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旅游企业的发展战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不能单一地从产品出发,而要改变传统理念,把顾客作为中心,因为任何企业要实现赢利,最本质的问题就是如何抓住客户赚钱。
企业的市场竞争,从根本上来说也是围绕满足顾客需求而展开的,在旅游电子商务这一被称做“注意力经济”、“眼球经济”的领域里,顾客问题显得更为重要,所以要从顾客的需求出发,针对不同顾客的要求,采取不一样的措施。旅游电子商务企业不仅仅是宣传或销售产品,也要加强同顾客的联系,更好地为顾客服务。
1 吸引顾客是制胜的关键。
伴随着旅游电子商务产业规模的发展壮大,顾客的高流量成为每个网站追逐的目标。这就使注意力空间的竞争和抢夺成了各个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必须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即如何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如何让浏览者在匆匆行程中注意到自己的网站。
1·1 靠广告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常规广告手段有报刊广告、电视广告和户外广告等,它们仍是互联网企业迅速扩大企业知名度,进入顾客注意力范围的有效方式。但知识经济时代网络的普及,使企业可运用网络广告与消费者进行交互式促销,因网络广告的互动式信息传播,能够更好地激发消费者的需求。
(1)搜索引擎注册:用户要在互联网上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在搜索引擎上查找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所以旅游电子商务企业要想扩大知名度,绝不可不到搜索引擎去进行注册或进行模式融合。
(2)门户站点广告:门户站点大多是那些提供基础接入服务或提供综合服务的站点,因而其访问量较大,如果在这些站点上做广告,则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3)网络上的邮件群发: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可以委托其他互联网企业或专门的邮件广告商或站点,把自己的广告或想要宣传的内容发到特定的目标顾客的电子邮箱中。因这些邮件广告商专门许多企业的电子邮件广告,通过对所掌握的邮件的专业分析及定性、定量的分类,使邮件广告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和回报率。据统计,通过阅读电子邮件来访问站点的顾客比普通浏览者在购买率上要高5~6倍,可达到1% ~20%的点击率。
(4)利用BBS新闻组、聊天室来吸引顾客:由于网络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改变了传统的沟通方式,所以可以利用BBS新闻组、聊天室来吸引顾客。在互联网上有很多实时性或接近实时性的互动交流场所,如实时的聊天室、BBS新闻组。在上面巧妙地一些对自己企业有宣传效果的言论也会吸引很多顾客来访。
1·2 优惠促销吸引注意力。
一般而言,因为旅游电子商务企业依靠互联网技术而对其供应链进行了重新整合,因而较传统企业有更低的成本,故打折是其吸引顾客注意力的一种常见方法。比如,春秋航空旅游网就是靠比一般网站更大的折扣来吸引顾客的,其销售的旅游线路都有很大的折扣,它成为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的楷模。同时在网络环境下,许多企业通过一些免费的东西吸引顾客注意力,例如,携程公司早期将其VIP卡全部免费赠送给消费者。另外还有很多免费资料下载等,这在传统经济下是难以想象的,但对于很多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却是真实的,很多企业成功地应用免费策略来吸引客户,从而确定自身的市场领导地位。先免费后赚钱,几乎已成了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吸引注意力的诀窍之一。
1·3 用户俱乐部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企业可以在自己的主页上设立与自己的业务相关的讨论区或顾客俱乐部,使兴趣相投的人走到一起。只要他们得到满意的服务,那么俱乐部的成员会一传十、十传百给你拉来很多顾客。所以,用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去赞助那些已具相当规模的网上俱乐部来换取顾客的注意力也不失为一个可行的办法。
1·4 通过扁平化营销渠道,传递实用化价值吸引注意力。
基于E时代的多样化需求,企业必须缩减流通渠道,强化渠道的信息沟通功能和服务功能。长的渠道会抹杀掉信息和沟通的及时性。这对于没有耐心的E时代群体来讲是不能忍受的。同时, E时代具有普遍较高的知识水平,不易被层出不穷、花样翻新的形式产品所迷惑,比较注重商品的实用价值。因此,传递的价值应该是现实实用的。
2 注重培养顾客忠诚度。
2·1 做好顾客定位,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个性化服务是旅游电子商务企业赢利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旅游市场正处于由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转化之中,旅游消费将渐趋理性化、个性化,观光旅游逐渐转向休闲度假旅游。携程旅行网为会员开辟了自助旅游专区,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服务。携程的自助旅游(网上定制旅游)主要是让消费者自己根据网站所提供的目的地资料及出发地点,来选定到一个或多个目的地,并自由选择每个目的地的排列顺序,然后将选定的旅游线路、出发地、出发日期等信息在社区内。不过目前携程针对不同需求因素,对自助旅游服务市场进行了适当的细分。每个目标市场的需求主要因素都各不相同,根据各自的主要因素,设计相应的定制条件。
2·2 提高顾客对商家的信任程度。
许多顾客在选择在线商家的时候,最看重的是该商家是否值得信赖。顾客的信任来自多个方面,从产品的角度来讲,如产品的质量、价格等;从交易的程来看,如网上支付安全、个人隐私安全等。所以商家不仅要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还要加强对顾客的责任心,投入足够的人力和物力,加强硬件上的建设,从技术上保证网上交易的安全,还要保护顾客的个人隐私,不能私自将他们的个人信息透露给其他机构。
2·3 加强与顾客的沟通。
传统的促销以企业为主体,通过一定的媒体和工具对顾客进行压迫式的沟通,以此加强顾客对公司和产品的接受度和忠诚度,顾客是被动接受的,公司的促销成本很高。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网络建立起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在线实时沟通,具有相同兴趣或话题的人在网上可以彼此进行交流。旅游电子商务企业赢利模式存在的本质原因在于改变了沟通的方式。网络平台的不同催生不同的沟通关系,而不同的沟通关系意味着不同的赢利利润增长点,沟通的方式因网络技术发生变化,利润获取点也会根据不同的沟通关系而有所不同。
3 结 论。
互联网是一个快速发展变化的世界,环境的快速复杂变化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分析、总结和创新。在这种情况下,对不同类型旅游电子商务赢利策略的分析、归纳以及对每种策略应用措施的探索就显得非常必要:它一方面能为开展旅游电子商务活动找出正确途径;另一方面无论是对即将建立新的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的创业者,还是对目前已经在经营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的守业者,以及整个旅游电子商务活动的参与者来说,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后奥运时期;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81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5-0044-06
Abstract:The success of the 29th Olympic Games held in China has brought on the great opportunity: development of how to keep the Chinese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post-olympic period,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Based on analysis of Olympic host country economic how to boost tourism economy,this paper proposes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Key words: post-Olympic period;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 奥运旅游经济对拉动主办国经济的效益分析
奥运旅游是指由于奥运会的召开而引发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称。奥运旅游中包括了体育旅游、观光旅游、文化旅游等多种形式,是奥运体育盛会与各种旅游活动的融合,是一种综合性强、客流量大的旅游活动[1]。自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美国人彼得•尤伯罗斯将奥运会进行商业化运作并取得巨大成功后,人们逐渐意识到奥运会所蕴涵的潜在商业价值。奥运会举办前后吸引的庞大客流以及奥运会千金难买的旅游广告效应,使得举办国旅游业受益巨大。奥运与旅游相互交融、密不可分,每一届奥运会都会引发汹涌的奥运旅游热潮。汉城奥运会(今首尔)是1984年奥运会商业化运作之后亚洲举办的第一届奥运会。在举办奥运会之前,韩国旅游业由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交通网络扩张以及旅游资源的开发等已经呈现出较好的形势,但相对来讲还不是很发达。为了准备汉城奥运会,韩国兴建旅游宾馆设施及对外旅游宣传的力度大大增强(包括促销其传统文化风情),想法设法延长奥运旅游者在韩国的逗留时间。汉城奥运会盛况通过人造卫星向全世界转播后大大增强了韩国的国际知名度。与1983年相比,1988年韩国的入境旅游人数增长了96%,旅游收入增长了44.8%。在奥运会举办之后两年,入境旅游人数又分别上涨了16.4%和13.5%。奥运会不仅为韩国带来了3亿美元的盈利,而且也使韩国奥运旅游经济得以顺势快速发展。从1985至1990年,韩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300美元增加到6300美元,实现了从发展中国家向新兴工业国家的转变。奥运会在韩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中起到了促进作用,至今人们仍然享受着奥运旅游经济效应带来的成果。奥运场馆规划时,将主要场馆和奥运村放在了汉城市汉江南岸,使汉城南部地区借着奥运旅游经济契机得到了极大发展,同时扩建了国际机场,整修了很多公路,完善了通信设施等,这些设施为后来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西班牙的巴塞罗那通过1992年奥运会,将奥运旅游资源推向国际市场,入境游客从1992年的200多万人增长到2000年的400多万人,奥运旅游的辐射功能极大地拉动了西班牙经济的快速增长。2000年经济增长速度从4.2%上调为4.4%,2001年经济增长率(2.8%)保持不变,2002年经济增长速度从2.0%上调为2.2%,2003年经济增长速度从2.4%上调为2.5%。2003年西班牙国内生产总值为7447.54亿欧元,国民总收入为7347.48亿欧元。受举办奥运会的影响,1994年巴塞罗那入境游客增加了4.25%,而奥运会10年后的2002年,巴塞罗那接待游客人次数增加了500%。在伦敦申办2012年奥运会获得成功之后,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曾经邀请大批世界经济专家学者,对奥运会给举办城市带来的经济影响进行探讨。他们发现,最近几届奥运会中,只有巴塞罗那奥运会给当地经济带来显著、长期的收益。巴塞罗那奥运会真正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好结合,被称为“巴塞罗那效应”。有统计显示,奥运会申办期间,该城市的名字出现在全世界15000份报纸的头版,而这些报纸的发行量据不完全统计达135亿份;而到了奥运会召开期间,全球有30亿人收看了开幕仪式,国际媒体对于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报道更是全方位、多角度、高强度的。可以说,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成就了巴塞罗那。在1992年奥运会之前,巴塞罗那的旅游收入占当地GDP不到2%。但奥运会之后,这座港口城市从新建的饭店、121处体育设施和两个新的旅游景点奥林匹克港口和奥林匹克村中持续受益。1993年,巴塞罗那在世界旅游组织旅游目的地中的排名,就由之前的第16位跃居到第3位。而奥运会结束10年后的2002年,这里接待的游客数量增加了5倍,如今每年吸引的游客达3000万人次,旅游创汇成为当地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悉尼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给悉尼带来巨大的经济投资规模效应,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悉尼城市的环境整治、生态恢复和旅游景观的软硬件设施建设水平,创造出了一流的奥运旅游环境和高质量的服务水平,促进了悉尼奥运旅游资源市场的全面提升,给悉尼奥运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悉尼奥运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与成熟[2]。由于2000年悉尼奥运会给澳大利亚旅游业带来的兴旺,悉尼奥运会给澳大利亚和新南威尔士州带来了63亿美元的收益。奥运会也给悉尼带来了大批的游客,仅16天会期为悉尼带来的旅游收益就达8.8亿美元。悉尼奥运会后由于澳大利亚政府及时出台了后奥运旅游促销战略,使奥运会与旅游相关的产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奥运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至今奥运旅游仍然对希腊的经济起到推动作用。雅典奥运会后来希腊体育旅游的人数持续增长,2005-2007年希腊旅游的人数分别增长了5.6%、8.44%和11.56%。2005年,希腊体育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收入高达110亿欧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1%,与2004年相比,增长了6.7%。希腊从体育旅游业获得的纯收入在欧洲排名第四。2005年和2006年希腊经济增长率分别达到了3.7%和4.3%,高于欧盟成员的平均水平。与2005年相比,2006年希腊的投资增长了9.5%。2006年外国直接投资达到42亿欧元,相当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2%,比2005年增长了9倍。2005年和2006年出口分别增长了13.7%和18.2%。像奥运会这样的世界顶级大型体育赛事功能已经超越了竞技体育的范畴,逐渐成为一种规模宏大的社会经济活动。奥运经济带动了举办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使其更加具有活力和竞争力,有效地带动了举办国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促进体育旅游产业和相关产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围绕奥运会产生的奥运旅游经济,已成为主办国经济发展的一种崭新形式,它给举办国和城市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而且奥运会对举办国和城市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影响是持久的,从奥运筹备阶段到奥运赛后的奥运旅游经济效应可持续若干年,在这个奥运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黄金时期,奥运旅游经济的辐射功能极大地拉动了举办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奥运会既是体育盛会,也是旅游盛宴,可以给举办国带来大量国际旅游者和旅游外汇收入。从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奥运旅游经济效益来看,奥运会对澳大利亚和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如图1所示)。除奥运会外,韩国和日本通过联合举办2002年足球世界杯,就分别创造出88亿美元和245亿美元的产业产值。这些事实就足以证明体育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生机和巨大的体育旅游市场潜力。
2012年伦敦奥运会将是一个体育产业旅游催化剂。据有关人士预测,伦敦奥运会对体育旅游产业的影响将持续至2016年或2017年,预计在2012年之前英国的旅游收入是20亿英镑,有4700万外国人来旅游,50%都是来源于奥运会后的体育旅游长期受益。2009年12月17日巴西国家旅游公司公布了“2020水彩计划”,希望利用主办2014年世界杯和2016年奥运会的机会,全力推动体育旅游业发展。巴西获得这两大重要体育赛事的主办权将带动巴西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从现在起至2020年,预计巴西将接待1110万名游客,旅游总收入将达到176亿美元。
在今天,世界各地每天都会有各种形式和规模的体育赛事在进行。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对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凭借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机会,一些国家的城市实现了后发超越式发展,而一举跨入发达国家或世界名都市行列。体育旅游产业是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定义的旅游产业。目前,体育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在国内外都有所体现。21世纪前10年发达国家陆续步入“体育旅游经济”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公认的经济现实。目前与体育相关的旅游市场每年的价值达1180亿美元,到2011年,与体育相关的旅游产业在全球GDP的比重有望达到10%,而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体育以及与体育相关的消遣娱乐活动在旅游活动中所占的比重已达到25%以上[3]。目前中国体育旅游产品日益丰富,层次更趋多样化。从高端消费的高尔夫旅游,到普通民众可以广泛参与的户外、赛事特种旅游等方式应有尽有,满足各类不同人群需求的体育旅游产品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各旅行社在旅游线路中加入了体育体验,根据游客需要量身订制出体育旅游线路,体育旅游整体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尽管中国旅游产业还属于起步阶段,但每年正在以30%―40%的速度发展。
奥运会规模盛大,对举办地社会系统有着深刻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体育本身的范畴。这些影响被国际奥组委系统归纳并命名为奥运遗产(The Legacy of the Olympic Games)。2002年11月14―16日在瑞士洛桑召开了《1984―2000洛桑国际论坛》,论坛上奥运遗产被归纳为以下几类:城市及环境遗产、运动遗产、经济及旅游遗产、政策遗产、文化及社会交往遗产、教育和档案遗产[4]。奥运遗产是指在奥林匹克运动实践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普遍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的遗产。而最能见证奥运历史辉煌和代表奥运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的,无疑是这些旅游资源。“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这不仅体现在取得辉煌比赛成绩上,更体现在给奥林匹克历史传承留下的旅游资源上[5]。后奥运时期大约持续3-5年时间,主要是指举办奥运所形成的物质与非物质旅游遗产全面发挥效应的阶段。后奥运时期,鸟巢、水立方、奥林匹克公园等奥运遗产无疑将成为北京最为特色和闪亮的新旅游景观。后奥运时期对中国经济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奥运旅游资源的全面繁荣,后奥运旅游才是真正的奥运旅游。奥运旅游的主要对象不是直接参加或观看奥运的人群,而是更为广大的,当时不能直接进京参加或观看奥运的人群,后奥运时期北京奥运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具有全局性特征。因此,北京奥运旅游行情不应该是短期有限的井喷行情,而应该是持续时间长,参加人数多,增长趋势稳健的持久行情[6]。如何以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旅游资源为契机,科学地规划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旅游资源,并采取正确的措施开发利用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旅游资源,推动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旅游资源后续效应的发展,使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旅游产业资源成为独特的奥运旅游经济特色和亮点,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支持,中国应借成功奥运之风,扬体育旅游产业巨帆,抓住北京奥运会带来的后续体育旅游效应,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才可能实现中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1 制定长期的体育旅游产业生存发展策略
随着中国体育旅游产业和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体育旅游产业的需求日益旺盛,体育旅游产业在城市或地区的发展中所占地位日益显著。2008年北京奥运会虽然谢幕,但广州亚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后奥运时期由于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于提升中国的体育旅游形象、丰富体育旅游产品和完善体育旅游环境等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北京奥运会后会继续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来中国举办城市北京观光旅游,奥运会对推进举办城市北京和协办城市青岛等地的体育旅游形象的作用将持续提升。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资源要素包括体育旅游物质资源、体育旅游人力资源和体育旅游资本资源等。在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的推动下,在政府和相关旅游部门的组织、协调、规划下,后奥运时期中国的体育旅游产业将迎来一发展的黄金期,中国的体育旅游产业市场将依然活跃,必将成为中国体育产业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力地推动中国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国家统计局经初步核实,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340507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515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增长速度为9.1%,比初步核算数提高了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5226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减少251亿元,增长速度为4.2%,与初步核算速度相同。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57639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681亿元,增长速度为9.9%,比初步核算数提高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47642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4724亿元,增长速度为9.3%,比初步核算提高0.4个百分点。按初步核实数计算的三次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占10.3%,第二产业占46.3%,第三产业占43.4%。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不会导致人们放弃体育旅游计划,出游人数仍会保持高增长。经济因素、时间因素和心理需求因素共同决定了人们的体育旅游消费选择,经济因素只是影响国内体育旅游消费需求的一个方面。尽管2009 年中国 GDP增速在9.1%,而有14个省市GDP总量超万亿。2010年国内经济开始复苏,由于对宏观经济面的良好预期存在,城乡居民的体育旅游消费信心不会出现根本性的恶化。目前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906.90 元,仅占可支配收入的 6.57%,农村居民人均旅游花费 222.50 元,仅占纯收入的5.37%,即使收入增速下降,体育旅游消费也不会对人们造成经济上的压力。美国次贷危机逐渐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和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中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后金融危机”和“后奥运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和百姓生活中关注的两大热点。相比而言,我们对后奥运时期的体育旅游产业思考要冷静得多,也缜密得多,既看到长期的利好,也看到了近期的挑战与危机;而对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体育旅游产业的思考则显得叹声有余,而激昂不足。在当前,谁能面对挑战,抢抓机遇,制定长期的生存发展策略与相应对策,才能保障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2.2 把握后奥运时期旅游经济时机,增加后奥运时期旅游客源市场份额,促进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像奥运会这样的大型国际体育事件活动目前已日益成为各地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振兴体育旅游产业经济的重要方式。特别是最近20年来的历届奥运会给主办国和城市奥运旅游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商机使人们为之振奋。在历届奥运会的筹备过程中,相关城市均投入巨资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设施建设、环境控制、安全保障建设、城市景观建设和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保护、旅游景区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奥运城市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市环境不断优化、旅游接待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促使举办国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要素条件、需求条件和支持性旅游产业和相关旅游产业方面不断提升,使举办国的体育旅游市场步入新的快车道。奥运旅游经济更重要的不是为了奥运会举办当年、当月的经济增长,而是借助奥运会的后期旅游经济机遇效应,发展成为有世界影响的奥运旅游经济强国,实现后奥运时期体育旅游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价值。从多国的奥运举办成功经验看,奥运旅游对拉动举办国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按照国际奥运旅游的一般规律,主办国的普通游客量将在奥运会后达到峰值水平,后奥运时期对中国体育旅游产业的拉动效应至少会持续5-10年。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和2008年8月8日-24日在中国首都北京成功举办,中外游客聚集北京,极大推动了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见表1)。
奥运会所具有的巨大国际影响力对其主办地及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是一个绝好的机遇。其蕴涵着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奥运会不仅是17天的活动,更是一次贯彻10年的机会。一方面,它将长时间地吸引全世界对举办地的强烈关注,极大地提升中国及北京的国际形象和知名度;另一方面,将对中国21世纪经济的高速度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据美国高盛公司预测,从2001年至2008年的7年间,奥运会将额外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每年达0.3个百分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国旅游产业是受益最大的产业之一,将直接促进中国旅游产业在21世纪的后10年再上一个台阶。世界给予了中国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和提升的机遇。奥运会后,北京充足的奥运场馆将成为开展体育旅游的重要资源。为了利用后奥运时期北京的知名度,2009年北京市推出北京旅游主题年活动,将奥运场馆与传统的故宫、长城、颐和园等旅游胜地进行组合,推出一系列传统与奥运文化结合的旅游产品。此外,北京市大批设施先进的接待中心还将成为商务会展的理想场所,会奖旅游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预计到2010年北京将接待海外游客52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5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1.6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300亿元。但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自北京奥运会后,中国入境旅游人数每况愈下,目前,中国入境旅游客源主要来自香港、澳门、台湾、韩国、日本、俄罗斯以及东南亚等周边地区和国家(如图2所示)。
2.3 加强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旅游产品资源的保险市场建设
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旅游产品资源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着来自国内外的体育旅游客源。但随着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体育旅游人数迅速增长,体育旅游各环节中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法律风险和违约责任等风险日益突出,如2004年东南亚海啸、2005年的法国骚乱、2006年春节期间香港旅游团于埃及出险以及日益蔓延的禽流感疫情等旅游意外的不断出现和2008年春节期间中国19个省(市、区)发生了近50年来最大的雪灾、“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发生和2009年4月发生的世界性甲型HINI流感等自然灾害都加强了各方对旅游风险的重视程度。如何规避国内外出入境游期间发生的风险,已成为业内外人士所热切关注的话题。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旅游产品资源市场的发展和体育旅游风险的发生客观上要求旅游保险业务能够相应发展,为有关各方提供风险保障,保障游客及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避转嫁风险,保证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旅游产品资源的安全有序发展。从2008-2009年两个“十一”黄金周的情况看,北京已经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首次超过上海,成为到达人气最旺的旅游城市。如2008年黄金周7天北京旅游总人数达到802万人次,同比增长35%。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每年的旅游总收入将达3.3万亿元。由于旅途中的消费者所要面临的风险状况比平时要大很多倍,因而大力发展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旅游产品资源保险市场显得格外重要。
2.4 设立专门的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旅游遗产资源开发利用安全保障部门
奥运会将极大地促进举办国及举办城市旅游的知名度和国际声望的显著提高,这已经成为人们获得的一种普遍共识。历届奥运会后惟一保持增长的就是体育旅游服务业。北京奥运会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2008北京奥运会后,多项比赛场地、场馆、广场以及运动员村等作为“奥运遗产”将成为体育旅游者竞争相前往的目的地景点,如知名度最高的“鸟巢”和“水立方”这两大体育场馆曾经让无数观众见证奥运场馆的神奇,奥林匹克公园的园林建筑和钟鼓楼广场让体育旅游者流连往返,而今这些奥运遗产都带着奥运的余热,变身成为北京不可或缺的体育旅游新地标,与万里长城、故宫、十三陵等传统旅游景区景点相得益彰。作为协办城市奥帆赛所在地的青岛则规划将奥帆基地、银海国际游艇俱乐部、极地海洋世界一直到石老人高尔夫球场一线打造成中国北方体育旅游休闲度假的示范区。作为奥运马术比赛协办城市的香港,作为奥运足球比赛协办城市的上海、天津、沈阳、秦皇岛等也开始有意识着手开发“奥运遗产主题”的体育旅游新产品[7]。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旅游遗产资源开发利用既是经济问题,也是安全保障问题。北京奥运会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奥运会前、中、后都会创造出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奥运会,来自世界各地的更多游客将亲眼目睹它的风采。奥运会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型赛事,有着相当的敏感性,极易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其后续效应的发挥也将受到国际局势的影响。因此,要建立完善的危机防范及管理机制来规避风险,确保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旅游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国家旅游局成立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旅游遗产资源开发利用安全机构,该机构成立后协调旅游管理机构、安全机构,建立与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等组织、个人在体育旅游安全保障中的关系。实施系统性的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旅游遗产资源开发利用安全保障工程,范围涵盖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旅游遗产资源开发利用安全设备保障、体育旅游遗产危机管理系统及体育旅游遗产安全信息预警系统的设立与完善、体育旅游遗产安全人才培养等方面,确保北京,乃至中国的国际旅游形象。
2.5 建立以奥运观光旅游资源为背景,以奥运休闲旅游资源为内容的体育旅游资源市场
北京奥运会将极大地促进中国的国际声望。国际声望的提升无疑将带来中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后奥运时期中国良好的体育旅游产业的业绩,主要依靠众多高品位的文物古迹及奥运资源的吸引力,这些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奥运资源具有很强的垄断性价值,是中国举办城市永久的招牌产品。因此不管体育旅游产业市场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国体育旅游的核心卖点仍然是以奥运观光旅游资源为背景的文化旅游产品。随着后奥运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单一的奥运观光旅游产品,将难以满足旅游客源市场多方面的需求。开发奥运旅游休闲度假产品是顺应国际旅游市场潮流和趋势,加速奥运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实现旅游产品升级换代的重要步骤,从长远发展看,发展奥运旅游休闲度假产品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性任务,是建设世界体育旅游强国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奥运会举办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需要进一步提升文明神秘性与文化冲击力,在此基础上,通过规范开发与上述格调相一致的接待系统和服务系统,形成奥运休闲旅游发展的模式:在奥运会举办城市住下来,有值得看的古迹,有值得欣赏的文化。因此,需要保留奥运观光旅游资源,但通过组合和开发,将其服务目的转变为奥运休闲旅游。从而改变过去走马观花式的观光形式,丰富旅游者在举办城市期间居停生活,提高旅游者来举办城市期间的旅游品质。
2.6 制定后奥运时期奥运会举办城市北京和协办城市数字化体育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策略
随着中国市民经济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体育旅游成为一种日益普及的休闲方式。但目前大众旅游一直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给旅游接待地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因此人们开始寻求新的旅游形式。后奥运时期举办城市北京和其他协办城市(以下简称奥运城市)数字化体育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环保时代”、“绿色时代”和“生态时代”主流色调的认识自然、保护自然和不破坏自然生态平衡为基础上,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上的后奥运时期奥运城市数字化体育旅游资源发展的新模式。这要求后奥运时期奥运城市数字化体育旅游资源策略增加奥运经济增长值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提高奥运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规划并设计有益于后奥运时期奥运城市居民身体健康且于生态资源友好环境,注重居民和游客对奥运城市体育旅游资源获取和分享的公平性,持续性及协调性。后奥运时期奥运城市数字化体育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策略可以把它看做是一个基于空间智能体的数字化绿色生态旅游系统。由于后奥运时期奥运城市数字化体育旅游资源所依赖的网络空间,也包含了体育旅游资源群体的典型特征。网络节点信息的处所,也是空间智能体的处所,具备多样性的空间智能体构成了超大规模的群体。空间智能体的信息交换、互操作性、复制、淘汰,使得信息资源丰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进化图景。在后奥运时期奥运城市数字化体育旅游资源发展过程中,空间智能体是形成数字化绿色生态旅游系统自适应进化结构的最小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网络空间智能化数据发现、信息融合以及知识发现功能的基本单元。空间智能体也同样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则。它们从绿色生态环境(数据源或其它空间智能体)中接受新的信息繁衍后代,参与竞争。从结构上讲,后奥运时期奥运城市数字化体育旅游资源以虚拟网络空间为基础的数字化绿色生态旅游系统。从功能上看,后奥运时期奥运城市数字化体育旅游资源基于空间智能体的知识发现系统。因此,后奥运时期奥运城市数字化体育旅游资源完全符合体育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进化与自我改进的要求。后奥运时期奥运城市数字化体育旅游资源不仅是对现实奥运城市体育旅游资源的数字化,而且要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建设后奥运时期奥运城市数字化体育旅游资源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资金流的综合管理系统,后奥运时期奥运城市数字化体育旅游资源的持续发展策略是奥运城市数字化体育旅游资源建设的最高要求和根本设计原则,自上而下地设计奥运城市局部子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有效利用的要求。从后奥运时期奥运城市数字化体育旅游资源的实现角度来看,则是一个基于信息生命周期操作的绿色生态体育旅游发展策略。
作为后奥运时期奥运城市数字化体育旅游资源的总系统目标,可持续发展特别强调绿色生态体育环境的重要性。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广泛的资料进行处理,获取相关信息进而使资料所代表的意义明确化。在阐明这一目标的基础上,需要分析有关论点,把研究的问题限制时间、空间以及能力解决范围内,以便弄清问题的实质。作为构成整个可持续发展策略工程本身也是综合的系统工程的子系统,后奥运时期奥运城市数字化体育旅游资源工程本身也是综合的系统工程。它的总原则是在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基础上实现后奥运时期奥运城市体育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阶段,对举办城市北京和其他协办城市青岛等地的体育旅游资源规划、数字化工程模式与框架进行研究,相关的数据机制主要包括:空间数据的智能获取、海量数据存储技术、数据采集、建库一体化模式、数据标准化、数据生产流水线、数据动态更新与数据共享机制建设。在这一原则下,需要对后奥运时期奥运城市体育旅游资源的结构部件、操作部件和流通部件提出要求。奥运城市的行业部门子系统主要以奥运旅游经济活动为主构成的运营管理体系。这些运营管理体系是后奥运时期奥运城市数字化体育旅游资源的实施模块。后奥运时期奥运城市数字化体育旅游资源能整合城市体育旅游管理信息化,更高效地进行体育旅游资源配置,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缩短投资周期。这些模块按照后奥运时期奥运城市数字化体育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总体规划的要求,将局部融入整体,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在数据的规范标准和共享的机制下提出对数据的要求,明确收集数据的目标。在城市和各行业部门的对数据利用的要求下,后奥运时期奥运城市数字化体育旅游资源数据平台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构建、集成、更新与共享以后奥运体育旅游资源环境空间数据库为主的数据仓库是奥运城市数字化体育旅游资源的核心内容。这个层次的主要功能是开发奥运城市体育旅游资源环境及旅游人口、社会、经济空间数据库、标准化集成各种体育旅游数据资源,以现代前沿空间信息技术为核心构建奥运城市体育旅游资源信息系统的技术平台与数据平台,通过先进信息的技术手段,真正实现经济、技术、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为奥运城市体育旅游资源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在时间上的合理利用最终实现奥运城市体育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现代化工具,为构建完善的后奥运时代中国体育旅游产业的良好环境保驾护航,图3构画出了后奥运时期奥运城市数字化体育旅游资源发展的策略模型。
3 结论与建议
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胜利闭幕也宣告了中国后奥运时期的到来,后奥运时期大约经历3-5年的时间,这个时期基本上是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后期和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前期阶段。随着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旅游产业需求的增加,后奥运时期对中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广告效应”不可估量,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赛后举办城市北京和其他协办城市中的奥运旅游元素必定会成为吸引体育游客的重要因素,赛后入境体育游必定会火爆,这将刺激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后奥运时期中国奥运场馆设施的开放对国内外体育旅游者具有很大吸引力。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旅游产业可能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旅游产业主题。奥运旅游元素的体育旅游线路走俏。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举办城市北京和其他协办城市的体育旅游将会升温,北京及其他奥运协办城市都将会成为体育旅游游客热捧之旅游目的地。后奥时期中国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对体育旅游要素和需求条件以及管理提出了的新要求。面对奥运后时期中国增长的体育旅游产业市场,旅游社如受困于线路策划、业务人员的缺乏,将不利于挖掘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商机。建议在制定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时,对那些具有一定体育旅游资源基础的奥运城市,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体育旅游产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务必要抓住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机遇,建立起一种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塑造个性鲜明的奥运城市体育旅游形象,培育别具一格的奥运城市体育旅游产品,拓宽灵活多样的奥运城市体育旅游营销渠道,营造宜居宜游的奥运城市环境,促进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旅游产业走上快速、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立明,赵黎明.奥运旅游的入境客源市场开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8):1047-1049.
[2] 李少龙.后奥运时期北京奥运旅游资源发展趋势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0,31(3):47-51.
[3] 北京中经焦点经济信息中心.2008-2012年北京旅游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EB/OL].省略-zx_3.asp?id=1089 2010-02.
[4] 刘民,梁万年,傅鸿鹏等.奥运健康遗产的概念体系和形成机制[J].首都公共卫生,2007,1(2):49-51.
[5] 任保国.后奥运会时代北京奥运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J].滨州学院学报,2010,26(1):62-63.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是桂林最具城市比较优势、品牌效应声誉、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桂林旅游业实现了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成为桂林国民经济主要的增长点、旅游业已成为桂林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然而,近年来,在各地旅游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和旅游市场迅速发展的影响下,桂林旅游所具有的传统战略优势不复存在,并逐渐被一些新兴旅游城市赶超,桂林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呈总体下降趋势,旅游业发展面临重大挑战,旅游产业进入新的战略调整期。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扩展了旅游需求,改变了旅游业运作方式,提供了旅游者和旅游服务提供商直接交易平台。旅游业务与电子商务的结合,将能够极大地提高桂林旅游业的经营服务和管理水平,扩大产业规模,提高发展质量,增强桂林旅游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整体竞争力,实现桂林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在桂林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探索实施符合地区特色的桂林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二、桂林旅游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优化桂林旅游产业资源的配置
桂林旅游资源丰富,但没有被完全有效地开发利用,资源优势未能很好地转化为旅游业竞争力优势并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电子商务在提高桂林旅游产业资源配置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作用。旅游业是产业关联度很高的产业,根据价值链理论,旅游产业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同产业价值链上其他企业和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协同合作。电子商务有助于各类旅游企业和组织之间信息处理能力和协作效率的提高,能够把桂林旅游产业整合为一个网络化的产业协作体系,优化了产业价值链,消除了产业价值链上重复低效的劳动。通过各种旅游资源、知识、技术以及动态旅游信息在产业内顺畅地流动、扩散、创新与增值,达到成本最低、效率最高。
(二)有利于降低桂林旅游业成本
电子商务的信息沟通优势可以消除桂林旅游产业价值链上各环节之间割裂、重复、无效的劳动和投入,使得桂林旅游业能够实现基于共享与协作的价值链重组与优化,达到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利用互联网开展旅游业务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极低,具体体现在:网络通讯成本相对于传统通讯方式大幅降低;网站制作与维护、旅游网络市场拓展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无纸化办公与电子单证传递节省大量纸质成本,并缩短订单处理时间,加快资金周转,节省利息开支。桂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可用于旅游信息和宣传的费用有限,利用网络这一全球性媒体进行旅游宣传,既减少了营销成本,又扩大了营销范围、提高宣传效果。
(三)有利于提高桂林旅游业交易效率
通过电子商务方式处理旅游业务,在网上直接办理预订,进行谈判、签约、支付结算等手续,减少数据的重复录入,交易双方无需中介参与,简化交易环节,降低交易费用,缩短交易时间,提高交易效率。电子商务将交易过程、交易主体和交易内容虚拟化,使传统的交易流程与营销策略都得以再造,使传统4P策略逐渐转向更注重信息交流沟通的4C策略。电子商务还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具个性化和吸引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以及更高效便捷的交易过程。
(四)有利于增强桂林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
电子商务将有效地帮助桂林旅游产业应对外部竞争环境并满足新的市场需求。电子商务带给桂林旅游业同全球旅游市场“同等的互联网接入”机会,获得更多的市场机遇,更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电子商务的应用将极大地提高桂林旅游产业的服务水平、经营水平和管理水平,扩大产业规模和发展质量,增强桂林旅游业在国际市场的整体竞争力。在国外旅游企业纷纷凭借自身电子商务运用、资金、技术和管理等优势进入中国市场的背景下,桂林旅游业只有积极实施电子商务,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和特色服务在全球范围内“锁定”自己的消费群体,才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尽快形成桂林旅游业核心竞争力,把国际竞争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程度,在国际旅游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
(五)实施电子商务是桂林旅游业超前的发展战略
发展电子商务是桂林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趋势的超前发展战略。电子商务是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基础的充分体现信息作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的新战略。旅游电子商务战略能够推进桂林旅游业向信息化产业形态的转型,开辟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旅游新市场。由于旅游企业和组织之间持续的资源共享与组织协作,旅游业与外部竞争环境及与游客的更高效的信息沟通和反馈,电子商务战略将能够在桂林旅游产业中创建一个不断创新、不断演进的产业体系。电子商务是推动未来桂林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保证其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更是维持其未来竞争能力的决定性因素。
三、桂林旅游产业的电子商务发展战略
(一)政府主导型战略
旅游业这一个产业群体涉及众多行业和部门,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有效协调,在政府旅游管理部门主导下,能将各种旅游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充分发挥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要从桂林旅游产业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出发,把桂林旅游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立足长远,制订促进桂林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和政策,编制旅游产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和规划,制定统一的旅游产业信息化建设标准,创造良好的支撑环境,积极支持鼓励旅游企业信息化,促进桂林旅游电子商务更好更快发展。同时,还要树立“大产业”、“大旅游”的观念,把涉及桂林旅游产业的各行业电子商务纳入旅游电子商务体系,把桂林旅游电子商务的建设与发展放到全国乃至国际旅游产业中去,发挥其整体优势,提高其产业竞争力。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
旅游业是以资源与环境为依托的产业。桂林要发展旅游产业必须高度重视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的保护,这也是桂林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桂林旅游电子商务自身的开发与发展也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旅游电子商务是一种新生事物,其自身的发展也会受到桂林旅游产业、电子商务及IT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产生、发展到成熟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桂林旅游电子商务系统在设计、规划、布局、开发时要给自身的发展与完善留有空间,做好升级换代的准备,坚持可持续发展。
(三)旅游文化战略
现代旅游不仅是物质资料的消费,更是一种精神文明的享受。旅游也是一种文化活动,既是文化的创造过程,又是文化的消费过程。在知识经济社会里,人们对旅游产品、服务的文化要求会越来越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旅游产业必须不断创新,提高旅游产品知识和文化含量。因此,在发展桂林旅游产业电子商务时要注意充分挖掘桂林富有特色的文化资源,在旅游产品组合、线路设计、网站设计、宣传促销等方面都要注重文化理念的注入,开发出既有桂林地方特色又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同时也要注重现代文化产品的开发。通过富含文化韵味的旅游网站、恰当的多媒体方式展示出来,从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上吸引国内外更多的旅游者,同时又在此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让桂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四)协同合作战略
对于桂林旅游电子商务来说,协同合作有两层含义:一是旅游产业各个构成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旅游产业要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赢得旅游者的满意,需要由多种不同类型的企业高度协同、紧密合作,任何一个相关行业脱节,都会使旅游经营活动难于正常运转。桂林旅游产业实施电子商务,还要求旅游业所有构成部门之间必须协同合作,建立多方共享的数据库,才能使数据顺畅高效传递与反馈。另外,还要求旅游企业与构成电子商务基础平台的各个要素如认证中心、支付网关、呼叫中心等之间协同合作,实现无缝链接。二是旅游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需要协同合作。电子商务不仅仅是技术部门的事,它涉及旅游企业各个部门。涉及企业文化、企业结构及业务流程的革新,因此也需要各部门间的通力合作,高效协同。
关键词:旅游企业发展;管理创新;企业营销;研究展望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使更多的行内学者开始关注旅游企业管理,近年关于旅游企业管理研究的文献逐渐增多,但对旅游企业管理的综述性研究暂无,本文在阅读有关旅游企业管理方面的书籍,并通过查阅了知网、万方等相关文献资料,在分析、整理和归纳文献内容的基础上,大致将国内学术界对旅游企业管理方面的研究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分析,以期对其今后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一、旅游企业管理的研究现状
1.相关著作
近5年,直接对旅游企业管理研究的著作相对较少,而是侧重旅游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研究,尤其是旅游企业的信息、营销、人力资源、财务、服务质量管理等方面。刘锋华以管理学科视角对旅游企业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点、线、面”的旅游企业管理理论体系,认为旅游企业管理的基本框架主要有三大模块:基础、实务、支撑模块,较为新颖。此外,有学者针对旅游企业管理实践中地域资源、市场环境、形象设计、品牌建设、客户关系、公共关系等共同的基本问题做了阐述,丰富了前期的研究内容。当前,较多的是从旅游企业人力资源、财务、战略管理方三个角度来分析旅游企业管理:一是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来分析,主要阐述了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二是主要介绍企业内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实际上是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搬入到旅游企业内,而并未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三是结合旅游业的特点,吸收最新的国内外战略管理研究成果,使其理论与方法同旅游企业的战略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带动旅游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发展。
2.相关文献
(1)战略方面
整体来说,旅游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研究方面受到较多的关注。沈中印从旅游企业的品牌战略视角切入,阐述了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品牌战略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旅游品牌战略是旅游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拓展了旅游企业战略研究的视野。廖军华以国际化理论分析我国旅游企业,分析我国旅游企业跨国经营的现实背景、现状及经营误区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旅游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选择。葛绪锋肯定了旅游企业战略协同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旅游企业间战略协同动因,指出了旅游企业战略协同的构建路径。生延超等人从旅游企业战略联盟机制的稳定性出发,并结合“一卡游河南”的 MSC范式分析,对旅游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提出了治理策略。
(2)营销方面
从营销视角研究旅游企业管理主要在两大方面,一是旅游企业营销创意策划及结合当时代背景下博客营销、微博营销、网络营销等具体营销方式的分析;二是研究旅游企业营销过程中道德问题的解决路径探索。孔维淼分析了博客营销的积极作用,提出旅游企业应用博客作为营销途径的实施建议。孙美丽指出旅游企业旅游企业营销中的不道德现象的出现,认为旅游企业营销活动中不道德问题的解决的首要问题和关键就是构建一个旅游企业营销道德评价模型来进行旅游企业营销道德的评价。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彭荣指出了旅游企业网络营销的新发展机遇,符合时展的潮流。
(3)创新方面
国内在旅游企业管理研究方面已有不少成果,但缘于旅游学科本身的学科体系不太成熟,尤其是在旅游企业的管理创新研究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鲜有专著出版。杨文琪指出了企业管理创新体系内容之间的关系,并指出未来应强调研究内容的系统化和方法的定量化。陈国元、盛爽等分析了知识经济给旅游企业在企业管理方面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在知识经济环境下旅游企业管理的创新对策,指出旅游企业要在下个世纪取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对知识经济研究,增加对知识、信息和人才的重视,不断提高其综合创新能力,调整经营管理策略。侯雪艳创新性的分析了旅游企业的生态属性,强调该视角下的旅游企业管理策略的实施,应培育生态理念、构建旅游企业生态管理运行机制。于成国较早的关注到了旅游企业面当前这种危机重生的外部环境应内、外环境互动,并能动地适应环境,进而持续地塑造环境或者进行有效的调整,认为以增强旅游企业快速反应能力为特点的管理柔性化必然成为旅游企业管理的趋势。可见现有研究仍以定性为主,缺少定量研究,可操作性的测评指标体系和预测模型有待加强。具体到以服务为主的旅游企业,如何克服管理创新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如何激发创新理念等?这些也都值得进一步探讨。
(4)旅游企业管理课程
有关旅游企业课程管理方面的研究不多,研究待深入。陈海鹰以海南高校为研究对象,探讨旅游企业管理专业课程项目化开发的目标、意义、内容框架与开发思路等基本问题;汤文霞以石河子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探讨了“旅游企业管理”课程群的现状,并且从加强对课程群的认识、增加投入、建立合适的评估体系及优化实践教学环境等方面分析相应的解决措施。
(5)其他方面
黄玉斌等人从低碳旅游视角出发,认为“桂林旅游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可以考虑从低碳理念的培养、低碳旅游产品的宣传、低碳旅游策略的实施、低碳消费的宣传等方面着手”;刘居宠“尝试以系统动力学原理和方法去分析旅游企业竞争力,以旅游企业中青旅为例进行仿真模拟,得到了较为相符的结果,证明旅游企业竞争力系统动力学模型具有较好的可信度,这对旅游企业了解自身竞争力状况是一较大进步”。此外,郑江宁分析了旅游企业管理人才目前所面临的不足,强调对旅游企业管理人才的狼性教育,并指出了旅游企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途径。关于企业的内部人员的管理,还涉及员工激励及角色压力的探讨。如陈琦在了解员工的激励心理过程及制约因素基础上,提出建立旅游企业对员工心理的激励措施,更好地发挥旅游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效用。
二、旅游企业管理的实证研究
当前,对旅游企业管理的实证性研究文献很多,张勇分析并提出了郑东新区都市旅游业的六大发展战略。王雪以内蒙古旅游业为研究对象,将区域旅游开发理论与该地旅游业发展实际相结合,对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对策做了一定程度的思考;高伟凯等人“分析了河北省发展旅游业的宏观背景、资源优势,强调扶持重点旅游项目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并提出了河北省旅游业的发展方略”。以上这些文章多是站在政府角度谈旅游业的宏观行业管理。
三、研究成果的特点及展望
第一,从研究时间来看,21世纪以来旅游企业管理方面的文献占了一半以上,且旅游企业旅游企业管理的理论研究早于实证研究,相对而言,实证研究起步较晚,新世纪以来才得以颇受关注,这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和政府政策导向有关;第二,从研究层面及内容来看,学术界对旅游企业管理的研究多集中在中宏观层面,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如从政府角度来谈如何进行宏观行业管理何发展旅游业,而忽视了旅游企业内部管理问题的研究,未来应更加注重企业内部管理的实证研究。此外,旅游企业集团化等热点问题的研究也备受关注;第三,从研究方法来看,学术界对旅游企业管理的研究采用传统的定性研究方法居多,仍缺少以定量方法进行研究,应强调实证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的结合使用。
参考文献:
[1]郜宣.旅游企业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高校人文)[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
[2]刘锋华,唐环宇.旅游企业管理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3]夏林根,张懿伟.旅游企业管理[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2.
[4]沈中印.旅游企业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战略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4):62-65.
[5]生延超,周琳.基于MSC范式的旅游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机制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3,29(144).
[6]孙美丽.旅游企业营销道德评价研究[D].东北:东北石油大学,2012:1-68.
[7]侯雪艳.基于生态属性的旅游企业管理策略[J].企业研究,2012(2):31-32.
[8]于成国.危机环境下旅游企业管理柔性问题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6):141-144.
[9]陈海鹰,黄崇利.旅游企业管理专业人才课程项目化开发初探――以海南高校为例[J].现代商业,2010:272-273.
[10]黄玉斌,曾其龙.低碳旅游视野下的桂林旅游企业竞争力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2,25(2):110-113.
关键词:旅游企业多元化战略
多元化战略指企业同时经营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发展战略。关于多元化战略,理论界有着不同的看法,早期研究认为多元化会导致公司价值的降低,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有的学者提出,当边际产出降低时,企业就会寻求新的市场机会,所以多元化开始时往往伴随着企业价值的减少,但最终会增加企业的价值。
其实多元化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运用,多元化经营战略实施得好,将有利于提升我国旅游企业的竞争力,反之,可能陷入盲目多元化的泥潭。我国旅游企业发展的历史还不长,该如何认识多元化战略的误区,在多元化战略中应该注意什么样的问题,旅游企业应该如何实施多元化等等,这些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旅游企业多元化战略误区
在旅游企业的经营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如“东方不亮西方亮”、“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但仔细地分析可以发现,这些都是关于多元化的错误看法。把“东方不亮西方亮”这种观点运用于旅游企业的发展战略是非常危险的,试想,如果一个企业在一个行业经营不好,就会对企业的现金流等造成影响,又怎能为另外一个行业提供相应的现金流呢?整个企业又怎能良性的发展呢?所以旅游企业必须经营好自己的主业,培育其核心竞争力,只有在主业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战略,才有可能在别的领域获得成功。
中国有着深厚的“最”文化,往往追求“最”的方面,而不管这种文化指导之下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有什么样的弊端。其实,做大的基础是做强,如果不能做强,就失去了做大的基石,对企业的发展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大部分旅游企业现在缺乏的是踏踏实实地加强管理,以科学管理理论为指导,强化其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考虑做大,进而考虑多元化经营的问题。
二、旅游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应该注意的问题
旅游企业做强了自己的主业,并非就能盲目地实施多元化战略,因为多元化战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稍有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导致整个企业的瘫痪,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分析国内外成功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可以发现,旅游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必须注意下列问题。
(一)注意多元化人才培养工作
不管是相关多元化还是非相关多元化,战略正确与运营正确只能由人员来保证。旅游企业在多元化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培育其多元化发展战略人才体系。旅游企业人才培育必须覆盖旅游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方方面面,不要以为原有的人才体系可以很好地在多元化行业移植。同时必须认识到,企业真正的问题,在于改造员工的思想,这一条一定要贯穿在旅游企业人才培育体系的始终,否则,员工只是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技巧,而缺乏整体的思维,最终可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二)制定恰当的投融资策略
根据对通用电气等成功多元化企业的分析,多元化企业的发展模式是以产业和金融为两翼,互相配合,共同前进。但是,两者性质不同就会产生结构性差异,必须平衡好两者的风险。当然,对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介入是一个较为稳妥的方法,如商业银行、证券、信托、租赁等,这样可为旅游企业的多元化扩张之路提供稳定的资金流。另外,要把握长、中、短期的投资节奏,有效掌握投资回收时间。一方面,长期投资的项目必须有短期项目的配合,否则资金的回流无法理顺;另一方面,拉开投资回收期长的项目的时间,保证资金回收,避免资金链断裂。当然,缓解投融资风险的方法之一是放慢扩张速度,这就必须改变“做大、做强”的中国企业特性。
(三)进行品牌战略分析
在战略家的眼里,首先要做“对”的事情,然后才是把事情做“对”。如果事情一开始就是错的,那么不管如何去努力,也是无济于事。一个企业,是实施多品牌战略还是单一品牌战略,是一件关系到是否做“对”的大事。对于不同的旅游企业而言,应该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牌发展战略。
不管是单一品牌战略还是多品牌战略,都存在一定的优势与劣势,如何决策是个两难的选择,但总的思路是当旅游企业采取相关多元化战略,产品相似度高时可以选择单一品牌战略;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多元化步伐加大时,多品牌战略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四)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力量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法家、儒家、道家等是其中的代表,旅游企业应该以法家思想建立组织结构,强化员工的规则意识,以儒家思想强化企业的凝聚力,以柔性文化中和法家的刚性文,最后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旅游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创始人及其团队有着莫大的关系,也和管理者的管理哲学息息相关。管理者要以身作则使优秀的文化得以传承,同时运用中国式文化形成企业独有的组织文化。
旅游企业多元化必然面临文化冲突问题,多元化文化可以激发组织的创造力与创新能力,但也可能导致组织思想的紊乱。良性的冲突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减缓组织僵化的进程,恶性的冲突会降低整个组织的凝聚力,导致组织涣散。在多元化战略方面,旅游企业可以借鉴通用电气所提出的“数一数二”原则,打造执行力文化。
三、旅游企业多元化战略选择分析
(一)产业链整合战略分析
产业链整合是对产业链进行调整和协同的过程。旅游企业通过产业链整合调整、优化相关企业关系使其协同行动,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能,使外部交易内部化,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最终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美国运通的发展历史表明,旅游企业可选择横向整合、纵向整合和混合整合三种模式。横向整合是通过对产业链上相同类型企业的整合来提高行业集中度,扩大市场势力进而增加对市场价格的控制力;纵向整合是整合产业链上上下游企业,通过产量或价格获取最大利润;而混合整合是上面两种方式的有机结合,是旅游价值链上两方面的扩张,实现整体战略管理,当然这三种整合方式对旅游企业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一般而言,旅游企业在多元化战略初期可借鉴海尔“吃休克鱼”理论,利用文化植入及一定的财务管理实现休克企业的迅速发展。在这个时候,企业的文化、管理、战略等可以得到有力的执行,扩大规模的同时提升整个企业的盈利能力。当旅游企业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再实施纵向整合战略,打通整个产业链,避免旅游行业的价格战。通过上面的有效整合后,企业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和高度,进行混合整合也就能游刃有余了。
(二)产业互补扩张战略分析
根据对通用电气和和记黄埔的分析可以发现,他们之所以能取得健康的发展,得益于其对多元化行业长短期业务的巧妙安排,使旗下的各个行业能够互相补充,熨平行业周期和经济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旅游行业受经济、文化、政治、突发事件、宏微观环境等多因素的影响,波动较大,为了抵消这种风险,旅游企业必须考虑进入新的行业,进入互补性行业,整合资源降低系统性险。具体的做法是观察资产组合的波幅有没有因为互补性而减少,如果有减少,资产组合就具有互补性,否则必须调整资产组合考虑别的行业使其具有互补性,使得整个旅游企业能够健康发展。旅游企业通过产业链整合战略与产业互补扩张战略,采取相关多元化与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在这样的战略调整下,必然能够取得竞争优势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