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优秀班集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为认真贯彻西南财经大学的教育方针,加强工商管理学院各个班集体的班级建设,鼓励班集体成员奋发向上,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和为班级的整体进步而不断努力,特制定本制度。
2. 根据本制度评选出来的优秀班集体,将作为学院各班级评选校级或以上级别优秀班集体的重要依据。3. 考核对象和时间。评定对象为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各班级;每学期开学之初对上一学期的班级工作进行测评,每学年进行一次优秀班集体评选。4. 考核办法基本原则。(1)评选过程秉承“标准统一,过程细化,结果公开”的原则; (2)相关评选人员务必发扬民主、务实、求真的精神,注重实绩,严格考核,确保表彰对象的先进性、代表性;5. 考核程序。分为申报,考核,公示,表彰四个步骤。(1)申报: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取消该班级本学年评选资格:① 班内有学生受到通报批评(含)以上纪律处分的;② 班级上交的申报评选材料弄虚作假的;③ 每月开展团组织生活会少于两次的;④ 班级有重大责任事故的;(2)考核:工作组相关人员对班级提交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对各项细则进行评估打分。(3)公示:评选结果确定后,将在学院网站和张贴的海报上对获奖班级名单进行三天公示。公示期间将设立反馈邮箱,接受全院师生的监督。(4)表彰: 公示期后,将所确定的我院“优秀班集体”择时统一进行表彰。二.考核项目及标准1.学习成绩(30%)学习是作为一名学生的基本义务,也是评判个人及班级的重要指标。本项指标主要考察班级整体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效果。该项考核有如下计算公式:总分 = 班级学习成绩平均分×30%+优秀人数×0.3-挂科人/次×0.2学习成绩考核表 专业 班级 班级学习成绩平均分 优秀人数 挂科人/次 总分 评分标准具体说明:本项指标所考核的成绩是指在过去一学期中的所有学习成绩。其中,“班级学习成绩平均分”指各科目的总平均分,“班级学习成绩平均分×30%”所得结果为基础分;“优秀人数”指班级中平均学习成绩≥90的人数,为鼓励性加分;挂科人/次指的是本班挂科人数和次数的总和。
关键字:钻石结构模型 班集体建设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210-03
美国著名的组织理论家W・理查德・斯格特(W・Richard・Scott)在《组织理论》一书中提到:“我们的社会是一个组织化的社会,组织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个突出的特点。”①而高校班集体作为一个微观的组织,其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也具有其突出的作用和特点。
但是,当今高校大学生处于一个开放的新时代,由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风气转变等方面的各种新问题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加之,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较开放、自我意识较强烈、思想易波动,所以,如何加强高校班集体的建设,发挥班集体作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主要载体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组织研究中,笔者认为利维特的钻石结构组织模型便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加强高校班集体建设的路径。
1 利维特的钻石结构组织模型
根据利维特对组织的研究,其认为在任何一个组织中都会包括社会结构、参与者、目标和技术四个重要组成部分(见图1)。之后,理查德・斯格特等学者提出,环境要素在组织分析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组织主要包括社会结构、参与者、目标、技术和环境五个基本要素。而在涉及加强高校班集体建设的问题时,笔者认为这五个要素也是缺一不可的。
2 钻石结构组织模型在高校班集体建设中的运用
在充分认识班集体建设的重要性之后,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加强高校班集体建设。本文试图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将班集体建设看作一个组织,运用利维特的钻石结构模型来系统分析班集体建设的对策,有针对性地对这五个要素的内容加以探讨,为高校班集体的建设提供可参考的思路。
2.1 目标要素
组织的目标是指其要达到的目的,即组织参与者力图通过其行为活动而达到的目的,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要素。班集体作为一个微观组织,其目标即为成员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为成员提供了共同的目标奋斗,从而能够提升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当然,对于班集体来讲,目标也是具有层次性的,既包括班集体建设的长远目标,也包括班集体建设阶段目标。
高校班集体建设的长远目标就是促成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其对班集体建设是具有指导性的。只有确定了班集体建设的长远目标,才能够将班集体建设的各种资源优化利用。而且高校班集体的长远目标只有在得到集体成员认同的基础上才能够保证不偏离方向,使团成员能够凝聚在一起为共同的目标不断奋斗。一个班集体必须始终坚持长远目标,这是班集体开展一切工作和活动的首要标准,亦是班集体建设意义之所在。
高校班集体建设的阶段目标是根据学校及班集体自身发展规划而设定,是长远目标分阶段的细化。高校班集体有着不同的班情,而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会面临不同的情况,所以,班集体应当能够根据学校的规划、班体自身的情况、成员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班集体建设阶段的目标。因此,对于高校班集体建设来讲,阶段目标也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推动并为实现长远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结构要素
社会结构是指组织参与者关系的模式化和规范化,包括“规范结构”和“行为结构”两部分,其中“规范结构”包括了价值观、规章制度和角色期待,“行为结构”指“既存的秩序”②。笔者认为,具体到班集体层面,社会结构要素即是班集体的组织结构和制度体系,它反映出班集体的价值理念、目标和发展期待。
2.2.1 加强班集体的组织建设
加强班级组织建设是班集体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班级的组织建设是班级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在班级的组织建设中,应当重视学生党员与学生干部的作用。首先,要按照“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四年级有党支部”的思路,积极做好学生党员的发展和培养工作。同时,在学校的学生骨干培养体系中,应把班长、党(团)支部书记、宿舍长等学生干部纳入培养体系,为其提供培训、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并建立针对学生干部的工作考核与奖励制度。此外,为了积极引导班级做好思想建设和学生日常教育工作,还应将全面的学生教育纳入到班集体建设中。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要在学院领导和辅导员的指导下,通力合作,有效配合,充分发挥在班集体建设中的主体和示范作用。
2.2.2 班、党、团、宿舍共建,全面推进班集体建设
坚持班级、党(团)支部、宿舍共建,充分发挥班级的组织作用、党(团)支部的思想引领作用和宿舍舍风的影响作用。细化教育和管理单元,有效增强班集体凝聚力,激发班级成员对班级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班级一员的归属感和使命感,吸引成员共同参与班集体建设,将自身利益与班集体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推动班集体建设。
2.2.3 完善规章制度,加强体系建设
学校、学院高度重视班集体建设在学校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作用,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营造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氛围,调动学生参与班集体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完善规章制度,建立了一套包括组织制度、保障制度、评优制度、监督制度在内的、比较完整的班集体建设运作体系,为班集体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2.4 加强班集体的制度建设
班集体的组织建设为制度建设搭建好稳定的平台,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而班集体各项建设与活动的开展必须要在制度的规范与引导下有序进行。制度建设应当紧紧围绕促进学生成长与成才的目标进行制定。在制度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制度的可行性,应当联系班集体的实际情况,综合、细致地考虑各种问题。其次,要注意与学生的自我管理相结合,既要对学生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也要有教育功能。最后,好的制度也应当具备长效性,即能够满足当前管理的需要,也能够具备一定的前瞻性。此外,还要注意制度建设的灵活性,能够为学生的成长与制度自身的执行和改进提供一定的空间,灵活应对各种情况,既要能“收”有约束,也要能“放”有空间。由此,完善的制度建设才能够为班集体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提供保障,确保班级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2.3 参与者要素
组织的参与者是指那些出于各种原因而为该组织作出贡献的机构或个体。班集体建设的参与主体是学生,除此之外,还有管理者、教师和辅导员等。这些参与者都是班集体作为一个组织运行过程中的行动者,正是他们的观念、认识、态度、努力、遵从或不顺从,影响着班集体这个组织,构建和决定了班集体这个组织的结构,影响和决定了班集体的组织化程度。广义地说,家长也可以是班集体的参与者,只是他们的参与方式不同于前者,对班集体组织化的影响作用大小取决于前者的认识、态度和行动。
2.3.1 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班集体建设
班级是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接触的最重要的组织,虽然现在校园里有各式各样的社团组织,但是班集体依然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基本组织载体,其基础性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学生作为班集体的主体、组织的直接参与者,其参与的程度高低直接影响着班集体的组织化程度及协调程度,另外学生自身的观念、态度、素质、能力等也与班集体息息相关。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集体建设的积极性,加强班集体的归属感,营造良好的氛围,促使学生乐意参与到这个组织中,这是学生参与班集体建设的主观能动因素;另一方面,可以使班级里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位置,即“一人一个角色的全体参与”,这使学生参与班集体建设成为可能。此外,还要加强对学生个体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协调能力等,班集体组织才能够有效地运作。
2.3.2 构建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
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在学生的生活、学习与成长方面发挥着引领性的作用。而针对高校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等在班级建设中起到的不同作用,构建三位一体的三方联动机制,可有效地促进班集体的有效建设和稳健发展。针对辅导员,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以贴近学生、了解学生、促进成长为原则,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考核重点。针对班主任,通过制度建设,在本科生中全面推进班主任制度,切实发挥班主任的引领作用。针对任课教师,建立完善任课教师与辅导员、班主任的沟通协调机制。三方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促进班集体建设。
2.4 技术要素
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也包括组织拥有的技术装备和其参与者的操作技巧。斯格特说:“所有的组织都拥有技术,但组织在对技术的理解、程序化或者有效化上都有差异。”③笔者认为在高校班集体建设中,“技术”主要表现为班集体建设的奖励激励策略。
高校班集体建设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它既需要班集体自身的练好“内功”,也需要在学校层面为其注入活力,这就需要完善的评选和奖励机制,评选工作是重要的一环,奖励机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评选和奖励既能调动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是推动班级建设蓬勃发展的巨大动力。在评选和奖励工作中,除了要全面动员、重点选拔,更要注重宣传工作,学习典型。以务实高效的评选工作,推动全校的班集体建设。评选之后,对于涌现出的优秀典型也要创新方法,予以奖励和宣传。
在评选工作方面:首先,要注重前期组织动员和引导,通过三级推动,即以学校牵头组织,学院具体实施,班级、学生积极参与的方式来开展动员与引导工作。其次,要加强对参评班级的指导,注重以评审加强班级的过程建设,对满足评审要求的班级进行统一的视频制作指导,包括脚本编写、视频素材收集、制作技巧交流等,同时对班级申报材料进行了修改和充实。此外,要加强宣传,“以点带面”宣传典型,在宣传先进集体的典型事迹中应当充分利用网络、手机报、通知、讲座等形式开展宣传工作,不仅注重在前期工作中深挖班级典型,也注重在后期评选结束之后的典型事迹宣传。在后期工作中,可以通过引导全校学生认真观看视频、积极开展评论和投票、组织先进班级到各个学院进行宣讲等方式进行典型事迹宣传,为广大在校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为班集体建设提供努力的方向,以便达到班级自我学习、自我建设的目的。
在发挥奖励机制方面,要对评奖评优工作进行适时地合理调整。首先,要完善集体评奖评优制度,不仅应将学习成绩、组织建设、道德遵守纳入评奖评优内容,也应将宿舍达标纳入考核,以便为班集体全方位的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其次,要能够适时调整奖励比例和金额,对班集体中的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优秀宿舍等在增加名额数量的同时,提高奖励比例与金额,从而形成系列奖励措施,推进高校班集体建设。此外,也要拓展思路,引入新的奖励方案,除了前文提到的评优内容之外,也要有所创新,可以依据参评班级在思想政治素质、学风建设、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等各方面表现科学设置评分权重,引导班级建设方向,调动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进而扩大班集体建设的影响。
由此,完善的评选和奖励机制对于加快班集体建设的步伐,促进班集体建设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2.5 环境要素
环境作为组织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其重要性不容忽视。环境与组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良好的环境能够促进组织健康、有序地发展,相反的,不良的环境会导致组织运作出现问题。因此,高校班集体建设要十分重视环境因素的作用。班集体的环境要素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其中,内部环境主要是指班集体内部的氛围、学风、班级特色文化;外部环境包括整个高校的校风、学风,甚至是整个社会大环境。
2.5.1 明确班集体建设重点,加强学风建设
只有明确班集体建设的重点,才能以点带面,全面推动班集体的各项发展。在班集体建设中,应将学风建设作为班集体建设的重点,鼓励班集体以学风建设为主题召开班会、座谈会、研讨会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活动过程中学生工作部门的领导、班主任、辅导员可参与其中,听取学生对学风建设的建议和意见,并与学生深度沟通,加强交流与指导。而且,也要积极引导班级学生党员与学生干部从整体上把握班级学风建设的方向,建立健全班级学风建设管理体制,形成班委会、团支部通力合作的学风建设工作组,积极开展学习动员会、总结交流会、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等活动,全面做好班级学风建设,提高班级成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通过班集体的学风建设,推动优良班风的形成和班集体各项工作的开展。
2.5.2 发掘班集体的特色文化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组织区别于其他班级组织所特有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特质,是一个班级的根基,对于班集体的凝聚、约束与鼓舞具有隐形的驱动力。班集体的特色文化既需要内力,培育养成,也需要外力上,助推发掘。在内力养成上,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吸引学生自主参与到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在活动中增强班集体的竞争力和凝聚力,建设班级特色文化。在外力助推上,学校可以通过以评促建,组织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以及最佳团队的达标评优活动,通过评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大力开展班级特色文化活动。此外,学校还应当为班集体提供机会与空间,比如在每年寒、暑假,可以鼓励组织各班级和学生成立实践团队,使班级成员在志愿服务中收获与成长,既可以促进人才培养,也能够对班级的团队建设和特色文化的形成提供支持。
2.5.3 弘扬典型事迹,为班级建设树立风向标
充分运用网络、平面媒体、讲座等宣传形式,展示优秀班集体的典型事迹,发挥榜样作用。通过优秀班级影响和带动其他班级,引导他们向优秀班级学习科学的建设经验,相互交流,共同进步,达到班级自我学习、自我建设的目的。
3 结语
高校要重视班集体建设,在班集体建设中注重发动各方力量,把学风建设作为重点,以学风促班风,做好班级思想和组织建设,挖掘班级特色文化,以评促建,推动班集体建设的健康发展。
而高校班集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的特殊地位,班集体开始成为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着力点,是校风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思想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④。高校班集体建设就是要求教育者通过各种手段将班级建设成班集体,从而实现学校育人目标,促使学生个性充分发展⑤。
加强班集体建设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品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于强化班集体的功能,形成团结进步、文明向上、包容创新、学风良好的班集体也具有积极作用。同时,班集体作为大学校园最基础的自然组合与支撑,良好的班集体建设对于优良校风的维系、校园文化的培育、和谐校园的建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只有在发动各方力量的基础上,才能推动班级建设的健康发展,它需要科学规范的方法保障高校班集体建设的持续性与传承性。总的来讲,高校班集体建设是培育未来人才、促进高校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结合时代特色,把握时代内涵,在实践中不断发扬创新精神,才能不断挖掘高校班集体建设的新思路,积极探索新经验。
参考文献
[1] W・理查德・斯格特,著.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M].黄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 肖冬梅,肖万飞.对新时期高校班集体建设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1(7):91-92.
[3] 吴衍涛,李广松,宋伟,等.高校学生班级建设问题实证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95-97.
[4] 叶玉平.高校班集体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8(14):254,256.
[5] 钱程.高校班集体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地质教育,2006(3):99-102.
注释
① W・理查德・斯格特,著.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M].黄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
② W・理查德・斯格特,著.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M].黄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6.
③ W・理查德・斯格特,著.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M].黄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9.
关键词: 班主任 班集体 自我服务能力
班集体作为一个有自主能力的教育主体,它的发展和形成是教师、有关工作人员的共同教育和指导下,通过学生自我管理,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产物[1]。笔者热爱学生,连续每年担任班主任,在提高班集体自我服务能力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一、增强学生自我服务意识是基础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父母包办代替,依赖性强,因此自我服务意识淡薄[2]。虽然大学生对新生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努力尝试摆脱父母、老师的约束,寻找自由空间,但由于高职院校实行的是传统式的教育和管理模式,把大学生视为客体,管理太多,包办太多,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积极性无法得到发挥,结果在大学生心目中“被管”的意识逐渐加强,“自我”意识逐渐淡薄。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群体意识差,社交能力弱。大学生自我服务意识淡薄这一现状与当代社会给予大学生的使命和要求不相符,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服务意识是实现班集体自我管理的基础。班主任应坚持“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把传统的、命令式的、约束式的、强制管理和教育学生的模式转化出来,让过去完全是视为客体的学生转变为以主体为主的学生,让学生主动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等进行自我管理和服务。从入校第一天,班主任就应该告诉学生,大学生和中学生的区别,大学生自我服务能力提高的重要性,社会竞争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从而提高学生自我服务的意识。
二、选好用好班长是关键
现在,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虽然国家对职业技术教育不断予以重视,然而现在有的职院生源主要是初中生及高中后进生。因此形成了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往往纪律观念差,缺乏自我约束力和学习的主动性,给班级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如何为这些应试教育中曾经的失意者量身定做适合他们的教育模式,将他们培养成社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班集体管理中选好、用好班长是关键因素之一。
(一)慧眼识人选
班长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联系班主任、任课教师和班级学生之间的关键[3]。大学班集体中第一任班长尤其重要。然而,一入校,班集体就已成立,就要有人为班级做事情,通常叫班级临时负责人,而多年的班级管理经验表明,这暂时定的临时负责人最有可能当选为第一任班长。因此,做好临时负责人的人选显得异常重要。如何在入学第一天定好这个临时负责人非常讲究。比如入学前学生信息中有没有曾任多年班长者,入学接新生时特别需要观察,有没有无任何家人陪伴独自一人报道者。实践表明,这些往往是最好人选。临时负责人最好能定两个,这样可以比较,可以竞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二)果断用班长
一旦选定班长,就要相信自己的眼光,更要相信班长的潜力。班长的品质和能力不会与生俱来,因此在最初的时间段里还要果断用班长,多创造机会让班长多做一些事情。在一件件具体的事情处理过程中锻炼班长的能力,提高班长的威信。让班长的工作有良好的开端,以便今后班集体工作的顺利展开。
三、班干部队伍建设是保障
班集体的建设和管理离不开班干部,班干部是班集体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力量,又是老师的得力助手。随着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对高职院校班干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班干部的自身素质、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班主任应十分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培养与管理,在实际工作中有意识地探索更有效的方式和方法。
(一)创新班干部选举方法
班干部选举方法往往是将职务公布,学生按照自己意愿选好职务演讲,然后全班同学无记名投票产生第一届班干部。这种传统班干部选举方式弊端有:优秀学生因为竞选了较强手的职务如班长、团支书而被落选,有些职务如生活委员又因为无人竞选而要做思想工作。针对这些弊端,班干部选举方法可以创新,比如可以举行一次笼统的班干部选举,不按职务竞选,只是通过无记名投票选出十四位班干部,然后由班主任亲自组织第一次班委会,根据十四位入围学生的特点和特长,自选或者任命一个个最适合的职务。如此优秀的学生不容易落选,每个人选又可以在各自的职务上尽显自己的才能。俗话说得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二)“守望”班干部的工作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换言之,班主任在班集体管理中对学生的自我服务要加强引导、监督、评估和调整[4]。尤其在第一届班干部工作的第一学期,班主任可以什么都不管,放手班干部做,但要什么事都知道,以便及时引导和调整。这就需要建立班主任和班干部之间的桥梁,那就是班级日志。班主任可以建立电子版的班级日志书写格式,各位班干部将各自工作以班级日志的形式及时写好发给班主任,班主任及时审核回复,形成班主任班干部之间密切配合的形式,有利于班级的管理。
(三)持续不断地“诱惑”
人的激情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退的,为了保持班干部的干劲需要班主任不断鼓励,也可以来点“诱惑”。有时候班主任在大二开学时,感觉非常头痛的一件事就是没人愿意当班干部了。已担任班干部的学生找出种种理由要退,没有当班干部的学生大一一年过得很好,对当班干部没有刚入校时的渴望,甚至认为当了班干部会浪费自己很多时间,做事时又吃力不讨好,经常得罪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班主任不妨在大二开学的第一次讲话,向班里的学生说了一句“诱惑”的话:进入大二,各种优秀、先进,以及入党的事情越来越多,对于这些评优评奖,我们班坚持两个优先,在其他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当过班干部的比没有当过班干部的优先,现任班干部的比曾任班干部的优先。撂下这句话后,在大二班干部重新选举或者调整时,班主任可以惊讶地发现,优秀的班干部还想再次担任,因为评优评奖入党等是她们的心愿,一些大一没有当上班干部但是也挺优秀的学生会踊跃地参加竞选,因为不想和这些好事擦肩而过。这样一来,班主任轻松许多,优秀的学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班集体管理中,而且班干部的干劲有增无减,从而良好的班风、学风才能得以持续地保持。
综上所述,大学班主任在高职院校班集体的管理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班长和班干部队伍的培养和管理,增强全体学生的自我服务意识,全面提高大学生班集体的自我服务能力,争取做一个懂管理、懂方法、懂人才的“轻松”班主任,培养出越来越多优秀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参考文献:
[1]黄国辉.浅谈高校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模式[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16-19.
[2]荣梅生,明丽娟,马文静,李玉云,熊韵波.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研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5,05:126-129.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班集体活动 感悟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0-0124-02
笔者在高校兼任班主任的工作中深深感到责任重大,并悟出:要搞好一个班的学生管理工作,仅靠行政手段和措施从外部规范学生的行为是不够的。我们知道,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多样性,思想和行为之间具有极大相关性,优秀的学生并不等于十全十美,始终如一;劣差的学生也不都一无是处,一成不变,积极中隐藏着消极的因素,消极中也蕴含着积极的成份,由此开展班集体活动是高校班主任工作挖潜学生闪光点的最佳途径。闪光点就是学生思想行为中的积极面,积极因素的短暂闪现。只有在动态中始终抓住学生思想行为中的积极面、积极因素,才能有效地实施正面引导,真正掌握高校学生工作的主动权。
一、寻找闪光点、调动积极性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群体关系中,具有寻求群体认同和肯定的内在需要,成功班集体的道路有很多,但有一些共同之处:团结协作是许多成功班集体的共同特征。因此开展班集体活动能给学生创造出轻松、快乐的环境,能调动学生重视团结协作、互相帮助,把同学间的合作作为快乐的这种集体意识贯穿于整个班集体活动的始终,树立起同学间只有互相合作才能成大事,帮助别人就是强大自己,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别人得到的并非是自己失去的集体思想;并以此作为立足点,努力寻找并及时发现学生思想行为中的闪光点,运用多种形式肯定学生中这些闪光点(如组织表扬和奖励、他人的赞赏、友好的表示等),既可以满足学生内在的积极需要,又可以逐步形成一种积极的正面引导趋向和推动力,使学生的思想行为循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
二、开展“月评”活动,弘扬新人新事
如何寻找学生中的闪光点,使这些闪光点不至像流星一划而过、一闪而逝,淹没在日复一日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呢?笔者认为:如果利用一种载体,在班集体中开展“月评优秀学生和新人新事”的活动将是一个行之有效的举措,由此有利于实现班级建设的目标。笔者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通过开展班集体活动的实践得到了如下感悟。
(一)明确活动的工作目标
在班主任工作中仅靠行政手段和措施从外部规范学生的行为与学生个人的内在需要并没有必然的一致性,不足以从主观意识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促使在各自的行为上主动为实现班集体创全优目标而共同努力。只有生动活泼的班集体活动和切合班集体实际、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才能做到对学生个人内在需要的正面引导,使学生逐渐向班集体“创全优”目标靠拢并逐渐趋同,从而激发学生潜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实现班集体“创全优”目标中发挥各自的作用。因此,通过寻找大学生闪光点活动开展班集体活动,并以此作为契合点,坚持给学生以正面的引导。
(二)确立活动的工作内容
社会学家指出,群体的成功要涉及一系列复杂的思考和语言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许多人所没有系统掌握或完全拥有的。尤其是大学生,他们有些在社交方面很成熟,极容易适应任何的群体环境,能与许多不同的个体进行友好的交谈,与他人和谐共处,用清楚的和有说服力的观点影响群体的思考,有效地克服群体的紧张和自我主义,鼓动群体成员守信、创造性地工作与学习,并能使每一个人集中精力,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这些复杂的思考、沟通和社交技能,常常比智商或职业技能更加重要。所以我们在开展班集体的活动中除了在学生的政治表现、课程学习、社会实践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外,另在寻求学生群体认同和肯定的内在需要的内容上,把确立调动学生重视团结协作、互相帮助为班集体创全优的内容作为重点,并把同学间的合作意识贯穿于整个活动,在班集体中树立起只有互相合作才能成大事,帮助别人就是强大自己,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别人得到的并非是自己失去的群体思想。
(三)结合实际制定评价标准
为了满足不同表现层次学生的不同程度的上进需要,我们可以在“月评”活动中注意分层次,各有侧重。优秀学生的评选重在鼓励先进,因而在评选中侧重于“评”,强调全月的学习成绩乃至一贯表现,好中选优,以保证优秀学生的先进性;两件新事的评选重在激励后进,因而在评选中侧重于“选”,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有意识地为后进学生创造转变的契机。这样,既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又可以始终把这些需要纳入积极向上的轨道上来。
(四)确立活动的运行方式
为了确保开展班集体活动不走过场,不脱离实际,在活动中我们组成了由班主任负责,班委会各成员带头、班集体全员参加的评议体系。全班同学参评,相互促进。为了搞好“月评”工作,可以引导学生自拟“月评”活动的实施细则,统一“月评”标准,规范操作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加强班集体各项原始记录的统计工作,为“月评”提供真实依据,且记录必须透明。评选时要求班集体的全体成员参加,先公布学习成绩、考勤、好人好事、院系及其它各方面所涉及的相关意见等项原始记录,然后由学生自由推荐加以补充。通过认真地讨论和评议,最后确定每月的优秀学生和两件新事。这样,不仅评出了先进,鞭策了后进,而且还展开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沟通了班集体成员的思想,融合了班集体内部的人际关系,促进了班集体同学的思想统一。
(五)在活动中得到的启示
实践证明,我们过去或现时的许多评选活动都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这些一般周期较长,层面较高,且点面上也具有限制性,许多学生往往也因此而不重视,更有甚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搞不正之风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然而,开展“月评”活动将是对学生正面引导的有效活动形式。首先,月评活动的目的是评出先进的人和事,同时也是对后进的间接否定和鞭策。其次,“月评”活动按月评选,长期坚持,保证了正面引导的时效性和连续性,使班集体学生始终处在积极的导向之中,循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风。再次,“月评”活动是一次学生个人和班集体工作的总结。这一活动不但没有否定过去或现时已有的高层次的评比,而且还进一步地把这些高层次的评比更加细化、更加充实,从而还为今后的高层次的评比不流于形式,真正达到鼓励先进、激励后进的目的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围绕班集体“创全优”多角度展现学生闪光点。为了使“月评”活动真正起到全面推动班集体各项工作的作用,我们可在“月评”中注意从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搞好班集体的团结,遵守各项纪律等多角度来展现学生中迸发出的闪光点。从而使学生中平时不被人注意的点滴小事得到应有的肯定和赞赏,因此有利于学生在展现自己长处的过程中,弥补自己的短处,有利于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三学年时间,全班完成院系各项工作指标100%,各科成绩优秀率达85%以上,并且毕业率达100%。由上所见,“月评”活动不仅能促进班集体各项任务完成,同时,更能使班主任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务实到日常的工作中去。因此在高校班主任工作中,用生动活泼的班集体活动和切合班集体实际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探索搭建有效载体,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寻找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潜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学、教、管相统一、相促进。通过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班主任工作开展班集体实际活动,搭建有效平台,努力寻找学生中的闪光点,使全班集体班风、学风和整体工作上都得到了进一步深化,成效明显:
第一,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由于“月评”活动激发了学生潜在的上进需要,使先进的更先进,后进的转化为先进。
第二,使全体学生的各方面积极性普遍提高,并反映出他们高涨的学习热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心。
第三,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在一个几十人的班集体中,如果没有较强的凝聚力,是很难把大家团结在一起,为共同实现班集体“创全优”目标而努力的。由于“月评”活动逐渐成为集体对个人的一种评价和认同手段,因而把学生的注意力逐渐吸引到与班集体相关的事情上来,从而可大大增加班集体的凝聚力,使全体学生自觉地为实现集体目标而努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包振宇.浅谈新形势下高校班主任工作的角色定位问题[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7,(6).
[2] 许高攀.浅谈新时期下高校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工作[J].科教文汇,2007,(3).
关键词:班级 全面发展 组织与培养
在大学中,学生从入校开始就会被分配在一个个班级中,每个班级的成员都来自不同的地方,在大学的时光里,班级是学生们进行学习、交往的基本场所,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摇篮,因此,班集体的建设是否合理,健康,对于学生的成长,意义非常大。
一个拥有好的融洽气氛的班集体会让成员有归属感,安全感,满足感和责任感,容易产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学习的动机。反之,班集体成员对班集体也会有影响,例如,上个学期一个班的学生因为体育表现出色而被选拔代表学校参加省运动会并取得了成绩,让整个班的学生都很自豪,这也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在每一个人成功和喜悦的时候,都会有意或无意的影响着周围的人,但也会因为学生在班级的地位或者是个人的特点不同,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不是自然形成的,必须有一个艰苦细致的组织与培养过程。在加强班集体的建设中,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打造优秀干部队伍,培养班集体核心力量
打造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学生干部是班集体的核心,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关键环节是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在学生入校之前,就根据新生档案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物色学生干部人选,在军训开始时任命为各班负责人,这样既可以让班级在一开始不出现没有带头人的状况,也可以考察这些负责人真正的能力。在军训的过程中,通过学生在训练,参加活动或者是琐事中的表现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本身素质,性格特点,组织能力,执行能力等更方面情况,并根据这些人在同学中的影响确定临时干部。并在一定时间的任用期限后进行改选,选出更适合,让大家更满意的干部。我的做法是半年后进行全体干部的换选,换选之后的干部有重新当选的也有进行部门调整的,各部门有了合适的人选,干部也找到更合适自己的位置,更加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
对于学生干部的培养更加的重要,首先每个学期都要对学生干部进行整体的培训,指导个班干部根据个学期不同的特点制定工作重点。其次要进行班级重要干部例会,及时的了解干部的工作情况和问题反馈,及时的给予指导,让问题及时得到解决。从班级干部队伍完善开始,我就坚持每两周一次的班长支书和期队长团总支副书记例会,让干部们在会上总结各班工作,说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大家共同探讨。换选后依旧如此,一年多的时间坚持下来,这些干部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在独自处理问题的时候状态有很大的改善。再次要加强对学生干部的信任,加强对学生干部能力的培养,在他们的工作中,交方法和工作思路,敢于给学生干部交任务,压担子,让学生干部在工作过程中有紧迫感,养成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工作的能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干部高标准严要求,学生干部应该在同学当中起到典范的作用,因此对于广大同学的要求,学生干部要首先做到,这样在打造一支优秀学生干部队伍的同时,能在学生中有良好的示范作用。二、明确班级制度
规范班级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制度是全体成员认可并能遵守的准则,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是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根据校、院、期队的各项要求,引导各班制定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在课堂出勤,早操,卫生评比,参与活动等方面做一要求,使各班通过内部管理和评比,在各方面做得更好。如各班进行寝室间的学习比拼,卫生比拼,都相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塑造班级形象
大学的班级文化是通过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有利于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文化环境和氛围来实现对班级的有效管理。
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让班级明确集体目标,坚定努力方向。目标是奋斗的原动力,有了明确的目标,奋斗才有激情和动力。一个新组建的班集体,要想在开始就充满信心和动力,鼓足劲努力向前,就要首先确立班级的奋斗目标。从新生入学开始,每个班级自身特点召开班级主题班会,围绕学风,班风建设制定本班的最初目标。此外,每个学期初要求学生开展主题班会,根据上学期同学的表现和新学期的特点,制定班级的整体目标,鼓励并指导每个人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不让一个人掉队,保持班级的整体性。所以,正确的目标的确立为良好班集体氛围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每一个人的良好发展指明方向。
其次是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班级精神文化的内涵较为丰富,需要通过一些具体的媒体加以渗透。在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上,首先着重进行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在开学初的主题班会上,每个班选出班旗,班歌,还有班级的奋斗口号,引导出学生积极向上的集体舆论氛围。鼓励各班开展自己的有特色活动,树立班级特色形象,如有的班级创建了自己班“生命唯一”班级周报,包含时事,音乐,生活趣味,真情感言,学习经验交流等各方面的内容,在班级产生非常好的效果,影响也很广泛。积极拓展网络教育阵地,我们开辟了“班级博客”记录班级成长点滴和心得体会。以真情感动人,用情感凝聚人心,把班级树立成为每个人心中家的形象。通过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增加同学们之间的情谊,如在“男生节”“女生节”过后都能感受到同学之间的感情又进了一步,增加大家都集体的归属感。
再次,鼓励各班级开展特色性的工作和活动,班级开展的活动,学生是主体,活动力求内容创新、充满时代气息,形式新颖、手法多样,能使学生留下较深刻痕迹,从而起到感染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