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内商业发展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绿色商业 发展模式 综述 研究框架
在关于中国绿色商业模式及发展趋势研究的资料收集和整理过程中笔者发现关于绿色商业发展模式的研究文献极少,然而关于绿色商业和商业模式的文献和研究成果颇丰。本文将关于绿色商业和商业模式两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关于绿色商业研究的现状综述
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一百提出“发展绿色商业”并创建了“绿色商业发展基金会”,开始了我国“绿色商业”的新纪元,“绿色商业”成为商业的时尚。自此,“绿色商业”的研究拉开了帷幕,曹静(2000)进行了“商业绿色营销市场分析”;吉福林(2002)做出“论商业企业的绿色经营”的思考,熊凯(2004)明确提出“绿色商业”的内涵,从商品及商业配套设施、商流与物流、营销三方面进行分析。此后柴艳萍等(2006)从环境伦理和商业的角度提出构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商业的构想,朱成钢(2006)指出应该“建立与绿色消费相适应的商品流通业”;特别是2006年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与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联合组织“中国绿色商业发展战略”课题的研究,引起了学者和业界的广泛关注。
刘建湖(2007中国商业经济学会)提出构建“以绿色商业为核心的产业生态体系”,强调了绿色商业的产业经济生态功能,沈小静、宋超(2010)对我国商业绿色采购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商业绿色采购的概念,认为商业的绿色采购主要是在商业流通过程中,以批发和零售为主要业态的商业流通企业应采取对环境最小化的不良行为,从外部获取商业企业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即商业流通企业以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方式从外部获取绿色产品和服务用于销售和自身使用的行为;在2007年第二届中国绿色商业发展高峰论坛学术交流中,高观分析了“绿色商业发战略问题”,周殿昆论证了“构筑绿色商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等学术观点,这些研究成果和观点从宏观视觉论证和诠释了绿色商业对我国的商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并从理论上探讨了绿色商业事业在我国商业经济实践中的发展前景、机制构建和实现路径。2010年首届中国绿色商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论坛会议全面总结了我国绿色商业创新发展经验和成就,通过行业论坛峰会巨大推力,进一步提升了一批优秀绿色商业企业的品牌形象,为中国绿色商业创新发展树立了标杆,促进了商业企业绿色品牌的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
部分学者还对我国绿色商业的发展障碍进行了深刻分析和论证。主要的研究结论有:企业缺乏绿色营销运作的的动力和能力使得绿色商业难以推广;绿色商业作为一种商业模式与经济发展水平错位;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滞后;绿色市场秩序混乱、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规范等制约着绿色商业的发展进程。宁薛平、文启湘(2007)对绿色消费障碍进行了分析,构建了绿色消费模型,提出绿色消费障碍类型,诸如市场需求障碍、价格障碍、消费环境障碍。
关于商业模式的研究现状
商业模式概念的提出最早出现在1957年,但对于商业模式的研究直到2000年才引起国外研究者的广泛重视,2005年以来我国学术界对商业模式的研究掀起热潮。目前关于商业模式的研究日渐成熟。Osterwalder等提出了商业模式演化的五个阶段。目前,有关商业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商业模式的概念、要素和类型。王伟毅、李乾文从创业视觉对商业模式进行研究,提出商业模式是创业者创意开发的最终成果,对商业模式的本质进行了研究(2005)。Michael Morris等(2003)指出,商业模式具有生命周期,包括规范期、强化巩固期、适应期、修正期和再造期。何骏对上海社区商业进行研究,把上海社区商业发展模式归纳居住区商业模式、街坊型商业模式(2007)。2005年商务部颁布了《关于加快我国社区商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和不同侧重点,对我国城市社区商业发展模式的现状和改革作了深刻、独到的分析。陈红华(2005)分析了国内外社区商业的差异性:国外社区商业以购物中心为主,一般通过政府合理规划,布局经过严格设计;而中国社区商业以住宅底商为主,往往是开发商独立操作,布局随意性很强。李曼(2006)从社区商业发展的优势进行了研究,提出社区商业具有的优势在于它是整个城市商业信心相容的基础,是未来商业重要的投资对象和商业地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吸纳社会就业的重要途径。张晓娜(2008)对社区商业选择的商业模式进行了研究。梁云(2009)对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城乡市场网络化模式、供应链网连接模式、产业联动模式、小城镇商业模式、龙头企业(市场)带动模式,并以重庆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目前,理论界对我国绿色商业的研究和商业模式的研究已有一定的基础,但不够系统,鲜有绿色商业发展模式的深入研究。研究方法大都停留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模型分析不够,技术操作层面上的较多,缺乏多学科的理论支持,理论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对我国绿色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研究非常必要。
中国绿色商业模式及发展趋势研究框架设计
以中国的绿色商业模式为研究对象,以多学科理论为依据、构建绿色商业模式体系,转变商业业态类型以引导和培育我国消费市场,提升我国商业的国际竞争力,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
中国绿色商业模式及发展趋势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首先,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新的研究视觉、研究思路和方法,分析中国绿色商业发展模式及发展趋势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对相关概念、绿色商业发展模式的主体进行界定,并对管理控制理论进行阐述。
其次,为中国绿色商业发展模式体系进行构建,这是该研究的核心内容。共分为四部分:第一,运用商业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等理论,深入分析绿色商业的特征和商业模式的创新的有效结合,明确中国绿色商业发展模式的趋势。第二,分别从绿色商业发展模式的结构维度和关系维度出发,研究绿色商业体系的构建及相应商业模式的设计,结合政府推动、企业自主行为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发展趋势,构建出绿色商业发展模式的评价体系,从而建立起绿色商业发展模式的控制平台。第三,为政府绿色商业发展的合理规划及企业绿色商业发展模式的选择提供建设性意见。第四,从外部评价和自我评价两个层次,建立科学的管理评价体系,通过实时的评价、反馈,使我国绿色商业发展模式得以规范,不断修正管理控制体系,更好地推动我国绿色商业发展模式的广泛运用。
再次,在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理论研究的结论进行实证检验,结合实际案例对绿色商业发展模式进行实证研究,总结出成功经验,查找问题,给出建议。
实证研究工作量很大,费时费力,调研数据的取得有一定难度,绿色商业发展模式的构成要素庞杂,梳理取舍困难,确定绿色商业模式评价体系要素和标准复杂,构建评价体系难度大。
中国绿色商业模式及发展趋势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研究理论框架设计。研究方法方面:首先,运用多学科交叉分析法,如经济学、新经济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系统论等多学科理论对绿色商业发展模式进行探讨;其次,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理论和模型相结合,在构建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选取多个省份有代表性的城市、社区、城镇绿色商业进行访谈、问卷、实地考察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第三,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传统商业模式和绿色商业模式,总结绿色商业模式的发展趋势;第四,典型案例法,选取有代表性的绿色商业企业,设计相应的研究框架进行剖析,提出改进建议。
研究思路方面:在相关文献梳理基础上,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多学科理论为依据,以绿色商业为主线,以绿色商业发展模式研究为目标,充分分析绿色商业的体系构建,归纳出绿色商业模式的评价体系,并设计科学的评价体系对绿色商业模式的发展进行实时评价、反馈、修正和动态优化。最后结合实证研究的结果和具体案例,为政府和企业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服务外包;中国;加拿大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国际服务外包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要趋势。中国和加拿大近年来贸易往来日益紧密,在两国经贸关系稳步发展的基础上,把握全球产业转移之契机,开拓新的合作领域,特别是发展两国的服务外包业务,必将给双方的经贸合作带来发展新机遇。
一、中加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加经贸关系的稳定快速发展。中加经贸合作已从单一商品贸易发展到全方位、跨领域、多元化的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据明报报道,1997年,中国是加拿大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两国之间总贸易额为87亿元,2006年达到421亿加元,中国成为加拿大第二大进口来源国。同时,加拿大全国在2007年前8个月与中国贸易额达到355亿多加元,较2006年同期增长了近二成。中加两国虽然在服务业水平和服务贸易体系存在这差异,贸易壁垒以及两国文化、价值观甚至语言上差异对双边服务贸易顺利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双方已在不少服务贸易领域已开始了良好的合作,各自在服务贸易领域所具有的发展潜力必将推动中加服务贸易的新发展。
(一)中加服务外包的发展特点
1、中加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由于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提高了传统服务业可贸易程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拿大对中国的服务出口不断上升。2007年1~9月,中加双边贸易额323.68亿美元,同比增长22.51%,其中中国出口260.19亿美元,进口63.4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8%和39.6%。中国成为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加国是中国第十一大贸易伙伴(欧盟、东盟作为整体)。随着中国国内和离岸服务外包需求的增加,双边政府共同推动,未来几年中加两国服务外包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2、中加服务贸易逆差为主。中国对加拿大出口仍以传统的运输、旅游为主;加对中出口最多的是属于现代服务业范畴、技术含量和增值率较高的商业服务类。从加方统计数字看,自1997年至2002年加中服务贸易(不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下同)一直呈不断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为13.9%,且2000年以后增速明显加快,但2003年有所下滑;加方对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一直大于进口,长期保持顺差状态,只在2002年出现过小额逆差。2003年,加中服务贸易总额为13.31亿加元,仅占加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1%,占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按中国统计数字)的1.3%(参见表1)。
(二)中加服务外包的多领域发展趋势
1、商业服务、运输、物流业及仓储等传统领域的发展趋势。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正致力于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加速发展服务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水平。中国对加拿大商业服务、物流业方面的需求较大,加国在商业分销以及售后服务所具有的优势,其服务业水平及科技水平远高于中国。同时,2005年9月9日中加两国签订了《航空运输协定》,《关于铁路合作事宜的谅解备忘录》,将大力促进两国在运输和物流业方面的合作。
2、旅游及航空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中国和加拿大都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旅游业及其航空服务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加拿大在旅游、航天、航空行业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设备,能够弥补中国的不足。2005年1月中国批准加拿大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为加国旅游业提供广阔的市场。2005年4月,加中两国宣布签署了一项新的航空运输协定,多家航空公司进入中加航空市场,6月开通了北京至多伦多新的直飞航线,所经营的客、货航班数量增加3倍。近年来中国已逐步成为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国之一,如果加拿大向中国开放旅游市场,并与中国早日签订ADS(Approved Destination Status)协议,将促使中加两国旅游业的发展,并带动航空服务及其航空航线的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
3、建筑业、工程承包及其他专业服务的发展趋势。建筑业、工程承包及其他专业服务研究和开发增长是中加服务贸易发展最快速的领域。由于加拿大最大的出口市场在美国,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很多加拿大厂商都首选中国来设厂,转而出口美国;同时,加拿大一些企业对中国中西部的电力、西气东输以及交通等工程项目十分感兴趣,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在中国中西部投资。加方在中国设厂投资的一些举措将有利于中国建筑业及工程承包业的发展,特别加政府于2005年10月对外宣布的“太平洋门户战略”将有助于解决加方劳务输入限制的问题,促进中国企业进入加承包工程市场。
4、金融和保险与电信服务的发展趋势。中加两国金融和保险、电信等服务业互补性强,随着中国这些行业的逐步放开,合作空间比较大。加拿大在金融和保险、电信服务行业具有雄厚的资金和人才资源优势,先进管理经验;中国为加方未来市场发展争取更了更广阔的空间。加方已有一些实力强大的金融、保险等行业的企业,如宏利、永明、蒙特利乐银行、北电等成功地进入中国市场,并同中国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中方在这些领域劳动力要素具有一定优势,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能力不断增强。对中国而言,引进竞争因素能够打破垄断,促进国内业界行业的互相竞争从而提高服务水平。
5、能源行业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加拿大的矿产资源,油气资源丰富,开采技术先进,在研发和利用清洁能源方面,可替代能源有着较强的优势。近年来,加拿大在石油化工及矿产业已有多家企业来华投资并长期合作,比如,加方APEC公司与中方合作建立矿山,勘探石油;加方能源公司与中方勘探石油天然气,其大依凡荷石油公司与中方合作已长达30年。2005年,中加两国发表《21世纪能源合作声明》,决定推动合作以增强能源安全,并保护能源领域的环境,确认了石油天然气、核能、能效和清洁能源为双方合作的优先领域。中加两国还在新能源开发及技术服务、环保技术等服务展开合作,中加战略工作组正在加强能源技术、核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开展秦山核电站合作计划。加国已经同意拨款资助传统能源、低碳排放量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铀材料等技术的研究,以期能够尽快展开合作。
6、现代新兴服务业领域的发展趋势。中国原来禁止或限制外资投入的第三产业开始向外资开放,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咨询服务业已成为外商投资企业的新热点,中外合作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开始试办。这些都为加国企业来华投资和发展服务业离岸外包业务提供了良好机遇。近几年,外资企业纷纷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开展技术研发服务、中介服务、咨询服务业的合作。随着加国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发展,在研发投资、咨询将得到较快发展,促进中加两国在研发和咨询方面展开合作。
二、促进中加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建议
加快发展中加服务贸易具有重要的经济战略意义,中加双方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互补性,寻找合适的行业突破点,通过政策引导,促进两国服务业的合作,为双边贸易的增长创造更为积极有利的环境。
(一)向加方开展服务外包业领域的招商引资
在中加两国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基础上,政府还要通过规划、政策咨询引导加拿大企业来中国开展服务业投资。引进加国大型跨国公司来中国设立服务外包基地、培训基地和研发中心。针对加国服务业发展走势和分工特点,分别制订不同的行业政策,积极承接商业服务、运输、旅游及航空、工程承包、金融、保险、电信、能源以及新兴服务部门等领域的跨国公司外包领域,推动两国企业多形式合作,鼓励现有企业增资扩产,带动更多配套企业进入服务外包。
(二)大力培养和引进服务外包专业人才
根据UNTCAD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关于119个国家人力资本指数,2001年中国排在第87位,位于低级中靠前的位置,说明中国在专业技术人力资源并不占优势。中国教育水平虽在不断提高,但专业技术优势还比较弱。在这方面,印度的经验值得借鉴,其庞大的教育体系和职业培训,形成了从尖端的科技研发到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的人才梯队,保证了印度软件产业的迅猛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职业技术和服务贸易方面的人才。其次,积极培训高层次国际人才。可以通过中加两国教育和高等院校之间人才的交流,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大力培育未来从事外交、外贸和文化交流工作的人才。三是加强国际间人才交流与合作,加快引进和培养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会展、中介服务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三)优化服务外包发展软环境
第一,优化政策环境。各地政府已经形成了不少促进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还必须梳理和发挥这些政策的集成效应,发挥服务外包重点企业在银行信贷、信用保险、税收、研发资助、设备进口、高级人才出入境等方面“特殊待遇”。
第二,优化服务市场环境。积极借鉴加国发展服务业的经验,提高服务水平和专业水准,为承接跨国公司外包业务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第三,优化法制环境。主要是加大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完善保护商业秘密、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增强行业自律能力,加快形成全社会尊重、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
(四)为增进中国和加拿大服务业合作搭建平台
中国与加拿大服务业合作有赖于两国企业界的沟通和了解,要求外包双方有更多的资讯交流、更紧密的协调合作。首先,政府必须为国内企业提供充分的信息和咨询服务,展示加国服务外包市场;同时,帮助外国企业了解中国的投资环境,增强他们到中国投资的信心。可以发起和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外包业务洽谈会,为企业创造互相了解的平台。其次,鼓励中介组织积极向本地企业介绍加拿大的服务外包业发展机会,组织两国工商业企业代表到投资地参观考察和商务洽谈,为中加投资合作、科技型中小企业海外上市、国外融资等运用国外资金搭建了交流平台。
(五)对国内企业加强引导,树立企业新形象
企业是承接服务外包的主体,直接面向发包方,服务质量关系到服务外包业的发展,政府必须给予积极的引导:一是建立信息咨询平台,引导准确定位市场,加大对企业服务的宣传推广,树立中国企业在服务外包领域的良好信誉。二是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在经济与环境备受世界各国关注和重视的背景下,有较强社会责任意识的企业越来越受发达国家的青睐。加拿大是一个环保意识较为敏感的国家,中国企业必须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以获得加国的重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三是鼓励企业采取联盟形式,提高企业的信任度。中国服务业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可通过鼓励并购或战略合并等方式,组成企业联盟,增强企业抗风险的能力,有利于吸引加方大型企业的投资与合作。四是引导企业熟悉国内外法律和国际惯例,并宣传和组织企业学习专利文献资料,对其进行研究与规范化的利用。
参考文献:
1、陈万灵,孙晓艳.中国与加拿大经贸合作的方向与前景展望[J].国际经贸探索,2008(1).
2、冯雅静.中加经贸合作现状和趋势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为了更好地把握电子信息技术的概念,应该率先分析“信息”的定义,其指的是描述事物的存在形态的具体形式,比如文字或者数据等,这些都能够被当成需要处理和传递的内容。以此为基础,可以引申出电子信息技术的定义,可以将其理解成立足于计算机技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用来处理以及传递信息的科学技术,比如信号或者信息处理、通信技术或者传感技术等。
1 计算机的多核发展趋势
迄今为止,处理器作为电脑的核心系统,它的发展出现了多核发展趋势,处理器拥有越来越快的运算速度,处理器的体积出现了日趋减小的趋势。处理器技术是其核心技术,截止到目前,处理器技术的发展已走过很长时间,自从诞生了首台计算机以来,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它也充分地表明,它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处理器的体积会越来越小,但速度却会越来越快。处理器从单核增加为多核,如今四核、八核处理器的电脑已经屡见不鲜,多核心代替了传统的单核心,其多媒体技术体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人工智能技术。图像处理以及语言识别技术能够使人们和计算机开展充分地交流与沟通。今后,电脑的智能化程度会更高,也会更加人性化,无处不在地影响人们生活以及工作的方方面面,除此之外,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已经出现了云计算、云存储等在内的多种云技术,这些技术充分地显示了自身的极大优势,充分地表现了电子信息技术的智能化程度提升了计算机的效能以及品质。
2 通信技术的综合化、宽带化发展趋势
通信技术涵盖了光纤传输技术、数字微波技术、卫星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无线以及有线接入技术。当前不少国家业已实现低轨道卫星的商业化通信;每三个月到四个月,光纤传输技术自身的传输速度会提升一倍,通讯业务已经实现了传递各种活动画面的目标;移动通信领域的各种技术迅速发展,当前,当前CDMA、GSM数字移动通信业已全面代替了传统的模拟移动通信,GPRS和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的商业化水平较高,当前国内外业已颁布实施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数字微波通信系统从之前采取的准同步数字系列全方位地进化到了全面转向同步数字系列;国内外宽带接入技术获得了快速发展,光纤主干网站接入带宽极大提升,WiFi无线上网和热点无线接入技术的运用已经非常普遍;IP电话逐步渗透到电信业务领域,加速融合传统电信技术以及先进的IP技术,DWDM光传输、包交换、Web应用以及IP选路业已变成下一代宽带网充分关注的要素,此外ATM技术与IP技术也会密切结合起来,达到扬长补短的效果。
3 光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针对这一点,主要原因是经由光子技术和电子技术密切合成的光电子技术业已拓展到光存储、光显示以及激光等在内的诸多领域,还将在工业、农业、军事以及医疗等方面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持续研究光电子技术及其运用,势必会增加光电子技术在相关领域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眼下,激光器在军事领域和医疗事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固体激光器以及半导体大功率激光器成为了研究和发展光电子激光器技术的关键方向。光显示领域是光电子技术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平板显示技术朝着可折叠化的趋势日益发展,LED 灯具也会逐步取代传统的白炽灯。
4 微电子技术的系统集成发展趋势
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中的全部关键技术中,电子信息硬件产品中的重中之重是集成电路的相关制造技术。眼下很多领域都广泛运用集成电路,从计算机中的处理器(CPU)到多种类型的IC卡,均采取了集成电路技术。当前微电子技术经历了超大规模(VLSI)、大规模(LSI)以及特大规模(ULSI)集成等发展阶段,1995年更是迈入到了极大规模(GSI)集成发展阶段。集成电路技术是现代高科技的典型,对发展全球经济发挥着重大影响。就集成电路技术以及产品今后的发展趋势而言,芯片面积会逐步增大,集成度会逐步提升,片上系统会越来越健全,然而其特征尺寸却只会日益减小。今后十年内,集成电路的主流工艺依旧会是硅基CMOS电路,它的关键发展趋势将体现出细微化的加工技术和大直径化的硅片等。
5 电子信息技术的网络化发展趋势
西方国家的跨国公司获得了迅猛发展,这些跨国企业依靠自身的充足资金,强大的技术和产品研发能力,顶尖水平的高科技人才和全球范围内无处不在的企业网络等多种优势。这些跨国公司变成了研发、推广以及运用电子信息技术以产品的关键核心力量,而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作用。除此之外,随着全球网络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推广和普及电子信息技术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其发展趋势来看,应该密切融合当前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潮流,持续地进行深度整合。在开发、研究以及创新等诸多流程中,部分中小高科技企业能够积极地发挥较强的灵活性,在开发和研究电子信息技术的相关领域获得一定的突破,在网络化整合的过程中做出不容忽视的成效,日益发挥其重大作用,推动和促使电子信息技术具备日益显著的网络化趋势。
6 结语
国内在研发电子信息技术方面已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且持续地将其运用在各种产品和设备中。在当前的信息化背景下,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我国在这方面存在的缺陷,聚精会神地开展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研究,把握其今后的发展脉络,持续地研发和设计全新的电子信息技术的产品和设备,使我国能够及早控制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制高点,稳步促进该领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龚成.论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与未来发展趋势[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08:197-198.
与传统产业融合拓展产业空间
移动互联网与金融、餐饮、汽车、家电、航空等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在为传统行业提供新业务平台的同时倒逼传统行业变革和创新。例如,o2o作为融合发展的重要商业模式快速发展,正成为传统行业和老牌电商寻求突破的新模式。阿里连续投资UC、高德、新浪微博、陌陌科技等与本地生活或设计相关的业务,加速从传统电商向移动电商和o2o电商水平扩展。百度地图、大众点评、易淘食和点我吧等各类移动点餐平台也迅速崛起。
打造开放平台主导产业竞争
在移动互联网平台化发展的趋势下,社交服务、电子商务和安全杀毒等领域的平台化转型最为明显。社交领域,腾讯微信以熟人社交为出发点,集聚近6亿的海量用户群,集成手游、新闻、打车、美食、应用、地图、支付等应用,成为最受欢迎的移动社交平台。电商领域,淘宝与支付宝打通,整合美食、电影、KTV、酒店、门票等生活服务,创新地引入余额宝、娱乐宝等互联网理财应用,全方位地满足移动用户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安全领域,网秦积极布局平台化战略,整合旗下动态壁纸、音乐搜索、图像搜索等入口级应用,并向第三方开发者开放,打造移动广告平台NQ Live,实现流量变现。
加速软硬结合引领产业创新
随着“纯硬件”价值的下降和服务价值的提升,软硬件日益结合并成为重要发展趋势。国内外互联网企业纷纷涉足智能硬件制造领域,打造一体化业务体系。谷歌在加快社交工具、娱乐和交通等重要领域布局的同时,推出自己的平板电脑、谷歌眼镜、智能手表、手机等硬件产品,并加大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科技公司的投入。亚马逊也推出了3D技术手机、Kindle电子书阅读器、Kindle Fire平板电脑等硬件产品,增强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渗透能力。国内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加速迈入智能硬件领域。
推进跨界整合强化产业生态
关键词: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创新。
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监管的意义。
随着表外业务,尤其是金融衍生市场的不断发展,各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衍生产品市场上的巨额亏损事件屡屡发生。这些巨额亏损事件的背后隐含着许多发人深思的问题。商业银行创新业务在给全球经济带来巨额收益的同时,也使商业银行外部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被大大弱化。相对于不断飞跃发展的银行业务创新,商业银行外部的监管措施明显的跟不上步伐。由于商业银行自身的原因以及外部事件的风险干扰,使得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到冲击,商业银行破产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事件给人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那就是在不断创新的现代市场经济中,除了商业银行自身应该进一步加强内部风险防范措施之外,外部金融监管机构应对银行业实现有效的监管。
国际银行业不断发展的实践表明,稳定和高效的商业银行监管目标对于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使商业银行的资金得到合理的配置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使商业银行既能提高经营效率,又能保持稳定发展,使两者实现动态平衡,并且实施有效和最低成本的监管,是目前商业银行监管创新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国际银行业业务监管模式。
在银行业监管发展的历程中,由于各国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政治法律环境以及不同的金融发展状况,使得不同国家商业银行的监管模式存在较大差异。目前,世界各国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由各国财政部进行监管,二是由各国中央银行进行监管,三是由专门的商业银行监管机构予以监管。
而且,各国商业银行监管机构并不一定都直接对商业银行执行监管职能,是否直接执行监管职能要视各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而定。因此,各国商业银行监管执行机构又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以上介绍的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来直接执行监管职能。实行这种监管的国家有中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第二类是由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和其他机构一起共同执行具体监管职能,如美国、加拿大和法国等国就是这种情况。第三类则是由商业银行监管机构授权监管执行机构来对商业银行执行具体监管职能,如英国就属这种情况。那么,按照商业银行监管机构的数量和性质来划分,各国商业银行监管可区分为三种模式。
(一)一元化监管模式。
一元化监管模式主要是指由一国单一的中央银行或者是专门的某个监管机构来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督管理,权利较为集中。属于一元化监管模式的国家既包括像英国、新西兰、葡萄牙、荷兰、奥地利、卢森堡、意大利等这样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又包括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如埃及、巴西、印度等国。在社会主义国家,由于长期实行单一的计划体制,金融结构较为简单,所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家内部未曾专门设置监管机构来对商业银行进行管理。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改革与发展,许多社会主义国家才纷纷开始建立专门的中央银行,并由央行来对国内商业银行实行监督和管理,所以,也属于一元化监管模式。
(二)多元化监管模式。
多元化监管模式是指由两家或两家以上监管机构共同对国内商业银行实施监督和管理。根据监管权限的范围是归中央还是地方所有,又可将多元化监管模式划分为两线多家监管模式和一线多家监管模式两类。
两线多家监管模式。
两线多家监管模式中的“两线”是指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两条线。“多家”是指有不只一家的监管机构来对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实行监督。全世界实行这一监管模式的国家并不多,主要是些实行联邦体制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国采用它。在美国,联邦和各州都有权对国内商业银行发照注册并实施监管。
联邦一级的监管机构共有八个之多。它们分别是联邦储备体系、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财政部货币监理署、证券交易委员会、联邦住房放款委员会、国民信贷公会管理局、国民信贷公会保险基金、联邦储蓄贷款保险公司。其中,联邦储备体系负责管理在州政府注册的属于非会员银行的商业银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负责管理在州政府注册的属于会员银行的商业银行,财政部货币监理署负责管理在联邦政府注册的国民银行。这三个主要商业银行监管机构的监管职能和监管方式基本相同,只是负责的范围不同而已。
2.一线多家监管模式。
一线多家监管模式是相对于两线多家监管模式而言的。这种监管模式的权利较为集中,由中央统一管理。中央一级又分别由两个和两个以上的机构来具体执行对国内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采用这一模式的国家主要有日本、德国、法国等国。
日本财政部的银行局和国际金融局是国内商业银行的主要监管机构,但日本中央银行与这些机构紧密协商,共同完成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任务。在德国,商业银行的监管工作主要是由联邦财政部代管的德国联邦信贷机构监督局和德国中央银行密切合作,共同行使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职能。法国财政经济部和法兰西银行作为管理全国金融业的最高政府机构,行使对整个金融业的决策和管理,但商业银行的具体监管工作则由国家信用理事会、银行规制委员会、信贷机构委员会和银行委员会分工负责。
3.跨国化监管模式。
跨国化监管模式是指对跨越国界的经济合作区域内的商业银行实行统一的监督和管理的模式。采用这种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跨国的西非货币联盟和中非国家银行。如西非货币联盟,它独立于各成员国政府,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实践中坚持统一的银行条例、统一的准备金率、统一的外汇储备,并统一规定各国商业银行的贴现总量。此外,它在每个成员国的机构还负责各有关国家地区性业务,并监督和管理该国商业银行体系。总之,各成员国执行统一的金融章程。
三、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模式。
我国目前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主要是实行以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为主,商业银行行业自律管理和社会中介监督管理为辅的监管模式。银监会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中间业务暂行管理办法》、《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等规定,以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定期监管与非定期监管等手段,通过商业银行管理档案、风险监管档案、风险状况的定期通报以及特殊情况及时通报等形式,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的监督与管理。同时,通过建立同业公会,强化行业自律。并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社会监督作用,提高商业银行监管的透明度,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稳定健康的发展。
但是,由于中国银监会2003年4月才正式履行原本由央行承担的对银行金融机构统一监管的职责,因此,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的银监会在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监管的法律支持体系不够健全,监管手段缺乏灵活性、规范性,同保监会、证监会两大监管机构的协调监管方面仍未取得实际的效果等。这些问题都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四、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创新的发展趋势。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创新在内涵上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表外业务进行监管创新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放松管制,而是应该对其重新建立新的管理规则。监管机构在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尤其是创新产品进行监管时应该在全面、慎重评估的基础上采取更多有利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走向规范化的监管创新手段。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产品创新的日益活跃,金融监管创新的任务也越来越重。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原有的运作机制已难以适应变化了的金融运作需要,落后的管理体制已成为商业银行创新和发展表外业务的障碍。因此,要想推动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不断发展,就必须对那些落后的监管体制、运作体制、人力资源配置体制进行改革,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创新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建立新型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体制。
西方发达国家在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大多经历了“监管—放松监管—再监管”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反映了世界各国在表外业务监管实践中的深化。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表外业务的迅猛发展,客观上也要求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控制系统,而应该是一个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具有系统性、规范性、有效性的金融监管调控体系。这个监管体系应能使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实现监管目标的超前性、监管手段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以及监管过程的连续性、系统性等要求。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我们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创新经验的同时,也应该努力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多层次、全方位的表外业务监管体系。
构建功能性创新监管模式,强化表外业务监管的法制建设。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其业务范围已涵盖证券、保险及银行各业。而对于银行、保险、证券业务的监管,目前在我国是分别由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来进行分业管理。当存在表外业务创新产品的交叉业务时,三大监管机构就存在着无法实现共同协调监管的问题。为此,应该考虑构建一个专门的裁定机构来对表外业务创新金融产品的功能进行分析定性,以便能够及时地解决创新产品的监管归属问题。功能性创新监管的组织架构见图1 所示。
这种组织构架的创新也符合国际银行业经营日益综合化的客观要求,以及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我国就可以建立这样一个由金融监管委员会领导下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相统一的综合监管体制。
另外,为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体制的构建,还应该进一步地健全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法规的建设,增强表外业务监管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保障金融业的稳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