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慧农业实施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议指出:前期规划编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从2015年年初以来根据在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精神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吉政办明电〔2014〕101号)部署安排,我委共承担《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2016-2025年)》、《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以及其他专项规划、专题报告,共计33个规划及专题报告。工作涉及内容多,任务量大。省农委党组对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高度重视,制定下发了《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吉农办计〔2014〕4号),先后召开了2次党组会进行安排部署,形成以《率先规划》、《“十三五”总体规划》为牵头拿总的工作推进机制。李国强主任亲自部署、亲自过问,各个分管领导分兵把口、各负其责,各处室、单位积极谋划、科学研究,按步骤要求扎实推进,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果。《率先规划》已得到省委、省政府印发施行,朝鲁书记批示:此规划报告全面性、系统性、操作性较强,同时也得到农业部等国家部委、全省各级各部门的得充分肯定。《吉林省农业可持续规划》已完成了全部起草、征求意见、论证等工作,已通过省政府审核,近期将以八个厅局联文的形式印发。《“十三五”总体规划》已完成意见征求和专家论证,其它专项规划、专题报告都形成初稿。
会议要求:扎实做好下一个阶段的规划编制工作。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启动年。按照省政府的部署,今年上半年所有规划都要完成审核印发。目前已进入四月,全国两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并3月17日公开。《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也将于近期。国家和省里“十三五”发展的思路目标、重大战略、重点任务等都已明确,一方面为修改完善各个专项规划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任务,另一方面也标志着要抓紧推进各个专项规划修改完善及审核等规划编制收尾工作。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抓紧推进《规划》的修改完善。各个专项规划、专题报告大都是去年年底前形成的,使用的数据往往都是2014年的,国家和省里新精神、新部署都没有很好融入。这次修改必须紧紧围绕这些问题,凡是总结分析使用数据必须使用2015年统计公报数据,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必须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部署要求相符,准确把握国家和省里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总体安排,做到方向清晰,思路科学,重点突出,措施有力。
(二)做好《规划》的各方面意见征求工作。我委制定的各个专项规划、专题报告是《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子规划,是一个有机联系统一规划体系,也是全省“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规划》间是相互衔接、相互支撑,也就是说我编制的各个《规划》间不能“打仗”,并且与各省直相关部门制定的专业规划也不能“打仗”。特别是数据使用上、目标设定上、任务提法上往往出现相互矛盾的问题。为此,各个规划、报告修改完善后,必须扎实做好意见征求工作。要在委内各个处室、单位间,也要在业务相关省直部门间做好意见征求,比如,农业科技规划就应委内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征求省科技厅、省科协、省人社厅、省农科院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再如,园艺特产业规划就应在委内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征求省林业厅、省畜牧业局、省国土资源厅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对于各方面意见综合吸收,并做好调整完善。
(三)做好《规划》的论证审核工作。在做好规划编制修改、征求意见的同时,各个处室、单位要积极开展专家论证工作。可以通过召开专家论证会、去电去函咨询等方式,发挥“外脑”的智力支持作用,确保规划编制质量。在此基础上,报请委里各个分管主任审核把关。比如园艺特产业等《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2016-2025年)》提出20项重点任务,都应提交委党组会进行审核。
会议强调:为确保圆满完成规划编制任务,要做好三项工作。
(一)必须高度重视。编筐窝篓重在收口。目前已进入春耕大忙季节,农业生产、农村改革等各项工作任务都全面展开,各个处室、单位的工作很忙。但这绝不是不重视规划编制工作的理由。大家要统筹兼顾,两手抓,做到相互促进。要指派专人负责,留出工作时间。
(二)确保时间要求。到6月时间不到2个月时间,时间是很紧。鉴于省里“十三五”规划还没有印发,还需等待省里一些统计数据材料等,以及修改任务较重等,请各处室、单位按照以下大体时间掌握。要于4月20日前形成修改稿,5月1日前完成征求意见,在5月15日前完成相关审核形成送审稿报委发展计划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精神,满足广大中低收入居民购房的需求,各地应继续抓好经济适应住房建设。按照国家计委、建设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安居工程)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计投资〔1998〕1474号)和《关于上报2000年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投资计划和信贷计划的通知》(计电〔1999〕114号)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中央有关部门、计划单列集团上报了2000年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投资计划和信贷计划,经汇总审查,确定了2000年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投资计划和信贷计划规模,现予下达,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2000年全国经济适用住房年内施工面积为24273.67万平方米,其中:续建项目施工面积10998.9万平方米,新开工项目施工面积13274.77万平方米;年度投资规模1889.37亿元,其中:银行贷款指导计划481.26亿元(含收回再贷)。
二、2000年经济适用住房贷款计划为指导性建议数,各商业银行要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和《经济适用住房开发贷款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对项目进行评估、审核,确保信贷资产的安全。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计委(计经委)商建委(建设厅)等有关部门在分解下达2000年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投资计划时,应优先落实好续建项目的建设资金;新开工项目要抓紧做好前期工作,待条件具备后,可分期分批组织下达。在实施过程中如需调整项目,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计委(计经委)商建委(建设厅)等有关部门和承贷银行省级分行进行。
四、2000年下达给中央有关部门下属单位和计划单列企业集团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必须是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利用已取得合法使用权的存量建设用地,组织本单位职工集资合作建房的项目。
关键词:高校;学生工作能力培养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12-0012-05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高校强化了学生工作的育人功能和服务功能,逐步实现了转型并正在向高水平、体系化的方向发展。虽然在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过程中,学生工作作用明显,创新颇多,但总的说来还缺乏一套完整的体系。因此,研究如何在学生工作中构建素质能力培养体系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重点关注的课题。构建学生工作素质能力培养体系,不仅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还需要结合实际,总结提炼高校学生工作育人机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设计一套内涵丰富、层次合理、脉络清晰、目标指向明确、考评健全的大学生工作素质能力培养体系,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和实践性。笔者想要研究的重要成果是探索建立“学生工作素质能力培养体系”(The Quality and Ability Cultivation System in College Student Administrative Work, 简称QAS)。高校在建立和推广这一体系时,应当制订一个具体的实施计划,这样可以统领和推动全校范围的学生工作创新,在学生工作育人模式的体系化、制度化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
一、构建高校学生工作
素质能力培养体系的意义
(一)充分发挥学生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育人作为高校的立校之本,永远是高校的首要功能。我国高校的学生工作,包含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党团组织建设工作有关的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如就业指导、学生宿舍管理)等,其中许多工作是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这些工作在学校里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能起到一定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但是,学生工作存在育人平台不够完整,育人机制缺乏活力,育人体系化程度不高等诸多问题。此外,学生工作还存在把精力和着力点放在教育过程中的管理上,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等问题。许多对高校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表明,毕业生的素质能力欠缺是用人单位反映比较突出和集中的问题,表现在思想政治与道德水平、人文修养、意志品质、良好的心态、沟通与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自我批评、创新能力、实践与动手能力等多方面,其实质就是人的个性的培养。这也提示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除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专业能力之外,还要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气质、情绪、道德和品质,较强的沟通合作能力、组织活动能力和学习创新能力,充分挖掘、释放他们的个性潜能。这就需要把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对课堂的促进作用。建立学生工作素质能力培养体系能够有力地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二)实现学生工作育人模式的整体创新
现行的学生工作育人机制的工作体系完整性不足,平台较为零散,缺少层次感和延续性;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机制的约束力和强制性,很少从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出发;考核评价的制度虽比较健全,但比较单一,造成学生对参与活动的受益认知不明。解决学生工作的育人机制问题,必须进行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的体系化、制度化设计。构建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体系就能实现学生工作育人模式的整体创新。QAS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学生工作育人模型,是一个系统化的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体系,推行QAS能够实现全校范围的学生工作创新。QAS的育人理念应是“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成功”——在学业上取得成功,在个性化全面发展上取得成功。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主要职责就是以社会和人的双重需求为依据,为社会和人的发展服务。对于学生来说,接受高等教育既希望学好专业知识,为就业做好准备,更希望自己在大学里得到多方面的锻炼,特别是诸多能力的培养。对于社会来说,需要的是体力、智力、情感和伦理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劳动者。这种全面发展是指个人素质整体提高与和谐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突出个性特长的发展。在社会变革当中,一些大学生茫然失措,存在着政治上是非不清、理想信念动摇、成才目标失落、价值取向扭曲、道德素质滑坡、责任意识淡化、协作精神不够、心理素质不佳、竞争能力弱化、创新素质不足等问题。学校结合学生的特点推进QAS,可以针对部分学生素质能力的不足,侧重打造相关素质能力培养平台,充分发挥学生在自身学习、成才道路上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人格完善、创新能力培养营造宽松的环境。
(三)有效激发全体学生自主成才的积极性和青春活力
现阶段高校学生工作的育人模式总体上在改进创新中进步、完善,但是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教育的指向性不强,目标较为抽象,学生对参与活动的受益认知不明。构建学生工作的素质能力培养体系,可以增强教育的指向性,指明学生成才的道路;可以设定具体化的素质能力指标,拓宽学生的视野;可以让施教者与学生都清楚受益的途径,帮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选择性训练。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活动的实践中,学生能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能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欢乐。这种深刻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技术的兴趣、创新的激情和坚持到底的顽强意志。学校要充分挖掘不同学生的兴趣、特长,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最大可能的发展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使学生在自主策划、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中逐步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学生工作素质能力培养体系就能更有效地激发全体学生自主成才的积极性、潜能和青春活力。学校实施QAS,可以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基于人才素质能力评价模型,对传统的评优评奖机制进行优化调整,鼓励学生积极提升素质能力,形成与学生成长挂钩并能激发学生主动性的培养机制。学校不仅要让学习优秀的“三好学生”脱颖而出,更要让各个方面有特色、肯努力、够优秀的学生都有机会受到表彰。致力于培育一批批富有个性特点又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通过QAS的实施,要努力打造一个个学习创新和社团活动杰出的团队,让学生中的优秀人才不断涌现。
二、围绕人才培养目标,
确定若干素质能力指标
构建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体系,出发点是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虽然不同层次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明显不同,但从学生工作方面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的路径,还是大同小异,因为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考量必须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在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目标设定上,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是有共性的,都可以定位于培养高素质的公民。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青年时期,是一个人的人格品质、思想认识、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成熟和定型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是学生从学校人转变为社会人的重要桥梁,其规律就是要通过一套行之有效的育人手段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促进其成为高素质公民。这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任务,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共同愿景。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设定上,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明显不同。本科院校主要是培养研究性或应用型创新人才——未来的开拓者,高职高专主要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所以,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公民和未来的开拓者;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则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公民和高技能工作者。
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需要有具体化、可操作性的方法和途径,首先要有具体化的目标指向。因此,构建高校学生工作的素质能力培养体系,可以先从设立素质能力指标做起。素质能力指标就是指向性的具体化目标。若干个素质能力指标组成一个素质能力指标群。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设立的素质能力指标群应具有三个特性:(1)高度概括性。内涵准确,各指标有内在联系,而且总体上周延。(2)直接简明性。指标的表达简单、清晰,可以分类。(3)相对精当性。既符合社会和国家对人才的要求,又精炼、恰当。
下面,笔者根据QAS的要求,提炼概括了达到培养目标所应具备的15项素质能力指标,并将这个素质能力指标群分为3类,分别为基础素质类、核心能力类、个性拓展类。
(一)基础素质类素质能力指标的内涵
基础素质类是指向学生思想品格和文明养成方面的指标,包含理想信念、责任意识、诚信品格、文明礼仪、法律素养等五个素质能力指标。
理想信念——决定个体的政治方向,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
责任意识——存在于每一个社会角色,是一种自觉的担当,也是个人执行力的品质体现。
诚信品格——维系人类社会的最高道德规范,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文明礼仪——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交往能力的外在表现,反映个体的文化修养和生活习惯。
法律素养——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同时也显示自律和操守。
基础素质类素质能力指标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具备的,涵盖了政治、思想、道德、为人、处事和文明行为。
(二)核心能力类素质能力指标的内涵
核心能力类是指向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面的指标,包含学习能力、专门技能、表达水平、合作能力、创新精神等5个素质能力指标。
学习能力——个体成长进步的必要条件,提高工作绩效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专门技能——经专业教育和培训形成的职业能力,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表达水平——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也包含外语运用的能力、接受信息的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合作能力——与他人配合、协作的能力,包括团队精神和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
创新精神——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
核心能力类素质能力指标涵盖了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能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学习、技能、表达、合作和创新。
(三)个性拓展类素质能力指标的内涵
个性拓展类是指向学生个性化素质能力拓展方面的指标,包含人文修养、管理才能、包容气度、体艺素质、创业实践等五个素质能力指标。
人文修养——汲取优秀的文化形成的人文素质,包含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方法。
管理才能——领导力和管理能力,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能力以及执行力和亲和力。
包容气度——具有宽广的胸怀、开阔的视野,有包容精神兼收并蓄。
体艺素质——有体育、文艺方面的爱好、兴趣或特长,积极锻炼身体,有健全的体魄。
创业实践——有参与创业活动的兴趣和勇气,不怕挫折,有战胜困难的信心。
QAS里设定的15项素质能力指标实际上构成了一个人才素质能力评价体系,这些指标组成的指标群分类清晰,覆盖面广,为大学生指明了成长成才的方向。
三、紧扣素质能力指标群,搭建实践育人平台
学生素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需要通过一系列培养平台来实现,不仅要依靠教学工作的第一课堂,还要依靠学生工作实践育人的第二课堂。素质能力指标的实现需要通过搭建学生工作实践育人的平台来完成。搭建实践育人平台的基本方法是,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为主要内容,以高校现阶段开展的主要学生教育活动为基础,以常规学生工作和第二课堂的活动为依据,通过梳理、优化、归整、分类,建立若干个育人平台。建立QAS需要紧扣15项素质能力指标,统筹规划协调相关工作,搭建德、智、体、美等多样化活动的12个培养平台并明确各个培养平台的责任部门和相关组织:思政教育活动平台的责任部门和相关组织是宣传部、社科部、学工部、团委、学生会;党团组织活动平台的责任部门和相关组织是组织部、学工部、团委;学干培训活动平台的责任部门和相关组织是学工部、团委;社会实践活动平台责任部门和相关组织是教务处、团委、学生会、社科部、学工处;学风建设活动平台的责任部门和相关组织是教务处、学工处、团委、学生会;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责任部门和相关组织是科技处、教务处、学工处、团委、学生会;职业规划活动平台的责任部门和相关组织是招就处、团委;文化修身活动平台的责任部门和相关组织是教务处、学工处、图书馆、团委、学生会;体格锻炼活动平台的责任部门和相关组织是体育部、学工处、团委、学生会;心理健康活动平台的责任部门和相关组织是学工处、团委、学生会;社团组织活动平台的责任部门和相关组织是团委、学生会;创业探索活动平台的责任部门和相关组织是学工处、招就处、团委、学生会。
四、通过实践育人平台,建立具体项目模块
学生工作实践育人平台还需要通过具体化、模块化的项目来支撑,项目模块由具体的学生自主选择的开放性的活动构成。构建高校学生工作的素质能力培养体系,要以丰富多彩的项目模块为落脚点,才能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和完整性。因此,每个培养平台需要设置一组项目模块。这些项目模块具有开放性,可以与时俱进适当调整。在构建QAS过程中,笔者根据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在每个培养平台设计了一组项目模块。这样,就在12个培养平台上设计了38个项目模块,详见图1。
按照如此思路构建的QAS,就形成了一个“素质指标—培养平台—项目模块”三层结构的学生工作素质能力培养体系。这一体系也可以看成是高校学生工作素质能力培养体系的一个模型。
五、在高校学生工作素质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的
基础上,进行规范化的制度设计
学生工作素质能力培养体系形成后,需要对培养体系的实施和操作做出相关的规定和说明,同时还要进行体制机制规范化的设计。
(一)详细解读培养体系的内在联系
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是系统工程,其中,培养目标和可考量的素质能力指标是导向,各个方面的活动平台是组织架构,项目模块是训练单元,育人平台和项目模块共同构成培养载体。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和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指引学生在参加项目训练中实现素质能力的提升。我们所建立的QAS具有“素质指标—培养平台—项目模块”三层结构。那就要明确三层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即一项素质能力可以通过培养平台由一个或多个项目模块来实施,一个培养平台下的项目模块可以培养一项或多项能力素质。各院系可以根据学生工作的实际需求,进行自主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既全面展开,又突出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院系培养路径。在宣讲推广方面,学校制订了宣讲计划,一方面对素质能力培养体系的推行计划的实施背景、长远考虑、平台搭建、激励机制等进行总体解读,另一方面由各院系根据实际,围绕能力素质指标和培养平台及有关项目有选择地重点宣讲,打造品牌。
(二)落实组织保障,实现全员育人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素质能力培养工作的领导,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落实和推进工作。开始运作这一系统工程时,学校需要制订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计划,成立组织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担任组长,统一协调培养平台的打造和重点项目的落实。各院系也应当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小组长的院系实施小组;由职能部门、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计划实施考评工作小组。要建设一支思想作风过硬、充满活力的学工干部和辅导员队伍,使之成为实施和运作素质能力培养体系的骨干力量。学校领导、各职能部门、专任教师、管理人员等都要为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提供支持,实现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
(三)完善考评机制,强化激励措施
完整的素质能力培养体系需要合理健全的考评制度作为重要支撑。制订激励措施和考核办法需要面向组织实施计划的院系、职能部门,以及参与计划的学生设定详细的考核程序。在建立QAS过程中,应制订一系列与QAS相配套的考评制度,如在学生素质能力考评方面的《学生素质综合考核办法》;在促进科技文化活动、社团活动、加强创业教育活动等方面,也应制订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实施素质能力培养方案,学校要辟出专项经费,支持各项富有特色、成效显著的教育实践活动;还要建立专题网站,组织各项活动的专题报道,加强信息沟通和交流。总之,要采取切实措施,把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系统工程建设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单魁贤,杨轶囡.论适应素质教育的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06(2).
[2]杨定全.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体系研究[J].高等函数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
一、信息──知识经济的燃料
现代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以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的为特征的经济正在逐渐丧失其昔日的荣耀,一种全新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已经显现,并且表现出其巨大的发展潜力。这就是知识经济。物质(材料)、能量、信息是构成现实世界不可缺少的三大要素。信息资源成为人类生存的首要资源,?quot;知识价值社会"里,"知识与智慧的价值"在物质的价值构成中普遍占有很大的比重,因而"知识与智慧的价值"的创造成为生产价值的主要内容,产品中的物质含量与信息含量的比例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世纪初,有人将石油比喻为工业经济发动机的燃料。而现在正如杨福家教授所说的那样,信息是知识经济发动机的燃料,而且我们已初步具备了信息高速公路、信息数据库。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了一份《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这份报告以文件的形式首次正式使用"知识经济"(Knowledge-basedEconomy)这个概念,指出知识经济正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使用之上的经济。
1980年,未来学家托夫勒在其《第三次浪潮》一书中,第一次将信息化观念传遍全世界。他从纵的、时间、历史线条上,将人类文明分为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三个浪潮,提出"今天,在我们的第三次浪潮中建设新的信息领域"。
我们正在步入信息社会,信息经济在一点一点地侵蚀工业经济的地盘,社会在慢慢地酝酿着巨变。信息经济的高级形式就是知识经济,从信息与知识的区别中也能揣摩出来。信息主要是指事实和数据的某种集合,信息是不能像知识那样去反映这些事实和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知识在概念上比信息要宽泛。信息主要包括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和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知识是从信息中提炼出来的。知识经济的概念注解了知识对于信息社会的意义,两者的融合使双方都改变了面貌。知识的功能和内涵在不断强化,已成为经济和社会运转的核心要素。
二、教育信息化:面向知识经济的战略抉择
面对知识经济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迎接信息化对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成为教育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加快教育信息化成为共识,就如桑新民教授所说的那样:"尽快在教育系统中确立和传播信息时代的文化价值观念,并据此改革教育模式,在新一代人身上塑造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加速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程度、水平和效益,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腾飞。"
1.教育信息化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面对21世纪信息化浪潮,世界各国都在加强教育信息化,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加快发展教育信息化。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自1992年上任后,一直十分重视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他说:"为了将信息时代的威力带进我们的全部学校,要求到2000年使每间教师和图书馆连通因特网;确保每一个儿童能够使用上现代多媒体计算机;给所有教师以培训,要求他们能够象使用白板那样自如地使用计算机;并且增加高质量教育内容的享用。"
欧盟政府也了一个题为"信息社会的学习:欧洲教育创议行动规划"旨在加速学校的信息化进程,同时推出了多项有关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改革的开发计划。英国政府于1995年推出了一个题为"教育高速公路:前进之路"的动议,将400家教育机构首批联网,并为23个试验课题拨款1200万个欧洲货币单位,瑞典政府也提出相应的政府政策。
在亚洲,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也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提出自己的政策和措施。日本在其最新公布的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中明确地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所有公立学校与因特网的连接,并且为公立学校的每个教师配备一台计算机。新加坡在其教育信息化方面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于1996年推出全国教育信息化计划,拟投资20亿美元使全国每个家庭和每间教师连通因特网,做到每二位学生一台计算机,每位教师一台笔记本电脑。
2.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变革
以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IT)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必将带来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革新,教育信息化将成为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教育信息化具有下列的特征:(1)资源全球化:网络的普及带来资源的全球共享;(2)教学个性化: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运用带来教学的个性化;(3)学习自主化: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将成为发展趋势;(4)任务合作化: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方式完成学习任务也是当前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5)环境虚拟化:教育环境虚拟化意味着教学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物理空间时间的限制,这是电子网络化教育的重要特征。(6)管理自动化:利用电子学档可以支持教学评价的改革,实现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面向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将是一个革新的教育。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追求信息化社会教育变革的过程,它更加强调了过程性,即在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发展,目标是信息化教育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将带来教育观念的变革和教学模式的革新与丰富,将极大地丰富教学方法。面向教育的变革,教育信息化将带来人们教育观念的变革,人们更加明确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确立了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观念,革新的传统的课程内容,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列入到课程体系之中。同时带来教学模式的革新和丰富,远距离协作式学习成为整个教学模式的热点,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建构成为当前研究的热门话题,协作式和自主式教学模式建构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教育信息化必将带来教育的春天,给传统的教育带来新的革命,迈向新世纪的教育,必将是革新的教育。教育信息化必将带来教育的革新。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终身教育体系。要让每一个受教育者能够适应信息时代新的生存方式,不断提高信息意识和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
3.教育信息化的定义与构成
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定义很多,都比较侧重于全面地描述教育信息化的功能,例如华中师范大学的傅德荣教授是这样定义的:"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个要素,在教育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教育的各个方面,用以完善教育的信息环境、培养教师和学生的信息能力,促进学校在信息环境下的教育和教学改革,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
"而华东师范大学的祝智庭教授则将教育信息化定义为:"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变革,使之适应于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不是单单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是要促进教育和教学的全面变革。
教育信息化的构成,笔者觉得从具体实施角度上来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资源开发、教师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
从具体实施内容上看来,教育信息化的实施包含以上的几个部分,但是其组成部分并非简单的并行排列,而是有层次的。笔者认为信息基础设施是整个教育信息化的最基本保证,没有信息基础的建设,就没有整个教育信息化开展的物质基础,但是信息资源建设属于软件建设的范畴,光有道路,没有路上跑动的马车,那也是根本不是教育信息化,所以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是当前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但是信息技术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都属于硬环境的范畴,光有好的设备和资源,但是教师不具备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与意识,那也根本就不能起到革新教育教学的目的,所以教师信息技术教育有将成为整个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从信息技术辅助教师教学的角度出发的,而中小学信息技术则是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辅助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所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成为是与教师信息技术并行,并且有所交叉的部分,也是整个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教育
人类走向知识经济时代,也在走向信息化社会,信息浪潮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化给人类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传统的教育结构有所变动,加强信息教育成为世界的共同呼声。
信息化浪潮带了信息的泛滥,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加强人的信息素养成为共识,信息素养成为人的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的内容,加强信息教育成为世界课程改革的热点。
1.信息教育成为各国课程改革的热点
面对信息化社会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信息教育成为各国政府备加关注的热点,信息教育成为各国政府迎接信息化挑战的重要措施。日本政府在1998年12月的的新的小学、初中学习指导要领(2002年4月开始实施)中规定,小学阶段的信息教育融合在"综合学习时间"中;初中阶段的信息教育的内容设置于必修课程"技术家庭"中,并明确地提出了学习时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等;在1999年3月的新的高中学习指导要领(2002年4月开始实施)中规定,高中阶段开始必修课?quot;信息"(分A、B、C三个科目),明确地规定了课程的学分、课时、目标、内容等。英国政府在90年代就开设相应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1998年将信息技术课程从原来的选修课程改为必须课程,2000年开始实施的新的国家课程中,将原来的信息技术课程改为信息通信技术课程。此外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也都在加强中小学生的信息教育,努力培养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能力。
2.信息素养的定义和内涵
信息素养概念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而来。
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下设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在其研究的终结报告中给信息素养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就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提出了学生学习的9大标准,这一标准包含了信息技能、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方面内容,树立了新的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外延,重新地确定传统的信息素养的理念。信息素养当前已经广为社会的各个层次接受,并已经进入到教育领域,成为教育领域的新的研究课题。
信息素养并不是单独的计算机的使用技能,它是一个涵盖各个方面和领域的概念的综合体,从具体涵盖的内容上看来,它主要包含的是技能与概念两个部分。
3.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教育
我国自1982年开始进行中学计算机教育实验开始,现在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完整的信息技术教育体系。2000年10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成为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新的起点。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会上宣布?quot;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它标志着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新的起点。
4.中小学信息教育的理念与目标
本人结合其他专家的意见认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满足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学生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2)满足终身学习理念,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加强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与认知发展水平。
(5)加强学生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一)城镇化进程中,新农村的建设带来了新农村的巨大变化,新农村幼儿园教师需要积极回应和适应这些变化。
近年来,随着全国上下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整个浙江省都处于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我们三墩镇周边的农村也同样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高楼、厂房矗立在原来的农田、茶园上,新一代农居点的建设让一个个自然村变得如同城市里的花园小区,村落间的泥泞小道变成了水泥、柏油的康庄大道,到企业、公司上班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老辈人都忍不住感叹:“我们乡下人也变成城里人了!”我们三墩镇中心幼儿园章家桥分园的全体教师们身处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城镇化给地方、自身和幼儿园带来的影响,也让我们有一种紧迫感:农村正在变成城镇,周围的环境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幼儿园教育能原地踏步吗?,《新纲要》的总则中提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新农村建设,没有旁观者,我们的教育改革与创新应该紧紧跟随时代的步伐,积极回应和适应新农村的变化,让每一个新农村的孩子们接受适合自身特点的学前教育。
为此,我们进行了基于环境特点的幼儿园区域活动实践探索,实施基于农村自然材料的区域活动。经过全体教师一致的努力,我们所实施的区域活动不仅提高了教师们专业实践能力,也促进了幼儿操作、语言等方面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逐渐发现城镇化的进程也同样引发了区域活动材料的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同样需要我们的积极回应与调适。
(二)新农村的变化,引发了自然环境、幼儿和文化构成的变化,推动了区域活动材料的变化,对我们的区域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
1、城镇化脚步的加快,让农田面积不断缩小,区域活动中收集自然材料的难度不断增大。
城镇化的进程,不可避免地出现大量土地被征用和大量企业、商业机构进入的现象,这些产业构成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我们区域活动材料的收集,农田面积的不断缩小,对幼儿园区域活动最直接的影响是一些原来唾手可得的自然材料不再那么容易收集到了。比如稻草,原来田间地头随处可见,但是现在就完全不同了。一次,我们向家长提出收集稻草的要求,一位家长挺无奈地告诉我们:“我们家的田都被征用完了,我们自己都要买米吃了,怎么还会有稻草呢?”,与之相反的是一些工业的产品越来越多见了:废旧瓷砖、布头,原来不可能找到的物品变得越来越寻常。所以在开展区域活动时,我们不能简单地固守原来的农村自然材料特色,而是应该有所改变,让我们的区域活动能逐渐适应这些变化。
2、物质环境的变化,让幼儿慢慢远离土地,他们逐渐表现出城镇孩子的行为特征:
随着企业的增多,大量的外来务工者进入乡村,越来越多的外地孩子涌入了我们的幼儿园,在我园仅中班一个班级的外来幼儿比例已经达到16%;而本地的孩子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各方面也在逐渐变化,他们不再是原来那些以农田为最广阔的游戏场的孩子们了,很多孩子既不知道一些基本的农业知识,也不会进行最简单的农业活动。新农村幼儿园的幼儿们,无论在生活环境、经济条件还是在所见所闻上都在发生变化,在我们的幼儿身上,有些独有的特质正在慢慢消失而新的行为特征也在不断涌现。因此,我们的区域活动内容与形式也需要随之变化,特别是我们运用最多的自然材料,设计的活动方式要适应教育对象的明显变化。
3、人的变化,让乡村文明逐渐变革,一些传统文化因其“土气”而逐渐消失:
不断变化的环境,促进了人的变化,也促进了社会文化的更替,原来的一些传统文化在很多时候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弱势文化,长期流传的一些乡村文化习俗越来越不为人所知:吃立夏饭、编宝塔、绕草绳,舞龙灯……,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应然”,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的今天,我们实施的区域活动应该以合适的方式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合理利用现有的活动材料,既传承传统又适应现代文明,在传承与发展中寻求新的平衡。
(三)了解与适应城镇化进程给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带来的变化变化,设计与实施适宜的区域活动,是我园教师建设富有新农村特色幼儿园校园文化的有益尝试。
为深入了解与适应城镇化进程给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所带来的变化与发展,从而更有效地实施幼儿园区域活动,让我园的区域活动能在现有的基础上更为为适应城镇化的进程,教师们将开展《城镇化进程中新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变化与运用的实践研究》。在研究中我们将进行以下的探索,让我们的幼儿园区域活动既适应城镇化的变化趋势,又能体现农村特点;既表现乡土性,又呈现工业文明;既传承传统文化,又能符合社会进步:
(1)尝试以生态的眼光看待幼儿园的区域活动,试图从活动材料的变化中折射出整个周围环境的变化;
(2)期望在新农村特色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收集、使用的过程中,能进一步深入了解环境与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变化和发展的关系。
(3)在真正了解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变化后,教师们能依据材料与环境的变化特征,实施与之相适应的区域活动。
(5)在运用各类区域活动材料的过程中,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和整个新农村建设的过程结合起来,同时在运用中适应人的变化,寻找适应幼儿现状的区域活动方式与内容,并在实施区域活动的过程中进行适当、有效的指导。
我们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适宜的农村学前教育才是真正属于新农村的学前教育。实施具有新农村特色的幼儿园区域活动,就是我们尝试创设真正属于新农村学前教育的大胆尝试,也是我园教师建设富有新农村特色幼儿园校园文化的主动探索,我们期望在脚踏实地的研究中,在富有创新意识的实践中,在全体教师积极的努力下,我园的区域活动能焕发新的光彩。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1.相关概念界定:
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材料是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使用的各种操作用品的总称,是区域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区域活动材料的使用一般经历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水
平、实际需要,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投放材料和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选择、操作与摆弄材料的过程。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与使用中隐含着教师的教育意图,教师通过活动材料间接调控着区域活动的进程。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活动材料:
在农村幼儿园中,由于地域的限制和师资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收集与运用的区域活动材料多具有以下的特点:
(1)区域活动材料以自然材料居多,具有明显的随机性和季节性;虽然这些材料具有低成本与环保性等优点,但材料收集的长期性和均衡性受季节影响较难保证。
(2)区域活动的收集活动需要教师积极的沟通与鼓励;
(3)区域活动材料的利用率比较高,但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保留时间较短,因此部分材料利用层次不高,大多在手工、泥工等美工活动中作为立体或平面构成的活动材料。
城镇化进程中,新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
在城镇化进程中,新农村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材料发生了较大变化,其收集与运用具有以下特征:
(1)区域活动材料提供人的身份组成发生了变化,原来农村幼儿园多由祖辈接送,现在随着父母文化层次的不断提高,父母亲对幼儿园教育的参与热情越来越大,相当一部分年轻家长也参与到区域活动材料的收集过程中;
(2)收集到的区域活动材料内容发生了变化,有些自然材料的收集越来越困难,而有些则越来越容易,如前面提到的稻草收集已经相对困难很多,那些由于开发延迟而抛荒的田地上,野草野花遍地可见,同时很多工业产品、废料也逐渐走入我们的教育视野中。
(3)整个社会生态的变化和材料的变化,使我们使用这些活动材料的方式方法也在变化之中:首先是适应材料组成内容的变化,我们需要设计和组织既有效利用不同工业产品又适合农村自然材料的区域活动;再是适应社会生态的变化,区域活动的指导在使用变化的材料的过程中跟随社会文化的变革,既适应现代文明又继承传统文化;另外是适应幼儿兴趣与能力的变化:区域活动的活动内容随着幼儿兴趣的转移和发展而做出相应的改变。
2、理论依据:
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教育生态学是将教育及其生态环境相联系,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机理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看,教育的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发生、存在和发展产生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教育生态系统是一种有目的的系统,有系统内的生态功能和系统外的生态功能(即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功能之分)。其内在功能为育才,其外在功能主要为其社会功能--传递文化、协助个人社会化、使人们建立共同的价值观等。教育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是限制因子定津:在教育生态学中将自然限制因子扩展到社会、精神因子。对教育生态系统,最主要的限制因子是能量流与信息流,能量流不足低于基本需求时,会限制教育的规模数量和质量。当然,限制因子多种多样,对限制因子要看到它的客观限制性,重视它,分析它,不断排除其限制作用和影响,教育发展就会更快些、更好些。
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告诉我们,我们实施有效的幼儿园教育一定不能脱离其外在的整个社会生态的发展变化,我们不能片面追求所谓的“高质量”和“科学化”,而是应当因地制宜,与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不断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教育,促进农村幼儿的发展。
朱家雄教授关于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在朱家雄教授的《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应然发展——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反思(之十二)趋向》一文中,朱家雄教授提出这样的观点“在反思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运用科学主义这把双刃剑“指挥”幼儿园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利弊;应该思考如何将幼儿园课程改革放置于生态背景中去考虑,即一切从教育实际出发,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而不是从某些理论或理念出发;”“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应然”发展趋向,应与我国当今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保持一致。作为我国社会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虽然地位不高,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会影响社会和谐安定。我们应以宏观生态的视野,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审视由社会变革而导致的对幼儿园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顺应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应然”发展趋向,确立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应然”发展方向,并努力将“应然”的改革目标转化成为教育当事人“实然”的改革行为。”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相关理论: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幼儿园区域活动是一种基于各种活动材料的活动,活动材料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核心。在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主讲的《幼儿园课程论》中提出区域活动是“教育者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区域,让他们自主选择活动区域,在其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因此教师设计区域活动的类型与活动方式,“设计的不是具体的教育活动,而是活动的材料、环境。将教育意图或目标转化为活动材料和环境,通过创设环境来影响幼儿的活动,再通过幼儿的活动达到预期的发展。”
区域活动材料使用的互动性原则: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在操作基础上进行的教育活动,在区域活动材料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互动性原则,即注重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材料使用与环境的互动和材料提供与教师指导的互动。依据互动性原则,教师在材料提供和使用的过程中,都应事先考虑幼儿的行为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供适宜的活动材料,在材料使用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幼儿使用材料的变化,并做出适当的调整。
三.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外关于区域活动的研究内容很多,关于区域活动材料的提供与区域活动的设计均有明确的理论和具体的指导,相关的研究也比较常见,这些都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与实践支持,但将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变化、运用与整个社会生态的变化相联系的研究比较少见。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发现城镇化进程中,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变化和利用这些材料的有效方法,形成富有本园特色的区域活动;
2、通过研究,促进幼儿社会交往、操作、艺术等方面技能的发展;
3、通过研究,促进教师组织、实施、指导区域活动能力的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具体内容:
1、调查、统计、分析城镇化进程中,新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内容、种类和形式的变化发展情况,形成对新农村区域活动材料的科学认识。
2、研究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合理、有效运用新农村区域活动材料的策略,观察分析在区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幼儿与材料之间的互动情况,确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师指导方法。
五.课题研究对象:
研究生态取向下的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变化与运用,即在城镇化的背景下,农村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材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师如何适应这变化并依据这些变化实施有效的区域活动,促进教师和幼儿的发展。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调查纪录的基础上形成初步的区域活动计划,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调整,行动之后进行小结,在小结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行动计划。