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商业发展前景

社区商业发展前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商业发展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区商业发展前景

社区商业发展前景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区商业 发展前景 发展现状 发展思路

进入新的世纪,北京在各方面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特别是入世申奥的成功给北京的零售业带来的发展空间已显现出来,但同时也使北京的零售业竞争更加激烈化、范围更加全球化。如何应对如此变化的市场形势,迎接国际商业资本的挑战;如何使北京商业跟上时代步伐,能快速、稳定发展;如何满足人们更多、更高的消费需求。由此,研究探索北京社区商业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社区商业的发展前景

社区商业是以一定居住地域为载体,以便民利民为宗旨,以不断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为社区居民提供日常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属地型商业。随着北京城市的不断发展,新型的社区大量涌现,面对新的需求,应有定位准确、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社区商业,这对促进地区经济增长,适应消费观念的变化和扩大内需,应对国际商业集团的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区商业是综合消费的有效载体。近年来,北京商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在流通规模、设施建设、经营管理和效益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提高,对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城市住宅建设的快速发展所需求的配套面积增加和以城乡居民收入稳定提高为基础的多元化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商业的发展要跟着需求走。消费的革新,需要新的商业形式来承接,而兼容了先进的商业业态、完善的商业组合、优美的购物环境和周到细致的服务的社区商业,恰好迎合了城市居民这种需要。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未来的10年中,我国社区商业的消费将占全社会商业零售额的1/3。2002年上半年以来,全国社区商业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业界的普遍关注。仅上海市社区商业的零售额就达到了600亿元,占全社会零售额的30%;在北京,2002年上半年就有17家营业面积在500平方米的商业企业走进社区。我市居民的消费方式已越来越倾向于方便、快捷,“就近便利”成为消费者的首选。现在北京销售增长率最高的商场不再是那些闹市区的巨无霸型商场,而是一批社区型商场。社区商业已经成为服务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需要大力推进社区商业发展。

社区商业是现代人购物的重要场所。社区商业是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现代商业经济和房地产的高速发展,社区商业已被提到一个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社区商业既是现代城市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对于居住区和郊县城镇,社区商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市商业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方面。北京市商务局了《2005年北京市流通业发展分类指导目录》(即“商业白皮书”)。在这份白皮书中,社区商业被列为北京市未来商业发展和吸引投资的重点之一。社区商业的兴起与发展,极大地方便了百姓的生活,人们可以不出社区便可得到生活的享受。社区商业由于离消费者最近,因此它需要负责消费者所有的日常消费需求,提供必备和指导以及娱乐。

由于一些大型社区向城市周边、近郊扩展,但商业配套设施奇缺,为社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也由于交通不便利,人们对社区商业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同时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务的多种要求也逐渐显露出来。

社区商业提升房地产价值。随着奥运脚步的临近,北京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新建小区越来越多,边缘住宅不断增加,形成许多新的居民社区。由于这些社区商业配套设施不很完善,居民生活多有不便。按照《北京“十五”时期商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北京市二环路内近期不在新发展大型百货店。北京商业发展重心将向三环、四环沿线和社区转移。许多商家已开始意识到新的竞争或商业机会应在社区商业配套上,这无疑又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许多开发商、投资人、经营商逐渐认识到社区商业的潜在商机与可观利润,这无疑让商家和开发商共同振奋。

城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商业繁荣所带来的土地、房产、劳动力以及基础设施等要素的普遍升值。商业的发展对房地产业的带动作用也十分明显,良好的商业设施可提高房地产的销售价格,提升社区的档次,这已为许多新建居住区所证实。社区商业的萧条将会直接导致社区物业的贬值,给房产商带来巨大的损失。

社区商业成为新的商业增长点。据北京市建委系统数据显示,2002年北京市上半年共动迁居民2.5万户,下半年加紧“拆旧建新”,近5万户居民也在年内动迁。由于城市空洞化日渐明显,而居民就近消费习惯的形成,使中心商业街空壳化也变得越来越明显,这无疑使内城相对集中的零售业面临困难。另外,近几年迅速发展的超市、便利店取代了百货业态的一些功能,加之零售业态之间、业态之内争夺消费者的竞争越演越烈,一些精明的商家,已从大商场云集、狼烟四起的商战中转战来到社区这一平静的港湾,以寻求更大的发展。

2003年的国内零售市场,大超市、大百货、大卖场势头较旺。就在中外零售巨头纷纷瞄准大型超市、购物中心等大业态,展开激烈竞争的时候,还是有很多零售企业把矛头瞄向了社区这一新的商机。社区的生鲜超市、24小时便利店等,正以一股不可抗拒的冲劲开始抢食国内零售业的市场份额。物美、华润、金象大药房、普蓝德洗染店等一批知名品牌的连锁企业已细雨润无声般在社区悄然地扎根。社区商业已成为服务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社区商业,可以方便居民生活,同时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社区商业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北京社区商业的现状

社区是城市商业发展的重要领域,社区商业是体现流通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几年来,在社区商业服务发展上,政府和企业都做了很多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与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商业设施配套不均衡。社区商业是城市商业的基础,是满足居民综合消费的重要载体。随着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居民对社区商业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大部分城市社区商业设施配套不足,网点布局不合理,服务功能单一,不能满足居民基本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

随着中心城区居民外迁和新建居住区不断增多,城郊结合部和郊区城镇商业设施相对不足,市场空间和消费潜力都发生了变化,迫切需要配备完善的现代化社区商业来加以满足。目前我市共有2300多个社区,但整体配套分配不均,一些配套好的社区,居民可以实现就近消费,享受便利的服务;而另一部分社区配套不足,满足不了居民日益变化的消费需求。

业态结构不够合理。当前结构的不合理表现在规划的无序性,就是开发商各自为政,胡乱配套,导致重复建设。现在部分社区商铺的租金已超过租户的承受范围,房租的成本优势很难保持;商铺出售后,社区并没有具体的商业分布规划,商家无法预计他将面临的竞争态势;另外,多数房地产开发商并没有严格设计社区商铺的功能,普遍来说,商铺硬件配套较差,进驻的商家还需另外解决配套问题,商家的成本额外增加。

北京城市内部目前的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城区的商业网点过于集中,新建的城区和社区缺少合理的和必要的商业网点的配套,大型百货店过多,部分大中城市大型综合超市已经出现饱和的状态。另一方面,大量新建的社区主要是超市业态为主,而且数量不足;便利店、小型超市比较缺乏,便民利民的生活服务网点也不足;一些松散的小店小铺出售的商品种类较少,不能满足居民多方面的需求。同时,由于缺乏稳定、可靠的进货渠道,商品质量不能保证,所以难以得到居民的认同。

经营中的安全隐患。目前,一些社区商业尚处于传统开发期,社区的商业业态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诸如一些餐饮、修理等项目与居住区混杂开设,油烟噪音等严重影响着社区生活,有的严重破坏了社区环境,造成安全隐患。虽然一些新建住宅配套建设了商业设施,但存在着重房产开发、轻商业建设的现象,没有把商业提到一定的高度去考虑。

商业设施流失严重。随着北京近些年来城市建设危改力度的加大和道路的扩建,一些商业网点被拆除,造成商业网点不断流失,给社区商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部分房地产开发商或者不建配套商业设施,或者建后改做它用,导致可利用的商业网点减少。

社区商业的发展思路

“社区商业”是未来商业新的增长点。《北京市“十五”时期商业发展规划》确立未来5年商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就是将在市区和郊区城镇形成400个配套齐全的社区商业中心,使之满足迅速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

按需设置规划。规划是搞好工作的前提。发展社区商业建设,应将发展规划纳入城市总体建设工作规划中。要通过调查研究,充分了解社区商业服务资源的情况,以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特别是根据居民消费需求变化,以及社区网点数量作出总体规划。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曾告诉我们,商业经济依赖于社会经济基础生活。企业的利润本质并非来源于竞争、战略、规模、速度等,而是源自于企业持续的创造价值并满足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的需要。发展社区商业要针对各个社区不同的居住规模、人口构成、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等这几个方面来确定,不能一概而论搞一个模式。社区商业服务的对象是居民,不同社区由于不同的居住环境、不同的收入水平,往往有不同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因此社区商业不仅要满足购物,还要满足不同消费需求,能够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服务于一体,体现商业的多样性、适应性。政府应在规划上起到强有力的导向和规范作用,避免社区商业布局混乱和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适当政策扶持。社区商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市商业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方面。在西方发达国家,社区商业的发展已有数十年的历史。而在我国,社区商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社区商业经营环境,形成良性运行机制,政府部门应制定鼓励扶持政策。由于社区商业便民利民回报较低的特点,应在租金、税收等方面尽量予以优惠政策,鼓励投资者介入。与此同时,对有实力的大型商业企业集团和连锁企业,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其进入社区,发挥其品牌及管理优势,迅速带动社区商业规范化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社区商业的开发建设还可以采取其他形式,向社会公开招标,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

社区商业发展前景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任务,按照“发挥省城优势,发展省会经济”的总要求,以建设现代商贸服务业强市为目标,以发展大商贸、大市场、大流通为方向,以增强商贸服务业竞争力为核心,大力推行现代流通方式和经营业态,优化结构,扩大开放,完善政策,整合社会资源,培育发展大型商贸服务企业集团,完善现代商贸服务业流通体系,努力提高商贸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全市商贸服务业整体素质、综合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二)发展目标。到201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50亿元,年均增长14%;全市流通业实现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25.5%以上,占GDP的比重达到11.6%以上;限额以上连锁商店商品销售总额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长15.5%,年营业额过50亿元的大型连锁企业集团达到10家,其中过100亿元的达到2-3家;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5%,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有较大幅度增加,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社会物流量达到40%以上,基本确立起全省综合物流中心和全国区域物流中心的地位;流通业吸纳的劳动力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由2005年的6.6%增加到7%。

二、发展重点

(一)做大做强骨干商贸服务企业。大力支持商贸服务业的大企业,通过资本运作、资源配置等方式,实现低成本快速扩张。引导具有服务、技术和市场等优势的商贸企业,通过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做大规模,共赢发展。重视“老字号”振兴工作,重点扶持历史悠久和具有一定发展前景的著名“老字号”商贸服务企业,在体制创新、知识产权保护、融资信贷、发展环境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加快培育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商贸服务业企业集团。

(二)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发展龙头连锁企业,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提高连锁企业的规模化、规范化水平。鼓励连锁大企业借助品牌、管理、技术和网络等优势,大力发展特许连锁,实现企业规模的快速膨胀,形成以为总部、跨地域发展的大型连锁企业集团。加快发展民生需求导向的连锁经营,积极引进连锁经营总部和采购中心,推进连锁经营向多领域、深层次发展。引导和推动连锁企业拓展市场,向社区、新建居民区延伸,向县城及农村中心乡镇延伸。鼓励支持连锁企业加强配送中心建设,强化总部统一配送功能,提高统一配送比重。逐步构建起以大型连锁企业为龙头,以采购、配送、信息为支撑,业态多样、业种广泛、辐射城乡的连锁经营网络。到2012年,限额以上连锁企业商品配送率要达到90%以上。

(三)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适应经济发展对现代物流的需求,大力培育物流市场,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支撑体系建设,尽快构建起以物流园区为依托,以物流平台为支撑,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形成全省综合物流中心和全国区域物流中心及重要物流节点。重点推进盖家沟、现代、郭店3大物流园区的建设和提升,整合物流资源,提高物流业的集聚辐射能力。结合物流区功能建设,加快建设交通网络、信息网络和流通网络3大物流平台。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突出抓好10家经营规模较大、发展前景好的重点物流企业。建立现代物流业发展推进机制。完善现代物流统计、物流标准化和人才培养等物流基础性建设,及时掌握和监测分析物流业的发展和运行情况,加强宏观管理,促进物流业快速发展。

(四)加快改造提升各类商品批发市场。以推进商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为切入点,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商品批发市场体系。重点建设生产资料、日用生活品、农产品批发市场,抓好茶叶、果品、蔬菜、海鲜、服装、汽配、建材等重点批发市场的整合改造提升,进一步突出商品市场的专业特色,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提高集聚辐射能力,在沿经十路、铁路线、小清河、黄河“四沿”发展带上,重点加快建设15个有潜力做大的大中型商品批发交易市场。重点支持2-4家农产品批发市场进入全国“双百”工程行列。建设完善商品检测、统一结算、网上交易、加工服务等服务体系,逐步提升各类商品市场的现代化营销水平。

(五)构建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重点构筑农产品购销、农村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网络。积极培育发展直接为农村商品流通配送的骨干龙头企业,建立规范的配送中心,提高农家店的商品配送率,形成市、县、乡3级商品配送网络。根据国家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技术规范要求,把无公害农产品引进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扩大农产品超市经营。重点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引导城市连锁店、配送中心和超市向农村乡镇和重点村延伸发展“农家店”。建立长效机制,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尽快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到2012年,力争农村连锁超市覆盖到乡镇和有条件的行政村,村级店建设达到3000家。

(六)大力发展商务服务业。以会展业、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特色经济为重点,推进商务服务业向规范化、产业化发展,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会展业要围绕提高国际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整合会展资源,培育骨干会展企业。引导和鼓励专业市场和企业集团,以各自的产业基础和网络优势,投资组建会展经营公司。围绕电子、信息、机械、家具、食品药品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品牌特色,培育做大具有特色的展会项目,办成可持续发展的自主品牌展会。引进实力雄厚的大型会展企业落户。争取国内外行业权威机构、国家有关部门、行业协会的支持,召展引会或共同举办展会。每年争取1-2场全国性的知名大型展会在举办。进一步完善商务环境,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改善管理和服务,提高楼宇经营水平。盘活整合现有楼宇资源,推动楼宇经济上档次、上水平。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发挥各自优势,推进集购物、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特色街建设。开展创建商业名牌企业、商业服务名牌、商业服务明星推介评选活动,以特色创名牌,以品牌促特色。加大鲁菜品牌塑造和特色餐饮发展,实施品牌和“老字号”振兴战略,推进鲁菜创新。做好国家级酒家酒店和“绿色饭店”创建等级评定工作,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到2012年,争取国家特级酒家酒店达到50家。

(七)加快构建城市社区商业便民服务体系。围绕满足社区居民基本生活需要,推进实施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的社区“双进”工程和社区室内生鲜副食品市场建设。

(八)加强商贸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全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围绕提升商业聚集功能,形成与区域性中心城市总体布局相适应的现代化都市型商业发展新格局。市规划、建设部门在审批新建和改、扩建的城市大型商业网点前,需征求贸易服务业主管部门意见,必要时组织听证。对不符合我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的项目,尤其新建小区未规划预留便民商业设施的项目,市规划、建设部门不予核发规划建设许可证。城市居住区内的商业网点用地、用房以及作为小区公益性资产的便民网点,不得挪作他用。

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积极开发和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以技术创新促进管理创新,全面提高商贸服务业信息化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有关规定,市财政局要会同市国税局、地税局抓好支持连锁经营企业统一缴纳所得税、增值税政策落实;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卫生等部门要研究提出简化连锁门店注册、登记、办证手续,支持连锁企业快速扩张具体实施意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文化等部门要为连锁企业经营专营、专卖商品提供政策支持;公安部门在符合交通管理规定前提下对连锁企业的车辆提供市内通行、停靠等便利;连锁企业统一配送的除食品以外的商品,其商品质量、卫生防疫等方面的检查,原则上只在配送中心进行。降低商贸服务企业用电成本,逐步缩小服务业照明用电与普通工业用电价格的差价,2年内实现并轨。在城市改造中,涉及老字号店铺原址动迁的,原则上应原地安置。对现存的老字号商号、商标采取保护性措施,为老字号申请注册商标提供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帮助。对具有发展前景的老字号连锁企业给予支持。将物流配送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范围,给予重点扶持;所需进口设备,可按规定享受免征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优惠政策;所需国产设备符合国家税收规定的,经税务机关批准,享受国产设备投资抵免所得税的政策;现代服务业项目,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前提下,依据有关政策优先办理建设用地手续。

(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全面落实国家、省政府已出台的扶持流通业发展政策的同时,逐步加大对商贸服务业发展支持力度。市财政每年安排的贸易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视财力情况,逐年增加。支持重点龙头商贸服务业项目和企业的建设发展;支持连锁企业配送中心、信息系统建设和人才培训;支持发展一批规模较大、现代化水平较高、服务功能比较完备、能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支持发展连锁经营、社区商业服务网络、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建设;支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社区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支持“社区商业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支持一批具有做大潜力的商务服务业企业集团、服务名牌企业、老字号企业,促进商贸服务业的全面发展。

社区商业发展前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状;规模效应;对策

中图分类号:F7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209-02

连锁经营,就是经营同类商品、使用统一名号的若干企业,在同一个总部的领导下,按统一经营方针进行共同的经营活动共享规模效益。这种经营方式出现于19世纪中叶的美国。而我国起步较晚,不过目前已经有比较好的势头。如今外资的进入,使得我国连锁商业也受到了国外的“狼”的威胁,同时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样危及到传统的连锁经营。当然,要解除这种警报,我们必须仔细分析我国连锁商业的现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使我国连锁商业在竞争中站住脚。

一、我国连锁商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连锁商业以多种状态存在,如超级市场、社区便利店、综合性的百货商场、大型购物广场等,这些连锁商业发展迅速,其配送与分拨以及企业的管理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有的企业效果并不佳,甚至倒闭,这些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状,那么,我国连锁经营业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其症结又在何处?经过分析与市场的表现可看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连锁商业大多数的企业管理都没有统一的规范。连锁商业的企业在经营时都应该有同样的店名、同样的装修风格和装修样式,从同样的供货商处采购,各连锁店均采用同样的配送模式和分拨,销售时采用同样的标价,从而进行统一的规范管理。而目前我国连锁商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采用同样的配送模式和分拨,使得其销售的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得不到良好的品质保证,由于采购渠道不统一导致其进货价不一致,中间环节不一样,从而达不到进货成本的最低化,失去了连锁经营的优势。配送中心的作用也没有完全表现出来,各个连锁店在配送时,由于规模小,没有形成规模效应,统一配送率低,多数连锁经营的企业统一配送率只在50%上下,造成其内部人员分配无法达到资源最优化,其配送的运输设备也无法得到充分的使用,导致企业的物流成本较高,利润减少。

2.大多连锁企业经营中的信息系统不完备。国外很多先进的连锁企业都有自己完善的信息系统进行管理,甚至能实现单品管理,能随时了解自己企业经营的状况,随时知道哪些商品是需求量大的,销售速度快,哪些商品容易滞销等,当然也能随时了解自己企业随时随地的销售收入,从而毛算出自己企业的利润等情况。而目前我国连锁经营的企业对这样的信息系统使用和管理不到位,虽然有的大型商业已经投入运营,但是还有很多小型的连锁商业并没有使用,还没有达到普及的效果,全靠人工完成会产生人工的误差,不能迅速地采购和补货,易使进销脱节,有的消费者想买的产品却买不到,导致顾客减少,效益降低。

3.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市场尚不完善,经营中会存在不规范现象,同时各连锁商业所售卖的商品也存在品种不齐的问题。我国目前很多连锁经营的企业在布局自己的网点时,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往往同一个经营商圈重复布局多个网点而形成自己与自己竞争的局面,竞争中又往往利用低价竞争,减少了企业的利润,没有根据企业网点周边购物环境、消费者消费习惯、消费水平进行相应的定位,而是统一布局相同的商品,导致品种单一,并不一定符合此网点购物者的要求。比如说,如果一个消费者准备购买300多元的东西,他可能会在一家店购买200多元的,然后到另一家店购买100多元的,这需要到多个店去完成自己的购买行为,而如果这个企业所经营的连锁店商品种类齐全,他就无需再到别的店进行购买,为这个消费者节约了时间,同时也为这个连锁经营的企业带来了利润,那连锁企业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我国连锁商业这种品种不齐的现象是不容忽视的,而且,经营者们不懂得调查市场,看消费者需要的是什么,这种现象导致企业的效益大大降低,乃至会使那些因以前在该店里没买到想要的东西的消费者不再踏入该店,从而永远失去这个顾客。长此以往的话,就会流失很多顾客,企业损失就大了。

4.连锁企业不重视人力资源的引用和开发,导致企业内人才缺乏,素质堪忧,同时又缺乏优质的经营理念。我国目前大多连锁企业的管理人员主要是从原来的副食店、百货市场转移过来的,给人的感觉就是换汤不换药,只是换了一个门脸,其内部依然延续着原来那种传统的管理理念,缺少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另一方面,连锁经营发展迅速,尤其目前很多国外先进的大型连锁商业的进驻,导致我国连锁企业措手不及,无法与其进行竞争。因此,企业必须针对自身目前存在的人才缺乏的情况进行专业的培训,使管理人员掌握先进的管理技术并能灵活应用各种先进手段管理自己的企业,同时要树立“以顾客为导向”的服务性宗旨,为自己的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消费者是企业的利润来源,那么企业就应该有时刻准备为消费者服务的理念,为顾客提供一站式服务,使其进入购物场地时就一次能将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全部购买完成。目前很多连锁企业没有自己的经营理念,无法与同业竞争,更别说与国外先进企业竞争。经营理念其实就是企业的生命线,要使企业生存下来,这条生命线就必须存在,否则将被淘汰,这个社会只有生命力强的企业才会生存下来。

二、我国连锁经营的发展前景

虽然存在这么多问题,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连锁经营也有了更好的发展前景。

1.加工生产水平提高,连锁经营商品种类增多。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物流的发展,使得我国连锁商业的经营资源配置也逐渐往好的方向发展。这就为连锁企业经营品种齐全提供了条件,理所当然地顾客就有更多的商品种类可以选择。

2.资源的配置更加优化和合理,竞争方式将改变。目前有很多的外企进入我国,由于合理的分工与协作,从而使资源合理配置,但是,竞争对手的强大,使我国连锁企业不得不去应对,竞争也就更加激烈了。连锁企业的竞争不再局限于价格的竞争,同时会根据消费者购物的体验出发进行竞争,从顾客需求出发,尽量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包括齐全的商品品种、舒适的购物环境、可心的服务态度等。

3.管理人才的竞争将成为连锁企业竞争的核心。连锁超市企业管理中,其先进技术需要人掌握,管理理念需要人传播并深入人心,这就要求企业要有优秀的人才,人才的竞争成为所有连锁企业间竞争的核心。懂经营、懂金融、懂法律、懂现代管理技术的专业人才,将受到各个连锁企业的青睐。

三、我国连锁商业企业发展对策

以上所述,我国的连锁企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同时又存在很多的问题,这要求企业不断分析问题,想出对策,趋利避害,迎接挑战。

1.加大法制建设,规范市场行为。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竞争中的大国,企业的商业经营行为必须符合国际规则才能与外国的连锁企业进行有序有力的竞争。企业经营不能随心所欲,需要有一定的规则,这就要求政府建立严格的市场规则,将有利于企业与外国企业竞争的法规以及符合国际规则的政策上升为相应的法律,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对连锁企业的市场行为进行有效的检查与监督,同时,企业也要加强自律,促使整个连锁商业市场往规范化发展。

2.对人才进行培训与培养,提高企业竞争的核心能力――人力资源的竞争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企业需要很多既懂国际惯例、国际规则,同时又能进行经营与管理、能把握企业自身竞争能力的各种经营人才。企业自身就得进行人才的储备与培养,进行专项培训,学习外国著名企业的经验,开展国际法律、国际规则、现代经营与管理等专项业务培训,全面学习和掌握国外先进的营销理论与经营管理的手段,不断提高我国连锁企业的核心能力――人力资源的竞争能力。除此以外,也要对管理人员以外的其他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其素质。

3.进行差别化经营,丰富商品品种。由于我国目前很多连锁商业还停留在社区超市,以经营日用品为主的较低级的模式,那么随着目前各大型生活社区、大型商圈的出现,有利于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以日用品为主的超市已经不适应大型社区、大型商圈的需求,这就要求连锁企业要不断地为消费者提供各类商品来满足其需求,要根据连锁企业周边的环境、周边消费者的状况进行差别化经营,丰富商品品种,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利润,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4.抓紧建设现代物流业和信息业。连锁商业的发展与现代物流业是紧密相连的,我们要抓紧建设与我国连锁商业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业和信息业。现代物流业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蓬勃发展,连锁经营者应该依托电子商务的发展中的物流业来开展自身商品的物流,向现代物流发展,甚至依托第三方物流完成自身商品的分拨与配送。同时,通过完善自身的信息系统和网络,将企业的各个环节、各个分店都连接起来,从而进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

5.进行条块分割,创建大型连锁商业。规模化是连锁经营得以生存的前提,进行条块分割,创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大型连锁商业。但是,不能盲目地为了自身规模而仅从量上增加分店的数量,而应该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可以以加盟、直营、投资等各种形式进行条块分割,从而将各种小型的业态联合起来,实现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创建大型连锁商业。

6.注重管理。企业要有自身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必须强化管理系统,进行规范化管理。当然,这绝对不可能有一个标准模版,企业只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管理标准,强化企业自身的理念,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

综上所述,我过连锁商业发展还是有很好的前景的,连锁企业应该分清利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企业的情况,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制定一定的目标,按照计划朝着自身理想的目标,一步步地奋进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蒋丹.中国连锁经营需要联合创新――访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J].经贸导刊,2001,(04).

[2]郭华.目前连锁经营存在的问题剖析[J].商业研究,2010,(17).

社区商业发展前景范文第4篇

明年供应量减少

商品住宅供应将会减少。上海2004年土地供应相对紧缩,1~9月均没有商品住宅用地推出,土地供应的断档将使2005年商品住宅供应量减少。不过,2004年10月上海第3号土地使用权出让公告推出大幅住宅用地,显示政府正在利用市场机制,通过恢复土地供应的方式,使房地产更加健康发展,避免未来市场供应出现断层之局面。

从区域来看,市中心仍然被看好。由于可供开发土地日趋稀缺,市中心供应量明显不足,预计2005年上市新盘仍然不多,而市场需求却一直处于增长状态。

古北区域值得关注。古北一期作为上海的成熟高档社区,周边配套完善,交通方便,一直倍受购房者关注。2004年以来古北二期后续楼盘的陆续面市,古北区域在2005年仍将会有不俗的表现。

浦东交易仍将保持活跃。虽然受宏观调控影响,2004年浦东市场波动较大,但成交仍然很活跃,预计2005年浦东仍将保持活跃态势,其中世纪公园南板块、陆家嘴滨江地带、联洋社区、碧云社区四个板块仍将是浦东楼市的热点区域。

五大板块成热点

中原地产:2005年上海大致有以下几个板块成为楼市亮点。

五角场板块:建设中的五角场三大商业项目再加上现有的4.5万平方米商业面积,数年后总面积将达40万平方米。随着外环隧道大连路隧道的竣工通车,以及规划中或者已经动工的北外滩开发、翔殷路隧道、崇明岛越江工程等建设开工,其发展潜力比徐家汇有过之而无不及。

真如、万里城板块:作为上海西北城市副中心的地位,将长期影响和提升周边地区的住宅发展。真如区域的铜川路、兰溪路曹杨路规划建成商业文化中心,总建筑面积103.9万平方米。加之轨道交通、中环线及家乐福的相继落成,将带动周边地区的房产市场。

七宝、七莘路板块是闵行区提升城市景观建设“一线四点”重要实事工程之一。七宝是依托古镇七宝镇发展起来的大型聚居区,目前已经形成一个具有功能聚集性(住宅、商业和服务)、配套设施超前、文化宽容性和国际化生活交汇共生的社区空间。

此外,随着北外滩、世博区域等规划建设的落实,北外滩板块、世博板块等同样值得关注。

人才引进需求增

上房置换:2005年上海楼市建造数将会减少。明年是外资进入上海楼市关键年。有鉴于汇率的提升不是一步到位,只要有松动,进入将更为汹涌,CBD房产是外资停留的最佳点。

上海世博会召开需要引进的大量人才以及由此引发的上海人口热,流动人口剧增后使上海楼市的需求量进一步加大。

向多元市场扩散

新汉业不动产:2005年楼市热点将从一元住宅市场向住宅、办公楼、商铺多元市场扩散,形成多个投资热点。

在经过3年的高速增长后,在宏观调控和第一拨市场消费能量已释放的影响下,市场进入新一轮能量积聚阶段。

社区商业发展前景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养老产业 人口老龄化 医养结合

一、步入老龄化时代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1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5.5%,养老金领取人员超过2亿人。老年人口总数还将进一步增长,到2025年将超过3亿人,2040年将达到4亿人。我国正在迅速地走进老龄化时代,养老产业正在成为一个新兴产业,经历了最初几年一哄而上的养老地产开发之后,目前大量民营资本开始了以服务为中心的养老产业布局。

二、中国养老产业发展趋势

(一)前景广阔

养老产业的发展,有助缓解老龄化让中国面临的发展与民生的双重压力。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一个典型特点是“未富先老”,另一个是人口结构的“畸形”。因此,推动发展老龄产业,缓解未来护理服务人力资源紧缺状况,已成为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主要思路。

养老形式主要有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三种。社区养老,就是把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集中在社区,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向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自从2013年国家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以来,进入养老领域的产业的资本总量超过2000亿元。另有数据表明,90%的老人未来将选择居家养老,7%由政府支持的社区养老,3%则选择机构养老。所以居家养老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市场。

这个领域缺乏能把资源完美整合配置的细分龙头。“养老”是一个横跨金融、地产、休闲服务、医疗卫生、轻工业等行业的新兴的投资方向,现阶段基本以政府为主导,整体业态处于“小而散”的格局。所以,养老产业将经历小微分散、细分龙头、横纵整合、垄断竞争四大阶段,或将随着老年人口规模增速的变化,在2030年左右进入成熟期。

(二)大量民间资本涌入

1.保险企业成养老产业的一大主力。泰康人寿投资20多亿建立了北京泰康之家养老一区项目。除了北京燕园已经开业,在全国已经有8个社区同时在建设,在上海、广州、苏州、杭州、成都、武汉、三亚,总的投资现在已经将近200亿。欧美国家医养结合少一点,因为他有全科医生的体系、家庭医生的体系,医疗体系很发达,所以养老机构不需要自己建设很多的医疗配套,但是泰康之家是在养老机构里边建立了自己的老年全科的诊疗和设备齐全的老年康复医院。

2.医疗和养老结合是养老产业发展重点。天津天同老龄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服务为核心,具有丰富实战运营经验,专业从事养老产业投资、开发建设、连锁经营、品牌管理的专业养老服务企业。其下属的天同医养院围绕自理、介助、介护老人的医、食、住、行、乐五大模块开展工作。突出医养结合特色,重点为失能老人开展医疗护理、生活照料等服务。老人们居住的房间都有氧气和输液设施,如同医院病房。完善的医疗配套极为重要,否则社会负担和家庭负担太重,正因如此,医养结合最有吸引力的一点是医疗服务可以报销。

3.养老产业同时吸引了国际资本的关注。IBG与红杉资本联合云锋基金投资75亿元的养老产业园区已初具规模。计划在未来10~20年,将打造一个生活自如、环境优美、医疗照顾以及老年人生活场景的园区。

(三)国内养老产业市场情况

我国目前产业市场的供给主要以养老地产的开发销售为主。主要模式分为三类:

1.产权销售模式。此模式的优点在于资金回笼迅速,模式复制成本较低。

2.“销售加持有”模式。一方面可以使资金迅速回笼;另一方面可以灵活后期运营的持续收入。以万科集团为例:占比80%的住宅为出售产品,其余20%为持有型物业,其中就包括养老型物业。

3.会员制的“综合地产型”模式。其赢利主要依靠会员制收益、综合服务以及增值服务收益,以上海的“亲和源”模式为代表。不过,无论哪种方式,鉴于开发企业投入巨大,目前的养老项目多瞄准高端养老客户。

基于养老产业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众多一线房企(绿地等)以及保险资金(泰康等)已开始涉入养老产业。

(四)我国养老市场目前的主要特点

第一,建设投资额巨大,回报周期较长。

第二,缺乏先进的服务模式。

第三,主要的市场供应集中在中高端住宅销售,中高端养老社区和服务尤其匮乏。

第四,行业缺乏专业的标准和规范。

第五,项目多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些大城市。

第六,相关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缺乏。

第七,项目实际运营不佳。

第八,还没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

目前,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上尚未形成知名度较高的专业养老产业品牌。涉入养老产业的各类企业对于养老产业的开发还处于基本的探索阶段,并没有形成成熟的商业运营模式,但在巨大的市场空间背景下,预计到2030年,将诞生一批百亿级养老品牌,随着竞争格局形成,各主力品牌市场份额将逐渐趋稳。

(作者单位为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简介:朱晟坤(1997―),男,山东章丘人,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