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代商业的发展

古代商业的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代商业的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古代商业的发展

古代商业的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内容;取舍;有效

新课程在江苏实施六年来,中学老师反映比较多的是历史课的内容多、时间紧,需要讲的东西根本讲不完,而且学校的课时普遍比过去要少,任务很难完成。因此有效教学被提上了日程,大家开始更多地研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低成本高效率地实现教学目标。教育研究中,对如何实现有效教学,关注教学策略和方法较多,对于教学内容关注的较少。其实从教学目标上看,只有正确选取了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方法才不会偏离正确方向,才能对实现教学目标起到正确的促进作用。

一、历史教学必须有所舍

1.就高中历史教育的目标而言,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所以历史教学不是记住所有的知识,而是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历史现象,所以舍去一些内容不会影响历史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历史Ⅱ》的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中国商业”的课程标准要求是“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通过本课学习,不是记住古代中国商业发展过程中的所有经济现象,而是通过学习,“概述……概貌”“了解……特点”。因此即使在教学过程中,舍去某些内容,也不会影响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其发展的特点。

2.从历史教材的地位看,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它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教材也是师生课堂对话的“话题”,教学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话题”本身,而是为了以话题为中介,进行交往,获得发展。“古代中国的商业”一课的教材呈现的内容是为学习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要求提供的一种学习资源,因此不是进行教学的依据,教学不需要完全以教材内容为教学的全部内容。

3.就高中历史学习内容而言,高中历史课标设置了三个必修模块,两个选修模块,涉及25个专题,7个改革、14个人物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内容很多。例如必修Ⅱ专题一《中国古代商业》一课,从教材内容看,涉及历代商业发展的概况及原因、市的发展变迁、城市的发展,古代对外贸易等数个知识点,要在一节课的教学时间里全部完成,老师讲不完,学生也难以接受,这样的学习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教学就必须有所取舍。

二、历史教学舍什么、取什么

1.取舍的依据。历史课堂教学的取舍不具有随意性,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文件对学科的具体要求。比如,历史课标对《古代中国商业》的要求是“概述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这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同时江苏省《历史教学要求》作出更为具体的规定“概述古代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了解古代中国重要的商业都会及著名商帮;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将这两个规范性文件整合,作为基本内容:概述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概述古代市的形成与发展;了解古代中国重要的商业都会;了解古代中国商业的特点。围绕这几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展开教学,抓住了教学的主线,突出了学习的重点,有利于重点解决学习的核心目标。

2.选取的基本原则。有了《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教学要求》,就有了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学就有了方向,但是这两个文件规定的比较抽象,如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落实这些要求呢?即在具体问题上如何取舍呢?这就要求处理好课标、教学要求和教材的关系。

(1)选取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内容。哪些是典型性的教学内容呢?典型性的教学内容能够反映历史发展的一般阶段特征,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每个历史阶段的基本内容。如果不能选取典型性的教学内容,学生就不容易掌握其显著特征。如《古代中国商业》中,“古代中国商业的概貌”这个学习内容,如果要把历朝历代的商业现象都作为教学内容,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真正具有典型性的现象反而不能够凸显出来,学生也不容易了解古代中国商业的概貌。所以在这个教学内容中,我选择了商人、柜坊和邸店、交子、商帮等这样几个典型的商业现象,帮助学生梳理历代商业的概貌,学生对知识的结构性特征把握就比较容易和到位,教学目标也就相对容易达成。

(2)选取理论性强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有两个倾向:一是不容易掌握历史学习中理论性较强、抽象性较为明显的内容。二是喜欢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对教材中简单描述的内容不感兴趣。所以教学时要选取那些有挑战性的、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比如《古代中国商业》一课中,市的发展与变迁,学生感觉这个经济现象比较抽象,难以迅速概括出市发展的线索和特点,但是对这个充满挑战的内容又很感兴趣,所以这个内容要作为教学重点,提供材料,引导学生理解市的变迁。笔者对此提供了小说《水浒传》、笔记《东京梦华录》、图片宋代汴京等许多材料,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宋代市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特点”,重点解决这个教学内容。

(3)选取基础性的教学内容。教材要选取那些能够体现历史发展一般特点的内容,选取对于学生能力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的内容。如《古代中国商业》中,历朝历代都涉及商业发展的原因问题,但是如果每朝每代都详细讲述,学生就难以掌握影响经济发展的一般性原因到底是什么,不利于培养概括综合的能力。所以我在教学中选取了一个基础性的问题:促进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繁荣的原因有哪些?这样只要掌握了这个基础性问题,其他历朝历代经济发展的原因,只要结合具体朝代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既节约了教学时间,又解决了重点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古代商业的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古希腊城邦;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农业经济;工商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K5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04-0013-02

关于古代希腊城邦的经济特征问题,传统观点即工商业特征论遭到了新观点农业特征论的挑战。但纵观来看,无论是工商业特征论者,还是农业特征论者,都能言之有理、引经据典、自圆其说。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两种观点之间尚未达成一个共识,比如关于判断古代希腊城邦经济特征所持的依据问题,工商业特征论者有自己的评判标准,而农业论者亦有另外评判标准。这样就难免形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另外,古代希腊世界城邦众多,雅典并不能代表整个希腊,众所周知,古希腊最典型的两个城邦:雅典和斯巴达的经济特征几乎完全相反,而不管是工商业特征论者还是农业特征论者大都从雅典入手研究整个古希腊城邦的经济特征,这纵然是由于资料缺乏所致,但多少有些让人不能信服。笔者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希腊城邦的经济特征会有所不同,古典时期城邦的经济特征并不能反映整个古代希腊城邦的经济特征。本文是在阅读古典文献和前辈习作的基础上,就希腊城邦在古风时期和古典时期的经济特征进行大胆的推测。

一、古风时期希腊城邦的农业特征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古今中外莫不如此。但我们不能把农业的重要性和农业特征等同起来,就判断一个社会经济特征所持的依据来说,笔者比较认同王瑞聚先生所持的“要看这个社会在发展问题上主要依据于农业还是工商业”。举例来说,目前我国的农业人口达到了9.3亿,而非农业人口还不到4亿,城市化水平为29.9%,与世界发展中国家平均城市化水平近40%相比还差不少,更不要说与发达国家相比。即便这样,我国也绝不是一个农业特征的国家而是工商业特征的国家,所依据的是我国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工商业以及服务业的发展而不是农业的发展。另外,还要看城邦国家现有农业的性质,即它是用于自己消费还是交换。

“在通常情况下,农业在一个国家中的基础地位是必然的,在古代希腊,荷马时代是这样的,古风时代也是这样的,农业构成了希腊人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物质条件。”西西阿德的《工作与时日》是唯一反映古风时代希腊农业与农民生活状况的作品。细读这部著作我们不难发现,至少在西西阿德时代,农业是一个家庭赖以生存的根本,而海上贸易带有极大的风险,只能作为家庭的副业存在。诗人以劝诫口吻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人们应该如何勤于耕作,顺应农时,只有这样人民生活才能殷实。当提到航海贸易时,诗人写道:“等到航海季节到来时,再把船拉到海边,装上货物出海,这样你可以用它获利。”另外,普鲁塔克在《梭伦传》中也记载了梭伦改革时采取了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措施,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至少在梭伦时代工商业不发达。所以,我们基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古希腊有史可查的时代到古风时期这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农业是城邦人民及其家庭赖以生活的根本,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物质力量,而工商业只是人们农闲时得以获利的副业,不足以构成社会发展的主要物质力量。所以,至少在古风时期,古代希腊的经济是农业特征。

二、古典时期古希腊的工商业特征

众所周知,一个社会的经济形态不可能呈静态之势而以动态发展为主,尤其是在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更是如此。古风时期的经济形态经过数百年发展到古典时期已经发生变化。古代希腊半岛由于自然地理条件限制并不适宜于农耕。在古代社会,由于人口稀少以及生产力不发达,农业还尚能支持家庭以及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原先为获利而以副业形态存在的工商业以其开放性瓦解着相对封闭的农业经济,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物质力量。

无论是工商业特征论者还是农业特征论者,都认为至迟到公元前5世纪后期起,雅典几乎每年都必须进口大量的粮食,差不多占总粮食消费的3/4,方能满足城邦的需求。所不同的是农业特征论者认为“雅典城邦所关心的是以满足消费为目的的进口”,言外之意似乎是雅典的粮食贸易不是正规的商品经济。但是政治经济学原理显示,“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而商品经济就是商品生产加商品交换”。所以,似乎不能因为是为了满足消费而否认粮食贸易的商品经济型。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至迟从公元前5世纪后期起,雅典的粮食消费有一半以上要靠贸易才能维持民众的生存,粮食贸易在雅典经济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粮食贸易只是雅典海外贸易的一部分。即此时古代希腊农业所提供的谷物不足以维持古代希腊城邦居民的最起码的生存需要,所以称不上是社会的经济支柱。

其次,现有农业在很大程度上商品化了,被纳入商品经济的范畴。希腊的山区和丘陵不适于谷物的生长,却适于葡萄和橄榄的栽培,所以从很早时起,葡萄和橄榄就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荷马史诗》记载有欧涅奥斯率领的船队从莱姆诺斯岛装载了1000坛葡萄酒,前往希腊联军的营地,与之交换青铜、铸铁、皮革、牛群以及得之于战争的奴隶。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反映了葡萄酒的生产规模,也反映了葡萄这种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梭伦改革时为划分等级而制定财产标准,将葡萄酒、橄榄油与谷物置于同等地位,只要达到规定标准,无论拥有谷物,还是拥有酒、油,都可划入相应等级,实际上承认了葡萄酒和橄榄油的商品经济性质。无论是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在谈到商品贸易时,都主张有进口和出口,进口本城邦缺少的东西而出口本城邦多余的东西。如前所述,雅典国家大量进口的是粮食,那出口的只能是经济作物和手工业产品了。

另外,古典时期雅典城邦工商业发展的盛况,我们可以在修昔底缘摹恫罗奔尼萨战争史》中窥览一二。战争前期,伯里可利说服雅典农民放弃村庄移居到城市,并且宣称只要拥有海路雅典就会立于不败之地。由此不难发现海上贸易对于雅典国家的重要性。

俗话说:无商不奸。人们通常将纯朴与农民以及与之相应的农业经济特征相联系,而奸诈难免与商人以及与之相应的商业经济特征相挂钩。事实是,公元前450年前后工商业的发展使得社会出现了很多的不道德行为。这种不道德行为在阿里斯托分的喜剧中有所反映。比如在《阿卡奈人》中,作者描述了一个麦加拉人把两个女孩化妆成小猪卖给阿提卡农民的现象,这一方面反映了战争带给麦加拉人的无奈和痛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商业社会不道德和阴暗面。由此,我们可以进行如下推测:工商业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农业社会不曾有过的不信任以及欺诈等不道德行为,正是这些不道德行为使当时人们尤其是哲人们鄙视从事工商业的人,从而使得这一行业也遭到了鄙视。这反映在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的作品中,就是对从事工商业的民众以及这一职业的鄙视。所以,所谓“贵农贱商”之说只是表明古希腊的农业社会已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从意识到理想与当时古希腊普遍存在的现实形成强烈反差后,柏拉图等哲人只能在精神的道场里构建淳朴理想的农业社会。

不难发现,公元前450年左右,雅典国家经济成分(粮食种植、经济作物、手工业品)的2/3以上具有商品经济性质,当时社会存在一系列不道德行为以及古典哲学家对工商业以及从事工商业人员的鄙视态度都体现了这一时期工商业的发展。所以说,这一时期商品经济是维持雅典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其经济成分如雅典的其他城邦经济无疑呈工商业特征。

三、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历史时期古希腊经济呈动态的发展之势。古代希腊经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从有史可考的古代到古风时期,古希腊的经济呈农业特征,而古典时期的公元前450年前后则呈工商业特征。至于从古风时代到古典时期的经济特征,由于史料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所谓“贵农贱商”,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工商业发展在思想观念领域的冲击和变化。

[参考文献]

[1]〔古希腊〕西西阿德.工作与时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古希腊〕普鲁塔克.希腊罗马英豪列传I[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

[3]〔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4]〔古希腊〕阿里斯托分.古希腊悲剧喜剧集下[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5] 黄洋.希腊城邦社会的农业特征[J].历史研究, 1996,(4).

[6]毕会成.“希腊农业特征”辨析――与黄洋同志商榷[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1).

古代商业的发展范文第3篇

一、优点

1.内容

(1)每一课内容主题明确、重点突出,有利于学生就某一领域纵向深入地把握历史发展脉络,探究历史发展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高度概括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第二课专讲中国古代手工业,课文将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做了系统的讲述和梳理,易于学生进行纵向的探究,并对官营手工业中冶金、制瓷、丝织三个行业做了详细的讲述,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官营手工业是中国古代手工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例如第二课讲到了我国古代冶金、制瓷和丝织业的辉煌成就,在课后的“学习延伸”中就让学生通过调查、搜集资料说明中国古代还有许多行业领先于世界。这种作业的布置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学习方式,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更深刻。

(3)教材内容能体现大多数学者的看法。在中国古代经济史部分,有不少问题有很大的分歧,比如中国古代是否存在土地私有问题、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是否是雇佣关系、资本主义萌芽是否最早出现于明中后期、中国是否存在井田制、中国古代商品经济是否发达等。对于这些分歧,人教版教科书采用大多数学者认同的观点或权威著作、权威机构的说法。这体现了主流思想,可以让学生少受偏激观点的影响。

(4)体现出高中历史教材的特点。新版历史教材的体系建构的指导思想是“既注重与初中历史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人教版历史教材体现了这样的特点,例如农业、手工业、商业需要学生掌握各自的特点,但这部分内容教材中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学生对各个子目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并高度概括之后才能得出结论,这种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方式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并能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2.编排

(1)课与课之间联系紧密,逻辑关系清晰。例如本单元第一课讲农业,第二课讲手工业,第三课讲商业,第四课讲经济政策,很自然地就解释中国古代经济的结构,让人一目了然,不会混乱。相较之,岳麓版则松散。例如第二课讲的是土地制度,第三课讲的是区域经济和经济重心南移,这两课之间明显缺乏必要的逻辑关系,而第四课讲的是手工业的发展,这和第三课明显出现脱节。

(2)课文辅助系统丰富多样。上文对课文辅助系统做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可以看到,课文辅助系统的丰富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3)本单元先讲经济基础(第1、2、3课),后讲上层建筑(第4课),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讲完经济基础后,学生的大脑中已经形成经济基础的正确概念,这就很容易使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形成对上层建筑的正确建构,而且会使学生对这一基本理论有更清晰的认识。另外,学生在掌握了经济基础后,会激发想探索的欲望,自然会更有兴趣学习上层建筑。

二、不足

人教版教材与人民版、岳麓版相比,又有其自身的不足,具体如下:

1.内容

(1)教材在讲述某些经济现象时,分析讲述不够全面到位。例如《古代商业的发展》之“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这一目,教材介绍经济重心南移只有一句话:“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也催生了一批批城市的兴起与繁荣。”而“学习建议”则要求学生“运用地图,观察古代经济去区域的分布特点,了解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趋势”,这对学生来说显然是很难做到的。

(2)在某些课文里抽象的概念多,难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第一课“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中介绍垄作法、代田法、耕耙耱技术,学生根本无法理解这些耕作技术,大大降低了对这部分知识的兴趣。

(3)教材内容缺少与其他内容的密切联系,形成不了完整的历史知识系统。例如《古代商业的发展》,学生通过学习很容易掌握商业发展的脉络,但教材在将其与农业、手工业的横向联系方面,做得很不到位,这让学生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很难对经济现象有全面的认识。

2.编排

(1)有些课与课、目与目之联系不够紧密,造成专题内部、课程内部的结构有些松散,前后衔接不连贯。例如第一课讲古代农业,第四课讲土地制度,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土地制度是在古代农业的一个重要表现。再说目与目之间,例如《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中的三目:“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和“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这三目既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递进关系,教材在表述时没有说明这三目的关系。

(2)教材中虽然有较多的文献资料和图片,但有的还是不够,还是不能说明问题。例如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如果再添一幅曲辕犁的插图就更能说明铁犁牛耕的发展过程;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如果在“唐代长安城平面图”旁边再加一幅“北宋开封城市图”则更能说明北宋前后“市”的管理的变化过程。另外,根据史料设置的探究性问题太少,这些史料更多的是对教材内容的证明,这不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总之,人教版教材总体是不错的,如果内容上注意叙述更全面一些,抽象概念形象化,注意与相关知识的联系,编排上注意适当删减文献资料、图片,注意结构的连贯性则会更好。

古代商业的发展范文第4篇

1、自然观的缺失以及缺乏相应的土壤;

2、中国崇尚实用主义,擅长总结经验而非创新;

3、“学而优则仕”的第一追求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读书人的思想被束缚在名利上,过度注重道德而不注重定量经济管理,缺乏数字进行管理。

二、主观因素的影响

1.闭关锁国政策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我们国家没有积极走出去了解其他国家而是一直以“天朝大国”自居,在其他国家开展科技革命的时候,自认为我们国家物产富饶,固步自封,仍旧过着三跪九叩的生活。这种夜郎自大的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我们国家各个方面日趋落后,严重阻碍了我国近代科技前进的步伐,甚至成为挨打的罪魁祸首。

2.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上,忽视了资本主义萌芽。我国古代一直是“重农”,这固然无可厚非,但“抑商”政策的实行却产生了很多消极影响,严重阻碍了社会工商业的发展。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并与之紧密相连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们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这不仅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还可以保障人民的基本的物质生活,但是对商人采取严格的限制管理措施,压制商业经济的发展,这些苛刻的条件严重地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正是因为工商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压制的这种现象到了近代中国依然没有缓解,从而使我国没有充分产生和发展近代资本主义经济。

三、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启示

古代商业的发展范文第5篇

一、古代齐国工商行政管理产生的背景与条件

古代齐国存续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期间800余年,正处于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此时生产力的发展已由自然经济步入商品经济阶段,这是古代工商行政管理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前提。在此背景下,齐国独特的工商文化传统又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政治条件、理论支撑和经济环境,使 古代工商行政管理得以产生并发展成熟起来。

(一)政治条件。齐国建国之初即确立了“工商立国”的基本国策,视农、工、商为国家“三宝”,将工商业提高到与农业并重的位置,赋予手工业者和商人“国之石民”(《管子・小匡》)的政治地位,结合齐国区位、资源和经济发展现状,“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劝其女工,极技巧”(《史记・齐太公世家》),大力发展工商业。这一经济政策在当时奉行“以农为本”的先秦诸国乃至此后延续两千多年重农抑商的封建社会都是独树一帜的,为工商行政管理的产生提供了丰厚的政治土壤。

(二)理论支撑。齐国形成了以“轻重论”为代表的国家干预经济理论。“轻重论”最初的涵义是国家运用行政、货币等手段对商品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形成进行干预和控制。以此为基础,齐国进一步提出了“务本饬末”(《管子・幼官》)的工商业管理思想。即:一方面坚持“工商立国”,大力发展工商业;另一方面,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强化对工商业的调控和管理,控制“刻镂文彩”(奢侈品)的生产和巨贾豪商的发展,保证农、工、商三业协调发展,强化对国家经济命脉的控制,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经济环境。在“工商立国”政策指引下,齐国的工商业空前繁荣,成为先秦时期著名的冶炼中心、陶瓷之都和丝绸之乡,齐都临淄成为当时最繁华的商业城市,呈现出“冠带衣履天下”、“天下之商贾归齐若流水”的繁荣盛况,为齐国实现富民强国、称霸天下的政治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古代齐国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

以齐国的经济行政管理体制、工商业管理机构及官员设置为例。

(一)齐国的经济行政管理体制。齐国实行“叁其国伍其鄙”、“四民分业定居”的经济行政管理体制,即将国都及其近郊之地分为工、商、士三乡,为手工业区、商业区和士兵居住区;郊外田野之地分为五鄙,为农业区。并要求农、工、商从业者按照所属区域聚族而居、职业世袭,实行集中管理。其中设立“工商之乡六,工立三族,市立三乡”(《国语・齐语》),乡是国家对工商业管理的行政单位,设官为“良人”。在乡之下,又依次设连、里、轨,分别设官为连长、里有司、轨长。这一经济管理体制,使齐国工商业实现了职业化和专业化,增强了其发展的稳定性,大大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发展。

(二)齐国的工商业管理机构及官员设置。一是在中央政府设立农工部。齐国的政体是君主制下的宰相责任制,宰相之下设立五部,农工部即为五部之一,主管全国经济。农工部的最高长官为大司田,其属官有虞师、司空、司田、乡师、工正、水官等。其中工正主管手工业。五部之外。还单独设立了治(司)市这一官职,主管全国的市场。农工部、工正和治(司)市的设立。表明了齐国统治者对工商业管理的高度重视,也显示了工商行政管理在其上层建筑中的重要地位。二是在地方各级行政机构配备“工师”、“三服官”、“铁官”等官员负责手工业的管理,并明确其管理职责。如“工师”的职责主要是“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上完利,监壹五乡,以时均修焉,使刻镂文采毋敢造于乡,工师之事也”。即考核各行各业工匠的技术优劣,审定各个时节的作业项目和种类,检查产品质量,查禁应限制的奢侈品生产。三是在地方配备市啬夫、市椽等专职人员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四是设立专门机构“有司”加强对外商贸的管理。主要职责是负责修建道路,建立驿站,制订完备的迎送外国客商的管理制度,为外国客商提供便利和服务。五是设立“九府”为专门的金融货币管理机构,负责货币管理、运用经济杠杆稳定物价和控制国家重要商品等。

三、古代齐国工商行政管理的法律(令)体系

“重法”是齐文化的重要特征。《管子・形势解》言:“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禁藏》言:“不失其法然后治”,“任法不任智”。认为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天下大仪,应当成为治理国家的主要凭借和规范上下的基本依据。齐国涉及工商行政管理的法律(令)主要包括五方面:

(一)经济行政管理体制方面,颁布实施了“叁其国伍其鄙”、“四民分业定居”等管理法令,对农、工、商等产业的布局、行政管理等进行规范和调整。

(二)所有制方面,颁布实施“官山海”的法令,对以盐、铁为主的山海资源的开发经营权实行国有,部分由国家垄断经营,同时采取民办官营的形式允许民间开采和生产经营,但产品由国家统购统销。

(三)市场管理方面,颁布实施了《市法》。据考证,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残篇《守法守令等十三篇》中的《市法》,即为齐国制订的加强市场管理方面的法令,对市场的功能作用、设置位置、大小、市场管理者的职责及纪律、划行归市、交易规则、税收、物价管理等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一部较为全面的市场管理法规。

(四)产品质量管理方面,齐国相关的管理法令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物勒工名”制度的推行。“物勒工名”是齐国官营陶窑作坊的一种管理制度、手段和方式,即要求制陶工人把自己的名字印在产品上,以检验、监督产品质量。“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此制度可谓我国最早的产品质量责任制。二是《考工记》的编纂。《考工记》是齐国官方编纂的一部手工业技术典籍,既从宏观角度提出了制造精工产品的四

大要素:“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又对手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具体分工、技术规范、质量标准等方面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如《考工记・鲍人》要求韦革做到:“望而眠之,欲其荼白也:进而握之,欲其柔而滑也;卷而抟之,欲其无也;眠其著,欲其浅;察其线,欲其藏”,对制革质量提出了具体的标准要求。《考工记・轮人》提出:车轮“可规、可、可水、可县、可量、可权也。谓之国工”,则是确定了制轮业的国家最高标准――“国工”。此书可称之为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产品质量国家标准。

(五)税费征收方面的法令,主要是对关税、市(场)税的税率、不重复征税、免税等做了明确规定《管子・幼官》:“田租百取五,市租百取二,关赋百取一。”《管子・问》:“征于关者,勿征于市,征于市者,勿征于关。”《管子・五辅》:“关讥而不征,市为廛而不税。”

四、古代齐国工商行政管理的内容

(一)加强市场培育建设。齐国高度重视市场的作用。认为“市者,天地之财聚也,而万人之所和而利也,正是道也”,“市者,可以知治乱,可以知多寡”,“市也者,劝也。劝者所以起,本善而末事起”。将市场视为财富聚集、交易和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求的主要场所,通过市场可以通晓社会的治乱。可以了解物资的多寡,市场具有激励力量,能够促进农工商等各行各业的发展。齐国的市场主要有两类:一是城市之市,主要设立在城市中心及主要交通大道上,交易的商品以粮食和手工业产品为主:二是乡村中之市,主要设立在邑镇之上,交易的商品以农产品为主。山区以山货猎物居多,滨海湖泽之地以鱼盐水产为主。齐国的市场众多,交易繁荣,至战国时期,齐国治下的120余个城市已普遍设市。市场规模与城市大小相配套,出现了“庄”、“岳”等大的市场。如齐都l临淄的国市。方四百步,市租千金,为当时最繁华的市场之一。

(二)加强市场管理。据《周礼》记载,齐国治(司)市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场地划分、物价平抑、货物伪劣、合同债务、市场治安等。日常管理中,由市啬夫、市椽等官吏在市门、市内执鞭纠察巡行,监督市场交易行为,对违犯市场规定的行为进行当场处理或纠正。具体管理内容包括:一是对开市时间和上市人员的管理。将市场分为朝市、大(午)市、夕市,规定朝市在清晨进行,以商贾间的买卖为主;大市在午后举行,以一般普通消费者的交易为主:夕市在傍晚举行,主要买卖者为贩夫贩妇;二是对入市商贩进行教育,要求其遵守市场管理规定等;三是划行归市,要求市内各类货物按照规定地段摆放整齐,不得乱摆乱放;四是加强上市商品的管理,禁止“宗庙之器”、“牺牲”、“武器”等商品上市交易:五是评定市肆货物的等级,禁止伪劣商品上市,清除市场欺诈行为:六是用统一的度量标定价格。以使买卖公平;七是劝令买卖双方签订合同,守信用,减少经济纠纷;八是调节市场货物供需,平抑物价等:九是打击欺行霸市行为,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十是加强市场治安管理,清除偷盗行为。

(三)加强对私营工商业者的管理。齐国建国之初为奴隶制国家,商业和手工业全都由官府垄断和控制,工商业者的身份为奴隶,即“官212"和“官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制的兴起,家庭手工业和私商得到了长足发展。对此,齐国一方面赋予私营工商业者以合法地位,鼓励支持家庭手工业和私商的发展:另一方面则加强对私营工商业的管理。控制其发展。主要管理措施有:第一,加强市场准入管理。提出“非夫人能之也,不可以为大功”。明确规定不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特长,就不能从事相关行业的生产经营,并对从事私营工商业者所必需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做出了规定。这一规定,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市场准入制度的萌芽。第二,控制巨贾豪商的发展。一是运用货币等经济手段对粮食、盐、铁等重要商品供求、价格等进行调控,强化对国家经济命脉的控制,防止大商人势力过分膨胀,与国家分庭抗礼;二是运用行政手段限制、打击富商蓄贾囤积居奇、操控物价等行为。以稳定物价,防止其与民争利,以维护国家稳定和市场繁荣。第三,加强工商业者职业道德建设。明确提出“非诚贾不得食于贾。非诚工不得食于工”,要求工商业者既要具备做工经商的知识和本领,更要诚信守法,恪守职业道德。

(四)合同的应用与管理。据考证,齐国官书《管子》中有5处关于齐国政府与民众签订丝织品、粮食收购和农具租借合同的记载。当时的合同称为“卷”、“契”、“质剂”等。虽然现存史料中没有发现关于私营工商业之间使用合同的记载,但当时齐国已在市场设“质人”专门负责对“质剂”的管理。这说明,随着齐国商业的繁荣发展,合同在商品交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成为齐国工商行政管理的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