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端医疗服务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事实上,这种争议不难理解。“在医患关系总体紧张的当下,公众普遍认为医院存在大量灰色收入,是强势富有的一方,由此引发了民粹主义情绪。”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显然,社会力量举办高端医疗机构,仍缺乏正常的社会环境。
从上海市中心陆家嘴一路南行,近40分钟的车程到达周浦镇后,便能看到崭新的门诊大楼,其所在的上海国际医学园区中的工地里,多个项目还在紧张施工。走进门诊大厅,若非大厅内的指引标识,完全感受不到这是一家医院。
医院试运营半个月后,《中国医院院长》记者实地探访运营效果与其在国内首次采用的“建设、管理、使用”分离的模式,以及负责人对未来的思考与规划。
“超级医院”初长成
在空气中散发着丝丝幽香的门诊大厅里,几位上海本地的来访者正通过宣传册了解医院。作为园区内首家试运营的高端综合医院,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每天都会迎来参观就诊者与几百次的电话咨询。这家备受大家关注的医院整合了JCI与五星级酒店的建设标准,设有500张床位,包括450张病床和50张特殊监护病床(ICU、CCU),以及118个门诊诊室、15间手术室、10间产病房。试运营两个月后,这家一期投资达到13亿元、占地104亩的“超级医院”将正式开业。
“超级医院”的说法反映出上海市政府层面对这家医院的期待。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沈晓明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是助推上海医药卫生改革、打造现代医疗服务业的重要举措,希望借助这块民营医院的试验田,逐步将一些新的改革探索和服务模式向公立医院辐射。
沈晓明还多次表示,要围绕“超级医院”的目标打造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即形成一个由提供综合型、辅助的大医院与多个一流专科诊疗中心组成的“1+X”模式,为患者提供强大的医疗保障。在其作为上海市副市长时,他建议政府部门要以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为试验田,制定出一系列有利于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等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政策,并扮演好“保姆”角色,积极地提供正确引导和服务。
而在此前,很少有医院能享受此番待遇。受制于整体政策和社会环境,作为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医疗服务的医院模块在园区建设的前8年时间内,一直未能取得明显进展。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2011年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项目开始启动。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上海市提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主体的“十二五”整体发展战略,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除金融、银行等之外,以个人消费为主体的现代医疗服务业被纳入上海市发展规划。由此,园区的医疗建设才得以加速。该医院也成为首家由新医改催生的国际化综合性非公立医院,也是原卫生部与上海市的医改重点项目之一。
建设初期,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决定突破传统的办医模式,由社会资本投资兴建,并与上海交通大学和第二军医大学附属的8家三级甲等医院的优势专科合作,开放医师多点执业平台。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被列为该市打造亚洲医学中心的标志性项目之一。
“‘超级’应该是各种概念的集合,而医院最集中的理念应该是高级专家的执业平台。平台覆盖各种各样的专业,且每个专业都比较强大。”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院长张澄宇告诉记者,所谓的“超级医院”绝对不是指体量庞大或设施豪华,关键在于其医疗水平高、服务质量好。
面对社会上对医院价格的争议,张澄宇认为,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会遇到各种议论,民众对医疗服务有着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最终会用脚投票。
新模式市场求生
规划之初,对上海国际医学园区董事长黄俊和张澄宇等人而言,如何规划好一家高端医院,国内尚乏可供参考的范例。在剖析中国公立医院现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医院管理中长期存在的积弊之后,张澄宇等人开始思考如何在避免这些问题的同时,还要能与国际上更好的模式接轨。新加坡百汇医疗集团所开创的“建、管、用”分离的模式因而被园区采用,并对其进行本土化改造,试图打造出一种新的高端发展模式。
SIMC项目投资和建设主体为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由上海国际医学园区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他8家社会投资方共同参股成立。“公立资本注重长远,具备稳定性;社会资本具有活力和创新精神,对市场反应快。因此,混合所有制的设想被事实证明是有效的。”张澄宇解释。
对于管理权,医学中心与全球第二大、亚洲最大的私立医疗集团新加坡百汇集团签约。张澄宇认为,医疗是一个特殊行业,医院必须由专业的团队操盘,管理团队既要能掌握国际化的医疗服务模式和标准的管理体系,又要了解中国市场的特点。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与国内现有医疗机构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用”。百汇医疗集团模式的核心,在于吸引各领域最顶尖的医生结成战略合作关系,独立执业的医生在百汇旗下的医院中租用或购买面积不等的房间开办自己的诊所,部分的专业门诊、手术收入归医生所有。同时,这些医生可以共享医院提供的先进检测及化验设备、手术室、护理以及病房服务等,这些收入归医院所有。
因此,这种私人诊所式的模式使得医院与医生间的利益分配得以均衡,而酒店式管理则有效保证了集团医院扩张的可复制性,同时提升了高端医疗患者的服务体验。医学中心也采用此种模式和8家医院的12个优势专科合作,专科内的专家将率医疗团队以多点执业形式前来开设门诊,并建立固定的专家会诊和转诊绿色通道。
这种多点执业方式得到了上海市层面最大限度的支持,如开放医生在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的多点执业,谋求最大限度提升多点执业医生的积极性。然而,即使如此,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面临的挑战依然艰巨。在中国现行的医生归属第一执业单位的情况下,医生在医学中心的执业时间难以有效保证,医学中心对公立医院人才资源存在较大依赖。
由此,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的建设方意识到,既要学习百汇模式,也要根据实际创新。“国外可以把一部分科室自由卖给或者租给医生,但我们不能。”因此,医学中心在积极引入外部优质医疗团队的同时,也在着手建设属于自己的基本医疗团队,内、外、妇、儿等基本科室都要涵盖。在此基础上,张澄宇希望医学中心在PPT(Platform for Professional Team)理念下,成为一个开放式的使用平台。
品质医疗的高端竞争
类似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这类医疗机构的诞生,正使得高端医疗领域内的竞争热度逐步提升。这样的竞争既会影响到医疗人才资源的流动,也会影响高端医疗服务现有与潜在的患者转移。
“公立医院多种形式改制、医师多点执业、政府和医保向多种办医主体购买服务,使中国公立医院在未来的5至10年内,迎来20年前国有企业改制那样的体制改革浪潮。”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在接受采访时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讲,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的探索具有积极意义,其方向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然而,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能在多大程度上吸引到好的医生,颇受外界质疑。而在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副巡视员、市医改办副主任许速看来,这种质疑短期内肯定会存在,但并不值得担心。“好的医生在公立医院体制内无法得到真正的价值体现,而园区内的医疗机构恰恰能在这方面解决这一问题。”许速认为,“未来谁到谁那里执业还不一定,有好的品牌不怕没人来。”事实上,上海市部分三甲医院已有医护人员脱离体制,转到医学中心工作,例如医学中心的护士长便来自上海某知名三甲医院。
对于未来患者群,张澄宇表示,医学中心主要定位于具有商业医保的人群,同时也将服务于在上海包括长三角地区的几十万外籍人士和港澳地区人士。最近,张澄宇通过与多家商业医保公司商谈后发现,一些个性化险种的价格远低于他的预想,这让他对商业医保发展之后医院的市场更坚定了信心。
然而与互联网形成对比的是,医疗行业投资却热起来了。经本刊记者调查发现,截止2007年8月,共有近12家企业拿到VC/PE的资金,涉及金额近2亿美元,数据表明,这些企业大都集中在医用设备、医用软件和信息服务三个细分领域。就中国内地医疗器械及服务市场而言,这是自2003年以来投资最多的一个年份。不难发现,传统制药和生物技术仍然入不了风险投资的“法眼”,反倒是医疗衍生品――和医疗有关的设备器械以及服务(以下简称医械)受到了VC的首肯。国际趋势无不如此,据美国权威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美国第二季度投资最明显的特征是医疗设备行业投资连续创新高,融资达10亿美元,同比增加58%,交易数量达75笔。
长期以来,医疗行业由于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投资期长,风险大,再加上医改等众多不确定政策因素的制约,一直让VC裹足不前。但是,2007年上市的中国医药外包服务商药明康德和较早前上市的医疗器械制造商迈瑞医疗在海外市场良好的表现,触动了VC的神经。而中国“十一五”规划,2007年“新农村合作医疗”及社区医疗的推广,到2010年由此产生的近1500亿元的市场,再次为VC注入了一针兴奋剂。
除了医疗设备与器械,这个行业中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就是医疗服务。最近陆续获得投资的佳美口腔、慈济体检以及爱康网等企业就是明证。由于生物医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在中国产业化机制不健全等原因,海外很多对药业投资很有经验的VC最后都落点在医疗器械和服务上。究其原因,医械领域投资的运作模式简单,基本以销售设备、软件、服务等为主,只要符合医院及百姓的需求即可。
面对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即将爆发式增长的市场,VC们又怎么会放弃这个医械“金矿”呢?
中国的医疗健康支出已成为继食品、教育之后的第三大消费支出,但该产业的总体规模还仅占到国内生产总值不到2%的比例,中国医疗健康产业也因此成为中国最有投资价值的产业之一。中国医疗企业不断上市的消息也再一次证明其价值所在。
2007年8月11日,中国医药外包服务企业,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在纽约证交所上市,首日股价飙升40%至19.60美元,成功融资1.85亿美元,上市当天公司市值超过11亿美元;去年9月,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医疗设备企业深圳迈瑞医疗,目前估价高达40美元以上,总市值超过23亿美元;同属医疗器械行业的纳斯达克上市企业中国医疗技术有限公司(CMED),自上市以来估价已经上涨一倍,近期股价为23美元以上,公司市值接近6亿美元。
然而,与此形成反差的是,2007年2月6日登陆纳斯达克的沈阳三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生制药)IPO价格为每股16美元,首个交易日股价升至18.10美元后即开始走下坡路,至今虽略有回暖,但仍徘徊于发行价左右。同样遭遇了下挫命运的还有今年3月登陆纽交所的中药概念股同济堂药业,上市后即跌破发行价10美元,迄今仍在这个价位附近徘徊,而今年2月初在香港主板上市的武夷药业上市之后其股价也表现平平。
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三家在海外资本市场表示良好的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医疗器械(以下简称医械)及服务。究其原因,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副总裁徐峥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一语道破:“医械比较符合VC投资的周期,并且企业的利润要比医药企业高很多。”
据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中国的制药企业数量众多,药品核心技术缺乏,专利药品少之又少。然而自2006年以来中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对医药的降价又使得医药公司利润下降。从市场因素看,中国医药市场,尤其是医药流通市场,尚无法形成公正合理的估值标准。不规范的市场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真正价值。高端医疗设备商家的利润率目前仍保持在25%以上,中低端器械厂商利润往往也不会低于13%。这也许就是同为医疗类上市企业,为何价值却不同。
进入2007年以来,医械及服务领域可谓是风声水起,2007年1月华平投资入股医械产品生产商乐普医疗;2007年3月启明创投500万美元投资医疗设备的研发制造与服务商上海伽玛星医疗;同月IDGVC投资医疗服务商39健康网;6月,美国中经合联手软银中国共同投资化学发光免疫诊断试剂制造商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500万美元;8月,海纳亚洲基金与马丁可利共同投资口腔医疗连锁机构佳美口腔1000万美元,种种迹象表明越来越多的VC开始关注医械及服务领域。
巨大的蛋糕
在中国每人花一元钱的生意绝对是诱人的概念,而中国医械市场符合这个概念。面对这样巨大市场中的投资机会是每一个身居中国的VC都不愿放弃的。作为2006年底刚刚进入中国,管理超过2亿美元的启明创投基金,已经在该领域快速投下两单――奥泰科技和伽玛星医疗集团两个医疗设备供应厂商,前者主要从事医用磁共振影像医疗系统的研发和生产,后者是一家在肿瘤治疗技术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高科技医疗集团。启明创投基金合伙人梁颖宇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非常看好中国的医疗市场,尤其是医械及服务的市场空间。”启明创投为了更好地发现中国医疗行业的投资机会,还专门组建了医疗领域的投资团队。由此可以看出启明创投在该领域的投资决心。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会长姜峰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十年,中国医械持续年增长率达到15%-18%,2005年销售额已逾730亿元,2006年全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0.05%,远快于医药行业的平均发展水平。预测到2010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总产值将达1500亿元。”
在中国VC圈中大名鼎鼎的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同样在该领域搜寻着“猎物”,徐峥说:“我们已经投资了一家医疗试剂类的公司,我们很看好这个领域。中国有13亿人口,人口的老龄化问题逐渐严重起来,所以对于医疗服务和器械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而且有很多富有阶层需要更好的治疗,未来市场的前景是巨大的。目前中国这个领域和当年早期的互联网很相似,处于一个有待开垦的时期,所以只要抓住这个行业发现优秀的企业,我们就会果断下单。”
根据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6年的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医械市场已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世界第三大医疗市场,高端医疗设备销售更是达到20%以上的增长速度。照此发展速度来看,在未来5-7年内,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设备市场,预测市场超过6000亿元。然而根据记者调查发现,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众多VC基金还处于观望阶段,是什么原因使得众多VC如此谨慎呢?
作为专业的医疗投融资顾问,北京合众世纪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裁曹越认为:“这个巨大的市场人人都可以看到,但是因为医械与服务是一个很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所以当下在中国投资医疗行业的基金还不是很多。不过目前一些VC开始招募专业领域的合伙人加入,相信未来两年内这个行业会越来越火。”
医械成主角
自2003年以来,中国企业累计在海外股票发行融资725亿美元,其中医疗企业为11.5亿美元,所占比例还微乎其微,仅有1.6%。但基于中国巨大的市场容量、强劲的增长势头、明显的成本优势及国家的大力支持,中国的医疗行业将有望成为继电信、媒体、科技(TMT)行业之后,国际资本市场上的第二轮投资热点。然而医疗行业是一个很大的产业,为什么VC要去投资医械及服务这样细分的行业而不去投资医药企业呢?
对此问题,曹越认为,“中国的医药研发能力现在还没有达到海外的实力,一般新药的研发需要投入的资金最少也要达到3亿美元,并且研发时间少则8年多则10年,风险极大。而医械研发与生产的成本和时间就相应少得多,研发金额一般在1亿美元以下,时间在3-5年左右。而一支VC基金的存续期大都为7年左右,所以不管在资金还是周期上都比较符合VC投资运作的周期。”
据曹越介绍,长期以来医疗行业由于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投资期长、风险大,再加上医改等众多不确定政策因素的制约,一直让VC裹足不前。但是投资医械有一个重要优势在于投资回报期相对较短。与药品相比,一个医用仪器生产一年时间可以拿证,而药品审批需要3-5年。一家医疗设备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时间不过5年左右,与投资基金的投资周期大致吻合。而对制药企业来说,这个周期至少要10年以上,对于“只争朝夕”的VC来说太过漫长。
“在医疗价值链中,医械与服务是我们最为看好的一个行业。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国家的综合实力增强了,但是从整个医疗机构的硬件设备来看,相比国外还非常弱。目前,很多医疗机构都在更新器械,尤其是国家最近提出的‘社区医疗’计划更让我们感到其中蕴涵的投资价值是巨大的。”徐峥说。
中国市场与美国市场存在的差别在于,美国是技术驱动型的市场,企业只要有先进的技术,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中国是消费驱动型的市场,未必是最先进的技术,老百姓最需要的模式最容易获得成功。“对于医疗服务我们非常关注,这两年中国政府一直在提高医疗服务而出台了很多政策改革医疗机构,包括今后大大小小的社区医疗机构。我们最近正在看一家社区医疗的服务机构,他们的目标是要在全国做到5000家连锁医疗,虽然每家的规模都很小但是服务质量会很高,如果形成品牌连锁,那么这个项目的价值就会很大。”梁颖宇说。
医改凸现商机
根据“十一五”规划,2007年,“新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覆盖面将扩大到全国县(市、区)总数的60%,2008年在全国基本推行,2010年实现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如果农村人口分别用5年、10年、15年达到城市人均卫生医疗费用2004年的水平,农村人均卫生医疗费用年均增长33%、15%和10%。这对于国内医械以及服务行业而言,无疑将构成重大利好,机会不言而喻。
当提到医疗改革投融资机会时曹越显得有些激动:“国家三甲以上的医院是563家,二甲县级以上5000家,“十一五”规划的医疗服务机构,包括社区医院,总共是31万家。对于市场来讲,目前在医疗设备配置比较全的,都是在国家二甲和县级以上的医院。未来5年之内,医疗设备领域将会有质的变化,应该有上千亿的市场等待开发,这里还不包括三甲和二甲医院更新换代的设备。”
据姜峰介绍,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将扩大医疗保险人群范围,即从目前的1.6亿人增加到3亿人,这将促进医疗器械的消费,同时农村普及型医疗设备将有一个快速的增长。“中国公立医院的改革也即将推出,公立医院改革方向是要回归公益,但以中国目前的财力还无法承担所有公立医院的费用,因此,将有很大一批公立医院走向市场,由此引发医院产权制度的变革,涌现大批民营医院,除了为医疗器械产业提供一个巨大的市场外,必将影响到医疗器械目前的销售及生产体系,加速行业整合,促进行业走向成熟和规范。”姜峰对记者如是说。
有数据显示,中国现有医械生产企业12243家,但在个别地方,医械生产企业高度密集,一些企业甚至没有得到主管部门的认证,所生产的医械也存在着多方面的隐患。“由于医械生产商的问题,国家目前在‘十一五’规划中已经把医械GMP提到日程上,希望通过这样的认证规范行业次序。未来3年中将会有80%的企业消失,预计通过认证的企业不会超过3000家,这对于有一些规模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利好,对于投资这个领域的VC来说无不是一种福音。”曹越表达了相同的观点。
对于VC来说,又是如何看待中国医疗改革由此产生的市场机会呢?启明创投投资总监胡旭波,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对于医疗改革的投资机会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关于医疗改革中的社区医疗、农村合作医疗这些概念,坦白来说,这其中确实孕育着很大的商业价值,对于该行业的企业来说都会是一次发展的机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企业都能吸引VC的注意,关键是看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多强,产品服务质量及管理能力是不是很好。我们主要关注在高端器械领域,所以我们对于医疗改革带来的机会还是保持较为谨慎的看法。”
对此徐峥也表示了相同的看法:“中国做医械的企业很多,但都在低端竞争。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一方面要走高端路线提高精度,比如彩超。另外一方面,就是诊断器械,包括伽马刀、超声刀、核磁共振,这些设备的需求还是很大的,但必须要往高端走。目前这个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低端企业都在进行价格竞争,所以通过医疗改革实行GMP认证可以筛选掉一些利润较低的企业,将一些利润好的、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浮上水面,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洗牌过程,这对于我们投资人来说是一件好事。”
五大热点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人口日益富裕及老龄化对医械的需求日益迫切。近年来医械产品逐渐向多功能方向延伸,产品结构不断调整,市场也随之扩大。那么什么样的医械及服务可以得到VC的关注呢?
针对这个问题姜峰指出,尽管国内医械行业总体水平是快速增长的,但仍远低于中国市场需求增长水平。中国高档医械进口产品约占70%左右;中国整体医疗装备水平还很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将促进医械消费的增加;人口老龄化、生活日益富裕、家用保健器械将大幅增长;疾病的交叉感染,使医疗部门对消毒、灭菌、皮肤抗菌、废物处理等产品的需求量大增;农村乡(镇)卫生医疗机构是潜力巨大的市场。
对于未来投资的热点徐峥表示:“归纳起来VC可以在五个细分领域发现投资机会,分别是计算机相关技术、家庭和自我保健器械、微创医械、器官移植和辅助医械、医疗服务机构。”据徐峥介绍,计算机相关技术包括计算机辅助诊断、智能器械、生物传感器械、机器人和器械网络;家庭和自我保健器械包括家庭自我监护与诊断、家庭自我医疗与远程医疗相应产品;微创医械包括无创伤或微创伤的医械、医学成像、微型化医械、激光诊疗、机器人外科和非植入式辅助传感;器官移植和辅助医械包括人工骨、心脏瓣膜、心泵、软骨皮肤及神经肌肉刺激器等。医疗服务包括专科医院、创新的服务模式、医药外包服务等。
“我们已经投资了两个项目,高端磁共振医疗透视系统生产商奥泰医疗,以及放射外科治疗系统商伽玛星医疗,我们对这个产业理解是很深的,我们相信未来中国会出现医械和服务领域的巨头。”梁颖宇说。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兴产业层出不穷,顾客需求个体化、多变化和企业产品多元化和独特化,特需病房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所面临的竞争环境非常激烈,依靠以往经验和注重内部的管理无法应对,采取战略管理的方法将给特需病房的发展带来一片生机。
1 战略管理的概念
战略管理是一组管理决策和行动,它决定了组织的长期绩效。战略管理包括战略分析、制定、实施和评价等过程,正确与持续地实施每个过程有赖于有效的管理支持系统。战略管理过程包含8个基本步骤:确定组织当前的使命、目标和战略;分析环境;识别机会和威胁;分析组织的资源和能力;识别优势和劣势;构造战略;实施战略;评估结果[1]。
2 医院管理中推行战略管理的必要性
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社会已从对生活“数量”的需要转向对生活“质量”的需要,医疗需求也发生了多样化的转变,而且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地提高加强了医院间的竞争。这些特点,使医院外部成为一种特别庞大的、复杂的、不熟悉的、变化的、难以预料的环境,医院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必须对环境进行深入分析,采取新的管理方式,谋求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强化经营战略等战略管理势在必行。
3 战略管理在特需病房管理中的运用
3.1 确定特需病房当前的使命和目标 市场竞争的长期实践已表明,企业80%的利润来自于20%的重点客户,形同于企业管理中20%的人担当企业80%的管理责任[2]。因此,医院有必要针对重点客户群体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这将会极大地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保证医院的主要利润或收入来源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有鉴于此,特需病房在很多医院应运而生。特需病房的使命和目标是:通过向其顾客提供卓越的服务实现特需病房和医院的成长。
3.2 分析环境并识别机会和威胁 分析国家的法律、法规对医疗行业的影响及约束,分析目前医疗市场的现状,以定义特需病房的选择范围、服务范围。目前,随着大家对“医疗服务是人的最基本需要”的意识逐步加强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医疗市场的逐步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人们保健意识及对保健产品购买能力的增强,特需病房发展的契机与危机并存。
3.3 分析组织的资源和能力并识别优势和劣势 我院拥有一大批享誉盛名的专家、教授,一群技术理论扎实并忠于自己职业的员工,也有许多慕名而来的求医者,而且我院的医疗设备齐全、先进,能承担高难度的医疗、护理及科研任务。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作为医院潜在利润中心的特需病房并未受到大多数职工的理解和重视,硬件上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如:院内地理位置偏,病房装修档次不高,周围环境差;而且,我院的特需病房完全停业装修1年,原特诊的病人群多已流失到其他医院重新启动新的特种医疗中心,要有效地吸引病人需要有一个过程,一定时间。不过,我们也应看到,医院领导正逐步意识到特需病房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重视特需病房的发展。
3.4 构造战略,描绘未来的发展计划 充分发挥组织的优势和利用环境的机会,制订特需病房的发展计划。加强软件建设,以服务领先,关注细节,吸引并留住病源;重点发展预防、保健服务,大力开展医学整形、美容,占领高端医疗服务市场,构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特诊医疗中心的品牌。
【参考文献】
日前,由清华大学教授刘庭芳领衔的关于中国国际医疗旅游的首个国家级课题《中国国际医疗旅游主要宏观政策及服务与评价模式研究》正式启动。
“通过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对比研究,中国在国际医疗旅游上已经落后一大截了,我们已经处于四面楚歌的状态。这一事实要倒逼中国产生紧迫感,各方都要强化对于这一问题的危机意识。”课题负责人、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院长高级顾问、中国国际医疗旅游联盟执行主席刘庭芳在会后接受《中国医院院长》记者专访。在采访中,刘庭芳多次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国际医疗旅游作为一项产业开拓和推进的迫切心态和战略情怀。
《中国医院院长》:中国国际医疗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经历了哪些阶段?相比以往,新启动课题的突破点是什么?
刘庭芳:总体而言,中国的探索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提出阶段、初步探索,以及现在的系统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96年开始。我在海南卫生系统工作期间,通过对海南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医疗资源的综合了解和考察,在中国大陆首次提出了国际医疗旅游服务的概念,并将发展医疗旅游写进了我时任院长的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的3年战略发展规划。虽然后来这一概念并未得到很好实践,但在提出的时间起点上,与泰国几无大差。
我通过各种途径影响海南省委、省政府和省卫生主管部门,把发展海南国际医疗旅游服务编入海南省“十五”规划,这是国内第一个把发展国际医疗旅游写进区域卫生规划的省份。目前,最先起步的海南省三亚市中医院通过开展具有特色的中医疗养游,针灸推拿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医疗旅游服务,每年都吸引近万名来自俄罗斯、中亚、北欧等国家的患者前来就诊,其中还有三位总统。
第二阶段为初步探索阶段。2010年,北京市医改办提出一项招标课题,主要针对北京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十年规划做前期研究。我作为课题组主要参与者之一,主持了北京市国际医疗旅游子课题的设计与研究,提出了北京市开展国际医疗旅游的政策建议,相关于《中国经济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全面综合研究的序幕已正式拉开。此次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委托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开展的《中国国际医疗旅游主要宏观政策及服务与评价模式研究》课题,和此前的研究相比,在研究层面、广度、高度、深度、国际化程度和研究团队的实力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和提升。
该课题主要包括4个子课题:宏观政策面研究,旨在为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全面政策建议,以推动关于国际医疗旅游顶层制度的设计;开展中国国际医疗旅游服务机构的准入标准研究;中国国际医疗旅游机构内部运营流程的研究,政府或第三方对提供国际医疗旅游机构的监管与评价体系研究;国际比较研究。
《中国医院院长》:中国在国际医疗旅游方面,目前发展到哪一水平?国外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有哪些?
刘庭芳:以国际标准衡量,中国现在的国际医疗旅游服务,几近于零点起步。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医疗旅游服务对象,不能仅定位于医疗机构所在国或城市的常住外国人,而主要应接诊大量从异域以中国为目的地专程预约而来的顾客,且具有一整套与此相关的流程与服务设施。
一个生动的例子或许能更好地指导我们认识这一概念。首先,一位国外的患者通过网络了解到中国某家医院的规模与专科优势特色,在网上挂号。在保证隐私的前提下,他把自己之前所有的检查材料提交给医院,医院接到资料以后进行分析与会诊,再量体裁衣提出多种治疗方案并反馈给患者,包括报价和手术风险等。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再通过便捷途径办理国际医疗旅游的签证和购买机票,到达就医地后,从机场接到医院,或先入住酒店再入院,开始进行治疗。
这要求提供国际医疗服务的中国医院必须具有能与海外市场与顾客无缝对接的软硬件与流程。本课题研究的产出,将为开展国际医疗旅游的医院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目前开展国际医疗旅游较为兴盛的国家有几大代表区域,如以德国、瑞士等国家为代表的欧洲;以泰国、印度、韩国、新加坡等为代表的亚洲;以巴西和古巴为代表的拉丁美洲等。综观这些国家,其医疗旅游的发展均是政府大力支持、社会大力参与的产业,多数都已将医疗、美容、健身融为一体,且近年来客源量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发展中国家成为主要的目的地和受益者。
《中国医院院长》:中国发展国际医疗旅游的最主要障碍是什么?如何破解这一障碍,实现“弯道超车”?
刘庭芳:首先,最大的问题是观念与政策障碍。目前,从政府到医疗行业,总体上尚末形成发展国际医疗旅游的明确共识。其次,以公立医院为主体的中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旨,是要为国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而国际医疗旅游是一项服务国外患者的高端产品。另外,中国的多数民营医院显然还不具备提供国际医疗的规模和水平。
显然,只有打破这一瓶颈,中国国际医疗旅游服务的“弯道超车”才有可能实现。
我以为,这一市场的开拓不能等、不能靠,相关高层决策者要拿出当年深圳建经济特区的胆略和创新精神,开启中国国际医疗旅游的门户。我并不提倡大量的公立医院把主要资源投入到国际医疗服务上。但选择在北京、上海、广州、海南等省市各拿出一所医院作为国际医疗服务的特区进行试验,料也不至会对广大民众的看病就医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医疗器械企业;市场;战略
一、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现状
在市场需求的刺激和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背景下,我国的医疗器械市场发展迅速。近5年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保持高速增长,销售收入增速保持在17%以上。2008年1~11月,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实现销售收入636.49亿元,同比增长28.48%,其中高端医疗器械销售额已达100亿元,平均每年保持20%左右的增长速度。同期,我医疗器械总产值677.35亿,同比增长32.53%。我国医疗器械企业虽然数量比较多,但多数都只能在中低端市场寻求生存或是为国外企业提供零配件,在高端市场的份额不足1/3,目前我国登记在册的各类医疗器械公司达1.2万多家,销售额过亿元的屈指可数,绝大多数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只能集中在低端市场血拼。
高端医疗器械市场的主要竞争者为五六家跨国企业,即便是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的医疗器械企业,在高端市场占有率也还比较低。面对如此广阔的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尽管国内有着如此众多的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却还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医疗设备,我国每年都要花费数亿美元的外汇从国外进口大量医疗设备,国内近70%的医疗器械市场也已经被国外公司瓜分。
二、我国医疗器械企业竞争力分析
1.机会分析。经济发展和科技信息化趋势加速,导致医疗服务需求升级,市场容量将不断扩大。国家政策变化带动医疗器械需求增长。药品集中招标制度使得提高医疗服务收入逐步取代医院对药品收入的依赖程度,由此产生的对中高档医疗设备的需求将成为持续动力。社区卫生服务的兴起和扩大,导致常规诊断器械和量大面广的医疗器材用品需求上升。国外医疗器械企业在华加大投资,为向国外大企业提供零配件的国内中小企业带来商机。2009年3月政府宣布在三年内投资8500亿,进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这为医疗器械企业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会。
2.威胁分析。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内企业开始参与国际分工,企业竞争压力急剧增加,经济因素制约了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速度,主要反映在消费能力低和产品研发能力差;国外医疗器械产品技术含量较高,不少关键技术仍被发达国家大公司垄断。我国技术总体水平和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和演变直接受制于价值链中“上、下游”行业的状况。从我国国情看,“上游”行业,如材料、电子、机械、能源等,对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起到较大制约作用。
3.优势分析。与国外医疗器械相比,拥有本土化的人才,一方面更了解国情,更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另一方面也更加了解中国市场。在与洋巨头的竞争中,本土化的直销成为优势,忠诚度低、网络脆弱的模式,将是进口产品的软肋。国内企业的中低端产品相对国外产品具有低成本优势。
4.劣势分析。国内相对国外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而言,规模小、技术含量低、新品开发滞后、行业分工合作不尽合理,在与国外产品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国内医疗器械品牌与世界医疗器械品牌存在巨大差距,市场占有率低下。现代医疗器械行业是知识、资金密集、多学科交叉、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我国缺乏既懂生物、医学、又懂光学、电子的多层次、复合型人才。
三、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
1.医疗器械市场产品结构开始多元化。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国民对自身健康素质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医疗器械的需求日益多元化,这就促进了我国医疗器械产品向多功能方向延伸,产品结构不断调整,市场也随之扩大。我国的早期诊断产品市场不断扩大,家用保健器械市场也得到大幅增长,家庭医疗保健器械产品受到市场青睐,市场上将会大量出现家用化、便携式、网络化的家用医疗电子器械产品。
2.跨国公司进军国内市场步伐加快。为了进一步拓展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充分利用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了生产基地和研发机构,以期实现研发、生产、销售的本土一体化运作。G E在上海高科技园成立中国研究中心,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了G E(中国医疗系统集团,在我国整个高端医疗设备领域中,G E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50%~60%,是该市场中的绝对领导者;西门子医疗集团于1999年开始就已经在上海投产CT机,西门子医疗系统集团又在上海浦东建成新的CT生产工厂。跨国集团除不断加大对中国高端医疗器械市场的争夺外,还试图向一部分颇有潜力的低端市场扩张,随着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跨国公司将会进一步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将会通过兼并、直接建厂、扩大产品线等方式进一步争夺国内市场份额,我国的各类医疗器械企业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四、医疗器械企业如何应对未来的市场
1.推进高新技术,全方位、深层次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加大研发投入,重点攻克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也有些大型医疗器械产品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设备概念了,而是医院网络系统的一个终端系统,其产生的结果将以数字信号的形式在网络中进行共享,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诊断的准确性。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使产业结构转化升级,产业水平全面提高。用高新技术、前沿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渗透和带动。
2.重视常规实用技术的创新研究。医疗器械产业整体创新能力较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大型高档高医疗器械产品多数要靠国外进口,是我国的薄弱环节。而中、低档产品虽然在技术性能上并不落后,在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上差距较大,在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上不能只局限于前沿技术,应同时重视常规实用技术的换代性研究及可靠性研究,也包括工艺研究、过程管理、零件采用和质量控制。
3.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创新与改造。国外公司很重视创新与市场的结合。如飞利浦看好了中国市场,就按中国特点改造产品,使产品本地化,制作全中文化的产品操作手册和操作界面等。西门子公司会从全球市场考虑,哪种型号在该国有竞争优势就在哪里生产这种型号,在中国不仅生产产品,每年还投入科技人员和大量资金在进行研发和技术创新。不但降低成本,还生产出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这也是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在产品创新上应走的道路。
4.准确把握市场方向。首先,应牢固占领在国内市场。我国城镇、农村市场占了相当一部分,整体市场需求呈梯次分布,从最高端产品到最低档设备,每一个层次都有大量的消费需求。其次,要积极扩展国际市场。随着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逐步发展,一些大企业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逐步提升,少量的高精尖产品也开始出口。一些规模不大的中小企业在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低的同时,能够准确分析市场,使部分小件医疗器械如按摩器、血压仪在全球市场中占有了一定优势。
5.完善管理体制,明确竞争战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内企业必须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能够快速的感应市场的变化,并做出正确的决策。国内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培养核心竞争力。在产品领域上建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理念,如品牌优势、低成本扩张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一点突破等。这些利用好了,可以使自己的竞争优势相对集中,形成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赵于前.我国医械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高技术通讯.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