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机械制图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笔者教的是制图课,要使学生学好制图课,必须要以完成一定的作业量为基础。因为在制图课的教学中,看图与画图是相辅相成的。画图可以加深学生对图样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看图能力。看图又是画图的基础,只有理解了图样才能快而准确地画出视图。所以,教学中既要遵循反映技工特点的“看图为主,看画结合”的教学原则,又要在作业中引导学生耐心细致地去想,严肃认真地去画。做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巩固、强化所学知识,所以,教师应让学生正确地对待制图作业,正确地对待自己的专业和学业,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取得学习与思想的同步提高。
二、发挥教师评语的作用
采用作业评语的方法,既给学生批改作业又给作业写上评语,既注重作业考评,又注重德育的引导,从而使学生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引起思想上的重视。比如,笔者写给学习不努力、作业不认真的学生的评语是“不努力完成作业,技能如何掌握?”“态度不认真,思维怎能提高?”“学习不努力空耗父兄血汗,作业不认真枉费教师苦心。”“不努力优胜劣汰,下苦功势在必行。”“错题不改积重难返,有误不纠贻误终生。”因为教师的态度是严肃、不留情面的,所以教师的做法能在学生中引起震动,从而告诉并提醒学生,在学习中不要有“混”的思想,要重视教师每一次布置的作业。在作业批改中,我们鼓励学习有进步的学生,让他们勤写勤画勤看、多想多问多练,学习再努力拼搏,告诫他们“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灰心生动摇,动摇生失败。”学好机械制图,并非一朝一夕的,鼓励学生只有多做题才能有提高。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完成作业、练好学习基本功,为更深入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对于学习好的学生和作业完成得比较优秀的学生,鼓励他们“天外有天再努力,人外有人再拼搏”“勤于积累,善于思考,贵在有恒,志在必得”等等。教师的这些作业评语,有的批评鞭策,有的鼓励表扬,有的指出不足,有的提出新的要求。教师有意识、切合实际地给予学生适当的评语,这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学习成绩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教师灵活地做到了批评要严厉、表扬要及时,并结合他们不同程度的进步,写出不同程度的评语,使他们学有信心、学有兴趣。同时还可以使每个同学都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以紧迫感督促了学习好的同学继续努力,以危机感促使了学习差的同学不甘落后,奋起直追。教师的作业评语虽然话语不多,但其内涵的意义是深远的,外延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其影响力则是不可低估的,以至于有的同学毕业后,还清楚地记得教师写在他作业本上的评语。
三、寓德育教育于作业评语之中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 ,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加快微课进入高校课堂内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新的教学形式进课堂并不能盲目,否则不仅达不到想要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厌学,老师教学的压力变大。每门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应该根据这些特点制作微课,才能使得其发挥最大的功能。机械制图是高校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的学习好坏直接关系到之后的一系列机械专业课的学习。把微课和机械制图结合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
1机械制图课程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一般是大一第一学年就开始开课。它是机械专业学生进入高校面临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所以它的教学效果会影响学生对于专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同时代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特点,不同的时代同一门课程也有不同的教学任务。机械制图也不例外,为了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社会的要求,机械制图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改应该发现问题,富有针对性。
1.注重学生的学习特点,新时代的学生学习能力更强,接受新事物更快,同时具备比较好的计算机基础,而且学校的硬件设备也比较好。所以我们的教学改革应该与互联网紧密的结合起来。针对于机械制图来讲,机械制图是一门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同时逻辑性也比较强的科目。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让我们的机械零件走进学生的头脑里是我们应该解决的问题。
2.机械制图分为画法几何,计算机绘图和机械零件图与装配图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课程的结构特点,对其课程的结构分析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是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建设的依据。要想搞好机械制图的课程建设,就应该遵循离散的分析各个章节和知识点,然后系统的总结归纳其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功能。
3.机械制图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画出规范的图纸,让同行业的从业人员能准确无误的读懂工程师想表达的内容。要达到这一目的,学生必须首先头脑中有图,同时能按照规范画出来,重要的是学生要明白规范的重要性。如果要使得学生明白规范的重要性,还不能把机械制图孤立起来,而是要让这门课程和其他的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这不仅仅是一门课程几个学分的事情,而是关系到整个课程体系的重要事情。
2微课能解决机械制图课程的那些问题
微课是互联网教育发展的产物,它能够解决传统课堂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让微课服务与机械制图是机械制图课程改革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要想解决好这一问题,就应该对其进行分析。微课归纳起来就是“微,精”。它的微体现就是一个视频比较短,一个视频只是一个知识点,但是对这个知识点,它讲解透彻,深入,应该能走进学生的脑海里。
1.把微课用于机械制图,它要解决学生对于机械制图的陌生感,让学生全面的认识这一门课程,同时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最终引起学习的兴趣。
2.对于机械制图中的画法几何部分,微课要能让学生认识到点、线、面、体的学习是一个体系,并由易到难的培养其空间想象力。对于计算机画图部分,微课应该分解知识点,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机制图的操作。而在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部分,微课则可以针对轴套类、盘盖类、箱体类、和叉架类等几大类零件进行常用典型零件的制图细节进行充分的讲解。
3.机械制图最终体现的是零件图和装配图,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该针对常用典型零件图和装配图进行互换性及制造工艺的讲解。这样能够使得学生把机械制图当作机械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一份子来理解,从而提高其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并增强学习动力。
3具体措施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的体现手段,所以微课可以方便快捷的进入各种互联网终端: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等,从而方便学生的学习。要想起到相应的作用,在让学生很方便的看见的同时应该让学生很容易的看的进去。所以微课的制作是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的,针对于机械制图来说,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微课的各个内容应该相互独立并简单易懂,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系统性。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了,就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所以我们应把机械制图当中最简单易懂的部分加入进来。比如说:课程导论,点线面体等的逻辑性等。让学生在看每一个视频的时候能看懂,同时及时这个视频没看也不影响其对下一个视频的学习。
2.针对计算机制图方面的微课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软件的基本介绍;②绘图基本操作的详细解读;③绘图前软件的基本设置(图层,字体样式,标注样式);④常用样本文件的制作;⑤二维软件和三维软件的特点及其相互转化。
3.针对机件常用表达方法方面,制作以下几个微课:①各种表达方法的特点及其应用情况;②针对各种表达方法分别制作几个特殊工件对其进行详细的阐述从而加深同学对这部分内容的认知。
4.针对标准件及常用件方面,制作以下几个微课:①讲解各个标准件及常用件的特点及使用场所;②分别介绍他们的标准画法;③根据计算机制图的知识,详细讲解标准件块的制作。
5.针对零件图和装配图,制作以下几个微课:①分别讲解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用途以及区别;②针对四大类零件,并以典型零件为例详细讲解各类零件图在画图时的布局技巧;③以泵,减速器,阀等装配体为例,讲解装配图的画图技巧和注意事项。
6.针对零件的尺寸标注,几何公差的标注,表面粗糙度的标注的内容,使其与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联系起来,讲解尺寸标注的重要性;针对各典型零件,根据其工艺结构,讲解其制造工艺;针对零件的使用要求,讲解其设计的过程,使其自然的和机械工程材料,材料力学,机械设计等一系列的课程联系起来,形成体系。
关键词:新课改;职业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
1前言
作为职业学校与机械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机械制图课程的设立,主要是为了对学生所具有的空间想象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对识图、绘图和制图过程中需要应用的各项技巧加以掌握,为后续一系列专业性课程以及实践活动的高效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2职业学校开展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现状
通过对我国诸多的职业学校进行走访与调查可以发现,在对机械制图课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节奏过快的问题,导致该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课时紧张,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相关知识向学生进行不断的灌输,学生无法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这样做不仅无法提升教学效率,甚至会使学生对机械制图的相关内容产生抵触心理[1]。教师通常选择在黑板上绘制大量图形用以完成对机械制图相关内容的讲解,这种教学方式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却没有使教学效率随之提升,例如,在对组合体的识图和画图部分进行讲解时,教师往往通过对轴测图加以绘制的方式,来完成对视图所对应形体和形状进行展示的工作,这样做不仅会浪费大量不必要的课上时间,还难以保证所绘制图形的准确性,进而对教学效率产生影响。
3提高职业学校所开展机械制图课程效率的有效策略
3.1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阶段,大部分职业学校均配备了相对完善的多媒体设备用以辅助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设备所具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能够对图文、视频等影视资料进行直观、生动的展示,因此,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将多媒体设备合理的应用在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所具有的工作量,节约了板绘制图所需的时间,还能够对学生的感知过程进行充分体现,通过将视觉、听觉和大脑活动相结合的方式,真正实现了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全方位解读[2]。例如,在对基本几何体投影部分的教学内容进行展开时,教师就可以将分析的过程通过动画的方式在多媒体设备上加以呈现,而对基本几何体进行绘画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在投影体系中加以完成,最终将该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在同一平面中进行展示,这种教学方式所具有的优势在于能够帮助学生对空间概念具有更加准确的认识,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交互性,能够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充分激发,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对相关内容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但是在对多媒体设备进行应用时,需要教师对应用尺度加以把握,切忌出现多媒体设备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彻底取代的情况。
3.2根据实际情况更改教学内容
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行,社会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也开始向复合型人才进行转变,因此,无论是对机械制图课程还是其他课程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应当遵循“深入浅出”的教学原则,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实用性以及针对性两个方面。现阶段,大部分职业学校所应用的机械制图教材所涉及内容较深,如果教师仍旧采取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就会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所学内容的情况出现,进而影响教学效率。因此,在对教材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该门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更改,例如,删除教材中关于公差以及标准件的内容,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零件以及组合体的视图进行表达的方面,结合相关的读图或是画图练习,帮助学生掌握通过对形体和面型进行分析完成看图以及绘图步骤的方法,强化学生所具有的空间思维能力[3]。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对机件常用的各种画法以及表达法加以掌握,保证学生能够在对相关标注进行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对机件所对应的内、外形状进行正确的表达。
3.3将课堂教学和实践相结合
作为一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课程,在对机械制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职业学校学生所具有的特点,突出所学内容的实用性,保证对学生所具有的空间想象能力、识图能力以及绘图能力进行有效提升。在开展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对教学难点进行适度的避让,并且明确教学重点所在。例如,在对组合体图样进行表达以及对投影的基础知识进行了解时,教师需要明确这部分内容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下一阶段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其中组合体图样的表达是相对重要却也难以掌握的部分,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锻炼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教师应当有针对性的对教学侧重点加以调整,保证学生对关键内容的准确掌握[4]。对于机械制图等相对浅显易懂的教学内容而言,教师可以放弃传统教学方式中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独立讲授的环节,转而将其与实践相结合,这样做不仅节约了教学时间,还避免了学生无法将所学内容与实践进行科学结合的问题的出现,将开展机械制图课程所具有的作用进行了最完整的呈现。除此之外,职业学校的教师还需要明确一点,机械制图课程的开展,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看图和识图能力,因此,想要实现该门课程在开设之初所设立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工作现场的情况加以模拟,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毕业后更好的适应社会,还可以对课堂的内容进行丰富,构建更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主动对相关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3.4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加以培养
空间思维能力指的是处于特定目的对已经存在的表象进行改造、加工或概括,直至明确该事物的内在与表象之间所具有联系的规律性,并且确定全新形象的过程。对于就读于职业学校机械专业的学生而言,在初入社会时普遍存在缺乏立体概念的问题,这对于日后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校期间,教师应当着重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加以培养。首先,在开展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的现象作为辅助,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对相对专业的内容加以理解;其次,在对基础投影的理论进行学习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尚未建立起科学、系统的空间概念的这一现状,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通过对线面和形体分析法加以应用的方式,将各组合体分解为相应的基础几何体,再将基础几何体逐步分解为点、线和面,并转换成为相应的平面图形。当然,教师还需要通过适当的引导和教学,使学生掌握将平面图形向几何图形进行转换的方法,并且可以根据各几何元素所对应的位置,掌握不同识图具有的内在联系。在对几何图形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和画法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室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利用三面墙作为投影面(将学生所面对的墙壁作为正投影,右侧墙壁作为侧投影,脚下的地面则作为水平投影),在讲台上放置某一物体,让学生面对着墙壁对该物体所对应的三视图进行想象和绘画。而在对基本视图所对应的投影方向和名称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就地取材,将粉笔盒作为教学辅助工具,此时,粉笔盒所具有的六个面分别对应相应的投影面,在粉笔盒内部放置某个物体,再由六个不同的方向完成对该物体的基本投影,在保持粉笔盒正面投影不被移动的基础上,将剩余的面分别撕开并旋转,使其与正面投影处于同一平面内,至此,就得出了该物体的基本视图[5]。在应用该法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由浅入深,首先选择相对简单的几何体让学生练习,在学生准确掌握的基础上,再向组合体进行过渡,使学生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建立起系统的立体空间,最终实现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目的;最后,在对机件所对应的空间形状进行构思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模型进行制作,这也是培养空间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例如,在对笔盒的模型进行制造时,教师可以根据该模型制造的流程,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保证模型制造的准确性和高效性。第一步,根据轴测图对笔盒的模型进行制作,这一步骤的目的在于对学生的方位感和空间概念进行初步培养,因此,教师可以选择笔盒或是肥皂盒等相对简单的图形作为教学主体;第二步,通过观察三视图完成对物体空间形状的构思,再将所构思的形状通过笔盒模型进行表达,这一步骤的目的在于通过将图向物进行转化的方式,强化学生的识图能力,为接下来空间想象力的培养奠定基础;最后一步,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教学主体的难度加以提升,让学生对复杂物体的三视图进行表达,或是仅仅依靠三视图完成物体模型的制作等。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制作出的各类模型进行收集,并作为教具在课堂中反复使用,用以对学生脑海中存在的形体进行强化,进而保证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对职业院校机械专业学生而言极为重要的一门课程,在对机械制图课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方式与内容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并且始终贯彻落实新课改所提出的“将就业作为导向,将素质作为基础”这一要求,为社会相关行业输送大量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博.基于“项目与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2]刘竹君.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4(09):162~163.
[3]李秀珍,林树海.新时期职业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11):65~67.
[4]李琳.职业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J].现代交际,2013(03):169~170.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改进
一、对教师配置及课程安排的思考
当前,《机械制图》与《CAD》是两门独立的课程,分别安排时间进行讲授。一般是先进行《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然后在讲授《CAD》,把两门有关系的课程分开来上,甚至有些学校《机械制图》与《CAD》分别由制图教师和计算机两个专业的老师担任,这样安排既增加了学习课时,又浪费了教师资源,而且教学效果也不太好。我们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生产一线的中高级技术工人,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所以,如果将两门课程结合到一起,变成《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由制图老师担任,这样教学有很强的针对性,既节省了课时又能更好的组织教学,况且学生大部分是初中毕业,刚接触《机械制图》都感到很吃力,但如果将两门课程穿行由任课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自主安排的话,就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将它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畏难心理,有利于学生尽快的掌握《机械制图》这门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对教学内容安排的思考
零件图的识读为教学的重点和目标,组合体视图为次重点。我们要围绕这两大重点进行教学。前者是入门知识,着重培养的是空间想象能力,这是基础知识,零件图的识读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就业后用得最多的也是这部分知识。组合体视图是一个难点,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深有体会,由于缺乏一些模型,学生的想象力得不到开发,学起来很费劲。但若采用《CAD》三维造模,学生就能一目了然,这样多次重复,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学生没有学不会的。另外轴测图的画法也应放在《CAD》中进行。还有,以往零件图的学习,都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学生看书跟着听,很枯燥、也很乏味,教学效果极差。但如果在《CAD》上进行效果会好很多。零件图的识读可从四方面来进行:1.标题栏;2.视图;3.尺寸标注;4.技术要求。可以把零件图作成 幻灯片进行讲解。在《CAD》中标题栏有样板文件可以调用;视图可以用《CAD》三维造模;尺寸可以结合《CAD》中的尺寸标注样式的设置和标注命令的使用进行讲解;技术要求应结合表面粗糙度的块的属性设置和文字的输入进行讲授。这样将它们穿插在一起,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把枯燥乏味的内容变为有趣的知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了,提高了教学效益,使学生真正掌握了零件图的识读。通过这样的调整后教学效果显而易见。教师把《CAD》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把它作为辅助的教学手段来处理,把看图、识图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来进行教学,这才是我们正确的做法。
三、对今后教学发展的思考
《CAD》极大地丰富了机械制图的教学内容,改变了制图的教学方法,而且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实际生产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CAD》制图教学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一些发达国家,U-G、Pro-E、Solidworks等先进的三维绘图软件的应用已经很普遍。只要设计出了三维零件图,和绘图软件相连的加工设备就能直接生产出产品,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近几年内,我国也必将得到普及。随着教学设备和教学技术的进步,我们今后的教学也将会大有作为。这样教师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迫使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只有这样我们中职学生才能学到更多、更有用的先进技术与技能,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能够面对社会的选择,被社会所用。
四、教学模式的改进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中职教育 计算机制图 创新思维
一、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优化设计实践理论
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到机械制图教学中,能够使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和优化。在机械制图教学实践中发现,以多媒体教学、翻转课堂、微课教学等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模式发挥了突出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冲击了传统的中职教育模式,对教师的工作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和地位,使学生更多地站在了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设计以系统方法为指导,重视对学生的分析,教学设计要包含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操作。此外,教学设计还应重视教学效果的评价,要从评价中获得更优秀的设计方案。通常来说,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机械制图教学设计优化由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构成,即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目标阐明、学习策略制定、教学媒体选择以及教学设计成果评价。
二、机械制图教学设计改进与优化
在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机械制图课程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机械制图教学要先进行传统的教学设计,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和优化。以机械制图课程中重点知识板块“组合体视图”为例进行课程教学设计。组合体视图主要由相贯线、截交线和组合体视图的补图补线等组成,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
1.机械制图传统教学设计模式
结合课程设计的流程和内容,将机械制图课程中“组合体视图”教学设计分为七个环节。
(1)机械制图的需求分析。在该课程环节,学生基本已经掌握了基本几何体表面求点、求线的知识,但对于几何体平面截切、贯穿截交线、相贯线的绘制等存在较多问题,多数学生混淆各种相贯线、截交线的形状,甚至不知其绘制方法,这对后续的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教学设计有较大的需求。
(2)学习者分析和学习环境分析。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否则容易使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脱节,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学习者分析的内容包括对该板块知识的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水平、学习偏好和对教师的态度、学生在学习中的共性特征等;W习环境分析内容包括教学点对教学需求的满足程度、教学点模拟应用环境的适应性、在教学点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可行性、可营销教学设计和传递的限制等。
(3)确立教学目标。“组合体视图”教学的知识技能目标设定为理解概念,将组合体拆分为基本几何体,培养学生组合体形状的空间想象能力,并补画出第三视图。教学过程中的目标是使学生达到自主观察与分析、自主操作的能力,并掌握组合体视图方法。要使学生树立起机械制图课程的兴趣,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学习。总体来讲包括语言技能、智慧技能、动作技能、态度技能、认知技能。
(4)明确教学难点和重点。在机械制图课程的“组合体视图”模块,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为组合体的组合方式,读出组合体视图,并补画第三视图,要求学生掌握绘制组合体平面图的技能。
(5)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设计思路的确定。在“组合体视图”教学中,教师可选择任务驱动法、协作学习法、讨论交流学习法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借助相关教学课件、平面图、组合体模型等。学生的方法为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学习的过程则为“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操练总结巩固”。
(6)制定清晰明确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整体内容包括教学环节、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媒体的选择、设计意图和教学反馈评价。单纯从“组合体视图”知识模块的教学来讲,教学过程为:创设环境引入课前知识的引入引入新课分析组合体组合方式逐个绘制简单基本几何体的画法分析绘制几何体外部连接部分的画法分析绘制几何体内部衔接部分的画法想象组合体的空间立体形状通过组合体的空间立体性状并补画第三视图。
(7)作业评价。在课堂教学环节结束之后,教师应结合“组合体视图”教学的实际情况给学生布置合适的作业,作业的内容为补画第三视图。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方式与工具为三角板等绘图仪,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的作业是否符合视图投影规律,绘制图线是否达到要求,视图补画是否正确,包括外形正确和细节补画完整与否。
2.机械制图教学改进设计与实践
由于机械制图课程需要较高的空间想象能力,其在教学中最好能够给学生展现立体形象,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机械绘图的理解和记忆。三维形式的组合体视图展示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对于实现这种教学要求具有极大的帮助。因此在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时,组合体视图教学需要对传统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和优化。
首先,教学目标需要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修改和优化,补充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空间转化为平面作图能力、读图能力与计算机画图能力的培养。
其次,整合调整教学内容,包括投影基础、制图基础、机械图、计算机基础等几个部分。在组合体视图教学中,将抽象的组合体平面图转化为三维立体图借助多媒体展现出来,实现实物与图的转换。在线面切割、拉伸、并、差等造型三维体教学展示中,引入三维CAD/CAM软件,使学生能够更为直观的观察和理解。对于生产中常见的标准件画法和读图、装配图展示,引入多媒体进行教学演示,加深学生记忆。
其后,在“组合体视图”教学中引入建构主义理论,将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即进入知识情境、建立支架、独立自主探索、协作合作学习、总体效果评价。比如在“螺纹连接”教学环节,教师借助多媒体来演示螺栓结构,并用动画说明螺栓连接的工艺过程,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教师通过注释和演示细节来加深学生印象。
然后,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创新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方式,比如点线面的投影、借助CAD/CAM软件展示组合体立体模型的形成,让学生找到易切削的材料进行三维空间思维能力培训。
最后,在多媒体的辅助下,教师将机械制图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调整了实践性内容,加大徒手画草图的训练,并结合实际生产中的例子对学生进行讲解。
三、机械制图教学设计优化实践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