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物业管理的盈利模式

物业管理的盈利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物业管理的盈利模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物业管理的盈利模式

物业管理的盈利模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模式;物流企业

一、前言

大数据时代的快速发展,使物流行业生态环境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传统的物流运作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供应链管理与客户需求相契合,借助广阔的信息平台,对行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企业要与原来供应商、产品分销商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等构建良性的多边互动关系,借助供应链运作模式,实现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低成本和高效率,从而提升自身参与市场竞争能力,获取更加广阔的市场竞争空间。

二、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一)物流管理概念

物流管理概念相对比较简单,是指社会生产过程中,结合物流的发展规律,对具体的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等,确保整个物流环节内的各个参与者能够实现良好的配合和协调,最大程度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益。供应链管理模式是对物流管理的细化和升级,在当代企业发展运作过程中,更具适用性,有助于将商品的流通效益发挥到最优。

(二)供应链管理概念及特点

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的整个生产运作流程进行升级和优化,对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的业务等进行整合,为商品提供良性的销售环境。建立供应链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借助体系的革新和服务的升级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供应链服务。通过对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进行整合,将其融合为“一站式物流供应链服务平台”,使企业以最低的物流供应链成本获取最佳收益,并提高客户服务过程中的便利度,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供应链管理以电子商务为平台,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某企业为核心,对供应链中的各项资源进行充分应用和整合,在节点企业之间构建良性的战略合作关系,并借助供应链实现合作者之间的功能集成,使每个企业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价值增值链上实现利益共赢。供应链管理以整体网络管理为架构,实现各节点企业内部的整合。供应链管理有如下特点:供应链管理属于集成化管理,它实现了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流程化、纵横化和一体化,有效避免了企业运营过程中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和资源浪费;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基于全过程的战略式管理,比较复杂。它涉及到商品初期到产品中期的各个环节;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不再囿于传统的管理理念,它应用的是全新的库存管理观念,将商品供应过程中的损失降到最低,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供应链管理的主体是客户,能够最大程度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三、供应链管理模式在物流企业的应用

(一)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

物流系统是当前社会化系统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它受环境因素、配送因素、物流成本、库存控制和不同消费区域客户诉求的影响。在物流企业应用供应链管理,有利于实现良好的管理效果。物流管理的实质是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企业资源得到充分应用,既能够确保对物品进行及时供应,又能够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在当前市场背景下,运用供应链管理,能够借助各利益主体的合作和协调,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进而对其进行充分应用。企业要对物流信息系统进行完善,并与相关合作企业建构良性的双边互动关系,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良好的物流管理效果。

(二)供应链模式下的物流管理功能

1、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物流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和环节。它能够有效缩短订货、运输和支付等货物流转周期,加快商品的周转速度,有效避免货物供应不足,为供应链提供了一个良性的运作环境。2、订购管理订购即向供应商发出订单和供应商得到订单的这一个过程。订购管理过程中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合同管理、单据管理、供应商管理。供应链管理将这一系列管理工作架构在同一的网络内,企业以配销单据为依据,针对整个补充网络,制定完善的计划,然后在系统作用下,自动对供应商发出订货单。合同管理为供销双方架构了一个长期和互动合作关系,销售企业根据订购数量,对供应商支付货款。3、配销管理配销管理比较复杂,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管理难度也相对较大。处理订单之后,物资进入分销中心。借助对配销需求、商品库存、劳务人员和运输方面的管理,完成配销工作。4、仓库管理仓库管理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入库货物的接运、验收、编码和保存以及出库货物的分拣、发货和配送等工作。同时,也包括购销代办、委托运输、流通加工和库存控制等额外业务。

(三)供应链管理模式运营流程

借助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对供应链合作方之间的交易信息、物流信息、资金信息等进行可授权共享,并实现物流信息管理过程中的可视化和透明化,降低物流管理难度,提高其整体管理质量。同时,充分发挥信息平台的作用,对第三方物流公司安排的物流配送进行协调和控制,有效降低供应链运营过程中的成本,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结合产品的供销需求,挑选合适的基地,对仓储、分拣、运输和配送等一系列物流业务进行实施,并充分发挥基地优势,对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相关资源进行集成,以实现库存管理的优化,有效避免资金浪费;实施供应链金融服务,构建诚信服务准则,对金融机构和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关系进行协调,提高信贷便利度,为供应链管理提供充足的人员和资金支持。

(四)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关系协调

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离不开物流的作用,物流在供应链管理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了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关联度。它已经成为21世纪企业合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供应链物流战略制定过程中,要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落实到位:对客户进行细分,并结合客户的类型和诉求,对订货周期、运输方式和库存水平等具体的管理内容和要素进行细化和确定;结合产品销售状况,对其进行分组,并制定针对性的营销战略。订单管理和货物交接是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和内容。物流企业要借助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提高供应链管理质量和效率,也要对各个管理环节进行削减和优化,将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各个企业在新型合作背景下,借助现代管理方式和理念,对商品和物流信息等进行准确评估和共享,有效避免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构建良性的物流运作空间。

四、麦肯项目“商贸+物流+金融”模式分析

(一)项目简介

郑明现代物流有限公司业务市场涉及化工医药冷链物流、农产品及加工品冷链物流、汽车零部件物流。它的冷链业务提供全国网点冷藏、冷冻货物暂存及异常处理服务、运输车辆温控和定位服务。当麦肯食品公司面临运营问题和资金压力的时候,郑明公司立马成立谈判组与麦肯食品公司开展合作会谈,以其运营优势和资金优势,成为麦肯公司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方。郑明公司的业务范围是对麦肯食品供应链进行改造,为其提供专业的供应链服务、物流管理和资金运作服务。目的是为了降低麦肯食品供应链采购环节的土豆损失量,筛选高淀粉含量土豆,提高供应链物流运作质量和效率,缓解麦肯公司的生产负担和资金压力。郑明公司对麦肯供应链进行整合管理,实现了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车辆整合、土豆检验检疫和供应链资金整合。以确保对全程运输进行可视化监管,并简化收购环节,实现配套资金的合理化应用,提高车辆标准化使用效率。

(二)“麦肯模式”—“商贸+物流+金融”模式分析

1、“麦肯模式”设计供应链应用的是“商贸+物流+金融”模式,如图1所示。豆农向郑明公司出售土豆,并提供票据;郑明公司垫付土豆款,并对土豆品质进行检测;郑明公司将土豆运输到麦肯企业工厂,销售给麦肯食品公司,并向其提供票据;麦肯食品公司向郑明公司支付土豆收购款和运费。2、“麦肯模式”具体创新内容如下图所示,麦肯项目供应链涉及原料供应商、食品加工厂、配送中心、销售商、消费者五个环节,属于中型供应链规模。该项目实现了三个方面的创新.一是业务模式创新,商贸、物流、金融一体化,各版块之间的业务实践,为推广提供依据;二是运营管理模式创新,田间、工厂、金融功能分散运作、集中协调、职能贯穿、服务一体、统一管理,整体协调:客户沟通、车辆管理、人员调度、现场运作井然有序;三是人员管理模式创新,团队建设以“老、中、青”搭配模式,使得项目能够高效的运作,锻炼了一批新人。市场、采购、运营、后勤支持、客服等板块功能的实践,为后续架构改革提供依据。3、“麦肯模式”的优越性(1)商贸。麦肯食品公司与郑明现代物流有限公司合作之前,由豆农自己解决车源和运费问题。由于资金压力过大和车源无法保障,使得土豆的损腐率比较高,品质也得不到保障。以两家公司的合作为载体的供应链模式下,豆农的车源问题得到了保障,缩短了土豆采收后的储存时间,有效降低了土豆的损腐率。同时,由郑明公司垫付土豆款,土豆质量和农民的收入都得到了保障。供应链模式下,保障了豆农的利益,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土豆种植积极性,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土豆品质也得到了保障,实现了麦肯食品公司效益最大化。(2)土豆运输和收货。麦肯食品公司与郑明现代物流有限公司合作之前,豆农不放心个体司机,运输过程中的事故发生率高,使麦肯食品公司和豆农的双边利益得不到保障。而司机承担的隐形成本也比较高。实施供应链模式之后,对运输车辆进行集中调整,一旦发生事故,豆农能够借助理赔环节,得到相应的利益保障。同时,也缩短了厂前等待收货时间,提高了车辆的运行能力,缩短土豆运输时间,加快了卸货进度,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土豆的品质和豆农的利益,也有效避免了土豆倒卖现象的发生。(3)金融支付。麦肯食品公司与郑明现代物流有限公司合作之前,9月-11月之间,麦肯资金流出量比较大,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实施供应链模式之后,降低了麦肯食品公司运营过程中的成本,实现了收益最大化。将供应链管理应用到物流企业,能够实现运营管理、业务模式和人员管理的创新。第一,将田间、工厂和金融功能放置在同一运作平台上,实现分散运作和集中协调,在商品供应管理中,为客户、车辆、人员和现场运作提供了充足的空间;第二,实现了业务模式的升级和创新,将商贸、物流和金融融为一体,使各个版块之间的业务实践更加丰富;第三,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麦肯项目长期处于高效的运作状态。同时,市场、采购、运营和后勤等更加合理有序。4、“麦肯模式”应用启示供应链模式使郑明公司和麦肯食品公司获得了双赢。它为郑明公司构建了新的物流发展模式,也实现了公司资源的充分应用,使交易更加准确便利。同时,它也为其他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结合用户诉求,确定企业的业务拓展方向,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货物的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存储和配送等前期成本,使其处于更加良性的运作状态。并且能够得到厂家直销模式的采购价格,缓解了买方的资金压力;供应链模式下,郑明公司和麦肯食品公司等节点企业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使得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处于可控性流动空间内,增加了物流效益;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实现了全程监管,能够最大程度上对供应链交易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和控制,有效避免了商品供应过程中的资金风险;为生产企业、物流公司和用户等创造了一个互利共赢的诚信发展空间,使商品供需环节更加便利。

五、结束语

物业管理的盈利模式范文第2篇

一、?务集中管理模式的优势

(一)有利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企业通过财务集中管理的实施,可以全面统一企业内部会计核算的标准,特别是可以进一步保证财务数据指标和综合报表的财务指标的统一性,在财务集中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应用了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企业收集分析财务信息的质量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可以有效的避免一些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有利于提高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

通过财务集中管理,企业可以全方位的整合内部监督力量,集中了更多的资源在防范财务风险方面上,有利于及时的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财务问题,并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提高了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

(三)有利于企业财务监控能力的提高

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资源在实施财务集中管理后可以得到有效的整合,对下属子公司的财务掌控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有利于集团高层对下属子公司内部资源的调整,可以建立起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实现对整个集团财务的监督管理。

二、企业实施财务集中管理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利益兑现问题

企业应用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就需要集中管理财务决策,对下属子公司的财务需求就要进行全方位的考虑,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企业集团并不能较好的兑现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利益。

(二)责任问题

一般企业是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当企业采用了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后,在经营上母公司就会制约着下属子公司,经常会发现责任不对等的现象发生,直接影响到了整个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透明度问题

企业管理者从发展战略和企业利益最大化两个方面考虑,一般都会以资本保值为出发点进行财务管理,在实施财务集中管理就会导致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有着不同的经营策略,因此就制约了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应用。

三、企业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应用的策略

(一)大力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通过一些企业实施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先进经验来看,要提高实施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就需要企业大力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编制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企业在编制全面预算的过程中要保证编制人员的独立性,建立起编制人员的准入制度,避免出现由于编制人员的失误所造成的全面编制计划偏离的问题发生;企业可以将固定预算、动态预算、弹性预算、动态预算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不同企业在经营上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在选择全面预算编制方法上就应该根据不同经营特点来选择出不同的编制方法,这样才能够达到预算项目之间的相互协调。

其次,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机制。一方面企业在执行完一个全面预算管理周期后,要分析研究执行的效果,及时的发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出台一系列的整改措施,为下一个全面预算管理周期打好基础;另一个方面企业要制定出相关全面预算管理的激励制度,对认真完成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任务的工作人员要予以奖励,要保证激励制度的科学合理性。

再次,严格执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企业为了将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要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提高企业管理层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这样才能够保证内部员工严格的按照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认真的完成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二)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应用水平与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企业要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适应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要求,在建设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坚持统一标准、集中数据、集成业务的原则,建设资金管理、预算管理、往来管理、财务业务一体化、财务决策支持等在内的企业信息化系统。

(三)做好各个部门的协调沟通工作

企业在进行财务集中管理工作中,企业要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予以明确,通过强有力的制度来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财务集中管理部门也要与各个部门做好沟通,主动的去了解其他部门的相关业务,共同清查和盘点企业的资产,保证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实现自我约束与统一管理相结合的目标,提高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性。同时企业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要以制度的方式明确财务集中管理部门人员的工作权限和职责,把握好放权和集权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够通过财务集中管理部门与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提高企业实施财务集中管理的应用水平。

(四)实行财务负责人委派制

企业实施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后,为了避免下属子公司出现人为操控利润的现象发生,要建立起财务负责人委派制度,定期的对财务负责人进行轮换,财务负责人主要负责子公司的预算管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工作,对资金的运用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筹,当财务负责人发现损害企业集团的经济行为要在第一时间向上级报告,保证全体员工参与到财务集中管理的工作当中去,落实好每个员工在财务集中管理工作中的职责。

物业管理的盈利模式范文第3篇

的保证,盈利模式是企业持续性地创造利润的手段。本文主要从财务的视角对盈利模式进行了探讨,目的是使企业财务活动与盈利模式相匹配。

【关键词】盈利模式;财务战略;财务杠杆

盈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盈利模式即企业如何获得盈利。传统的盈利模式是以占领市场、提高市场份额为目标。然而,随着无利润区被人们所认识,需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一、盈利模式的定义

盈利模式是由经济学家熊彼特于

1939年提出来的,熊彼特指出:“价格和产出的竞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来自新商业、新技术、新供应源和新的公司商业模式的竞争”。斯莱沃斯基于1998在《发现利润区》中提出:盈利模式主要关注客户选择、价值获取、战略控制和业务范围等四纬度等四个战略要素,这四个战略要素相互联系,共同支撑起一个企业的盈利模式。如价值获取决定了对客户的选择,而业务范围又决定了价值获取;战略控制是如何把业务范围锁定在利润区内。有研究证实:企业的盈利水平首先与业务活动有关,其次是与行业相关。可见,盈利模式既是一个战略管理问题,又是一种商业模式。但是,与纯粹的商业模式不同,纯粹的商业模式是以商业运作为中心的,而盈利模式是以盈利为中心的,它关注的是如何通过商业活动的构造来实现企业持续盈利。

二、盈利模式的构成要素

盈利模式的核心是重点考虑以下问题:一是目标客户是谁,二是向目标客户提供什么价值,三是通过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提供这些价值,四是如何保持这些优势。(1)利润源——目标客户。利润源指的是企业的目标市场,即本企业商品或服务的消费群体,他们是企业利润的源泉。不管企业的实力有多么的强,都不可能满足所有用户的所有需求,因此,企业需要根据消费者需求差异,把消费者划分为若干个范围,然后决定向哪些客户提供价值服务。确定目标市场的目的是锁定那些能为企业带来盈利的特定客户。目标市场确定之后,企业还需要确定:为了满足目标客户的价值需求,企业应该提供哪些产品或服务。(2)利润点——客户价值。利润点是企业向目标客户提供的可以获得利润的产品和服务,它是客户价值最大化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载体。客户价值是一个商业交换概念,意思是企业的价值是由客户决定的,而不是由企业决定的。也就是说,客户价值是站在用户角度上而言的,即客户价值是用户对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认同并愿意支付的价值。如果用户愿意支付的价值超过企业提品或服务所花费的成本,那么客户便为企业创造了盈利。实现客户价值的手段有两个:一是产品或服务的差别化,即通过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满足客户的价值需求;二是实施低成本策略,即在不降低客户价值的情况下,降低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使用成本。(3)利润杠杆——价值链活动。利润杠杆是指企业生产产品或服务以及吸引客户购买和使用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一系列业务活动,利润杠杆反映的是企业的一部分投入。根据波特的价值链管理理论,价值链上的相关活动可以分为五类基本活动和四类辅助活动。基本活动包括进货后勤、生产经营、发货后勤、市场营销和服务,这五种活动与产品或服务从投入到产出的整个过程的联系最为紧密,并且直接面对客户,可以实现价值的增值,属于增值性活动;辅助活动包括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采购、人力资源管理和技术开发等,这四项辅助不直接面向客户,不创造价值增值,然而却又是基本活动所必不可少的。价值链管理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削减辅助活动,以降低成本,增加客户价值。需要强调的是,价值链不仅仅只指上述活动,它还指企业还必须与供应商、客户的协作,才能构成出一个关于价值链的系统。(4)利润屏障——核心竞争力。利润屏障是指企业为防止竞争者掠夺本企业的利润而采取的防范措施,它与利润杠杆同样表现为企业投入,但利润杠杆是撬动“奶酪”为我所有,利润屏障是保护“奶酪”不为他人所动。根据斯莱沃斯基的研究结论,不同的利润战略控制方式对防范竞争者“掠夺”本企业利润的能力是有差异的,企业利润能力的有效性指数如下:成本劣势为1;具有平均成本水平为2;品牌、版权为6;良好的客户关系为7;行业领导地位为8;控制价值链为9;建立行业标准为10。这表明不同的战略控制手段对企业利润能力的保护程度是不同的。(5)利润通道——获得利润的方式。利润通道是指企业获得利润的方式和途径,即是对利润源、利润点、利润杠杆、利润屏蔽等获取要素整合的方式。利润通道在企业价值链中起着节点的作用,它反映了信息、产品、服务、资金的配合及其流向。(6)利润组织——商业活动。利润组织是企业商务活动的组织形式,企业通过特定的组织形式将有价值的商务结构和业务结构加以固化,在组织内部确认利润,这也是企业赢利模式稳定性的保证。

三、财务战略对盈利模式的驱动

(1)盈利模式与财务战略的关系。一般认为,财务战略是指为谋求企业资金均衡有效的流动和实现企业整体战略,为增强企业财务竞争优势,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对资金流动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资金流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与创造性的谋划。财务战略聚集于企业资金流动,这是财务战略不同于其他各种战略的质的规定性;企业财务战略应基于企业内外环境对资金流动的影响,这是财务战略环境分析的特征所在;企业财务战略的目标是确保企业资金均衡有效流动而最终实现企业总体战略;企业财务战略应具备战略的主要一般特征,即应注重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盈利模式和企业战略关注的都是与企业长远发展相关的方向性问题。战略规划以“本企业应该是什么”为逻辑起点。企业战略理论是企业为了适应多变的环境而产生的,它着重考虑的是在新的环境下,企业应当如何对长期目标、组织结构、经营战略和财务战略进行调整。很明显,盈利模式以企业战略为起点,它是实现企业长期目标的经营战略和财务战略的保证。波特提出的企业竞争力“五力模型”就是对企业战略与盈利模式关系的很好的注解。五力分别是: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五种力量的不同组合变化 最终影响行业利润潜力变化。一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司的不同而变化。由此可以再次看出,盈利模式的原理源于竞争战略,其主要思想是企业通过采取灵活的经营模式,在产业中建立起进退有据的地位,成功地对付五种竞争作用力,从而为公司建立塌获取长期利润的壁垒。不管企业的使命是什么,其最终目标都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既是企业战略的最终目标,也是企业经营和财务的最终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最直观体现是财务业绩,这一特性决定了财务在企业战略中的重要性。企业财务业绩是由客户决定的,这也就决定了企业的获利能力是由其商品或服务在市场上的表现所决定的。所以,企业的盈利模式必然是与企业战略(包括财务战略)相联系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战略就是确定公司长期的绩效目标,是对企业长期盈利模式的选择;反过来讲,盈利模式是企业战略在经营方面的体现,其成功与否是由企业在财务业绩上的表现来衡量的。(2)财务绩效对盈利模式的驱动。任何企业必须有一个能够统领全局的战略目标,即本文前面所述述的企业价值最大化。赢利模式是对企业战略目标在经营方面的细化,它将战略的描述细化到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并通过财务绩效指标引导出关键的成功因素。按照财务理论,利润杠杆反映的是企业的一部分投入对企业盈利水平及其风险水平的度量。由于企业为了生产产品或服务以及吸引客户购买和使用企业产品或服务,会有一部具有固定成本性质的资本投入和资产投入,如企业利息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的利润产生了强烈的杠杆效应。如果企业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营业利润率,同时也会大幅度地增加企业营业风险,同样道理,如果企业实现高负债融资战略,则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财务绩效,但同时也必然会加大公司财务风险。利润杠杆的存在,说明盈利模式在利用利润杠杆提高财务绩效的同时,不能不考虑“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实施“轻资产”盈利模式的财务原因。

参 考 文 献

物业管理的盈利模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物业管理 市场需求 经营模式

作为诞生不久的房产物业管理行业来说,它是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和工作需要而生存、发展,并不断壮大的新兴行业。在这一行业的成长和成熟过程中,市场化、专业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在不断的优胜劣汰中,房产物业管理品牌正在逐步形成。本文就经营型房产物业管理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一、经营型物业管理模式的含义

我们把经营型物业管理模式的含义概括为二个方面:一是将物业管理与物业经营融为一体,在做好物业管理工作的同时,为开发商、业主、客户策划并实施物业经营方案,发挥每一平方米物业的增效潜力;二是将物业管理从一般维护、运行阶段提升到对管辖物业全过程的营销、服务和管理层面,亦即将服务眼光由物业管理委托期内这个局部放大到物业长寿命商品的整体去统一考虑、安排,从而为业主、客户提供更全面、更彻底的服务。

上述经营型管理模式含义的核心思想为:将营销的概念深刻地溶合于物业管理工作之中,通过对管辖物业经营与管理的合力运行,更好地体现物业管理使物业保值、增值的重要功能。

经营型房产物业管理模式和收益性物业管理有所不同,后者特指以出租经营型房屋为主体对象的物业管理,普遍存在于写字楼、零售商业中心、酒店以及其它可出租物业的管理中;而前者指对管辖的各类物业都溶入物业营销的概念,通过对物业整体功能的开发,提高物业的效益潜力。前者包括后者,后者是前者的重要组成内容。有些同行把经营型物业管理理解为配套服务网点经营和有偿的各类家政服务当然是相当片面的。

经营型房产物业管理运作的主要内容体现在房地产服务领域中流通环节和管理环节各个方面,主要包括是租赁、物业估价、交易咨询和项目策划等。物业管理公司或参与管辖物业的经营,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了物业的市场流通,挖掘了蕴含于物业中的效益,并增强了业主、客户对物业真正价值的理解。

二、经营型物业管理模式的市场需求

大量物业公司缺乏专业管理,更缺乏合理的规划和经营。由于缺乏对物业真正价值的理解,有很多业主单位从建筑功能确定、售后使用到物业资产运作没有跟着市场走,观念滞后,导致大量的物业资产流失。可以说,当前众多的业主单位和业主个人缺乏物业管理的专业管理理念,更渴望对其物业理想的经营。而在物业总资产中,大量物业未得到充分利用,甚至有大批物业长期闲置。就全国情况看,很多单位发工资困难,在哈尔滨市物业企业则完全靠供热管理收入和收缴热费盈利予以支撑,甚至对怀中物业这个金娃娃长期无动于衷。这种普遍现象呼唤着物业管理企业增强营销意识,提高经营水平,管好楼,还要盘活楼。物业管理企业管辖项目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物业经营的业务,业主和客户需要专业的物业管理服务,更关注其物业效益潜力的发挥。现代物业不再是业主终生相守的昂贵家产,而是一种在流通中价值不断更新的商品,物业管理企业当然应该关注新经济时代物业商品的游戏规则。大陆物业管理企业如果以纯粹的物业管理业务去拓展市场,将因为服务的局限性、行业微利的现实和海外兵团的综合优势承受更大的市场压力。

三、经营型物业管理模式的利弊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房地产服务所函盖的物业管理、租赁、交易、估价、咨询等专业分工日趋细致,经营型物业管理模式的推行是否会因盲目地多元经营而导致不良后果?我们认为,经营型物业管理模式不完全属于多元化经营,参与物业营销本身应该是现代物业管理概念的应有之圈义。从上述市场需求和香港同行企业的运作经验来看,物业管理企业不但要为开发商和业主、客户当好管家,还应有偿性的担当其物业顾问。从物业发展初始乃至整个物业发展项目中,由物业顾问这个角色向开发商、业主和客户提供综合性物业服务至关重要,物业顾问必将与物业管理日趋紧密地结合并相互促进。

从目前的实践看,经营型物业管理模式的利处主要体现在:首先,该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客户需要,如同银行单纯的储蓄业务扩展为金融理财服务;其次,经营型物业管理模式更好地体现了经营、管理一条龙服务,对客户来讲,提高了服务效率;再次,扩大了物业管理企业的盈利空间。物业管理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就是专业化管理与管理费不足之间的矛盾。租赁、交易咨询、估价等业务的佣金比例明显高于物业管理佣金比例,使物业管理企业综合实力和生存能力得到提高。

经营型物业管理模式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压力大。物业管理企业承担了一项物业的经营、管理权,同时也就承担了物业经营的义务,而物业租赁及交易成本的波动性远大于管理佣金的波动,相应地加大了物业管理公司的经营压力;二是风险大。一块物业的经营从项目选择、价格控制到客户确定,每个环节都有风险,仅是租赁风险防范就需要很多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的市场锻炼;三是组建专业队伍困难。物业经营是一项极为专业的工作,不仅富有实战经验的人才难觅,有了人才,形成一个与物业管理配合默契的团队更不容易,一但经营出现严重偏差和失误,物业管理公司难以承受。

四、经营型物业管理模式的实践

物业管理企业必须在认真分析自身优劣势基础上,确定将经营型物业管理模式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经过实践和积累,经历市场磨合,使这一竞争优势得到进一步强化。从香港及国内大型物业公司先进的实践经验来看,经营型物业管理模式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在实施经营型物业管理模式的实践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成功因素。

(一)强调经营观念到位。物业的经营是动态的,物业的营销永无止境,物业管理人只有具备了强烈的营销意识,才能使管辖物业潜力得到更充分发挥。公司要求每一位物业管理骨干深刻理解物业经营是物业管理工作应有之义和份内之事,物业管理固然重要,而一项优秀的物业营销方案可以使开发商、业主和客户得到更多的实惠。在市场竞争中,“做好物业管家,替业主打理好物业”是十分重要的。实践证明,管理概念加上系列营销服务,可以使管辖物业的价值发生很大变化。

(二)注重培养物业经营的人才队伍。物业管理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物业经营是知识型、信息化产业,现代物业营销已经进入到个性化、网络化整合时期,没有富有经验的经营人才,经营型物业管理模式就是空谈。因此,要注重在实践中培养经营骨干,适当引进优秀人才,逐步建立一支配合默契的经营管理团队。

(三)注重向专业公司学习。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哈尔滨等地在完善市场管理以及与国际接轨过程中,物业经营、管理市场庞大,需要大量的法律、估价、测量、咨询专业人才。我们在物业经营专业上差距仍然很大,因此,要始终与国内外先进的物业管理公司保持业务合作,吸收经验,培养专业实力。在未来的物业供热行业发展进程中,在物业经营专业领域,我们哈尔滨物业企业还要认真当好学生,缩短差距,迎头赶上。

物业管理的盈利模式范文第5篇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其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电子商务对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积极影响,不仅影响着信息的采集,而且还影响着事业单位管理方式以及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电子商务是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平台,也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渠道,为了推进电子商务作为国家信息的核心,对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具有较深的影响,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仅使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等得到了全面发展,电子商务还使事业单位管理模式有了较大的改善。

 

1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目前,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我国的电子商务建设逐步得到了改善及规范化。就电子商务对事业单位管理模式的影响而言,则是指事业单位管理部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事业单位管理理论,利用网络技术对事业单位管理、服务进行重组,这样可以使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得到有效的优化,对社会职能采取全面地事业单位管理,以此能够脱离时间、空间以及部门分离的限制,对社会就可以提供透明化的公共服务,也促进事业单位管理模式的完善及规范化。

 

1、我国电子商务存在的现状:首先,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电子商务基础建设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次,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城市的网站关注度要高于一般的地区。然后,我国地区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存在着差别,经济发展较慢的地区网络进度缓慢,并且人们对它的关注度不高。

 

2、我国电子商务具有较多的市场商机,其增长的速度还在保持。对于我国电子商务存在的商机,由于要面对市场全面的经济转型,国家对其投资起着主要的作用。在我国未来的发展中,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将会持续上涨。

 

3、关于我国电子商务的相关法律法规有了进一步的完善。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的相关法律法规还处在摸索前进的过程中,总体上来说还处在初级阶段,其业务水平也不高且标准还不够统一,这些问题使我国电子商务受到严重的阻碍,尤其是对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建设也存在较大的影响,也与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有了严重的脱节。

 

2 我国电子商务对事业单位管理模式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对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存在重要的影响,不仅是对信息采集方式的影响,而且对原来存在的工作模式也有较大的影响,电子商务对机事业单位管理模式的改革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对事业单位管理方式以及事业单位管理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

 

1、电子商务有利于事业单位管理中的职能由事业单位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的普及,我国的电子商务有了较大的进步及发展,它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还减少了行政成本,并且对事业单位管理的决策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则是建立在及时、准确以及可靠的信息基础之上,这样以来就可以使事业单位管理对象得到更好的服务,也为领导的决策有重要作用,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实现统一的事业单位管理。由于我国电子商务在不断地发展及创新,使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电子商务事业单位管理是对事业单位管理对象进行服务的,另外,电子商务还促进了事业单位管理中职能由事业单位管理型向服务性的转变。

 

2、我国电子商务有利于事业单位管理理念、方式的转变

 

就我国电子商务的建设而言,已经不局限于技术以及局部业务的电子化、硬件设备方面,而且对事业单位管理模式也有较大的影响。另外,电子商务对事业单位管理模式的影响,还应该以电子商务的内容作为重要一部分。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事业单位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事业单位管理,利用成熟的技术来建造信息平台使事业单位管理方式具有更高效率以及规范化。对于传统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以及工作方式来说,电子商务对它具有较大冲击力度,这使事业单位管理理念也产生很大的改变,进而对事业单位管理目标起一定的关键性作用。

 

3、我国电子商务有利于事业单位管理工作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以及信息得到共享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建设的不断完善,其发展是在标准化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就要求事业单位管理必须采取标准化的模式,其中包含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方法的标准化,业务流程的标准化,事业单位管理数据的标准化等。其次,还要通过信息技术对事业单位管理模式进行把控,就是利用信息平台对业务流程进行改造,这样不仅能提高工作的效率,还使事业单位管理服务得到了有效的完善。然后,还对事业单位管理数据的规范进行统一。近几年,中央编办在这一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并出台了《全国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系统核心数据规范》,这样就可以促进各省电子商务建设的发展,在数据方面则奠定了有效的基础,使数据结构标准化。另外,还对事业单位管理部门的系统具有积极的影响力,还解决了信息中出现的孤岛问题,为集成的工作方式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还促进了组织、财政等各个部门的信息共享共用,使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得到了技术保证。

 

4、我国电子商务使事业单位管理中的信息资源规范事业单位管理得到加强,使行政决策科学化

 

随着全球化信息的发展,我国也进入了信息化,电子商务对事业单位管理模式以及信息资源的事业单位管理的影响越来越明显。通过信息平台来事业单位管理好信息资源,使决策的进度得到加强,还要保证决策的质量,则将成为电子商务模式事业单位管理中的关键性目标。传统的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其信息资源在各个业务处的账目中较分散,为查询汇总、统计分析工作增加很多的麻烦,并且还对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决策的进程造成了较大的负影响。由于电子商务的建设,使机事业单位管理的信息得到了较大的完善,使事业单位管理业务的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这样以来,各类信息的结构就可以进行统一规划,并在数据层存储以及应用层体现出来,从而使信息资源得到了有效的规范事业单位管理。另外,还使传统的业务流、信息流分离的事业单位管理得到了改变,使之结构更加完善,不仅使行政决策更加科学化,还使事业单位管理效率得到了提高。

 

5、我国电子商务对事业单位管理部门人员的素质有着积极的影响

 

对于我国电子商务来说,它的实施则是一项重大的系统性工程,所以,对培养人才的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内容。为了电子商务有助于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发展,则电子商务建设就需要以下几类人才:首先,各部门的高级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其主要工作就是对各个事业单位管理部门进行事业单位管理,作为领导就需要对他们的电子商务有深刻的认识,对谋划要具有战略性。其次,是业务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他们则是电子商务系统的具体使用者。然后,行政、技术复合型人员,则就需要他们不仅要对业务要熟悉,而且还需要掌握好技术方面的内容,以此做好电子商务项目的总体规划、设计工作。最后,则是技术支持层人员,做好程序开发、系统事业单位管理、网络建设等工作。所以,电子商务建设对事业单位管理具有积极作用,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管理从业人员进行不断地学习,使信息化知识得到更多的掌握,提高各部门人员的自身信息素质,使之与新的信息化事业单位管理模式相适应。

 

3 结束语

 

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我国电子商务建设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影响也愈发的明显,然而对对事业单位管理也起着积极的影响,不仅改变了事业单位管理理念及事业单位管理方式,还提高了经济效益。所以,在新的时期,电子商务的变革会成为时展的必然产物。这样就可以为事业单位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及信息化事业单位管理奠定了基础,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