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农村建设计划方案

新农村建设计划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农村建设计划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农村建设计划方案

新农村建设计划方案范文第1篇

1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及规划原则

一直以来三农问题是决定我国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问题,我国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国家的兴旺发展离不开农业的支持,农业的飞速发展势必会有力的推动整个国家的全面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全国人民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建设离不开前期规划,对于新农村的建设,要遵循以几点规划原则:

1.1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村庄建设首先要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完善给水、排水、通讯、通燃气、通热力系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特点着重开发建设。比如是否具有历史古迹,是否依山傍水具有足够能展现祖国大好河山的自然美景,是否有支撑村子发展的生产企业。

1.2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的意愿,将农民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以农民自治为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1.3 合理用地、节约用地

新农村的建设势必离不开土地的占用,所以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就成了关键。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用地政策和标准,尽量少占耕地,占多少补多少,一寸土地一寸金,绝不浪费土地资源。

2 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研究现状

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每个层次规划中的工业建设来说都具有比较明确的指导和控制作用。由于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落实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的一个详细操作步骤,所以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必须在不脱离这两种规划的前提下进行操作,由于工业区往往由很多不同的工业项目组成,而不同的工业项目对配套生产设施和生产工艺流程的复杂程度要求不同,因此在编制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

3 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现存的主要问题

3.1 规划成果与工业区的实际管理出现失调和脱节

使得当初规划编制时的很多意图和控制条件无法真切的落实到建设中去。原因就在于规划编制者和工业区的管理者所处的位置不同,很多看法和意见不同,发挥的作用也不同。二者不同的出发点是导致出现这一结果的重要因素。前者主要是考虑城市的整体发展和利益,后者主要是将工业区的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这使得规划中的很多控制条件无形当中成为了阻碍工业区发展的绊脚石。

3.2 工业区规划在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方面存在盲区

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有三点:其一,为了吸引企业落户,工业区的管理者不惜以降低土地低价为条件,很小的投资就可以得到很大面积的用地,造成严重土地资源的浪费;其二,很多企业被一些有利的条件吸引落户以后,却没有大量资金支持企业的运营和生产,资金链终端,造成停产,最终导致土地闲置;其三,更有甚者由于部分项目仍旧没有经过充分和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尚不具备成产条件,无法正常投产,使得土地资源大量浪费。

3.3 规划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低

很多规划是采用教条式的做法,根据生产流水线的特点编制规划,但随着社会科技发展,生产技术得到提升,旧的规划方案不能适应当前生产的需要,无法应用到实际开发建设生产中。一般规划的实施期限是20年,实施过程中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很预料不到的变化,传统的规划根本应对不了这种变化。导致规划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严重降低。

3.4 工业区规划与城市整体规划在衔接上出现矛盾

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需要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而总体规划的重要设施则需要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体现,但工业区的开发往往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进行的,一方面会忽视与城市性设施的衔接,另一方面又会因为建设时序的问题,使先展开建设的工业区无法使用规划中存在而还没有建设的区域性设施。

4 解决方案

4.1 编制规划前要充分取得工业区管理层的支持和配合,全面了解工业区企业生产情况,综合规划编制者和工业区管理者的意见,即要考虑城市的整体发展利益,也要考虑工业区的经济发展。其实二者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取得较大的经济发展,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实现共赢。

4.2 工业区规划应该根据其规模、生产能力、投资大小、对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成都确定其用地范围,另外需要加强有关部门对土地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对无法投造成资源浪费的企业给予相应处罚甚至没收土地使用权,杜绝土地资源大量浪费的现象。

新农村建设计划方案范文第2篇

一、编制完善村镇规划,合理指导村镇建设

村镇规划是村镇建设的龙头,事关农村建设的长远发展。我市以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村庄规划为重点,层层落实村庄规划编制任务,推动全市村庄规划编制(修编)工作顺利开展。按照《陕西省农村村庄规划建设条例》规划编制层次和省“千村百镇”整治建设试点活动要求,抓紧做好试点、示范村村庄规划编制(修编)工作,组织编制(修编)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总体规划,解决县(区)域范围内建制镇、集镇和村庄的布点及规模、乡镇和村庄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配套等问题,为科学指导村庄建设提供重要依据。

为保证规划编制工作质量,在区县建设局的配合下,集中时间深入到全市34个乡镇、543个行政村免费发送《陕西省农村村庄规划建设条例》(文件及张贴件)、《陕西省农村村庄建设规划导则》、“省、市农村住宅设计图集”6000册,通过政策宣传、技术服务指导新农村规划建设。

为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编制和建设整治工作,我们制定印发了《关于安排全市村庄规划编制(修编)工作的通知》、《关于抓紧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规划工作的几点要求的通知》和《**市2006年试点、示范村庄建设整治标准》,指导区县、乡镇、村庄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同时在3月底协调规划、交通、电力、林业、农业、扶贫、果业等多个专业部门对全市100余名新农村示范村包村部门干部及村干部进行业务培训,丰富了大家在村庄建设规划、村容村貌整治、村民住宅建设方面的专业知识,增强了管理意识和工作能力。为支持新农村示范村规划编制和村庄整治工作,我市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对每个示范村规划编制补助2万元,村庄整治补助1万元,推动新农村示范村规划建设工作。截止10月底,全市51个新农村试点、示范村村庄建设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成。我们将51个示范村规划做成展板,到各区县进行巡回展出,推动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开展。

采取多种措施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按照省建设厅年初安排,结合我市实际,将“千村百镇”整治活动同市委、市政府今年要抓的创建51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71个整体推进扶贫开发重点村紧密结合起来,采取市、区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联合包抓,选派干部驻村蹲点的办法,开展以“培植主导产业、营造新生活、培育新乡风、建设新村镇、创建好班子”和“改善基础设施、培植经济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群众科技文化素质和民主参与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抓两头带中间,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耀州区组织村镇干部赴旬邑参观学习新农村规划建设经验,开阔视野,增强信心。宜君县通过建章立制,落实责任,制定了《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宜君县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职能部门任务分解表》,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目标和思路。印台区加大财政投入,倾力支持新农村示范村规划建设。区通过健全机构、政策宣传和制定规划,扎实安排新农村建设工作。

二、抓好村庄建设整治,改善村容村貌

根据省建设厅2006年省“千村百镇”试点村镇建设整治目标任务书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抓建51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要求,将6个试点镇和51个示范村作为推动全市村镇建设事业的重点村镇。为确保村镇建设整治任务落到实处,年初,我局与各区县建设局分别签订了2006年试点示范村镇整治建设目标任务书,层层落实责任,量化考核标准,从抓好规划实施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入手,定期深入区县检查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强化监督、检查,帮助建立完善建设管理规章制度,切实搞好试点示范村镇建设达标工作。通过市、区县、乡镇、村四级联动,有力促进了试点、示范村镇建设整治的开展。

1、加快完善试点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镇合理有序发展。

耀州区董家河镇、孙原镇,印台区广阳镇、红土镇,宜君县五里镇、太安镇6个试点镇2006年共完成投资2296万元,完成水、电、路、商业市场等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项目20个,新建工程项目质量全部合格,优良率达到25%以上,极大的提升了试点镇城镇载体功能。1999年以来,全市24个建制镇共完成基础设施项目570项,共完成投资3.16亿元。其中2006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0项,完成投资4200万元,项目建设已全部进入收尾阶段。随着小城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不断完善,小城镇规模效益和积聚效益不断增长,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逐年增加,一些以农业资源为依托的企业在小城镇纷纷落户,为全市村镇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以村庄整治为重点,切实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建设。

村庄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突破口。我市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方法,注重落实,讲求实效。对省市级试点镇、试点示范村庄,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和完善;对移民搬迁村庄,坚持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与住宅建设同步进行。对于经济条件差、基础设施欠帐多的村庄,制定计划,逐步改造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近期结合镇区开发、村庄整治、移民搬迁,在全市各行政村重点开展了村容村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通过改圈、改厕,清理垃圾、污水,治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粉刷旧宅、见缝插绿,大力开展卫生清洁活动,消除农村“脏、乱、差、散”现象,使村庄容貌在短期内有了明显改观,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截止目前,全市完成通村公路及村庄道路建设435公里,完成9处供水设施建设,解决了5300人饮水问题,完成移民搬迁3200人。大部分示范村道路骨架基本形成,修建了村庄排水设施,逐步消除道路积水现象,清理了门前乱堆乱放,治理了村庄环境卫生,进行了三改(改厕、改水、改圈),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得到逐步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3、抓好村镇住宅建设,努力改善人居环境。

村镇住宅建设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工作。去年以来结合各区县地理特点与村民生产生活习惯,将全市农村住宅设计优秀方案和全国优秀设计共27套设计方案汇编成册,编制完成了《**市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参考图集》,结合《陕西省新农村住宅设计图集》一起免费送发到全市各行政村和国土、扶贫、发改委等部门,供村民在建房时参考选用。同时提供咨询和技术指导,帮助村民建设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经济适用、环境卫生的住宅,改进生活方式。2006年全市完成村镇建房建筑面积35.2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1792万元。

三、整合资源,发挥综合效能,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健康发展

一是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我局作为城乡规划建设职能部门主要抓好村镇规划建设整治;交通部门抓好村镇公路勘察设计,加快乡村公路网建设;电力、电信、广播电视部门,做好中心村及自然村落的通电、通讯、通广播电视工作;扶贫机构加大扶贫重点村的基础设施投入和加大对试点示范村新产业的扶持;金融部门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是积极拓宽资金渠道,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今年开始在市级财政预算中安排新农村规划建设专项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扶持、奖励试点示范村镇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培训等。各区县政府和乡级政府也加大了对重点村庄规划建设的投入。按照村庄建设规划,部门协作,集中安排项目建设,综合使用项目资金,最大限度发挥资金的集聚效应,推动村庄建设发展。由市、区县政府牵头,整合计划、水利、农业、扶贫、交通、乡企、卫生、林业、电力、电信、教育等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向各级试点、示范村镇倾斜,安排好建设顺序,逐年实施。

三是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把阶段性集中整治与日常性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建立健全门前“三包”责任制以及全体村民共同保护环境、爱护卫生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农村自治组织的作用,建立巡察制度,加强工作督促检查。同时,通过村级自治组织经常性地开展“卫生庭院”、“星级文明户”、“文明村庄”、“信用村”、“信用户”等群众性评比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新农村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新农村建设计划方案范文第3篇

以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小康为核心,着力构建民富村美、文明和谐的新农村示范片,加强生态建设力度,保护生态环境,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发挥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到积极作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相对集中原则。林业建设任务要在充分考虑各村、农民需求的基础上集中连片安排,确保具备一定规模,便于造林设计、施工和检查验收。

2、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主,兼顾森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原则。

3、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突出特色重点产业原则。

4、坚持财政资金补助与农民、社会力量投入相结合的原则。

5、坚持林业特色产业与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三、建设目标

全面完成上镇13个村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林业方面(2013-2015年)的目标任务。即林木种植基地3600亩,岩桂种植专用基地5200亩,猕猴桃种植基地500亩。

1、2013年任务是林木种植基地1200亩,岩桂种植专用基地1200亩,猕猴桃种植基地100亩;

2、2014年完成林木种植基地1200亩建设;岩桂种植专用基地2000亩,猕猴桃种植基地200亩;

3、2015年完成林木种植基地建设1200亩,岩桂种植专用基地2000亩,猕猴桃基地建设200亩。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落实。为切实推进上镇市级新农村建设进程,县林业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造林股、财务股、资源股、办公室、上林业站等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上镇市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市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领导、管理、协调、监督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造林股,负责市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规划方案编制、制定实施计划、组织实施、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信息资料收集、总结等工作。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林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的积极性,让广大农民从“要我建”转变到“我要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搞好规划,精心实施。林业局相关股室和上林业站要根据建设任务搞好三年建设规划,将建设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认真组织实施。上林业站作为实施责任主体,要落实专人负责,局相关股室也要落实人员配合指导、落实,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推进,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

新农村建设计划方案范文第4篇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工作全局,按照“一轴、一带、四区、八景”的设计规划,坚持高起点、宽视野、大手笔、高标准的原则,结合兰山公园二、三期项目,加快“村园一体”建设进程,重点加快“兰山人家”131户农村新居建设进度,确保内实现搬迁入住,力争将建设成为集生态旅游、休闲娱乐、农家生活体验为一体,具有时代气息和鲜明特点,融合自然风情和兰山景观,体现村园一体和示范引领的新农村建设样板村;按照标准最高、推进最快、质量最优的原则,加快推进石沟村地质灾害治理、整村搬迁和土地整理“三合一”项目建设进程,确保内405户农户新居开工建设,并达到一定的形象进度,完成土地整理2000亩,自来水等基础设施配套跟进,力争使石沟村全体村民撤出地质灾害隐患区,探索建立“开发土地、整村搬迁,集中居住、集约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新模式,力争在土地开发方面为“再造”战略的实施率先突破、总结经验,为加快推进全区城乡一体化进程树立典型和样板。

二、主要任务

(一)样板工程建设。根据整村改造规划设计,拆旧建新,异地搬迁,在新址建设以分区合理、构架分明、特色鲜明、美观大方、四季有景、基础配套为要求,加快“兰山人家”建设进程,大力实施农民新居建设、村庄道路、山体护坡、上水管线、排水(污)管线、公共服务设施、绿化工程、景观打造等项目,着力将头营新村打造成村园一体发展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样板村。

1.规划设计及立项。聘请设计单位编制规划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和建设概算,负责完成环评、地质灾害评估等工作,并完成项目立项。全部工作在7月初完成,并通过相关报批程序。

2.建设用地。7月初以前解决建设用地问题,完善相关土地手续,确保工程正常开工建设。

3.招投标工作。根据工程设计和投资概算,于7月中旬以前完成招投标工作,选择有资质、有实力的施工单位,确保7月底工程全面开工。

4.工程管理。工程由整村建设项目工程指挥部统一管理,综合建设组实施。聘请专业监理公司进行监理,聘请专家指导,村上成立村民质量监督小组,多管齐下,确保工程管理和质量。工程指挥部现场办公,解决工程进行中的相关问题。

5.拆迁安置。由区整村建设项目工程指挥部拆迁安置组实施,细化量化工作任务,狠抓任务落实,在7月15日之前,完成拆迁丈量测算、评估和登记等工作,7月25日之前,签订拆迁安置协议,完成每户5万元保证金征缴任务。建设项目完工后,按拆旧院进新居的原则,折算补差搬迁入住。旧宅和原经营用房拆除后,拆迁区域所整理土地按土地流转相关办法由村集体流转给兰山公园,用于兰山公园二、三期开发建设。

6.验收入住。工程完工后由整村建设项目工程指挥部综合建设组实施。统一验收合格后,交由拆迁安置组及街村按相关办法组织农户搬迁入住,并完成拆迁工作。

(二)石沟村样板工程建设。大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在石沟村回道沟开发整体土地2000亩。在回道沟开发区建成布局科学、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美观大方的石沟新村,积极引导广大村民异地搬迁,集中居住。精心做好靠“地”借“商”发展文章,加大科学种植技术推广力度,激励广大村民发展高效现代农业,进一步加大新区后山开发力度,瞄准国内外知名企业,实行“招商选先、招商选优”,努力打造宜农宜商、前村后园式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样板村。

1.土地开发整理。严格按照通过招投标程序,选择有一定资质和实力的公司实施土地开发项目,并签定施工合同。中标单位要确保于4月按要求完成1000亩土地开发整理任务。

2.规划设计立项。确保于6月完成环评、地勘、测绘等工作,并聘请有资质、有实力、有经验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方案。与此同时,负责完成项目立项报批等工作。

3.用地手续办理。7月初以前,确保完善土地手续和工程正常开工建设。

4.工程招投标。根据规划设计和投资概算,于7月底以前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选择有资质、有实力、有经验的施工单位实施农民新居建设工程,确保8月初工程全面开工。

5.工程建设。由石沟村三合一项目工程指挥部统一管理,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方案,力争于8月初启动405户农民新居、基础配套等新农村建设工程,确保于20127月底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6.监督管理。成立石沟村三合一项目工程质量监督领导小组,聘请土地开发专业监理公司和建设工程专业监理公司;成立村民质量监督小组,多管齐下,全程跟踪,确保工程管理和质量。工程指挥部现场办公,及时协调解决工程进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三、实施步骤

1.安排部署阶段(3月10—3月25日)各单位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倒排时间表,召开专门会议对各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新农村建设计划方案范文第5篇

一是工作体制机制不顺,基层工作力量薄弱。新农村建设工作尚未形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互动共建机制,各部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各自为营,没有形成合力。扶贫、财政、交通、水利、住建、环保、卫生、发改等部门都有类似项目,在实施中主动与新农村建设结合的少,各干各的一小块。作为部门主管单位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关系不顺畅,难以发挥组织协调、检查督促、参谋助手等作用,处于有办法没手段、有措施无力度的两难境地。

二是要素制约十分突出。首先是人才缺乏。因规划设计、农技人员普遍匮乏,普遍存在产业发展、村庄建设、公共事业等规划不到位或者与实际脱节,特别是县、乡都没有农村规划和建设的设计与管理机构和人员,极大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开展;其次是投入不足。临泉是贫困县,受地理环境限制和基础薄弱等制约,新农村建设工作量大、投入大、难度大,由于县级财政困难,投入到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量小,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有个别乡镇负债搞项目建设,增加了负担,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再次就是土地瓶颈。新农村建设规划涉及土地调整,而国家的农村土地政策是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土地流转和承包地调整。在集中建设安置点时,常常因建设用地指标问题影响到建设进度。

三是工作推进缺乏主动意识。部分干部群众对推进新农村建设主体意识模糊,存在畏难情绪,强调客观的多,大胆创新的少,工作较被动。有的群众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行为,群众只是配合,存在“等、靠、要”等依赖思想,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动和发挥。还有不少农民认为土地、房屋是我的,我想在哪建、想怎么建就怎么建,谁也动不了、管不了我的一亩三分地,农民认识有待提高。也有的群众在村庄整治改建中涉及猪圈、房前屋后的零星树木等个人财产时,难以积极配合,极大地影响了工程进度。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等方面缺乏力度,农村文化生活单调,不讲卫生、不讲文明行为时有发生,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风貌尚未形成。

四是产业发展缺乏持续动力。从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园区规模小,主导产业弱,产业组织化程度低;品牌少,科技含量不高;规划设计不科学,要素布局不合理;合作组织覆盖面小,部分运作不规范;龙头企业产业链条短,带动能力较弱;特色产业小而散,优而不强,规模效益不明显;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五是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新农村示范点中虽建立了管理机制,但效果不明显,主要表现在公共卫生保洁难、公共设施维护难、系统规划坚持难。群众门前三包实施难,乱倒垃圾、乱倒污水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一是提高认识,进一步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各级政府要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强化对新农村建设方针政策的理解,切实转变观念,加大工作力度,千方百计解难题,集中力量抓推进,实现新农村示范一点带动一片,村容村貌有大改观、产业有大发展。要健全工作机制,成立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整合统筹办,明确部门职责,细化工作任务。各级领导干部和有关部门要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多出真招实策,多拿真金白银,多解难题办实事。要采取多方位多形式宣传手段,利用专题培训、示范观摩,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提高乡村干部推进建设能力和农民主体参与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强资金保障,进一步建立多元化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坚持“农民主体、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机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一要谋划好新农村建设项目,充分发挥农民投入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能人大户、企业、外资等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二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统筹安排支农项目资金,有效整合扶贫、以工代赈、移民后扶、环保、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及农业项目等向示范点倾斜,全面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整体推进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村庄硬化、亮化、美化;三要实施好新农村建设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加大对新农村建设财政奖补力度,扩大群众参与建设的知情权、管理权和监督权激发农民主体参与意识;四是各有关部门要以示范点为平台,统筹安排项目,围绕新农村来拓展项目,让项目围着新农村建设转,拓宽投资建设思路,逐步形成在政府带动下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村基础设施、社会公共事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和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县级安排的财政对农业产业园奖补也应该把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纳入奖补范围。

三是增强活力,进一步健全新农村建设的保障体系。要加快建立符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项目资金统筹整合管理新机制,推进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一体化管理体制,以“资金渠道不变、隶属关系不变、资金用途不变”的原则,统筹管理涉及新农村建设项目和资金,实现对新农村建设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的统一管理。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考核各级干部的重要内容,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考核办法,严格考核,加强监督,充分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要重视新农办建设,明确性质和职能,充实编制和人员力量,保障经费,切实发挥好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参谋助手作用。针对人才匮乏的问题,建议政府认真研究,组建县级规划设计工作机构和恢复乡镇规划建设所,配备、引进和培养规划专业技术人才,确保新农村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全面到位。继续实施机关企事业单位对农村的结对帮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财力支持和动力源泉,增强农村发展的活力。要引导农民发展健康向上、科学文明的民俗文化,培育乡村文明新风。探索建立筹资筹劳、政府奖补、乡村环境卫生保洁工作长效投入机制,建立日常保洁、绿化养护、动态督查和违规问责等办法,推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