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内目前经济形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宏观经济;形势;预测;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在稳步进行,经济增长速度也正朝着预期方向行进。但由于国际经济形势起伏不定,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受其影响也出现相应变化。
一、国际宏观经济形势
目前,世界经济总体上保持着复苏态势,总体上看,2013年世界经济仍将呈现低速增长态势,2013年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4.5%左右,发达经济体的增长率为2.5%,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为6.5%。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地位提升必然要求对相关国际经济金融机构进行改革,经济格局的变化将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加我国的话语权和决策权。包括20国集团在内的多种对话机制的形成将为我国广泛参与全球经济金融事务提供了更多的国际舞台;世界经济格局变化还将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转变。
从区域宏观经济来看,欧洲债务危机导致欧洲金融体系崩溃和欧元区解体的可能性很小。欧债危机使整个欧洲将陷入停滞,各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也将明显下降,并严重危害世界经济的复苏。虽然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虽然立场存在明显差异,但最终均达成有效的短期救助方案;而从中长期看,随着欧元区在财政、金融等方面进行大幅度的制度调整,债务危机将会逐步得以解决。美国经济不景气对我国出口的影响也将逐渐显现。另外,今年以来由于经受自然灾害的日本经济处于恢复期,需要大量进口,使我国对日本的出口一直保持较快增长,但是随着日本经济形势好转,进口将有所下降。
二、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国内的经济增长处于短期回调状态,支撑经济中长期增长的各类要素组合仍比较好,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良好:工业化、城市化都在快速增长;投资需求虽然有所降低,但仍然比较旺盛。与此同时,我们的劳动力成本将上升,地价将上升,资源环境使用成本也将上升,而且人口老龄化将更加明显,这些因素将导致我们传统的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渐丧失。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经历两个转变,即从高速增长转为平稳增长,从规模扩张式发展转为质量效益型发展。我国经济总的形势是好的,且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工农业投资机会多,供给仍然不足,需要满足市场需求。笔者重点介绍以下几个方面的经济形势。
首先是经济增长形势,我国经济仍处于增长“长周期”。从短期来看,房地产行业和制造业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另外,企业自主投资较强,制造业增长较快也将推动经济增长。从中长期来看,企业设备升级等投资需求势头不减,国内较高的储蓄率对拉动内需仍有很大空间,我国经济将长期处在一个增长通道中。但是,我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2013年世界经济极具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金融动荡已致外需明显下降,国内高通胀下的投资拉动模式难以为继,加之土地可开发数量减少,土地财政拉动经济的空间缩小,也使内需增长有限,经济增速呈现逐渐回落趋势。
其次,经济结构失衡问题严重。国内消费严重不足,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虽然国家已经启动刺激内需计划,但截至目前为止效果并不明显。过度依赖投资,不仅影响消费,也存在生产能力过剩和闲置,加大金融风险的隐患;依赖出口,国际贸易长期失衡,不仅具有较大的风险,也导致贸易磨擦加剧。
再次,曾经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劳动力、土地、矿产资源等传统要素,其供求关系已发生较大变化,价格持续上升,原有竞争优势逐渐减弱,一些地方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近极限。国内外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使得过去那种依赖出口快速增长的外需拉动模式不可持续,凭借要素投入的快速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凭借低水平竞争和产能过度扩张的粗放增长模式不可持续。
另外,通胀方面,首先,通货膨胀压力减缓。经济回落降低通胀压力、输入性通胀逆转以及国内食品价格进入回落周期促使我国通胀回落。PPI也快速回落。但是,在全球货币宽松的情况下,通胀预期短期难以轻易改变;当前经济内在扩张压力依然存在;可能存在的自然灾害、舆论炒作等都可能成为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的因素。
三、我国宏观经济形势预测
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环境,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民经济运行总体良好,但是,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和,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以下重点对几个方面进行预测。
首先,“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不断加强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根据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国工业化率将由现在的50%上升到65%左右,城镇化率将由现在的45.7%上升到60%左右。工业产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可以带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以带动GDP增长1.5-2个百分点。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其次,预计投资增速将继续下滑。与2013年一样,随后的拖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因素为房地产投资及其相关投资。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在地产相关产业链,政策相对紧缩的大环境,以及财政收入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下将继续下滑。预计今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继续放缓,在房地产、基建、制造业的投资组合中,制造业相对增速最高。
再次,预计今后宏观调控政策从整体政策框架和总基调上,不会有太大改变,可能仍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正确处理物价稳定和消费需求的关系努力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的方向,促进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可能会更加关注正确处理投资、出口和消费的关系, 有效防止经济风险。此外,继续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使其有所成效。
综上所述,当前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的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在国际金融危机重创之下,世界经济由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不容乐观,面对当前依然比较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只要我们采取正确宏观调控手段,运用合适的金融调控政策,就能使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作者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大丰市供电公司党群工作部)
参考文献
[1]高艳秋.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及政策调控分析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5
关键词:国际收支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我国国际收支及调节政策的现状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多年来呈现双顺差的局面。2008年上半年延续2007年的经济形势,经济快速增长,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价格指数均呈现增长的趋势。2008年下半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以及地震等一系列经济自然环境的打击,经济从增长期转入衰退期。
2005-2008年上半年,由于局部通货膨胀的压力,政府采取稳中有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2008年下半年,由于经济形势的要求,财政政策由稳健转向积极,货币政策也走向扩张。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实现了重大变革,放弃盯住美元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放开了人民币的管理程度。2005年至2008年上半年由于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人民币呈现持续升值的态势,2008年下半年开始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动,人民币汇率呈现一定的波动,未来贬值预期较大。
当前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分析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
蒙代尔认为,可以用财政政策调节内部均衡,货币政策调节外部均衡。根据2007年的情况,可以用紧缩的财政政策调节内部经济,扩张的货币政策调解外部经济。而我们所采取的是稳中有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其中的原因是财政货币政策用来调节内部经济。在局部价格过高的情况下,要维持国内价格的稳定就要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在国际收支顺差的情况下要维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就要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而这两者根本无法兼得。
针对目前的外部经济顺差同时内部经济衰退的现象,按照蒙代尔的理论可以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调节外部经济,扩张的财政政策调节内部经济。
(二)支出转换和支出增减政策搭配
斯旺认为,可以用支出增减政策谋求内部均衡,支出转换政策谋求外部均衡。根据2007年的情况,内部均衡可以采用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实现内部均衡。同时,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抑制国际收支顺差。实践中的调节方式是:稳健财政+紧缩货币+人民币升值。
从斯旺理论的角度来看,以上的调节方式搭配似乎比较合理。但是,通过进一步地分析可以看出,人民币升值是以出口减少和进口增加作为代价的,而我国贸易结构极不合理,出口的减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同时,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减少进口,这正好抵消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进口增加。因此,这一政策的净效果是出口减少和进口的不确定性,这样的成本就太大了。而且,人民币升值也会带来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的加大。因而,鉴于我国的国际收支结构,人民币升值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目前,我国国内经济紧缩和国际收支顺差同时存在,按照斯旺的理论可以采取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人民币升值进行调节,同样的道理,人民币升值仍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国际收支调节策略建议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实践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的主要目标是内部经济,很少考虑到国际收支的因素。笔者认为: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二者缺一不可。在调节国内经济的同时应重视国际收支调节。可选择的措施有三种:
第一,按照蒙代尔的理论,货币政策调节外部均衡,财政政策调节内部均衡,汇率政策、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为辅助。即:鉴于目前的经济形势主要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调节国际收支顺差,扩张的财政政策调节国内经济衰退。这种方式的重大缺陷就是放弃了货币政策调解内部经济的强大作用,尤其是在目前这种全球金融市场衰退的环境下,单纯用财政政策调节内部经济所产生的效果不如双管齐下见效快,因此,这种方式在目前的环境下是不可取的。
第二,按照斯旺的理论,财政和货币政策调节内部均衡,汇率政策调解外部均衡,基于前面的分析用人民币升值的方式调节顺差对我国来说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因此这一选择也不可取。
第三,财政和货币政策着重调节内部均衡,关税政策、直接管制政策、产业和科技政策着重调节外部均衡。即: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内部经济衰退;加强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中小企业采取“走出去”的战略扩大对外竞争实力,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人民币升值过快。这种方式是我国现在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可以选择的最优方式。
参考文献:
1.姜波克,杨长江.国际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彼得•林德特,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国际经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3.金人庆.中国财政政策理论与实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4.夏斌,陈道富.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下的中国汇率政策.银行家,2006
【关键词】欧债危机;国债;重灾国;二级市场
一、欧债危机形成原因
欧债危机即指欧元区各国债务危机,在本文指从08年全球金融危机至今,在以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为代表的欧元区国家发生的债务危机。
本轮欧债危机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外部原因来说,本轮欧债危机是“华盛顿共识”对全球金融市场认识不足以及以高盛为代表的国际投行疯狂牟取利润的共同作用;从欧元区自身内部来讲,是各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以及缺乏合理的宏观协调机制的共同产物:
(一)外部原因
1.华盛顿共识的弊端
华盛顿共识是指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英国美国两国为主导的金融市场全球化运动。华盛顿共识的提出使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促进了世界金融体系的形成和完善。但华盛顿共识的理论基础是有效市场理论,即认为金融市场可凭借自身的机制调节,缺乏必要的监管和管制。因而极其容易造成金融等领域的泡沫,使各国国民经济具有易碎性。本次欧债危机便是华盛顿共识对金融市场认识不足的体现。
2.国际投行幕后操纵
以高盛为代表的国际投行在越发开放的国际金融市场中为牟取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直接引发了本次欧债危机。欧盟对于申请加入的成员国所要求的一项很重要的经济标准是财赤率,即财政赤字同年度GDP的比率。希腊在2001年申请加入欧盟时并未达到欧盟所要求的财赤率标准,高盛公司通过“货币掉期”使得希腊在账面上达到标准。代价是希腊不得不将本国的彩票业和航空税等收入作为抵押,由此产生的长期的赤字率最终导致希腊经济崩溃。
(二)内部原因
1.欧元区各国经济产业结构弊端
欧元区各国国内产业结构各不相同。以德国,瑞典,芬兰为典型的国家以出口导向型为主,汽车和机械以及电子产品是本国的支柱产业,经济发展注重控制生产成本,抵御金融危机能力较强;以法国为代表的内需型国家,以钢铁,汽车产业为主,金融防御体系稳固;
而以欧猪五国为代表,这五个国家大多是以河运,房地产,旅游业以及服务性型经济为主,工业基础差,对外需具有极强的依赖性。由美国所引发的次贷危机导致全球经济低迷,消费欲望下降,五个国家经济状况急转直下实属必然。
2.人口老龄化和高福利支出
欧元区各国纷纷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造成劳动力缺乏的局面。尤其是以意大利为典型,劳动力严重缺乏,导致劳动力成本增高。因而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西欧各国开始纷纷寻求拥有廉价劳动力的新生产基地,造成以出口加工为支柱产业的意大利国内经济萎靡。人口老龄化现象也导致社会负担增大,欧元区以葡萄牙西班牙为代表的南欧国家,社会福利支出大幅度提高,公共盈余较低。二者共同作用,导致欧元区各国财政赤字增加。
3.宏观协调机制不合理
根据欧元区的经济制度设计,各成员国将货币发行权上交至欧洲中央银行,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货币发行权。而欧央行在发行货币时只能根据各国往年数据确定货币需求量,进而作出相应的货币政策。欧元区各国经济发展状况并不相同,一旦爆发欧债危机后,各国只得先行根据财政政策调节,调节效果有限,欧央行的货币政策又有时间上的滞后性。各国无法在爆发危机第一时间内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欧债危机恶化的重要原因。在欧元区内部,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受本次欧债危机影响较小的国家立场却又不同,德国并不想大力援助重灾国,因而使本国经济发展背上负担,从而延误时机。
从本轮欧债危机的成因来看,欧央行这项政策并不能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决定它只能作为欧元区的应急措施,起不到彻底缓解本轮欧债危机的作用。
二、以“欧猪五国”为代表的重灾国的经济形势
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希腊,意大利五国因为整体经济实力水平较低,发展较为迟缓,因而被称为欧元区的欧猪五国(以下统称欧猪五国)。本轮金融危机中,遭遇影响最严重的也正是这五个国家。
(一)希腊: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作为本轮欧债危机的发源地,希腊在08年至今已经历了政府更迭,信用等级被连降数级,期望调为负面等一系列风波。欧元区也向希腊提供了两次总规模超过2000亿欧元的贷款,但希腊经济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制约希腊经济复苏的因素主要包括:希腊以航运和旅游为支柱产业的经济结构,对于外界需求依赖性极强,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仍处于低迷之中,导致两大支柱产业创收锐减;希腊国民在过去过度追求享受和消费,人均储蓄额位列欧元区各国榜尾,导致当前经济形势下难以通过扩大内需形势带动经济发展;希腊本国公共福利支出数量大,财政压力大。以上因素中,经济结构起决定性作用。不解决这些问题,希腊经济形势恢复遥遥无期。
(二)意大利:出口加工制造业优势丧失
如前文所述,意大利业已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上世纪90年代闻名于世的村庄作坊模式风光不再,劳动力匮乏,劳动力成本升高,导致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局面出现。各国纷纷将生产基地迁移,寻求成本更低的国度设厂。此外,意大利以出口加工制造业为支柱产业的经济模式也存在对外界需求依赖性过强的弊端。无法采取强有力措施扩大本国内需,是意大利本国经济形势持续走低,信用评级不断被下调的重要原因。
(三)爱尔兰:房地产泡沫的受害者
爱尔兰在欧债危机之前一度经济增长速度高出欧元区平均水平,主要依赖本国的房地产行业拉动。欧债危机爆发后,房产需求量大规模下降,供需链破裂导致房价大规模下降,泡沫破灭。目前爱尔兰国内,农牧业重新成为支柱产业,单纯依赖农牧业,爱尔兰再现欧元区经济增长神话变得十分困难。
(四)西班牙葡萄牙: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破灭
同爱尔兰相似,房地产业是西班牙葡萄牙两国的支柱产业,在欧债危机中两国经济因此受到巨大冲击。除房地产业外,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内第二大支柱产业是服务业,海外游客数量大幅度减少,导致两国旅游业收入大规模缩水。此外,两国还存在政府支出比重大,公务员工资水平过高等问题,导致两国经济形势至今仍未好转。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欧债危机中的主要重灾国,其经济形势能否恢复,根本上取决于能否实现调整国内经济结构的目标。欧央行推出的直接购买国债的政策,只能起到解决筹资困难,重塑投资者信心的暂时作用,对于彻底缓解欧债危机并无实质性作用。
三、治标不治本-二级市场购买重灾国国债
(一)购买重灾国国债政策的积极作用
所谓二级市场,是和一级市场相对的概念。二级市场是证券流通市场,具体到目前的欧元区,即为各国所发行的国债在流通过程中的市场。在二级市场直接购买各重灾国的国债,短期内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1.稳定各重灾国经济形势,防止经济进一步崩盘
以欧猪五国为代表,欧债危机爆发以来,几大重灾国经济大多处于崩溃边缘,而希腊则更是经济已经实际意义上崩溃。各国政府为防止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需要采取增加财政支出,扶植新兴产业和改变财政支出结构并举的策略。无上限购买重灾国国债,可以让各国政府拥有更多资金去挽救本国经济。
2.增强投资者信心,降低筹资成本
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猪五国已相继完成了本国政府的更迭。由经济形势恶化所导致的政局不稳严重妨碍了欧元区经济恢复发展,与欧盟的宗旨相悖。此外,外部投资者对于重灾国经济信心严重不足,投资数量大幅下降,由此造成结果是各国经济恢复中筹资成本更高。欧央行之前先后有两次大规模的低息贷款救助,仍未解决投资者信心问题。购买重灾国国债的政策实施,则将重灾国同欧元区内经济相对发达的德法等国绑定,从而大幅提高了投资者信心,降低筹资成本。
(二)直接购买国债政策作用有限
尽管欧央行推行的二级市场直接购买国债政策在短时期内能发挥作用,但在解决本轮欧债危机的问题上,它的作用依然是有限的。这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会受到各种阻碍,而且其本身蕴含这较大风险。因此这项政策的实行,只是治标而不能治本:
1.德国的阻碍
德国在二战后,几十年来一直坚持严格控制行业生产成本,经济结构以附加值高的产业为主导,严格控制通货膨胀,从而取得了如今的欧元区整体经济实力龙头位置。救助重灾国潜藏着影响德国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质量的风险,因而德国国内普遍存在消极态度。德央行行长魏德曼在这次欧央行政策制定过程中就一直唱反调。作为欧央行资金所占比重最大的国家,如果德国此次依旧沿袭在本轮欧债危机中的消极态度甚至主动退出欧元区,将导致购买重灾国国债的政策无法取得预想中的效果。
2.重灾国国债缺乏信用保证
各重灾国本身经济基础薄弱,本轮欧债危机后,各国此前的支柱产业又遭遇重大挫折,加之各国迄今为止仍未有可行的经济复兴规划,因此大量购买的重灾国国债极有可能出现短期收益率上升,但长期收益率无法保证的局面。国际知名信用评级公司在本轮欧债危机中不断降低重灾国的信用等级也印证了此点。因而购买国极可能陷入巨大风险之中,从而导致不但达不到稳定各国经济形势的目的,反而会导致欧债危机进一步蔓延加深。
3.无上限购买国债易导致通货膨胀
目前欧元区各国整体经济形势处于紧缩状态,但大规模资金流入自由市场后,紧随而来的是投资规模短期内急剧扩大,但各个行业从得到资金支持到实现创收增长需要一个过程,普通民众收入因这次购债政策增加所需时间更长。投资规模急剧增加同国民经济恢复之间存在时间差,这段时间内极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4.购买国债难以保证重灾国经济改革的持久性
欧元区在以往的数十年中之所以一直严禁在各国政府在二级市场上直接买卖其他国家的国债,是出于维持整个欧元区内部经济形势稳定的考虑。欧元区不同于松散的经济合作体,各个成员国之间不仅在经济产业上相互依存,其他国家所购买的本国国债更是本国实行经济政策的稳定资金保障。在打破了这个铁律之后,二级市场上的国债将会成为完全自由流通的债券,买入和卖出直接依赖于收益率的上升下降。可以预见,重灾国经济形势会因为本轮救助实现短期内好转,届时债券价值势必上升,而此时各购买国极有可能会卖出债券实现收益最大化。因而重灾国的资金来源并不能有稳定的保障,经济改革的信心和持久性自然会受影响。
综上所述,二级市场直接购买重灾国国债仅能做到短期内恢复投资者对重灾国信心,降低重灾国经济重现筹资成本,但政策本身实行就会受到德国的阻碍,而且蕴含较大风险。因此,直接在二级市场购买重灾国国债的做法只能看作是欧央行为缓解目前各重灾国严峻的经济形势所采取的暂时性措施。欧元区国家想实现从本轮欧债危机中彻底恢复的经济目标,根本途径还是帮助各重灾国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宏观协调机制;各重灾国也应进一步削减社会福利支出。只有这样,才能走出本轮欧债危机的阴影。
参考文献
[1]陈婀娜.欧债危机的根源、前景和启示[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2(03).
【关键词】新经济;市场营销;发展模式
就目前来说,人们已经走进了新经济时代,和传统的经济比较起来,会存在很大的差异,由此出现了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企业在新经济的背景之下,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因此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利用新型的手段妥善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才能顺应新经济形势,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市场营销的作用,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我们先初步熟悉传统经济形势下的市场营销,之后再深入探究新经济背景之下,市场营销所产生的变化,以及如何进一步的发展。
1、传统经济形势下的市场营销战略
企业需要发挥市场营销的作用,市场营销可以推动企业的发展。对于中国来讲,营销活动早已出现,工业革命结束之后,企业开始有秩序的展开营销活动,形成了激烈的市场竞争,给市场的供求关系带来较大影响,企业的营销活动走进了人们的视线。传统的市场营销就是卖东西,属于较为简单的销售手段,指的是企业打开市场销路之后,把产品卖给消费者。传统的买卖关系当中,客户更注重产品价格,企业往往很忽视产品的服务、内涵以及外观等。所以,企业最大程度的降低生产成本,追求更高的产出率。消费者很重视价格,希望购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这样才能满足购买需要。总的来说,传统市场营销实际上是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营销活动的目的是增加企业销售额。
2、新经济给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带来的影响
2.1市场发展呈现微型化特点
目前,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这带动了消费能力的增强,消费者的需求走向了个性化,市场发展也呈现出微型化的特点。在这种背景之下,企业应当进一步细化市场,结合消费者的心理倾向,为他们提供所需的产品,也就是采取针对性的营销模式。消费者的需求多种多样,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以进一步的细化市场,根据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制定相应的策略,从而实现销售目的。
2.2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影响
二战结束之后,各个国家的经济都开始复苏,出现了崭新的形势。与此同时,世界经济走向了一体化,跨国公司层出不穷。信息技术的普及,更是推动了这种形势发展,随着网络经济的出现,国内市场开始有了国际化的特征,各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开始涌现。依托于互联网,市场营销演变出多样化的销售手段,和传统营销不同的是,网络营销不会受制于时间以及地点的影响,比较自由。时间一长,极大冲击了传统的市场营销,也给企业带来相应的问题,这要求我们改变管理意识,完善市场营销管理模式。
2.3产品走向了多样化以及大众化
市场发展越来越微型化,产品更加的贴近大众生活,某些产品很快被模仿,特殊商品也开始转变成大众化产品。同时,以往那些特色服务趋向了标准化,由于模仿能力很强大,产品营销越来越呈现出大众化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单一型产品在市场上失去了立足之地,为了吸引消费者,产品不断的被更新,实现了多样化的发展。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要,企业提高了生产效率,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使产品更加的多样化。
2.4绿色化的市场营销
中国的能源越来越紧张,资源也出现匮乏,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消费者形成环保理念,企业开始进行绿色营销,在市场营销当中增加了公众利益。能源危机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其中包括水资源以及煤炭资源等,这让消费者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时,要把消费者利益和公众利益统一起来,增加消费者的信任感,这样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声誉,实现营销的目的。
3、新经济形势之下的企业市场营销模式
3.1要转变市场营销理念
在新经济形势之下,企业要及时的转变市场营销理念。根据市场目前的情况,营销活动一定要注重绿色环保销售,以往的市场仅仅重视经济,而不重视保护环境,因此给人们生存的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但是在新经济形势之下,市场营销必须重视环保问题,提倡绿色营销,把企业利益和环保统一起来,树立绿色的产品营销理念,不但要降低产品成本,还要最大程度的保护环境。同时,营销活动还要结合国家政策,政府可以调控经济,产品营销想要实现稳定,必须要考虑到相关的政策。企业在决定开展营销活动之前,应当深入了解国家政策,对营销产品适度的调整,顺应现阶段的经济形势,改变营销理念,从而占据竞争优势。除此之外,市场营销要结合消费者的真实需要,进行营销活动,在整个过程当中,都要紧紧围绕这一点,采取针对性以及多样化的营销方式。而且,企业还应当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进行引导,使营销活动更具新意,从而提高营销的效果。
3.2推动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的深入发展
在新经济形势之下,电子商务发展很快,而且越来越完善,我们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一对一的营销活动,从而使企业直接的面对消费者,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少某些市场营销的中间流程,缩短了营销时间,实现了企业与消费者的双赢。电子商务是通过虚拟空间展开营销活动的,在市场营销模式当中融入电子商务元素,不但可以使企业直接的面对消费者,还方便营销人员掌握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在此前提之下,为消费者提供针对性的市场营销服务,最大程度的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
3.3要强化企业之间的合作
在新经济形势之下,存在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这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环境,有必要强化企业之间的合作。伴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种类越来越多,对于单一产品来说,开始应用较高的技术,企业为了掌握更多的技术,并且逐步的完善,就应当展开企业之间的合作。积极和其他企业合作,联合开发新产品以及新技术,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当中立足。新经济形势下的市场需求处于动态变化当中,企业想要获得更多的利益,必须不断的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此外,企业还要和供应商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形势,企业应当吸引更多的忠诚消费者,并和他们建立长久的关系,这样才能增加企业的利润。
3.4重视能力竞争
在新经济形势之下,存在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竞争的核心已经从产品转变为能力。在以往,市场环境变化不大,企业之间在竞争时,通常是产品的竞争,要全面考虑到产品的功能、质量以及营销手段等,一个实力强大的企业,会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分别是产品质量高、形成品牌效应以及营销方式较为灵活等。而就目前来说,随着网络经济的出现,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环境也不再相对稳定。受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企业同时面对国内以及国际两方面的竞争。由此,传统的产品竞争开始显得滞后,企业必须转变竞争意识,提高经营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综上所述,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市场营销也上升了一个层次,和以往的经济比较起来,现阶段的经济形势出现了新变化。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国内社会经济的进步,互联网技术的兴起,让人们更加热衷于创业,服务业开始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为了让企业市场营销更好的适应新经济形势,我们必须从整体上提升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并且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营销策略,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在竞争当中取胜,从而实现企业市场营销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包刚.试论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发展新趋势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6(01)
[2]宋瑶瑶.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发展新趋势及其应对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6(04)
[3]刘娜.浅析当代新经济时代的市场营销创新发展[J].中国商论,2016(20)
[4]向明.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发展新趋势及其应对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6(06)
在本次峰会上,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做主题演讲时表示,目前全球经济呈现长期滞胀状态,中国经济也出现了结构性减速,未来我国需要适应新常态,并引领新常态。
“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速仍将下行
李扬首先对目前全球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他表示,目前全球各国央行普遍实行负利率或低利率的原因主要有两点考虑,一是支撑通胀预期:二是缓解本币升值压力。对于市场关心的美联储是否加息,李扬称,今年2月11日,随着市场对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加剧,美联储主席耶伦出席美国国会听证会期间表示,未来经济确实有一定概率会出现衰退。她透露,美联储在研究,如果经济形势恶化,负利率是否对经济有利,在此之前,联储仍然决定维持利率水平不变。在李扬看来,美联储今年再次加息的可能性很小。
在谈到中国经济现状时,李扬认为,中国经济已进入结构性减速通道,这是经济发展阶段推移的结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全球化下,中国经济运行受到国内外两种力量的影响,一是作为全球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经济的运行及发展趋势与全球经济保持一致;同时,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还是来自自身实体经济层面的结构优化,来自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生产要求结构的持续变化,曾造就30余年的“结构性增速”,这些变化如今则导致了“结构性减速”。曾经使中国创造奇迹的那些结构变化和发展因素,如市场化、人口红利、全球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等,均在逐渐弱化。
李扬预计,“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仍将下行。“在经济结构、技术条件没有明显改善的条件下,资源安全供给、环境质量、温室气体减排等约束强化,将压缩经济增长空间。”李扬称,“同时,一些风险将会显现出来,包括杠杆率高企、经济风险上升等,这些对经济增长形成了制约。再者是,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增长速度会相应慢下来。”据了解,目前国内外主要研究机构普遍认为,“十三五”期间,中国平均经济潜在增长率为6%-7%。
利用资产配置降低波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