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艺术的利与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CBI教学理论;艺术生;英语阅读教学
1. CBI教学理论
CBI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教学理论是以学科知识为内容的外语语言教学模式,即把外语语言学习和某一学科知识内容有机结合,外语语言是学习这一学科内容的工具,这样,形成了类似母语学习的外语学习条件和学习状态,学习者在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学科知识内容的时候,学习外语的焦虑就会下降,而且增加了可理解内容的输入量,调动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吸收知识的过程就是学习语言的过程,即学习者在主动学习探索该学科知识的同时,外语语用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和提高。这种教学模式起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加拿大的沉浸式语言教学,并在加拿大和美国日益受到欢迎。
由于视角的不同,学者们对CBI的定义也不尽相同。Short认为,在CBI教学中,教师不是用常规的语法而是应该使用课程内容作为教学实施的指导;Leaver和Stryker把CBI定义为一种教学途径,认为当语言被当成学习的手段时,就有可能产生最理想的外语学习效果;Brinton等认为,CBI的教学目的是语言技能和学科知识的同时传授。
这些定义都脱离不了CBI的实质内容,即外语教师不应该以语法、词汇或虚构的语言情境构建教学框架,而应该依托课程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的外语语言教学。也就是说,运用CBI理论进行外语语言教学的课程,应基于某一学科知识的内容、语言材料真实、反映该学科知识的最新信息,符合学习者特定需求的特征。
在我国,外语专家和学者也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蔡基刚教授认为学术英语是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提出了CBI理论框架下的分科英语教学,并详细分析了现行大学英语教材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了新教材应该是以内容为依托,发展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孙有中、李莉文教授提出了以CBI和ESP为导向的英语专业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即以内容为依托,大学英语教学中心应该及时转向专门用途英语,认为应该把语言技能的训练和知识内容的传授有效结合,实现知识建构、思维训练和英语技能提高三位一体的目标。
2.艺术生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高职英语教学目标是“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即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英语语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
在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环境下,要帮助学生形成语感,大量的语言输入是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吸收知识信息的过程就是语言学习的过程。而阅读是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大量语言输入、积累和获得知识、信息的最主要途径。毕竟查阅外文资料,了解本专业的国际前沿最新资讯和进展,以便工作和事业的更好开展,并进行国际交流和竞争是大多数毕业生的共同愿望。
但是,由于多数艺术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诸多困难:如词汇量缺乏,句法结构混乱,造成阅读困难;又如背景知识缺乏,中西方文化艺术差异,造成阅读障碍;或者欠缺有效的阅读策略,造成阅读不畅;又或是阅读材料缺乏吸引力,造成艺术生不感兴趣等。
而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又以语言点的讲解和语法知识的学习为主,过多强调词汇词义、语法结构,而忽略了完整语篇的理解和知识内容信息的传递;而且阅读材料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需求,降低了学生的阅读热情,造成学生的畏难情绪,害怕甚至厌恶阅读语篇。
3. 基于艺术专业内容的英语阅读教学尝试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艺术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结合艺术知识和文化,利用已有的专业知识,对阅读语篇的发展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大胆的预测,并采取适合自己的阅读策略,进行广泛的阅读,获取大量与艺术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有效信息,拓宽本专业的国际视野。如以李凤霞主编的《艺术英语阅读教程》为例,该教程的选材内容广泛,全书共20单元,涉及了中西方绘画、民间艺术、彩陶、丝绸刺绣、建筑、设计史、服装设计、广告设计等相关艺术专业的内容,可激发艺术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的语用能力。
3.1 选用以艺术专业知识和信息为主题的阅读材料
选用的阅读材料以艺术专业知识、信息和文化为主题,在主题材料的选择前,根据所教学生的不同艺术专业,通过网络、书籍、报刊等进行分类搜索,并对相关艺术专业内容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和筛选,找到与艺术生学习生活密切联系的主题材料。如通过有关中西方文化艺术主题的阅读材料,帮助艺术生理解、欣赏不同文化艺术形式和风格,提高他们的文化艺术素养和英语语用能力。
3.2 选用真实的原文材料
传统的阅读材料更新较慢、信息滞后,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和变化,有些甚至是为了训练语言技能而编写的脱离真实情景和实际运用的材料,导致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学习效率不高。
因此,教师要不断查找收集相关艺术专业的原文语篇和最新材料,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材料选择,把握语言的准确性、难易度和趣味性,选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情感需求的真实的原文材料,注重真实情景的有意义的信息输入和理解。
3.3 选用符合艺术生需求的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的选用一定要符合艺术生的需求,也就是说,要和艺术生的英语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兴趣、情感需要和未来职业需求等相一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者对所阅读的语言材料感兴趣,才会吸引他读下去;学习者认为阅读材料的内容是符合他的专业需要,是有意义的,值得去阅读;学习者认为阅读语篇的难度虽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跳一跳,摘到苹果,有所收获。
因此,选用阅读材料时,应该调查了解艺术生的学习现状,及时沟通,考虑他们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和具体需求,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觉性。例如,鼓励艺术生阅读英文原版的艺术书籍,在获得西方艺术知识和修养的同时,提高了英语语言能力。
3.4 培养阅读策略,拓宽阅读视角
阅读的目的就是要获取书面信息和共鸣。因而阅读时不能逐字逐句地去分析语义和语法,而是要快速完成整个语篇的阅读,了解大意,获取信息和理解内容。在阅读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不同题材、体裁的阅读材料采取相应的阅读技巧。比如,略读、跳读,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等达到快速、准确地获取文本信息,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又比如,可以通过时间线索和归纳动词来显示事件开始、发展和结束的全过程;也可以通过归纳语篇中出现的各个人物来突出重点人物的特点;也可通过归纳材料中的形容词来了解作者的心理变化等等。
但是,从培养阅读能力的角度来看,仅限于课堂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阅读课的教学内容绝不能局限在教室或教科书里, 而是要面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要拓宽阅读内容视角,以适应学生可持续能力的培养。
4. 结语
英语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艺术生熟练运用英语查阅专业英文书籍和原文资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而帮助艺术生能够用英语进行国际竞争和专业交流。而CBI理论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正是把艺术专业知识和英语语言学习相结合,在激发艺术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同时,还促进其艺术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特定的专业词汇和语篇特点,为今后的专业深造和国际化的专业学术交流,培养复合型艺术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基刚.CBI 理论框架下的分科英语教学[J].外语教学, 2011 (35):35-38.
[2]孙有中, 李莉文.CBI和ESP与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J].外语研究, 2011 (5):1-4.
[3]肖晶.CBI理论框架下的英语报刊阅读课程改革[J].宿州学院学报, 2012 (27):105-107.
【摘要】由于我国信息技术的逐渐发展,在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引进,为整个教学内容的开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因此,文章通过对多媒体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利弊进行了简单地探讨。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高中;政治教学;利弊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2-0023-02
多媒体逐渐被应用于各学科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好评。其中多媒体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的形式将课程内容形象化地展现出来。因此,在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引进多媒体的教学模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的效率,也为政治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全面的保障。但是,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地安排多媒体教学内容,从而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的优势
1.可以营造形象化的教学环境。对于高中的政治教育课程而言,是一项理论性相对较强的课程内容。而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由于课程内容的枯燥性,如果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专注于课程内容,那么学生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引进多媒体教学技术,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堂内容的设定会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促进了政治教学的整体效果。例如,在学习高中政治课程中《政府职能:服务与管理》的课程内容时,如果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按照课程内容进行讲解,就会使原本枯燥的教学内容失去学习的动力,学生很难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而通过对媒体技术教学内容的运用,可以先播放政府运用职能提高经济效益的视频内容,也可以播放一些抗震救灾的内容,使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可以在心灵上产生共鸣,从而为政治课程的学习提供充分的保障。
2.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引进,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以往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根据教课书中的内容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任何的兴趣可言,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因此,在教学内容的改革过程中,为了迎合整个时代的发展,引进了先进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应用于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要求相关教师在课前制定与课程内容有关的教学课件,可以将紧跟时代的信息引进课件之中,同时融入一些可以提高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形象化的内容展现,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了解社会的发展现状,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对于高中政治的教学内容而言,其内容相对较为复杂,基本的内容也较为枯燥,而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学生们的发展。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新奇的事物会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如果课程的内容过于单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这样长期发展下去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因此,通过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引进,可以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促进其形成创造性的思维模式。而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自主的学习可以顺利地完成相关的教学内容,从而为多媒体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全面性的保证。
二、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存在的不利因素
1.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教学较多。在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引进其信息量相对较大,在课堂上相关教师会逐渐加快教学的速度,却忽视了学生们的主观思维模式,在高中政治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们无法跟上教师的讲解思维,又由于课程内容中的信息量相对较多,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笔记内容不全,同时也影响了对知识内容的巩固。与此同时,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多媒体技术没有得到合理地应用,学生们对相关的知识没有全面地理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也会在最终程度上致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而这种现象的出现,会严重降低教学效率。
2.课堂中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模式。虽然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枯燥的知识转变为形象化的教学模式,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但是,在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会通过图片的形式或视频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实际的教学内容。由此可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果过多地引进多媒体教学内容,会导致课程内容中的信息量过多,长期以往不仅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动力。例如,一些教师在设计课件时,为了吸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会过多地插入一些图片、动画,当然适当地插入可以吸引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过多的话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分散注意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的效率。
3.没有形成良好的师生定位。在新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由于教学模式的逐渐转变,在课程讲解的过程中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但是在现阶段多媒体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并没有完全信任学生,还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课堂氛围的僵化。与此同时,一些教师过于相信学生,问题都是由学生自己解决,没有做好引导的职能,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所适从。
三、多媒体教学在高中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1.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高中政治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树立科学性的教学理念,充分融入多媒体的教学理念,从而在根本意义上提高课堂的效率。与此同时,在政治教学的过程中要制作合理化的教学课件,将基本的课程内容融入其中,从而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政治知识,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充分的保证。
2.提高高中政治教师的技术水平。在高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年纪相对较大的教师而言,他们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相对较为薄弱,在教学过程中也就不愿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因此,在教育事业的改革过程中,要定期对相关教师进行培训,使之掌握基本的操作技术,而且高中院校也要强化对教师现代技术的培训,从而使教师可以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3.完善多媒体教学的评价系统。在传统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评价主要以成绩为标准,这种评价的模式过于单一,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相关教师要结合学生日常学习的基本情况,从而全面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通过科学性评价系统的建立,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多媒体教学的根本意义。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高中政治的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地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技术。在相关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在避免不利因素出现的同时充分发挥其有效性,对于已经出现的发展现状要及时改变,使相关内容得到有效的优化,从而使多媒体教学在高中政治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优势性,使我国人才的培养得到全面性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少茹.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政治课堂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0,(31).
[2]徐宏伟.浅谈多媒体在高中政治课堂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1,(12).
关键词:多媒体;集成电路工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243-02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微电子教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1,2]。多媒体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信息贫乏、形式单一的限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3]研究表明,合理运用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大脑等感官,立体式、全方位地拓宽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度,进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讲授的内容。[4]多媒体教学在扩充学生知识面、增强课堂生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等方面确实产生了良好效果。然而,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由于多媒体自身的缺陷,致使多媒体教学的弊病在电化教学改革过程中也逐步地呈现出来[5,6]。特别是在理工科课程教学改革中,盲目利用多媒体教学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的不足则更加突显。比如,理论推导过程过快,学生无法完全理解;课件频繁换页,致使学生无法掌握课程的脉络和知识体系的构架等等。当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确实存在许多优点,但是一味地追求多媒体教学而忽视传统教学,也会降低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只有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7-9]。
二、多媒体在集成电路工艺教学中的优势
1.清晰地展现工艺流程。集成电路工艺是一门微电子学科重要的基础课程,它涉及知识面广、基础理论抽象、工艺过程繁杂等特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实验设备的支撑,很难对工艺流程清晰地理解和掌握。传统“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实际教学的需求。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将工艺流程清晰、直观、快速地展现出来,结合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能够让学生准确地把握集成电路工艺流程中的步骤及其每个细节。
2.缓解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提高教学效率。集成电路工艺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技术要求)、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工艺实现)的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启发学生,让学生在大脑中逐步完善知识间的联系和结构。这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本该在黑板上书写的文字、公式、图像直接显示在屏幕上,有效地节约了板书的时间,在单位授课时间内可以讲授更多的内容,从而大大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缓解了集成电路工艺教学内容多、工艺繁、学时少的矛盾。
3.直观呈现微观领域的变化过程。在集成电路工艺教学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微观领域中的概念、理论及其变化过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由于微观世界的抽象性,学生很难完全理解其基本理论及其演化过程。利用多媒体图片和动画技术,可以把较难描述的微观变化过程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使教学过程不再是枯燥地从理论到公式的推导和演算,可以把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把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紧密地联系起来。
总之,在集成电路工艺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手段只要运用得当,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也能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加速感知、理解和记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多媒体在集成电路工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盲目利用多媒体替代板书讲授理论演算过程。多媒体课件前一屏幕上的内容总是随着幻灯片的翻页而消失,它与传统教学中的板书不同,不能长时间保留教学所需要的内容。在集成电路工艺教学中涉及到许多理论的推导和演算,这些过程在一张幻灯片中很难完成,需要多张幻灯片的切换。随着幻灯片的翻页,一些定理定律的意义或前期推导结果在学生记忆中也随之淡忘,这就造成了学生在思维连续性和迁移性上产生一定的障碍,严重影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整体概念的形成,影响了整个知识体系的构建。
2.过分渲染视听效果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教学内容的抽象和枯燥,刻意在课件中增加了许多音效和动画效果等,就会造成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只专注于那些动画和音乐,而忽略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样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反而影响整体教学质量。
3.课件制作粗糙。课件内容本来应该是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的集中体现,然而,有些教师为了简便,在课件制作过程中,课件内容只是书本的翻版,甚至直接拿来使用别人的课件。这样教师将无法主动、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只是书本内容的重复,从而学生根本找不到教学重点,正如学生所说的“想记笔记,但满屏都是字,不知道该记哪些内容。”
4.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的肢体语言变少,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与感染力没有传统教学强,而且由于教学内容的增多,讲课速度变快,学生一旦走神就很难与后面的知识合理地衔接。教学过程本来应该是师生之间一种情感的交流过程,但是随着多媒体教学的盲目应用,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课件中,从而忽视了这种目光的交流,一旦学生疲惫,很难达到较高的教学质量。
四、在集成电路工艺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的几点建议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关系。由于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学科特点,并不是所有学科都适用于用多媒体取代传统教学模式,特别是对于理工科课程。针对集成电路工艺这门课程,重点内容主要集中在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上,其中涉及到的理论推导过程不适宜使用多媒体教学讲授。原因在于其理论推导过程较为繁杂,学生不可能一蹴而就,做到在短时间内完全理解,因此,最好使用板书来演示。这种做法的优势体现在教师在书写板书的过程中,学生会有充足的时间去理解和吸收其中的原理、方法以及思想。此外,为了使授课中集成电路工艺流程呈现出严密的逻辑性和完整性,教师最好把主要内容提纲挈领地写在黑板上,而不是随着幻灯片的切换而消失,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视觉的感知反复复习、记忆,理解整个工艺流程。
2.处理好多媒体课件与教师间的关系。表面上,多媒体课件与教师间的关系是很容易处理的关系,教师是主导,多媒体课件是辅助。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颠倒了这样的主次关系,把自己当成解说员或朗诵者,甚至按照屏幕上的内容念一遍,这样就会把课件变成课堂的主体,自己成为辅助工具,从而大大降低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学过程本质上应该是把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教学的辅助工具,教师充满激情的讲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黑板上的书写等形式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
3.处理好师生的互动关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信息反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调整安排课程的进度。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教师的注意力过于集中在课件上,从而忽略了学生的反应,甚至有时会出现随着幻灯片的切换,学生会对上一页幻灯片中的知识脑海中呈现空白,表现为茫然或不解的现象。这时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也可以使用询问或提问的形式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预先安排的进度,不要盲目按备课进度一直进行下去而不管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应该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索求,进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结论
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方式中的一种辅助工具,它弥补和完善了“黑板加粉笔”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使学生保持高度的兴奋,思维积极活跃,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然而多媒体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盲目过多地滥用多媒体教学也会产生不利的后果。更重要的还是应该遵循课程自身的特点,认真分析教学内容是否适合于多媒体教学,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的功能,起好辅助课堂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凯.浅谈多媒体教学在高校理科生学习过程中的应用现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07).
[2]刘向,武素梅.浅谈多媒体课件在集成电路工艺设计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2,(5).
[3]金珠鹏,白玉.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1).
[4]郭增平,李建明,谢新栋,卢艳敏,郭增荣.高校理科多媒体教学的几点体会[J].现代农村科技,2010,(19).
[5]谢月新,袁宁.走出多媒体在高校理科课程教学中的误区[J].中国校外教育,2008,(11).
[6]李纪红,李良洪,胡云朋.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利弊分析[J].科技视界,2012,(5).
[7]李杰,王文彦.教学改革中多媒体教学应用的探索[J].中国西部科技,2010,(27).
[8]王润玲.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实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8).
关键词:灵活性 艺术性 灵动 创新
近年来,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从求新、求真、求活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究。求新侧重教学理念的创新;求真强调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而探求教学形式和方法的灵活性,将使教学过程充满生机与活力。求新、求真与求活,一脉相承,相互联系。“新”使“活”与“真”更加完善,“真”使“活”与“新”更加充实,而“活”使“新”与“真”得以落实。灵活性讲求教学艺术性,体现了教学的精髓,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笔者认为,探求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灵活性,可以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三个方面着手。
一、探求灵活的教学方法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能力,而且能提高教学效率。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创造性的运用现代技术与教学手段,将多种方法优化组合,做到因时而变,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1.新颖导入,激起兴趣。教师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找准刺激学生感官、调动学生情绪的兴奋点,在情绪高涨时采用不同方式导入新课,常变常新,效果好。如用抽签问答、问卷调查、新闻故事等导入。
2.设置情境,模拟表演。让学生模拟某一生活情景,自编自演,从而获得知识体验。如讲“学会自我保护”时,让学生模拟表演案例:“某学生夜行至一无人处,突然一陌生人强行借钱,此时,这位学生……”让学生临场随机表演。结束后,引导学生对此分析讨论,从而掌握善于与不法侵害行为作斗争的方法。
3.设置辩题,辩论讲演。根据教学需要,改变教室学生固定座次,设立讲演论坛,开展辩论。现在的学生不愿再做言听计从的乖孩子,而是追求做有独到见解独到思维的不同个体。因此,有必要让他们畅所欲言,体验成功。如九年级第一单元设置“网络的利与弊”的辩题,根据学生问答情况分成两大组,各组代表依次发言,阐明各自的理由。
4.制作课件,播放视频。利用多媒体及手机视频,将文字、声音、图像集成一起,造成直观的视听效果。如讲“中国是负责任大国”时,播放亚丁湾护卫舰图片和中国撤离利比亚侨民场面的视频。这样学生具体直观的消化了教材观点。
5.抓住心理,展开对话。初中生不乏好动、注意力不够持久,具有很强可塑性。教师要根据这些特点展开对话,注意谈话的艺术性、针对性。要特别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大胆质疑,掀起对话波澜。要有激励性,充满活力。做到教学前启发讲,重点地方着重讲,疑难之处明确讲,合作之中提示讲。
二、创新灵动的教学模式
包罗万象的思想品德漫无止境,把它作为一种课程来驾驭并非易事。教学模式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种范式计划。而实际的教学模式并不仅仅是一种计划,因为计划得太具体,容易僵化而失去灵动色彩。任何一种教学模式不可能一劳永逸,教学模式应该是灵活的、动态的,创新的。
“传授――接受”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主要实践形式。这种模式在传统知识教学中有着不可比拟的优点,但在素质教育实践中日显弊瑞,容易出现教师的注入式和学生的死记硬背。教学中笔者探索过多种教学模式,力求克服上述弊端。如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情境陶冶式教学模式、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活动生活化教学模式,等等。特别是2010年下期以来,笔者开始“引领―尝试”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它的基本内涵是: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通过创设某种情境,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入情境,尝试道德实践,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从而强化和深化感悟,最终使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约束,进而形成积极的思想倾向和良好品质。针对湘教版四个板块内容分别采用四种不同的具体模式:(1)心理内容教学模式:激发兴趣――感悟生活――深层体验――自主成长。(2)道德内容教学模式:明确规范――走进生活――感悟道理――尝试实践。(3)法律内容教学模式:激趣导学――走进教材――感悟生活――以案明理。(4)国情内容教学模式:走进生活――明确观点――深入体验――学会运用。实践证明:“引领――尝试”教学模式既有灵活性,又有可操作性。不仅体现了教学是一个交互式的、非线性的过程,又注重了个体道德生成的体验、感悟和内化。
特别注意的是,教学实践中应视具体情况灵活的创造性的加以运用,无论哪一种模式,在确定之前和实践之中都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坚持自由民主原则、活动性原则、宽容性原则和过程性原则等。
三、运用多样的评价方式
思想品德课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考查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评价的过程应该是帮助教师改进教法和提高学生的品的素质的过程。所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评价不仅重结果,更重要过程,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把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结合起来。
评价要客观记录和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品德状况。加强学生在真实生活中的品行考查。教师在自然状态下有意无意观察学生日常行为并记录,作为评价依据。用激励性的语言及时口头或书面描述在思想品德某一方面的表现。
改变单一的卷面考试,逐步增设多元评价。提倡开卷或半开卷形式评价。因为开放性的答案贵在言之有理,且独到性的见解可加分奖励,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建立多样、综合、整体化的文艺学研究方法的历史趋势,主要看文学艺术对象是否提供可能性,文艺学研究的历史经验是否提供必要性,人们的思维方式是否提供可行性。
(一)文艺学研究对象的丰富性、系统性与文艺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综合性
研究方法作为认识的工具,始终受制于研究对象,它是对象的“类似物”,是“工具,是主观方面的手段,借助它使主观方面与客体保持相互联系”[①]。因此,依据研究对象及其特征,才能产生相应的研究方法。毫无疑问,文艺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学,问题在于如何看待文学。
文学是自然科学、哲学、神学的附庸,是一个独立实体,还是一个系统,这在人类认识的不同历史阶段,认识是不同的。在古希腊美学和文学思想的萌芽时期,把文学和美当作自然现象的一部分;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一直到黑格尔,始终把文学看作是哲学的一个环节;中世纪神学则把文学作为维护宗教统治的工具;当今,文学被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按照现代系统观,宇宙万事万物无不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着,文学也不例外。与自然系统相比,它是由人“根据一定的原理”创造的“所谓立体性地统一起来的一个整体”[②]。当属人工系统。作为人工系统,它既是人与自然结合而成的复合系统,又是与社会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双向联系的开放系统、动态系统,它所具有的要素、结构层次、功能远比自然系统丰富和复杂。系统原则揭示,文学内部的各个要素(作家、作品、读者;生活、创作、欣赏等等)都不是孤立的,它既自成系统,又与其他各子系统发生联系,构成一个综合化的大系统。不仅如此,它还置于艺术文化背景之中,与其他门类的艺术构成艺术文化系统。文学要存在、发展,又必须与社会各个方面发生关系,不断互相传递信息,进行系统的反馈运动,来实现自身的反馈调节运动。因此,文学本身就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网络复合系统。
实际上,文学系统的内部要素、结构、功能远比这丰富复杂。即便如此,也可略见一斑。文学对象的丰富性和系统性,为建构多样、综合、一体化的文艺学研究方法体系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文艺学研究的历史表明,以文学的“某个部分、方面、侧面、层次、因素、阶段”[③]。为研究对象,就创立了各自不同的文学研究方法。比如,以研究文学与社会生活关系为对象的文艺社会学方法;以语言为对象的符号学、语义学、结构主义方法;以作家、读者为对象的文艺心理学方法;以文学活动流程为对象的信息论方法;以文学功能为对象的价值学方法等等,不胜枚举。前苏联学者布什明在探讨文学研究方法时充分认识到:“文学则承认用与对象的本质相适应的各种可能的方法,从文学的各个方面来研究文学是有可能和有必要的”[④]。前苏联著名学者卡冈对这一问题更是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他认为,艺术是一个由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知觉组成的特殊的信息系统,而它又置于整个艺术文化的大系统之中,依据它们各自的结构层次及相互关系,形成了许多既有联系,又各自独立的新学科和新方法。他以下图[⑤]。文学艺术对象的丰富性、系统性必然带来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综合性。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说:“对于今天的艺术——所有的艺术来说如果说有什么特点的话,那就是有各种各样的选择。这里没有占统治地位的艺术流派,没有非此即彼的艺术风格”。这一分析虽有所偏颇,但却预示着文学艺术研究方法多样化的历史趋势的来临。在当今,从多种角度,运用多种方法综合展开研究的趋势,正是当代科学日趋分化和整体化的一种表现,是“寓于多”时代的要求。企图以“一言而为天下法”的定于一尊的研究方法将一去不复返。有望建树的学者,总是不遗余力去寻求新的研究角度,探索新的研究方法,以促进“知识旧体系的更替,新体系的建立”[⑥]。
(二)文艺学研究方法的历史、现状的回顾和反思
我国文艺学研究方法形成多样化的态势,既是对文学艺术本体观念变革的产物,又是对文艺学研究方法历史经验反思的结果。建构多样、综合、整体化的文艺学研究方法体系,有必要从历时和共时、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考察文艺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和现状,在新的审视点上进行必要的反思。为此,我们将从4个坐标系上进行粗略考察。
1、中西传统文学研究方法的扬弃
在西欧,从古希腊时期到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文学研究方法,主要是由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形而上学的逻辑演绎法(又称抽象的哲学思辨法)和培根创立的形而下学的逻辑归纳法。其次还有历史归纳法、社会学方法、美感经验的心理分析法、某些自然科学方法。这些方法虽有消长、斗争,但总是能够延续下来,至今仍被运用,故称为传统方法。
在中国,由于本民族的思维方式“缺乏思辨思维和形式逻辑,主要强调直观和经验,并同伦理道德挂钩”[⑦]。中国文学研究方法主要通行的是经验主义的现象描述法、伦理道德的社会学方法。
上述传统方法的长处是:
第一,形而上学的逻辑演绎法强调从哲学角度对文学艺术进行研究,重视哲学对文学的指导作用。加之它遵循严格的逻辑规律,论证严密,思辨性强,有助于建立文学的知识体系。
第二,注重文学艺术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从哲学、社会、历史、心理学角度探讨文学的价值功能,这在今天也是有益的。
第三,传统方法经过无数文艺理论家的继承和发扬,不仅为后人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而且也形成一整套的逻辑方法、研究模式。比如演绎法与归纳法的论证程序、原则、方法等,时至今日仍有积极意义。
从上述三方面看,传统方法开辟了从某一方面、某一角度深入研究文学的道路,为今后从宏观上,从整体上认识文学做了充分的必要准备。但是随着一个个“多元时代”(普里戈金认为,我们今天生活的是一个既有决定论现象,又有随机性现象;既有可逆现象,又有不可逆现象的多元时代。)的到来[⑧]。上述传统方法并不能涵盖如此复杂的文学艺术现象,暴露出明显的不足。
第一,传统方法存在一定的猜测性、假设性,缺乏科学性。抽象的哲学思辨方法的致命弱点是把文学艺术作为哲学的附庸,用某种先验的哲学观点和体系解释文学艺术,一旦两者不符,便将文艺削足适履。同时它所遵循的逻辑论证原则是从一般推出个别,一旦大前提错了,结论也就错了。这种方法有较大的猜测性和假设性。印度学者N·K·简恩说:“从科学的观点看,这种方法已过时,运用这种方法,人们推测出一般陈述(假说),并据此演绎出许多陈述。倘若每个演绎出来的陈述都被实验证明是正确的,它就支持了假说。倘若情况并不是如此,则暴露出这个假说的局限性。”[⑨]
事实也是如此。从科学认识史上看,中世纪基本研究方法是演绎法,一切以圣经、教父和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为出发点和归宿,不能越雷池一步。但是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运用观测实验的科学方法,了托勒密地心说,而建立了日心说;刻卜勒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塞尔维和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了传统观念[⑩]。从文艺学研究史看,培根以科学实践观和归纳法把“美学由玄学思辨的领域转到科学领域”,“对审美现象进行心理分析”[11]。而黑格尔运用抽象的哲学思辨法,导出了文学“是理念的感性的显现”的错误结论。所以,抽象的哲学思辨法存在着较大的猜测性和假设性。而中国所采用的现象描述法,虽能从感性经验入手,以“极精炼而又隽永的语言点出关键”,其中也不乏“极明亮的思想火花”,但是它是一种猜测的、笼统的、直观的方法,缺乏思辨色彩,因此猜测性、假设性更大。归纳法较之演绎法有更多的积极意义,但归纳法的产生是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上的,强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甚至抹杀二者的差异”[12]。因此不免流于经验,缺乏理性、科学性。
第二,归纳分析和综合分离。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是辩证统一、互相提供前提的思维方法。归纳是演绎的基础,为演绎提供根据,而演绎又为归纳指明方向,提供前提。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和哲学观点的分歧,历史上产生的演绎法和归纳法,长久以来争论不休,各执一端。文艺学研究领域中形而上学方法与形而下学方法的论争,就是认识史上这两种方法争论的反映。黑格尔在《美学》绪论中对此有过总结。他说:“谈到科学研究的方式,我们就走到两个相反的方式,每一个方式好像都要排除另一个方式,都不能让我们得到圆满的结果”。“一方面,我们看到艺术的科学只围绕着实际的艺术作品的外表进行活动,把它们造成目录,摆在艺术史里,或是对现存作品提出一些见解或理论,为艺术批评和艺术创作提供一些普泛的观点。另一方面,我们看到艺术的科学单就美进行思考,只谈些一般原则而不涉及艺术作品的特质,这样就产生出一种抽象的美的哲学”[13]。黑格尔从主观到实践上,都力图将二者辩证地统一起来,但由于哲学观上的唯心主义,未能科学地解决二者的真实关系,自己的研究不免又回到了抽象的哲学思辨上来。
第三,以部分研究代替系统研究。传统的研究方法是单打一的方法,基本上就文学的某一部分、某一侧面、某一要素进行孤立研究,而且还误以为穷尽了对文学规律的认识,这样就以单项、线性、平面式的研究代替了多项、立体、网络式的研究,比如哲学思辨法以本体论研究代替美学研究;社会学方法以外部研究取代内部研究;美感经验的心理分析法以心理分析取代社会批评。这样,传统研究方法就不能全方位地揭示文学的自然质、功能质和系统质,无助于全面认识文学。
对传统研究方法的利与弊的分析,是以系统方法为参照物,以建构多样、综合、整体化的文学研究方法为目的去透视的结果,其中该扬之处,继承发扬光大;该弃之处,舍弃弥补改造。
2、西欧当代文艺学研究多元方法林立
到19世纪末,随着自然科学、心理学、文化学长足的进步,西方文艺学研究方法学派林立、纷繁复杂。其名目之多、时间推移之快、重点转移之频,都是前所未有的。归纳起来,大约有如下几种:精神分析、科学美学、语义分析、符号学、现象学、解释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形式主义、新批评、原型批评、接受美学、文化学、民俗学、社会学、比较文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等。上述方法,无论其存在时间的长短,都有其一定存在的必然性、合理性,从某种角度看,还有其不可互相替代的某些方面的功能。但同时也应看到,它们有自己适宜的国情、范围,必然有不可弥补的缺陷。对此也应科学地进行分析。
总的来说,当代西方多元方法的合理因素是:
第一,开展多角度的研究。传统研究方法把文学艺术作为一个静态的封闭实体进行研究,确认它的不可分性,因此至多研究它与社会、与哲学的联系,与科学的差异。而多元方法则分解文学实体,从社会、作家、作品、读者各个不同层次分别进行深入研究。即便像作品这样一个层面,也要继续开辟新的研究角度,出现了语义、符号、结构、形式、阐释等研究方法。这不能不承认多元方法打破了传统方法拘泥一格的模式,发现了新的研究对象,扩展了新的观察视点,树立了新的阐述目标,为多侧面、多角度、立体地研究文学和开辟新的天地做了必要的准备。
第二,各学科相互渗透,各种方法互相借鉴。西方研究者虽然往往片面夸大自己研究方法的正确性、有效性,但是为开辟新的研究角度,又不能不自觉地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各学科之间是互有借鉴和渗透的。比如心理分析导源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结构主义发端于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文化学、民俗学、社会学、“三论”是外来学科的方法的移植。由此可见,多元方法在各学科相互渗透,借鉴方面是有成效的。
第三,从某一角度的深入研究。从总体上看,多元方法林立、并存;从局部上看,各派对立、排斥,都想以自己的优势取代别的方法,因此迫使各派在某一角度、某一方面深入开拓。比如结构主义历经俄国的形式主义、捷克的布拉格学派和法国的结构主义,从雅各布森的“音素、语素、词、句等组合关系入手”[14]。研究文学,到罗兰·巴特建立的“功能层、行动层、叙述层”的研究模式,再到热奈特的4种主要叙述类型的研究[15]。步步进展,层层深入,开拓了从语言方法研究文学的空间。应该承认,在某角度的深入研究上,多元方法所做的贡献远远超过以往的文学研究。
尽管多元方法有其历史的功绩,但由于它们大多以西方不同的唯心主义哲学为基础,因而有其不可弥补的缺陷。卡冈在评价不同的科学对艺术的研究时说:“迄今仍然是非系统的、杂乱无章的,在最坏的情况下,这种研究建筑在嫉妒的竞争中,而在最好的情况下,这种研究建筑在漠不关心的‘和平共处’中。”[16]这就是说,多元方法往往是各自独立、各走极端、互相排斥、互相取代。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在现今科学知识发展的水准上依靠系统研究的原则”对文学“展开综合研究”。这项任务,西方研究者是无能为力的,只能历史地落在文艺学研究者的身上。
3、前苏联文学研究方法的兼收并蓄、改造创新
前苏联从19世纪的俄国开始,传统的研究方法是社会历史方法。到20世纪初,由“莫斯科语言学小组”和“诗歌语言研究会”兴起的形式主义方法曾一度相当活跃。但不久,由于它把内容与形式割裂开,出现了将形式绝对化的倾向,而遭到了过分严厉的批判。之后,前苏联研究方法滑向了另一个极端——庸俗社会学。“庸俗社会学是出于片面地解释关于意识形态的阶级制约性原理,从而导致文学史过程简单化和公式化”[17]。因而从50年代中期起,前苏联开始着手纠正这方面的问题。50年代被称为回顾和反思(或“解冻”)时期,主要是清算庸俗社会学的错误,从60年代开始,前苏联把方法论问题的研究提到首要地位,在组织上设立专门机构,出版专门刊物;在实践上大量介绍各种研究方法,开展综合研究和应用研究。一大批著名学者,如尤·鲍列夫、卡冈、赫拉普钦柯、斯托洛维奇、叶果罗夫、马尔科夫、彼得罗夫等人,致力于新方法的研究,并著有专著。至此,在文学、美学研究领域,庸俗社会学得到彻底清算,各种各样的研究方法并存,并把研究方法推向新的阶段。
前苏联在文学研究方法上历经的曲折、反复以至于最后达到繁荣,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值得借鉴。
首先,强调对各种方法的兼收并蓄。前苏联政治生活的变迁、文学本身的变化、西方文学思潮的涌入、自然科学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在文学艺术和研究方法上的“大一统”和单打一局面,进入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历史的开放的时期”,对传统的、西方的、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的各种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兼收并蓄。这种做法反映了前苏联学术界研究学风的宽容、研究思维方式的辩证。一般而言,在研究中某种方法兴起确立之后,易排斥其他方法,一种思潮流行时,又容易否定过去,割断历史。鉴于历史教训,前苏联在进行方法论研究时,这种片面、对立、极端的倾向较少发生。因此在清算庸俗社会学时,并没有抛弃社会历史的研究方法;在强调内部研究时,也不否定外部研究;在吸收外来研究方法时,又不妄自菲薄;在坚持传统时,又不盲目自尊;在运用美学研究方法的同时,也不放弃自然科学的研究手段。这就保证了文艺学研究方法的研究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
其次,注意对各种研究方法的改造。历史上任何一种研究方法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各种方法都有它适应的国情、对象和范围,当它被移植或吸收时,必须根据自己民族的情况加以改造。前苏联学术界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以的理论改造各种研究方法,特别是西方的研究方法。比如风靡整个欧洲的接受美学到了前苏联,则被改造为“历史功能”研究。历史功能研究强调“分析一部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看到它在作者生前的时代所起的作用,而且要看到它在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外——在未来的时代所起的作用”。“用巴赫金的术语表示,历史功能阐释就是‘对应关系’的研究”,包括“作者同前辈的对话、作者同当代读者的对话、作者同未来时代读者的对话”。[18]从历史功能研究所强调的研究重点和三种对应关系类型看,它注重作品对读者的作用,这就把文学研究的重点从文本转移到读者身上,这与接受美学极其相似。但是它又克服了接受美学的某些片面性,把作家、作品、读者联系起来,更强调作品在当时、当下、未来三维空间中历史地、辩证地发挥作用。与接受美学相比,它们之间既有一脉相承之处,又更具历史性、辩证性。
此外,像结构主义这样的研究方法,前苏联学术界既充分肯定它是“深入研究艺术篇章的手段之一”,能起到“为研究工作者开辟广阔天地”的重要作用[19]。同时又严格地将结构分析与结构主义区分开来,并给予新的解释。所有这一切表明,前苏联在引进新的研究方法的同时,一方面兼收并蓄,一方面加以改造,为我所用。
再次,敢于创新,勇于开辟一条新路。
前苏联文艺学研究方法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的研究方法的产生、新的应用领域的铺开;二是综合研究的兴起。从前者看,主要是表现在类型研究,历史功能研究、阐释和评价的方法产生及各种方法的应用上;从后者看,主要是从“综合角度,用多样的研究方法来全面评定一部作品或一个文艺现象的外在作用和内在价值”[20]。
前苏联文学研究在挣脱了庸俗社会学和教条主义的羁绊,开创了百花齐放的活跃局面之后,及时认识到开展综合研究的必要性。20世纪60年代末,前苏联科学院成立了艺术创作综合研究专门委员会,70年代初提出“综合考察和系统研究方法相符合”的思想,许多著名学者转向综合研究,并致力于应用。像鲍列夫和斯塔菲茨卡亚在1980年发表的《社会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方法》指明了归纳综合的趋势。卡冈的《对艺术作综合研究的系统方法》、《作为系统的艺术文化》等文章,则是综合研究的结晶。在综合研究中,他们一方面坚持的一元论,坚持历史的逻辑方法,另一方面又提倡多种方法的运用、补充、渗透。只有这样,才“不会变为方法论上的多元论和折衷主义,而只会成为对作品实行全面分析的因素”[21]。
前苏联对文艺学综合研究的主张、做法及成果,无疑是为我们开辟了一条新路,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4、我国文艺学研究方法变革的趋势。
我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趋于单一。“五四”时期,西方各种方法涌入,但迫于战争、动荡,未能深入研究。以来,由于独断论、机械论和“左”倾教条主义的影响,我们的研究领域狭窄,思维方式保守,方法单一。具体表现为:就研究的内容看,注重文学与社会、文学与政治、文学的功能方面的研究,忽略文学的艺术美学特性的研究;就思维方式看,是单向、平面、线性定性的机械论、还原论;就思维角度看,是单一、静止和封闭的;就思维空间看,只有当下,而无历史的、时代的、当代的,只有中国,而无外国;就思维模式看,“一内容二形式,鉴定式的结论,调查式的评述”。文学研究上述问题,一直到1983、1984年开展“方法论”的讨论,才有所认识、有所纠正。
1984年,我国兴起的方法论讨论热潮,已经形成“多元发展的态势。表现为:文学观念和批评观念的多元、批评方法的多元、批评实践总体结构的多元”[22]。随着各种各样方法的介绍和应用的尝试,目前“综合态势,已显露端倪”。但是这种综合仍然处于不自觉的交织糅合,而不是自觉的、融会贯通的、整体化的综合,还没有出现有影响、有见地的专著。与前苏联70年代相比,我们的方法论研究还需告别“告知、尝试”阶段,走向综合、整体化的阶段。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抹煞1984年的方法论讨论的历史功绩。应该看到它是对历史经验反思的结果;是肃清“左”倾教条主义、机械论、独断论影响的产物;是我们民族方法论自觉意识的觉醒,它必将促进新的文学观念、新的思维方式的诞生。
总之,从历时和纵的方面看,中外传统方法的扬和弃;从共时和横的角度看,西方多元方法的利与弊,前苏联文学研究方法的历史经验,我国当代研究方法发展趋势,都说明必须建构多样、综合、整体化的研究方法的体系。
(三)文学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可以理解为“人们按一定的方式、规则、程序输入和输出信息的思维活动形式”[23]。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24]
从人类认识史看,主要经历了原始、农业、分析和综合4个时代;人的认识对象中心由模糊的表象世界——实物中心——系统中心——元系统中心;人的思维方式由原始思维——以实物为中心思维——系统思维——元系统思维。
在人类的幼年时代,由于生产力极为低下,人类根本无法认识和解释自然现象,相信一切出于“神之手”。在认识对象上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都是以混沌模糊的表象呈现于世。因此原始思维是一种“以‘集体表象’为基础”“无逻辑特征”的形象思维,古代神话就体现了这种思维特征。
从奴隶社会到整个中世纪的农业时代,人类主要思维方式是“以实物为中心”[25]。在农业时代,由于“人们与自然界之间的交换活动仍然停留在实体交换水平”[26]。许多门类的科学知识尚未形成,科学认识的方法停留在直接观察上,认识论的模式是“以实物为中心”,即只局限于相互孤立的、具有感性特征的实物和现象上,去探求它们的质。前苏联学者库兹明在分析这一时代的思维特征时指出:“在这个阶段,认识是从现象上,即还是从外表上来看待对象的,认识还没有揭示出对象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没有揭示对象受它所属的那个系统的制约性和对象的质的过程”。这就是说,“以实物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具有直观、笼统、猜测、感性、孤立的特点。在文学研究领域,则表现为把文学作为一个实体,只从外部(自然现象或哲学)探讨文学的某些特征,因而文学一直是自然哲学、哲学和神学的附庸。
从农业时代到分析时代,其中有一个过渡,即前分析时代(14~16世纪);分析时代从17世纪到19世纪中叶。在这一时期,人们的交换活动中心已由实物转向能量,科学长足进步,科学研究则分门别类,研究方法由观察改为科学实验,思维对象自然仍以实物为主,但已不作为实体,而能够进行解剖分析;思维方式则主要是形而上学。这种思维的优点是“对事物研究细致、具体、严密,在科学发展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缺点是具有明显的形而上学特点,主要表现为还原论与机械决定论。
所谓“还原”原意为简化、简缩、缩小。它的基本思想是:主张把复杂的对象分解为简单部分,从简单部分特性的已知来把握对象整体,主张以低级运动形式解释和说明高级运动形式,进而说明世界的图景。这是一种解剖式和分解法,排除一切偶然性和变量,抓住一条线索追踪来源,探寻因果联系的单项、平面、线性思维。
机械决定论又称拉普拉斯决定论。它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已经决定的,无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只要找到一个宇宙方程,了解宇宙的起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就可以用力学的方程给予明确的描述,给予绝对的正确预言。[27]这种思维是一种直线因果的思维定势。
分析时代的形而上学方法在文学研究领域的表现是:从研究对象看,它把文学当成一个独立实体并加以分解,孤立地进行某方面的考察;从研究内容看,已涉猎了较多方面,如文学与社会、文学特性、心理因素、形式因素等等,但分门别类地进行孤立研究,尚不能联系起来;从思维特征看,是单项、平面、线性因果的。应指出,我国文学研究中所流行的庸俗社会学方法,如果从思维根源上看,则与形而上学有一脉相承之处,而且还比它走得更远。
由于分析时代科学知识的积累,人们不仅发现了各门科学的具体规律,而且还发现了各门学科间相互联系以及相互联系所产生的一般规律,这就扩大了各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大多数科学都经历了一个把关于自己的研究对象的观念不断扩大和加深的过程,比如马克思关于社会结构的学说对于深入系统研究社会,达尔文的进化论和遗传学对于深入研究生物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于物理学,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对于化学……这些理论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确立了彻底唯物主义的系统性思想……科学进入一个新阶段”,即以“系统中心”代替“实物中心”。[28]
“系统中心”以“构成现象系统的‘种类’为中心,而个别现象和对象这时则表现为总体的构成部分,表现为它的因素、成分”。对象的系统性则要求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地观察事物,系统思维正好适应了这种要求。在文学研究领域,则要求把文学作为一个系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多侧面、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这一时期出现多元方法便是系统思维的必然产物。
20世纪40年代以来,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人们“所研究的现实被看成是多中心的、超系统的统一体,一种复杂现象的综合”。人们认识的内容不再是实物或系统,而是“复杂的对象——综合的多系统的现象及其全部各种层次的和多侧度的关系”[29]。即元系统。元系统要求人的思维具有显著的综合性特征。实际上,目前“综合考察、综合研究、综合创造、综合发展、综合规划和综合管理等等,已成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活动方式”。[30]在文学研究领域,建立多样、综合、整体化的研究方法体系,就是元系统思维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科学发展水平进入新的阶段的历史必然趋势。可是与这种必然要求和趋势相比,我国当今的思维方式仍停留在农业和分析时代,呈现出“封闭、求同、单向、直观、超稳定、亚节奏”的特点。[31]表现在文学研究领域,则是公式化、程式化、概念化。审视过去、展望未来、立足现在,我们再不能固守传统格局、固步自封、妄自尊大,而是要奋起直追,在我们的民族文化心理、思维方式以及研究方法上来一个彻底革命,以迎接文学综合时代的到来。
[①]黑格尔语。转引自〔苏〕鲍列夫《美学》,第17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
[②][日]增成隆士:《美学应该追求体系吗?》,转引自《美学文艺学方法论》上册,第145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
[③][苏]莫伊谢依·萨莫伊洛维奇·卡冈:《美学和系统方法》,第73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④][苏]布什明:《文艺学的方法论问题》,《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第2期
[⑤]此图载卡冈:《美学和系统方法》,第80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⑥][苏]鲍列夫:《美学》,第18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
[⑦]普里戈金:《跃进时代中哲学》,《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6年第3期
[⑧]普里戈金:《跃进时代中哲学》,《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6年第3期
[⑨][印度]简恩:《科学方法的历史发展及其基础现代模式》,《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6年第3期
[⑩]生:《西方认识论史纲》,第112~116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
[1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册,第202~20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12]生:《西方认识论史纲》,第162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
[13]黑格尔:《美学》第1卷,第18页,商务印书馆,1979
[14]傅修延、夏汉宁:《文学批评方法论基础》,第162页、第423页,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
[15]傅修延、夏汉宁:《文学批评方法论基础》,第162页、第423页,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
[16][苏]莫伊谢依·萨莫伊洛维奇·卡冈:《美学和系统方法》,第73~74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17][苏]柯静采夫:《文艺学中的庸俗社会学》,《文艺理论研究》,1982年第3期
[18]吴远迈:《苏联的文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向》,《文学评论》,1983年第1期
[19][苏]鲍列夫:《美学》,第532~533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
[20]高利敏:《当代苏联文学研究方法和批评新观念的发展》,《文艺理论研究》,1986年第2期
[21][苏]鲍列夫:《美学》,第526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
[22]滕云:《批评的主体意识、多元态势与综合态势》,《文艺理论研究》,1986年第2期
[23]陈晓明:《中国传统思维模式向何处去》,《新华文摘》,1985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465页,人民出版社,1972
[25][苏]库兹明:《马克思理论和方法论中的系统原则》,第28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
[26]李晓明:《模糊性:人类认识之谜》,第42页,人民出版社,1985
[27]《大科学的群体论》,《望》,1986年第3期
[28][苏]库兹明:《马克思理论和方法论中的系统原则》,第54~55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
[29][苏]库兹明:《马克思理论和方法论中的系统原则》,第54~55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