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线上教学的几种方式

线上教学的几种方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线上教学的几种方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线上教学的几种方式

线上教学的几种方式范文第1篇

自MOOC流行于教育界以来,可谓是冰火两重天。教育者们发现了MOOC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致命的不足。目前,教育界更侧重于MOOC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各自展其所长,避其所短。把这样的教学模式称为线上(MOOC中的微视频)和线下(课堂上和学生面对面的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OnlineAndOf⁃fline,简称OAO.本文介绍了实际教学工作中总结的关于OAO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设计,希望对其他的教学工作者有所帮助。

二、OAO教学课程的整体规划

开设一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课程就如同开设一个新的课程,虽然之前在传统教学的课堂上都有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但是在开设一门慕课时要做的更多,还有很多要考虑的问题。第一,授课对象。首先,要了解学生所学专业、学生层次(一本、二本)等,虽然学生的高考分数不尽相同,但是在同一所大学中一本和二本的学生本质的水平是差不多的。第二,教学目标。根据授课对象,要把课程进行定位,要考虑学生学习之后能够掌握哪些知识,哪些技能。同时还要考虑该课程在整个学科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处的地位。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作为教师在准备线上和线下教学时会觉得有太多的内容想讲给学生,一来准备起来比较麻烦,二来学生学起来也会很没有头绪。

三、教学大纲/教学进度

从目标出发设计学生的学习序列。OAO的教学方式和平常的传统教学不同,学习进度尽可能的紧凑一点,要在课程中选择哪些知识点是要进行线上学习的,哪些内容是要学生实现翻转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的计划一定要以教学目标为基础。针对不同的专业,可以分别定制机电专业篇,土木专业篇,经管专业篇,文科篇等等。线上(Online)教学部分主要指微视频的制作。微视频的制作是现代教学的改进,但对微课视频的制作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作为学生更关心他能学到什么,这里关于微视频的制作对于线上教学部分,作者给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第一,选取适合的知识制作微视频。在视频中,学生的关注点在PPT上,应使动画和图片在PPT中的显示可以极大的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应选取比较难的知识点或者学生经常会出错的地方,再或者拍摄基础性的知识。对于比较难的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来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对于学生经常出错的地方,制作出的视频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避免出错;对于基础性的知识,就可以通过教材和视频能学会的。这样节省课堂上的授课时间,就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学习,而课上和学生一起互动,一起探讨更深奥的问题。第二,各种类型的微视频穿插交替。微视频的制作包括很多形式,教师要找到自己和课程比较适合的几种形式进行录制,因为一种微视频无论拍摄形式多么精彩,学生看多了也会审美疲劳,所以可以采取多种微视频形式穿插交替。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应引人入胜、言之有物,关于课程应该图文并茂、重点突出。这里介绍A—L—C—S四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其一,A—At⁃tention(注意):微视频的制作要考虑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学生在看视频时注意力是非常容易分散的,除非他对这个内容特别感兴趣。可以采取“出乎意料的行为”或者提问题的方式。其二,R-Relevance(关联):视频对学生而言是有帮助的,有关联的,他们就会更感兴趣。比如如果讲概率,老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苹果手机的四位数字密码和三星手机的连线密码哪个更安全呢等等。其三,C-Confidence(信心):如果学生看过视频一头雾水什么都学不会,那就不愿意学了,如果看过之后懂了,那就激发他进一步学习的信心。其四,S-Satisfaction(满意):提供真实的学生练习的场景和任务,例子尽可能是有情景的,让学生满意。

四、线下(Offline)教学部分

第一,传统教学。没有录制成微视频的课程,教师还是选择教师讲,学生听,传统教学的方式来处理,作者认为并不适合把一门课程所有的内容都录制成微视频让学生学习,同时也不适合所有的内容都要以学生为主体,这样也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线上教学的几种方式范文第2篇

1课程定位

课程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空间表达能力,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期望同学们能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有清晰的认识,掌握风景园林设计类型及特点,掌握风景园林各要素设计原理及组合设计方法。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队合作、遵章守纪的良好职业道德,开发对新技能、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设计绘图习惯和空间感。通过一个学期的线上教学,和一个学期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尝试,通过教学环节设计和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将从课程设计和实施两方面阐述具体做法。

2课程设计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理论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人本主义教学、建构主义学习与教学、多元智能教学评价等思想与理论[1],而“以学生为中心”也要求教学过程以传递信息、解决问题为目标,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2],这就需要教师能够通过教学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尽可能促进师生、生生互动,形成课程与课堂教学中师生、师师、生生等多人合作[3]。在授课之前,首先分解课程目标,进而匹配课程内容,重新梳理原有的教材知识。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达到教学效果,因而对于学生而言,主动学习内容及能自我检测学习效果;对于老师而言,能够及时清楚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都是线上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如何通过教学设计,使得这些问题能够更有效地解决,是教学设计时重点思考的内容。因此,在备课阶段,将该门课程进行细化,划分出100多个知识点内容,对知识点进行归类,以模块的形式进行教学内容的学习,并且针对每部分学习内容设计相应的测评内容和方法,及时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并形成能够输出的内容,更能直观感受学生的学习情况,具体课程内容产出要求见表1。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结合课程内容进行课程思政元素提取,例如结合设计细节的故事,告诉学生设计要以人为本,通过制图的规范性等方面培养学生认真工作、工匠精神等,在教学内容设计的同时,也要进行思政教育的培养。

3课程实施

明确课程定位之后,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注重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formativeassessment,FA)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而进行的学习效果评价。目的是让教师随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反馈或作出教学调整,以促使学生更好学习[4]。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教学和学习过程可以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阶段。

3.1课前准备

在线上教学时期,由于学生对线上授课形式的陌生和约束感不足,学生会对整体的教学过程没有整体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应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保证学生的线上学习状态,让学生清楚每个授课时间段要学习的内容和掌握的程度,并且清楚如何进行自我检测学习效果,以及教师会如何进行检测,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在回归线下教学过程中,结合线上教学的经验和优势,运用到线下课堂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前阶段,课组教师集中备课,制定课程计划,在授课之前教师可以制作详细的课程流程表下发给学生,让学生清楚本节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教学安排。同时在线上教学平台上传相关的学习资料,预习学习内容、串联并复习以往知识点,或者引发学生思考,从而为课程内容学习做准备。课前阶段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教师需要多多关注,多做引导。

3.2课中实施

3.2.1设计奖励机制。在师生互动方面,思考如何拉近网络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尝试用鼓励和奖励的办法激发学生,在同步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评论区参与课堂抢答,在教学过程中保证每15min左右设计一个互动环节,通过课堂表现、参与讨论等方式,选择优秀的学生奖励专业书籍或马克笔以激励学生。回归线下教学中,同样可以设置一些奖励的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3.2.2理论讲解设计教学环节。在线上课程实施中,把一节课进行拆解,分段进行教学设计,为了避免单一直播授课时间过长、学生精力不集中的现象,可以采用视频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视频内容往往可选择一些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一般视频制作都较为精美,内容上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并且引发学生去讨论与表达。在直播授课的过程中,穿插视频与讨论,学生学习热情较高,教学效果较好。回归线下教学,也可以增加这样的环节,在课堂中主要让学生学中思、思中学,如何调动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有学习有思考有收获要做好教学环节设计。

3.3课后答疑

3.3.1下发任务,做到下课不停学。线上教学不容忽视课下学习时间的调动,为了保证学习效果和课后对知识的吸收和巩固,教师结合授课内容布置课后任务。在任务设计时,要结合学生现有的学习条件以及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来设计,既要保证学生能有较好的学习效果,也不要给学生带来过重的学习负担。例如前2周的任务是不限纸张大小,绘制手抄报,每个人介绍一处典型的风景园林案例,古今中外不限,要求图文并茂,这样的任务既能锻炼学生手绘的能力,也能锻炼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收集与整理的能力。通过任务下发、线上汇报的形式,调动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继续学习。3.3.2汇报答疑,做到学习有总结。为了保证学习时间,可以线上设计答疑环节,采用直播软件屏幕共享的功能,教师可以随时看到学生在线人数,同时可以随时与学生进行连麦提问或者抢答等,教学互动效果较好。在课程答疑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屏幕共享的方式和同学们分享作品图片的同时进行汇报;教师可以利用软件同步打分的功能,每位同学汇报之后,教师点评的同时同学们也进行实时打分,同学们参与程度较高,较为热情,所有的同学认真完成作业,效果较好。线上教学不单单是讲授知识,是教学生如何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为重要,如何去引导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探索。3.3.3师生共评,做到作品有评价。对于学生的作品评价,采用教师评分和学生互评两部分,学生互评采用汇报同时进行打分取平均分的方式,教师打分通过作业上传进行打分,各占总分的50%。教师会提前下发评分标准,根据标准进行打分,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让学生清楚任务完成的标准和知识需要掌握的程度。

4课程总结

对于突如其来的线上教学,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对线上教学各个环节进行严格要求、详细设计,将课程重组为每个小的模块,在每部分小的内容讲授过程中通过课前、课中、课后3个环节的教学安排,使得学生能很好地学习和理解知识,并通过任务的达成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回归线下授课,结合线上授课的经验和优势,逐步探索形成适合专业需求适合学生发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方展画.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7(1):59-70.

[2]李嘉曾.“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8(4):54-56.

[3]杨运强.“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及其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6(16):1-3.

线上教学的几种方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远程教育;线下学习;混合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2-0128-03

Discussion 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Offline Learning in Distance Education//Li Yan, Wang Lin

Abstract Distance education nature that time and space separation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results in that its characteristic of distance education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study’s. Offline learning as the effective complement of E-learning, is being attached more and more importance to by many experts and scholars in distance education. In this paper, by briefly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certain problems appeared in the offline learning process,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distance education; offline learning; blended learning

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China 750021

1 线下学习的概念

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概念都是基于混合学习策略而提出的。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教育领域出现的一个新名词,目前就混合学习尚没有一个令所有人一致认可的定义。例如,根据美国Learning circuits的解释,Blended learning被认为是在线学习和面授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李克东教授认为,混合学习可以看做面对面的课堂学习(Face-to-Face)和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或e-Learning)两种方式的有机整合。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数字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

远程教育框架中的线下学习形式一般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讲授式的和参与式的、独立的和协作的。具体来说,其活动形式包括面授辅导课堂、答疑课堂、讲座、小组学习、专题研讨、书籍阅读、参与式学习体验以及实践应用与评估等。线下活动的设计可以实现诸如知识巩固、学习过程监控、知识扩展、知识答疑、知识应用以及分享与交流等教学功能。线下活动所提供的教学功能可以从根本上弥补远程教育过程中单纯以E-leaning方式进行学习的不足,并且,随着远程学习方式的不断发展,线下学习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变化得更为灵活多样,又由于课程模式改革和终身学习理念愈加倡导线下学习时间比例明显大于线上学习,因此应该充分关注远程教育领域里的线下学习。

2 线下学习中易出现的问题

2.1 线下学习应该符合远程教育学习的诸多特点

1)学习的“独立性”。大多数远程教育课程的学习方式是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师的各种辅导为辅。

2)学生的“自主学习观”。“自主学习观”指学生应该具有对远程学习过程和结果自我负责的意识,并愿意采取主动的学习策略。

3)学生的“独立于自制能力”。独立与自制能力是指学生能够适应远程学习独立性的特点,根据课程要求,自己制定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计划,并能够主动运用自学的有关策略,合理安排个人学习时间,努力克服各种心理障碍,保持学习的积极性,确保自己能够顺利完成远程学习任务的综合能力。

4)学习的“以媒体为中介”。远程学习的结果一定程度上依赖媒体的功能和学生使用媒体的水平。使用各种媒体,并习惯利用各种媒体环境中的学习资源是远程学生最基本的素质要求。

6)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习小组”。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网络等信息技术不仅支持分离状态下学生与教师的交流,而且为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提供了桥梁和虚拟教育社区。学生之间的交互是现代远程教育的新维度。

2.2 在我国远程教育线下学习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

1)没有充分考虑远程学习者的特点。远程教育中的学习者大多是成人,成人学习者与传统大学生在学习目的、个人经历、学习环境以及学习期望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有的希望进行自定步调地学习,但由于缺乏学习自觉性而希望有更多的监督机制,有的只需要通过学习了解一些信息以更新知识结构,而有的又渴望与同行进行交流,还有的人希望动手操作实验设备以培养必要的技能。企业普通员工培训的应用性较强,他们喜欢参与互动性高、形式活泼的线下活动,希望得到更多分享交流和表现自我的机会。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参与管理类培训时则比较适应讲授、座谈等形式,希望有更多的思考空间。成人有自己的学习风格,有各自不同的经验背景,并需要从经验出发进行学习。成人学习者主要受内部动机驱动,当学习内容马上就可以用到时,学习效果最好。

2)没有很好地和线上学习结合。根据远程教育教学内容的特点,应该进行系统性的线上、线下教学设计。据有的学生反映,远程教育在学习导入、学习监控等方面有所欠缺,如课程设计较为死板,人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就不够。有时候,线上线下进行教学的比例安排得并不合适,在课程讲解或者只有在考试前辅导使用线上学习,其他所有的学习活动甚至考试都在线下进行,或者有的远程学习根本没有设计线下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没有学生课后的反馈渠道。线下学习对E-leaning教学的较好补充作用还体现在其学习资源的重视上,有些学生反映没有标准化的教学资源,也没有系统开发适合学习者自身特点的教学资源。只有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才适用于以成人学习者为主的远程学习者。

3)不重视线下交流互动和反馈。在远程教育中,线下的小组协作学习方式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学习环境支持,现场的答疑活动能够更好地实现师生沟通,小组学习对学习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小组学习有利于学习者创新思维的培养,构建个性化知识体系,在分享与交流的环境中更多地获取学习资源。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往往不是在线上学习能实时遇到的,更多的是在线下学习中,与同学、老师交流探讨中发现问题,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大多数成年人学习的知识是通过与其他人交往得到的,并非完全依赖于互联网,而他们也将在与他人交互、协作、竞争的环境中更好地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4)线下学习教学工具单一。随着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媒体和相关技术也在迅速发展中,而远程教育中线下学习长期以陈旧的技术和设备维持线下学习,无法适应外界学习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现在出现的如groove协作学习、微博群发等基于现代网络技术手段的学习策略都可以增强教学效果,但是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

3 探讨线下学习问题对策

3.1 要以系统的观点看到学习者、教师、远程教育机构、教学环境等要素,做好线下学习的需求分析

其需求分析包括学习者、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环境等的分析。

首先,前面提到了远程教育学习者主要是成人,成人学生有哪些学习心理特点、学习风格需要分析,成人工作者分配给线下学习的时间有多少,倾向于选择何种线下学习模式,需要提供哪些学习资源,希望教师给予哪些学习辅助……从群体再到个人的分析都应该在线下学习设计前有所考虑。再者,远程学习策略中是否要涉及线下学习,线下学习占多少比例的学习时间,这些都取决于教学目的。如果学生可以通过线下自主独立完成学习即可掌握知识、技能,则不需要花费人力、设备、资金投入到在线学习当中去。

其次,按照Andy Snider的划分,学习内容主要分为信息性、程序性、行为性和概念性四类,教学内容也决定了线下学习是否必需,该采用哪种或者哪几种活动混合促进学习者学习。在这里,学习环境不仅仅指学习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也包括学习者所处的地域差别,除了面向城市以外,必须面向地方的需求,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偏远山区和民族地区。

3.2 重视教学工具的选择以及结合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网络教学设计中,要考虑通过媒体和互联网的优势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提供信息量大、拓展范围广的线下学习资源。如果要营造一个平等、交互式的学习氛围,要注重各种媒体资源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密切配合,创建丰富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例如,通过BBS讨论进行问题解答;使用虚拟教室、QQ群聊天室开展小组讨论;在虚拟学习社区通过角色扮演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工具的选择切不可单一,但也不可一拥而上,一切均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习者、设备情况做出选择,同时还要遵循媒体选择规律,灵活地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达到线下学习成效。

3.3 选择恰当的互动策略

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基本处于准分离状态。积极开展交互式线下学习不仅是重视培养学生的交流协作意识,还能提高互动沟通的交往技能。首先要考虑到激发学生线下互动的兴趣,没有兴趣就无法产生互动的动机,那么,选择恰当的互动策略便可以调动起学生互动的积极性。教师多扮演引导、启发的角色,应该围绕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的目标来进行,充分考虑学员的实际情况。例如,尝试通过教育技术实现随时随地的手机或其他便携设备移动学习,并可以通过它进行实时交流;定期举办主题学习活动吸引学员参加,主题学习活动开展形式则更加丰富多样;抑或设计开展协作学习,经研究证明,是可以实现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的。

4 结论

远程教育中线下学习弥补远程教育过程中单纯以E-leaning方式进行学习的不足,应该得到远程教育工作者的广泛重视。如何根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选择线下学习形式,并和网络学习系统结合在一起,实现线上线下学习的优势互补,还有待深远的探究。

参考文献

[1]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6.

[2]张力,章国英.远程教育中混合学习策略的设计与实现[J].远程教育杂志,2005(4):31-33.

[3]陈丽编.远程教育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线上教学的几种方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初中数学 有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0-0150-01

数学是比较抽象的一门学科,大部分学生觉得数学课是无聊的,而多媒体在数学课堂上的运用改变了单调的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变得具体化、趣味化、形象化、简单化。

1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求知欲

兴趣是爱好某种事物的愉快的情感体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会自发产生的,需要教师去引导,去激发。现在的学生喜欢多变的课堂氛围,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会让他们觉得枯燥。而多媒体教学创设的情境包括动态的影像和动听的声音更加接近生活,使抽象的数学概念更接近实际,使课堂气氛更生动活泼。这样的教学符合当下学生的心理特点,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增强求知欲。学生一旦产生兴趣就会克服重重困难,由原来的要我学习变成我要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好多媒体这个教学工具,使学生更加自主地去学习。

2 多媒体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容量

例如,在《圆的认识》这一节中,教师首先问学生:“圆在生活中有几种表达方式?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什么是圆形的?”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课题,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无法解释。因此,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出几种圆的图样。可先让学生自己观看,再插入一个滚动的车轮、一个月饼或者一个火红的太阳等。这样学生对圆就有了更深的理解。又如,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情景,以此比喻圆与直线的关系。圆与直线有相离、相切、相交这三种位置关系。在太阳刚要升起的时候,太阳与地平线是相切的关系,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形象地解释圆与直线的相切关系。同样的方法,当太阳在地平线上升起时,就是圆与直线的相交关系。当太阳完全升起,离开地平线的时候,就是圆与直线的相离关系。通过多媒体既简便又清晰地解释了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直观教学,将一些看似静止的画面活动起来,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所学知识的理解。

3 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要多设计一些需要学生讨论合作的内容。让学生学会学习他人的长处,善于聆听别人的想法。学会反思,通过对自己和教师、同学不同的观点进行反思,从中学会弥补自己的不足。

4 运用多媒体,解决难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数学这门学科逻辑性强,需要抽象思维,但初中学生的思想大都是具体、形象性的,这与数学特有的抽象性产生了矛盾。而多媒体的引入,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在人教版的初中数学中几何的平移、旋转是一个难题。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无法清楚地讲明白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很多学生也是听得似懂非懂,一头雾水。现在,用动画去演示平移、旋转就直观多了。所以,多媒体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但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牢记,多媒体只是一种更好的表达信息的工具,一种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

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适度的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积极性,使枯燥的数学理论变得形象有趣,可以更好地去理解和掌握。但是多媒体教学必须适度,不能滥用,多媒体教学不能取代传统教学,虽然其优势突出但不一定适合每一节课,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山东省邹城市平阳寺中学,山东 邹城 273514;2.山东省邹城市竞技体育运动学校,山东 邹城 272000)

参考文献:

[1]白思然.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初探[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5):15-16,35.

[2]张金宁.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初中数学教学刍议[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1(06):37-38.

线上教学的几种方式范文第5篇

 

引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要跟随着时代的脚步,向信息化、数字化的方向转变,“微教育”就是我国教育事业与互联网相结合的结晶。“微教育”是由新浪微博推出的一款在线教育平台,在这款教育平台中我们能找到很多有用的教育信息,著名专家、教授的视频授课,线上的师生互动平台都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提供了很多的便利,这种“微教育”的教育平台为我国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一、新时期研究生的“微教育”中思想教育发展方向

 

互联网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影响都是好的,很多时候网络上面的信息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健康,研究生们在经历考研的心理压力之后,他们的思想是非常脆弱的,在面对事情的时候感性要比理性更先做出决定,这种现象经常会导致很多感情用事的情况发生,最终很可能会造成一些学生无法承担的后果。“微教育”就是在教导我们如何正确的使用互联网,对于学习比较自由的研究生来说,“微教育”上的专家、学者会向他们传授正确的思考方式,经常与他们进行学术上的交流,很多时候研究生会被一种思维束缚住,与陌生人的沟通可能会让他们灵机一动,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教育水平有限的研究生院校来说,这种讲解无疑为研究生们带来了希望的曙光[1]。

 

一般来说,社科类的研究生们都很会隐藏自己心中的情感,很多话不敢对家长、老师去诉说,长此以往对于学生思想教育的发展非常的不利,但是“微教育”的在线教育平台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当文科类的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可以与专业的心理专家在线上进行沟通,不仅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还能够为自己的隐私提供保障。另外,社科类是经常需要交流沟通的,同学们可以通过“微教育”与不同年龄段的人进行沟通,交流心得,共同进步[2]。

 

二、新时期研究生“微教育”中思想教育研究内容

 

新时期的研究生与大学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从年龄层面上来看,研究生的年龄更大,所以他们在思想上也更加的成熟,不管是在思考事情的方式还是看事情的角度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能够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相应的后果,在自制力方面也很强,所以,考虑到研究生的特殊性,我们就更加不能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去对他们进行约束,那种束缚对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和社会发展都没有太大的好处。所以,“微教育”这种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教育形式非常适合新时期的研究生,他们通过自学、以及网上教学的方式就能够解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问,对于他们的思想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3]。

 

三、新时期研究生“微教育”模式下思想教育研究模式的特点

 

新时期研究生在“微教育”模式下进行思想教育的研究特点主要有三种,下面笔者将这对这三种方式进行深度的分析。首先,“微教育”模式下的思想教育研究具有平台化的特点。由于“微教育”模式是以互联网平台进行教学,凭借其自身的客户使用量和品牌公信力来为“微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所以,学生完全不需要承担被骗的分险,还能在多元化的信息资源中找到想要的信息,从而更好的进行学习与交流,再加上第三方支付的品牌知名度,学生与“微教育”平台都能够在合作中互惠互利。

 

其次,“微教育”模式下的思想教育研究具有社交化的特点。很多时候,不管是工科类还是文科类的研究生,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他们的疑问在现实生活中都得不到解答,这种现象对于新时期研究生的思想教育是非常不利的,而且也是对于新时期研究生时间上的浪费。“微教育”在线教育平台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研究生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交流与沟通,还能与专家教授进行学术上的讨论,使自己的以后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解释,对于研究生思想教育和学习方面的发展都十分有意义。

 

最后,“微教育”模式下的思想教育研究具有线上线下资源转换的特点。O2O是我国现代教育事业一种常见的形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线上、线下学习资源的转换,打破传统的研究生教学形式,将学习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种教学形式对于新时期的研究生来说是非常适用的,对于他们思想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4]。

 

四、新时期研究生“微教育”模式中思想教育在是实际教学中应用

 

“微教育”模式在研究生思想教育过程中的教学应用多种多样,笔者将分几种进行介绍。首先,可以录播视频教学,新时期的研究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视频教学的方法来加深对于知识点的印象。其次,研究生们能够通过在直播互动教室里面进行交流与沟通,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通过校园互动平台进行资源的共享,不仅是在学习资源上,还有创业机会和活动策划[5]。

 

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微教育”的教学模式对新时期研究生的思想教育有很大的帮助,学生能够通过反复观看视频的形式对同一个知识点进行巩固,还能够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学术上与生活上的交流与沟通,对于研究生的学习与社交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