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几何教学研究

初中几何教学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几何教学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几何教学研究

初中几何教学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立体几何;新课程标准;教学研究

一、教学实录

(一)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对课标和教材所作的研究

为了更好地组织实施好高中立体几何初步的教学,我们高二数学备课组成员以问题为载体,主要对如下课题进行了研究:(1)新课标中所提倡的教育理念是什么;(2)新课标与原来的教学大

纲有什么不同?(3)新教材中立体几何的教学内容包括哪些,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是如何展开和深入的,它所需要达到的三维目标是什么?(4)新教材与旧教材比较,在内容和结构特征上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这样变化,它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5)如何把握立体几何初步的教学难度?

(二)立体几何初步教学实际上所花费的时间及其原因

包括考试在内,完成立体几何初步教学,我们一共花了26课时,比课程标准的要求多了8课时,其中的主要原因有:(1)学生基础薄弱;(2)教科书整体编排内容容量大;(3)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达不到应有的要求,我们只好增加课时,稍微放慢了教学进度,尽可能让每个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和乐学。

二、教学体会

通过对立体几何初步的教学,研读新课标和新旧教材的如下对比,我们发现新课程中立体几何初步的内容相对于旧教材这部分的内容发生了如下变化:

(一)布局调整

旧教材立体几何内容只有一章,分为:一是空间直线和平面,二是空间向量,三是夹角与距离,四是简单多面体和球。新课程中将立体几何分成两部分:一是《必修2》,包括两个内容:简单几何体和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二是《选修2-1》中的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二)新增内容

平行投影、中心投影、三视图。这些内容与义务教育阶段“空间与图形”中的“视图与投影”紧密衔接。

(三)删减内容

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多面体及欧拉公式。过去“三垂线定理”是整个立体几何内容的一个典型代表,处在整个立体几何知识的枢纽位置。在新课程必修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到“三垂线定理”,但在选修2-1“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中提到“能用向量方法证明有关线、面位置关系的一些定理(包括三垂线定理)”。

(四)突出内容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突出了利用空间向量知识解决求空间角、空间距离、证明平行与垂直的问题,明确了对传统几何的向量化思想。同时也体现了解决问题方法上的灵活性,重点让学生掌握向量代数法,同时也兼顾传统几何综合推理方法。

根据新课程的特色,我们积极探索和实践,转变教学方式,努力实现新课程理念和编者的意图:

1.认真研读课标,站在一个整体、全局的高度把握好教学的深浅度。

2.在立体几何初步的教学中,注意利用学生身边的实物模型进行教学,遵循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强调平面问题与空间问题之间的互相转化方法和思想。

三、教学反思

(一)经验教训

1.取得的经验

(1)备课时,认真研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有关数学2的相关内容,做到心中有课标,以课标审视教材中所提供的素材是否符合要求,是否需要更换,即树立起正确的教材观: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在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上,大胆突破小节与小节之间的框架结构束缚。如在“1.1.1柱、锥、台、球的结构”和“1.1.2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中,我们是这样安排课时的:第1课时安排学习“柱、锥的结构特征”,第2课时安排学习“台、球和简单体的结构特征”。

(3)抓住内容的本质和重点,有的放矢地授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如“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大部分学生在初中学过这部分知识,因此在教学时,前部分的内容主要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学习,后一部分的内容则可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教师给予检查反馈。

(4)在“第二节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中,注意利用学生身边的实物模型进行教学,遵循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强调平面问题与空间问题之间的互相转化方法和思想。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学上,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5)学习掌握使用信息技术处理问题的方法。对于教材中的一些问题,如果只靠学生的凭空思考,许多学生是无法解决的。为此,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教具方面,注意黑板、实物模型和多媒体三者之间的合理相互配合使用,发挥各自的优点。

2.应吸取的教训

(1)在“柱、锥、台、球的体积”这一小节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把重点放在公式的推导,而不是公式的使用,使本来应用2课时完成的教学任务,实际用了3课时。今后在教学中,对公式的推导,只需让学生了解公式推导过程所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即可,重点应放在公式的应用上。

(2)由于课时少、内容多,教师的教学在赶进度,没有足够的时间训练学生的几何逻辑推理能力。导致学生对立体几何的证明会而不全面。在今后教学中加强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重点放在几何语言叙述的规范上。

通过立体几何初步教学,我们认为立体几何初步从编排的内容、结构和设计等方面是比较科学、合理的,能很好地体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理念。但我们认为课程标准在课时安排上欠妥,主要反映为:没有考虑到江苏省各地教育水平的差异,硬性规定为18课时完成教学,实践证明立体几何初步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与规定的18课时产生的矛盾比较突出,普遍感到时间不够用,弹性差。我们建议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一刀切,应充分考虑到数学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以及江苏省内各地教育水平的差距性。为此,我们认为立体几何初步的课时安排应为每周5课时比较合理,给教学留有一定的弹性。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初中几何教学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工基础;研究性学习;探究;创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它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为了能切实转变课程的功能,新课程在高中阶段设置了研究性学习必修课程,每周为三课时,以充分体现该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于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它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需要解决的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达到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下面是笔者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尝试研究性学习,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结合教学内容,设置研究课题,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采用的是“灌”“输”,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接受现有的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学习兴趣可言,因而也就别谈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培养。为了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一改过去教师讲、学生听、记的模式,采用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获得真理”的乐趣。如在学习电阻串并联知识时,我让学生根据所给电路,通过自主学习、分组讨论的方式归纳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课后布置这样一个课题:如何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来扩大电表的量程?要求:(1)明确扩大电表量程应确定哪些数据?(2)如何确定这些数据?(3)实际用电表与你所计算的理论数据是否相符?为什么?(4)你能否制作一电表(可能的话)?并用所制作的电表进行测量?(5)如何尽可能地减小测量误差?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先让学生初步明确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为后面放手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做好准备。当学生在近一周的准备、实施、讨论、查阅资料、教师指导等这些工作后,进行分组总结时,每组的总结报告都很精彩,其中第三组还制作了一只直流电压表。虽制作粗糙、精度不高,可它是一只实实在在的电表,当拿到总结会上时,其他组同学的羡慕之情,还有第三组同学的自豪之感,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二、结合学科特点,设置研究课题,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电工基础是基于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很多概念、规律都与实验有关。课堂教学中若能正确、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化解难点、理清思路,更好地掌握概念、规律等。如在学习楞次定律时,由于该定律在本章中是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内容,从多年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不易理解定律的含义,特别是不易理解定律中“阻碍”这两字的含义,因而也就不能很好地应用定律去解决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我在教学中改演示实验为学生探索性实验,通过学生的探索、讨论,并逐步弄清以下一些问题:(1)电流流入方向与检流计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2)磁铁插入(或拔出)的快慢与检流计指针偏转角度之间的关系;(3)通电线圈插入(或拔出)大线圈时检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4)由磁铁改铁棒,看检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等。当然,实验中还应时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同时要求学生结合所产生的实验现象,并根据前面所学知识加以判断感应电流与磁场变化之间的关系。最终让学生逐步弄清定律的具体含义。

三、结合评价体系的改革,充分突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

旧的评价体系是通过考试来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即考试分数高,被称为好学生,否则就是差生。新课程改变了原有的评价体系,它力图克服传统教育评价存在的弊端,把评价看作是促进教师改善教学,促进学生改善学习手段,使评价完全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即从“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出发,努力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而研究性学习过程正是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它只重过程而轻结果,通过学生平时的“所作所为”来综合评价学生。而平时资料的积累,我们是通过“成长记录”的方式,记录下学生自己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操作步骤、与人合作和交流的过程、就某课题在实施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及进行这一项活动的心得体会和有待改进和提高的方方面面或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等。

初中几何教学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外合作班 德语基础课 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高校和国外先进办学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日益紧密,我国许多高校都开设了中外合作专业,办学模式以3+1为主,即在国内学习三年,国外学习一年。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采用中德两国高校和机构联合培养,在国内的三年学习中,把德语作为第一外语,汽车服务作为专业,培养既懂德语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有着良好的就业前景。作为德语基础课的老师,如何搞好前两年基础阶段的外语教学工作,对学生顺利毕业或今后去德国学习都有重大的影响。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中外合作专业德语基础课教学的特殊性,提出了解决办法。

一、中德合作班德语基础课教学面临的挑战

1.教学对象

第一,作为地方高校,本地生源占绝大多数。据笔者观察,部分学生在没课的时候经常回家,很少留在学校图书馆或自习教室,对需要课外自主进行的德语训练表现不够积极,真正放在学习上的时间不多。一位男学生坦言,他每天打游戏到12点左右才睡觉,而同寝室的同学几乎都是天天如此,而一位女学生竟因为想周一返校,来不及上周一早上的课,而想掉换班级。

第二,中外合作专业的同学有相当部分不是第一志愿选择这个专业,而是通过调剂过来的。由于本专业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所以在情绪上难免有点不情愿,学习动力不足。德语基础课作为外语的入门课,是从零起点开始的,一旦把这种情绪带到课堂,就会对今后的德语学习产生排斥、抗拒的心理,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2.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安排较少。德语基础课由于从零起点开始,要达到三年后出国留学所需的学时数量和语言技能,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公共英语课,课时比较多。以大一为例,每周8节,一学期总课时达到150课时,这样在前四个学期,也就是基础阶段学生可以上到600个学时的德语课,但要达到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中等水平是不够的。以在欧洲许多国家承认的德语语言大纲中的中级B2的听力能力和口语能力的标准为例,学习者能够听懂以日常生活为主题的多数谈话及有关本专业的比较长的发言或报告的主要内容,能够清楚、详细地谈论很多一般性的观点或当前话题,阐述的观点语汇丰富(王京平,2005)。一般中国学生要强化德语800-1200学时后才能达到中等德语水平,这在我国高校普遍压缩学时和学分的大环境下是不太现实的。此外,中外合作专业的同学有应试压力,即要求在第四学期相当部分同学通过《全国大学德语四级考试》。而这项考试和《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一样,包括听力、阅读、写作、选择等,对于零基础、处于基础阶段的只学了四个学期德语的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难度。而且由于要准备《全国大学德语四级考试》,教师必然会随着这根指挥棒,强化词汇和语法,忽视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第二,教材问题。如今市面上关于学习德语的教材繁多,大多把德语作为第二外语自学或以留学德国参加“德福”考试为目的的教材。而且很多缺少系统性和全面性,很难兼顾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笔者所在的专业主要采用的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大学德语》,后改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大学德语》。这两套都是针对德语专业本科生的基础阶段教材,也是教育部推荐的重点教材,内容详尽,练习繁多,加上配套的《练习手册》和《听说训练》,需要学生对德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每节课后都需要掌握词汇,模仿句型,整理语法,学习任务的繁重容易使他们产生畏难情绪。

第三,师资问题。如今,承担基础阶段教学任务的主要是教学经验并不丰富的青年外语教师。其中很多是一毕业就走上讲台,以前并没有系统学过教育心理学或外语教学法,基本是自己摸索教学方法、边教边学,缺乏一些老教师指导性的带教和帮助。

第四,教学辅助手段。外语教学是一门实战性和互动性很强的一项活动,需要教师使用除单纯话语外的其他的教学手段,如音乐、图片、视频等多种多样的刺激,激发他们对德语学习的兴趣。少数学生在大一对德语学习兴趣浓厚,但到了大二就觉得枯燥。原因在于大一的语言材料中对话多,易于活学活用,而且听力内容简单,让学生有不断学习新东西的成就感。而大二的内容以长篇课文为主,词汇量大,不容易马上口头运用,加上语法内容日益复杂,把重点放在此类词汇语法学习上,学习兴趣下降就不难理解了。如果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3.英语学习对德语学习的影响

首先,英语和德语同属于日耳曼语系,两者在词汇、语法都有相似之处,如good-gut,god-Gott等,有扎实英语基础的学生能够较快掌握德语语言知识有一定好处的,但很多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接触英语,英语的语言现象已经在他们脑海中根深蒂固。如果教师和学生都过多强调其相似性,而忽略两者的不同性,学生容易拿英语现象套在德语上,反而很难掌握德语新知识,以致练习德语口语时,没几句话就蹦出英语,写文章记不住德语词就用英语代替。

其次,由于学校把四级考试和毕业时的学位挂钩,一些德语基础本来就不扎实的学生眼看通过德语四级无望,干脆放弃德语,转而集中精力准备英语考试,希望借此顺利毕业,这样当然影响他们的德语学习效果。

以上笔者从三个大方面指出中外合作专业德语基础课教学面临的挑战,下面谈谈针对这些挑战,我们可采取应对措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二、如何应对德语基础课教学的挑战

1.培养学生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

虽然高校中外合作专业的学生都经过了高考的严格选拔,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对于一门即学即用的语言类课程也有浓厚的学习热情,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拥有学习外语的良好习惯。而且如果一开始并没有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那么今后深层次学习和交流时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对于“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培养也会举步维艰。(胡凯,2004)。

要突击提高外语水平效果不明显,但如果一段时间不听、不读外语,很快就会变得生疏。德语也是这样,由于德汉两种语言差异太大,几乎没有任何相似性,如果平时不有意营造外语听说读写环境,就会很快遗忘。要克服这种差异性,培养德语语感,德语专业学生就必须勤练,坚持不懈地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循环复习已学知识,具体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第一,要求并督促学生进行早读,背单词,背课文。早读可以让学生提前进入语言环境,通过早读复习已学语言材料,纠正发音并培养语感。背单词和背课文比较机械无趣,但外语和其他专业不同,仅仅记住语法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相当熟悉,直至背诵下来,才能做到脱口而出,流利表达。如果不背诵课文,而完全套用已理解的德语语法框架组织句子,则不但不流利,听起来也不地道。所以背诵是强化记忆、学好德语的必要的基础。

第二,培养学生的开口能力。大学生都是成年人,自尊心强,接触德语这门新语言时,常常不敢开口,害怕讲错,对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口头练习的机会,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障碍。要鼓励他们多说,而不是马上纠正他们的表达错误。此外,让他们在课外结成两人组的“对话伙伴”,练习用过学过的内容,谈论身边的事物,最后用书面的形式把对话内容记录下来,长此以往,就不会出现已经学过了两年德语,见了德国人只会自我介绍的尴尬了。

第三,借助多媒体手段,引导和鼓励学生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主要应用于课堂外。要想让学生在课堂内积极主动地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教师应当在课外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助学课件。在开始一个主题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与主题相关的网站,引导学生上网查询,下载生动的、真实性强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并鼓励他们进行归纳总结及课堂展示。

通过这样的课外引导,使课内教学内容与课外文化信息成为教学目标的共同媒介,使语言学习和社会生活相沟通,延伸课业内涵;使学生认识到外语学习不仅是课本上的文体、句型和词汇学习,更应该是自己积极主动探索、认识世界的学习(王春花,2008)。

2.教学方法和模式的转变

要取得良好的德语教学效果,需要学生的配合和执行,但更重要的是要采取科学和恰当的教学模式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为“教”的主导,教师要从单纯的语法、词汇知识的传授者转变过来,必须围绕“学生”这一中心设计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营造教学环境,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监控者、解难者和终身学习者。

教师可以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减少语法,注意听说。传统教学是读写在先,听说辅助。教学时一方面要吸取传统教学法的长处,平时语法讲解时一定要概念清楚,脉络分明,但同时要避免较难掌握的、用途不多的语法,如虚拟语气,也不要把过多精力放在大量语法练习上。因为一些语法练习带有应试性,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语言水平。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一部分学习精力放在听说上,明确听说和读写一样重要,带头在课堂上尽量全用德语上课,并同样要求学生只讲德语。

第二,强化德语,弱化英语。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要过多使用英德对比,强化相似性,而应该指出差异,并提醒学生加以注意,让学生从母语思维中直接加入德语,而不要加入英语这个中间语。笔者就尝试在上课前让学生先听一首德语歌曲或者一段谈话录音,在听觉刺激下积极思维,由汉语过渡到德语,而不一定要就听力材料提出相关问题。总之,教师要尽量创造德语的语言和文化氛围,避免学生以英语作为替代语。

第三,广泛提高学生学德语的兴趣。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可以多角度地介绍德国的音乐、文学、工业、宗教等,让学生全方面地了解德语和德国国情,使他们产生了解德国的强烈愿望。这一愿望会激发他们学习德语的热情。当然这样的教学不能拘泥于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而要利用多媒体、语音室、德语角,甚至德语晚会等多种教学辅助手段。

第四,对教材进行调整和补充。目前中外合作专业使用的教材都是德语专业本科生的教材,注重翻译和书面表达,而工科专业学生,如汽车技术,需要掌握一些科普类和汽车类专业德语,以便在大四去德国能和那里的技术老师交流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完全照搬原有的教材内容,而要删除一些偏文学的课文,加入一些科普类或科技类德语,强化一般性话题的口语应用能力,使学生顺利适应今后在德国的学习培训。

中外合作专业的德语基础课教学以培养德语应用型学生为目标,目的是使他们顺利适应德语国家的学习和生活。作为一个新兴的办学模式和小语种的教学,其有一定的教学难度和特殊性,可供借鉴的教学模式和实证研究不多。本文仅作抛砖引玉,期待德语教师同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胡凯.德语专业本科一年级交际教学法实施初探[A].桂乾元,日耳曼学论文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王春花.英语专业综合英语“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探讨[A].程虹.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创新[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初中几何教学研究范文第4篇

一、几何画板概述

几何画板是一种新兴事物,其实质为几何操作软件,可应用于数学、物理等各种领域中,它深深地影响着日常生活。当前,几何画板具有众多功能,例如,平面操作、图形测量、转换与计算等。而几何画板教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动态性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以几何与函数内容为主,学生通常因无法准确想象图像转换后形态,进而减慢了教学进度,阻碍了教学活动的开展。而几何画板凭借自身的动态性,可有效弥补上述问题,通过动态画面展示,可简化教学活动,便于数学教学的开展。

(二)便捷性

几何画板属于现代化图形软件,与其余软件相同均具有便捷性,可辅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几何画板也随之进一步发展,便捷性更加突出,且操作简单。几何画板的应用可为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提供便利,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一)辅助数学教学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几何画板的实际应用,创新了数学教学方法,增加了数学教学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可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数学知识,有效解决各种重点与难点问题,寻找最佳解决途径,学会解题策略,明确问题本质。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发挥着辅作用,有利于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几何与函数是初中数学的基本内容,相对抽象,且比较枯燥与单调,若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则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非常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反感与排斥心理。而几何画板直观、形象,可从视觉层面给予冲击,给学生营造一种全新的、更加深刻的体验,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简化数学知识,变抽象为具象,为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刺激学习兴趣,锻炼想象能力。例如,在讲授轴对称图形时,虽然学生可快速理解概念,但是无法准确判断,对于翻折后图形一般比较模糊。在本节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几何画板,将某一图形顺着直线进行翻折操作,向学生展示直线两侧互相重合的部分,通过直观展示,锻炼了想象能力,也可让学生初步判断常见图形,进而深刻理解轴对称图形。

(三)在探究式学习中的应用

新课标中着重指出:在教学活动中,应着重培养自主探究与动手操作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应让学生全面参与教学活动,自主思考,积极获取数学知识。学生借助几何画板,围绕数学问题开展探究实验,通过探究活动不断挖掘新知识,检验相关结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这既能加深学生的记忆深度,增加掌握的深度,还可获得与自身相适应的学习方法,挖掘潜能,强化创新意识。例如,在讲授“圆周角”这节内容时,为让学生正确区分圆周角与圆心角,掌握这两个角之间的关系,借助几何画板画出一个圆,并在圆上标出一个圆周角和一个圆心角,且这两个角有两个公共点,分别测量出这两个角的实际大小,然后让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进行探究:若移动圆周角的中间点时,这两个角的具体变化;若移动其中一个公共点时,两个角的变化及其数量关系。通过此探究为后续定理学习奠定基础。

(四)在合作式学习中的应用

近年来,几何画板被大面积应用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初中数学教师借助几何画板来讲授函数以及几何图形等内容,学生依托几何画板明确数学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方法。合作式学习作为一种现代学习模式,有利于对数学问题的深入探究,并可有效解决各种数学难题,通过探讨与研究,逐步挖掘数学本质,不断总结,最终实现共同进步,真正学会数学知识。

三、几何画板应用于数学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初中几何教学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数学基础模块;整合构架

一、对于数学教学的有关内容在整合方面的基本理解

数学教学有关内容的整合就是在传统教学体系的相关基础上,对于原来存在的教学知识体系重新进行科学的整理,依照不同章节中的知识点合理地安排有关的教学内容,其跨度能够从小学之中的基本运算一直到高专乃至高职、大学方面的一些应用知识,从而形成一个具有使用性以及创意性的有关模块教学体系。而在课程整合方面的宗旨,就是将不同章节或者是不同学科需要用到的数学知识点合理地联系到一起,从而减少知识的重复以及分割,进而有效地避免教学课时的缩减以及知识量增加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对于数学学习有关内容的整合一定要重视知识之间的相关性。相关的课题组认为:我们所学的知识在大脑中并非是简单地进行堆积与叠加,而是凭借着某种特殊的结构进行储存的。学生了解以及学习数学知识的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知识构建的相关过程。这些知识是以关键概念有关的网络结构为中心而组成的,所以,对于数学教学来说,一定要把握好网络主干,并经过教师以及学生共同进行研究来促进学习。

二、数学内容整合的有关实践

对于各章知识之间的整合,一定要注意各部分相关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的共性,把一些互相有联系的知识进行整合,从而使其形成各个相关的知识层面,不仅自成体系,同时又相互依托的有关知识体系模块,进而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实际效果。

例如,对于不等式、函数以及直线方程有关抛物线方程方面的整合。

在传统教材当中,这些知识都是各自独立的章节,对于不等式以及不等式组的有关解法,尤其是二次不等式按照判别式三种具体情况的讨论,再凭借移动图像观察的有关抛物线和x轴交点的实际变化,学生非常容易理解。所以,将一次、二次不等式的相关解法放到一次函数以及二次不等式性质的有关应用里,切实体现了在数形结合方面的思想。

将直线方程的有关知识引入一次函数定义里面,将函数解析式以及直线方程、直线方程斜率以及函数的单调性合理地整合到一起,将二次不等式之中的最值、单调区间以及抛物线中的定点、性质合理地整合到一起,从代数以及解析几何两种角度来了解直线、抛物线,能够深化学生对于知识联系方面的理解。

三、对于中职学校在数学基础方面整合模块的反思

1.对于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能够促进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对数学教学进行内容整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潜能,进而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出主体作用,为学生能够进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数学教材在内部知识方面的整合,是以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有关形式来学习的,重视学生所具有的知识基础,了解学生自身的认知规律,从而帮助学生可以直观形象地吸收知识、理解知识;凸显出知识骨干,帮助学生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好有关知识;总结出以专业知识作为背景的相关数学问题,使学生能够更加自觉地进行数学模型的探究,同时也深化了对有关专业知识的认识以及理解。

2.对于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能够推动课堂教学转型

对于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能够推动教学由“教的课堂”转变成“学的课堂”。相关的教学内容和专业知识、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等都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如今的数学教学更具有实践性、生成性以及开放性。例如,走进有关企业,在实际的情境之下进行总体估计、产品抽样以及样本分析。教学内容的相关整合极大地推动了数学课堂教学在创新方面的发展进步。

3.对于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推动了教师专业的快速发展

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对相关教师提出了更具有挑战性的要求,促进了有关教师在专业水平方面的进步。数学教材在整合方面要求相关的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规律,认识到数学教材具体的结构体系,利用系统论的有关观点对教材进行重组。教师在对教学内容整合的有关教学中,依照以就业为具体导向的根本理念,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而构建现代的学生观、评价观、教育观以及教学观,使师生之间构建平等、民主的关系,进而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以及和谐、高效的教学效果。

数学教学有关内容方面的整合模块是对专业需求以及学生实际学习方面的一种尝试,对于整合的有关原则、操作、理念以及方法等相关方面一定要不断地进行探索与研究,从而在职业教育的有关课程改革中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数学教学之路,进而在实际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生涯、专业能力以及就业能力等诸多方面发挥出高效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