分析。连续性是指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学段上是一个整体,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遵循核心素养的层次性、阶段性与连续性,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以及核心素养的前后衔接,从而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五、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后天性

“素养”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学习环境下获得的,具有后天性,并非先天具备的心理特征,而且素养的习得过程持续终身。作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也非“天生”,并且不是“全面”的地理素养,而是地理素养中作为“关键少数”的、最为“核心”的素养。这些后天习得的素养能使学生在信息时代的各种挑战下,面对复杂问题情境时做出合理而富有创造性的判断、决策与行动[3]。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后天性是核心素养可教育、可习得的基础,认识这一基础对核心素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核心素养的后天性要求教师创设有利的教学环境,特别是注重问题情境的设置与地理实践活动的M织,规避直接的、灌输式的“知识倾销”带给学生素养的损伤。其次,核心素养的后天性要求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某种程度上,素养教育与素质教育更容易被认同,是因为素质教育包括先天遗传性与非教育的因素,素养完全是后天形成的。因此,学生的地理素养都能靠有利的地理教育获得,学生个体间不存在先天性地理素养的差异。但同时,学生的素养习得水平却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教师应该在平等基础上,考虑学生个体学习水平的差异,进行针对性培养。

总之,地理学科素养的提出推动中学地理教育走向“素养本位”时代,是在十多年地理课程改革成果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不仅是话语的转换,更是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升级。最为重要的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由“理论”走向“实践”,由“应然”走向“实然”需要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Lambert D. Reviewing the case for geography, and the ‘knowledge turn’ in the English National Curriculum[J]. Curriculum Journal, 2011, 22(2): 243-264.

综合实践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核心素养;综合思维

时下各学科都提出“核心素养”,但是具体到各学科又不能泛泛而论。《历史》是综合性人文学科,其学科核心素养即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和社会实践。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过程不但要体现人文性,更要注重追求综合性和实践性。也就是需要结合实际学情来整合历史、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指导学生把握生活时空、人地关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全球视野,促进综合思维的发展,提升社会实践能力。鉴于此,我们结合一线教学实际以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环节为例,谈一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历史》学科素养中的综合思维

《历史》其实就是一门综合性人文学科,它立足于学生通过历史知识学习,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以期全面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为此新课标明确提出“把握相关知识的联系,充分显示综合的追求”。“本课程的教学,要抓住有关内容相互联系的节点,不失时机地凸显综合的意义”等观点来鼓励和指导我们以综合性知识内容为媒介,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等主动获取知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通过多次公开课的实践验证与教师研讨,我们发现,“综合性学习”能让学生通过思考和体验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能达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目的。

二、以综合思维为例分析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历史》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的知识和内容比较多,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方式割裂地学习,肯定不能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和迁移,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历史》新课标提出:引导同学们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为载体,通过学习和体验学会从多角度、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和解决历史或社会问题,最终达到提升综合能力和培育健全人格的目的。所以在本科教学中我们可以历史线索为主导从“古今综合”、“中外综合”、“时空综合”等三个角度来指导学生贯通知识,进行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

1.古今综合

《历史》其中的“历史”就是古,学习历史就是汲取教训,学习长处指导当前的生活和学习,就是要让同学们通过古今知识联系和体验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学习历史内容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对照地图来加深印象,还可以启发同学们思考对当前社会类似现象的思考,学习当前的地理知识还可以参照古今大历史变迁来深刻认知。

比如唐代管理周边地区事务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同学们对比两汉时期在西域的都护府,还可以联系古代不同时期的疆域。为了加深印象,我们还可以制作成动漫视频,以渐变的形式将不同时期的历史疆域展现给同学们。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刻了解我国地理位置和历史更迭,还可以启发同学们结合历史进行综合分析,更加深刻认识到领土是国家的根本利益,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几乎每一节知识点都可以结合古今进行综合分析和理解,这样便于让同学们形成连贯的知识,更易于构建知识网络,生成综合能力。

2.中外综合

中国是世界大家庭的一员,所以在学习《历史》时我们要把中国的发展置于世界舞台上,这样才能更清晰地在人类文明的历程中认知历史得失,进而为现实生活问题提供借鉴和帮助。比如,学习“丝路明珠”时,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结合可结合张骞出使西域、马可・波罗来华等历史事件,来让同学们认识到丝绸之路是自古中外交流的纽带之一,让同学们全面了解这种交往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的同时,认识到社会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一直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中。 这就启发同学们认识到在实际生活中考虑问题要全面,要注意从多个视角,用不同方式分析问题,这样才能产生积极的思考效果。

3.时空综合

时空综合顾名思义就是联系时间和空间进行综合分析。历史发展是多样性的,但是又呈现一定规律。为了让同学们掌握知识并抽象、总结认识到历史规律,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效果,我们还得指导同学们结合时空进行综合分析历史线索。

比如我们学习“的路线” 的习题时,先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毛 泽东的诗《》,然后要求学生对照中国地形图找出 的所经过的地区,最后让学生谈谈读这首诗的体会。 优点在于:(1)运用中国地形图比区域图更能直观地 帮助学生理解行军的艰难;(2)运用历史和地理知识 作为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例如诗中 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如果学生了解了 突破金沙江和强渡大渡河两个历史事件,比孤立地背这首诗 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本文是笔者集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以“综合思维”能力培养为契机对学生科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几点分析与理解。总之,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客观世界的整体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形成更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所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合教学内容,分别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综合实践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第3篇

关健词:核心素养 教育改革 途径

一.核心素养的涵义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中,各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各国纷纷组织专家、学者制定核心素养模型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OECD于1997年12月启动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2003年OECD出版了最终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建构了一个涉及“人与工具”“人与自己”和“人与社会”三方面的核心素养框架。它超越了直接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框架,包含了认知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创新能力以及态度、动机和价值观,同时认为反思性思考和行动是核心素养的核心。“核心素养”就是在一定时期,能够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成功生活与融入社会的最关键、重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超越了传统的行为主义教育目标,体现了全人教育理念;凸显了教育的本质意义;它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彰显个体与社会生命的活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途径

1.课程内容结构的调整。从课程改革的实践路径来说,课程目标的落实必须通过课程结构与分布来得以完成。因此,在更新了课程目标之后,如何将其以更加合理的方式分布在各学科课程之中,是所有改革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通过合理分配核心素养目标,各学科着重落实培养和实现某一或某两种核心素养,综合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与整体分布相较而言,这样的结构分布更能凸显学科课程的特色,也减轻了各学科所承担的目标任务。当然,它存在的不足就是核心素养目标本身的系统胜就相对被弱化了。

2.逐步构建“因材施教”教学模式,获得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因材施教”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教育类课程学习要注重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具体教学中,各学科要根据不同专业、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兴趣、学习要求,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学科核心素养不是简单的知识或技能,而是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与能力,也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说,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该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

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改革给考试领域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重大挑战。传统的考试测验方法在内容和表现上过于单一,命题时不仅未能充分考虑学生问题解决、科学探究等综合素质和能力,纸笔考试方式本身也会存在诸多限制,难以在真实情境下测查学生问题解决、创新以及品德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素养与能力,因此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的需求。

3.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改革。要创新考试评价的手段和方法。当前,许多新的评价方法逐渐应用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评价当中,这些方法对于我们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改革也有借鉴意义。总的来说,进行学生学业能力和素养的评价主要有以下两大类方法。一是基于大规模测试的评价方法,包括学生学业成就测验和相关的问卷调查,前者主要依照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考查;后者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身心状态、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测查。二是基于日常数据积累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袋等方法。当然,除了这些方法外,探索其他更多行之有效的质性评价方式,并且有效利用评价结果,仍是当前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重心。核心素养目标的提出,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突出强调在获取知识后形成的关键能力和人格发展。一定会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亦会促使我们思考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教育课程目标怎样确定、课程体系怎样建构、教学内容和方法怎样选择、评价方式怎样改进等诸多问题,适应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课程目标的变化,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的新挑战。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01)

综合实践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第4篇

摘 要: 地理核心素养是指在地理素养的基础上,学生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关键素养,是地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表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个要素,以及地理核心知识、地理核心能力和地理核心观念三个维度。本文通过对地理核心素养的构成和培养方法的探讨,旨在提高学生高考复习备考的能力。

关键词: 地理核心素养 高考备考 能力培养

地理素养是指一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观点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和外在行为。地理核心素养是指在“地理素养”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关键素养,其本质上应是一般地理素养的精髓和灵魂,在数量上少而精,在功能上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地理素养。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表现,是学生个体面对复杂的学习生活情景时,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下所提炼出来的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以及运用结构化的地理学科知识与技能,在分析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一、地理核心素养的构成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概括起来包括四个要素、三个维度。四个要素,分别是指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三个维度包括:地理核心知识、地理核心能力和地理核心观念,即三维目标所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人地观念:其内涵是指有关人类及其各种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地观念是指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理解和判断,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点。人地观念具体反映在看待“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人地如何协调”等问题所持的见解和观点上。在分析和解决各种地理问题时,正确的人地观念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基本观点,同时为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2.综合思维: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式。地理学研究对象纷繁复杂,自然、人文等要素相互交织,在不同区域中地理要素的组合和联系多种多样,而且地理事物和现象在不断变化、演进。因此,地理学不仅限于研究地球表面各个要素,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统一的整体,对其进行要素的综合分析、时空的综合分析,以及地方的综合分析等。

3.区域认知:区域认知即人们出于认知和实践的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地球表层划分为不同尺度、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区域加以认识的过程。人们通过分析区位条件、总结区域特征,把握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机理,比较和揭示区域差异与地域分异规律,探讨区域协作和交流的机制,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4.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是指在运用地图工具、地理模拟实验和演示、地理观察和测量、地理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生活中定位和出行等活动中,实践能力与品质的综合表现。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实践力,有助于提高地理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发现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好奇心、自信心、责任感、团结协作等品质。

二、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方法

随着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的确定,“核心素养”已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地位。要求新时代的学生具备这样的“核心素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从地理教学来看,每一节课都可以成为学生获得核心素养的契机,其关键在于教师。任课教师应首先明晰地理核心素养的构成,对每一章节需要实现的核心素养目标分解梳理,还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业务素养,提高对核心素养的解析能力,促使W生在地理课堂中有效地提高地理核心素养,实现教学相长。具体做法如下:

1.细化教学目标。人本主义思想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地理课程目标及地理课堂教学目标作为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应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追求,笔者认为,地理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是在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对学生生存性地理能力的培养,如:地图应用、地理观测、地理调查等技能的培养,以及地理思维、地理问题解决等方法的培养,高度关注学生地理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关爱国情、关爱地球的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与可持续发展观,这些正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追求。

在实际教学中,教学目标的整合应该通过具体的“教学事件”而实现。“教学事件”是指具体呈现的某项知识或技能,教师应将其作为一个探究的过程。例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的复习目标中,可设置让学生动手制作简易净水装置模型,更好地建立地球圈层结构的空间概念,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并树立主动探索的意识,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

2.精心创设情境。研究表明,适宜的情境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信息,有利于学生了解问题的前因后果和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探究和发散地思考,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激发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愿望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从而发展学生的积极思维,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经常性地创设一些“困难”情境,向学生设疑、质疑,使之产生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当然,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多使用各种直观的景观图、地图、结构图,努力做到提出的问题语言明确、清晰明了,力争使问题情境形象化、生活化。为了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设应用性的问题情境,如:为来校交流学习的老师设计学校平面图、为高考一百天誓师活动预报天气、为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计算时差、为油轮设计航线,等等,从而在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同时,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3.用心设计问题。在现代教学理念中,教学的首要任务不在于直接给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在具体的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问题看作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组织教学的起点和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主线,使整个教学活动围绕一系列问题展开,让问题成为维系学生思维活动的纽带。例如:在复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时,结合澳大利亚,适时地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澳大利亚的动物具有独特性?由此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环境特征、板块运动、生物演化的过程思考,使问题在启发学生思维的同时成为组织课堂教学的纽带。在教学过程中,有时还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或突发事件,教师应及时利用这些教育契机,创造性地设置一些问题实施教学活动,变干扰教学的消极因素为促进教学的积极因素,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养成平时多观察生活、学习身边有用地理知识的好习惯,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4.潜心组织活动。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理课堂活动化不仅是学生地理学习的需要,更是地理学科本身特点的体现。照本宣科地讲解肯定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会造成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厌烦。打造学生喜欢的地理课堂,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每一次地理活动。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参与性、体验性、实践性、探究性,这是“活”的地理课堂的重要体现,也是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必要之举。例如:在复习“地球与地图”内容时,学生对比例尺、方向、图例等较难理解,老师可以设计一个活动――让学生尝试绘制学校的平面图,在此过程中,学生对地理三要素就会有很深刻的理解,比单纯的讲解更有效。这些活动的安排既有趣味性,又有探究性,可以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好准备。

三、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考备考策略

通过对近几年的高考真题进行研究,我们发现,以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为内核和基准的高考地理试题,其核心考点主要包括:时间的计算;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初步应用;常见的天气系统;气候的形成因子、气候类型的成因判读和分布;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及地壳物质循环;河流补给与水文特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工业、农业的区位因素;城镇规划与城市化问题;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旅游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等等。

目前我们可以把核心素养的考查内容和考查方式细化到教材的每一章节。在一轮复习中分散核心考点各个击破,降低复习的难度;二轮复习中对核心考点建构整合,提升综合复习能力,同时通过围绕核心考点精炼打磨,做到查漏补缺。当然,在具体操作时,可以以单元知识为结点,相互穿行,不拘泥于一般套路。教学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要在高考复习阶段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就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入手。

1.教师层面: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具有完善的地理科学素养。教师要非常熟悉新课程标准、高考考试大纲及其变化、地理核心考点和地理核心素养,并且能够把四者有机结合,融会贯通;教师要更新观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要建设开放性课堂,鼓励学生多合作探究、多分组讨论、多参与体验,指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帮助学生不断提升核心素养。

2.学生层面:学生需要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手段提升地理核心素养。学生要努力适应教师为提升地理学科素养而开发的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积极参与问题探究和师生、生生互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要善于积累知识和技能,注重对答题失误的反思与总结,建立一本详尽而富有个人理解的听课笔记和纠错笔记;要善于根据教师的引导构建章节思维导图,从而整合学科知识,构建主干知识体系,从而在学习中分清主次,紧抓核心知识;要在复习过程中不断锤炼地理学科思维方法,如地理过程思维、地理分析思维、地理综合思维、地理归纳思维、地理演绎思维、地理比较思维、人地关系思维等,进而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地理学习方法(如读图、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实验、探究等);要注重建立地理系统模型,如《必修1》中的太阳系模式图、地球公转示意图、热力循环示意图、三圈环流示意图、天气系统示意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洋流模式图、陆地自然带模式图等,学会通过建立地理系统模型构建问题分析模型,进一步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要重视选题精练,注重高考真题的训练和揣摩,了解知识信息的呈现特点,避免陷入题海战术;要重视答题规范的训练,规范使用地理学科术语,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综上所述,高考地理复习只要抓纲务本,把地理核心考点的复习和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到每一章节当中,再经过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从一轮到二轮的层层历练,由量变到质变,逐步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解题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高考竞争力,高考应考就会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姜宇,林崇德.基于核心素养教育改革实践途径与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6(06).

综合实践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第5篇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教育部专家讨论稿)提出了学生发展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涵括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公民道德、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等9大素养,及23个基本要点、70个关键表现。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同样承载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任,在客观上要求学科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进行深层思考,尤其要积极探索与实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评价方法与手段。

一、学科评价理念要突出核心素养培养

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评价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教师对教学评价的态度、形式与方法,能客观反映教师对教育的热情、学生的热爱,折射教师的职业修养与人格魅力,增进师生情感的内聚力与感召力。在受教育者的教育需要中,求真与求善的需要不可忽视,它也是人们追求教育的一种重要动机力量。在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评价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学评价更容易在师生互动中进行。因此,教学评价的环境、形式与方法将直接影响学生认知与情感两类信息的沟通,影响着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即核心素养的形成。

核心素养的培养,强调跨学科综合能力、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因此,教师在进行评价研究过程中要发扬改革创新的教育理念,理清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和行为习惯之间的关系,对学生进行知情意行情况的综合测评,使评价由重知识考查真正向学生的人格发展、基础学力、关键能力等方面的考查转变,为学生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公民道德、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等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评价不仅是考查学生学习水平和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而且对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发展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开展适合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人生、奉献社会的良好品格,为他们顺利就学深造、参与社会、终身发展创造条件。

二、学科评价策略要紧扣核心素养培养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具体化、明确化与深化。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与研究教学评价策略与方法,对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增进师生情感,实现知情互促并茂的学习效果,塑造学生的九大素养有着深刻意义。因此,要改变传统评价中“重知识评价轻德行评价”的做法,以情感教育理论为指导,对评价的策略与方法进行实践的探索与研究,努力创造教学水平进入更高的境界。

如,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时,可以实施显性与隐性的评价策略与方法。所谓显性的方法,就是通过教师对教材的精心设计,创设师生情感互动的环境,有准备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问题教学,特别是对学习困难学生适当降低对知识点的评价要求,并对他们的表现更应偏爱于热情的赞赏与鼓励,有意识培养求知欲望,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使教师的教育能满足学生认知与情感共同发展的需要,形成和谐合作的教学环境,在整个的过程中能使学生有直观的感受与体验。而隐性的评价方法,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随时关爱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评价表现在细微的面部表情、富有情感的动作,充满激励的眼神,这样引起师生情感交融的行为就是隐性的方法。通过对评价策略与方法的有效实施,既能促进学生学会科学知识,感悟人类科学知识,又能增进师生情感的互动与交流,实现关注学生适应当今与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终身学习、成功生活、个人发展的关键素养的目的。

三、学科评价过程要围绕核心素养培养

根据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特点和优势,以及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将核心素养培养渗入课堂评价之中,并制定科学合理、简单可行、易于操作、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坚持“寓情于教、过程调控、激励进取、阶段测评”的评价方式,突出形成性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

1.阶段评价多元素。

阶段性评价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通过测验或实践、操作、座谈、调查、书面报告、作业、行为等形式,对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成长的自律、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交往合作、意志等品质进全方位评价行。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从中找出共性与个性问题。对于共性问题,从修改教学方案入手,找出能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便于他们理解的教学方法;对于个性问题,则通过个别辅导并帮助其改进学习方法来加以解决。当存在问题与文化基础、教学方法无关时,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兴趣、个性特点方面存在的问题,贯彻“既教书,又育人”的施教方针,从思想、心理、情感等方面入手,并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由被动状态转为主动状态,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2.自我评价累积分制。

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从预习、展示、书写、作业的及时度、小组合作表现、语言、纪律……等方面根据本学科特点展开,哪一方面表现好(如回答正确,及时完成预习任务等)自动累计1分,表现突出2分,有创新精神3分……预习有错、展示有错均不扣分,只有不遵守纪律才视其情节扣不同分值,课后自己在学科预习本的封二记分(划“正”、写数字、表格形式均可,并有得、扣分标注日期)。促进学生自我管理。

3.小组评价合作制。

学习小组可自制小组成长记录册:记载本组的口号、制定本组的共同认可能够遵守的纪律要求,组内成员的兴趣、爱好,工作分工,值得收藏的作品……一月可进行总结与反思,将各成员的月得分记录在小组成长记录册,同时累积本组成员的总得分情况,即小组成员捆绑积分,小组的团体“战斗力”昭然。

4.过程评价多元化。

结合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采用过程评价和多元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办法。通过“笔试评价”、“中学生思想品德评定”、“社会家庭评价”、“情境测验”、“成长档案袋”等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查和评价,将学生每学期的等级记入学生思想素质档案,客观地记录学生发展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形成过程。

可见思想品德教学进行动态的全过程评价,既便于学生了解自我的学习、表现状态,做到自勉、自励,也便于学习小组成员间相互学习、相互督促;不仅有利于充分利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育的资源,优化课堂教学环境,促进认知与情感双赢发展,更能充分彰显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陈玉琨:《教育评价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