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内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对石化能源企业集团的物资采购管控现状分析(1)基本情况及效果国务院国资委《企业采购管理辅导手册》系统介绍了国内某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采购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集团采购、电子商务和供应商管理。该集团公司首先实施采购决策权集中,其次,实现采购职能集中。该集团公司把采购的职能从围绕项目、围绕订单处理的“小采购”向前扩展到管理需求、向后扩展到管理供应商,实行“大采购”的模式,实行“一标一议”的采购方式,而且针对战略物资建立与战略合作伙伴长期合作关系。(2)面临的管理瓶颈第一,如何保持集中采购的成果。第二,在国际化经营规模扩大、物资进口量加大和供应链全球化的局面下,如何有效管控全球化供应链风险。第三,从供应链管理角度来看,跟西方优秀跨国集团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该集团公司虽然实现了订单层面的流程“小优化”,还没达到供应商层面的“大优化”。二是,没有形成完整的供应商管理流程及工作质量标准。三是,还没有分类建立供应商绩效管理的KPI。
2.对电力能源企业集团的物资采购管控现状分析(1)基本情况及效果近年来,国内某大型电力能源企业集团探索建立与集约化采购管理相适应的管理机构、权限体系及流程、物资分类明细以及物资采购专业化公司,在实施集中采购基础上又进一步对电缆等通用物资材料、新能源设备实施总包配送管理模式。该集团公司实施物资总包配送产生的积极地效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提升了规模采购优势,部分物资采购价格(含配送服务费)低于委托单位自行采购价格的4%到50%。第二,提高了关键战略物资供应保证能力及其剩余战略物资再利用水平。(2)面临的管理瓶颈虽然该集团公司物资集中采购已经成熟,但依旧存在管理的瓶颈:第一,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第二,管理幅度过于扁平化。第三,供应链平衡策略没有有效贯彻在采购计划管理中。第四,集团公司及物资采购专业化公司都没有形成适应国际化经营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及机制。
二、分析及建议
1.在集中采购基础上扩大供应链管理范围是必要的(1)只有解决集中采购后续问题,才能维持集中采购效益英国BP石油公司与一些研究机构认为,如果没有对供应商的后续管理,战略寻源75%成果会在18个月消失殆尽,具体如图下所示。(2)集中采购之后有必要扩大供应链管理范围大型企业集团实施集中采购后,需要扩大供应链管理范围,将部分管理内容在联盟中内部化,替代部分市场化交易,进一步做好供应商后续管理和物资供应工作,提高供应链整体信用和保障能力,降低物资交易和配送成本,提高其效率。
2.必须确保供应链管理中核心业务循环正常(1)必须明确供应链有效运转的重要条件供应链管理就是管理虚拟企业同盟,良好信用与供应商后续管理和资金流管理高度相关,供应链管理科学性与物资需求计划及预测管理高度相关。因此,需求计划及预测、供应商后续管理和资金流管理是供应链有效的重要条件。(2)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3类核心业务循环正常首先,供应链上每个企业都应建立满足动态管理要求的计划与预测机制。其次,进入供应链各环节的主体必须接受并遵守供应商后续管理规则,维持良好的信用及服务意愿,建立共同交易的支点。最后,供应链是虚拟企业同盟,与物流相伴的就是资金流,必须确保资金流与物流的基本匹配,避免长期大额拖欠资金,损坏整体信用体系。
3.必须建立与供应链管理相适应的专业化机构(1)供应链专业化外包管理存在巨大需求中国国内供应链管理行业发展较晚,但国际供应链管理领先企业在中国内地市场的竞争优势并不突出,相比而言,境内供应链管理企业由于更贴近境内企业和国内市场,在国内供应链管理市场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2)应依据收益最大化原则确定供应链管理方式企业集团应依据收益最大化原则,从企业集团层面综合考虑采购与供应的交易成本最小化、外部收入最大化以及效率3方面因素来确定供应链管理方式,论证是否有必要成立专业化的供应链服务公司。
4.必须建立与供应链管理相配套的流程与标准(1)企业管理差距主要在于流程与标准一般规定性的制度对员工的约束仅限于“道”层面,没有明确程度上的要求,因此一般企业与先进企业差距就在于流程与标准。(2)首先,在企业集团内部应统一组织管理,建立寻源、采购、供应、付款职权分离又相互支撑的的组织结构和岗位结构。其次,依据组织结构、供应链管理机制和效率要求,建立清晰的工作流程及质量标准。第三,维持供应链管理成果,建立统一、可操作的供应商评审和绩效指标。
5.供应链管理与招投标制度并不矛盾首先,虽然认真执行招投标制度能确保程序正义与正确,但却很难找到更好的替代制度。其次,招投标只是战略寻源的方式之一,是采购与供应周期的中间阶段,供应链管理与招投标制度并不矛盾。
6.有效管控全球化供应链风险企业集团和供应链专业化公司都应与优秀跨国集团对标,及时研究国际贸易规则和国别风险,在一般供应链管理基础上充分考虑国别和地区风险属性差异,制定差别化风险应对策略,建立适应国际化经营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及机制,有效管控全球化供应链风险。
三、结束语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国内银行
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在立足于供应链全局性的视角下,努力减少供应链整体中的财务成本,为使供应链的资金流更加合理,而进一步提出来的系统性金融解决方案。对商业银行来说,以供应链中中小企业为市场新的发展方向,在营销上填补上了一直存在的中小企的融资需要;而从供应链金融在风险控制技术上说,将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良好的信用能力进一步延伸到供应链中的上下游的中小企业中,进行创新性的利用供应链生产中一直存在的权利和动产作为担保对象,也在现实中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可能性。
一、国内外供应链金融研究现状
Al1enN.Berger等人在2004年,最先归纳出了供应链融资的思想,也率先提出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方案。Gonzalo Gulnen在2005年,在研究了短期的供应链管理后,认为供应链的正确管理能够在企业的生产运营和融资上取得积极的导向。Pfohl.Moritz Gomm、Hans-Christian在2009年,最先提出了供应链金融能对资金流进行优化的理念,并进一步通过研究供应链金融的要素组成、组合框架,最后用数学模型进行了证明。Daniel Seifert、Ralf W. Seifert在2011年总结提出了供应链金融对供应链管理拥有决定性的作用,而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能力,说明了供应链金融对企业的重要性。总的来说,国外的供应链金融研究一直是走在时代的最前面的。
在国内也有众多学者关注供应链金融。在1998年,任文超在发表的著作中,提出能够取代现在以不动产担保为主的贷款方式是以动产保证和不动产保证结合的贷款方式,并构想通过物资银行来实现。2002年,朱道立和罗齐在国内突破性的地提出了具有风险管理、动产管理、资金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融通仓的理念,这样就将提供供应链第三方物流服务的融通仓改变成了一个具有综合功能的接口。为以后国内的诸多研究打下基础。2006年,深圳发展银行也就是现在的平安银行提出了供应链金融是在商业银行对供应链内部贸易充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偿性贸易融资的新融资模式,并引入保险公司、核心企业、物流监管第三方等能够控制风险的变量,最后对供应链中成员提供不开放的融资服务银行新服务方案。
二、国内供应链金融实践发展现状
在一体化全球经济竞争中,相比于跨国公司的全球供应链管理能力,中国企业主要进行纵向一体化的管理或者在供应链布局中只限于某个地方而只能一部分作为前者供应链上低附加值的一环,而另一部分也只在中低档商品市场拥有方才之地。中国企业正是缺少供应链管理能力,所以中国的产业很难进行产业升级。但是要改变这一局面,不仅企业自己需要努力做出改变,同时也要社会提供更加有利于供应链管理能力提升的服务支持,就像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确实,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国内的一些银行已经开展了很多有意义的探索。它们大多还处于过渡阶段,还没有全部完善到面向整条供应链提供服务,而是从保理或动产抵押等传统的贸易融资业务入手,逐步发展产品种类,最终形成产品集成。从后期成果来看,供应链金融的出现不仅增强了一些行业核心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像家电行业,而且对不少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
三、国内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对策
首先,国家政府动用国家的力量去完善我国的信用体系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而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的施政方针就是要大力促进经济改革和产业升级,从民营银行的批准,国企的改革等一系列已经实施的向前看的政策上,也让大家看到了完善信用体系的希望。当然,银行自身也要加强信息平台的升级,在建立、完善、拓展自身资料库的同时,保持与现有信用系统的实时对接。只有国家在大的信用系统上持续开发、前进,银行也进一步完善自身的信息系统,满足自身在金融发展上的需要,我国在信用体系才有大跨步前进的可能。
其次,加强银行对核心企业的控制。在面对现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随时脱媒而去的危险,现阶段国内银行明显是一筹莫展的。企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是企业组织诞生之初就带有的先天属性,这是不可改变的,而要更好的进行约束控制,明确的规范就至关重要,就像国家强制执行的法律,抑制了人类兽性发扬理性一样。银行必须要把主动性把握在自己手上,这就可以在双方合作之初就签订协议,规定各方的权利以及义务,当然现在也有很多银行和核心企业是签署了协议的,但是执行力并不强,那是因为缺少了惩罚措施。就像贷款一定要抵押一样,那么在签署的协议的时候也可以订立明确双方的违约的惩罚措施,当然这样也就不得不涉及到第三方的引入来保证公平性、强制性。虽然过程比较复杂,但是万事开头难,只有努力的去完善国内的金融体系,各方才能更好的获利,经济也能更加健康的发展。
再次,规范供应链的银行准入标准。对于现阶段国内大经济环境乏力的现状,要改变是长期性的,而要改变一条完整的供应链,使其稳固前进对于银行来说也是很难的,那么银行能做的就只有改变自己的主观选择了。通过制定完整的供应链调查、分析、定性体系,实施优质准入、实时跟进预警的方针,来筛选质量上乘或者说银行把握度高的供应链作为供应链金融的立足点,使得银行和供应链在具有相当高的互相认可度,提高了合作的融洽度,也为中期维护跟进打下基础,方便了后期银行的预警机制的进入,以期实现银行实时对供应链稳定、资金安全的风险预警机制,这样不仅供应链得到了自己需要的资金支持,而且银行也拿下了稳定和潜力兼优的供应链,兼大欢喜。当然,实施的难度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作为经济健康发展的代价,一些努力是银行乃至整个社会都必须配合付出的。
最后,促进第三方监管机构的发展。在2004年,国内银行业通过学习国际先进水平,并在供应链的自偿性贸易融资业务上进行充分实践后,也相同的提出了“金融物流”的概念,简单来讲就是在银行为主导的前提下,与专业化的物流企业合作并共享资源,在此基础上为客户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与物流监督管理相对接的服务方案,这样就强化了风险的控制,并且可以进一步最大限度打开市场空间,实现银行、三方物流企业和客户之间的三赢局面。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一体化 竞争优势 供应链管理
一、供应链管理内涵
供应链(Supply Chain),我国2001年实施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GB/T18354-2001)中对供应链的定义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全球经济一体化使企业面临更为复杂的竞争环境,需要新的管理模式与之相适应。供应链管理具有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计划控制职能,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信息流,把不同企业集成起来以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从全局的角度考虑产品的竞争力。
二、供应链管理对我国企业的意义
(一)供应链管理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由于在当前的流通领域中,存在众多的流通渠道使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反馈滞后,产生市场失灵。实施供应链管理,可优化配置供应链上企业的组合,加快反应速度,创造竞争的时间和空间优势。供应链管理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紧密联结在一起,使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相互合作关系,可以使客户需求信息沿供应链逆向地准确迅速的反馈到生产厂商。生产厂商据此做出正确的决策,保证供求良好的平衡。
(二)供应链管理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通过整体合作和协调,减少供应链上各环节的库存量,这样有利于企业拥有更多的周转资金用于产品研发提高。按照美国供应链管理协会的统计,实施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可以使库存成本下降7.9%~9.4%。较少的库存会使企业减少资金占用和管理费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供应链管理可以获得第三利润。
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显示,中国有45.3%的企业面临物流成本过高的压力,企业的直接生产成本只占总成本的10%,物流成本则占总成本的40%,发达国家仅为10%,要提高利润降低物流费用成为关键。供应链管理通过上下游企业的整体合作,按消费者的需求组织生产,加快了物流配送的速度。物流优化方案的选择与规划有效地降低了物流费用,获得第三利润。
三、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供应链企业之间缺乏信任合作。
我国很多企业与供应商及销售商的关系还是传统的买卖关系,企业从自己追求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尽量将责任风险转嫁给其他企业。这种传统的对抗竞争的关系,严重阻碍了企业间相互信任的合作伙伴关系,双方都只看到自己的短期利益,没有从整个供应链角度协调生产经营活动。只有企业间建立合作关系,供应链的效率才能得到提高,企业才能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
(二)缺乏基于供应链的竞争战略。
传统的企业运作模式是"纵向一体化",这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技术更新快、投资成本高、竞争全球化的制造环境。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候大多都是短期的合作关系,没有正确认识企业间战略同盟关系。企业间是供应和需求关系,任何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影响到整条供应链系统正常有序的运作。供应链管理注重的是充分发挥链上各个企业的核心能力,创造供应链的整体竞争优势。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专门于核心业务,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它企业,集中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效率低下。
虽然供应链管理理论引进我国的时间并不久,供应链以其卓越的成效已经引起了理论界和实业界的重视。但是在实际应用水平上还是和世界上的先进国家有很大的差距,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的我国供应链管理的推广和发展,并影响了供应链的实施绩效。供应链管理水平主要受到了人才和企业整个的经营管理效率的影响。
(四)组织结构不适应供应链管理需要。
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组织结构都是建立在职能分工的基础上,这种组织结构虽分工明确,便于管理,但造成企业内信息流通不畅,各职能部门只注重自身利益,整个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反应不灵敏,难以满足实施供应链管理的需要。企业要认识到这一点,并在组织结构上进行重新设计,使之能够适应供应链管理的运行要求,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对企业外部流程和跨企业流程进行重组,对整个供应链的组织结构实施变革,这样才能推动整个供应链的优化。
(五)未充分利用全球资源。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应当引起重视的另一个现象是,国内企业在以全球供应链为依托,组织全球化生产流通方面仍相当薄弱。中国生产企业对利用全球资源重视不够,订货生产的资源主要来自国内,境外工业生产的商品自有品牌比重很低。这两种情况都称不上以全球化观念开展供应链管理。
四、提高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和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都处于起步阶段,对理论的研究应与企业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供应链管理理论更适用于企业实际。要加强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批熟悉物流和供应链管理运作的管理人员。企业应加强与科研院校、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的联系,充分发挥他们在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以共同推动供应链管理的运用,进而推动我国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二)建立互信机制,形成长期合作关系。
企业要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把握核心优势,积极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承担利益与风险,建立起充分的信任和信息共享机制,克服信息不对称的弊端,使信息资源在供应链各方得到充分有效的配置,谋求最大的合作利益。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要求成员企业相互信任、彼此忠诚、信守承诺,促进供应链的长久生存和成员企业的共同发展,同时应制定相应的信用等级评比制度,为供应链伙伴合作打下基础。
(三)企业应积极转变观念,开展供应链管理。
企业要在战略上重新进行定位,确定自己的核心业务和竞争优势,明确自己在供应链上应该处于什么位置。传统的企业管理与运作模式己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竞争环境的要求,我国企业应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构,不断改善企业内部的运作状况,提高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和高效运作能力,为企业逐步建立集成化供应链作好准备。
(四)重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
企业应重建业务流程,将按工作分工、按职能划分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转变为有利于员工相互交流沟通的扁平化网络结构,从而有助于业务流程的高效运作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为了适应重建后业务流程的需要,企业还应对其组织结构进行重组,在软环境方面,要伴以相应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塑造,使结构重组可以在各个方面顺利实施。
(五)大力发展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的物流尚未形成独立的产业,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企业面对全方位的国际竞争,将越来越依赖于物流网络服务体系。因此,我国应重视加强对物流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和建设。物流中心的建设应考虑与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避免重复建设。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是提高我国物流水平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手段。
(六)实施全球供应链战略。
我国加入WTO后,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通过引进吸收跨国公司的供应链管理经验,提高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水平。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具有一套清晰的全球供应链战略是必须的。中国企业将普遍加大对国际市场的开发力度,对全球市场资源争夺将不可避免,只有采取全球供应链主动策略,才能获得建立长久竞争能力的机会。随着我国加入WTO进程的深入展开,我国企业不得不面对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通过供应链管理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已经成为我们研究和应用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霍佳震.集成化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及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祝雅辉.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昆明大学学报,2008.
[3]朱剑锋.论供应链管理体系下的物流管理[J].当代经济,2008.
[4]王清晓.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优势提升策略[J].中国流通经济,2009.
[5]胡引霞.供应链管理国际化下企业关系的研究思路[J].科技与管理,2009.
[6]李亚琦.供应链中第三方物流协同策略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0.
关键词:供应链 存货管理
一、引言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综合环境下,企业的成本与收益的权衡与控制,是各个企业关注的焦点。存货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存货管理的研究十分必要而且有意义。
以往的存货管理研究文献中,零库存模式、内部控制模式角度的研究已经很多,但这些研究中,多是涉及“点”的研究,即只注重控制采购成本与存储成本的总成本最低问题,研究局限于一个节点上成本的控制,并没有从“链”的整体角度,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顾客等因素综合考虑在内,从整体上协调,以获得存货管理的最佳模式。“存货管理与供应链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焦点之一正是存货管理”(Giannoccaro et al.,2003)。所以,本文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对存货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一梳理,以期为相关研究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国内研究现状
较早时期,库存控制的研究有:对于需求不确定性的供应链库存控制的研究(潘文安, 2004), 信息不对称下的供应链的库存协调(苏菊宁、赵小惠和杨水利,2004), 注重供应链的协调与合作下, 供应链库存协调与优化(柳键、马士华,2004)等。
基于供应链的存货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业务流程再造、工作流技术、物流技术的集成。这种管理策略打破传统的各自为政的存货管理模式,体现了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思想。在管理过程中,需要通过广泛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制造商与供应商、零售商、分销商乃至用户整合成一个整体,通过各节点间有效的信息传递实现整体效率的提高和存货成本的降低(杨智慧,2007)。一体化的供应链嵌入存货管理中,从供应商开始至最终消费者为止,所有环节都会影响存货的管理。基于供应链的存货管理模式受到很多企业的“热宠”,但国内企业真正在实施这一完整供应链体系下存货管理的企业却很少,海尔是为数不多的成功实施企业之一,该文作者从整体环境、企业的管理水平、信息支持技术、思维方式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在国内实施的局限性。
于云波(2012年)从供应链模式下存货供需关系和信息技术角度阐述了当前供应链模式下存货管理的问题。企业针对某种产品的订货提前期和对于市场的预期会影响存货的供需关系。订货提前期预估的过长会导致存货短缺,增加存货短缺成本;预估的过短会造成存货积压,增加储存成本。同样,对于市场的预期过低,则造成供不应求,造成存货短缺成本;对于市场预期过高,则造成供大于求,存货积压,增加储存和过时成本。另外,考虑当前我国不同企业的信息技术完善程度不同,很少有企业拥有强大完善的信息技术支持系统,因此,“零库存”的存货管理模式实施有很大的难度。
纵观国内的研究发现,虽然很多学者注意到了基于供应链下的存货管理比单纯的就存货管理一个节点来考虑整体成本更为科学,但国内学者的研究仅仅停留在文字性的阐述上,很少或是极少有人对究竟怎么计算、考虑哪些因素、遵循怎样的公式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订货量、保持多少的安全库存量等具体层面的内容进行研究。
三、国外研究现状
Ford W.Harris在1915年提出经典的经济批量订货模型,说明了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之间的权衡。该模型有一系列的假定:(1)需求速度是恒定的,每天需求D件产品;(2)订货批量每次固定订货Q件;(3)仓库每次订货都会发生一个固定成本;(4)库存持有成本;(5)提前期为零;(6)初始库存为零;(7)计划期无限长。另外要求一个仓库面临一个单一产品的稳定需求。基于这一系列的假设,在现实的应用中是不现实的,后来的学者对于假定条件的放松得到了许多改进后的新模型。
目前国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供应链库存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综合这些研究成果,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生产/库存系统、库存/配送系统、生产――库存――配送系统、库存分配(Allocation)系统、供应商选择系统。生产/库存系统通常采用多级库存模型加以描述,在需求确定和随时间变化情况下主要采用动态规划方法(Crowston,1973)、边界条件法(Schwartz 和Schrage,1975)和拉格朗日边界条件放松法(Afentakis和Gavish,1986)对装配型生产/库存问题进行研究。目前,对配送网络中的库存控制主要研究对象是优化决策结构,其基本假设是需求已知且是稳定的,目标是最小化订货成本和存储成本。生产――库存――配送系统是上述两种系统的综合,相对生产/库存系统和库存/配送系统而言,生产――库存――配送系统要复杂得多,因而研究文献也相对较少。Stefan Minner et al.(2003)从供应链中有多个供应商的情况阐述了存货管理模型。通过回顾多个供应商选择的存货模型,分析了其对供应链管理的作用,以及从供应商竞争的战略决策和寻求全球资源供应下经营的灵活性以及为了降低或是避免缺货角度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资产的专用性、资源分配的全球性、企业发展速度都会对企业存货管理决策产生影响。
Alev Taskin Gumus et al.(2009)考虑在多层级的供应链中时间的随机性和环境的不确定性(需求的不确定性、商品价格的不确定性、原材料供应的不确定性等),提出了存货管理框架和“确定与随机”成本模型。存货管理架构是一个三层级(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的树形供应系统,每一层级都含有多个仓储点,每一层级都为其下一层级供货,其存货来源于上一层级。框架的形成步骤为:第一,分别建立确定性(TG-D)模型和随机(TG-S)模型;第二,通过神经模糊计算确定确定性需求、交货提前期和加速成本变量,通过数学计算或访谈供应链中成员的方法确定其他变量;第三,通过组织网络和总供应链成本计算确定变量因素的激励部分;第四,评估结果。
Ruggero Golini n, MatteoKalchschmidt (2011)认为,企业国际化水平增加,资源供应的全球性致使存货企业必须提升其处理与不同国家供应商之间关系的能力。与供应商地理位置的距离会增加存货量,因为长距离和不确定性因素加大了。作者基于这一考虑,通过实证研究,得到结论,资源的全球性会增加企业存货量,会引致企业实行供应商一体化,供应商一体化的实行会降低企业的存货量,因而,通过实行上游一体化来降低企业库存是可行的,会增加企业的效益。
Narendra Agrawal,Stephen A. Smith(2013)认为,由于当地经济水平、文化背景、人口构成等因素的不同导致消费者所需求的产品差异很大,因此零售店所需的产品品种也会不同。多变性和差异性会带来存货管理的挑战。基于此,作者从零售链多样化需求的角度对存货管理的最优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动态随机模型,确定总的订货量和各个时期不同商店最优的库存分配水平。
纵观国外学者的研究发现,研究的范围和深度较之国内学者广和深。研究大部分是从供应链中一个部分切入,深入研究,并且提出了很多具体的管理模型,这值得国内学者借鉴。但通过文献梳理,我们也会发现,虽然是基于供应链的存货管理研究,但没有学者从整条供应链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分销商直至最终顾客的供应链分析研究还未涉及到,因此,这也为我们以后研究确定了很好的方向。
四、总结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我们发现供应链管理是企业从整体上全面协调管理某一环节的统筹管理工具,站在企业整体利益角度去实现各个环节的管理,其中存货管理正是其中一个环节,这种点、面结合的管理思想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因此,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深入做此方面的研究还是很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王冲,夏远强.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研究综述[J].价值工程,2006,(3).
2. 杨志慧.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存货管理策略[J].财会通讯,2007,(10).
3. 于云波.基于供应链管理视角的企业存货管理问题探讨[J].物流技术,2012,(12).
4. 董晶莹.内部控制视角下存货管理模式分析[J].财会通讯,2012,(4).
5. Ilaria Giannoccaro,Pierpaolo Pontrandolfo, Barbara Scozzi,A fuzzy echelon approach for inventory management in supply chain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3,(149):185-196.
6. Stefan Minner,Multiple-supplier inventory models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A review [J].Int. J. Production Economics,2003,(81-82):265-279.
7. Alev Taskin Gumus,Ali Fuat Guneri,A multi-echelon inventory management framework for stochastic and fuzzy supply chains[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9,(36):5 5655 575.
8. Ruggero Golini n,MatteoKalchschmidt ,Moderating the impact of global sourcing on inventories through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Int. J. Production Economics,2011,(133):8694.
9. Narendra Agrawal,Stephen A. Smith ,Optimal inventory management for a retail chain with diverse store demand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13,(225):393403.
[关键词] 服务供应链 产品供应链 比较研究
一、服务供应链与产品供应链的发展现状
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其基本思想是用系统的方法来管理始于原材料供应商、经由工厂和仓库、止于最终顾客的在相互关联的部门或业务伙伴之间发生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它覆盖从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原材料采购、制造、包装到支付给最终用户的全过程。其重点落在企业每天进行的满足顾客需求的核心活动上。目的是为了在满足客户需要的服务水准下使成本最小化,从而对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间的整个渠道的整体管理。
目前有关供应链管理的定义比较公认的有:美国Willian C. Copacino对供应链管理的定义是“The art of managing the flow of materials and products from source to user.”(管理从物料供应者一直到产品消费者之间的物料和产品流动的技术);美国供应链协会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管理是为了生产和提供最终产品,包括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顾客的顾客的一切努力。该定义具体描述了供应链管理的4个基本流程:计划、采购、制造和配送。强调了供应链管理的范围,它表明供应链管理是一种跨越企业,并跨越企业的多种职能,以及多个部门的管理活动。
关于产品供应链的研究要早于服务供应链。林勇,马士华(1998)认为企业供应链流程的设计应与产品的类型一致。即有效性供应链应匹配功能性产品,而反应性供应链则更适用于革新性产品。
武汉大学陈静于2005年就革新性产品的供应链管理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她认为有效降低革新性产品成本的有效方法是将敏捷供应链思想与精益供应链思想相结合,建立精益型敏捷供应链,即在整条供应链的下游环节执行敏捷型供应链的基本原则,以对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迅速做出反应。
哈尔滨工业大学张会敏2006年基于集成化供应链理论从信息流角度提出信息耦合度测量模型。该模型可以确定企业在供应链中所处的发展阶段,它对进一步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全球制造的出现,供应链管理在服务业中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服务性企业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航空公司、酒店及旅行社之间通过整合资源形成服务供应链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供应链管理模式在服务行业应用的典型范例。
国外关于服务供应链的研究从2000年开始起步,研究尚且处在不成熟阶段。美国学者LisaM.Ellram 在2004 年发表《理解和管理服务供应链》一文,标志着服务供应链正式开始得到关注。国内关于服务供应链行业应用的研究在近几年才开始得到开展。
在物业服务供应链研究方面,国内学者陈小峰认为,目前的供应链管理主要应用于制造业和零售业,几乎不涉及物业服务。他在分析物业服务的特点基础上,提出了物业服务供应链的特点,认为物业服务供应链是以物业服务供应商、物业服务商和业主为主体的链式结构。同时,他还提出了物业服务供应链的目标,以及物业集成商的业务运营策略。他的研究视角比较侧重在物业服务供应链的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总体而言,他的研究尚且处在概念的层面上,还可进一步深入探讨。
在旅游服务供应链研究方面,张英姿指出,旅游服务组合产品实际上是一条由一个分工协作的系统提供给旅游者的服务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与旅游服务系统的特征相形相应。
在物流服务供应链研究方面,田宇认为其基本结构是集成物流服务供应商的供应商集成物流服务供应商制造、零售企业模式。其中,集成物流服务供应商的供应商指传统的功能型物流企业,如运输企业、仓储企业等,它们因其提供的服务功能单一、标准,且业务开展往往局限于某一地域,而被集成物流服务供应商在构建全国甚至全球服务网络时吸纳为供应商。
此外,申成霖认为物流服务供应链是以集成物流服务供应商为核心企业的新型供应链,它在供应链中充当的角色相当于产品供应链中的制造商。它的作用是为物流需求方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集成物流服务供应商最明显的特征是通过业务转包的形式选择合适的功能型物流企业来为物流需求方服务。
二、服务供应链与产品供应链的异同
服务供应链与产品供应链具有很多相同的特征,如产生背景都是由于专业化趋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使得业务外包成为必然;主要管理内容都是围绕供应、计划、物流、需求等开展;集成内容等都包括业务集成、关系集成、信息集成和激励机制集成等。
具体而言,它们具有以下两点共性:首先,从定义的角度来看,服务供应链与产品供应链都是在竞争、合作、动态的市场环境中,由若干供方、需方等实体(自主、半自主或从属)构成的快速响应环境变化的动态供需网络。其次,它们的最终目的是相同的。同时,分销商和供应商需尽量消除系统中不必要的成本和费用,给客户带来更大效益的目的,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缩短总响应周期并给整个价值链带来增值。它们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第一,从供应链的性质而言,服务供应链属于反应性供应链,它主要体现在供应链的市场中介功能,其目的是把产品分配到满足用户需求的市场,并对未预知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等。而产品供应链强调供应链的有效性,它主要强调供应链的物理功能,即以最低的成本将原材料转化成零部件、半成品、产品。
第二,供应链中各方参与的范围不同。服务的交付是一个过程。在获得服务的时候,交易就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执行和管理状态。要保证服务的最终交付,服务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制造商、渠道商甚至顾客都必须参与服务的全过程。而产品供应链中的各方只需参与与自己直接相连的活动。
第三,服务与产品供应链绩效评估的有效性不同。由于服务是无形的,其评价和绩效指标是主观的,这导致了服务的标准是不一致的,它较容易受情境的影响。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交付的环境和客户的态度。例如,在一个客户眼里完成任务很好的员工在另一个客户里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如参与服务的人、服务的时间、约束条件、客户的能力)未必被认为是很好的。因此,顾客较难对服务提供者的技能、经验和能力进行准确的和合理的定量测定。而产品是有形的,它的好坏是有一定标准,并可以被定量测定的。
第四,它们对顾客的响应模式不同。产品供应链中,企业对其下游顾客(包括法人及终端消费者)需求的响应具有滞后性,即顾客拿到产品后,需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将一些信息反馈给上游的供应商。而服务供应链中企业的生产与销售是同时进行的,供应链中的服务提供商可以及时了解客户反馈信息,因此,它们对其下游顾客的响应具有即时性。
第五,供应链渠道不同。由于服务产品具有不同于制造产品的六个特征,即顾客影响、不可触摸、不可分割性、异质性、易逝性、劳动密集性等。这些特征的存在使得服务供应链在结构上需要更多采取较短的供应链渠道,典型的结构为:功能型服务提供商―――服务集成商―――客户;而产品供应链的一般结构为:供应商的供应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分销商的分销商。
最后,它们的稳定性程度存在差异。服务供应链中,由于顾客的不稳定要求,异质化的客户服务需求使服务企业所选择的服务供应商需随需求的变化而及时调整,也就是说,服务供应链的稳定度较产品供应链的要低。
三、服务供应链与产品供应链的研究趋势
从第一、二部分归纳的内容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关于服务供应链与产品供应链的发展都不够成熟,现有学者都只基于供应链的某一角度针对某一行业的企业展开了研究。因此,在研究产品供应链时,研究者除了需对企业现状进行调研与分析外,还应考虑其外在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内部环境等其他不能忽略的干扰因素,以提高研究结论的信度与效度。同时,今后的研究应更注重向供应链中各环节或各因素的定量化方向发展,使其结论更具可靠性和科学性。
对于服务供应链而言,首先,优秀的服务供应链对服务绩效将起到重要作用,而服务供应链的设计和合作伙伴选择作为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的前期重要工作,它兼有产品供应链的共性和异性,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要趋势之一。其次,今后研究中将进一步侧重对服务供应链中服务协议和服务质量水平的控制,尤其是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服务供应链的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再次,由于服务供应链评价中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服务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将成为值得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此外,企业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为服务采购和管理单独开发高度优化的流程。最后,服务供应链中服务能力的传递、控制与执行问题的研究也将得到积极探讨。
参考文献:
[1]刘伟华季建华:服务供应链:供应链研究新趋势.国际商报,2007年,1月1日,第B03版,P1-P2
[2]包文:服务供应链研究及其趋势.港口经济,2007年,2月,P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