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保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根据《**市供销社关于开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供销合作社重要作用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我社抽调业务熟悉,具有调研经验的同志,对供销社改革改制工作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作了认真细致的调研、汇总,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范围和对象
1、现存企业:日杂公司
2、退休干部:2人,安置职工2人,享受低保职工2人,下岗后购买供销社门店仍然经营农资、日杂、百货的职工3人。
3、“两社一会”创办中,吸纳为综合服务社的社员及部份协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4、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部分村委会及个别农户。
5、目前我社现代流通网络产业协会辐射的部分乡(镇)、村。
6、区社财务、报表、债权、债务、固定资产、有关档案资料。
7、劳动社会保障局查阅供销系统相关人员的医疗保险等情况。
二、区社基本情况
**区供销社机关现有干部职工8人,其中正科1人,副科1人,副主任科员1人,事业推公人员3人,工勤人员1人,合同制工人1人(驾驶员),工资全部纳入财政全额拨款。
三、改革改制情况
我社认真贯彻区人民政府审批的改革方案,“以社有资产退出,职工身份置换,债务不悬空,按照保留牌子,人员分流安置,向个体私营经济转化”的总体思路,于98年开始进行企业改革改制。改革前全系统有12个企业,干部职工597人,根据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保留了农资公司和日杂公司两块牌子,其中,日杂公司仍进行经营活动,在区社的指导支持下,将原资产进行改造建设成茶叶市场,管理人员3人。其余基层社、购销店、厂、公司、营业执照全部到工商注销。一次性安置职工192人,内退18人,其它124人(调动、死亡等),支付安置职工补偿金总额192万元,分流职工参加社保192人,医保192人。
四、离休人员情况
离休人数2人,离休人员由区老干局统一管理,医疗费全额报销,退休人员247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247人,年上交医疗保险费82万元,参加大病医疗保险247人,年上交医疗保险费25万元,247名退休人员向社会化管理过渡,支付社会化管理费用20万元,33名退休党员向社区过渡。社区管理费、社保费、医疗保险费、丧葬抚恤费都按标准要求解决,不存在大的困难和问题。
五、“两社一会”的发展情况
20xx年至20xx年6月底共发展“两社一会”46个,其中:协会11个,专业合作社2个,综合服务社27个,市场4个,协会带动农户1259户,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227户,20xx年1—6月份帮助农民实现收入2377万元,综合服务社销售化肥11200吨,日用消费品购销总额35万元,经营总额4084.58万元。
六、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1、现状:目前已发展的农资流通网络辐射全区7个乡(镇)20个村,还有3个乡(镇)80个村的农民没有享受到供销社农资流通网络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全区共102个村委会,33个市场,其中区级7个,乡级10个,村级16个,有75%的村没有集贸市场。
2、构想:“十一五”期间,新建和改造4个农村集贸市场,新建忙畔街道文伟村集贸市场,改造凤翔街道复合村街、圈内乡宁安街、蚂蚁堆乡蚂蚁堆街集贸市场,建设1个区级农资配送中心,年配送能力1000万元,建设博尚、那招片区,圈内、平村片区,凤翔、忙畔、邦东、马台、南美片区的区域性配送中心。发展100个“两社一会”其中专业合作社15个,综合服务社70个,行业协会15个,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四进村”、“五个有”工作的开展,巩固和发展好**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
3、政府出台有关扶持政策:从20xx年起,“十一五”期间市财政每年给改造和新建一个农村集贸市场建设给予5万元的资金扶持,区政府配套5万元;市政府副市长和市供销社领导对重点市场实行挂钩联系,以确保市场建设按质、按期完成,每年安排1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配送中心建设,继续安排5万元的化肥储备贴息资金、专项用于配送中心建设,农药仓储设施建设和3万吨化肥储备。
七、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情况
**区共发展协会82个,总会员数2396人,其中供销社领办11个,均为农产品行业协会,占协会总数的13%,发展会员1259人,占全区总会员数的52%,其中团体会员22个,农民会员1010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会员数227个。创办农产品经纪人协会1个,会员62人,进行农产品经纪人培训一期,培训62人,全区农产品交易总量13003万元,通过供销社服务所占农产品交易比例约为20%。
八、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
参与新农村建 设中3个试点村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支持产业发展资金4万元,发展核桃200多亩,茶叶500亩,支持民居房改造1户资金5000元,带领试点村协会会员到外考察学习32人,投入资金1.5万元,进行农业科技培训12期,培训492人。
九、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企业改革遗留问题多、负债重,主要是欠货款和银行贷款,整个系统共负债257万元。
2、企业改革期间,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上报特殊工种59人,经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批确定,20xx年12月份以前,以办理退休手续22人,现有37人,从20xx年1月1日起省局不认可,无法办理退休手续。
3、基层社、购销店都处置变现,农村经营网络只能以供销社分流职工和社会能人大户为主体,依托原有门店改造升级,但因供销社没有执法资格,对他们只能作一些业务上的监督、指导和要求。
4、资金投入不足,集贸市场建设均需20万元以上资金,而上级扶持资金10万元,资金缺口较大。
十、对策、措施
1、供销社工作应立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
2、上级要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着力培育龙头企业,以推进真正有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3、从**区供销社目前现状看,物流配送中心只能采取开放办社、招商引资的形式进行,而在立项标准上应相对发达大城市有所降低,才符合边疆城市的实际情况。
4、在领办、创办协会、专业合作社过程中,供销社只能按照引导而不强制,支持而不干预,扶助而不包办的原则,组织、扶持、服务其发展。
5、巩固供销社农资流通的主渠道地位,以减少和杜绝不合格化肥在市场上泛滥,保障农民购买到质优价廉的化肥。
6、农资经营的市场准入由供销社审批,供销社把取得准入的经营户与“两社一会”的创办结合起来进行管理。
关于我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我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实施情况,推动工作健康发展。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深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及袁家庄街道办和长角坝、岳坝镇,采取阅资料、听取汇报、走访了解、座谈讨论等方式,对我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主要做法
自2011年7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及业务主管部门和各镇办的共同努力下,截止2015年底,全县参保18280人,其中参保缴费13607人,享受养老金待遇4665人,参保率99.5%,实现了参保人群全覆盖和应保尽保。积极推行涉及农村的其他养老保险制度,认定曾在民办教师、赤脚医生、农村接生员、农技员、兽医员、水利水电员、林业员、电影放映员等岗位工作过的农村籍人员(特定人员)10大类1073人,对符合条件的459人发放了养老补助金;建立实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财政专户缴费资金超过1500万元,为符合被征地农民各种人员发放养老生活补助920人14万余元,发放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缴费补助304人53万元,有效改善了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条件,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人社局长、财政局长为副组长,由人社、财政、公安、发改、民政、国土等部门组成的佛坪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隶属于县人社局管理的正科级事业单位,人员编制5个,设主任、副主任各一名,各镇调配1--2人负责经办业务,各村(居)委会明确了1人代办有关参保业务,建立健全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管理和经办的组织平台。
(二)强化宣传,引导参保。一是经办中心工作人员和镇(办)、村干部进村入户,召开村民会议,送政策上门,面对面宣传养老保险政策,让群众了解政策,五年来先后组织政策宣传进村入户3次,发放宣传单2万余张,发放宣传袋6000余份,发放宣传年历7000余份。二是设立政策咨询电话,为广大群众提供政策咨询、解决疑难问题1000余人次。
(三)密切协作,合力推进。一是主动服务。工作开展初期,县人社局与镇经办人员,会同村级协办人员主动上门为群众办理参保手续,方便群众参保。二是协作配合。结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对象分布面广、居住分散的特点,县政府将信用联社作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开户行,为参保群众领取养老金提供了便利。三是加强经办稽核,在收费环节上做到人、票、款相符,代办员收取的现金必须在3日内缴到经办中心银行专户,确保了养老基金无差错、无遗漏、无损失。
(四)严格管理,规范操作。一是建立了县、镇(办)、村三级工作机制。县有经办中心,镇(办)有经办人员,村有协办人员,并对其进行省市县各级政策业务培训100余人次。二是建立了工作考核机制。县政府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综合考核,严格实行奖惩。三是制定了《佛坪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细则》和《佛坪县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暂行)》,明确了基金筹集、个人账户管理、养老金待遇、转移投保与制度衔接、基金安全管理、业务经办管理服务等监督机制和工作流程。四是建立工作专网信息系统和AAA级档案室,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经办管理水平,促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常态化。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展有序有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不足。
(一)政策宣传不深入,部分群众认识不到位。宣传的方式方法不够灵活,少数群众对政策了解不深,理解不透,导致城乡居民参保积极性不高。一是部分镇(办)、村、组干部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主动性不够,学习了解政策不深入,对政策、经办规程宣讲不深入、不准确、不到位,程序上不够便民。二是群众认识不足,不愿交或少交保费,缴费档次偏低(选择缴费100元/年的占94.47%,200~300元/年的占3.94%,400元/年以上的仅占1.58%),特别是16 --45周岁的群众,对新农保政策存在模糊认识,感觉繁琐、麻烦认为新农保领取待遇低,缴费时间长,觉得养老问题遥远,等到年纪大些再参保,多数群众只想交够15年,不愿长年限缴保费,怕政策变化和参保资金安全等问题,致使参保缴费档次偏低、年限偏短,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相应偏低。
(二)经办程序较复杂,参保权益知情率不高。一是部分制度规定在办理、操作时程序比较复杂,特别是在办理申报手续时,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常年不在家,委托家人和亲朋代缴费,容易错造成失误、遗漏、矛盾、脱保等问题,参保率受到一定影响。二是参保对象对个人权益知情率不够,各村民委员会、居民小组虽然对个人参保信息进行了张榜公示,但存在老百姓不注意看或看不懂的情况,导致自己对自己的参保缴费信息模糊不清。
(三)基础建设较薄弱,经办人员能力有待提高。随着城乡居民参保人数的增加,经办工作业务量急剧攀升,对具体经办人员素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仅有6编6人,工作力量不足,加之办公地点较偏僻,群众办事不方便。各镇(办)虽明确了l至2名经办工作人员,但不是专职专岗,工作调换频繁,人员不够稳定,导致工作有时出现脱节现象。村级代办人员多数年龄偏大、业务水平低,且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于应付,工作方法简单,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有待提高。
(四)工作进展不均衡,个别征缴力度需加大。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进展不平衡,县城附近的镇办参保情况较好,偏远镇参保情况相对较差。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政策知晓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业务主管部门和各镇办要进一步加大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一是组织好村组干部的政策培训,使其带头缴纳保费,带动群众积极参保。二是在做好常规宣传的基础上,突出宣传方式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改变照本宣科灌输式的宣传方法,增强针对性,确保养老保险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促使形成“动员群众参保”变为“群众自愿参保”的良好局面。
(二)简化工作程序,不断完善信息平台建设。县经办中心要逐步完善养老保险缴费、基金运行、信息管理等制度,加强指导,做到上情下达,上下结合,强化基层服务意识,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养老保险缴费机制,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增强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降低业务运行成本和风险,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研读,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为群众着想,简化参保群众在开设账户、参保缴费、正常递增养老金标准、领取养老金和死亡认证等环节的相关程序,努力为参保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三)加大财政投入,切实增强养老保障能力。县人社、财政部门要解放思想,做好调研摸底,做到科学评估、与时俱进。从群众缴纳保费及领取养老金的关口入手,采取对比算账、案例宣教的方法,提高城乡居民对社会养老保险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认知水平,使其自愿提高缴费档次和缴费年限,提高保障水平和能力。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能及时为县政府决策提供依据,逐步提高缴费补贴和基础养老金标准,确保参保群众真正实现老有所养。
一、我区社区建设工作成果
(一)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服务环境明显改良。
按照锡发[20**]22号、锡发[20**]39号、锡办发[20**]22号、锡办发[20**]78号和锡办发[20**]79号等文件的要求,区、镇、社区(村)各级都相继加大了对社区为改善基础设施的多元化专项投入,通过“四个一批”(即规划布置新建一批、资源共享整合一批、加层扩建解决一批、房产置换落实一批)的办法,分别按村(1000-1500平方米)和社区(800-1000平方米)的标准,对集办公、服务和活动用房为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用房进行了新建和改扩建,至**年底,建成总面积达13.5万平方米,总投资1.15亿元(其中区财政已拨出740万元专款,用于对达标单位给予一次性以奖代拨补贴)。社区基础设施的改良,使社区工作环境日益完备,社区服务和活动条件明显改善。
(二)政策体系基本构成,服务机制逐步建立。
**年按锡办发[20**]93号推进的服务进社区活动,实现了区级部门、镇(街)和社区(村)服务工作的对接、联动和双向考核。部门社区服务工作指引的制定实施、岗位责任制度的建立、操作指南的上墙公示、工作流程的编划明晰,服务卡片的广告化发放,均为社区实行优化便捷服务、实现长效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平台作用初步发挥,服务功能有效拓展。
按区内业已形成的区、镇、社区(村)三级联动服务机制,建成的社区服务中心总体上已利用各自设立的“厅、站、室、校、场、栏”等,因地制宜地开展了相应的社区管理、服务和相关活动,基本展示了服务进社区活动确定的公共服务的信息采集、项目受理、咨询代办等社区服务的规定动作,并在便民利民服务项目上,套路多样,各施拳脚。同时在社区活动中通过整合和利用人才、场地、器材、项目等资源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体活动、彰显各自特色,营造了氛围,凝聚了人心。
(四)工作指引贯穿主线,服务项目形式多元。
以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构成的十四个主要业务指导部门,都针对各自服务重心前移下靠的操略,制订出台和汇编了服务进社区实施方案与工作指引,基本为社区服务提供了政策依据、业务运作渠道和操作方式。各社区(村)亦以服务进社区服务活动为抓手,结合自身优势设立多种类型的服务项目,为民提供相应的社区服务。其中以黄土塘村、廊下村为代表的村民论坛,张泾社区的“相约星期四”活动,东湖塘社区的少儿书画沙龙,青虹路社区的乒乓球协会,人民路社区的器、乐、演、唱,桑达园社区的花卉制作,宛山村的电子触屏服务指南,春江花园社区的电信“1890”便民利民服务声讯热线,寨门村、锡通社区等居家养老服务站所等,均在服务项目和型式上引成了特色品牌,展示了亮丽的风景。
(五)考核举措双向落实,服务效能得以体现。
按区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印发的《20**年度服务进社区活动考核办法》规定的基本原则、考核对象、考核办法和考核结果运用的要求,实行了区直政府部门、镇(街)、社区(村)三个层面的分级考核,落实了对各自推进服务进社区活动中的工作措施、推进力度、目标任务等进行相互监督、考核评估的工作举措,确立了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务实的考核标准,实现了上下结合、横向互动的双向考核,并把考核结果纳入到最终作为评定区直政府部门、镇(街)机关工作绩效、社会建设等工作的重要指标和社区(村)和谐社区建设考评体系之中。措施的得力,使社区服务工作效能得以有效地体现。
二、我区社区建设工作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为社区服务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我区专门建立了区镇(街)相应的协调指导部门,并调整成立了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成员单位也扩大到28个,同时建立完善了区社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
2、完善政策文件,深化服务管理机制。
我区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锡发[20**]39号)、《关于开展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锡办发[20**]79号)和《关于在全区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的通知》(锡办发[20**]78号)、《关于开展服务进社区活动的意见(试行)的通知》(锡办发[20**]93号)、《20**年度服务进社区活动考核办法》(锡社指发[20**]3号)等一系列社区建设的综合性文件,为推进社区服务建设提供实施依据。
3、加强部门协调和配合,加大社区服务建设推进力度。
今年,我区先后多次召开了“服务进社区活动”的专题推进会议,由28个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共同参与商榷,制定了我区“服务进社区”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任务,并明确了各职能部门各自的工作职责及具体实施工作的阶段部署,加强了部门与部门、部门与社区之间的横向沟通与上下联动,进一步加大了社区服务建设的整体协调与推进力度。
4、以社区工作指引为抓手,理顺政府部门和社区的工作关系,明确职责。
将目前已进入社区的工作进行调查梳理,界定政府部门与社区的职能,理顺社区与政府部门的关系。进一步完善了工作指引,明确工作职责与标准,扩大了工作指引的制订范围,目前已有劳动保障局、综治办、民政局、卫生局、计生局等14个部门制订了社区工作指引和实施方案,同时,我局还率先开展了“民政干部服务进社区”的系列活动,并将民政服务的各项工作条例、文件政策、办事须知、工作流程编印成《社区民政服务操作指南》和《社区建设工作手册》印发给每个社区,规范了社区服务形式和程序。
5、以政府花钱购买服务的方式,完善社区公共服务。
根据锡办发[20**]93号、锡社指发[20**]3号文件精神,大力拓展服务项目和内容,通过经费安排引导社区承接部门管理服务工作,对于达到工作指引起要求,并通过考核的,按照每人10元的标准给给予工作经费补助,既推进了公共财政向农村覆盖,贯彻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又有力地调动了社区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了文体、教育、卫生、综治等社区公开服务的深入开展。
6、整合市场优质资源,开展便民利民服务。
我区在春江花园社区开展了打造了数字化服务平台的试点建设,通过设置“1890”社区服务热线,与辖区内各服务网点进行联结,为居民群众提供高效、优质、快捷的服务。这种做法,既整合了社区的优质服务资源,又大大方便了社区居民,还充分发挥了社区服务中心平台的服务功能和整合功能。对于暂时其它社区,通过在各社区服务窗口办理登记联系或发送便民利民联系卡等形式为辖区群众提供优质价廉、快捷便利的中介、家政、水气换送、电器维修、法律咨询、管道疏竣、锁匙启修、机船票订购等便民代办服务。
7、激发居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开展自助互助服务。
通过开展党员“五双”活动、村(居)民论坛、积极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志愿者队伍,激发居民群众互帮互助的参与热情。
8、建立健全政府部门和社区双向考核互动机制。
按锡社指发[20**]3号规定的考核内容,年终将对相关部门对社区工作的指导和支持情况进行评议,为各部门加强和完善社区工作提供参考,建立起政府部门和基层社区之间的双向互动机制。
三、我区社区建设工作经验
推进社区建设,是篇大文章。它关系着在新世纪我们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来管理社区这个复杂的社会肌体;关系着如何进一步发挥社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关系着在社区管理中如何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社区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并在实践中探寻出一条适应中国国情的社区建设之路。
(一)从社区组织的性质和特点看,社区建设是联系广大居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其根本性质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随着基层社会事务的增多,应鼓励和支持这种基层社区自治组织的发展。它对于行政组织的职能具有转替性和辅,在党和政府与广大
居民群众之间起着不可替代的联结和沟通作用。
(二)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看,社区建设是建立和完善社会管理新体制的重要条件。
在新的形势下,社会成员固定地从属于一定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已被打破,大量“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建立一个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网络,也需要社区发挥作用。还有,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各项制度改革的深入,城市居民与所在社区的关系愈来愈密切。他们不仅关注社区的发展,参与社区的活动,而且对社区的服务和管理、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多个方面提出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推动社区建设,拓展社区服务,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广大城市和农村居民的迫切要求。由此可见,社区建设是应运而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管理新体制的重要条件。
一、对目前我市机关作风建设考评体系的总体评价
我市自20*年起开展机关作风建设考评工作以来,现已走入第六个年头。通过几年来的不断探索和实践,目前我市在机关作风建设考评工作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初步形成了一套以部门绩效和群众满意度为导向的考评体系。特别自去年以来,我们结合市委市政府在机关作风建设方面的部署和要求,在完善机关作风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和牵头统筹全市各项考核评比工作两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得到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认可。目前,我市的机关作风建设考评体系在考评内容、考评方式、计分方式、权重设置等方面,都较以往进行了大胆、创新的探索。其中,在考评内容上,重点抓住各单位依法行政(办事)、依法审批的评议考核和公务员公共服务行为规范的评议考核两项主要考核内容;在考评的方式上,设置了网上投票评分、窗口部门现场评分、基层职能部门打分三种全新的群众考评方式,建立了与12345政府服务热线信息互通的平台,设定了上级部门嘉奖加分制度、投诉扣分制度和一票否决制度;在权重设置和计分方法上,突出以群众的满意不满意为导向,基层群众评议的分值占总分值的35%—40%,加上领导评议、上级对口部门评议,评议分共占70%,检查分只占30%,体现了以“评”为主,以“检”为辅的考核思路。特别是窗口部门现场评议,有效地提高了考评的针对性,因为在传统“万人评政府”的做法中,不是每一个群众都对部门的工作有所接触和了解的,而在窗口办事的企业和群众发放对该部门机关作风评议表,从依法行政、服务态度、办公环境、办事实效、总体评价四大类别13个子项目进行信息采集,确保了评价的精确度,减少了模糊度。同时,认真贯彻黄国常市长关于减轻各单位年底应检负担的指示,牵头统筹机关作风建设考评、精神文明建设检查、中心组学习检查、党风廉政建设检查、治安综合治理检查、物价检查等多项检查工作,并得到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综合检查减轻了受检单位负担,节约了行政成本,又促进了各项工作,体现了求真务实的作风,得到了受检单位的充分认可。
二、目前我市机关作风建设考评体系中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
在这次专题调研中,共收集六个方面的意见、建议共17条,反映出我市的考评体系存在一些不够合理的地方,需要今后改进。主要是:一是综合考评方面。我们开展检查考核的目的,是要通过检查,通过考核对各个单位的工作进行监督,进行促进。如果受检单位对检查考核的内容不能及时掌握,将在一定程果上影响检查的效果。在综合考评中,由于涉及各个不同部门的考核评议,不同形式考核有不同的考核内容。作为统筹者的一方,要协调相关单位尽早将相关考评内容确定下来,避免造成受评单位在年底被动应付;在检查的内容上,尽管我们一直强调要注重实效,力戒形式,但在具体的操作上仍不够坚决,这是考虑到一项具体工作是否贯彻落实、取得的成效如何,需要借助一定的形式体现出来。但是,从考核的理念、考核的发展方向来看,诸如查看会议记录、听取汇报资料等这些过于形式的检查内容必然是要尽量减少乃至摒弃的;垂管单位的日常管理与地方要求有所不同,完全按照地方的考核标准进行综合考评显得不够科学,应当结合实际,实事求是,避免“一刀切”。二是在分值设置方面。主要是原来设定的嘉奖加分的权重过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核结果的真实性。特别是一些单位由于上级不设评奖,无法获得嘉奖加分,将对其总分排名有所影响。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嘉奖加分的权重适当降低。三是现场考评方面。现场考场是去年新引入的一种考评方式,也是一种行之有效、公信力强的考评方式。只是去年组织开展现场考评的时间有些过于集中,可能对考评的效果有一些影响。此外,去年在现场考评中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未能做到及时整理和反馈,未能很好地对受评单位的工作及时督促、改进。四是网上考评方面。存在一些单位自行善意点击或个别群众恶意点击的情况,当时在技术上未作出有效限制,且分值过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核结果的真实性。五是综治考评方面。普遍反映以发生作为扣分标准不尽合理,因为一些群众性事件并不是由部门工作的原因而引发,或者一些发生后相关部门能够及时处理化解,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部门工作的到位而非职能缺位。六是其他方面。主要是考评面可以更广泛一些,例如一些部门除了与基层职能部门有业务交往外,还与企业等有业务来往,如果在考评上有所反映将使考评结果更准确。
三、改进机关作风建设考评体系的几点设想
针对在专题调研中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我们在考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我们认为,深入开展党政机关作风建设考评,应当重点突出部门绩效和群众满意度这两个根本,引导党政机关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具体到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市的机关作风建设考评体系,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在分值权重的设置上要进一步体现科学性。针对网上评议可能会存在善意或恶意点击的情况,为避免出现网上评议的分值对考评排名产生过高影响,将网上评议的分值权重从10%降低至5%,并延长IP点击的时间限制,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为科学体现各单位的机关作风建设成效,降低嘉奖加分对考评排名的影响,对嘉奖加分的分值权重和加分上限适当降低。
二是在考评的方式上要进一步提高可操作性。为丰富考评手段,增强考评信息的采集渠道,增设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评议的考评方式,随机向代表、委员们收集对部门机关作风的意见和建议;增设明查暗访的考评方式,联合市纪委监察局、市委组织部不定期对受评单位在工作纪律、办公环境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突击抽查,对受评单位的日常工作形成压力,促使其自觉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全面听取市领导对部门机关作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提高领导考评信息的准确性,将分管市领导评议改为市四套班子评议;为提高现场考评信息采集的可信性,坚持一年内不定期、多次开展考评的方式,避免出现因考评时间过于集中而造成数据失真的可能。
三是年终综合考核应作为对受评单位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情况的一种例行检查,要继续减少对书面资料的检查内容,以减轻办公室的负担,以避免年终考核流于形式。
一、当前建设系统宣传工作的总体形势
当前,在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建设系统的宣传工作总体形势是好的。一是对各项重点工程能够进行及时的追踪报道,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对行业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能够进行有效的推广,为外界了解建设行业奠定了基础。三是能够及时对行业政策、法律法规进行宣传普及,对提高工作效率,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四是通过在党员夜校和青年夜校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设系统干部职工的写作能力和宣传积极性,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五是在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先后投资三万余元购置了摄像机、照相机、录音笔等硬件设施,宣传工作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但同时,建设系统的宣传工作与时代的要求、领导的期望和群众的需要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宣传力量薄弱,宣传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个人素质的提高是宣传工作发展的关键。我局宣传工作人员都是非新闻专业人员,有些是具备一定文字功底,但还有一些是“半路出家”,从头学起,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缺乏宣传工作应有的素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心有余而力不足、热情高、效率低。目前,我局宣传工作主要由办公室负责,而主要的宣传力量只是集中在一两个人身上,要想真正做到及时、全面地报道城市建设动态和行业信息,仅靠宣传人员恐难胜任。而宣传人员往往都没有受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自身写作水平还有待提高,遇到大型的宣传报道任务,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二)宣传效果不理想,宣传技巧有待提高。新闻宣传,不仅要符合党的要求,还要让群众满意,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效果。目前,我局宣传形式呆板单一,思路不宽,形式不活,眼界不广,宣传方式陈旧,缺乏生机与活力,与党委政府和群众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一是阶段性宣传重点把握不准确,在宣传工作中没有准确把握上级精神做到上下结合,协调一致;二是宣传角度把握不全面,对建设行业的工作动态没有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三是宣传形式不多样,部分从事宣传的同志对新闻和信息的概念认识比较模糊,相互之间转化不到位,没有充分利用好多样化的宣传平台。
(三)宣传层次比较低,深度有待进一步挖掘。在宣传工作中,由于对建设行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认识不高,在反映程度上,还停留在表面现象,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对一些有价值的素材只是写成了一般性消息。一是没有突出典型性,在全县有位次、有影响、有代表性、能够给人启发,有推广价值的工作情况没有进行深度宣传;二是没有突出创新性,对反映与常规做法相比有新突破、新发展具有单位特色的好做法没有认真总结;三是没有突出前瞻性,对群众关心的、政府关注的、企业需要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没有形成独特、新颖、有较高价值的调研成果。
二、加强建设系统的宣传工作的对策建议
1、聚集人才,落实责任,培养一批“笔杆子”。宣传队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宣传工作的成败。宣传队伍的培养不可能短期见效,要有长远眼光。要强化人才意识,要不断提高宣传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培育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宣传工作者队伍。队伍的培养要注重长期性和稳定性,在一段时间内,要相对固定一批宣传骨干,老同志要传、帮、带,新同志要比、学、超,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让宣传工作这根“接力棒”一批一批地传下去,努力提高新闻宣传的整体水平。要强化责任意识,在为宣传工作创造条件、营造环境的同时,也要给宣传工作加大压力,培养宣传骨干的责任心、使命感。采取多种形式不定期地对宣传工作者进行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要加强宣传工作的学习与研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不断创造良好宣传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